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98000000075

第75章 叔侄阋墙罪辅臣(一)

元禧父子的伏诛,为北魏宗室谋反事件画上了句号。

北魏帝国自出现太尉元禧谋反事件之后,宣武帝元恪对宗室王爷们的信任度跌到了冰点。一切军政大事尽皆由领军于烈、右仆射高肇处决。

此时,元恪还没有要把宗室内王爷斩尽杀绝的心,只是对他们充满了怀疑和担忧。没想到这种怀疑和担忧使北海王元详寝食难安,他是个率意而行的王爷,就这样毫不犹豫地撞到了皇帝的枪口上。

咸阳王元禧伏诛,彭城王元勰归第,朝廷中在任的宗室王爷唯北海王元详一人独大。皇帝对他照样是信任的,重用的,这加速了他在贪图享乐、追求骄奢淫逸生活的道路上飞跑。他的举动比晚年贪淫的元禧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资本市场上,一个富翁的倒台必然催生其他几个富翁。元详就因为元禧的倒台成为这场角逐的获胜者。元禧的家产被抄没,固定资产大部分被赵修卖给了元详。元详的不动产大多集中在东掖门外富庶的南大道,收买了元禧的产业,整个一条街尽是元详的家产,连结成片。

其中唯有一家异姓的店铺,孱杂其中。元详此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其收入囊中,要求将这条街命名为“元氏大道”。可这家店主听说是北海王元详购买,咬牙切齿就是不卖。这可把不可一世的元详气疯了。他把管家叫来,好一阵破口大骂:“你她妈的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简直就是饭桶!”

管家祖祖辈辈都跟着元家,又比王爷元详年长几十岁,所以不卑不亢地说:“那家店铺的主人听说是北海王购买,居然对左邻右舍的说:‘哪个不晓得北海王是海霸王,明说是买,所付一间店铺的钱只够买一碗稀饭,目前房地产市场这么火爆,谁愿意卖给他’。那小子弄得王爷您颜面扫地。”

元详一听,眼睛都瞪大了:“在这洛阳城里,谁他妈有胆量敢这样咒骂本王。”元详说完一跺脚:“你去告诉他,卖得卖,不卖也得卖,由不得他。他要是把本王爷激怒了,我要他脑袋搬家!”

管家小心翼翼地说:“殿下您还说脑袋搬家啦,那家店铺的主人是个老太婆,她说她儿子就是让王爷您给害死的。”

元详忍不住大声嚷叫起来:“******放屁!这鬼老婆子乱攀乱扯,本王啥时候害死了他儿子啦。”

管家看见元详恼羞成怒的样子,忍不住笑了:“那家店铺的主人就是元禧的兼防阁尹龙虎。他在那里开设了一家‘龙虎武馆’,培养武林高手。”

元详听说那是尹龙虎的家,一时沉思不语,这么说来,尹龙虎的死确实和自己还有点牵连。追问:“尹龙虎不是早就问斩了吗?”

“殿下,您真是每天沉溺于温柔富贵乡,两耳不闻窗外事。有司的官员说尹龙虎和其他的案子有牵连,一直羁押审问了半年多,”管家看了看元详的脸色说:“昨天才在南门洛河边斩首。家中就剩下他七十岁的老妈和年仅十七岁的儿子。”

元详才不管一个囚犯家中还剩些什么人,第二天,他就带领一队王府卫士来到“龙虎武馆”,指挥手下兵弁把武馆里的灵堂挽幛撕裂在地,把棺材抬到一条死胡同巷子里堆放。

守灵的老太婆和孙子见来了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见势不好,跪在元详面前苦苦哀求:“王爷,我把房子腾出来给你还不行吗?你让我儿子安心地躺在棺材里停过头七吧,过了头七,我掩埋了儿子就把店铺腾给你。”

正月的洛阳,河风呼啸,大片大片的雪花掉落在老太婆花白的头发上。十七岁的孙子忍不住几次要拔刀动武,被老太婆死死按住。路人见状都为之唏嘘叹息。

有了对“龙虎武馆”的巧取豪夺,元详的威信陡增,洛阳城士民尽都晓得,面对海霸王,惹不起,也躲不起,只有拱手相让才是相安无事的唯一出路。元详见自己的商铺占了京都洛阳一条街,命名为“元氏大道”之后,心里很有成就感。又花巨资修缮北海王府,挖池垒土筑成假山,掘土后的土坑扩建成人工湖,引进金谷涧的河水,硬是在平坦的洛阳城里造出一片湖光山色,耗费资金数以万计。装修之奢侈豪华,富贵气派超过了皇宫。不过,这笔钱根本不用元详操心,一切费用皆是“羊毛出在狗身上”。

负责这建筑维修的将作大匠王遇也和茹皓、赵修等宦官一样,是阿谀逢迎的小人。见六位辅政大臣此时只有元详握权在政(司空、侍中王肃已在七月去世),声威显赫,就借着修缮宫室,营造洛阳三百二十三坊(城市改造)的机会,挪用大量资金、建材为元详修造王府。

元详的举动引起朝中百官的不满,却都是敢怒不敢言,人人都不愿多事,去充当二百五。只有于忠,本来就是个二百五,他就是不怕去捅马蜂窝。

一天,司徒长史于忠在元详视察老城区改造工程的时候,把王遇叫到跟前,当着元详的面追问建筑工程进度和资金流向。于忠见王遇吞吞吐吐的,居然对自己口报鲢鱼三百斤,就毫不客气地对元详说:“殿下您是我朝当今的周公,修建王府自然是应该的,国库也应该毫不犹豫地拨款才对,这笔款您可以向皇帝要,何必靠建筑工地上这些包工头挪用资金建材,落得个损公肥私的臭名呢。”

元详没想到于忠会当众揭短,一时羞得脸红筋涨。倒是王遇奸佞小人,反应快,接口回答说:“因洛阳老城区改造,工程浩大,占用的建材、资金繁多,北海王府一时周转不灵,临时借用一下,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是难免的。”

于忠白了一眼巧言令色的王遇,拂袖而去。

元详见于忠离去,忍不住怒骂:“我不怕我死在你前面,只担心你小子死在我前头。”

偏偏这话被耳朵尖的于忠听得清清楚楚,他回转身来到元详面前,在嘲杂的工地上大声说:“人生于世,自有定分。如果我要死在王爷你手上,亦是避免不了的。如果命运不是这样,只怕王爷你杀不了我!”

于忠的话已让在场的官吏听到了霍霍的磨刀声。两人在众多僚属面前的这场口角之争,都视对方为眼中钉,互相较上了劲。必欲除之而后快。其实,在北魏一朝宣武帝执政初期,要杀元详的,并非只有于烈父子,还有暗中窥视方向的皇舅、仆射高肇。

于忠是一条嚎叫的疯狗,不会咬人;高肇却是一条阴森不吠的恶狗,专会咬人。方式不同而已。元详却毫不警醒。

仆射高肇见宗室权贵已成明日黄花,于烈父子二人权倾朝野,一直想取于氏而代之,一人独大。

高肇的祖上是高丽人,很受世人轻视,而在朝中的亲戚同宗又甚少,于是招揽勳贵,交结朋党,凡是投靠他的人,十天半月就可以得到提拔,凡是不愿投靠他的人,则动辄陷以重罪。很多官员为此而丢官。

恰在此时,陈留公主寡居在家,皇帝已放出话来,要朝中重臣礼尚公主(迎娶公主谓之“尚”)。高肇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能娶陈留公主,与皇帝宗室亲上加亲,无疑为自己抗衡于氏父子增加了筹码。高肇把朝中有尚公主意愿的重臣都过滤了一遍,自认为稳操胜券,就老着脸皮去驸马府向陈留公主自荐提亲。如获恩准,就准备在春节迎娶新娘。

高肇满怀希望地坐在驸马府大堂里,以为能得到公主满意的答复。没想到陈留公主的乳娘出来告知说:“请仆射大人暂回,公主已答应下嫁安西将军、秦州刺史张彝。”公主的答复犹如一瓢冷水泼在高肇身上,冻得他一连几天直打喷嚏。

说起张彝,读者一定还记得这个人物。这是个很有骨气的知识分子。当年宣武帝亲政,罢黜六位辅政大臣,张彝和兼尚书邢峦认为皇帝“处分非常”,两人挂冠出行,逐走荒郊野外。

为此,御史中尉甄琛上表弹劾二人:“非虎非兕,率彼旷野。”意思是说他两人不是朝堂上的人臣,而是在旷野觅食的虎兕。两人被皇帝召回,被狠狠地骂了一番。后来,因秦州混乱,没有人愿去边关,皇帝任命张彝为秦州刺史,希望他能安抚好西北重镇。

张彝原是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北)人,全国闻名的孝子。孝文帝南征时,他随军出征,因母丧去职,回到平城扶送母亲的遗骸返回故乡。从平城到东武城,沿途一千多里,他独自拖着一辆单车,载着母亲的灵柩,爬山涉水,踏虫蛇伴虎豹,硬是用脚板欣赏了308国道沿途的风光。他拖着母亲的遗骸返回到故乡时,已累得形销骨立。既像人熊又像讨口子,当年即被推选为“感动中国”杰出人物。

听到皇帝诏命,张彝义无反顾地去到秦州。秦州(今甘肃天水)具有光荣的汉学传统,此地人脉深受儒学濡养,当年曾是大知识分子索畅、常爽等人教授汉学的最后一块阵地。拓跋焘征西凉,把索畅、常爽等大批知识分子迁居平城,此后,这里的汉学基础出现雪崩似的坍塌,几十年无法恢复原气。在这种大背景下,张彝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出为秦州刺史,自然深得秦州士民的欢迎。

张彝一到秦州,亲涉弓马,捕盗擒奸,对落草为寇的土匪,只要能说出为匪的原因且合情合理的,一律当庭释放,送以钱粮安家,嘱其勿再犯。他为了淳化风俗,在秦州兴建“兴皇寺”,把犯罪的囚犯送去服劳役,送砖添瓦,为佛祖修建庙宇,不使其皮肉受苦。实施道德教化的同时,宣传新风,革除旧俗,使秦州面貌为之一新,氏羌、西夏的士著人民尽都畏服他,称为“良牧”(优秀州长)。

这么优秀的知识分子受到士民敬爱,自然也应该受到女人的青睐。陈留公主听说丧偶的张彝向自己求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门婚事。

高肇听说陈留公主拒婚,宁愿嫁给新任秦州刺史张彝,也要驳国舅的面子。高肇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比张彝强,却居然被公主拒之门外。栽了这么大的筋斗,让朝中百官笑掉大牙。恼羞成怒时,就向皇帝举报说:“张彝废止国家的根本大法,私立刑法,擅自释放服刑犯,为他修建政绩工程兴皇寺。”

皇帝听了高肇的举报,觉得应该慎重,下令有司派检察官去调查核实。高肇又进言说:“最高检察院检察官万二兴清正廉洁,颇负人望,应派他去调查此事。”

皇帝同意由万二兴带领高检的官员前去秦州调查。万二兴受高肇的指令,一到秦州,不履行程序就宣布对张彝实行“双规”。秦州士民纷纷到“巡视组”为张彝说情,万二兴在秦州十多天也没找到张的一条罪状,只得宣布张彝暂停职务,回洛阳向中央述职。

张彝回家中与亲人告别,跟着万二兴回到洛阳。因操劳过度,更因气火攻心,加之旅途劳顿,一到洛阳就患上了偏瘫,因中风症手脚无法行动,住进了療养院,被闲置了起来。

从陈留公主事件中,高肇意识到自己的权势已处于无可动摇的地位,可以向元详和于烈父子宣战了。高肇是心思慎密的人,是一条不轻易吠叫的恶狗,深谙各个击破的道理,决心一刀治敌于死地。

同类推荐
  • 大晋帝国第一人

    大晋帝国第一人

    一个金融人才,意外穿越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仗义英侠出华夏,剑指苍穹问九州。天下归心如我愿,涯海与伊笑江湖。……《仗剑天涯》,属于宋书辰
  • 风尘叹之秦城

    风尘叹之秦城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闭合。这个道理他们都知道,而他们也都在努力的成为合天下的英雄。
  • 红墙见证录(三)

    红墙见证录(三)

    这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众多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透露了他们内心些许难言的苦闷……掩卷长思,一代革命精英的言行令人拍案叫绝,难以挽回的历史错轨叫人喟然长叹,共和国的光明前景催人精神振奋……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 谁述天下我为王

    谁述天下我为王

    雪崩之后,穿越大唐,谁为天下,我为王!!!重回大唐,争霸天下天宝五载,大唐建国已过百年,经历的近数十年的治国,已知天命的李隆基有些疲惫了,自从他册封了杨氏为贵妃后,他的心思也渐渐地离开了枯燥而繁琐的朝政。欢歌慢舞凝丝,舞榭歌台催泪......
热门推荐
  • 帕琳赛斯戈登奈比拉

    帕琳赛斯戈登奈比拉

    男主来到一个未知的星系,得知这里的男人已经灭绝了!...不过这并不是重点。莫名其妙的跟一个蛮横无礼的女孩子合体了...这也不是重点。你们这些女人都有超能力为何只有我没有。这里没有吃的东西,你们是不用吃东西,可我不是要饿死?什么?有牛奶喝。话说没有牛哪来的牛奶???这莫非是...这些都不是重点。本以为一场很平常的穿越(慢着,穿越很平常吗?),但现实并不是如此。自私的女神,残酷的天王...因为一句漫不经心的承诺孤身战斗着。那娇小的身体让我感受到温暖,让我不只承受孤独和伤痕。这个男人让我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友好,不再傲慢无礼。以上,都不是重点?
  • 轨草

    轨草

    他是个凡人,也很平凡,平凡得就像路边随处可见的小草,让人叫不出名来。然而,这一切已经成为了昨天,从他来到这片大陆的那刻起,他的人生就已经注定要出轨于平凡。漫漫修真路,起起浮浮沉沉跌跌撞撞……暮然回首,这棵出轨的小草,早已茁壮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屹立在这片修真大地,傲视群雄,无人敢撼!
  • 是美男之暖人心

    是美男之暖人心

    当百年新娘里的张利景变成了原来是美男的Uhey,有了她一生记忆的她又会如何在娱乐圈中打拼,如何生活?
  • 空菱镜缘

    空菱镜缘

    一面女娲娘娘的[七孔菱花镜]七夕之日同时入境便会相知、相爱,可入境的却不只他们二人,这一场因爱而起的一场纠葛!也许是孽、或许是缘......
  • 牯藏师传奇

    牯藏师传奇

    苗族是中国最神秘的少数民族。有三大科学上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蛊,苗族巫术和赶尸。族人放盅,有上、中、下三层功夫。上层功夫不易传人,中层功夫作为治病救人,下层功夫逸乐好奇。巫术更是在千百年的传说和难以解释的迷惑中,刺激着经历过它的人的脆弱神经.....苗族牯藏节14年举行一次,是苗族人向古老的东方祖先问候和沟通的节日,我们的故事就从牯藏节开始说起......
  • 十九岁的天空

    十九岁的天空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农家创业脱贫回忆录

    农家创业脱贫回忆录

    作者已经出版过《职场之路,浩淼如烟》、《瘦江湖》、《正义之剑》等实体书小说。
  • 鬼骨拼图

    鬼骨拼图

    郊游瞬变生死骗局,深陷神秘庙,误闯养尸地,鬼骨拼图,会有,答案!
  • 醉生之梦

    醉生之梦

    逸战:皇室要求,每隔五年,地方藩王便要进贡两名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少女参加二十八场比赛,最终选拔出一名成为皇后或王妃。余者,死。为保护身边血脉,藩王们遍搜了穷家孩子来充数,我便是其中之一。无所依偎,毫无希望,没有退路,服从和凶残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末路挣扎与纠缠,借鉴饥饿游戏灵感
  • 风雨夜

    风雨夜

    叶知秋只觉得他这一生绝对与修仙无缘,成为永远停留在五阶的废柴,下嫁到北越雨家了此残生……风肖文本以为他这辈子都只能被困在这片封魔之地之中,再无复出之日,惟有与寂寞长相厮守……谁曾想,一块玉佩,一位自称“逍遥散人”的葛衣老者,竟给予了二人新生,让这两人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从此,二人开创了一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