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7000000024

第24章 赢在课堂提升——发展“我的”影响力 (5)

(1)预设太细,学生就会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李镇西老师讲课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些老师看到我的备课笔记都很失望,笔记上没有详细的教学流程,只有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我个人的一些设想,我把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

这句话平实,却令人震惊。虽没有细致的备课,但李镇西老师的课堂呈现出的教育智慧,足以感动每一个人。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教师往往要把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问顺序分解在教案里,备课中从教学目标,一直写到作业设计,甚至先提出什么问题,如何过渡到下一问题,都缜密思考,可谓预设得“完美无缺”。但是仔细想来,照着这样的“精”案是上不出精彩的课的。

从教师的角度说,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目的就算达到了,至于学生是否改变了、进步了、提高了,则并不关注。所以,以教案为本位实际上也就是以教师为本位,传统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学习与创造的过程。

从实践来看,过分强调预设和教案,必然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学生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如此预设,“解读的权利”在谁手中?显然,教师掌握着解读的主动权,学生又怎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_的主人呢?这样的备课多么专断,如同教师牵着学生走,哪里还有学生的主动性可言!

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反对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预设”,并不代表我们漠视或否定预设。我们突出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预设”,这种预设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的。正如李镇西老师“把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那样,我们突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预设。

总之,预设不可太细,一定要把主动性还给学生,“把解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足够的留白空间放在学生面前,等待学生参与。

(2)预设太粗,教师就会“心中无竹”。

粗浅的预设只不过是一个干瘪的树干,没有枝叶的装点,将始终是个枯竭的骨架,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机可言的。预设太过粗浅,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无竹在胸”,就无法引领课堂走向深入,更无法演绎更多的精彩。长此以往,课堂将始终处于低效状态,教师的“影响力”也就无从谈起了。

在教学一线,粗浅预设的现象并不少见。多年执教同一年级的教师,则是多年拿着一套毫无修改的教案去上课,虽然教学内容相同,但是每一批学生都有不同于以往的独特性,岂是一套教案能兼顾的了的?自集体备课提出以来,不少教师拿着他人的备课教案(同年级组或者网上下载的教案)去上课,教学风格不同,学生不同,地域差别,这些岂是相同的教案能兼顾的了的?课堂不同于工厂里的生产线,在相同的模子下,批量生产一模一样的商品,面对教育的差异性,“拿来主义”式的预设观,岂能适应学生需要、教育需要?又岂能适应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需要的?所以,“拿来主义”的糊涂预设,“照本宣科”的粗浅预设等等,这些忽视自身教育智慧和学生成长需要的预设都是错误的。

预设要因学生而异。即使要用旧教案,教师也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修改使用,突出新思路、新想法,为“旧预设”注入“新活力”。唯有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创新预设,探索教学新路,才能避免“穿旧鞋,走新路”,才能避免课堂低效,才能避免教师的专业水平裹步不前。

3.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

我们强调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绝不是弱化预设,而是更加突出预设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性。我们强调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正是为了突出对于课堂来说,生成与预设同样重要。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认为: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和生成是课堂的两翼,缺一不可。

在课堂上,生成是必然的,我们的预设就是要为生成服务,合理的预设可以让生成更加精彩。前面我们已经谈过预设应该是有弹性的,是有留白的,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这其实正是为动态生成留足空间,留下弹性发展空间,也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由于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内容、个性差异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所以,重视生成同样十足重要。“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育家布卢姆的话语突出的也是教学中生成的重要价值。

(1)面对生成,不害怕

钟启泉教授曾做过这样精彩的阐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我们在预设时,应充分考虑课堂中的各种意外事件,尽可能的把各种情况都纳入到自己的预设中来。但是即便如此,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生成,许多情况还是会出乎我们的预料之外。所以,优秀的教师不会害怕意外课堂生成,反而会很好地利用生成,并将其演绎成课堂的新亮点。教师一旦对生成害怕或躲避,必定会自乱阵脚。

(2)关注学生,但不能“过分”关注

教师除了要对文本透彻理解外,还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及密切关注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先对学生各方面情况作出分析,对自己课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大体的预见并准备对策,这是关注学生的第一步。在课堂中,面对生成,教师同样需要关注学生,引领学生的思维走近教学重难点,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信心合理地处理课堂生成。

但是,我们还要强调:不可“过分”关注学生。我们经常看到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例子。课堂中,教师过于呵护生成,过分尊重学生。当课堂生成背离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看似理智地引领学生共同解决生成性问题,实质上已经“误入歧途”,走上了背离教学目标之路了,所以关注学生要适度。关注的前提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大收获。如果背离教学目标而一味空谈关注,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注。

案例4-9:

一位教师在教学《麻雀》一文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谈读后感。学生在发言中除了敬佩老麻雀不畏危险的精神外,也有的唱了反调:“老麻雀你太冒险了,你可以用其他的办法吓退猎狗。再说,保存了自己还可以孵出一窝小麻雀呀!”老师顺着学生的发言补充说:“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们先来解析《麻雀》一文的中心思想。作者写作的初衷是借麻雀不畏危险,舍生忘死保护自己孩子的事例,来昭示母爱的伟大和神圣。只有这一主题思想升华的时候,在孩子心灵得到巨大震撼时,这样的课堂才更能焕发出动人的生命活力。而这位教师放任学生脱离文本思想的畅所欲言,并以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做评价,无疑是对文本的曲解,更是对“关注学生”理念的错误曲解。

课堂中教师必须通过多个点上的努力,教学效果才会真正得到改良,教师的影响力才会真正得到提升。总之,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成,融合共生的整体,是相互辅助、相互补充的。课堂有了预设,才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课堂有了生成,才能精彩不断,生机勃勃。最有“影响力”的教师,总是懂得如何巧妙、得当地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课堂是呈现教师生命,展示教学生命,提升学生生命的舞台。这个舞台需要不断提升教育智慧,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心中有学生,正确地认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进而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引导,不断形成自己独特的智慧;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心中有教材,能够为了服务学生而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以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成长;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心中有创新观,面对预设与生成,不呆板,不墨守成规,在不断创新中,提升课堂质量。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地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内生成的相互辅助,相互协调的作用。唯有如此,课堂才能浑然天成,学生才能在这样的课堂里收获更多,成长更多。能够滋养学生生命不断成长的课堂,其影响力也必定是不断发展,不断提升的!

同类推荐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 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 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走出教学的误区

    走出教学的误区

    高素质的教师不仅应该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还必须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人;不仅是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科学的专家。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热门推荐
  • 花开那年的远方

    花开那年的远方

    倾倾的青春在这个美好的大学时代与这个温暖的如安相恋,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大学生,以后的路也截然不同,他们的未来会因为这个而分开吗,如安中途的离去使他们的恋情脱离了轨道,他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
  • 我的小小鸹

    我的小小鸹

    既是那年少轻狂,也是那宛转悠扬,不仅纵然歌唱,还仿佛身在其旁。我的名字,不是我。我想去寻找,寻找遗去的真实,寻找稚嫩的诺言,寻找那个走失在时间里的你与我。
  • 逐神史诗

    逐神史诗

    平凡的学生在睡梦中来到异世界,继承了战争之神的力量与身份,替他完成拯救凡人的愿望,改变凡人对于战争意志的曲解“战争既是残杀,是火刑柱,是虐尸?”而充满邪恶意志与残忍手段的信仰之战早已不是良性的信仰竞争了,而是沦为了诸神宣泄自己的强大与权柄的血腥角斗场!!孔凡“既然你们扭曲了人类的世界,那么我,就将你们彻底驱逐出这个世界,给予人类真正光明的未来!!”
  • 毕业季的五双翅膀

    毕业季的五双翅膀

    爱恨情愁,豪门世家。真是阻挡了他们的爱情,五双翅膀的蜕变带给了她们什么?走之前,他们如此的美好,再次回来,一切都变了………公主的蜕变,一夜变成了女皇。一切都变了……
  • 雨后紫色蓝N世纪之恋

    雨后紫色蓝N世纪之恋

    是你说过,就算负尽天下苍生,也不会负我,如今一剑穿心,怎么原谅?正邪始终不两立,他,狱中之王,魔界之神,奉命杀人!她,灵界之女,血,染红了天地。嗜血狂魔,倾尽所有只为她。中毒?还是忘情蛊!关她什么事?什么?只有她才能解,好吧!就当做善事好了!不过为什么把脸凑那么来,这不是要打kiss的节奏吗?……
  • 灵者王座

    灵者王座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1200年前,所罗千云横空出世,30年登山,一日悟道,自此无一人是其敌手创建所罗一族,辉煌千年。1200年后,一只命运之手牵引着欧阳子夜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这里,灵者天下,实力为尊,且看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何与命运作斗争,寻找自己,突破自我,立于浮云之巅。
  • 逃离完美

    逃离完美

    “在这里,没有什么问题是毒品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你就试着换个纯度高点儿的吧。”笔锋藏拙,逻辑严谨,展示一个格局庞大的未来版乌托邦。热血坚韧,足智呆萌,巧夺天工的紧凑剧情。深思未来,浅忆过往,入骨三分的铁汉柔情。《逃离完美》带你领略未来世界倭寇是如何的认祖归宗,匍匐脚下。世界上所有利益的对立,与其通过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如按照完美世界的规则进行变通,正所谓堵不如疏,化对立为协同,使不满为知足。“你是否愿意用三年的极乐权了结余生”——这是完美集团的召唤。
  • 银夜刀刃:高冷男神泥奏凯

    银夜刀刃:高冷男神泥奏凯

    什么高冷男神!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这明明就是一个腹黑奸诈的大恶魔!“阿西吧!离我远点!节操呢!你的节操呢!”“在我亲爱的萌萌面前,是不需要节操这种麻烦的东西呢~”勾起狡黠的笑容,一脸的“你把我怎样”的欠揍表情。啊啊啊啊!遇见一只腹黑大恶魔,怎么脱身?在线等,挺急的!“你以为,你是谁?”冷艳自傲,唯我独尊。想起记忆的她,再也不是那个小傲娇了。她变了,让他措手不及。“现如今,只有她心爱的人的血可以救她了吧。”最爱的人的血吗?为了她,我,义无反顾。
  • 碉堡萌女配腹黑

    碉堡萌女配腹黑

    “哥哥,哥哥,嘿嘿。”刚学会说话的她第一声叫的是他。全身散发着高冷的气息的他面对着牙还没长齐的她轻皱起秀气的眉毛。某年“辰哥哥,求放过。”某女很没有骨气的求饶。某男望着求饶的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很腹黑的说道:“你爱谁?”“爱你。”某女快速回答道......
  • 调皮王妃酷王爷

    调皮王妃酷王爷

    怒火―――他那坚毅的眼里布满了熊熊怒火,兴奋―――她那水灵晶亮的眼睛里全是笑意,在大唐传言他冷血,丑陋,喜欢杀人……!!!在大唐世人只见她,半边脸铺满奇葩……!!!她是公主,在阴谋之下成了代嫁王妃,他是王爷,却在父母的安排下成了和亲的对象,可谁知――――心里的寒冰迅速在融化,冷漠孤寂的他被天真可爱、成天只知道调皮捣蛋的她彻底颠覆他一见到天真烂漫的爱妻,就忍不住要上前戏弄,直到把她弄哭,才肯罢手她一见到冷酷酷的他生气,就扮可怜扑进他怀里,拼命的玩亲亲,直到他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