登陆注册
2583300000024

第24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八讲(3)

此地讲到七科道品,首先是四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要解》上就有一个阐说:极乐世界是大乘法,为什么说三十七道品呢?其实三十七道品是可以归纳小乘、大乘一切佛法。

《大智度论》上也说: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经》上也说: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所以说三十七道品是通于大小乘的。

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上针对为什么没有说到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就有特别解释:因为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前三科圆满了,不需要修,所以没把它列出来。

因极乐世界的众生是莲花化生,清净庄严,所以不需要修观身不净;极乐世界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需要修观受是苦;极乐世界的众生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都是无有诸恶,圆证三不退,所以能一直往上修,不需要修四正勤,也不需要修四如意足,因为他本来就已经神通自在、圆证三不退了。但蕅益大师还是附带地把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略略解释了一下。

观身不净:在娑婆世界要修,能去掉众生的贪欲心,其实我们的身体不过是一个会走路的厕所而已,为什么要贪恋呢?贪恋自己的身体,贪恋人家的身体呢?能观身不净就能生起道念,同时也要能藉假修真,养生之道也还是要知道一点。根本就是身要动,心要静。这是最基础的,能让我们身心康泰,修行更顺利。

但现代人是反其道而行之,本来是要身动心静,但是他们是身不动,养尊处优;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当然会有种种的病苦。

观受是苦:一切受无非都是苦,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舍受是行苦等等。

观心无常:世间人最苦的就是念头停不下来,一直都是生灭心,不停地起妄念,由生灭心不停地妄起种种的分别执著。

观法无我:前面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都是人生观。第四就是宇宙观,一切法都是在刹那刹那地变化,没有主宰,所以叫观法无我。

极乐世界是观净土之身究竟清净,不同于娑婆世界不净;观净土之受是纯不思泌的乐,无有众苦逼迫;观净土之心是真实常住,远离生灭无常等等。

“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

四正勤能策励我们修行精进,所以叫四正勤。

[已生恶法令断]已经生的恶,马上把它断掉,把习气烦恼断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不要说:“唉呀,我又不杀猪,我放下什么屠刀啊。”你内心的烦恼习气就是你的屠刀,它伤害你的法身慧命,所以要断习气。

如果我喜欢发脾气,就对阿弥陀佛发愿:我一个月之内不乱发脾气,如果做不到,中间犯了,就痛切忏悔;如果做到了,心生欢喜,自庆不傲。再发愿三个月不发脾气,然后半年不发脾气、一年不发脾气,容易发脾气这把屠刀就被你断掉了,你就放下屠刀了,所有的烦恼习气都放下,都断掉,这就是立地成佛,所以已生恶法要令断。

[未生恶法令不生]没有生起的恶,不单单不能去作,连恶的念头都不要生,要随时随地保持观照,随时随地提起这句阿弥陀佛,“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念一起马上把佛号提起来,这些未生的恶法也就不能生起来,小乘解释得更细,《清净道论》中,他们的四正勤有很细致的修法。

他说已生恶就是我们过去在三恶道里,是因为已生恶;未生恶是我们现在不用功,将来还会堕三恶道。我们现在不过是在过去的地狱猛火和未来的地狱猛火这个夹缝里而已,所以要赶快精进修行,有具体的修法。

[未生善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长。]自利利他的好事要赶快发心,努力去做。已经发心做的、对己对人都非常有利益的、有作用的善事,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更好,这是四正勤。

净土众生已经圆证三不退,唯善无恶,净念相继,入三摩地,不退入于凡夫位,不退菩萨行,不退无上道。所以位不退、行不退、念念不退。念念趋向萨婆若海,念念流入佛果位的一切种智的智慧大海,这就是正勤。所以他不需刻意修四正勤,就已经成就了。

“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如意足也称为四神足,能够发神通,所愿皆遂,所求皆如意。

第一欲如意足:是对净土法门来说,应生起欣慕极乐净土的心,对极乐世界的众生来说,他不需修欲如意足,因为他已经到极乐世界了。

第二是精进如意足:三种不退,已经圆证,所以精进如意足也圆满了。

第三是心如意足,也名为念如意足:菩提行愿念念不舍,所以极乐世界也修圆满了。

第四是思惟如意足:能深入佛慧,任运增明。这是关于四神足或说是四如意足。

“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退,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信、进、念、定、慧,这五根对我们修净土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我们真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愿求生,这是信心生根,是信根;有了信根,你自然会精进持名念佛,是进根、精进根;你精进用功,时间久了,当然就能时时刻刻念兹在兹,不起杂念,不间断、不夹杂,你就念佛成片,将来就能往生同居土,是念根;再近一步往上,你能够成就事一心不乱,那就是定根;更进一步就是念到心开意解、明心见性,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是慧根,能自性功德智慧显发出来了。所以五根之中,若修到念根就生同居土;修到定根生方便土;修到慧根生实报庄严土。

为什么叫做根呢?有两重意思:一是能持。好像树有根,能持所生的枝和叶,不使它枯死。二是能生义。能生花果,使花果成熟,所以名之为根。

从通途的教理来解释,信根就是信正道及助道法。正道就是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是佛,发菩提心,趣向真如佛果。助道是修一切善法,能助发正因,所以名之为信根。

从净土法门来特别说,信根就是修净土的人要以信愿持名为正道,以《观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净业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要以这十一句话来作为助道,如此地深信不疑则为有根,即信根。

闻到净土法,有些人也生欢喜,但他没有真正下决心来念佛,这个信就没有生根,就是无根。有些人宣扬说要禅净双修,要禅净密三修,这都是信无根。

精进根是对正助道法都能勤求不息。精就是不夹杂,进就是不退转、不间断。

念根就是二六时中常念佛名,这就是正道法,常念佛陀的教诲,这是助道善法,完全没有妄念,这就是成就念根,成就念根,此念就有力量,心就越来越清净,智慧就增长。

定根就是摄心在正道及助道善法之中,相应不散。

慧根就是定根成就,能不为外界所动,智慧就能现前,“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心现前,诸法实相就现前了,此即明心见性时,对世出世间一切法就都能通达。

凡夫众生是有聪明无智慧,聪明是由意识心所生,分别念而起的。智慧心,智慧要能离心意识参,智慧是由定而生,定根生慧根,定力生慧力,由定根成就心清净,自性的智慧才能流露出来,这是说五根。

“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破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这是讲五力。就是前面五根的进一步修行增长,就有力用、有力量了,就能不被疑惑懈怠所破坏,而能摧伏懈怠,摧伏疑惑。

一是信根增长。身破邪信,不为邪法之所动摇,及破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各种烦恼,名为信力。

二是精进根增长。能破种种的身心懈怠,不存身见捍劳忍苦。破身懈怠,心不昏昧,意不沉没;破心懈怠,成办超出生死轮回的大事,能得生极乐,都要依靠精进力。

三是念力。念根增长以后,破诸邪念,能双离空有二边之念,成就出世的中道正念功德。我们能信愿持名这句阿弥陀佛,这些都具足,“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已经超越空有二边。

四是定力。定根增长,一心不乱,能破散乱妄想,而发事理禅定。禅定就是三昧,事禅定就是事一心不乱;理禅定就是理一心不乱。

五是慧根增长。慧光透露,能遮止通别诸惑,通即见思惑。声闻、缘觉、菩萨三乘都要同断见思惑,所以叫通惑。

别惑是指尘沙惑、无明惑,是别为菩萨所要修、所要断的尘沙惑、无明惑,三惑的黑暗,智慧光明能破,这些愚痴无明的黑暗,破了以后能显发真正无漏的智慧,名之为慧力。

“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

这七觉支,或者说七菩提分,对于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很重要。

择法、精进、喜,是侧重于修智慧;除、舍、定,是侧重于修定;念就是让定和慧保持平衡,定慧等持。这样称之为七菩提分或说七觉支。

修行人正在用功道路上,这七觉支就很重要,如果是昏沉起来了,就多修择法、精进、喜,能让心保持正念,让心与法相应;如果是散乱来了,心掉举了,就要多修除、舍、定,所以这七觉支、七菩提分对于修行人来说是要多用功的。

择法觉支:目前来说,若我们真正有智慧,善于修择法觉支,就知道一定会选择净土法门。《大集经》上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所以我们要努力断恶修善,而又能三轮体空,在佛法中选择专修信愿持名念佛法门,就是善于择法。

精进觉支:对净土宗来说,就是大势至菩萨所教我们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这个“寂而常照,定慧等持”是真精进。

念而无念,无诸尘劳之念。无念而念,心空境寂。内无能念之心,外无所念之佛。而一句佛号又能历历分明,这是真精进。

喜觉知:就是心得到法喜。这在世间法里也有。《论语》上一开始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能不断学习到各种各样的智慧法,又能经常温习,这是一件让人很喜悦的事情,这种喜悦就是法喜。

对我们修净土的人来说,当然要更加一门深入,精进地念阿弥陀佛,这个法喜会不断地涌现。修喜觉支要能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

什么是真法喜呢?对净土法门来说,我们可以作一个比较。

以儒家的经典与世俗的书来比,儒家的经典是正,世间世俗的其它书籍就没法比;但如果与佛法比,佛教佛法的经典是正,因为儒家修学的目标不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能出三界;小乘法跟大乘佛法来比,大乘佛法是正;大乘佛法与持名念佛法门来比,持名念佛法门是最殊胜。

所以要能认真修学信愿持名,越学领悟越深,越修越法喜充满,对往生极乐世界的信愿越真切,这就是善于成就喜觉支。

同类推荐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本书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下)》即是作者长期披辨和研究汉译佛教经典、着力厘清繁杂佛教哲学的精要之作。全书共分两卷:上卷“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主要分析了佛教早中期形成的基础教义、基本概念及诸经典;下卷“大乘佛教思潮和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分析了大乘思潮以及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的大乘诸经典。佛教作为一种域外的宗教,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汉译经典来实现的。
  • 得失寸心知

    得失寸心知

    本书内含八辑:真正修行、自己就是罗汉、掬一捧清凉的水、心中有棵菩提树、感受道的真谛、寻找感动、菩提在自心等。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热门推荐
  • 仙御九霄

    仙御九霄

    平凡少年吴昊因误食毒草,六息不存,成活死人。唯一的姐姐吴雪带着他浪迹天涯,四处求医,终在洪荒绝地,得机缘活之。届时,天门已关十八万七千四百年届时,修仙之道已成屠夫戮民之兵届时,茫茫睁开眼,已过万载岁月“什么是仙?所谓的仙,就是踏着滚滚血海,踩着皑皑白骨,唯一一个站在巅峰的人,我,即是世间唯一仙。”——吴昊。
  • 8号当铺之黑暗降临

    8号当铺之黑暗降临

    有光明就有黑暗,而第八号当铺的招牌则在黑暗中经久不灭,因为欲望而产生的买卖经久不休。
  • 护蓝行动

    护蓝行动

    这是一个保护蓝星的行动,40年前,军阀混战,司空树人因筹措军饷,受命于孙帅行走在坟头之间,不料却在一个山洞打开了一个异世界,而异世界空前强大,司空树人来到异世界已然打破世界规则,而规则一旦破损,则蓝星的平凡人将面临灭顶之灾,随后发起了一场护蓝行动....
  • 四季养生家常菜:夏季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夏季菜

    《四季养生家常菜》,集作者多年实际操作之经验,吸取多家之长,以“天人合一,顺应自然”为要旨,融合中医养生学、西医营养学知识,坚持科学料理、合理搭配,以期使人们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 本书为该套菜谱中的其中一本。该书以夏季顺时养生为主,再根据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向读者介绍了几百种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烹饪的家产菜,简单易学,一看就懂,菜谱的搭配又符合人体的营养需求,是非常实用的一本家庭常用菜谱。
  • 万宝飞仙

    万宝飞仙

    这是一个真实会死人的游戏。来自东方的剑仙因为一个任务重生西方世界!并且发现了游戏中隐藏的秘密!龙,巨人,法宝,阵法交织在一起!这对你来说是游戏,对我来说是人生!这是一个已众多法宝,阵法压扎西方世界的故事!
  • 醉定终身:腹黑总裁夺妻计

    醉定终身:腹黑总裁夺妻计

    陪着朋友带酒吧喝酒,一不小心喝大了,然后糊里糊涂的走进了一个房间,一不小心竟然坠入了一个男人的怀抱!她她她不要啊。“以后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记住了。”“切,我是我自己的。”“你都是我的,我还缺什么?”“......”“我和你不熟的大哥!”某男立刻吻上某女:“这还不熟?”“......”人情世故,风花雪月,时间年轮,历经重重事,人心渐渐浮出水面,哪些人待她真心,哪些人又对她只有利用……这些,将成为她人生道路上最艰难的抉择!
  • 就算你是狮子座

    就算你是狮子座

    “这种蠢女人,别无理取闹了,除了我看着你可怜巴巴的跟你好好,再也没有人会喜欢你!会要你”在空无一人的地铁上...他高傲地对着白侬熙吼道,王者般的压迫感让白侬熙不禁后退了几步,她痛苦地摇着头,不要不要!她想制止他不要再说了!但是她却被彻彻底底压制在他那薄情的声音里...是因为她怕吗,不,白侬熙从没怕过任何人,但是为何她被征服了,因为她动了真情真心了,如我所说,感情,是白侬熙赤裸裸的弱点。戏剧性的遭遇一般不会出现在你们的身上,就算出现了,也会是不同的结局,不要抱着所谓的妄想。
  • 霸气冲天系列12

    霸气冲天系列12

    杀人有罪吗?当你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时候,当你带着不凡的使命去杀人的时候,当你不杀人便被别人杀的时候--你不杀人,便即意味着死亡,意味着有罪……
  • 龙潮

    龙潮

    上古遗留的诸神之墓,意外重启,巨大的遗骸下,孕育着一颗跳动着千年的心脏。。。。。。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