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38900000004

第4章

苏云贵近来的语文教学有了长足的进展,书教得有滋有味,引来学生家长一致好评。有家长甚至反映,说孩子以前的语文课需家长督促学,如今孩子变得主动学了,且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苏云贵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其同事们的认可。得到认可的苏云贵教好学生的劲头更加信心十足。

在小学时,苏云贵凭着自己教学的经验掌握了拼音声调的标识方法,具备了别人所不具有的能力;升到中学教书月余,苏云贵的手脚一放开,教学能力就再次展现出来——分析问题讲解课文透彻精辟,绘声绘色,常常引来许多学生的好评。一篇《愚公移山》的课文,苏云贵会在事物两面性的基础上,将“愚公精神”的可取与不可取提出来,从正反两个方面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此调动和培养学生在事物观察和处理方面勤于思考、冷静处理的能力。无论学生给出的看法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苏云贵都会对那些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的文章给以肯定、判以高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又调动了大家写作水平的充分发挥,提高了作文写作的技巧与能力,为打算进入文学社的部分学生奠定了基础。苏云贵这点很得学生的喜欢。

当然,苏云贵也有不得学生喜欢的地方——那就是逼迫大家背古文。尤其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对于文言课,向来没有捷径可走,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苏云贵当然也没有逃脱这种世俗的教学方法。每次讲解完一篇课文,他都要求学生将其记牢背熟,不但能解释单词单句意思,知其出处,全篇课文随便抽查亦能懂其意思能够翻译。针对这一点,苏云贵采用的方法当然是背课文。对于课文如何背,不让一个学生漏网,实现班里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苏云贵实施并采取了一套办法,背书时:由小组长监督每位学生通过,学习委员监督每位小组长通过,班长董晓波监督学习委员通过,老师苏云贵监督董晓波通过。环环紧扣,责任明确,哪一环出了问题便一目了然。自从有了这项规定,一些学生害怕上苏云贵的文言课,尤其是早自习上背课文,那种痛苦好似二战时日军抓人做活体试验,不说背,就连读通读懂就得花大量的时间,形如考古工作一般慢慢发掘,层层揭秘,等把全篇读通搞懂,早已头昏脑胀兴趣索然了,况且一次弄懂过后忘记,下次看时又需重复上次工作。如此往复甚是辛苦,因此,一到早自习上的语文课,便有多数学生不露面,愿意事后受罚。这其中唯一不怕的就要数董晓波了,这得益于他从小有一定基础,加之方法得当,关键时候派上用场。董晓波就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荣登班上班长宝座的,也因此奠定了他日后的写作基础。董晓波的优秀表现,引得班里班外的男生女生好感满怀,有女生甚至遐想非非,幻想不断,有事没事地找董晓波讨论问题,借故亲近。董晓波一副就事论事的样子,全然不明其中用意。倒是有一个婀娜身影时常眼前晃动,让董晓波心里惦念、蠢蠢欲动,想抓住却又似云似雾般飘忽不定。董晓波空有一腔抓住的愿望,机会来临时又不知如何下手,倒是心里凭添起一些烦恼。

苏云贵的语文课经此番努力之后,算是成效显著,收获颇丰了。可是文学社那边就不同了,苏云贵的足不出户,使社员们情绪低落,个个仿佛严冬里的茄子——无精打采,文学课想上就去不想上就不去。有甚者信念俱灰,提出退社请求。苏云贵一开始没看出苗头,觉得走几个无关紧要,优胜劣汰嘛,属自然之理,因此,谁说退社苏云贵当即就批。可越往后,退社的人越来越多,眼瞅着近三十人的队伍剩下不到一半人,苏云贵心下着慌,觉得照此下去文学社必然断送。联想到历史上的周幽王姬宫涅、隋炀帝杨广、南唐后主李煜、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些断送祖宗江山的人的悲惨结局,苏云贵就心有余悸,于是立马出文限制。限制称:凡是近来自愿退出文学社的成员,今后不得再进来,社里的一切活动也都不予参加。消息一出,暂时稳住了一部分人退社的想法,苏云贵一颗悬着的心暂时缓和了下来。

退社人的想法算暂时稳住了,可苏云贵心里依旧惴惴不安,他心知稳得住一时稳不了长久,眼下最要紧的是知道这些人因何退社,苏云贵想到了与自己走得最近的董晓波。

放学了,苏云贵把董晓波叫到一边问,董晓波毫不隐晦说:“这点还看不出来,他们跟着前任社长出去惯了,也希望你能带他们出去玩,看你一直没动静,所以……。”

苏云贵惊讶说:“不会吧!……”

董晓波本想问问春游何时出发,又怕苏云贵再次责难,说自己不放心学习,成天惦记出去玩,只好话到嘴边咽回去,走了。

董晓波走后,苏云贵心里半信半疑,觉得大家进文学社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学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再说了,文学社又不是旅行社,既便出去那也是有次数的。苏云贵想得起气,觉得不能这样惯着大家,学习就是学习。但又想,或许社里人不是董晓波想象的那种,是不是董晓波自己想出去想疯了,故意变着方这样说。想他前面已经有过欺蒙的前科了,这次是不是又……

苏云贵决定不再上当,况且仅凭他一人之言也不足为信,撒谎与否,另找人问问便知。可纵观社里成员,苏云贵觉得与自己贴心的人除了董晓波外,其他人不一定实话实说。这样一想,苏云贵只好将事情暂搁一边,静观其变。

晚上,苏云贵批完作业,临睡前打开收音机,无意间听到教育台一位专家谈中学生作文的辅导方法。苏云贵心里一动,专心听起来。那专家先就中学生的心理、接受事物的强弱程度分析一遍,后来强调指出:要想学生作文出好成绩,拓展其知识面尤为重要,老师们不要仅局限于课本;辅导材料,课外读物都很重要,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易学东西,也是培养他们兴趣爱好的黄金时节。苏云贵赞许地点点头,想想自己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差,也觉得不愧于专家,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直指要害,于是再听。那专家接着强调:“在学生作文辅导方面,有条件的学校,还是建议多搞一些课外活动,或者带学生走出去,到外面广阔的天地里感受生活,写游记什么的。比如写春天春意盎然的景色,或是写一天外出活动的心得体会等。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学会观察,调动他们的各方感官,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样,学生写起东西来就会心中有物,下笔有神,不至于闭门造车,出来的东西空洞乏味,没有生气。”

苏云贵听得脑袋“嗡”一声,刚想出口否认,想到对方是教育专家。苏云贵一向对专家、名人很尊重,这也是他平日里抄书抄多了的缘故,觉得专家、名人分析看待问题就是讲事实、重依据,科学严谨,给出的说法应该不会错。苏云贵思想一转变,立马对对方肃然起敬起来,同时也就肯定了董晓波言语的预见性,于是继续往下听……

苏云贵听到最后,悟出点文学社人员减少的原因,不过心里很纳闷:文章的好坏跟外出活动有什么联系?难道不外出就写不出好文章?问号一个又一个地在苏云贵脑海里闪过。想一阵,觉得既然是教育家之言,就不妨一试,尽早组织大家春游,已拯救文学社。苏云贵观念转变,心就变得敞亮起来,躺在床上睡意全无,听着收音机里传出的流行音乐,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星期五下午的美术课,美术老师蒋艳艳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写生。学生们听得个个泄气的皮球,摇头晃脑叹声不断,有的干脆提议说:“老师,能不能换个地方,学校后面的山上也行。”有的干脆说:“老师,你让我们去操场,还不如放我睡觉好了。”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一副讨价还价的样子。蒋艳艳不做声,她扫视一眼下面,脸上带着严肃说:“不要以为你们熟悉的事物就没什么可画。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你们有谁见过一棵树上长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两个看上去模样相仿的人性格是完全相同的?老师就是再让你们画同样的事物,你们能保证画出来的跟前次一样吗?”

老师的一席话让先前满腹牢骚的学生个个无语,左右顾盼。蒋艳艳凝视着下面。过一阵,转变话题道:“大家带好你们的水彩颜料、画板跟我去操场,这次写生,老师不具体指定所画何物,由你们自己选择。”听了老师上面的话,学生们茅塞顿开,顺从地收拾东西。蒋艳艳走下讲台。大家跟在后面鱼贯下楼。董晓波在出教室时,脑子里已经定下了要画的事物。

楼下,根据老师事先的安排,大家四处分散开来。董晓波走到稍远一点的位置,找准一个角度,摊开画板,调好颜料,一笔一画地勾勒起眼前的教学楼来。不少的学生没有目标,像非洲草原上的狮子在操场上东游西荡地找寻着自己下手的猎物。有取画飘扬红旗的;有画操场环形跑道的;有的则画了操场边的一排绿树,一溜围墙,或者远处的一座山包,一片田野……

美术老师在学生中间穿梭奔走,悉心指导:画得好的夸奖几句,画得走样的指点一二。董晓波迅速打完草稿,开始了局部的细画,引得美术老师长时间驻足观看,笑容爬满一脸……

两节美术课结束时,学生们陆续完成了绘画,学习委员将作品收上来交给了美术老师蒋艳艳。临下课时,蒋艳艳向大家宣布了一件人人听来都兴奋不已的事情,她说:“为了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也为了迎接今春县里举办的首届中学生美术大赛,经决定,这个周末带大家出去写生。”老师的话音一落,场上响起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有人甚至忘情地跳起来时将手里的画板抛向了空中,吓得其他人怕砸到自己纷纷躲闪。蒋艳艳止住忘形的学生,接着说:“大家回去后抓紧准备,一定要以这次出游写生为契机,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好的作品我们将留为参赛用。当然,这也是一次彰显自己,展示才华的绝好机会,大家一定要重视,多努力。”

下课的钟声响了,学生们满心欢喜地散去。蒋艳艳将董晓波,薛晴、薛媛媛、董静四人叫到一边,叮嘱说:“这次迎接县里的美术赛事,你们四人美术功底最好,一定要倍加努力,充分发挥你们个人的潜在能力,画出好的作品来,给老师一份满意的答卷。”蒋艳艳说过,又看了看董晓波,董晓波心领神会。其余三人跟着点头。薛晴、董静表态说:“老师,放心吧,我们会努力的。”薛媛媛也不落后,跟进说:“老师,您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董晓波没有立即表态,他心里在思想着什么,但是从他坚定的眼神中蒋艳艳已经看到了希望。大家散去后,董晓波下意识地望了望薛晴离去的背影,心里升起无限的好感,挪动着脚步接下来去听文学活动课。

这一次的文学课,苏云贵没讲写作技巧,也没有讲文学理论,而是进行了一堂诗歌赏析。赏析的篇目是英国诗人雪莱的一首名为《西风颂》的诗。苏云贵将这首诗抄在黑板上。抄完后为大家朗读了一遍,并将诗的第五节重点划出,强调说,这一节大家一定要熟记,背牢,因为它是该诗的精华所在。讲完,苏云贵又忘我地将精华部分复诵一遍:

……

像你以森林演奏,请也以我为琴,

哪怕我的叶片也像森林一样凋谢,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

悲怆却又甘冽。但愿你勇猛的精神

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向全宇宙播送,

就像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单调有如咒语的韵文,

就像从未灭的余烬扬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教室里本就人少,再加上苏云贵入情地朗诵,许多人受优美诗句的感染,沉浸在诗的意境之中,仿佛教室的空气都弥漫着诗的味道,显得格外地宁静。坐在墙角的董晓波不巧又与罗奔坐到了一起。罗奔凑过来问董晓波:“董晓波!你瞧台上那摇头晃脑的神气样,一首诗至于陶醉成那样吗?”停一会,罗奔又问:“你觉得这首诗好在什么地方?我怎么就没觉出来呢?”董晓波抬眼看一下台上的苏云贵,又看一眼罗奔,甩过一句话,“那是你文学素养低,不懂得欣赏,什么叫欣赏?看见台上那位的表情了吗?那就叫欣赏!”董晓波摔出不冷不热的话。罗奔讨了没趣,回头将怨气撒到“刷刷”的翻书上。

满教室都是苏云贵陶醉的声音……

朗诵总算结束,苏云贵还知道从意境回到现实。接下来,便向大家介绍了作者的生平以及该诗的创作背景。在讲到创作背景时,苏云贵还特别强调说:“写作背景这点很重要,它是了解和掌握作者创作成因,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所在,举一反三,今后大家在阅读作品过程中一定要先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创作年代、作者生平等。做到心中有数,阅读起来就会牢牢把握住作者写作的要旨、中心思想;在理解上就会切中重点,把住脉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苏云贵讲完,便开始了全诗逐字逐句地分析……

临近下课前,苏云贵留出了一点时间,终于向全体社员宣布了他姗姗来迟的出游计划。苏云贵讲:“为了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写出好的作品来,在学校的大力配合下,文学社正式决定组织大家外出春游。”苏云贵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有人嫌不够热烈,一边拍手一边敲桌子。苏云贵在讲台上挥舞手臂示意大家安静,他接着说:“当然啦,这次出游是跟我班同学一起行动。班里同学的任务不光为了春游,还有美术老师布置的写生任务;你们的任务就是出去后多观察,多体会,在感受大自然春天气息的同时回来后写篇游记交上来。出游时间就定在这个周日,地点有两处可供大家选择:一是本市辖区内的通江县诺水河;二是仪陇县城的朱德纪念园。董晓波想起上任文学社长考自己的诺水河岩洞一事,心里就想知道具体数目,举手极力要去诺水河。有人说诺水河不好玩要去朱德纪念园。众人争论纷纷,苏云贵根据票数多少定乾坤,最后敲定去朱德纪念园。没去成诺水河,董晓波叹息声声,想着以后自己去。临末了,苏云贵强调说:“因为时间紧迫,大家回去后抓紧准备,每人上交20元钱,星期天一早在学校集合。”

放学路上,回想这半期来的一帆风顺,董晓波就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自己不但顺利地进了文学社,得到了苏云贵的赏识,眼下又能满足出去玩,饱览春天的湖光山色城市美景,真是一举三得。董晓波喜形于色,脚步匆匆,他心急火燎地往家赶,要将这个出游的消息及时告诉父母。

刚进家门,董晓波头一句话就是“爸,这个周末我们要上仪陇春游,每人上交20元车费。”董父惜钱,一听要搞什么外出活动就来气,他问:“这是你们学校决定的?”董晓波笑容满面道:“是啊,星期天跟班里一起行动。”董父没好气道:“都快毕业班了,不好好组织学生抓紧学习,成天都是春游秋游的事,出去有什么好,浪费精力不说还要搭进些钱财。”董晓波无心父亲的唠叨,走到沙发前翻电视。董父自我举例说:“我是把什么出游看透了,就拿长城来说吧,十多年前就炒得沸沸扬扬,说什么‘不到长城非好汉’,冲这句话,我跟你妈结婚那年就去了,可是有啥呢?残垣断壁,周围山上连树都不长,光秃秃一片,真是应念了那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去了长城真遗憾’的话。后悔之余,发誓今后再不去那地方了。”董父用自己的陈年旧历将现代旅游业彻底抹杀。董母从厨房端菜出来,帮腔道:“说的也是,你说现在这学校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不知道好好教学生读书,就知道成天带着出去疯,难怪没有升学率,好教师又都跑光光。”

说着话,饭菜摆上桌,一家三口在桌旁坐下来。董母又想起什么,对董晓波正色道:“儿子,出去玩是小事,好好学习才是真,下年你要给妈考个重点,妈保准带你去……去峨眉山玩。”董晓波解释说;“这次出游也不光是出去玩,美术老师有任务,出去写生;文学社有任务,出去观光体验生活,回来写游记。”董母接话说:“出去写生是可以的,如果真是玩,这样的事你还是要少去,不如在家读书学习的好,以后有出息了,哪里不能去玩?!”董父皱着眉头一声不吭地低头扒饭。董母夹一筷子菜放董晓波碗里,催他快吃。

饭后,董母给董晓波拿了五十元钱,关心地说:“出去饭还是要吃饱,肚子饿时就自己买点零食。”董晓波心里的担心落了地,拿着钱欢天喜地的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同类推荐
  • 桃李园诗集

    桃李园诗集

    高中,主要是大学桃李园校区,写的几首诗。
  • 行走在陌路

    行走在陌路

    书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发生过的,也许您也有这样的感触,旅途中的点点滴滴,笔者这些年收集了一些素材,想呈现给大家,因此才有了这本书。书里的主人公都令人心疼,心酸,为了纪念吧。如果有提供故事的书友,也可以把你的素材提交给我,尽我所能给你们留下只言片语作为纪念!
  • 谢谢你,路人

    谢谢你,路人

    本书是由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一对年龄跨度很大的姐弟恋男女,本书没有过多渲染,更多的是现实,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相聚之路一波三折,相爱之路坎坎坷坷,究竟两人最后如何.....
  • 黑羽之争

    黑羽之争

    随着时间的转轮快速转动,当世界还剩下五分之一能够供人生存的地方,当人类不再平等,当世界不再平静,我们所生存的家园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海上如笑

    海上如笑

    都说只有经历爱情的蚀骨之痛,才能诠释爱情的华丽篇章,若可以选择宁愿没爱过,一场爱情交易伤了谁的心,湿了谁的脸颊“放开我,弄疼我了”“哈哈,放开你!我们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热门推荐
  • 此书转地址

    此书转地址

    随着天劫的动荡,三界守护灯一品圣莲化身十五方神兽分散四方……神器出世三界为尊,万善之宗师徒情缘,血与泪的虐恋,她是上古时期,聚日月精华,万灵之善念天造地就而成…她万念之源皆善,人人却得而诛之,一出生就被定论为妖孽,一步步逼上炼魂炉……
  • 梦再一次醒

    梦再一次醒

    自从上了大学,每天都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感觉人生没有了一丝颜色,突然有一天,梦醒了……
  • 馨菲扬

    馨菲扬

    悲情美女沐雨馨巧遇害羞男孩李菲,两人会擦出什么火花?
  • 会长大人的小蓝友

    会长大人的小蓝友

    安冬末呆愣愣地看着面露不安神色的水金二人,一时不知道怎么选择。。。
  • 都是公子

    都是公子

    张氏企业公子爷张晓来到小县城的高中,本打算混完高中生活,却没想到一件件意想不到事在他身上发生。各种美女在向他招手,收,还是不收,这是一个问题。新人写书,求支持,求收藏。
  • 杀殇

    杀殇

    我由家产万贯变成一无所有,也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转变成成战场上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她的出现.让我沉沦,让我堕落,甚不惜扰乱正史只为寻觅她···殺戮与情殇,且看我如何抉择。
  • 最好的选择不是你

    最好的选择不是你

    九个人的青春,不一样的爱情故事。顾悦真的爱过沈黎,很认真的爱过。年少轻狂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李宇飞的痴情守护,陈潮的不离不弃,没有了沈黎,她又该如何选择?面对朋友的背叛,好友的死亡,她又该如何度过?许多年以后,才渐渐明白爱你不过是一场奢望,最好的选择并不是你。
  • 潺潺的岁月

    潺潺的岁月

    生命就像一条河流,静静流淌。
  • 爱若不怨,千年为你守候

    爱若不怨,千年为你守候

    她人生落魄,卧轨轻生……不期而遇的他改变了她的命运……她贪名逐利,她好胜争强,他安于现状,放荡不羁……她视他为弟弟,他却久处生情爱上她难以自拔……他忽然改变初衷和黑道大哥的妹妹抵死缠绵,谈婚论嫁……望着他意气风发的穿着新郎装与他曼妙婀娜的娇妻携手婚姻殿堂,她忽然觉得自己的心被人给生生摘了去……
  • 天魁拔荒

    天魁拔荒

    灵泱大陆,万物皆由星辰而起。在这里,星辰之力是为主宰之道……主角穿越隔界,从高等位面落魄至此。遇天魁,忆绝世神通。笑看人间冷暖,一身钢骨不屈,尤可载道,演绎征荒之路。一朝落败,一朝起,笑看风云变幻,弹弹衣袖,潇洒风采依伴吾身……吾名,笑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