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60600000002

第2章 一、册封

太阳还没爬上对面的山脊线,子昭就被阿婆叫醒,惺忪着睡眼,任阿婆张罗着给他穿上那些繁复的衣裳,然后按照王室的规范,佩上子昭喜欢不喜欢的饰品。

子昭姓子,私名一个昭字。自汤武革命,逼走夏桀,建立大商以来,子姓便是普天下最尊贵的姓。只有商王室直系,才可称姓,若非直系,便是汤武子孙,也只能称氏以别贵贱,却不能称姓。

阿婆把子昭的头发梳向头顶,编织起来。然后拿起根素白丝巾把头发拢在一起,松松地扎起。在子昭行册封礼前,他前额的头发还得往前垂着,都快拦住眼睛里,阿婆又细心地朝两边分开。

“我要那只鸟!”子昭指着墙上的提花插兜,指着一个他看不到的兜。他知道那个兜里插着一支玉质的玄鸟笄,从开始母亲妇微送给他的那天起,就一直很喜欢的。

阿婆笑。“今天不行,”阿婆手上没有停止动作,嘴上轻轻地说,仿佛是自言自语的念叨。“今天是子画册封的日子,要戴冠哦。”寻常人家,要到二十才能戴冠,王室子弟却不,只要十五便可,遇到重要的典礼祭祀,满十岁的可以参加,也要戴冠方为有礼。若是少年登极,更是自登极那天起便要束发戴冠。

子画是大王子颂的儿子,也是子昭的诸兄之一,今日满十五岁。若是寻常人家,便该行束发礼,但尚未及冠。但子画是王子,满十五就算成人,自然该封爵,拥有自己的封地。

“再过几年,就是子昭的册封礼了。”见子昭没吱声,阿婆继续碎碎念,“到时候,我的子昭就比我还高咯。”

窗外渐渐的有了声音——打招呼的声音,庭院中打井水的声音,小孩的吵闹声,还有一队……好像一下子就扑进窗子里面来。子昭默默的听了半晌,不做声,在阿婆起身要给子昭准备鞋子的时候,子昭忽然回头看着阿婆:“我不是你的子昭!而且,我现在已经比你高了。”

阿婆又笑,一笑起来,阿婆的皱纹更深了。

阿婆没搭子昭的话,弓着身子继续按固定的程式忙着自己的。

刚刚收拾停当,就听到门外的敲门,听敲门的节奏和力度,子昭知道一定是父亲的随侍亲卫,从不多言的易青。

听父亲的几个亲卫在喝酒时说,易青在成为父亲的随侍以前,打过很多次仗,救过父亲的命。在一次对鬼方的战争中,易青被冰雪冻坏了一只手,从此不能操戈,就是回家从事农牧也成问题,于是流落在城北的那一片,靠给人跑腿送信过日子。父亲有一次去定一件酒器,看到在墙角发呆的易青,要他跟着自己,他不干,说现在跑腿送信至少还觉得自己有用,不愿意到父亲那来吃闲饭。

“你还有一只手,可以拿短剑。”据说父亲当年这么和易青说,“还有一副好身板,可以为我挡干戈斧钺。”

易青从此就到父亲身边做了父亲的随侍亲卫。青这个名还是父亲给取的,“在百工营看到他的时候,他倚着一支还有点泛青的竹挑子。”父亲说,“因为他是易地来的,所以,写在登藉的简册上,他就叫易之青。”子昭刚知道是哪几个字,该怎么写,不过看着易青平时板着脸冷冰冰的样子,感觉易地的人也许都是这个样子。

易地的人和商族的人有仇,这个子昭知道。在很久以前,易族的人贪图贩牛到易地的先祖亥的财产,杀了亥。父亲说,仇恨仅及于身,而且事情已经隔了很久,易地已经是大商分封的孤竹国的属地了,易地的人也是大商的人了,所以,忠勇的易青必须得到他应得的荣誉和地位。

“更关键的,你要记住,”父亲说,“给忠勇的人应得的,才会有更多的人变得忠勇,为你。”

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子昭一点都不觉得惊奇,因为阿婆以前也说过类似的故事。阿婆说,阿婆的族兄就是因为在战场上救了族长,从卢邑的边鄙甸乡,到了族长家当了亲卫。

“那阿婆是怎么来到大邑商的?”子昭问,问过后却忘了听答案,在阿婆的细细碎碎的念叨中沉沉睡去。

“王子,大人已经在门塾前等着了。”子昭虽非大王之子,却是当今王弟、右相大人的次子,按大商兄终弟及的惯例,所有王室子弟,当称王子。

易青领着子昭走到大门口,见父亲已经在塾房门口了,子昭上前躬身叫了声“父亲”,立在父亲身旁。

母亲妇微盛装出来,站在父亲的身边。

父亲走过去牵着母亲的手说:“先前王兄过去的时候,子成已经先过去了,我叫人跟着他的。”

子成是子昭的哥哥,以顽劣闻名,子昭好多次看到父亲责骂哥哥,哥哥低头应了,过几日又是照旧。父亲叫人跟着哥哥,实是叫人看着别弄出乱子。

母亲点头表示知道了,父亲轻声说了句:“今天你很漂亮。”

门口两辆车候着,父亲牵手让母亲上了后面的一辆,那个整天唱歌的娥阿婆也登上后面的车。子昭跟在父亲的后面,踩着羌奴的背,上了前面的车。

这两架马车是战车改的,加了铜顶,有如倒垂着盛开的花朵,四周挂着的布帘,将车里车外隔离开来。车走得并不快,路也平坦坚实,子昭隔着车上的帘子,影影绰绰的看着路边的热闹。平时这条路没这么多人的,而现在全是人,全是朝着一个方向涌去,好像整个王都的人全部在这条路上了,全部都在往王庭的方向走。

“子昭,下一次月圆的时候,你就十三岁了,”子昭听到父亲说话,侧着头看过去,父亲端坐,却没看着子昭,“我给你找了个师父,下个月带你去见他,你要好好学。”

印象中,父亲总是这么不疾不徐的语速,也很少笑,看不出是是喜是怒。这样反而更让子昭畏惧。不像母亲,高兴的时候会用力的搂着他,生气的时候就会大声说出来。

“唯。”子昭应道,他知道父亲说这些的时候,并不是期待他的回应,而是要知道他在听。

“十三岁,再过二年也会有自己的封地了。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后面的话子昭没听进去,心里想着子成。子成早几年已过了十五岁,有一片叫成地的封地,在一个子昭听了好多次还记不住具体方位的地方。母亲说等子成二十岁的时候,就要到封地去了。

母亲好几次和子昭说,父亲对子成很不满意,呵斥了好几次,子成每次都是当面说好,过后还是老样子,按父亲的话说,子成“整天和王室里几个不成器的家伙胡闹,不像个样子。”

“这样子到了封地,不行的。”有一次母亲几乎是哭着和子昭说。“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若还是这般胡闹,我担心……”母亲的这次哭诉子昭记得很清楚,心里暗恨自己不能替母亲分忧,脸上却表现出无谓的样子。

“下个月我也会有师父了!”子昭心中雀跃,盼着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有了师父,就可以识更多的字,就能够看懂父亲的房里满屋子卷着的简册了,就可以不再只是拿着小竹片做的弓来比划,而是拿着真正的硬木大弓去田猎了,就可以……子昭一下子也想不起很多,只是心里暗暗的兴奋着,全然没注意端坐的父亲在悄悄的看着他。

离王庭还有很远就听到那边传来的交织着欢呼声和吆喝声的嘈杂。每一阵欢呼都吸引着还在路上的人流,人群中在涌动着的更加兴奋和期待的心情中朝前涌去,每近一步,路上汇聚的人就越多,到距离王庭还有将近二百步的时候,驭车的多马不得不放慢本就不快的车速了,前头开路的几名亲卫努力的挤开人群,尝试着给马车让一条可以通过的道来,然而没用——车前想避开的人被后面的人推挤着、簇拥着,做着各种避让的尝试,结果反而被一步步推进,挤压着子昭一行的马车,好几次,亲卫被挤到不得不挨着马车,驾车的马局促不安地打了几个响鼻,脚步完全没了平时应有的从容。

易青走到车帘前说了几句什么,外面的嘈杂声掩盖了他的声音,子昭没听清,隐约听到“……踩踏……伤人”的字眼。

父亲闭眼低头想了想,躬身出了马车,站在多马身边的车板上。

“大商的子民们!”父亲高喊。在人头攒涌中,父亲高高站着,在满是麻的黄与葛的灰的众人中,披着素白大袍的父亲双手张开,大声地喊。

马车周围的人静了下来,注视着高高在上的父亲。然后这种静像波浪一样漾开,人群都立在原地,看着这一身素白的贵族大人。

“大商的子民们!”人群静下来,父亲的声音更显得宏大。“自我商民先祖高祖王亥,以至汤武,已有四徙四迁;自亳至殷,又有四迁。每一次迁徙,都是披荆斩棘的前进,先民们都以缓慢、沉重和坚实的步伐,开辟疆土,养我大商子民。而今,当年的一邑之民,现在已经是邦畿千里!”

父亲清清嗓子,接着说:“今天,是我大商先祖的又一个好孩儿的册封礼。几年后,他将带着烈祖的使命,前往封地,为我大商开疆辟土!……”

听到封地这个词,子昭一时出神,思绪飘到他还不知道方为的子成的封地,想到他现在更无法知道的自己的封地,想象着阿婆说的先祖们开疆辟土的那些让他或是热血、或是让人害怕、令人向往的故事。

“吼!”

人群中突然爆发的这一声,拉回了子昭的思绪。随即子昭明白,这是外面的拥挤的众人,对父亲的齐声响应。

紧接着,不爱说话的易青大喝着:“走!”

人群应一声“吼!”一齐迈了一步。

“走!”

“吼!”

一声大喝,响应的是众人的齐声大吼,随之是众人们的齐步前行。

人群不再是乱流,而是如大水期间洹河的奔流,在一声声“吼!”的声浪中向前行进,而此刻,手执玉策在车上挺立的父亲,像是驾着巨浪的天神,让子昭一时炫目。

.

.

自古以来,姓和氏有不一样的含义。姓代表血脉,氏却有包括地名、官职名等更多的来源。在古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好比楚国,芈月的芈是姓,男子却不能叫芈X。比如屈原、伍子胥都姓芈,氏号却各不相同。楚国王族的氏号是有熊氏,所以楚国的王族男子大多叫熊X。

也有例外,那就是王族可以称姓,比如周武王姬发,姬就是姓,而不是氏。封神榜中已经很注意这点了,对周天子称姓,叫姬发,对纣王的儿子就改叫“殷郊”,殷便是因地望而来的氏号了。

商朝时,王族称姓,武丁是子姓,私名昭,便该叫“子昭”。

再例外就是有些字既是姓又是氏号,比如风。对,就是风清扬的风。

另外,贵族才有氏号,所以有无氏号可以“别贵贱”。商朝著名相——伊尹便是地位低下的媵臣,是没有氏号的。

商代是中国姓氏的发源处,本书中会有一些情节会涉及到姓氏的源流。

特别要提出的是,很多姓,在百科中查,或是在族谱家谱中查,最多只上溯到周朝,说周天子封某个儿子到某国,于是有了某姓。

还真不是这样,某人封到某国,因为某国早就存在,时人以地名氏,所以才有了这个氏号的,并不是从周开始算起。

当然,这些对情节没有影响,你可以不看。

同类推荐
  • 千娇无双

    千娇无双

    前世他拥有亿万财富,一场意外,他带着不甘来到异界,以逃犯的身份自南疆崛起,率领骑兵营和群雄逐鹿………韩信刘备是他的部将,青州霸主项羽是他的宿敌。江山社稷?都是我的!群雄逐鹿?唯我独尊!陆良身披盔甲带着骑兵营来到京城,和皇帝遥望!刘备:“陛下怎么办?”陆良:“皇帝不要!”韩信:“红莲公主呢?”陆良:“这还用我说吗?”
  • 朕是学渣

    朕是学渣

    历史真的如书本所写吗?我——秦川,众人眼中的学渣,最烦历史课,却因为一次意外而穿越。流落街头、身无分文,靠着仅有的现代知识却成了古人的世界中的学霸,一路逆袭。历史是由成功者书写的,我,秦川要书写一段我自己的历史,要让千百年后的历史老师教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对学生说,这个人的名言是——“朕是学渣”,这是必考题,大家一定要背出。
  •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亚洲的奥斯威辛:日军侵华集中营揭秘

    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在亚洲的中国、朝鲜、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亚等地及日本本土建立了大批战俘劳工集中营。每个集中营都能写一部长长的日军残害战俘劳工的罪恶史,每个战俘劳工都能写一本厚厚的战俘生涯的苦难史。作者历经二十多年的调查取证,以揭秘的形式,把日军在亚洲、尤其是在中国的集中营中全体战俘劳工的苦难生活及斗争经历介绍给读者。让世人知道,亚洲有“奥斯维辛”,中国有“奥斯维辛”,正视历史,勿忘国耻。
  • 曹昂新传

    曹昂新传

    东汉末年,烽烟四起。中华大地上,各路英雄互相攻伐,争战不休。曹子修,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不通文史的年轻副镇长,因公殉职后穿越到了197年,附身在宛城之战前夕的曹昂身上,开始了新生。且看他如何逃脱淯水之劫,和周瑜、诸葛亮、陆逊等人斗智斗勇,收名臣,降良将,纳美人。金戈铁马,夺他个万里江山,成就一番皇图霸业。
  • 卧枕江山

    卧枕江山

    出身平凡,却不甘平凡。是人见人嫌的孤儿如何?是人见人厌的乞丐如何?金戈铁马为我演奏传奇曲殇,美人成群为我碾墨红袖添香。喜欢卧枕青石赏尽万里江山,喜欢酒剑相伴横卧沙场笑傲。气吞山河独挡千军万马雄浑,侠骨丹心书写万里江河浩瀚。悬壶济世,一气荡尽天下群魔,匹夫一怒,一剑赋尽九千里沧桑!
热门推荐
  • 新三中往事

    新三中往事

    这是一本自传体回忆录,充满幻想的热血青春,将无私的呈现在你的眼前,以纪念你我已经逝去的青春
  • 神繁落景零

    神繁落景零

    冠冕堂皇的金碧都市,玷污肮脏的军事部门,神圣的言论,一位位拥有神的力量!来替世界拉下落幕!人类试图重享和平,黑心的人试图统治世界!诸神之力来自母体,能够限制诸神的母体力量拥有者,是怎样呢?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巴黎面包店

    巴黎面包店

    女朋友莫名失踪后,平静的生活似乎换了一个面貌,神秘而陌生。
  • 百变娇女

    百变娇女

    玄阳子等人捉回一位擅百变易容术的拈花僧,恰炼丹房发生爆炸,玄阳子把拈花僧救出房外,却惊吓的发现,拈花僧长出一头顺滑黑发……“她”还是拈花僧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冥亡神祭

    冥亡神祭

    一道孤心风,一口恩怨泉。一句灭世誓言,一生救死扶伤。本欲当英豪,世逼做小人。冥亡神祭,天灭地葬。
  • 从今天起拯救世界

    从今天起拯救世界

    资讯统合思念体签约英灵,为了偿还英灵附身的债务,主角选择了打工进行还债……为什么任务一定要这么高端啊!就不能来一个比较简单点的吗?任务:【恢复大地的安宁和和平】、【修正世界线】、【拯救世界意识】、【杀死丧失英雄】、【无限危机】……
  • 猎妻大战:青梅竹马很难追

    猎妻大战:青梅竹马很难追

    追妻,尤其还是青梅竹马,想想,唉!看多金话唠型男如何追宅控腐女妻。
  • 僵尸修仙记

    僵尸修仙记

    穿越或许是好事,但是穿越到了僵尸身上,可就不怎么妙了……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晕血……晕血……血……
  • 窃灵

    窃灵

    修行乃逆天之举,可夺天地之道,掌阴阳之灵。亦可悟破生死,窃天地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