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小吃的种类,中国地大物博,咱连小吃都比别的国家多的多。好吃的菜式咱就不多说了,现在主要是计划开凉皮店。这种店里菜式倒不是很多。主要是有凉皮、米皮、擀面皮、凉面、米线、手擀面、白吉馍,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白吉馍的出现,白吉馍是我国陕西的小吃,发源地就是彬县的北极。北极自古是陕甘通衢要道,设有驿站。因驿马全是白色因而得名白骥驿。金设白骥镇。明清时候,群众将“白骥”转音为“白吉”,也有人说是因为骥字难写,就成了“白吉”,现在当地群众仍是这个叫法。清中叶之前,这里原是回汉杂居,地名是“白吉里”,当地群众都能制作白吉馍,并作为日常主食。1863年8月,北极老户*响应关中*起义,就把这种白吉馍的制作技术带到了全国各地,而且成为至今仍然深受欢迎的名吃。因这种发源于“白吉”,因此也就把这种起面饼子叫白吉馍。
好在白吉馍在现世里还是很常见的。至于做法,我也会,所以让白吉馍提前两百年出现的大任务就交给我了。
另外我比较喜欢吃的河南烩面,现在确实是已经出现,可以是说是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只是现在制作方法还没在民间流传。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个隆冬雪天,患寒病落难于一*农院。*母子心地善良,将家养的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羊非羊、蹄似牛非牛的四不像(亦称麋鹿)屠宰炖汤,又和面想做面条为李世民解饿。但追敌逼迫,情形紧急,老妇人草草将面团拉扯后直接下入汤锅,煮熟后端给李世民。李世民吃得满身冒汗、暖流涌身,不觉精神大振,寒疾痊愈。于是策马谢别。
李世民即位后,整日山珍海味倒觉不出什么滋味,就想起吃过的*母子做的面,想到他们的救命之恩,便派人寻访*母子,以厚加赏赐。还真是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那母子。太宗又命御厨向老人拜师学艺。从此,唐宫庭御膳谱上就多了这救命之面——麒麟面。
后来,因为四不像极其稀少,觅猎困难,武则天为此杀几贡使仍无济于事,只得取山羊代替四不像,麒麟面也改称山羊烩面。但是经御厨、御医鉴定其口感滋味和医用价值都不亚于麒麟面,于是羊肉烩面便成为宫庭名膳,长盛不衰。
清代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太后逃到山西避难,仍牢记烩面补身祛寒,多次差总管李莲英诏贡山羊做烩面食用,及时解除了寒疾病险。直到清末满汉全席宗师御厨庞恩福因不甘宫庭御膳房苛律束缚,逃出皇宫隐居黄河河南段后,正宗的原阳烩面才传艺民间。
好吧好吧。现在咱也让地道的烩面提前出现。
再说说过桥米线,过桥米线实际上应该出现在清代后期的滇南蒙自县,当然不少的穿越小说里面,主角都是一想吃,丫鬟就能做出过桥米线来,这点真是不穿不知道。穿完还得查资料。。。。。。(我就查了半天,还好没闹笑话说顺治时候就有过桥米线了。汗~)当然这个时候普通的米线是存在的,只不过做法和名字都和过桥米线不同,咱既然整了就整个传统的米线和过桥米线吧。
想到一个是一个,赶紧记下来。再想想咱们在现世里去凉皮店里吃饭,那种类确实不少,能想到的我都想到了。当然我也想到了不能只仅仅供应吃的。喝的也是一方面。虽然说北方人不想广州人那样吃饭前要先喝汤,但是饭后喝汤也是很正常的。主要整点大骨头汤和绿豆汤。我觉得就不错。一个比较有油水,一个比较清单,两种汤还很适合季节,夏天你觉得热,那就喝绿豆汤,冬天就整大骨头汤。喝了能补钙,又有营养,咱不是黑心商人。大骨头才能值多少钱,一锅汤够好些人喝的身上暖和,心里舒坦了。做生意嘛,不能老想着赚钱,这花不了多少钱又能取得人心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说这第四吧,其实和第三有很大的关系。小吃的种类多了,自然会显得凌乱,所以要有个计划,早上供应什么早餐,中午什么午饭,晚上又供应什么。我是觉得早上吃点豆腐脑或者稀饭,再整个大包子,就挺不错的。但是有人不喜欢啊。有人就喜欢早上起来吃点面啥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整几个专柜。把产品的类型分一分,这样大家又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又不觉得乱糟糟的或者难选自己想吃的饭。
自助餐形式的经营在这个时代里还是整不起来的。毕竟观念不同,也是很有隔阂的,人家就喜欢进来馆子,往那一坐,选好吃什么,然后你给人家端上来。
洋洋洒洒的写了大半天,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在屋里踱了几步,休息一下,计划还长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河南烩面的图片,看着就很有食欲吧。嘿嘿。
————————————————————
如果你不嫌弃我写的慢,请收藏一下吧。
谢谢!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