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98000000019

第19章

吕皇后去了心忧,一时神清气爽。可是有人欢笑有人哭,戚妃听说鲁元公主没有去匈奴和亲,竟被张敖娶往赵国了,极其失望,不免在床第间对刘邦说些陛下疼惜女儿甚于奴妾的话,惹得刘邦心里窝火,把怒气都攒到赵王张敖账上。

该张敖倒霉,刚娶了鲁元公主,蜜月还没有度完,就有赵国丞相贯高的仇家上书朝廷,告贯高曾经预谋刺杀汉皇。

刘邦看了密告极为震怒,亲手写了一道诏书,命令护卫宫廷的将领灌婴带三千兵士去赵国把赵王张敖、赵相贯高等一并捉到京城审问。

一年前刘邦率军讨伐匈奴被困白登山,用陈平的计策侥幸脱险铩羽而归,路过赵国地界的时候,对远接近迎殷勤伺候的赵王张敖口出侮辱言语。张敖性情忠厚,虽觉委屈,却也没有记恨。赵国丞相贯高和赵午不愿意了,这两个年过六旬的老头从年轻就跟着张敖的父亲张耳或流亡各地或征战疆场,他们生性倔强,自尊心强,容不得他人轻视。等汉皇登了路程,贯高和赵午进见张敖,要张敖在赵地刺杀刘邦,以解被轻慢之恨。张敖惊惧,怒斥贯高和赵午:“亏你们是追随我父亲几十年的老人,弑君背叛的主意也想得出来。当年我父亲的封地被秦军掠夺,幸得汉皇扶助才复故土,至今相传给我,恩德应该世世不忘,孰料你们竟然说出弑君的妄言,真是老糊涂了,快滚了出去!”

贯高和赵午走到僻静处商量说:“赵王不忍下手,我们可暗自行动刺杀汉皇。事成后拥立赵王做皇帝,事不成我们也绝不连累赵王,自己去京城领罪。”两人悄悄地训练刺客,伺机行动。

白登山脱险后不久,刘邦又亲率兵马平定了投靠匈奴的韩王信的边境骚扰,班师回京路过赵地的柏人县,贯高和赵午派遣刺客藏在刘邦下榻的行幄侧壁,准备行刺。谁知刘邦听侍从说自己将要住的地方叫柏人县,觉得“柏”与“迫”声音相近,县城的名字不吉利,便连夜离开了,致使贯高和赵午的刺杀行动没有得逞。现在贯高的仇家将内情告发,让险些失了性命的刘邦后怕、懊恼,怒骂张敖不止,一道严诏颁到赵国,张敖糊里糊涂束手就擒。赵午不愿被押解到京城受辱,拔剑自杀。贯高怒叱:“我家赵王没有谋逆,行刺的事都是我等所为,懦夫一死了事,我家赵王的冤屈谁为申辩?”说罢甘心受绑,与张敖两辆囚车同行。

灌婴将张敖、贯高押到长安。刘邦根本不与张敖相见,直接诏令交给负责刑狱的廷尉审讯。廷尉因张敖是赵王,又是汉皇的女婿,另眼看待,设了一间单独的囚室羁押,只拿贯高在刑堂审问。

贯高一口承认说:“行刺汉皇都是我与赵午的主意,赵王并不知情,与他无关!”

廷尉疑心贯高袒护赵王,不肯招供。命令刑役鞭笞贯高。贯高咬紧牙关,绝无他话。廷尉又用大刑,用烧红的铁针刺入贯高的肢体,贯高皮开肉绽体无完肤,但仍不改前言。廷尉一时没了办法,只好暂缓审讯,把贯高投入死牢严加看管。

赵王的新婚妻鲁元公主见丈夫被父皇抓走,急往长安谒见母后吕雉,哭着求母亲说情。

吕雉急忙去见刘邦,为张敖辩解说:“赵王已是陛下的女婿,怎么会刺驾谋变?”

刘邦脸色铁青,怒气冲冲地斥责吕雉说:“张敖若想抢据天下,难道还怕缺少你一个女儿么?”

吕雉被噎了一顿,回到**束手无策,母女两个抱头痛哭。

吕雉稍稍镇静,又想起陈平,这个足智多谋的大恩人能否再救女婿赵王一次?吕雉吩咐侍从赶快请陈平来宫中见她。过不多久,侍从回报:陈平患病,头脑不清。吕皇后忙问侍从可曾见了陈平本人。侍从回答见陈平躺在病榻上,满面通红,乱说胡话,他的夫人灌玉守在旁边喂药。

吕雉悲哀地长叹一声,对鲁元公主说:“张敖犯的是弑君谋反大罪,即使陈平不病也无法救他,我们只能听天由命了!”

贯高被打得死去活来,始终坚持说暗中行刺汉皇是他和赵午所为,与赵王毫无牵扯。廷尉如实上报刘邦。

刘邦听报说贯高受重刑仍独揽罪责,内心倒称赞贯高是个敢作敢当的壮士,却也狐疑他舍出老命袒护他的赵王,便寻问群臣哪个与贯高相熟。中大夫泄公奏道:“臣与贯高是同乡,十几年前多有往来。贯高崇尚气节,是当地出名的义士。”

刘邦命令泄公说:“你去狱中探视,查明赵王究竟是不是同谋?”

泄公拿着刘邦的手谕进了贯高所在的死牢。但见贯高遍体鳞伤,血肉模糊,正趴在竹床上昏睡。

泄公不忍卒视,轻轻呼唤。

贯高微微睁开眼睛,认出泄公,想起身还礼,却疼得动弹不得。

泄公慌忙扶住贯高,问他为了保全赵王怎么忍受这么重的刑罚。

贯高瞪起眼睛说:“先生错了,人生在世,哪个人不爱父母,恋妻子,贯高再痴,也不能顶着被诛灭三族的罪名保护赵王一人。只是我确是首谋,赵王真不知情,如果胡乱诬告,我到黄泉也不心安,因此宁愿被灭三族,不敢乱诬无辜的赵王!”

泄公听了眼睛湿润,点头称是。

刘邦听了泄公禀告,确信张敖无罪,赦令出狱。刘邦又钦佩贯高宁死不肯诬及他人的风骨,令泄公再去狱中对贯高说连他的重罪也赦免了。

泄公复到死牢传了汉皇谕旨。

贯高听说已还了张敖清白,长叹道:“我拼命挣扎留这一口气,就是为了辩白赵王有冤,现在赵王无罪出狱,我死也无遗憾了!虽然汉皇赦免我,但是我身为臣子,顶着行刺皇帝大逆不道的恶名怎么有面目再去侍奉赵王?”说完,掐住自己的喉咙,自扼身亡。泄公阻止不及,赶忙回禀刘邦。

刘邦摇头叹惜,诏令厚葬贯高,特赦他的家族不予牵连受诛。

贯高死后的第二天,刘邦按夜里应允戚妃的话再颁谕诏:赵王张敖管教属下不严,削除王封,降为宣平侯,册封代王刘如意为赵王,把代地并入赵地,刘如意成了两地之王,气势愈盛。有些势利大臣看出苗头,摇摇尾巴,撇了吕雉转向戚妃献媚。

为防匈奴进犯,刘邦命令原来代王的丞相陈豨统领代地,另任命御史大夫周昌做赵王刘如意的丞相。

周昌是沛县人,是为数不多能跟刘邦说亲密话的嫡系大臣。他平时不苟言笑,四十多岁的年龄满脸是如刀刻的皱纹,若不是行动敏捷,眼神清亮,别人会误以为他已是六旬老翁。周昌与哥哥周苛最早追随刘邦起义,得天下后被封汾阴侯。周昌对汉皇忠心耿耿,对是非刚直不阿,遇事敢言,毫不含糊。虽然不善言辞,一着急一激动就口吃,但是即使面红耳赤结巴着也要申明自己的观点。他的哥哥周苛在荥阳与项羽作战时被俘宁死不屈,死得惨烈。刘邦感念周氏兄弟赤胆忠心,因此对待周昌格外宽容。别看周勃、灌婴、夏侯婴、张良、陈平等在战争时期救过刘邦的性命,他们要见刘邦也都得通过侍卫通禀且小心翼翼。唯独周昌可以直入汉皇寝室,侍卫不敢阻拦,刘邦也从不怪罪。曾有一天,周昌有要事奏报刘邦,直入内室,却听见有男女嘻笑的声音,定睛一看,见刘邦坐在椅上,怀中揽着美人儿戚妃正在调情取乐。周昌连忙转身急走避开,却被刘邦看见高呼周昌的名字。周昌不能再避退,转身跪谒。刘邦喝问他为什么来而复走不愿与自己说话。周昌仰看刘邦,嘴唇动了半天,终于挤出一句完整的话:“陛下好似桀纣哩!”刘邦听了十分尴尬。周昌把事奏毕,径自扬长而去,毫不顾及刘邦难堪。从此刘邦传令侍卫,凡是周昌到来,赶紧禀报一声。刘邦畏惧周昌正直敢言,怕他三分,其他如萧何、曹参、王陵等有威望的老臣都暗赞周昌是朝廷里屈指可数的诤臣。

刘邦派遣周昌任赵国丞相,别有一番用意,因为在贯高、赵午行刺事件了结半年后,未央宫内发生了一场废立太子的风波。

刘邦宠幸戚妃日久,戚妃听从赵尧、会庆等亲信的进言,为儿子夺太子位的心思日益迫切。吕皇后年已四旬,与刘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的感情逐渐寡淡。二十几岁的戚妃日夜伴在刘邦身边,情意绵绵,她经常在刘邦面前颦眉泪眼,求改立她的儿子刘如意做太子。在戚妃楚楚可怜的扑簌簌泪珠攻势下,刘邦动心了。

选了一日临朝,刘邦面色严肃地对群臣说出改立太子的决定。

群臣都惊呆了,这么重大的事情来得太突然了,当时跪倒一地,异口同声说立嫡立长,古今通例,太子册立已有年数,且无过失,不能无端废去。

刘邦驳了众臣辩解,令词臣写改立诏书。

这时,突然听到旁边有人一声大呼:“陛下不可,不┄┄不可!”

刘邦听到刺耳的喊声吓了一跳,低头看去,见是周昌,厉声问道:“你只说“不可”两字,有什么道理赶快讲出来!”

周昌由于激动,脸胀得紫红,可就是说不出话来,又听刘邦严厉的激问,更加着急,嘴唇动了半天,总算迸出几句不完整的话来:“臣不能言,但极┄┄极知不可行。陛下废太子,臣极┄┄极不能奉诏!臣┄┄臣有本要奏┄┄”

周昌越急越说不成句,刘邦见他憋急的模样,滑稽得很,忍不住大笑出声,众臣也都禁不住笑。

刘邦本来是试探大臣们对改立太子态度的,见一片反驳声,再加周昌在大庭广众下大胆地直言反对,看他急得眼珠都要迸裂出来,料想事不能成,强硬下废立诏书可能引发激变,借周昌口吃一笑,挥手退朝罢议。

陈平退归时思索这突来变故的原因,想到**妃嫔竟然可以左右汉皇的重大决策,不由地忧心忡忡。

周昌走到殿外,一个宫监过来对他说奉吕皇后令请他前去。周昌虽然正心烦意乱,却也不得不去。

到了吕皇后所住的宫廷,吕雉正站在宫门口迎他。

吕雉引周昌进了庭内,突然跪倒在地,磕响头谢周昌今日朝堂上保全太子位的恩德,她刚刚听樊哙说了宫殿朝会上群臣与汉皇争辩废立太子的事。

周昌怎敢受皇后大礼,慌忙跪下叩头,说明自己是为大汉江山着想,为公不为私,言毕站起身来径自离去。

刘邦回到寝宫见了戚妃说了缘由,戚妃得知自己的愿望又成一场空,不禁在刘邦面前垂泪。

刘邦心疼戚妃,宽慰她说:“即使刘如意做了太子,如果满朝文武不服,如意也难安稳,改立太子的事须从长计议。”

戚妃悲声说:“贱妾并不是故意为难陛下,非让如意取了太子位,只是如意不做太子,以后吕皇后必定忌恨,妾身和如意恐怕无力自保!”

刘邦听了好不心酸。

刘如意去赵地赴任做赵王,刘邦派周昌做赵国丞相,此举用心良苦。刘邦想到周昌是包括吕雉、太子及群臣都素来敬畏的大臣,对国家忠心耿耿,做人公正刚直,有他在赵王身边,赵王绝无危险,先保住刘如意,让他逐渐增大势力,再寻机废掉刘盈。

陈平回到府中,对刘邦突然要废嫡太子的事深感不安。这时舅哥灌婴来见。

灌婴问陈平:“陛下欲立戚妃儿子刘如意做太子,你以为怎样?”

陈平摇头连说不妥:“刘如意做了太子对国家无益,对天下黎民百姓无利。陛下年近六旬,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一旦崩去,刘如意继承皇位,戚妃必成皇后。皇帝年幼,戚妃正值壮年,倘若只会娇歌纤舞的皇后借小皇帝名义乱发号令,众大臣怎能服气,国家岂不又乱?”

灌婴说:“有萧相国、周昌等沛县老臣在,刘如意难成太子!”

陈平不以为然:“皇上真下决心,萧何、周昌又怎能拦得住?太子刘盈性情柔弱,吕皇后和皇上的感情眼见日益疏远,以后皇上必定要重提改立太子的事。”

灌婴沉默一会儿,压低声音说:“我觉得废掉太子倒未必是一件坏事。”

陈平诧异,惊问灌婴何出此言。

灌婴说:“当今太子虽然忠厚,但是过于仁弱,吕皇后根在沛县,与萧相国、曹参、王陵、夏侯婴、任敖等当朝重臣都有交往,她的两个哥哥手握兵权,妹夫樊哙勇冠三军,侄辈吕台、吕产、吕禄等在兵营中擢升很快,且为人骄横跋扈,你想必忘记了接家眷过大河渡口时那吕禄小儿的张狂模样。现在陛下年事已高,一日驾崩,新皇帝恐怕驾驭不住局势。”

陈平笑道:“哥哥多虑了。吕皇后向来贤惠,心在家庭,跟随皇上多年从不干预政事,即使来日新皇帝比不得当今陛下英武果敢,吕皇后也不会挑起事端,我们只管尽心辅佐吧!”

灌婴半信半疑地点头:“果真这样最好!”

聪明的陈平忘了一个道理:人都是会变的。

吕雉在刘邦起兵反秦后,多遭磨难,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等到丈夫夺了江山做了皇帝,却又日渐疏远她,独宠幸戚妃。戚妃心存夺嫡念想,不仅说动刘邦要遣鲁元公主和亲匈奴,置其于死地,而且颦眉泪眼尽吹枕头风又说动刘邦改立太子。

吕雉的心底埋下了冰冷仇恨紧张残忍多疑变态的种子,只等待适合的气候来临,那充满恶的种子就会疯狂生长。

事件一桩连一桩,仍然对戚妃有利。

又几个月过去,一天刘邦突然接到北方边境急报,说代地丞相陈豨突然举兵反叛,他勾结韩王信大举进攻汉朝边境城镇。刘邦一听自己那么倚重信赖的将领陈豨竟然背叛了他,当时震怒,即要御驾亲征讨伐陈豨。

刘邦已是六十岁的人了,骤然间连急加气,怒火攻心,竟病卧在床。已升任掌玺御史的会庆见时机又来,匆匆急急到了戚妃宫内悄悄嘀咕几句。

戚妃在刘邦病榻前侍候,娇声对刘邦说:“陛下身体已不似年轻时,不如留在京城疗养病体,也历练当今太子,让太子代替陛下统兵讨伐叛臣。”

好一个借刀杀人之计。

刘邦心里对戚妃的想法明白得很,但他知道吕皇后有众大臣拥护,有掌握兵权的两个哥哥,有妹妹吕媭妹夫樊哙。戚妃母子有什么呢?如果自己健在娘儿俩倒也无忧,一旦自己撒手人寰,真不知他们两个会落到什么境地。刘邦一咬牙传出诏令,命令太子刘盈为三军统帅,择日领兵往代地进击叛军。

吕雉听到消息惊骇惶恐,慌忙召见已回京的二哥吕释之和京城戍卫官妹夫樊哙到她宫里商议对策。

吕释之说:“陈豨勇猛善战,用兵常学韩信,太子没有作战经历,此去风险极大。再有,太子尊贵仅次于皇帝,即使顺利平定了叛乱亦不能加封,失败却要承担罪责,太子万万去不得!”

吕雉觉得哥哥说得很对,问他怎样阻止,吕释之无计。

樊哙在一旁说:“现今朝廷内善谋者唯有陈平,皇后一向善待他,可叫他来问!”

吕雉别无办法,只得撇开皇后颜面不顾,派侍从到曲逆侯府请陈平来见。

过了一会儿侍从回报:陈侯府上人说主人患病卧床不能进见皇后。

吕雉听了满腹狐疑:上回女婿张敖有难陈平就托病不救,这次太子领兵送死他也称病不出,陈平到底在琢磨些什么?

吕雉决定亲自去曲逆侯府探望陈平的病情。

陈平听说吕皇后驾到,惊慌不已。他本不愿插手**内事,却没想到已身不由己。

陈平让灌玉代替自己迎接吕皇后进府。

吕雉见了装病在床的陈平问候一番,赠予了一些宫中名贵医药,嘱咐他静心调养。这让陈平想起当年自己在河间村灌太公家养病时吕雉的照料。

吕雉将要出府回去,忽然她一阵呜咽,淌泪对陈平说:“太子将要领兵去北国平叛,他第一次出征疆场,生死难料,倘遇不测,你作为陛下的股肱大臣一定要参加他的葬礼,送他一程。太子从小跟我长大,战乱中吃尽了苦头┄┄”

吕雉正含悲哭诉,忽见陈平从床榻上翻倒在地,跪下叩头,对她说要抱病向皇上进言。

太子出征的前一天,陈平拜见刘邦。刘邦向来看重陈平才干,召他入见。

陈平奏道:“臣近来在家养病,今日听说陛下要派太子领兵讨伐叛将陈豨,臣认为太子做统帅不妥,特来劝阻。”

果如陈平所料,刘邦听了阻止太子出征的奏言随即皱紧眉头,怒形于色。也就是对待陈平,如果换作别的普通大臣这种时刻来扰乱自己的计划,刘邦轻则下令把他乱棍赶出,重则取他的性命。刘邦素知陈平多智善谋,阴着脸问因何缘故。

陈平说:“陈豨曾为陛下部将,征战沙场多年,很会用兵,不可轻敌。现今朝廷众将都是陛下故旧,战功赫赫,太子年轻,对众将恐怕难以节制,陛下遣太子为帅,无异于羊率猛虎,跟随陛下久经沙场的将领怎肯惟命是从于没有拿过兵器的太子。陈豨冒险造反,早存野心,准备充足,他若击败太子,轻取代、赵土地,必然联合匈奴、韩王信等固守代赵,南下控制邯郸的漳水,虎视长安,再率兵进击齐鲁,陛下援军尚未赶到,山东肥沃土地已非我大汉所有了。然后陈豨趁势向西攻来,与汉军形成对峙势态。陛下北受匈奴、韩王信威胁,东有陈豨叛军攻掠,南边虽有淮南王英布镇守,但那里的蛮夷部族未完全归服,时常发生叛乱,如此局势就变得凶险了。”

刘邦听了陈平分析,登时冒出一头冷汗,他懊恼自己差点为了床第柔情失掉半壁江山。忙对陈平说:“多亏你提醒,我判断失误,险些耽搁大事。”而后刘邦长叹一声,“我早就知道刘盈这个竖子办不了什么事,情势危急,我亲征罢了。”

陈平对刘邦的谏言有夸张的成分。陈豨虽是名将,但终究不是帅才,进军齐地鲁地不但需要军事战略上的远见卓识,而且须付出艰苦跋涉的行动,过惯了奢华生活的陈豨怎会有此种气局?凭他的胆略、兵力威胁汉室天下,实在是太抬举他了。陈平料定陈豨小富即安,会固守代地,所以对他的叛乱不以为大患,明知汉皇派太子领兵失了稳妥,可为避开干预宫廷内事的嫌疑,并不上奏阻止。现在皇后吕雉登门探病意在求救,陈平与她有患难之交,再者戚妃和吕皇后两人间,陈平对戚妃的以色邀宠没有好感,内心偏向吕雉和刘盈,因此硬着头皮晋见刘邦夸张地奏说了陈豨的威胁。虽然刘邦对陈豨的才能自有衡量,知晓他比不得韩信、彭越、英布等人,但是江山社稷毕竟是他刘邦的,来不得丝毫大意。陈平的话引发了他的担心,遂决定换下太子,亲往伐叛。

次日,刘邦向满朝文武大臣宣布要御驾亲征讨伐叛将陈豨,令陈平为谋士,令周勃、樊哙、灌婴、夏侯婴等多半武将跟随作战。又令相国萧何率其他大臣守卫长安。

吕雉听到消息如释重负。

刘邦大军行至灞上,留侯张良竟前来送行。刘邦知道他一直病魔缠身,关切地问他为什么强起亲送。

张良说:“陛下,这次出征臣本应从行,奈何病体加重,只好暂别陛下。太子留守京都,责任甚重,陛下应授他军权,统率关中兵马,方能威服人心。”

刘邦当场应允。他嘱咐张良调养病体,若有精力可辅佐太子治军摄政。

自那日听了陈平谏言后,在美人和江山之间,刘邦选择了后者。他对戚妃要求改立太子差点使他误识了威胁到江山稳固的叛乱十分恼火,觉得格外对不住太子和皇后,所以当张良请求授予太子刘盈军权时,他爽快地答应。

同类推荐
  • 双生民国

    双生民国

    民国时期,是什么原因让上海汇丰银行行长的女儿麦落躲到一个村子三个月,又为什么穿着丫鬟的衣服去挤满是贱民的铁皮火车?邻座的影楼老板的死是否和她有关,消失的八月八号的丹琪牌唇膏的发票到底去了哪儿?葛家村,发票,虎口茧,饥饿的小男孩,男尸,笔录……
  • 五层阶

    五层阶

    重生到了明末,一切都和史书不一样了。杨简变成了杨戬,大学生变成了藩王死士,生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就用血与火倾泻愤怒吧。奴、民、商、士、皇,五个阶级,粉碎。
  • 三国之小兵霸业

    三国之小兵霸业

    烽烟再起,后世弓神穿越东汉末年。在贵族士大夫眼里卫小可是一个贱民,在百姓眼里卫小可是一个英雄。安民,定天下,拯救苍生,结束无止境的战争,这是卫小可要做的事情,也是必须做的事情。(非正史,非演绎,架空文,不喜勿喷!)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夜风乱

    夜风乱

    从小被收养的弃婴,为了自己的师父报仇寻找真相,为了寻找走失的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女孩子,步入江湖,最后又踏上了漫漫的军旅征伐之路,铁骑杀伐无往不利。
热门推荐
  • 超级手表系统

    超级手表系统

    有一天,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给了徐子东一场造化。遇到装比的,干之。遇到猥琐的,干之。遇到长的漂亮的,咳咳。新书刚开,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九幽魔圣

    九幽魔圣

    亿万年前,天魔席卷大陆,上古妖修圣者以无上神铁,镇守大陆,八荒惊诧!亿万年后,黑月闪现天穹,后世天骄来者铸九天雷霆,杀尽神魔,踏碎天地!何为神?我可为神;何为魔?我亦是魔!九幽魔界尽统一,屠尽天下祭苍生!
  • 回生华发抄

    回生华发抄

    很多年以前,他浪迹在中原,走过了很多的地方,北国的风雪,烟雨的江南,恢弘的帝都,很多个万籁俱寂的夜晚,陪伴在他身旁的只有师傅送给他的一把长刀,那时,他总是以为只要握紧手中的刀,便足以走到天涯海角。但是,他发现他错了。因为遇到了他和她,终究是有了羁绊啊。当他醒悟时已经陷的太深,当他离开时已经逃脱不了,归隐多年,他最终还是踏上了这场纵横天下的棋局。披甲执锐,枪戟如林,百万铁甲万马随行,如今已来不及感叹。走吧,已经耽误很多年了。
  • 腹黑boss的糊涂妻

    腹黑boss的糊涂妻

    她生日当天男朋友劈腿,倍受打击之后去放纵,不想自己赔进去不算还得掏钱付账,这什么天理?明明是个欠债还钱的简单交易,偏偏冒出来个变相的利息。可是为什么习惯了狗皮膏药一般的他,会摇身一变居然成了耀眼强大的商界大鳄,谁来告诉她,甜蜜的隐婚生活该怎么继续下去?
  • 若你在彼岸

    若你在彼岸

    时间飞逝,时代青涩。当你我再次回首,是否还记得当初的心跳。告别,这场酸痛的青春盛宴,是否还记得当初的味道。再见,远弑的青春,是否还记得最初的微笑?篮楹树下我们再次相遇,开始这场爱与恨的冰晶时代.......
  • 遥远传奇

    遥远传奇

    我们拒绝战争,但战争总会发生;我们热爱和平,但和平不能永恒。关于特别大陆的遥远传奇故事,从这里展开。
  • 豪门窃爱:锁心冷傲妻

    豪门窃爱:锁心冷傲妻

    一次突兀的撞车,她惹上欧洲撒旦!他霸占了她的所有!他是高贵至尊的莫瑟西爵王,她是孤傲不逊的冷家二小姐,在他们的世界里谁都想主宰自己的命运,步步紧逼,步步锁情,然而牵着风筝线头究竟是她还是他?“女人,戴上这个锁戒,你就是我的人,你敢嫁别人试试?”宙斯西爵。“我只要一个平静快乐的小家。你不是我的男人,更给不起我期许的!”冷霜凝。“妈妈,我不要小妹妹,我只要一条黑白相间的狼!”西爵宝宝。“老男人,不准锁我妈妈!”西爵宝宝。“不锁她,哪有你?小子,一边滚圆球去!”西爵殿下。
  • 三世琉璃一世情

    三世琉璃一世情

    他,混鲲祖师嫡系弟子凌霄,一万五千年前,还是一个空门小道士的时,无意间闯入仙界的禁忌之地----纱帽山,偶得一个宛若琉璃,闪着七彩光芒的石蛋,甚是欢喜,将它偷偷带出,日夜带在身上。万年之后的一天,那蛋竟然孵化了,蛋中生出了一小女童,那小女童生来便会说话,是以,众师兄弟甚是喜爱,混鲲祖师赐名“紫烟”,将其留在了混鲲仙山上跟随师兄弟一起修炼,一千年后,那小女孩日后竟然出脱成一个美丽的女子,且骨子里天生的媚态越发重了,混鲲祖师顿感惶恐,将其送给了女娲娘娘。
  • 被操纵的爱:沫颜

    被操纵的爱:沫颜

    她死于心爱人之手,魂飞魄散前被妹妹施展灵力送往了一个不知名的时空。在那里,她遇到了爱她的、和她爱着的人。她一直坚定不移的认为,她爱着的人是他。却不知,这一切都不过是另一场因爱生恨的阴谋。
  • 祸妃岂是池中物

    祸妃岂是池中物

    她是当年风声显赫的白家次女,亦是如今唐家众人的眼中刺、肉中钉。一朝重生,再遇故人。却不知是应恨他当年休了自己,另娶她人为妻。还是应怜他泥足深陷,不能自拔。世家纠葛,爱恨交缠。她是皇家变乱下的一道暗影,是撕开层层险恶的微光。可白家败落的背后,又何曾如她想的那般简单。她终要与曾经挚爱隔岸而站,经沧海、历桑田,任凭物是人非,雁去无痕。祸妃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就算她逃不开这帝王家,那也绝不能为其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