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6400000037

第37章

太子拓跋晃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

这个年轻人从四岁的时候起就成了魏国的皇太子,后来,他又做了监国,主持日常朝廷工作。他太相信自己身边的人了,这历来就是管理的大忌,从事务上说心里没有大局只有自己关注到的具体事,从组织上说心里没有整个团队只有自己亲信的人,非出乱子不可。一个领导人特别相信自己身边的人,这些人并没有相应的职务却能够享有那么大的权力,这时候双方已经把他们私人的感情体验凌驾到整体考虑之上了。出现这种情况,一定是一方面乱给,一方面乱用,名不正则言不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现在却是拿了权力滥用。拓跋晃又觉得钱不够花,不够拿来给亲信们做赏赐,于是亲信们又给他出主意,让他经营庄园和农田,从中取利。于是拓跋晃就开始买卖土地,种了一些能够卖钱的植物,又搞养殖业,养了一些可以卖钱的家禽家畜,当然就还有人专门负责到市场上去卖,这生意不错嘛。

高允提出劝告,拓跋晃不听。拓跋晃早就认为高允过于书呆子习气,比起早就身边那些机灵人差远了。

拓跋晃在做管理时特别精明,在一些具体小事情上面抠得很细,他喜欢通过各种耳目去暗地进行调查监督。这也不是正路,人都有私心,事都不完美,好的管理者是通过平衡大局来让许多不完美的事情拼接互补,共同形成一个欣欣向荣的整体,通过引导大家总体上向好的方向上走而形成积极的主流,而绝不是每天盯着别人的缺点。察见渊鱼者不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都是说的这个道理。何况这个由许多民族新凑到一块儿形成的国家。

拓跋晃就开始厌恶一个人,就是中常侍宗爱,他本来是因为犯了罪接受惩罚,变成了太监,进入了宫中。这个人生性阴险又残暴,这样性格的人是很容易经常干点犯法的事情的,这些事情只要善于掩盖,往往也就过去了,不会被人发现,可是现在有这么一个拓跋晃往这里一站,他就掩盖不住了,这当然让他感到不安。两个人互相之间都感到讨厌,拓跋晃对这个经常干不合法事情的人,没法掩饰自己的情绪。可是他必须等待机会,因为要收拾这样一个人必须他父亲下决心,而他父亲刚刚在瓜步山上给文武百官封官加爵时,还正在给宗爱加赏。

拓跋晃在等待机会,宗爱却不肯等了,他先下手为强,不过他的矛头不是直接指向太子,而是指向了太子的亲信。这两个亲信正在搜集他宗爱的犯法材料,不过他们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净,他们仗恃着太子的信任,也到处插手,招权纳贿,所干的事情也经不起推敲。宗爱把这些事情秘密的向皇帝进行了揭发,当然,他的性格和习惯都促使他添枝加叶,夸大其词,使得罪行听上去比事实更严重许多倍,以他长期以来都拓跋焘的了解,他很知道怎样说更能够激发起皇帝的怒气。

果然,拓跋焘勃然大怒,他亲信的小人告他儿子亲信的小人,这一场官司算是打赢了。

二月份刚刚结束了对宋国战争的拓跋焘好像还没有从战争状态中恢复过来,他不假思索的采取了极端的处理方法,太子的那两个亲信被捆绑起来押到大街上斩首示众,这样做对太子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他没有去想,而且还没有完,案件调查在继续,如果宗爱所说的全部属实,太子好像已经没有资格再继续做太子了。东宫的许多官员都被牵连了进去,有的是因为借着太子的权力干了不法的事,有的是因为诱导太子走上了邪路,许多官员都因此被处死了。太子发现他的亲信们全都成了罪犯,变成了死尸,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是拓跋焘的怒气仍然没有平息下去的意思,因为越来越多的错误被揭发出来,同时又让他想起来以前曾经发生过的许多事情,他的怒气在升腾,这个儿子在许多原则问题上跟自己意见不合,这是自己早就知道的,原来以为他会在继承帝位之后改弦易辙,没想到现在就开始了胡作非为。拓跋焘的怒气越来越盛,这个上升势头截然而止是因为发生了一件事:太子突然死了。

拓跋晃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大到了让他不堪忍受的程度,他病死了。拓跋焘的怒火熄灭了,他冷静下来,很快就发现太子其实并没有犯任何大罪,所有的只是一些小错而已,拓跋焘感到了无可挽回的后悔。

接下来,他就开始想念他这个儿子,越想越后悔。

作为皇帝,他没有掩饰自己的后悔,他一直是愿意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只是有的事情,大错已经铸成,后悔又有何用。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种不加掩饰的真情流露,还给他自己又带来了杀身之祸。

从表面上看,他一切正常,他正常处理国家事务,正常接待外国使者,正常巡查全国各地,七月份,他去了阴山,九月份回来了,十月份,他又去了阴山,然后又回来了。但是他的有些做法跟以前不同,比如说,他经常把拓跋晃的儿子拓跋濬带在身边,他还经常会长时间发呆,会跟身旁的人突然提起已经不在人世的太子来。

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半年,这样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也得过。可是有一个人不想再这么过下去了,因为他觉得自己随时都有被处死的可能,这就是宗爱,拓跋焘任用的中常侍。公元452年二月初五,他果断的下手,把拓跋焘给杀了,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44岁的年龄,果然像他一直猜疑的那样,死在了他亲信的人的手里。

皇帝已经死了,大部分官员却全都不知道,因为知道内情的几个人决定暂时不公开这个消息,这里面能够起决定作用的有三个官员,可是他们的意见又出现了分歧,两个官员认为那个皇太孙拓跋濬年龄太小了,才十二岁,应该立一个年龄大的,于是他们就把拓跋焘的一个相对年长的儿子拓跋翰给找来,当然是以皇上的命令,先把他安排在一个秘密房间里。另外一个官员却认为根据继承法,拓跋濬是嫡亲的皇太孙,不可以废掉,十二岁也不算太小了。他们就吵起来了,问题是吵了好长时间还没有结论,消息让那个宗爱知道了,宗爱原来只想着偷偷地杀掉拓跋焘,免得自己被杀死,只要不引起大家怀疑就行了,并没有再想更多。现在那些官员的做法启发了他,他想,这个皇太孙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当皇帝,他父亲等于是死在自己手里的,他爷爷事实上是死在自己手里的,他以后万一知道了还不报仇啊。那个拓跋翰呢,也不行,自己向来就跟他不对脾气。宗爱眼珠一转,主意来了,他偷偷地派人去把拓跋焘最小的儿子拓跋余找了来,当然也是用了皇帝的名义,为了尽可能不引起别人注意,他让拓跋余从小门直接进入了后宫。然后他就假传一道命令,让那几个官员进去,他这次是假传的皇后的命令,因为那几个人都已经知道皇上死了。那几个人从来就瞧不起这个太监,也没有想到会有别的,都信以为真,跟着宗爱就进去了,进去就被伏兵给全部杀掉了,同时那个拓跋翰也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丢掉了性命。然后,宗爱就立了拓跋余为皇帝,拓跋余就加封宗爱一大串高官职务。

魏国的乱劲儿让刘义隆感到兴奋,他刚刚闹了个灰头土脸,急需要在全国人民面前把面子捞回来,现在趁火打劫正是好机会,于是他又要北伐了,自然又有一大群官员随着他的意思说话,他五月份出兵,七月份围城,然后就又打了败仗,仗打到九月,宋军回去了。

魏国大乱之间还能打胜仗,可见宋军的战斗力已经退步的什么样。可是魏国人不这么想,新当了最大的官儿的拓跋余觉得自己是天命指定的,可是虽然这样觉得,他仍然因为自己越过了几个哥哥坐到了这个位子上感到心虚,他认为有必要给大臣们发放厚礼,于是他就在一个月之内把国库里的东西给用完了。他认为这样就足可以收买人心了,他就一天到晚喝得烂醉,不醉的时候也是纵情声色,恣意打猎,对国家事务不感兴趣。然后他就发现他好像被架空了,大权被那个做了宰相的宗爱给霸占了,他一天比一天专横,已经变成了事实上的皇帝。拓跋余感到不放心,就打算想法子把他的权力夺回来,可是他还没有商量好办法,消息就让人家宗爱知道了,要知道宗爱这号人虽然干正事不行,但是歪门邪道那一套精通着呢。宗爱义愤填膺,他觉得拓跋余忘恩负义,真是该死,于是他就寻找机会,在十月初一的晚上,派人把拓跋余给杀了。然后呢,他沿用上一次那些官员的办法,不让人知道。

当时只有一个禁卫军军官知道这件事,他叫刘尼,他劝说宗爱拥立皇太孙拓跋濬,宗爱一听大惊失色:你真是个大笨蛋,他要是当了皇帝,能忘了他爹是咋死的?刘尼一听,真是不打自招,他赶紧追问,那么你打算拥立谁呢?宗爱说,谁合适就立谁。刘尼担心宗爱想自己当皇帝,他把情况告诉了其他大臣,他们暗地一商量,就拥立了拓跋濬,并把宗爱他们那些犯上作乱的人都给杀了,宗爱被诛灭了三族,这在当时的时代是理所应当的。

拓跋濬登基之后,大臣们纷纷向他提出一项请求,他们要求恢复佛教的地位,允许人们自由信仰。这个提议在朝廷得到了一致通过,其实自从崔浩死了之后,拓跋焘已经对毁灭佛教感到了后悔,朝廷之中已经没有人再有意去攻击佛教,佛教信仰已经在全国范围之内重新发芽了,很多老百姓都在私下继续信佛,包括无数的鲜卑人。现在,朝廷的一纸诏书使得这件事成为合法的事情,原来的佛塔、佛寺全都重新修复了。拓跋濬还接受了大家的建议,他亲自参加了佛教的仪式,这个十二岁的少年拿起剃刀,亲手给五位高僧剃光头发,同时任命其中一位法号叫作师贤的高僧为道人统,也就是管理全国教务的僧官,类似于今天的中佛协会长,但是权力要更大些,兼有国宗局局长的权力。

魏国又一次换了皇帝,南边那个一直虎视眈眈的刘义隆会不会再一次趁火打劫来呢?这个问题几个月之后就有了答案,消息传来,刘义隆死了。刘义隆不太会管教儿子,他的儿子们一个比一个显得丑恶,他对他们又过于宽容,让他们养成了骄横跋扈的习气,以至于犯了错还容不得别人批评,即使这个批评的人是他的父亲,太子刘劭竟然和他的一个弟弟一起想用巫术诅咒的方法把他父亲害死,刘义隆发现之后大怒,想废掉太子刘劭,可是他又优柔寡断,和大臣讨论了好长时间还确定不了,听到大臣担心事久变生还不以为然,这号事情一走漏风声会有多大的风险,他这正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得到消息的刘劭立马动手了。公元453年三月的一天夜里,他带兵进宫,把刘义隆给杀了。刘义隆的另一个儿子又起兵把刘劭和参与谋反的弟弟都给杀了,这是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他是个十足的荒淫无道的昏君,从此之后刘宋王朝就走向没落了。

北魏呢,相比之下还有出息一些,也更长寿一些。后来又出来了一个比较会做管理的皇帝,就是魏孝文帝拓跋宏,他在位时的主要事迹就是汉化改革,他把都城从平城迁移到了洛阳,同时进行了系统化、强制性的大规模汉化运动,改革的结果是有得有失,因为反对的人竟然超过了一半,虽然当时被压制了下去,后来却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同时,汉化运动虽然从文化上有所提升,国家管理统一了些,但是鲜卑人还没有学习到多少汉人的好处,就先沾染上了汉人的毛病,他们跟着汉人的士族一起腐朽了,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武力方面迅速退化了。魏孝文帝死了之后,魏国就越来越弱,朝政就越来越乱,先是北方的老区和南方的新区越来越不像一个国家了,新区看不起老区,事事都爱欺负人家,而他们事实上已经没有老区的军队厉害,国家分裂了,北方六镇起来叛乱,朝廷变成了弱势的一方。再后来,公元534年,北魏就正式分裂成了两个国家,都宣称自己是魏国的正统,人们称之为东魏、西魏,两个国家中姓拓跋的皇帝都不当家,类似傀儡。最后,实质上当权的执政大臣分别废掉了姓拓跋的,自己当了皇帝,于是两个魏国变成了北齐和北周。从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魏国到公元557年西魏禅让给了北周,享国171年。

从南北朝的整体历史来看,中国的北方变成北朝,正是在拓跋焘手里完成的。而在这个统一北方的历程中,崔浩这个当时最优秀的谋略家,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回过头来还说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人才。心中有人,才有可能得人心,让人愿意跟着你走。知人善任,人才才能够发挥他应有的作用。用人不疑,人才身上的授权和责任才能够统一。大才大用,一个人就能够帮你扭转乾坤。怎样用人,怎样管理人,怎样让人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用,这是个课题,这需要感觉,领导人必须找到这种感觉!

(完)

同类推荐
  • 斯巴达大战三国

    斯巴达大战三国

    一位伟大的战士,召唤师峡谷中的战争之王潘森,穿越到三国与他的父亲潘凤相认,然而潘凤虎牢关惨死,潘森报父仇杀华雄,废韩馥自立为王,割据封侯,最后一统三国。
  • 君统天下

    君统天下

    大漠孤烟,峰峦连城起伏,孤城独紧闭。江山嘶鸣战马,刀光剑影声。刀戟伴羌笛幽幽声暗哑,辽阔的走马平川,紧连辽阔雪海边缘,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一将成,万骨枯。了却了多少天下志士,转世还故地,还为豪杰。风风过天地肃杀,君临天下。枯藤生枝桠,原来时光已翩然轻擦。他日;容华谢后,君临天下。登上九重宝塔,拂去衣上烟尘,并肩看,天地浩荡。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壮志。看一夜,流星之飒沓!
  •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

    美国人看《古墓丽影》,中国人看《古墓贼影》!全面展示从古到今的盗墓史实,深度披露历朝历代的盗墓谜案!讲述盗墓贼的前世今生,窥探古墓中的玄机秘闻,演绎墓内墓外的惊天真相。一部考据详尽、云谲波诡、震撼人心的中国盗墓传奇。讲述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盗墓事实和真相,解说盗墓活动的兴起缘由、盗墓者的组成和身份、盗墓工具和盗墓技术、历次重大的盗墓风潮和骇人听闻的盗墓事件,披露古墓主人为防盗而采取的设置疑冢、虚墓,暗设机弩、毒烟、伏火等凶险奇异的反盗墓措施,还揭示了中国盗墓史上匪夷所思的“活见鬼”现象。
  • 回到宋朝当贤王

    回到宋朝当贤王

    赵德芳在一次野外旅行中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和历史有所区别的宋朝,当他刚清醒时就被加封为八贤王。八贤王看起来风光无限,可谁又知道这其中暗含多少杀机?宋太宗、西夏、辽国都欲除之而后快,但最后究竟如何呢?
  • 兵将列传

    兵将列传

    卷二每周11:00~13:00一更!前言:本来,这本书早已定名为《兵将》,奈何书名可能太简单,重复了,只好另加二字为《兵将列传》。自隆其皇帝大平天下,建吕朝,立万历年,天下本该就此昌平。但正可谓天下分分合合不定,各朝皆似如此,吕皇朝亦不例外。万历十年三月,隆其皇帝野心犹存,欲越过西北疆界,攻外大陆。遂于该年五月起发兵,三年内,除十一年十一月因气候惨遭兵败,皆一举得胜,灭周边小蕃数国。十三年三月,隆其皇帝第四次举兵攻外,两月内,连连攻城拔寨,大胜。直至五月,吕国军军势突然急转直下,三军接连惨败。继而,外族趁此胜势,反攻吕朝。吕朝措手不及,好在有十将军来援,与外族大军对峙于疆境。自此,天下乱起。天下之乱,于我何干。纵使江山崩塌,年朝更替,我,亦独活于无你之朝夕,何叹?何惜?我,只需——不怨,不悔——夏文己。
热门推荐
  • 故宫密码

    故宫密码

    故宫旧称紫禁城,有六百年的历史。故宫密码,讲述故宫的秘密。。。。。
  • 女扮男装之黑准男爵

    女扮男装之黑准男爵

    笑显的会活泼,嗯,…所以"他"嘴唇性感的勾起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打冷颤!男爵笑了!你们说,是不是又做坏事了!故乡…"啊啊啊啊,男神又笑了,简直是太阳一样啊!好温暖"家里…"傻丫头,笑什么笑!把花菜吃了嗯嗯一个也不许少…"她的一切都因为他改变。【作品胡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ω????)】
  • 穿越之佩玉

    穿越之佩玉

    主人公拾儿在现代七夕的前一天穿越到兴平二年,遇到了蔡文姬。无奈发现自己竟然成为异性,瞬间被雷到了。在与蔡琰的相处中产生感情,又因为触发某灵介,两人再次穿越回现代,因此两人在现代的种种情愫以及现代社会与旁人的缠绵,悲歌断肠。想知道发生什么事吗?那就阅看吧,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哈。
  • 诡梦之旅:赖上异界男神

    诡梦之旅:赖上异界男神

    她被无缘无故卷入一个个诡异的梦境。梦里,五年前的灰暗寝室、黑白色调无法发出声响的室友小A、怎么走也走不出去的阳光小巷……光怪陆离的景象,是谁一次次害她在鬼门关前徘徊,又是谁一次次救她于危难之间?“你是人是鬼?还是野兽?”她好奇的问他。“我既不是人也不是鬼更不是什么野兽。”“那你是谁?”他眼中含着笑意,说道:“你不是说我是你的男人吗?”天知道,当时她说的是“男神”不是“男人”!这下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内有鬼怪出没,夜深人静,小心火烛~)
  • 黑暗凶手

    黑暗凶手

    黑夜一桩命案打破了人们的警觉,承受挚爱失去的痛苦,誓要将歹徒抓铺,前方的危险有多少未知,又有多少人惨遭毒手,令人惊悚的手法,令人害怕黑夜。危险不止一个。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生活中不乏有些悲观主义者,整天或为得失所忧,或被得失所累,生活郁郁寡欢。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掌握解决困难的方法;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安排当下生活,可以找到N种让生活更快乐的方法。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我们有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失色。
  • 杀手家的小娘子

    杀手家的小娘子

    阿瑶:“相公,隔壁王大婶说我们偷了她家的鸡。”方斌:“我去杀了她。”阿瑶:“……”阿瑶:“相公,今天张屠户家的娘子说我生不出孩子。”方斌:“我去杀了她。”阿瑶:“……”阿瑶:“相公,我把你的玉佩放火里烧了。”方斌:“你若喜欢烧,我明日再多买些回来。”阿瑶:“……”
  • 枕头下面有条蛇

    枕头下面有条蛇

    小时候打死了家门口的一条蛇之后,每晚睡觉都感觉有蛇在舔我。却没想长大后,我就真成了一条蛇!
  • 魔女重出江湖

    魔女重出江湖

    “喂!你想什么?不要过来。”北一涵吓的向床里面扎,最后实在退不过去了,便拿出被褥盖住身子和头。“你说在这种地方我能干什么呢?”男子仍然向北一涵的地方走过去。“这里的老鸨竟然给我如此美人。”男子邪邪的笑到。“谁说我是美人,我可是纯爷们。”北一涵大叫到。“是不是男的让我检查一下就知道真的假的了。”男子现在已经走到床边正在扯盖着北一涵的被褥。“呜呜~不要!别抢我的被子,呜呜~你再欺负我,我就打你,拳头可不长眼。”北一涵吓的已经哭了,她才13岁不要这么早就被那个了,她还要留给她老公呢。
  • 落絮红尘

    落絮红尘

    顶级势力天才历练,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