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56400000014

第14章 宗门大比

在五行宗举行的宗门大比当天,张青云得到消息,此次宗门大比有三百六一位练气十二层的弟子报名,比试安排在木峰的山顶广场上。一早黄炳就和张青云来到木峰广场上。

黄炳是作为裁判的身份来的,因为此次宗门大比由各峰派出一位裁判,各峰都派出了副峰主来做裁判。其它峰的副峰主都是金丹后期。

黄炳到广大场后就对张青云道:“青云,尽力就行了”说完就上裁判席就位了。张青云则去广场另一边抽签,因为三百六十一位弟子都是由抽签来确定比试的擂台和对手的。

广场上分出了五个大擂台,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张青云第一轮抽到了在水擂台第九场。抽完签后张青云就来到了水擂台,周围来了许多练气期弟子,好多低层的练气期弟子都来观看比赛了,这样可以为他们以后比试增加一些经验,所以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都会来观看比试。

水擂台上第一场比试就开始了,一个是方脸的高个修士,一个则脸形有点尖,个子中等。尖脸修士首先驱使出一对上品法器的双刀,而方脸修士驱使出一把上品法器的巨斧,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而尖脸修士在比斗还不停地扔出冰针符,不过都让方脸修士用元气盾挡住了。最终方脸修士因元灵气耗尽而认输。

后面又比试了几场,张青云发现大部分修士都是使用的上品法器,看来有灵器的练气期弟子毕竟在少数呀。当轮到张青云上场是,张青云驱使出中品灵器流云剑,一招就攻破了对手的防御,要不是张青云收手早,那位练气期弟子就要命丧擂台了,比试是不能伤弟子性命的,这也是比试的规定之一。

张青云这时只听到裁判大声道:“第五场,张青云胜出”

第一天因人数较多,一天只能比完第一轮,比试完后张青云也没有回去,而是跑到了火擂台观看比试,正在比试的是一个壮汉修士和一个面貌英俊的青年修士。

张青云这时听到旁边有人道:“师兄你认为哪位师兄会赢?”

又有一个声音道:“哪还用说吗,肯定是欧阳天明会赢,他可是这次宗门大比冲击前三名的种子选手。”

“还不是有一个好爹,要是我爹是水峰峰主且是五行宗掌门,我也能赢,你看他现在驱使的就是上品灵器。你们不知道,刚才在水峰一位修士用中品灵器一招就将一位使用上品法器的师兄打败了。”又一位修士道。

张青云听了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就又看擂台上的比试,果然壮汉已快要败了,虽然本身实力不错,但因为手上只有上品法器。”一场一开始就注定了结果的比试结束了。

张青云觉得开始大家实力都没有全部发挥出来,根本就看不出深浅,就直接回火峰师父的洞府中休息了,到晚上黄炳才回来,告知张青云第一轮比试完了,淘汰了一半弟子,然后又问张青云比试的结果。

张青云对黄炳道:“第一轮碰到的对手只有上品法器,不怎么费力就赢了对方,师父,宗门这样比试很不公平的,法器对灵器,在修为差不多的情况下根本不用比呀。”

黄炳笑着道:“修仙界哪有公平的,凡人世界不也一样嘛。不过宗门也为了相对的公平,而有规定每个练气期弟子只会给一粒筑基丹,也就是说如果在此次比试中得到了一粒筑基丹,但是又没有筑基成功,就将再无法能通过宗门得到筑基丹了”

张青云听完忙道:“那不是就永远无法筑基了?”“也不一定,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得到,如:拍卖会、自己炼制等等,因为筑基丹的丹方并不复杂,炼制也不难,只是其中有一味药叫千年玉液,现在中天大陆只有中天密境中才有。”黄炳接着道。

后来黄炳又对张青云讲,在火峰的藏经阁有许多丹方,其中就有筑基丹丹方。不过进去观看不但需要筑基期修为还要消耗贡献值,如果需要印复本出来需要用灵石才行。

张青云打算等自己筑基后再去观看各种丹方并印适合自己的复本出来,以后自己炼丹可以用的上。

第二天,张青云来到广场还是首先去抽签,不过这次运气特别好,抽了落空的签,因为现在还剩下一百八十一名弟子,而张青云就是今天那名落空的选手,不用比试的张青云也就又先回师父的洞府去了。

张青云回到师父的洞府,就从乾坤玲珑塔中取出了储物镯,把里面的符全部取出来,张青云想挑选一些适合明天比试用的符。不过大部份是驱鬼符、消灾符、静心符等,只选了几张天雷符可以用。

有几张总比没有强,现在有点时间不如学一下茅山术,张青云拿出印有茅山密术的那块玉简仔细参悟起来。练神诀,可以强大自身的神识的一种密法,对于控制僵尸、降鬼物有很大的作用。

张青云运用法诀使自己的神识尽量向周围扩展,一直到神识的极限,凭现在自己练气十二层的修为,神识可以扩展到十米左右,张青云神识在极力向外伸展,范围到十三米时,张青云感觉到自己的头要爆裂了,正想收回神识时,只见张青云身体无力地倒在了床上,人已经晕过去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青云才慢慢醒来,但是整个人如大病一场一样毫无精神。这时黄炳也从外面进来,见到张青云面无血色就道:“青云,你怎么了?比试受伤了?”

张青云无力地回答道:“不是,刚才练功走火入魔了”

黄炳用元灵力查看了一下张青云的身体就从储物袋中取出几粒丹药,在给张青云服下后道:“这是补血丹,对你现在的身体恢复有帮助,快先用元灵力化解药效”

张青云用元灵力化解开丹药后感觉自己好多了就道:“这种丹药还真有效,师父,你还有吗?”黄炳又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玉瓶全递给了张青云。

黄炳接着又和张青云聊了一会儿,见张青云没事了就叫他好好休息,准备明天的比试,后面的比试将会前两天更激烈。

这一天,张青云没有继续昨天的好运,抽到火擂台的第十二场比试,当张青云上场时,看到对手就是那个叫欧阳天明的修士,欧阳天明在场上风度翩翩,气度不凡。当他看到张青云上场时就笑道:“这位师弟运气不太好呀,还没有进前四十就碰到我了”

张青云看到他如此轻视自己,并叫自己为师弟,都是练气十二层凭什么叫自己师弟呀,不过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原本就要暴走的心很快冷静下来。也笑着道:“师弟,你的运气也不见的就好到哪里去呀,看到你止步于此,真是可惜了”

欧阳天明的心理素质也不错,听了张青云的话并没有发狂,只是双眼看向张青云时更冷了,擂台下的观众也都在期待这即将上演的龙争虎斗。

张青云当场取笑欧阳天明,以他的性子怎么可能不记恨张青云呢?

当看到张青云拿出下品灵器金钟罩和中品灵器流云剑时,欧阳天明对着张青云冷冷地一笑,也取出了上品灵器戮天剑和中品灵气天龟盾,就在台下众人皆目瞪口呆地看着场中的两个人,众人心里都在想:这都是些什么人啊,一开始就能拿出两件灵器,这到底还让不让其他人活了啊?

张青云将元灵力注入中器灵器流云剑中,随即手中之剑化作流光向欧阳天明激射而去,欧阳天明也不甘示弱,手中上器灵器迅速脱手,随即两柄灵剑便在空中相遇。

两柄灵剑如蛟龙一般相互撕咬,气势十分地凶悍,一时竟无法分出谁占上风,铮铮剑鸣不断在木峰广场上回响,传出去很远。

张青云和欧阳天明两人都没有其他动作,全力控制着两柄灵剑,双方都想把对方彻底压制下去,这场比斗虽然并不花哨,但完全是两个男人之间的战斗,就如两只野兽在相互疯狂撕咬,完全是力量上的比拼,但却似乎更能激起男儿心底的血性,令众多观看的弟子热血沸腾。

原本张青云的流光剑比欧阳天明的戮天剑低一个品阶,但是张青云在十万大山时与妖兽相斗几年,讲到拼杀远不是欧阳天明这种在温室中成长的人能比的。

两柄灵剑中的法力消耗殆尽后,同时各自飞回张青云和欧阳天明的手中,重新注入灵力之后,两柄灵剑又在各自主人的指挥下向对手激射而去。

两柄灵剑如闪电般划过长空,迅速出现在各自对手头顶上空,双方竟似心有灵犀一般没有与对方的灵剑纠缠,而是直接攻击对手。

几乎是同时,双方的灵剑迅速向下斩去,凌厉的气势令下方的不少弟子心中震颤,双方都将各自的防御灵器:中品开龟盾和下品灵器金钟罩挡在了头顶。

两柄灵剑毫不留情地斩在了对方的防御灵器之上,随后飞回空中,继续下斩,如此连续了三次。六声金铁交击的巨大声响让台下众人耳中一片轰鸣。

张青云在这三击之下,连续后退了五六步,站定之后,脸色由青转白,又由白转红,终于没有忍住一口鲜血喷出,鲜血喷出之后,脸色复又转为苍白色。

两人的这三击那可是实打实的,欧阳天明比张青云好上少许,毕竟他的护盾是中品,而流云剑也是中品。欧阳天明只是退了几步而已,张青云要不是身体素质比欧阳天明强不少,这个会合张青云会伤的更重。

飞剑各自飞回到主人的手上,双方一时都没有其它动作,虽然欧阳天明比张青云好些,但刚才流光剑的攻击也让他很不好受。

台下众人都像停止了呼吸一样,大家都没有发出一丝声音,无数双眼睛都在静静地看着这两强对决。

这时张青云动了,这见他身旁突然出现五、六个虚影同时向欧阳天明攻去,欧阳天明一时傻眼了,不知哪个才是张青云的真身,但是他的反应也不慢,从储物袋中迅速取出十几张五雷符向所有虚影抛去。

一时间擂台上四处雷光闪动,众人眼花缭乱,分不清场上情况如何。一会儿,五雷符终于炸完了,大家只见张青云全身道袍破烂不堪,胸前的衣服更是被血染红。

尽管如此,看上去随时会倒下的张青云正用流云剑紧紧指着欧阳天明咽喉的部位,让人担心张青云手一抖流云剑就会刺入欧阳天明的咽喉。

欧阳天明一脸死灰,他无法相信自己会输,更没有想到张青云根本就没有躲他抛出的五雷符。

张青云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并对欧阳天明道;“你输了”,欧阳天明恨恨地看了一眼张青云就走下了擂台。台下众人欢呼一片,并且还有人大声道:“原来拥有灵器的高低并不是决定比试胜负的必然条件”

这时裁判黄炳也站起来大声道:“本场比试,张青云胜出。”

张青云因为长年练凡人功法紫阳神功,身体素质很好,现在伤势并不是很重,只是外表看起来吓人罢了。

第二天,张青云凭借移形幻影大法和两件灵器冲入了前十名,之后他就以需要养伤为名退出了此次宗门大比,最后此次宗门大比张青云的排名为第九名。

此次宗门大比,张青云获得奖励是:一粒筑基丹和中天密境的历练机会。

当然,此次中天密境的历练那还要看张青云是否能筑基成功才行。

同类推荐
  • 仙地

    仙地

    一个普通的乡间小子,因机缘巧合进入仙地洞府,从而踏入修仙之列,成仙之路艰难坎坷,危机重重,他又如何以平凡的资质,纵横三界之中。
  • 都市仙侠道

    都市仙侠道

    快!是都市生活的节奏,慢,是修士的生活频率,当都市里面的修士混战,又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传奇呢?仙侠之道发生在都市,这个节操,倍儿爽!本人已完结《药器神尊》将近八十万字有保障。
  • 兽兽也修仙

    兽兽也修仙

    肉身死了,灵魂守在墓边不能离去,看着一个个假心假意来看她的人,却又无可奈何,这是小女子修炼成妖和亲亲老公互宠互爱的暖情故事。
  • 这朵青莲出淤泥

    这朵青莲出淤泥

    一朵莲花修炼成妖,!一个捉妖师家族的嫡系捉妖师!冷寂的青莲,遗世而绽放,燃烧了黑暗无光的眼睛,却选择用泪水换来最奢侈你温度。(不是虐的哦!!)
  • 仙道九章

    仙道九章

    起初,本没有世界,或者说世界是一片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后由于上古巨神盘古开天劈地,将自身化为日月山川,世界才由此形成。
热门推荐
  • 快穿:九凰之愿

    快穿:九凰之愿

    (男主不详)“只要完成任务就好?”“是的。”“那……任务有什么?”“随机。”曦年看到九凰骤变的脸色,补充了一句,“无关风花雪月。”但是也有例外。曦年看到恢复正常的九凰,默默吞下了那句话。以后不选那种任务就是。“开始吗?”“嗯。”希望你不会出现,不然,我真不知道自己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ー`?ー)
  • 沫弦

    沫弦

    原来的她为了喜欢的人放弃了自己的一切,谁知,最后还是被喜欢的人给伤害了...原本以为自己被无缘无故的带到了异世大陆,最后才得知真相...使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所穿越的前世主人居然也是与自己的名字一样......她在异世大陆中,凭着前世主人的记忆,看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情,为了不让自己在异世大陆再受伤害,她只能变强,只能逆袭,这是她唯一的路径......路程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只为了变强,即使伤痕累累,也要强颜欢笑,依旧是为了变强......
  • 游天纪

    游天纪

    地为床,天为被,这才是潇洒的一生。天地再大,我也要站在巅峰之巅,俯仰众生,笑傲天地!
  • 天上赵氏之百家王

    天上赵氏之百家王

    各种玄幻笔笔相通,想写出一本关于百家姓的玄幻,但是我肯定这本小说和一般玄幻小说会有所不同!欢迎大家来看我的小说!谢谢。
  • 最强七十二变

    最强七十二变

    路遇抢劫,不幸被流弹击中的叶寒穿越到了捉星拿月,翻山倒海的玄明地界。资质平庸,身世普通的叶寒本应碌碌无为一声,但却天生七十二变系统!诸般神奇的变化模板,囊括天下领域!红花剑魔变化、巡海龙候变化、驼天力士变化……甚至是五指山变化、大日变化……无奈的挠了挠后脑勺,叶寒叹了口气:‘这世上还有我不能变的吗?“……
  • 霸道校草的初恋

    霸道校草的初恋

    霸道校草的青梅竹马死了,而且是在他眼皮底下死的,为了她,校草会为她做出什么贡献呢?转世而来的青梅竹马会和他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呢?
  • 血蔷薇与勇者

    血蔷薇与勇者

    “抱歉,普通的武器杀不死我,因为我是恶魔。”黑发红眸的炎魔少女缓缓地拔出插进胸口的长剑,如是说道。承载灵魂的冥河发生了一次变动,平凡的高中生死后莫名奇妙的被卷入了残酷的深渊之中。乌黑的秀发垂落在脖颈间,头上长着一对精致而小巧的角。迷离的血瞳中似乎蕴含着不为人知的哀伤。她是何存在?是人类?还是恶魔?她的宿命又是什么?『只要一次就好,让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内心彷徨的少女楠楠自语道。。
  •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没有枉废的等待

    没有枉废的等待

    这似乎是一个很俗套的故事,蓝汐和洛翊辰通过网络聊天认识,但一开始似乎并不是很让汐放心。她有很多的顾虑,但是她从来不说,她用她独特的方式,一直在捍卫她来之不易的拥有。但是中途他们不是很顺利,他们经历了很多,有波不得已的理由要分开,但撑一撑还是过去了。蓝汐是一个一直有心理阴影的女孩,她不是很乐观,她有过阴郁的想法,而洛翊辰却已阳光幽默的走进了她的心,使她深深陷入,无法自拔……这也可以说是蓝汐的日记版小说,记录她和他的点点滴滴,虐心系的!!
  • 红楼梦(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红楼梦(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我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清代最优秀的长篇言情小说,诞生于清朝的“乾隆盛世”。流传二百多年来,其影响之深远、广泛,是我国任何一部古典文学作品都难以与之相比的。《红楼梦》不但受到千千万万读者的珍爱,而且一直有许多学者潜心研究它,并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甚至外国也出现了“红学家”。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