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11700000008

第8章 第陸章 答問摘要

第陸章答問摘要

交朋友是攀緣嗎?

交朋友,不用刻意去攀,而是要看你交朋友的心;是否想從中得到什麼?你渴求的不外乎是名利。名利之心還沒真實放下,得失裡面還有渴望。那個名,包含別人對你的肯定、對你的了解、對你的愛、支持你、愛護你。除此之外,就是說三道四、人我是非。這些那一項是對你生命真正有幫助的?真正境界來了,牽涉名利,沒有互相傷害就已經不錯了。

攀緣來的朋友大多是在聊是非,或汲汲營營於名利;結果全在業力掌控中,最後仍是空無一物,了無可得;不但迷失自己本性,還污染了靈魂。我們靈魂已經沾染了很多的業力污垢,可是我們不願意去面對,致使魔心一直藏在裡面。

修行是袪除我們內在的執著、私慾、魔性。我們不敢攤在陽光下的,都要慢慢去面對。要放下隱私、欲求、分別和計較,不要再天天搞人我是非、得失成敗、善惡好壞,因為福禍早有業力定數。

善知識何以重要?

一般人是知道得太多,放下太少、太慢,結果把時光都浪費掉了。經歷生命並沒有所謂的對或錯,所以就不要太在意、太計較。生命本來就是林林總總、形形色色。我們過去迷失的錯,都還可以補救,只要從這些迷失過錯中,去看自己的執著在哪裡?有些是隱藏在內心裡面,不願意面對或不能看到的,都要勇於面對;察照自己還在意什麼事情?若找不到心理的原因,甚至是微細的深處障礙,可以藉由善知識幫你點破。

善知識很重要。親近一個你深信不疑的善知識,向他請益,向他學習,作為慧命的導師,是亦師亦父,所以稱作師父。因為他對你一無所求,完全無私奉獻;所以親近老師要用真心,要深信、堅定,不要疑惑;疑惑只會障礙自己。依照老師的話去修正,在他身邊學習一段時間,有成就了再離開。

有好老師指導三年,勝過盲修瞎練數十年;盲修瞎練還自以為是,終究是虛度青春、一無所成。好老師只想把真實的修行方法與大眾分享。分享完了,修行在個人;因為師生也只是因緣而已。

如何做義工?

很多人到道場做義工,並不清楚自己內心在追求什麼,認為︰﹁我在做善事,我在幫助人。﹂他只是用腦袋思考,卻看不到自己內在的欲求。其實,他做義工的心態,是因為內心對世間還在眷戀追求︰或許是名聲、地位、自我尊崇等等,有很多微細的念頭隱藏在裡面。能夠真實學習﹁無我﹂地去做,才能真的放下有﹁我﹂的障礙。我們從這個方向去練習,看看自己哪個部分還在執著?反觀自照,哪些是自己看不到的盲點?我們的想法是不是可以少一點,而且願意放下?明白許多困擾都是自己心裡的想法所造成的。如此,自然你就能輕鬆地脫落自己的障礙。

經歷人生,道場就在當下|就在我們的心。我們並非只在一個幻化認定的道場學習,若面對境界,腦袋卻動個不停,生出種種知見、看法、想法;這樣修行,能出離六道嗎?長期以來,我們已經習慣於隨境而轉、流於表相,一遇障礙不順我心、不如我意,本該學習放下,偏偏卻不肯放。生命要能夠完全放下,就要從內心下手。世間事要隨緣平常,一切的因緣都會變;前世債務還有多少?我們要付出多少?都會來討債還債的,倒不用執著在現象上的好壞及自我觀念想法裡。我們的心會被現象干擾而產生煩惱、壓力、無奈,這些都是業力,所以我們要趕快看破並突破這樣的業力障礙。

何謂「制心一處?」這要問自己︰你的心是不是真實與清淨相應?是不是隨時把心放在無我的清涼地上?實際上,它就是一種根本自性,你有沒有把根本找回來?多數人執著這一生的假我;殊不知,真正的智慧是拿掉自我以後的無所不知。你拿掉了自我知見、感受與各種慾望追求的這些障礙後,就能無所不知;因為你的心好純淨,你已不住於世間,不住於自我的知見想法,不住於我喜愛或厭惡,你的心是多麼乾淨!

我們的知見、慾望,與種種的感受、想法把我們的心給污染了。心如此污濁,我們又怎麼看得到實相?看到的全是假相,連文字、佛法、佛書全是假相。問題是我們只相信假相,卻不信佛,而嘴裡卻天天說︰﹁我信佛!﹂真信佛,是願意先把自己放下。真正懂得學佛的人,就知道怎樣去放下自己,這樣的學習態度才是正確且用心的。首先要願意脫落對世間的眷戀,和自我種種的感受想法,然後能依止正法,以淨念相繼,在生活當下對境不起反應。

「淨念相繼」,並非叫你什麼事都不必做,而是做任何事,你的心都是放在清淨地。怎麼放呢?就是遇境不起感受,也沒有什麼想法,不好的事還是能接受,完全不起分別,都是以平常心在生活;把光環留給別人,不計較對錯好壞,只是隨順因緣,盡力而為而已;為家庭犧牲奉獻,在社會為眾生付出,遇到討債的緣,我們甘願還,不再起知見想法,這就在消業了。在消業的當下,福德也開始增長了,這麼明白的道理我們要懂,要不然怎麼修?

能夠針對自心來調整,這個人是修行者。倘若還是以強大的自我在讀經念佛,我們說他只是在表演,唱一齣戲而已,沒什麼!因為,他不入心!他沒改造生命!像這樣表演幾十年的人很多:表演他唱誦得好,表演他對佛法了解很多;這對他的生命有幫助嗎?不但沒有,反而造業。不要以為念經念佛不是執著、不是染著。若是不以無我的心去修,一樣在沾染︱沾染世間的執著。︽三時繫念︾裡面有一句﹁念佛既從心出,結業豈屬外來?須臾背念佛之心,剎那即結業之所。﹂所以,唯有心出離清淨安定,包括清淨安定的知見也破除了,才能真實進入清淨安定。

可是我們在當下,要問自己是否真的用心?有我,你的奉獻是假的,不是真的,因為用心的態度不對。我們的感受,常常令我們產生自我認定的委屈,或不被諒解,這都只是自己的想法;或者這種情況、那種情況,也全都是自己的知見分別認定的。其實天下本無事,哪有這些?都是慈悲的愛。世間本就是千變萬化,我們自心不動,不是風在動,不是樹在動,不是世間這個現象在動,是我們的心在動。世間的千變萬化,好好壞壞,相續相永遠停不了的;我們的心何時不動了,我們就成就了!

磁場能夠祥和融洽的,才是個好道場。這個道場不得了!裡面一定有功夫相當深厚的人。六和敬的道場,同修都是共同搭一條法船,是一個大家庭,是血濃於水,大家已是同體不二了。我們生命有限,想要同搭一條法船,就必須要至真至誠。一個人如果連身邊人都沒有辦法真正愛惜包容,那他在世間一定沒辦法完全去融合。所謂﹁和光同塵﹂,要能完全融合,必須放下自己的知見,這些功夫是需要經常練習的。

什麼是有為法?

有﹁我﹂就是有為法:我知、我見、我的追求、我的私心、我的分別、我的主觀意識、內心的嫉妒、怨恨、計較、不平等等,只要有﹁我﹂,就住在有為法的得失裡。修行先要練﹁無我﹂,念佛入三昧正定必須達到無我;六波羅蜜,第一個布施,也要達到﹁無我﹂。布施時如果還想得到名聲、地位、讚嘆,就是有﹁我﹂而去做。有我,就有所求、有目的、有分別、有在意、有執著…這些都會形成生命的障礙。

有我,就有我的看法,我們的六根作用|眼耳鼻舌身意,就會天天與虛妄的世間纏繞。境界來了,就起煩惱、受壓抑,而怪別人;事實上,全是自己造成的。很多人修行都在做表相,表裡不一、裝模作樣地用虛假包裝自己的魔心,讓人來肯定他、讚嘆他,以達到慾望上的滿足。

修行要從內心下手,去看到我們內心隱藏不平的、放不下的執著。當你練到無我之境地,還有什麼煩惱壓力?練到無我時,哪有隱藏的私心、魔性?哪有什麼不平?

求神問卜是迷信嗎?

人的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不能面對或沒有能力處理的事。當我們的心不能安定時,或許會去求神問卜給我們一個答案;一旦答案是我們要面對時,就會死了這條心去面對。因為知道答案了,我們的心就安定了,那也是一種無形的牽引或幫助。

所有的修學過程都有次第。事實上,在我們的生命還沒有真正脫離二元現象之前,心仍然是隨境而轉,每個當下都會被外境干擾而影響清淨心。所以在還沒成就之前,都要藉著各種方法,來讓我們的心靈安定,幫助我們脫離這些干擾的境界。

怎樣才能不受干擾或影響,而得到清淨安定的力量?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在心性上能得到安定,願意脫落放下,這樣的過程就沒有所謂的這樣做是對、那樣做是錯;沒有這個人的方法好、那個人的不好的差別。自心的執著是否看透放下,不是在現象上分別對錯、好壞,而是如何能讓我們降伏自心,進而老實安定。

當一個人天天惶惶不安、恐懼憂慮、胡思亂想時,如果求神問卜能讓他安定,那就讓他去吧!有個答案,心就安定了,這是過程。念佛也一樣,心安定了,才能專一念佛。對於那些有精神分裂症、憂鬱症,或因妄想產生恐懼壓力的人,可能你怎麼講他都聽不下去;但是如果他信神卜卦,反而可以得到安定。很多工具都只是暫時借用的,在尚未完全得成就之前,修學過程並無對錯之分;所以不須與人比較。我們的目的只是在降伏自心,而非比高下、好壞;因為這些比較,對我們的自性清淨,對消除生命障礙都毫無助益。

任何事情都有好壞兩面。比如說:表面上雖然失去錢財,卻得到了智慧;所以一體都是兩面的。你的好心腸到底是在幫人還是害人?逆境不見得不好,你不讓他迷失,讓他撞得頭破血流,他怎麼願意放下呢?有迷惑就去求神問卜,最後還是傷痕累累,以後他再也不求了,這個迷失就放下了;這樣多好!你不讓他去接觸,他怎麼肯放下這個迷信?

有的人求神問明牌,得利了就說:﹁真準!﹂槓龜了就拿斧頭劈神像,這就是修表相。迷失在境界上,所產生的意識想法都叫業識,都是業力,而大家卻被眼見、耳聞的現象搞迷糊了。實際上,願意盡力把煩惱、障礙、迷失、欲求給看破放下,不再因表面現象起分別、感受、想法而來障礙自己,那就是懂得修行的人。

美夢如何成真?

我們到底追逐或在意什麼呢?我們所看、所想的,其實都是被業力掌控。想求財就求得到嗎?想得到真正永恆的愛,它就會出現嗎?全都是我們的妄想。人們總是抱著希望:希望得到真實的智慧,希望得到永恆不變的生命,擁有美滿的家庭,孩子受教,夫妻恩愛。其實夫妻恩愛到永恆的,世間難得有,很多都是做假相。

有的人幼時被排斥,缺乏自信又自卑,還眷戀世間種種喜愛。一個有自信的人是無私、無求的,能放下自己的慾望、執著。他不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對於親人眷屬、家庭事業、或是佛法道理,任何事情都不執著一定要這樣才行、那樣才好。他只是老老實實的看住自己的心,是不是能夠放下自己內在的執著?是否還放不下心中的喜愛?他努力地從內心把自己的私心、私慾、個人主觀意識、想法、看法斷得乾乾淨淨;這樣去修,夢想才會成真。

很多人修行都修表相,嘴裡念佛,頭腦卻胡思亂想,對境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不知道最後還是了無可得!那些不信因果的,只有業隨身,他的靈魂不斷地被污染,搞得煩惱重重。他不知道平時就要去淨化,練習放下這些自心的障礙,要等到災難來臨,業障現前才念佛;臨時抱佛腳,恐怕來不及了!

人們往往不明白,世間原本就一直存在著虛假的變化及誘惑,所以才會迷惑、迷失。我三十歲時寫的偈語開頭就是﹁身口意安守正道﹂,是說心要安守本分:在家庭中盡好自己的責任,好好用心經營事業;對人至真至誠,奉獻布施給人方便,做好自己該做的,隨緣而自在。人若以無求的心布施奉獻,上天絕對不會虧待他。若心有求,豈能件件心想事成?方向別走偏差了!大多數的人迷失在虛妄的現象已經太久了,都以自我主觀,而不是以﹁怎樣放下自我﹂為用功的中心點。

如何脫離業力的掌控?

怎樣解開我們生命過程中的業力和障礙?怎樣跳出這個業力?為什麼有人會得憂鬱症、會自殺?這是業力的干擾;甚至連我現在在講話,都是業力的幻化,因為我們全在業力的掌控中。你看到什麼、你想到什麼、你的自以為是、你的想法、你的情緒變化,通通都是業力。不要以為你的想法不是業力喔!會跳樓投河的人,他無法自我控制,因為那是業力。

修行是在學習不被業力掌控。那要如何不被業力掌控?當然就是要滅我。滅我以後,你的業力在哪裡?滅我以後,雖然有業力,但是你不受!沒有﹁我﹂了,你怎麼受呢?所以要練﹁無我﹂。

為什麼要教你們降伏自心?當你的自心降伏了雜念紛飛、感覺、計較、追求,這些感受都慢慢淡然、放下了,才能夠至真專一,才能脫離業力的掌控。如此你才能真正的隨緣而自在,什麼因緣你都平常心了。自在,就是你不計較、不分別了,沒煩惱、沒壓力了,都是平常心。經歷好的也好,經歷不好的也好;經歷美的也好,經歷不美的也好;因為你的心已經不再分別美醜、好壞。修鍊到此,才是真正的清淨,才能真實的隨緣平常。

這樣的調整過程,也是要漸次地修,慢慢地剝落。要從哪個方向下手?要怎麼樣去做?當我們面對境界,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驗時,就要一次又一次的懺悔、修正。有錯誤是正常,願意放下這個錯誤並願意調整,你的煩惱就會越來越輕。如果你學了三藏十二部的理論,生活上卻還在計較,煩惱不斷,表示你的生命沒有改善,你還是被業力掌控,那修行有什麼意義呢?

修行是為了脫離業力的控管,而能出離六道。我們的感受、想法、情緒變化,乃至面對的福報或災難,全都涵蓋在業力裡面。我會起什麼心、動什麼念?都不是真實的我。我們因為不明白裡面的真相,就有我所認為或我的感覺︰認為這個講得好,那個講得不好;裡面有自己的主觀、想法、分別,全部還是業力。這個業力是我們的因緣問題,因緣不深,就會起不好的分別;福德因緣好,我們剛好有因緣來學習,因為你起的都是正念,就會真心地來學習。因緣不好的就是搗蛋對立啦!找麻煩計較啦!這也是業力。全部都是業力,那不是你自己的想法;即使是你的想法,你的想法還是虛幻的,還是業力所控制的,才會讓你產生這樣的想法、那樣的想法。

不管我們在生活中,譬如對股市的波動、對政治的分析,你有你的看法,這些看法就是業力,牽引你走向傷害;股市一投入,唉!就慘了!這些結果都是源自於我們自以為是的想法。那你的想法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呢?不是!所以那是被業力控制,而你的自以為是,倒是真的。如何袪除自以為是?就是要能不起想法、沒有感受、隨緣平常;我們只是還債、了債、付出、消業。

消除業力的障礙,必須從清淨心修起,也就是從根本上修,才能真正消除業障;學人若能依下列重點去落實修行,相信會幫助大家快速的清除障礙:

一、至真的心︰就是恭敬心。無論讀經、念佛、拜佛懺悔,都是為了回歸到這個真心。

二、布施︰這是重點中的重點。主要是在藉由布施練習放下我執,就是放下主觀意識,而離見離相。若無真心或布施的心,修行皆是假修。

三、忘我︰凡事都以他人為中心,不以自我為中心,是為達到忘我。一念不生,是為了破除有﹁我﹂。讀經、念佛、拜懺、閉關的目的,都是為了收攝自心,直至忘我。

四、恆常不變︰即是堅定的心。持續不變才能顯出堅定,就是無時不在定,也就是平常心。人要離相離見,才不會被境所轉。任何境界都是為了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執著,凡是喜愛、討厭等等感受,都是執著,離相離見,才能不起分別,才能保持平常心。

修行可以改造命運嗎?

修行是修自心,我們可曾反省自己犯了多少錯誤過失?例如:自私、貪婪、欺瞞、痴迷、怨恨、不平、懷疑、分別、計較、比較、貢高、傲慢、嫉妒、奸邪、惡心、佔有、欺凌、偽裝、妄想、固執等等,造成情緒動盪、患得患失、自以為是、自欺欺人;結果自心最痛苦,始終不能祥和安定,不能快樂幸福。

願意從自心調整錯誤,才能改造命運。凡事盡心做就好,凡事修這一顆心,不要有太多想法知見,這樣你就是真正不斷地在改造生命,不斷地增長福慧;否則就是不斷地造業了,它是兩條不同的路。所為的不為自己,就在每天積福,真心為眾生,無形中福德智慧都在增長。

經常保持平靜平常的心,生活才會更加的順暢與快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隨時保持心靈的祥和與安定,可帶來好緣、好運、好福氣。熱心善良,樂意將所有美好與人們分享的人,遇到難關時,定有貴人相助。改造命運要有信心,自己保持在平靜的心情,好運才會跟著來。時時觀照自己的執著:何事又讓我生氣、苦惱、興奮了?平時要記錄自己的起心動念,認真檢討、反省、改正。現在的心念在哪一道,馬上就和哪一道相應,連做夢時都會相應。

如何建立自信心?

末法時代,需要加倍淡薄六根所觸,放下心中所求,安分守己,上敬下和,保持心靈清淨祥和安定。不被境轉、不受業控,是生命自在之根本。無有煩惱壓力、無有不安恐懼、無有求不得苦,是自信的智慧。自信心對修學很重要,有自信才能堅定不移。

如何建立自信心?當智慧通達明白,知道人生的目的、方向、自身缺點,堅定自信地走自己該走的路,如此可使修學更加專一。慢慢地反問自己方向正確否?自己有無未改之缺點?一切的不如意當還債想。

何謂實相?

如果內心有放不下的執著,就無法出離六道輪迴。要明白道之根本,體悟生命幻化,看淡世事,這樣放下執著就容易多了。要完全融入自然,無文字意識,才能與道契合。用意識心入道,仍有意識作用,是法執!空性不在意識上,只要有意識想法,皆易受法執所障,難以契入。無修無證,無為而為,才能融合自性本就清淨。執著有我,我所有,我所知,這個虛幻的我見我知,沒有破滅,就看不見一真實相。所以,意識觀點裡知道自己在修法,卻不知這個﹁我﹂始終沒放下,那要如何得真實清淨?

當外在所見的相、心中所執著的理、六根所起的作用,皆能破滅時,自然與真相應。當下的自心是恆順眾生的,所言所做皆以利益大眾為主。處處隨緣自在,心地清淨、慈悲柔軟;而不是表裡不一、私心欲求、眷戀名利、包裝虛偽,但能以純潔真誠老實之心待人,毫無情緒怨尤計較,這是大智慧者。

「所見相無一實相,所知理亦非真理。」外在所見的相、內在所知的理、感受所起的心、意識分別的念,這些都是虛妄的障礙。外能離相是禪,內不動心則定,理相能捨是覺,放下知見則悟;六根攀觸六塵,五欲渴求熾盛,理相知見難捨,是六道輪迴的業障。徹悟明白者稀,知見纏繞者眾,七情動盪者迷,所論佛法皆虛。

如何打開根本智?

︽楞嚴經︾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維摩經︾亦云︰﹁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即佛土淨。﹂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是根本,若求解脫者,須先識根本。

我們所執著在意的都會變成幻相,而形成生滅福禍;因此要先滅我,也就是破滅虛妄與我執,才能打開根本智。根本智一開,就能了解一切現象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故清淨心現前,所有生滅禍福皆不存在。所以要萬緣放下,老實念佛,自然天成。何謂老實?深信堅定,才會老實,老實才能專一。

修行是活的,是符合現階段的生活條件。個人、家庭要圓滿,世間事圓滿,修行才會圓滿。無私的慈悲,是傻傻的付出,默默的做,不計較,能感動人,天地都願助你;否則計較、自私、不甘願、自我保護,這樣是無功無德還造業。業障愈重的愈計較,天天計較的人煩惱就多,煩惱多的人是不快樂的。心胸寬廣,格局會愈大。私心重的人,最後都是因病苦而死。願意奉獻、有能力奉獻,就是我們的生命價值所在。

磁場一進入清淨安定中,六根就不起作用,磁場和諧是內在修養的顯現。氣定則心定,心定則事圓。如何練安定祥和的力量?就是每天要懺悔。聽法的時候,靈魂就在充電。真正修行的角度是:眾生都在幫助我,而不是我在幫助眾生。擴大心量放下計較,注意情緒動盪的地方。要練習柔軟,多拜佛可柔軟自己、微小自己。要用真心接納家人、周邊的人,要放下自我保護的私心。有﹁我﹂才有不如意,沒有﹁我﹂,哪來的不如意?

修行,要有智慧和慈悲心。吃虧就是占便宜,不要只看眼前,接納並愛與我們不一樣的人,包括貪婪自私的人。人與人之間爭贏了嘴皮,就輸了感情。法界皆虛妄,唯心所造,無私忘我,障礙盡消。著相修行,是誤解功德。所謂功德,三輪體空才有功德。福報的磁場是潔淨的,自私貪婪的磁場是污濁的,善良純淨才能與福報相應。因為執著,而阻礙修行停滯不能前進。執著什麼,就被什麼框住,那樣的心是無法得到清淨的。

不信因果會有什麼果報?

因果業力是很可怕的!佛經很多地方都提到因果的可怕:︽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云:﹁有所言說,人不信受,口氣常臭,鬼魅所著,貧窮下賤,為人所使,多病痟瘦,無所依怙。雖親附人,人不在意,若有所得,尋後忘失。﹂意思是一個人會口氣常臭,無形常附著於身,造成身心都不自在,生活很困苦。又會被人驅使,做這個、做那個,身心無法自在,不能做自己。身體有很多病痛,骨瘦如柴。心靈沒有真正的安定,又找不到真實的依靠;一旦稍微好過一點,馬上個性又恢復,若順從自己的習氣,繼續貪婪、瞋恨,又造了無量的業。

有些人的身體會水腫,或身體特別瘦弱,或身上長疥瘡、癩瘡、皮膚病變等,都是慾望、執著很重引起的。淫慾熾盛的人,容易瞋恚,常怨恨別人,也較沒有羞恥心。身體水腫的,原因來自於不能信受奉行如佛陀或明白者的智慧,所以造了好多不知道的罪業,增加許多痛苦的折磨,這都是自己無知造成的果報。

每個修行人都有磁場,一個有清淨安定功夫的人,一接觸慾望重的人,就能感受對方的磁場是有異味的。一般人死後,屍體往往會發出惡臭,味道讓人受不了,這是由於那個人生前內心自私、貪婪、慾望很重的結果;反之,一個清淨安定的人,靈魂沒有什麼污垢,就是沒有私心貪婪、沒有計較、沒有怨恨,死後屍體會發出異香。

能夠洗滌內心的污垢,那是今生難得的機會。我們真心去做,能夠淨化和提升自己,受益的絕對是我們自己。磁場都是相應的,一個人內心隱藏一大堆污垢,往生的時候會去好地方嗎?如同你還沒靠近豬舍,老遠就能聞到那股受不了的臭味。我們的內心如果很髒、很臭,死後當然是往畜生道去。人為何會被人驅使,生來下賤之命?就像有人會出生到整天被人使喚的環境,或是生到很貧困的地區。誰願意投胎到那裡?這都是自己造的業力,誰也不能改變。我們的靈魂像穿一件衣服,如果接觸塵土,自然很快就髒了。紅塵就是污染,接觸愈多,衣服愈髒,必須要經常清洗,才能保持純淨亮麗。紅塵沾污愈來愈少,靈性光明愈來愈強,氣質愈好。

洗滌內心的方法,首先要在平常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心緣波動,即隨緣而起的心。面對境界,我們常產生許多是非對錯的觀點與意識分別;不合乎自己心意或不能接受的就排擠,執著在虛妄的是非知見上,形成心性上的煩惱,患得患失,沒有安定、自信。若能放下強勢的主觀自我,包容世間不同的現象,接納不同人品的高低智慧,就可以漸漸達到不被境界所轉的清淨安定力量。柔軟自己的個****中處處奉獻付出,這樣就能消業還債。

其二是讀誦經典,及執持佛菩薩聖號,例如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均可。生活常保持在誦經念佛時的純淨心靈,不起想法及知見的感受分別。不執著在紅塵之中,就不會污染靈魂。靈魂的潔淨與污穢,決定了今生命運的好壞、福禍的多寡,以及往生時的輕鬆或痛苦,甚至影響來世所去的空間好壞。所有一切生命禍福,全部與我們曾經所造的業息息相關,不可不慎哪!

同类推荐
  • 特工皇者复仇记

    特工皇者复仇记

    特工王者回归都市,却得知父亲被杀,神秘势力若隐若现,背后竟是高官重大贪污案!他将如何复仇?能否揪出贪污案黑手?“我会提着他的头颅来见你!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 爱上17岁

    爱上17岁

    小集25岁,在北京有自己的事业,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17岁的小颖!小集对她一见倾心!小集认真的记录着于小颖每一个点滴
  • 搜索引擎事件簿起点

    搜索引擎事件簿起点

    搜索引擎事件披露,是有组织的系统策划,还是ai系统自成创世纪?万物互联的时代,如何排除其中的恶意?(首发起点的原创,起点作者名:爱玩)
  • 原料供应商

    原料供应商

    “杨老弟,份额多给一点,行不行?”“呃……我是个有原则的人!”“小弟弟,多给姐姐一点,可不可以嘛!”“呃……我是个有原则的人!”“听说下午有个大宝剑的饭局?”“让原则去见鬼吧!”“……”这是一个“纯洁”的人,带来的“纯洁”的故事!如果你“纯洁”的话,那么一定要看这本书;如果你不“纯洁”的话,那么更要看这本书!
  • 不能言语的爱

    不能言语的爱

    有妻有儿,身在职场,不知不觉间喜欢上了办公室里,左后方的女孩。满腹思念却不能言语的爱。只能用文字见证与她的每一天,以后自己再来看看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爱情,如果这就是爱,又能否一笑而过。
热门推荐
  • 豪门厚爱:高冷老公你好污

    豪门厚爱:高冷老公你好污

    她是父母双亡的落魄千金,自幼就被寄养在顾家,是众人眼中未来的顾家少奶奶,顾父顾母更是将她视若珍宝;偏偏,这个顾家大少爷却对她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她想成为他的妻,所以开始死缠烂打,穷追不舍,惹的某人极度不满:“我上床睡觉你也要跟着吗?”“我不介意生米煮成熟饭。”她点头如捣蒜,毫不知羞。校庆晚会上,一向高冷的校草学霸忽然霸气表白;宋茜表示学长攻势太强,实在抵挡不住欣然接过捧花。可是,顾先生你出来捣什么乱?
  • 一阵成神

    一阵成神

    冷眼看世界,坐观风云起。圣境强者穆易重回九岁那年。这一世,我不要再在做棋子。不要再受人摆布。天要压我,踏碎那天。地要覆我,踩碎那地。阁下,既已邀我入局,那不碾碎你的棋子,掀翻你的棋盘,我又怎会善罢甘休!
  • 碎辰记

    碎辰记

    【冷恒】我的人生如一场梦,梦醒人散,断却尘缘,别了世间。你曾说静待我辉煌,到头来,却人非物是。那年,卧看满天云不动,只见雪花纷然,我说在雪地里我们走到白头可好。那年,我笑傲苍天,看人生苍茫,你却不在身旁……
  • 佛说力士移山经

    佛说力士移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艳福高照

    穿越之艳福高照

    女版韦小宝新鲜出炉!从古至今,男人三妻四妾,而女人却要从一而终。本文充分显示女人也可以左拥右抱,三妻四妾将不再是男人的特权。本文不是怂恿女人搞外遇养情夫,此观念纯属个人想法。文章完全虚构。“真是”是筱思的口头禅,身为孤儿的她,坠崖来到劳什子百花王朝,听都没听说过的国家,更不知道她其实是阎王外孙女雪凝的转世。她纵横百花,咤叱龙召,娶尽美男,艳福就此拉开帷幕……
  • 末日直播

    末日直播

    对于力量的探索和追求,让人类最终打翻了潘朵拉的魔盒,复生的死者如同巨浪一般席卷了整个星球。作为被外星人选中的幸运儿,参加末日真人秀的岳云觉得这背后一定有着肮脏的XX交易!岳云:你们真的是娱乐公司?系统:是的,150年磨一剑,品质有保障。岳云:那你告诉我包围地球外轨道的舰队是什么鬼!(主角纯科技侧强化)最近没有存稿了,暂时每日一更了。刚刚建了个书友群561217603欢迎进来各种吐槽
  • 宠妻至上,捡个老公是古人

    宠妻至上,捡个老公是古人

    假如对现代男人失望的话,嫁给古代男人又如何?孤儿院长大的殷音,不期而遇600年前的明代皇亲。他化名为陶明,只为躲避明军的追杀,却不料穿越到了600年后的今天。殷音不知陶明的真实身份,带他闯荡大都市,却阴差阳错搞出许多误会和笑话。生活虽然清苦,但不乏温情和喜感,点点滴滴都感受到久违的人情味。殷音励志不受命运左右,要立足于大都市,却始料未及卷进一场复仇的漩涡。她因此遇到一个令她又爱又恨的钻石男。古今两大反差极大的男人,她会选谁?
  • 闲庭花事了

    闲庭花事了

    他是天下女子,皆趋之若鹜的皇帝——陆南城。一双桃花眼,染尽倾城琉璃色,开尽盛世桃花颜。偏偏遇见她!她是右丞沈廷之妹沈媛,为了替兄长巩固朝堂势力而被送进宫。多年相随,患难与共,出谋划策,她的手上沾满了鲜血,就是为了铺就他的大业。众叛亲离。他曾许诺,会将这江山捧到她的面前。可是最后等来的不是三千宠爱,而是一纸废后诏书。“于贞和三年入宫侍驾,不想其妇德损失,恃宠骄矜,不配伺帝近身,实属有罪,着即赐死。”“你此生休得妄想与怜宜相比!”字字诛心将她逼到了绝路。
  • 易烊千玺你说情话

    易烊千玺你说情话

    一篇很苏很苏的甜味,夹杂很虐的部分。第四本易烊的书,望支持。
  • 魔法少女恋爱史:谁是我的菜

    魔法少女恋爱史:谁是我的菜

    魔法少女依利拉?岚雪请求爸爸妈妈让她来到人间,竟然不知道城主的儿子,伊瑟拉?莫尔,魔法学校校长的儿子,喻世?贝兰还有傅里叶博士和科学家珀莱雅的儿子傅里叶?马利斯也来到了人间,并且是让她从三个帅哥里找一位当男朋友,可是她却并不知情,又遇到了甜美少女百丽若?梦雨,接下来她又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