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58100000101

第101章 灰烬1

太清七年,亦是承圣两年,五月。有使者自江陵至豫章。传皇帝萧绎诏命,封晋南王为司空,召其前往江陵觐见。晋南王萧黯接旨后不久,便动身北上。时江州别驾刘释之听到此消息,自庐陵大皋口乘快船北上豫章,意图阻止王驾。然待其赶到豫章,晋南王已至湓城。

豫章此时却发生兵变,因晋南王奉召去江陵,军心大乱,政局不稳,守将生反心。刘释之不得不先平定兵变,只能留于豫章稳定时局,不敢再动。只派心腹武士北上广陵,请广陵卢奕往湓城阻止晋南王。

当时,欧阳屹为寻阳太守驻守湓城。当日欧阳屹本一意随王师东下收复建康。因湓城是四方觊觎的要地,必须派心腹悍将守卫,于是,晋南王命欧阳屹留守。欧阳屹虽知其用意,终是不平于不能亲率兵收复京畿。后晋南王镇守建康,欧阳屹亦上书建康,劝晋南王进皇帝位。然而此后,晋南王不但逐渐退出京畿,更将诸多土地城池拱手想让于湘东王,欧阳屹心内气愤不已。

此次晋南王竟然奉湘东王召,解职放权,欲孑然一身向其称臣。欧阳屹心内愤恨难平,亦百思不得其解。便在晋南王自湓城取江道,欲西去江陵之时,佯装为晋南王摆宴践行,趁机扣押予以软禁。晋南王被拘于府邸,晋南王随从武官等亦分别扣押于别院内,好酒好菜待之,只守卫森严。欧阳屹扣押晋南王后,卢奕与刘释之处均遣使斡旋索要,欧阳屹都将其骂回。自己只日日拥妾饮酒,心内也不知将要怎样。

湘东王听闻晋南王到湓城后被软禁,不能前来,心中猜测是他们君臣所演的苦肉计。于是,不久,再次遣使至寻阳。任欧阳屹为湘州刺史,命其即刻迁往湘州上任。欧阳屹接此诏书时,尚在醉中,手拎圣旨大笑,对左右道:“湘东王果然舍得湘州给我?尔等信否?想当日,我在其麾下时,湘东王莫说给我湘州,只要任我为前军,给我五千兵马,我定为他打下建康。现在彼此恩断义绝,莫说许我湘州,便是许我荆州,我也不敢领。”又怒斥皇使道:“湓城乃我青云王师子弟一寸一命换来,我岂能轻易交出!”

此时,陈霸先与卢奕处也接到调令,卢奕驻守广陵,同样拒不让出,但南豫州大部城池已归湘东王部接管。陈霸先原驻守吴郡,接旨后便听令迁往京口。随后,杜龛接管吴郡,而后,又将东扬州大部接管过去。湘东王亦派新任江州刺史至豫章。刘释之便拥兵据豫章,拒江州刺史于外。然而刘释之无职无名,兵少将寡。且萧绎称帝后,南朝士族多归心拥护。刘释之内外交困,只勉力支撑。

承圣皇帝萧绎所猜疑忌惮者,非仅晋南王与其旗下豪帅,还有身侧之人。建宁侯王琳平定武陵王之乱后,声望日隆。湘东王便任其为广州刺史,命其前往广州,趁晋南王丧志之时夺取岭南。王琳离江陵前,对心腹友人道:“王琳本兵户贱籍之子,自幼由陛下教育提携至此位,心怀感念。未想今日竟遭陛下猜疑至此。若是天平盛世,王琳便往岭南,终是无怨。如今天下未定,强敌在侧,为什么不任我为雍州刺史,镇守武宁,我必御敌于国门之外。现在我被迁往岭南,万一江陵有不虞,我怎还有力来救。”又叹道:“所谓天子像荒谬之言,竟深误我。”而后,王琳取道巴陵,自北南下,前往岭南。

五月,王琳入番禺,基本控制岭南。此后不久,京口陈霸先、南康欧阳玮归心称臣。晋南王亦命广陵卢奕、豫章刘释之、湓城欧阳屹先后向江陵称臣。除衡湘徐子瞻仍负隅顽抗外,江南基本统一。

太清八年,亦是承圣三年,九月,北齐皇帝高洋,西魏太师宇文泰同遣使江陵,与南朝皇帝萧绎互问通好。萧绎对北齐使者亲厚,对西魏使者宇文仁恕轻慢,并让宇文仁恕传话给宇文泰,索要被西魏侵占的蜀地、汉中、司州三地。与此同时,岳阳王萧察派左光禄大夫薛洽出使长安,与宇文泰达成协议,共同出兵征伐江陵。

早前四月,西魏太师宇文泰鸩死废帝元钦。之前,东魏帝元宝炬崩后,太子元钦继位。后元钦不满**纵如傀儡,联合元氏宗室,密谋政变,被宇文泰剿灭宗室,废杀皇帝。再扶齐王元廓为帝。此后,宇文泰大权独揽,与皇帝无异。宇文泰早有图天下之志,只因北齐于东境牵制,不得决心。后见北齐大举北伐柔然,岳阳王亦遣使游说,已有心南下。

恰此时宇文仁恕出使江陵返回,备说梁帝如何怠慢,如何索要土地。宇文泰终下决心。先命荆州刺史长孙俭返回驻地暗自准备。当时,北司州降臣马伯符听说了此事,心念故国,遂不顾安危,秘派使者至江陵,通风报信。而此时,南朝江陵都城,歌舞升平,吟诗讲学,一切如故。承圣皇帝萧绎听闻此报,只是不信。后武宁太守宗均于北岸探知,亦来报。当时朝臣中多数不信,只道两国刚刚通好,未有嫌隙,不至于此。亦有人深信不疑,认为西魏得寸进尺,觊觎南朝由来已久。萧绎听众臣纷纭,只道,宇文泰若敢发兵前来,此为不义之师,北岸三万大军定使其覆没于此。仍不十分重视。

十月,宇文泰派柱国燕公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统兵三路,自长安南下,汇同荆州刺史长孙俭、梁王萧察,共五万大军,进逼江陵。

十一月,江陵已知西魏大军将至,人心惶惶。有臣建议萧绎举城迁移往建康或内地避祸。另派大将镇守江陵,对抗北敌。萧绎却道,福祸天之所授,躲避徒劳无益。今我为天子,天授之与我,必可助我御敌。遂广发诏命往各地豪帅,命带兵援江陵,又调兵遣将于江陵北,布防御敌。此战争之危如乌云压境之时,萧绎仍如常在凤凰殿,为众臣讲自己所著《全德志》,除众文臣端坐外,众武将无论内外,亦每日准时集于殿上听讲。

且说王僧辩在建康收到征召,欲亲率大军前往。而使者传萧绎嘱命,卿不必亲往,还需镇守江东,防贼子窥伺,只派大将率万人支援即可。王僧辩闻听亦猜测情势并不十分危急。遂只派遣豫州刺史程灵洗率万余兵马乘船西去。几日后,陈霸先奉召,自京口派大将杜僧明率五千兵马去建康,同援江陵。王僧辩命其为后卫,追随程灵洗部西进。

此时,晋南王于湓城亦听闻西魏出兵江陵,遂命欧阳屹与卢奕出兵援助。欧阳屹此时早已不软禁晋南王,又听其言归附了湘东王,然心内终不平。此时,听晋南王欲援江陵,便拒不出兵。只卢奕亲率一万兵船出广陵东进。此时,北齐冀州刺史段韶听闻卢奕西进后,便出兵偷袭广陵。卢奕欲回兵去救,然晋南王意志坚定,定要去往江陵。卢奕便随晋南王自湓城发兵乘舟去往江陵。此是十一月初十之事。

王琳接江陵征召旨后,知大事不好,便急速整兵,直穿衡州边境,驰援江陵。时衡湘主君徐子瞻听报后,便命境内勿扰,放行王琳部过境,自己亦整兵,只待晋南王动向。王琳过境湘南后,至湘北长沙时,已是十一月十五之事。

然而战事变化之疾速出乎所有人意料,西魏以风卷残云之势迅猛攻掠。武宁很快失守,杨忠部在东部攻占了江津,截断了江陵东部江线。于谨、宇文护部在西线攻占了黄华,与江陵只剩江北防线。王琳去后,江北大营由胡僧祐为帅。此时筑起六十里长栅栏,前有陷阱,后有高堡,严阵以待北敌。

皇帝萧绎亦亲往大营阅兵,鼓舞士气,又日日派公卿大臣去大营劳军。时隆冬时节,暴风雪突至。北地兵众耐寒,南朝兵士大多难忍,手脚俱生冻疮。营中常有兵卒不堪严寒,拢木烤火。突一日,火势承北风而起,接连烧起。北营栅栏堡垒多为木质,火势迅猛扩散,火光冲天。西魏西北大营趁此天赐良机,倾兵力攻打北大营,北大营溃败到底。仅有胡僧祐亲兵与夏侯云重小部逃回江陵城。此后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方熄,不但栅栏堡垒化为灰烬,营房与江陵北郊村落民房亦被烧毁。

萧绎在江陵城登高望远,见北大营化为灰烬,西魏大军舟船人马汹涌而上,终知危境。裂衣为纸,亲书援信,命使者火速递往建康王僧辩处。信中言,吾已至将死之境,公可来矣。萧绎使者出城不到一日,西魏大军就已四面合围江陵。江陵与外部信息自此断绝。此是十一月十五日。

援兵中最先赶到的是屯兵巴陵,镇守湘北的任约。随后是信州刺史徐世谱赶到。此时江陵已被围,两部人马便在长江南岸扎营修堡,观望等候其他几路援军。此情此景,竟恰如当日建康被围,交通断绝,十数万援军隔岸观望。彼时围建康之敌是罪犯与北奴组成的贼众,而此时围江陵之敌却是北朝重甲精锐之师。便是江陵坚固为江南绝壁,在北军日夜猛烈攻击下,也已千疮百孔。

此时江陵城内见无一援军到,只能拼死守城。胡僧祐退回江陵后,便被委任为守城主帅。胡僧祐冒着暴雨一样箭阵与冰雹一样的流石,往返四门指挥。当时,夏侯云重带领五千甲士守西门安津门,朱买臣守卫南纪门,王褒督战北拱极门,降将谢答仁守卫东安澜门,王僧辩之子王颉守卫王城。

江陵城门之上,箭如暴雨倾泻,乱石崩云,火球如陨,苍穹变色,江水呜咽,如末日之景。江陵守城军士的防盾残损更换数批,最后只能举着门板为盾苦战。主帅胡僧祐自远安门前往西津门督战途中,被数支流矢射中头颅而死。胡僧祐死后,萧绎急派王僧辩之子王颁为帅,统御六门,然而守城将士愈加慌乱。

此后不久,西津门守将夏侯云重命亲兵打开内外两层城门,西魏大军如洪水泄地,涌入城中。夏侯云重上马汇北魏兵,欲往内城,被身侧副将朱则砍于马下。朱则枭其首,提其头,在乱军中杀出血路,前往王城报信。而此时,西魏大军已入内城,大砍大杀,已势不可挡。

萧绎在莫还宫东阁竹殿高楼上观望四门,只见白雪皑皑,北军黑甲如林,火球火箭如天降火雨般落于城内,南朝将士红血四溢。萧绎长叹道,天将亡我,今必败矣!伴君身侧的近臣嫔妃听此丧气之言,皆战栗哭泣。不久,朱则提夏侯云重头颅进王宫,赶至东阁竹殿。掷头颅于阶下,奏报道:“夏侯暗降北贼,打开西门。末将已砍其头颅。但贼已涌进外城,外城六门不能保。请陛下快于王城布防。”众公卿皆惊恐失色,只萧绎面色木然,并不发话。

时南城镇帅朱买臣等听闻西城门异破,不但不调整兵力堵截西城魏军,反而抛下南城众将士,逃回王城。南城很快被内外联合攻破,守城将士尽数死于城墙上下。南城破后,东城亦被尖利军舰攻破。只剩王颉守卫王城与王褒督战的北门还在已手。很快王褒亦放弃北门,撤回王城。

朱买臣、谢答仁、王褒等陆续退入王城,赶来东阁竹殿。众人在殿中争执,王褒、朱买臣等建议遣使送质出王城,向北魏求和。谢答仁、朱则等建议将王城中所有男丁集合起来,守城待援。

萧绎端坐于殿中只沉默不语。良久,却传命内侍将宫内所有女眷请至东阁。时披香台夫人小王氏在旁伴驾,便从旁道,夏侯逆贼反叛,其妹拘于北苑,其弟居于王城,应尽拘来。萧绎听此言,便命内侍去将此二人也一并带来。

很快,莫还宫中有职妃嫔、有幸女眷及公主王女等俱带至东阁书殿。战战兢兢坐于西堂中,萧绎亦于上首闭目端坐。片刻后,有内侍回,夏侯云重之妹已带到。皇城内大乱,其弟不知所踪。萧绎眉目不抬道,关入东堂。

夏侯笼华被踉跄拖行,不知何往。耳中听远处厮杀声震天,近处却雅雀无声,只觉不详,遂高声道:“江陵未至绝境,皇帝何故杀我?”

旁边有声音道:“汝兄夏侯乱臣贼子,暗投北贼,打开西门,使城池失陷。我已砍他头颅,汝亦同罪。”

夏侯笼华震惊失色,激烈挣扎,口中道:“你是谁?你胡说!我兄长不会死!”

朱则拾起夏侯云重首籍,示意笼华道:“末将朱则,随他出生入死数年。未想他会成为叛贼。我对不起他,可对得起南朝。你兄长首籍在此,你莫徒劳挣扎。”

夏侯笼华伸出双手摸索,朱则才知其为盲人,遂将首籍递于她手。

笼华触手颤抖,仍坚决接过,双手细触其面庞,知是兄长,抱之在怀。那内侍上来拖她上竹殿,她亦不再挣扎,只牢牢抱住头颅。血流染一身,惨不忍睹。随后,夏侯笼华被关于东堂。

不久,有王颁身旁甲士浴血来报,说王城危急,恐不能守,王帅与城共存亡,望陛下早做突围打算。谢答仁、朱买臣等急奏道:“城破后必大乱,我等护陛下简装骑行突围,此时黑夜,可趁机渡江。南岸必有我援军接应。”

萧绎却从西堂中走出,命内侍将东西两库俱锁住。又命内侍将早备好的油泼于门窗,时西堂女眷已聚于门前,惊恐哭叫哀求。旁边众臣纷纷跪地,战栗劝阻。萧绎只命内侍执火把点燃,见有欲上前阻止者。萧绎拔出长剑,任意挥砍,举止似狂。

火势很快猛烈起来,东阁竹殿俱是竹木易燃之物。所藏书简,亦是易燃竹木纸张。很快,东西两库火势不能控制,熊熊燃烧,迅猛吞噬。锁于西堂女眷嚎哭惨叫不止。萧绎手持剑挥舞中,砍到廊柱,剑身折断。他执残剑于火中大笑道:“我饱读诗书,才至有今日之祸。书毁剑断,文武俱废。与其受贼子辱,不如葬身于火海。”遂掷残剑,投奔火中。身旁众臣不顾一切,一拥上前,将他拖出殿外。而东西两库,在烈火中逐渐倾斜倒塌。有部分女眷自门窗逃生,然而大多数葬身于火海。

夏侯笼华卧于东堂中,只觉周遭俱是烈火,身体发肤灼烧剧痛,她卷缩着身体抱着夏侯云重头颅。生前最后一念是,我已经历这一切,阿弥陀佛……

五里雕廊画栋,殿宇重重。十四万书卷,浩如烟海。顷刻间灰飞烟灭。书籍如宝玺,同为华夏心血嫡脉,自上古经历重重劫难传世。自夏商周天下、传至于列国,再归之于秦。在秦两世血与火中,传至汉。汉末乱世,重归于魏晋。后晋五马南渡,使华夏文脉渡于江南。于江南历经晋宋齐梁四朝,终于江陵。从此,前时孤本湮灭,寻常书籍亦成后世孤本。书籍一如宝玺,历经劫难,不为何人所有,只为传世。

同类推荐
  • 农业:以农振兴经济

    农业:以农振兴经济

    本书包括夏代农业与井田制雏形、汉代农业及土地全面私有化、宋代农业经济与土地制度、清代农业技术及农学等内容。
  • 血色不归路

    血色不归路

    兴王朝在雄心勃勃的末代帝王手中破灭,留下“乱世诸侯,太平贼,成于诸侯,败亦然”不知是警醒还是嘲笑。不到百年光景果然应验。俗话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但世间最是无情无义的莫过于那万人之上的帝王。“小皇叔,身为皇室一族,荡平这乱世贼寇,是我等的使命。““小皇叔,你既已离族而去,又何必归来。”“小皇叔,莫怪我心狠,就让你血染归途,永不归族。”因此书是架空异界小说因为个个历史时间的衡量标准不同所以此书所有长度,重量,距离,时间单位均以现代为标准。
  • 科技兴隋

    科技兴隋

    穿越了,怎么办???淡定!发展科技,在捣鼓出一个时光机在穿回去,不就得了,(*^__^*)嘻嘻……
  • 阀阅三国

    阀阅三国

    阀阅:功绩与经历。一介大学历史讲师,穿越到东汉末的最底层。从低贱的商贾起家,聚敛钱粮,组建私兵,结交豪杰,招纳宾客,广施恩惠,累积声望,终成州郡名望。又从郡掾吏涉入官场,历经了多个官职后,逐步成熟。在一步步抬升中,他踩着一路路皑皑白骨,趟着一座座血腥尸山,握着一件件功绩,开启一代枭雄之路。因出身低贱,注定了坎坷与波澜;因诉求不同,有了阴谋与背叛;因不甘人下,诠释了厚黑与豪情。
  • 状元之死

    状元之死

    书中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风趣浓郁的社会逸闻和力透纸背的笔力,重点描写了宋代状元、招远人王俊民的坎坷悲壮命运、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的忠烈之气和中国惟一女状元、太平天国女丞相傅善祥的花开花落,以及明代解元唐伯虎的状元梦殇、明代状元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的扑朔迷离、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审理江南科考弊案的曲折离奇等,同时概括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状元之最等精粹珍闻、悠悠1300年科举历史的历史梗概,并集纳了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中国文武状元全名录,勾勒出了一幅昔日科举的全景图,描绘了一群古代状元的众生相。
热门推荐
  • 秦时明月之大道无殇

    秦时明月之大道无殇

    恩怨未休,红尘纷扰!天下战乱,与我何干!我本一介外人,既来则安!既深陷江湖纷争,乱世混战,便提三尺青锋,斩无数来犯!为红颜屠遍天!以杀止杀,欲安天下,吾辈甘愿血染青衫!待我诛尽动乱,定然许你繁花三千!余生只愿,一杯清酒伴红颜,聊胜仙!--席天
  • 生天

    生天

    宇宙是有生命的。所以它会呼吸。一呼之间一万年,一吸之间一万年。呼吸轮转,生命轮回,当如何逃出生天。。。。。?
  • 魇居

    魇居

    这世界上本就没有神这种生物的存在。人、鬼、人与鬼的羁绊交杂分支,将这个破碎不堪世界糅合在一起。魇居,是贯通两界的纽带。谁说死者不会说话。
  • 清眸

    清眸

    这部书,经历了七年的时光才完成,凝结我的心血,凝结了我的期盼!本书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学校园为背景,描写了当时一群生活在象牙塔里、最后的几批还由国家包分配的大学生的纯真浪漫而又多愁善感的生活,绝大部分故事来源于真实的大学生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描写也来自当年曾经的日记与信件。那个白衣胜雪的纯真年代,每一次回忆就会有每一次的感动!那个时代的那方净土,也有爱情,但那只是青涩而朦胧的感觉,是一生都挥不去的只停驻在心海里的圣洁的回忆!在本书里,描述了当年的学习、生活和主人公最初的感情的羞涩,有师生之谊、有同学之情,还有当时的大学生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还很粗浅的判断。极值得一看!
  • 圣菲蒂斯之纯爱之恋

    圣菲蒂斯之纯爱之恋

    性格迥然不同的七个女生,因为一个社团而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这所名叫圣菲蒂斯的大学里,她们每天都上演着激动人心的桥段。爱情,友情,亲情,是笑,是泪,一切的一切都成了成长路上珍贵的记忆。
  • 浪子萧三

    浪子萧三

    残阳。撒照江舟。萧三。执萧。浪子。非吹非奏。
  • 修真学院的世界

    修真学院的世界

    中国版的魔法世界——修真学院的故事。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修真人士生活在中原大地,只不过到现在,渐渐地已经越来越少,且被保护了起来,普通人很难发现他们罢了。也许你身边的某一个人就正是登记在案的修真人士。这些修真人士从学生时代起,就学习着如何守卫中原大地的平和,并且还担负着联系中原的修真和国外的魔法的职能……只是突然间的一件大案,使得中原修真学院再起波澜,这个隐藏已久的世界注定又一次不再安宁,又要出现在众人眼前……
  • 冷情妖女惑天下

    冷情妖女惑天下

    上官诺,一个现代大家闺秀,由于一次意外,居然穿越了。。。。还穿到一个历史上无记载的朝代。。。人家穿都穿成美女,皇妃,公主之类,最起码是个人。可是她呢?想她这辈子也没造过什么孽啊。怎么就穿到一个畜生的身体里呢。还好。这是个异世界,她可以通过努力幻化成人,,,,就在修炼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字认为是这辈子对她最好的一个男人,当她奋不顾身爱上的时候,事情,却远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
  • 重阳真人金阙玉锁诀

    重阳真人金阙玉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王】四叶草之恋(已完结)

    【网王】四叶草之恋(已完结)

    又名《平行线的交集》无良的写了第四文,还有是网王文,最近被网王给萌了。话题回归,其实这篇文在寒假之前发也是想了很久的,有三文在手,应该会在寒假结束。而此文会在暑假结束吧。还是那句话,绝不弃文。依雅看了越来越多的文,文风也不同。不要怪我无良的写文,随后就是无边的等待。老实说,这篇文我也没把握写好,而且会写的很缓慢。剧情介绍:平行线之间本没有交集有的只是无法跨越的距离但是一旦跨越距离彼此越来越远我从不奢望有一个人能够懂我只是请不要在我心中无法舍去的时候把我推开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在一旁好好的看你懦弱的我没有勇气去爱也没有勇气去恨你我们不要交集只要永远平行就够了幸福的四叶草请给我爱的人快乐的回忆主要人物介绍:夏依涵穿越成为:不二依涵身份:不二的妹妹就读于:青学一年一组(还是和龙马错开吧)配角:幸村精市向日岳人不二周助青学众冰帝众立海大众等王子群号:71881450喜欢就加吧,只要写上女主名字就ok了看文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