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76500000035

第35章 口 诛 计 伐

退去华饰的江都公主似乎少了一份高贵纤弱,多了份真挚沉着。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已弃车改做骑马了,而且骑的是奴加摩的座骑——那匹枣红色的西域汗血宝马。公主这一装束,惊惧沿途各县官员、百姓瞠目结舌,但又觉得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传说中的公主早已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女侠了。

已至四月中,仍不见青绿。若不是田间已有耕作之农,定还会给人隆冬之感。公主暗叹:一个天地,两种景象。

因“贡马事件”而被降职的孤竹雄,此时又已升任嘉峪关护军都尉,节制酒泉、敦煌两郡防卫事务。当初降职只是刘彻在气头上,事后自己也觉得处置太重了些,加上卫青等人都为孤竹雄说情,终于使刘彻下决心重新起用此人。孤竹雄负气接领改任长吏的诏书不久,使又接升任诏书,他让再改任护军都尉。令他哭笑不得的是,这个职务对他来说与其说是惩治,还不如说是褒奖,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的权限已从一郡之长升任到两郡之长了。此时,他正与敦煌郡守翟墨、酒泉郡守骆复及两郡官员将佐亲迎公主至城门外。见公主跨马疾驰而来,这位老都尉以为自己看走了眼,半天才醒过神来,赶紧上前亲自为公主牵马扶缰:“公主殿下,一路风尘,赶快进城吧!”

公主明白他话中之意,因为在所有人眼里,皇家公主应当弱不经风才是,如今她跨马而来,官员们惊诧也是当然的。不要说是他们,若不是一路坎难,就连她自己也从未想到过自己能跨马驰骋。“多谢将军了,你等治地有方,使我一路甚为顺畅。”公主一个漂亮的下马动作,又使众人一惊。

“近来可有匈奴骚边之事?”公主看了一下在长城上排列整齐的士兵,问道。

“没有。自单于退到漠北之后,匈奴势力渐衰,很久没有盗边之事了。”孤竹雄答道。

“可北郡并不太平,屡有掠财虏民之事的发生,将军万不可轻心。单于北去,也非全然是我们攻击之因,实有其主动退到漠北之嫌。这就是说他们在主动撤退,其实实力还在。如果认为匈奴从此已丧元气,开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可就错了!况且,右谷蠡王在单于退到漠北之后自己称单于,但单于复出后,他又连忙去号,表明单于在匈奴诸王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你们在边郡任职,要多了解对方,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公主并未被孤竹雄等人的话所动,她总认为表面平静却包含着更大的危机。

“是!”众官佐齐声道。

公主并未进都尉府,而是径直上了城楼。她临城北眺了良久才缓缓说道:“我们屯兵千万如守株待兔,岂知兔儿明知有灾,为何还要从这里路过?匈奴不攻嘉峪关是因此地贫瘠,没有多少他们所要之物。诸位大人请看,如此一堵墙能拦住虎狼,能够拦住匈奴人吗?匈奴用兵活,我们是在死守,所以处处被动。”

“是!”众人又齐声说。公主听了心中不悦,但初来此地,不好发作。

“关外之地为匈奴那个部落所辖?”公主又问。

“居延王属地。”孤竹雄细声答道。他早听说一路上有众多官员丢命丢官,令人惊惧万分。故而他对公主一举一动格外小心,生怕惹怒了这位公主,让他身首异处。

“你等知道他们又有多少?”公主双眼直盯着孤竹雄发问。

“居延王阿稚邪年迈昏聩骄纵,贪婪成性,国人都恨他入骨。其地有兵丁两万,仅为临战招募,平时散撤在各地。”孤竹雄对居延事务还是了解一些的,正要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不想被公主打断了。“昏聩骄纵是你等蔑视他的饰辞,不足为信。他若如你们所想,国中人都恨他入骨,就不可能主政这么多年。匈奴各王包括俾王都由部族推选,一个无能之辈不可能被人推举的。你们别忘了,自元封元年至今,匈奴九王中,未伤元气的仅有居延王和日逐王。日逐王在漠西,暂不会对大汉构成太大的威胁,而居延王则不可小视。今我之酒泉、敦煌二郡之地尽为其故地,割其地设郡如饪其肉而食之,他会甘心吗?他不心痛吗?因此,你们要时刻关注二王动向,如果我不猜错的话,他们现在该出手了。”

孤竹雄等人都瞪大了眼睛,使他们惊奇不能的是公主对西郡事务分析得如此透彻、清楚,令他们感到羞愧汗颜。

“公乘将军。”公主对公乘举说:“一出嘉峪关便没有了长城可依,匈奴快骑随时会围杀过来,可要有足够的警戒心呵!”

公乘举连忙称是,并不由向北方张望了一眼。

“公主过虑了。”敦煌太守翟墨急忙插言道:“本郡虽在关外,但它也如辽东之地,虽孤悬在外,但也坚不可摧。自立郡数年来,修建边塞垣障,固边守防,从无懈怠。郡中虽仅有民众过万户,但无论男女老幼人人善战,使匈奴人望而生威。臣等愿舍郡中万众性命,护送公主殿下过境。”

公主淡淡说道:“你们呵!竟有舍万众之心?翟太守,你知我为何到乌孙去,我不是为了大汉黎民苍生么?而你居然有因我而舍众苍生之心,实令人痛心!”

“……是臣失言了。”翟墨不由垂下头来。

“酒泉、敦煌二郡,虽在关外,却无时不被皇帝陛下惦念。暂时无事并不是说真的无事,自博望侯出使西域以来,两地商贸日盛,二郡地位凸显重要。匈奴人封死此通道之心从未懈怠,三位大人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呵!”公主边意识到方才出言重了些,便缓下口气说。

“是。一定谨听公主所嘱!”三人齐道。

公主等人来到孤竹雄的府邸,见宅院豪华,陈设十分考究,府内行走的仆役多达五六十人,不由不悦:“谁说边塞无富人,我看依将军之家财,在京师也可与王侯媲美。”

孤竹雄听了赶忙跪拜说:“这都是前任都尉所留,老奴并未增添一木一器。至于这些仆役,是专门来伺候公主殿下的。”

“既是这样,我就不住在你府上了。我也劝将军也不要再住了,军人贵在不惜命,更不要贪财。”说罢,公主不顾众人劝阻,坚持回到行军帐中歇息。随后,公主又谢绝了孤竹雄的宴请,执意留下与官兵共食。并说:“我已习于粗食素饭,今后就不要再铺张了。”孤竹雄听了脸上又呈难色。

第二天一早,公主便在众人陪同下察看了戍边驻军。军士们守边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皇族之人,争相前来观望。公主说:“汉兴是因民心齐,心齐则所向无敌。匈奴之地已被夺取半数,今虽有部分顽王仍在掠边,但其大势毕竟已去。当然,匈奴国立千年而不灭足见其顽强,对于匈奴应当从长计议。昨天孤竹将军一席话给我启示不小,匈奴之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我们何不也学学他们?”

孤竹雄见公主有兴致,这时才慢慢地把话匣子打开:“置西郡目的也在于此,屯恳之策已推行多年。正如公主殿下在张掖郡见到的那样,我们的兵丁大都也在屯田垦殖,而且粮食已基本可以自给。今下,郡中兵即为民,民即为兵,使得匈奴也不敢轻举妄动。这都是皇上陛下的办法,陛下太英明了!”

公主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接着她又询问了生产情况和兵丁们生活情况。正当谈到兴头上,忽然有一兵丁跑来禀报:“禀公主殿下、孤竹将军,居延王使节到!”

公主及众人一听自是吃惊不小,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匈奴人会在这个时候到,真是事赶着事,事儿也会扎堆儿。“平时可有使节往来?”公主问愣在一旁的孤竹雄。

“绝无,绝无往来!”孤竹雄一副哭腔道。他生怕公主疑他里通敌国。“知道了,让使节稍后,我等即可返回。”说罢,公主等人匆匆赶到帐内,一一落座。公主居中,左右各为公乘举、孤竹雄、苗臻、骆复、楼兰公主、翟墨等人。不一会儿,匈奴使节在公主门尉宋炳的引导下,趾高气扬地进了帐内。他略略向众人点了一下头,并用余光扫了一下帐内所有侍卫、仆从,忽然径自跪倒在楼兰公主面前:“奉居延王命,参见公主!”

一语既出,四座惧惊。公主脸色涨红,但还始终挂着一副笑容。楼兰公主对于匈奴使节此举也大为吃惊,连忙起身说:“使节错了,那位才是公主殿下。”

使节听了哈哈大笑说:“我王敬问公主安!公主入汉地已久,我王恐公主险遭汉人毒手,特命我来看望公主。”

众人这才明白,居延使节是专门来见楼兰公主的,并非是他认错人了。“匈奴,虎狼之国。你们灭了我的国家,屠杀我的家人,又将我逼入火坑。今天你又假惺惺地问什么安,分明想挑拔我与大汉公主的关系。如果真有这样企图的话,你们恐怕又失算了。”楼兰公主一副怒色,厉声斥道。

使臣拔了一下翘起的小胡子,故作平心静气地说:“单于和居延王对于这些事并不知道,这些事都是日逐王所为。”

“大匈奴单于怎么会想起我这个小国贱民?这里面定有文章吧!”楼兰公主快速扫视了公主和众人的神色,也语气缓和了下来,边文雅地呷了一口茶,边打量了一下匈奴使节。江都公主此时已恢复了平静,很文雅地端坐着十分专注地看他们对话。倒是她身边的两个将军却显得非常愤怒,四目如炬,在使节身上灼来灼去。

“并无他意。只是令在下看望一下公主,并呈送公主一份簿礼!”说罢,跨步上前将礼薄递了上去,又很有礼貌地退到原地。

楼兰公主看也没看便把礼簿掷在地上:“你我有不共戴天之仇,绝非这份礼可抵我失国之痛。若不是有两兵相交,不斩使者之规,我即可斩杀你,纵使杀了你们单于也不足平我心头之恨!”

“公主无愧为女中丈夫、巾帼豪杰,在下佩服。若公主肯见单于,则单于会憎公主更大一个礼物。”

“什么礼物?是日逐王的头颅,还是楼兰国?”楼兰公主轻蔑地反问。

“如果公主一定要,这两样都可以给公主。”使节微微眯起了小眼睛,一字一顿地说。

楼兰公主听了哈哈大笑:“一派胡言,你去哄骗盈尺孩童去吧!告诉居延王,楼兰国哪怕只剩我一人,国家照样可复。趁我还未动怒之前,你还不早些滚回去。”

匈奴使臣正要抽身离去,公乘举终于捺不住了,他高声叫道:“胡儿慢走!”说罢飞身一跃,定定落在使节面前:“老子堂堂都护将军,护送的是堂堂大汉江都公主,你为何见公主不拜?莫非你目中无我大汉,看我宰杀了你!”

“不得胡来!”公主急忙起身止住:“使节可能不知我们的身份,你不得无礼!”公主对公乘举的言辞甚严,在平时是极为少有的。说罢她转身笑盈盈地对使节说:“我乃大汉公主刘细君,方才属下冒犯你了,请使节海涵!”

使节高傲地哼了一声,拂袖扭身跨步出了帐蓬。望着渐渐远去的使节,公主叹了口气说:“看来,又将有场恶战了!”

众人问公主何出此言,公主缓缓说道:“匈奴之地,也非尽为草冠莽夫,此使节来便是险招之一。他来的目的有二。一是探听虚实,为其行动作准备;二为挑拔我与楼兰公主之间的矛盾。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已把重点移到了楼兰公主身上,诸位今后要对楼兰多加保护,以防不测。”

“放心吧!我不会轻易落入他人之手的。”楼兰公主切齿道。

“攻取不如智取,匈奴人似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今后与他们不但要斗勇,还要斗智。好了,大家都回去休息吧!公乘将军留下。”

见众人退下后,公乘举负气问道:“明知这些,公主为何不让末将斩杀这胡夫?”

“连楼兰公主都知道不杀使者之理,你为何要做这种傻事。况且,这里决非是杀一个使节即可了结的问题,而是一个局势的问题。若杀使者,则大战即日爆发,不斩使节,可缓数十日。”公主怕公乘举不明白,连忙同他一起登上峰火台,问道:“将军看到了什么?”

公乘举向北眺望了一会儿,讷讷道:“什么也没发现。”

“什么也没有又说明了什么?”公主拢了一下被风吹散的头发,又问道。

“明白了,公主考虑得如此周细,末将佩服!”公乘举恍然大悟。

“我一直在关注北边情况。早几天还有牧民游荡,可近几天全然消失了,连帐蓬都悄然拆走,这说明匈奴要用兵了。”

“依公主之见,当下我们该怎么办?”公乘举还是想知道公主的想法,当局之中他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尤其是连孤竹雄这样的封疆大吏在公主面前都显拘束,这又不得不使他在决断前,认真地聆听一下公主的意见。对于大多数官佐来说,无论是护送公主还是阵守边关都只是一种差使。而对于公主本人来说,任何决定都是决定命运的,是事关国家的前途和自己的性命。

“如果我没推测错的话,我们稍稍一动即会有战争。匈奴同我作战,一般不会采取攻城战和阵地战,而是采取偷袭。所以要加强警备,并派人去刺探他们的情况。”

“但我们也不能一直按兵不动呵!”

公主坚定地说:“当然不能。从居延王突派使节到这里来,足已说明单于已开始注意到了这边的事了。甚至可以断言,匈奴大军不日将至。否则,其使节不会那么趾高气昂、有恃无恐。据轩丘大人生前讲,匈奴单于乌维立虽有雄心壮志却体弱多病,国中事务由国师方卓阙和次王赵信掌管。此二人皆通晓史典,精于谋略,对付他们恐怕不那么容易。尤其是赵信,其祖上为汉人,他又先降汉又降匈奴,对汉军事政治兵法法典了解甚多。所以,今后我们的真正对手恐怕就是赵信本人。”

“末将知道公主向来是主张化干戈为玉帛,能避免战争决不斥于武力解决。遗憾的是我们对匈奴的情况全然不知,不如我亲自到匈奴一趟,去见见居延王或者赵信。”公乘举极力猜测公主的想法,用探询的口吻说道。

公主对公乘举的话略感吃惊,然而她对公乘举的话她又不能不认真思考:“将军就不必亲去了,这里千军万马凭由将军指挥,你若去了,这里由谁支撑?能去一人出使匈奴自然好,但颇有危险性。当初博望侯使西域,被滞留匈奴十三年便是一例呀!”

“正是因为这样,我去才更为适宜。”公乘举的态度十分诚恳。

“事关重大,还是听听众人的意见吧!”

晚饭后,公主召集众人到帐中,向众人陈述了她分析的形势,并提出遣人到匈奴一事。众人众说纷云,反对去的人不为少数。公乘举力排众议,一再陈述出使的重要,并说,纵使枉然,也应努力,边民们已经受不起战乱了。

众人听了一阵缄默。“既然将军觉得出使匈奴十分必要,那就由我去好了。事由我而起,应由我决之……”楼兰公主打破沉寂,幽幽地说。在她看来,汉与匈奴早已交恶,爆发战争也不足为奇的。然而公主此时却想派员到匈奴,这使她觉得难以捉摸了。当然,她又不能不想到见匈奴使臣所引起的不快。

“将军出使不宜,你去也不宜。”公主笑着说。

“是因为我是楼兰人,难充汉使?”楼兰公主也笑对。她清楚,公主救她,公乘举不杀她,匈奴使节朝见她都是因为她是楼兰公主。两个大国,竟都把赌注押在她一个弱女子身上。想到这儿,她不禁哑然失笑了:“公主待我恩重如山,我为大汉尽份微薄之力也是应该的。况且,你们都清楚我去匈奴最为安全,因为匈奴人同诸位一样,希望我活着。”

公主听了不由微皱了一下眉,她没想到楼兰公主会看得这样透,说出这样的话。“起初我救姐姐,并不知姐姐贵为公主。是的,正是因为你是楼兰公主,匈奴人才看中了你。可是你应明白,匈奴人为什么对你有如此大的变化。姐姐你当然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不过你说错了。我们决不会为难姐姐,只求姐姐将来不以我大汉为敌就行了。过了阳关,我也是西域之人了,我们同居一片蓝天之下,应永世为好,代代相传。”

“楼兰至今仍在匈奴人铁蹄之下,我仍是一个丧国之女,莫说是复国,就是我再回故土看看又将是何等的难啊!”楼兰公主又不禁潸然泪下。对公主的责怪,她既不反驳,也不默认,而是采取了另一种处置的方式。

“姐姐不要难过,你复国之望就在不远。大汉欲同西域诸国修好,决不会任由匈奴人为非西域。”公主好一阵安慰楼兰公主,然后,又问诸将佐官吏:“还有谁愿出使匈奴?”

苗臻生在边地,又在边地做官,对匈奴风俗了如指掌。他有心出使,但见此时临战出使职责重大,恐有闪失。况且,自己职低位卑,因而故作视而不见。但数人争相领命公主却不准,他不由想到公主可能是在等自己的话。遂起身郑重地说:“奴才愿往!”

公主果然大悦:“苗大人熟悉匈奴风俗,那就辛苦你一趟。你且放心,此次出使有惊无险,今下已全然不同于博望侯时。记住,你代表的是强大的大汉,出访的仅为小小的居延国,量他们也不会为难你。”

“奴才一定不辱使命!”苗臻恭敬地说道。

“噢!”公主柳眉微挑:“我还没有交待大人,难道大人已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臣使匈奴使命有三:一为只拜见居延王,不访单于,此为以其人之道,还置其人之身,让他们相互猜忌;其二为探听匈奴军事动态及兵力情况。这第三么,公主尚未交待,奴才不敢妄猜。”

公主听了微微一笑:“果然是个贤才。桓桂,你尽快为居延王备一份厚礼,明天一早交给苗大人。”

当晚,公主又执笔修书致居延王,书中说:

“大汉江都公主敬问匈奴居延王无恙。起初,先帝制,长城大漠以北引弓之民受令单于及诸王,长城大漠以内冠带之室大汉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居之相安,俱无暴虐。然,自两国交恶以来,相互攻伐,使万民流离失所,生灵涂炭。今又闻赵次王(信)背义绝约,陈兵塞上,欲亡万民之命……还望大王体恤黎民苍生,力阻征伐。圣者日新,改作更始,使老者得息,幼者得长,各保其首领,而终其天年。我与大王俱由此道,顺天恤民,世世相传,施之无穷,则两地可安。汉与匈奴毗邻之国,居延处北地,寒,故诏吏遗大王秫蘖金帛绵絮之物,以表诚心。我闻天不颇覆,地不偏载,若能与大王皆摒弃前嫌,俱蹈大道也,堕坏前恶,此国长久,使两国诸民如一家人。元元万民及鱼鳖,上及飞鸟,肢动行啄息蠕动之类,莫不就安利,避危殆。故来者不止,天之道也。我闻大王也为忠秉之王,从不食言,大王之志,在于天下之安,若就此罢战,寝兵休卒着马,则万人称颂大王。

“匈奴为虎狼之国,公主何必对它有如此多礼。”公乘举看了看公主一气呵成的信,颇有些不解地说道。

“即使如此,也不应减礼。给其备礼修书,是想让苗大人安全归来。俗话说,不打笑脸人,不杀送礼客。虽然已到了万弓怒张的时局,但若能打动居延王,战事还是有可能平息下来的。”公主希望能从自己之诚心,打动居延王恻隐之意。

公乘举不再说什么,公主意也决,再说也是多余。

翌晨,公主亲自送苗臻到辕门外。苗臻临上马前,公主才把包裹得很细致的东西交给苗臻。并对他说:“匈奴诸王,尽想得此物,你把它交给居延王,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记住,关键时候,兴许它还可以救你一命。”

苗臻不解,小声问道:“这究竟是何物,会有如此神奇?”

公主微微一笑:“有了它,一个放羊人即刻可成王,甚至可做单于。它是权力!”

苗臻急忙说:“金贵之物,何必要送居延王这个白痴!”

“送给精明人这只是一个饰物,送给糊涂人,它便是一场战争,一场帝王之战。相信,它会有所用处的,要用在恰到好处。”

同类推荐
  • 江山豪气

    江山豪气

    这是一段穿越到异世的热血传奇!有征战沙场,有庙堂斗智,有江湖风雨,有爱恨情仇......最后,当帝国大厦将倾之际,是他率领一支威武之军,以勇猛无畏的决心,誓死捍卫着帝国的寸寸山河与可敬的苍生......******PS:本书是热血爽文,预估会写七卷。不过,第一卷的前半段,各路逗比人物会轮番登场,无节操无下限的卖萌,so_读者君阅读请慎重啊…..
  • 铁骊

    铁骊

    铁骊,意思是两匹并列的铁黑骏马。东北古国铁骊,是个山林国家。依靠大山和森林生活,多灾多难。那沙经受百般磨难,精通射箭和狩猎。他与两个美丽的姑娘,友谊日深。三人之间,你恩我爱,义深情长。他与那古青梅竹马,诚心相爱。两家为他们定下婚事,那古却成了那沙家的仇人。他与女古从小在一起,艰难中成亲。女儿刚问世,女古便被辽军抢走,那沙苦寻无果。心痛中,那沙与好友伊里,帮助铁骊王走富国强兵之路。十九年一闪即逝,那古和那沙,试图重启爱与情的征途。女古饱经摧残,风烛雨露中回到铁骊。诚实的山里人任凭生命波折,平熄不了心中信标。谁也摆脱不了自己,都在茫然的信奉中煎熬。那沙眼看着那古耗尽心血,眼看着女古苦度人生,眼看着伊里孤家寡人……。前言1、先源(序)2、初难3、不屈4、险途5、情涉6、意外7、情别8、纳新9、试志10、更始11、绝伤12、赴难13、强志14、难舍15、逝归16、非世17、悲世18、苦弃
  • 贼行三国杀

    贼行三国杀

    盗贼是什么?是潜行在黑暗之中的杀手!三国是什么?是洒落在历史长河的尘埃!历史怎样改写,三国如何落幕,尽在盗贼征途中……
  • 易烟醉颜

    易烟醉颜

    阮易烟,本来只是无忧无虑的大家闺秀,入宫中,本也想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只是后宫之中有谁能够平安到老呢?要在后宫生存,只能够将别人当成垫脚石了。。
  • 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见你一面心乱了,本想着敬而远之,渐渐越陷越深。
热门推荐
  • 给人生加点包容

    给人生加点包容

    《给人生加点包容》是一部难得的修养身心之作,可以放置于枕边案头、随时翻阅体味其精华,也可以在休闲旅游、奔波劳碌之佘信手取之、聊以自娱。
  • 死鱼大翻身

    死鱼大翻身

    既有男人的匪气,又有女人的阴柔;将两种气质巧妙地发挥到淋漓极致。阴柔聚集了诸多良善,滚雪球一样;为她焦虑,陪她难过,跟她想办法。小情种抛妻弃子也要为她冲锋陷阵;人心齐泰山移,移走她心头的阴霾。只要跟她有过关系的人:骂不绝口……
  • 日月之我是最强

    日月之我是最强

    小晨在玩最新的口袋妖怪日月时穿越了,变成了游戏里的模样,自己的几只黑魔法精灵也随着自己而来……
  • 凌霄帝尊

    凌霄帝尊

    帝子脉武破苍空,执剑帝尊舞乾坤!帝星闪耀谁为雄?我是帝尊主苍穹!苍穹浩瀚,繁星闪耀,小小脉武星,帝子崛起之地,从此万灵武脉震动天地。家人、爱情、兄弟,只凭手中帝尊之剑守护,龙之逆鳞,触之必诛!神功盖世,只为守护,主宰苍穹,亦只为守护……
  • 大龄女的失控情事:婚事

    大龄女的失控情事:婚事

    大龄女纪珂早已过了结婚的年龄,但仍然单身一人,即便全世界的人都催她结婚,可她依然坚持过自己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在她二十九岁这一年,因为相亲结识了销售精英简伟年。简伟年对纪珂颇有感觉,但他是一个相信感觉但对婚姻不抱希望的人,为此他一直在爱与不爱的边缘挣扎。某一天清晨,纪珂醒来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再掐指算算自己所剩无几的青春,突然萌发了结婚的念头。在挑选结婚对象时,她将目标锁定在对她抱有好感的青年才俊简伟年身上。在浮躁和冲动的驱使之下,她和简伟年提起了结婚的事,简伟年倍感意外,但又不想就此错过,就这样,两个对待爱情和婚姻半信半疑的剩男剩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生活习惯,亲友往来、双方理想追求等种种因素不停地困扰着他们,让他们觉得,这场婚姻不仅是一次冲动,更像一场闹剧。
  • 憨妃好有种:王,给本宫跪下

    憨妃好有种:王,给本宫跪下

    老天,她是有多倒霉,竟然被来自古代的前世女鬼缠身,要她穿越回去改命重生?只是,为嘛让她一穿越就惹来了大麻烦,居然压坏了太子的命根子!皇上大发雷霆的要斩了她,皇后好心求情,结果却是要她带着那个病怏怏的太子四处求医问药,直到太子身体复原,能够肩负起传宗接代的责任,否则她就等着上刀山下油锅!好吧好吧,好死不如赖活着,反正她一个弱女子插翅难飞皇后的掌心,只是皇后你也不用背后放冷箭吧…等等,太子,你干嘛呢?就算你要试试看你那方面的能力恢复了没有,也不用半夜三更爬上我的床,拿我开刀吧!停停停,再动手,别怪姐不客气,直接让你当太监!什么,什么,你说你不怕!汗,亲亲大叔,救命!太子要吃人了……
  • 大漠谣:夫君你可知罪

    大漠谣:夫君你可知罪

    她,沙漠狼族后裔,大漠的达让,招号整个狼族,他,大汉的四皇子,只因为被人追杀来到大漠认识了她她为了他,放弃亲人,跟他回到大漠,几度轮回,她最后又回到了沙漠,这一次面对他,去要刀剑相对他,许了她一生,却无法给她幸福,带她走出沙漠,却把她逼回沙漠
  • 七芒夏

    七芒夏

    写着写着就感觉跟二次元没有卵关系了,倒是喜欢奇幻魔法的同学可以看一下...
  • 蓝涩的爱情

    蓝涩的爱情

    在羞涩的年纪,渐入18岁的周馨园遇到了第一个心动的男生沈森杰,可惜最后发现他有女朋友了,周最终选择了离开,在新的校园又遇到了人生中得第二个男生陈鑫龙,可是在她准备忘记沈森杰,试着去接受陈鑫龙的时候,陈鑫龙却选择了追自己好多年的惠小琴......最后谁又和谁在一起了呢?项左一直喜欢陈淑舒,可是陈淑舒喜欢的却是班长陈鑫龙,项左最后能否抱的美人归呢,一次偶然的聚会,芬芳(馨园的好友)认识了鑫龙的好友顾明亮,不经意间产生了好感,他们最后能否修成正果呢?敬请关注《蓝涩的爱情》的更新!
  • 帝临天下:凤凰劫

    帝临天下:凤凰劫

    她是天下第一门派的首席弟子,化名未央,年纪轻轻实力强大,竟是这世上为数不多的空间召唤师。他是四大强国之一朝褚帝国的帝国公会会长,近乎妖孽的绝对智商,腹黑到极致,黑遍天下无数人,就是黑不了个性倔强的她!“本座一定会把你黑下水的!”八年前的精心密谋,唯一的七公主丢失,八年后少女的回归,就是为了向那女人复仇。“皇后,我定要你偿还我这八年无亲之痛!本座今日不血洗朝褚,誓不为人!”真实身份,竟令所有人大吃一惊。佟加宁喃喃自语,若是被证实,今日,必将有神界来人!万年不遇的灭世大劫降临,神之领袖浴火涅磐,携手与他拯救天下苍生。雄鹰俯视大地。蝼蚁仰望苍穹。曙光里,毁灭才是希望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