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41600000065

第65章 忧国忧民范仲淹(三)

朱说就这样在应天书院过起了“断齑画粥”的苦读生活。

这生活大致是这样的:朱说早起读书,煮一锅粥,凉后分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快。每天凌晨舞一通剑,接着读书,实在困了便和衣而眠。

在旁人看来,朱说的艰苦生活是不堪忍受的。

然而,应天书院校舍宏伟,藏书众多,最重要的是可以免费就学。这对朱说来说,就一点也不艰苦了。他认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心读书,没有比这更好的了。于是,他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

时过两载,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州市)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皇家车队路经应天府,整座城市沸腾了。

朱说当时正闭门读书,敲门声猛地响起。朱说放下书卷,前去开门,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要好的同学晏殊。

晏殊不待进屋,大声道:“你怎地还在这里?”

朱说奇道:“怎么了?”

晏殊道:“这么大的事,你不知道?真宗皇帝路过咱们应天府,大家都迫不及待上街一睹龙颜,你怎地还在这里稳如泰山?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你去不去,我可要去了。”

朱说缓缓道:“也不争这一时,将来再见也不晚。”说完回到桌边,捧起了书卷。

晏殊摇摇头,自行去了。

朱说漫不经心地一句“将来再见也不晚”没想到“一语成谶”。就在第二年,朱说通过科举考试,中榜成为进士。在“崇政殿”参加御试时,他第一次见到了年近五旬的宋真宗。

不久,朱说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接着又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从八品。这一年,朱说将母亲接来赡养,并且恢复了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世间朱说不再有,有的是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省东台县附近)任盐仓监官,就是负责监督淮盐的储运转销事宜。

这西溪镇濒临黄海之滨,可是海堤多年失修,坍塌不堪,不仅使盐场亭灶丧失屏障,农田民宅在也屡受海涛的威胁。遇上大海潮汐,海水甚至淹到泰州城下,成千上万的灾民流离失所。范仲淹虽是初到此地,看到这一切,他心急了。

范仲淹迫不及待给江淮漕运上书,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连云港至长江口北岸)沿海,重新修筑一道坚固的捍海堤坝。

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江淮漕运虽然赞同,但十分犯难。先不说工程款朝廷是否愿意调拨,由谁来负责此事?这绝对是一桩苦差。哪个当官儿的是傻子,会接这活儿?也许,当年不像现在,接工程都是争着抢着上,当年却是唯恐避之不及。

范仲淹自告奋勇站了出来。

范仲淹被调任兴化县县令,全面负责治堰。

经过一番准备,范仲淹率领来自四州的数万民夫奔赴海滨,筑堤工程拉开序幕。

可惜天公不作美,工程开始不久,便遇上了风雪天气,跟着又是一场大海潮,一百多名民工被海水吞噬。有些官员认为开始打退堂鼓,说大张旗鼓地筑堤有违天意,主张取缔原议,筑堤工程彻底停止。

事情报到京城,朝中大臣们也踌躇不定了。范仲淹立时向朝廷上奏,说“海涛害民,堤不成,臣不退!”朝廷看到范仲淹的决心,终于同意复工。

范仲淹与好友腾宗谅亲赴一线。大风卷着波浪冲到范仲淹腿上,兵民们纷纷惊退,却见范仲淹跟滕宗谅并肩立在海水中。范仲淹指着一段屹立的堤坝,说道:“有如此屏障护民的话,民可无忧。”滕宗谅闻言哈哈大笑。

众人见两位官员面对风浪仍旧泰然自若,情绪也都渐渐安定下来。经过努力,绵延数百里的海堤,终于横亘在黄海滩头,人们将这道海堰称作“范公堤”。

有了“范公堤”,盐场和农田的生产得到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民户扶老携幼,重返了家园。

这一次治水,是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一篇章。

范仲淹三十六岁的时候,被调往京师,任“大理寺丞”,进入到京官的行列。在任不久,母亲病故,范仲淹依礼服丧,回到“南京”居住。当年应天书院的同窗晏殊已是“南京”留守。

晏殊深知范仲淹通晓经学,便邀请他到书院任教。范仲淹欣然答应,将家搬到了学校。

范仲淹一到书院,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按时训导学生们读书。夜里,他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检查责罚那些偷闲嗜睡的人,每次给学生命题作赋,范仲淹必定先作一篇,以此掌握试题的难度和着笔重点。

书院的学风很快焕然一新,四方前来就读的人络绎而至,也有不少专意来向范仲淹问业的人。

范仲淹对待这些迢迢而来的学者,不厌其烦地捧书为他们讲授。遇到贫困者,他总是慷慨解囊。有位游学乞讨的孙秀才前来拜谒范仲淹,范仲淹送给他一千文钱。

过了一年,孙秀才再次前来,范仲淹照旧送给他一千文钱。

范仲淹这回问道:“你为何匆匆奔讨,而不坐下来静心读书呢?”

孙秀才含泪道:“家有老母,难以赡养。若每天有一百文的固定收入,便足够使用,小生也就能安心读书了。”

范仲淹道:“我帮你在书院找个职事,让你一月可得三千文去供养老人,如此你能安心治学不能?”

孙秀才大喜,立即拜谢。

从此,孙秀才一面在书院工作,一面跟随范仲淹攻读《春秋》。

十年之后,朝野上下哄传一件事,说泰山上住着一位神人,德高望重,广聚生徒,专门教授《春秋》。前去求学者络绎不绝。

这位学者,姓孙名复,正是范仲淹当年资助过的那位穷困潦倒的孙秀才。

同类推荐
  • 交代

    交代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着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而今,我的思考终于有了结果。我认为活着就是为了能够给那些已经离自己远去的岁月一个交代。时间的车轮是永不停止的。明天相对于今天来说是未来,而相对于后天来说就是过去。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岁月的足迹总是从我们身边无情地走过。但“交代”并非易事,它蕴含着对历史的负责,对已逝岁月的告慰。如果人们只是一味地“行走在消逝中”,那么我们似乎就白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在生与死的这个过程中,不管我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在完成着对历史的交代。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交代。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交代的过程。
  • 天都烟云

    天都烟云

    这是政协海原县委员会首次印刷出版的第一部海原县文史资料专辑。全书收录史料计54篇,按内容分为红军西征、抗战烽烟、解放海原、剿匪平叛、军民情深、史海钩沉、民国见闻、民族之风、人物春秋、教育历程、区域旧治、文化探秘共十二类。
  • 风之起来

    风之起来

    一点水墨卷起了整个乱世,掀起了一种皇朝的更替……计定算天,须臾之间,朝野更替,风隐之时……
  •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二)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之谜(二)

    本书向读者解剖了笼罩在陵寝上的谜团。内容有:曾侯乙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汉武帝茂陵之谜等。
  • 燕荆刺秦

    燕荆刺秦

    孔子、孟子先秦儒家加二十多位女主角之红楼梦。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百印

    百印

    这是一个充斥着人类幻想的世界,这是一个依靠刻印才能生存的世界
  • 小魔女的完美王子

    小魔女的完美王子

    一个女孩把一个俗称完美王子的人迷住了,最后他们经过曲折终于在一起了~~~
  • 明伦汇编人事典贵贱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贵贱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角孤星

    海角孤星

    过去随流水而逝,未来却在风中迷茫。我患得患失。将记忆留在昨天,变成回忆。把梦想送给明天,化为怅惘。却发现自己已梦在今天
  • 牧星野

    牧星野

    茫茫星空,谁主沉浮,乱世悲情,纵横星野。
  • 玩偶的婚姻

    玩偶的婚姻

    很单纯,没有坏人,只有四个人的名字,思想不太开阔,别介意
  • 十度天堂

    十度天堂

    妖灵大陆上,一代妖帝陈休因偶然得到太初功法《十度天堂》而遭到众强者追杀,在将死之际却意外带着功法秘籍与前世的记忆重生回到三十年前的十五岁。十五岁,他的妖灵还未觉醒。十五岁,他还是一位只知沉迷美色的死胖子纨绔少爷。十五岁,他还只是一位先天灵气为零,灵根为下下级的极品废柴。十五岁,他的家族还未没落,他的父母依然健在,他还未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女人在自己面前化为虚无,他的兄弟心腹还没有为了阻挡外敌入侵而一个个战死沙场!十五岁……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重生,尽在《十度天堂》!【实力等级划分:觉醒境,妖士境,妖师境,妖将境,妖王境,妖皇境,妖帝境,妖圣境,妖仙境,妖神境。】
  • 风华绝代之剑神传说

    风华绝代之剑神传说

    一个可以成仙得三生的世界在天资横溢,惊才艳艳的盖世诸雄中有那么一个一身风采艳绝了时光的人,世人称之为剑神风华绝代,有些人的风采注定不会留低一个时代。这里述说了一个生动精彩的另一片天空中的人和事与您共享、,
  • 冰山王爷的追妻之旅

    冰山王爷的追妻之旅

    一朝穿越,竟穿到了喜堂上!新郎久久不来,一怒之下挥手离去!才知道这具身体原是丞相府的大小姐之身,只苦于这废柴之身实在不讨喜,整日被三小姐欺负辱骂。后来才发现这身体竟有绝顶天赋,自己并不是现任爹妈亲身,人海茫茫,从天而降一王爷,疼她,护她,宠她,却最终娶了别人!看她得到宝物神器,走上复仇之路!漫漫长路,还是得一个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