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46800000111

第111章 第一一〇章:死一主六姓争功 斗二将楚肃三殿

却说黄通败于川濮,一口气上不来昏死过去,众医官救治一日,深夜残喘醒来,先令王显伏成负责战事,然后自行返回,当时中州原属兵马、灵山带回兵马无不死伤殆尽,只有高启周竹地方兵马能安稳国事,黄通不得已,就封高启为大司马主管三军,周竹为大司农主管政事,高周意得志满,剑履上殿,黄通恨之,又逢病躯沉重,一报西鲁战事,愈发病重,杜宣、陈应、黄鹄等一群臣子皆来问候请示,曰:“盟主百年之后,谁可继任尊位?”黄通心中烦闷,并不做答,又见城内有有高周狼狈为奸,立子不能得保,立臣不服,立高启心中不愤,思来想去不能答对,忧郁良久。

忽闻贺尊求见,黄通悲喘不问,左右曰:“贺将军有一言,自称能解主上心中之惑。”黄通召来一见,叙礼毕命就坐,曰:“卿有何言能解我心中之惑?”尊曰:“尊思来想去,定有一言能宽盟主心思。”通曰:“卿且说我心事如何?”尊曰:“身前之事易,身后之事难,盟主所忧乃后事也。”黄通听他说到心里,当时咳嗽几声,尊曰:“公子性弱,恐不能堪当大任,纵使遗令大司马大司农辅佐,也是难保余垠一族之命数也,诚不可为,先盟主不幸而死,留得灵山内乱不止,夺位而伤,遗留重臣亦不可为,大司马大司农一时逞威而不知收敛,若当大位,国家不可保也。”通曰:“若失此三方,更有何人能继任大位者乎?”尊曰:“有一人能技压群雄,名传四海,众臣拥戴更无异议,不知盟主愿从否?”黄通心中想到这个名讳,也不自觉问曰:“谁?”

尊曰:“先盟主之婿,楚承也。”黄通气的七窍生烟,离座而指贺尊大骂曰:“吾大位岂能留于乱子者乎?”言毕连喘粗气,昏厥在地,门外听见动静入内见黄通倒地,就将贺尊活捉了去,先救黄通,夜晚醒来,召黄兼黄祚并黄鹄黄素等一群宗亲来见,嘱咐曰:“吾命不久远矣,吾死以后将遗骨迁回本国。”言毕喘气,众人曰:“盟主保重身体。”通曰:“本欲提三尺剑复兴国家,不期事已至此,北有高齐虎视眈眈,内有拜仁教平乱未稳,大司马不足矣倚重后事。”说罢气喘吁吁,大气难咽,众人曰:“盟主后事,谁能担当大任?”通曰:“我灵山根基不能遗留他州之人。”话未绝转头瞧去,却不见有二公子黄祚,曰:“我儿何在?”兼曰:“会了当国名妓一同游玩去了。”黄通怒气不止,要起身却起不来,就死于床头,时年五十六岁,后有诗曰:

余复延国黄作剑,提拔三尺笑宗前。门生故友遍河内,孤马赢州身当先。

十三盟国独一派,分权主侧欲比肩。可怜空梦断河啸,忽闻二子呜呼前。

众人收了尸身发回恭阳,以武国黄姓之礼葬于靖陵,其中详细不必一一细说,且说高启接连调动地方军进入中州,名以安都实则称主,黄氏宗族接连召集群臣商议立主之事,高启几次领兵来见,曰:“尚不知欲立何人?”鹄曰:“盟主新丧,自是立长子。”高启不屑曰:“大公子纤纤玉手,恐不能提盟主剑,反惹人笑。”属下尽皆大笑,待走远了,素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如今国家兵马不存,反赖此地方军做威做福,若果然立大公子必为高启所害,如之奈何?”鹄曰:“不如请恭阳军进境,若高启有异心也可进中州平乱。”黄素黄澈皆从其言,践曰:“不可。”素曰:“有何不可?”践曰:“内城之乱岂可依靠他州兵马?若王显进而不出,反占据城池,如之奈何?”素曰:“武国与我同族同袍,何至于此?”践曰:“昔虞懿王、闵荣尚有同宗之情,而闵荣①②⑧入都城,虞之乱由此始,更何况与王显并不同宗者乎?”

‖①②⑧虞懿王、闵荣-注:虞懿王赵孚,字景瑜,第一次十八王期虞国的第六位君主,赵孚刚继位的时候才十七岁,当时的虞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但是并不严重,赵孚很弱小,没有能力解决,就听了母亲的劝告,请闵荣来主持军政,闵荣是赵孚的舅舅,是个草莽枭雄,他主管后虞国的内乱很快被平息,但闵荣没有收敛,很快就拉帮结派形成了新的势力,赵孚在母亲的劝告下多次忍让,闵荣不仅毫无收敛,还把自己宗族的排位放到赵氏前面,修建陵墓都要比赵氏等级要高,惹的国家内忧外患,赵孚在群臣的建议下杀了闵荣,连自己的母亲也将他放逐,虞国才渐渐安稳下来。‖

黄素不从,遂请王显屯兵于中武边界,王显得令,先侵中州二百余里安营,黄素懊悔不及,此事且等后一回说。却说中州夺位之争共出六个大姓,属下门客弟子拥戴者皆欲为中州之主,第一个是黄通的长子黄兼,身边拥戴者黄素、黄鹄、黄澈等一群宗族,赵践、黄克等一群遗臣子,并有恭阳王显。第二个是大司马高启,身边拥戴者汲义、任丰、厉临等一群早废将士,许陟、边鸿等一群早废文臣。第三个是范逸,身边拥戴者赵政、刘略、叶起等一群灵山心腹,郭权、吕衡、滕印等一群北国降将。第四个是田凡,拥戴者柳春、张鲂、徐忌等一群灵山心腹,李昭旭、王颜臣等一群内侍选臣。第五个是周竹,身边拥戴者郭业、秦琦、孙兆等一群中州武将。第六个是杜宣,身边拥戴者陈应、辛昭、岑旷等一群十三秀兄弟,赵棼、徐施、徐璈等一般府内门客。

这六大姓教都坐定,一番唇枪舌战,将许多功劳添油加醋说个明白,在此不必一一细说,夜过不能推谁为主,疲惫不堪,至早,陟曰:“夜商量到明,明商量到夜,至此这般,何日可得主耶?”启曰:“若不如此,谁人可以继任者乎?”陟曰:“愚有一言,并不需说起前功,足矣使人信服,不知能言否?”启曰:“若有能使人信服之事,熟敢不从?”言毕按剑而立,左右惶恐,陟曰:“先盟主所遗憾者,乃江超之叛将也,今守邺城与邓经互为倚仗,若谁能斩江超首级奉于靖陵,自可为中州之主。”高启拍案而喜曰:“此言正合先盟主心意。”说罢有一人高呼不可,众视之乃赵政也,启曰:“有何不可?”政曰:“岂不闻新立国丧,不可妄动刀兵,先盟主十倍于敌尚且兵败于川濮,何况此时者乎?”略曰:“略有一言,也不需说起前功,足可使人信服。”逸曰:“但说无妨,有理自使人信。”略曰:“如今大位提名者六人,不如将川中分做六处,一人辖制一方,待半年得过论政之明,为首者可即大位。”逸曰:“此言正好。”鹄曰:“不可。”逸曰:“有何不可?”鹄曰:“国家值此内忧外患,若再半年无主岂不荒废?”余人议论纷纷,谁也不从,正是话不投机,有一人高亢而出。

贺尊曰:“文也不行武也不行,急也不行缓也不行,吾有一法可使众人从之。”众视之乃贺尊也,鹄曰:“若能有益当即从之。”尊曰:“昔日大怪以祥云剑定都,号令群雄,白盟主也曾遣使辛仁求取祥云剑,今在楚承手中,何不商议如此,求剑者可登大位。”棼曰:“不可。”鹄曰:“有何不可?”棼曰:“吴夕以祥云剑祸乱神州,白盟主求剑而遭楚剑双杀戮,足见此不祥之物,何以寻之?”尊曰:“非也,吴夕祸乱神州实乃天书之故,非祥云剑也,楚剑双杀戮实则白盟主逼迫甚紧,也非祥云剑也,昔日灵山上亦曾约定捉得采花贼的为主,如今为何不能约定寻得祥云剑为主者乎?”黄鹄范逸皆说可行,只有杜宣摇头,众人议论半响,总归是少数服从多数,从了散去,黄澈劝黄鹄曰:“先盟主曾以滴血认亲致使慕容非惨死,今寻楚承,何故从其言?”鹄曰:“楚承为人可以仁动之,非其父能逞一时之英雄也,今寻楚承晓以厉害,动之以情,定能事半功倍。”黄澈从之,遂打发了许多门生弟子,寻找楚承踪迹去了。

话分两头,且不说这六大姓寻找楚承,只说马常寻找贺尊,曰:“将军欲请楚承为主,哪里去寻他?”尊曰:“义虎亭从事黄凡有一女名唤黄灵,乃楚承最喜者也,今寻楚承当先寻黄凡。”马常从之,当时黄凡为义虎亭从事,在灵山、中州之间经常往返,六姓争功的时候正好在中州,忽闻贺马来见,叙礼毕命就坐,客套话过了,尊曰:“南北正战,中州疲敝,先盟主丧于大位,六姓争功,长久而损于国力,且无人能挽狂澜于既倒,尊与制卿商议,驱寻祥云剑者以继之,意在楚盟主一人而已,素闻从事之女与楚盟主最近,敢烦寻之,以西都为外援相助夺位,振兴国家,北平高州之乱,内定拜仁教之祸,只在从事一人身上,不知愿从否?”此言正中黄凡心意,当时跃然起身曰:“西都将士仰慕楚盟主久矣,今甘受气,若能相助楚盟主,虽死无恨。”

众人一拍即合,先寻黄灵,灵曰:“哥哥明言不要人找,父亲何故引这一群人来?”尊曰:“只见楚盟主一面,若有不从当即退去,绝不来扰。”黄凡劝了半响,黄灵好歹从之,领着众人前往余栗城北四十六七里处有座山,名唤世修山,山南峰回处有一处矮坡,坡内有一阚微堂,乃是三国时期越玉玄遗址,现属栗塘大商陈建业①②⑨名下,陈建业此人久闻楚承大名,遂送堂与楚承,教其小住在此,其实只有楚承一人而已,黄灵时常来探望,且说楚承自从迁回慕容非尸骨,白妤不辞而别,自守孝三年,未往别处,这三年之事且不必一一细说,期满之后就与黄灵同往中州,暂居余栗。

‖①②⑨阚微堂-注:陈庸,字建业,余栗境内商人,名下字号栗塘,以锻造、经营、军需铜铁为主,家财巨富,鲜有人敌,因后世徐茂丰书词《满庭芳-春余》,其中有一句曰:“余塘红水天下闻,君不兴国向陈问。”而闻名天下。世修山,原名兴田山,因为永初、三国期有两位大贤隐居于此,至禹初,遂改兴田山为世修山。越素,字玉玄,号英实,三国时期,怀云江通人(今召城)属于文家学者,先好学而游走三国,拜访名师,后求官,尽皆不中,乃世居在阚微堂隐居,很受后人尊敬。‖

黄灵说明来意,楚承不禁感伤自责,眺望良久,黄灵再三招呼,楚承乃出,迎曰:“与贺将军、叔叔久久不见,别来无恙否?”众人都问楚盟主好,入内堂叙礼毕,安排就坐,常曰:“黄盟主不幸而崩,六姓争功甚于灵山内乱,除非楚盟主能挽救国家,不然如此,基业拱手送于他人,生灵涂炭,万将不保。”楚承盘起两只手,寻思良久,低头曰:“不知其禄病情如何?”贺黄面面相觑,曰:“陈维重病不治,已不治而亡矣。”楚承听闻,那转的两根手指忽的戛然而停,凡曰:“自黄通迁都中州,盟主一般原属官员尽皆废弃,满将军在义虎亭练兵,且新练之兵多发中州为黄通所用,郁郁寡欢,整日饮酒,大不如从前矣。雷昆白熠照顾靖西战事,自顾不暇,且连战连败,下阳关之北沦为敌土,陈维郁闷成疾,疾久成病,重病不治,已发回家乡下葬。”

言毕乃泣不成声,哽咽在喉,难以下咽,贺尊又说起中州之事,楚承默然曰:“炎通可曾安好?”凡曰:“韩总管尽心尽力,然迁都中州,西都如同荒废,韩总管也是有心无力也。”楚承起身徘徊于窗前,心感世态炎凉,国事大不如从前,尚不能稳定南北,致使百姓生灵涂炭,有违侠之大义者也,黄凡看出其心思,跪在地上,楚承急忙扶起,黄凡默然不应,曰:“盟主若能下定决心重夺尊位,灵山千百能臣定来再效麾下,以供驱使。”楚承尚不能决,忽有一人在外高呼盟主,众视之乃韩沫也,旁边一人是通信使彭建,楚承急忙向前曰:“与炎通久不相见,别来无恙?”沫曰:“臣在灵山听闻子越所言,盟主欲夺位内治,只怕盟主不能狠下决心,因此星夜赶来劝谏。”

黄凡谓彭建曰:“灵山中州有千里之隔,子越何能不及七日便带回炎通至此?”建曰:“楚盟主夺位非同小可,建安敢造次?听闻黄从事所言,星夜赶路,一日狂奔六百里,幸得韩总管至此,只怕误了时日。”凡曰:“彭使奔马,来的正是时候。”韩沫目视左右,黄凡等人尽皆出了,只剩下楚韩,曰:“盟主尚不能决定否?”承曰:“虽然有心,只怕无力。”沫曰:“何出此言?”承曰:“昔日决议北上攻打天州幸得炎通伴随,能出谋划策可以战无不胜,后来白悸反叛,发檄文举兵讨逆,幸有张匡出诡谋,破敌千万。灭余垠、诛陆真又有陈维辅佐,致使两战功成,攻拜仁教、改制灵山幸得时靖先生出神鬼莫测之谋,今夺大位,诸人已去,炎通虽在,可惜一人分身乏术,靖西有陈逊,西川有蒙越,横春有徐策,前路艰险,只怕有心无力,难成大功。”沫曰:“沫至此单为解盟主心中所虑。”承曰:“愿闻听教。”沫曰:“沫在灵山实不能至此随伴盟主,然有一人可荐于盟主,若能从其言胜沫多矣。”楚承急问何人。

韩沫指着窗外一人,楚承视之,其人身长八尺,面容清秀,头上绑一条发髻,手持鞍马,站立安静,承曰:“此为何人?”沫曰:“石阴中浠人,名唤王蒙,字义恭。”承曰:“此人有何能耐?竟为炎通所荐。”沫曰:“盟主二次会盟时传位给黄通,却留五行府、三行院、内侍选臣共同理政,以保黄通不能专权,然王蒙所言黄通定不甘心,后来果然迁都。攻打高州时群臣皆以为战必胜,独王蒙所言黄通必败,后来果然如此,沫敬其才,留于辅佐盟主。”楚承再视其人,韩沫出堂请王蒙入内,先拜楚承,站立于侧,楚承观察良久,曰:“炎通所荐义恭之才学,能助我夺位,重整兵马与北军一战否?”蒙曰:“夺位尚能成功,与北军一战却胜负未可知也!”承曰:“昔白盟主领兵攻天州,临十倍之敌未尝落败,今与其兵马相当,尚不能胜否?”蒙曰:“战之关键非人数众寡而能定也。”承曰:“然我城池十倍于敌,尚不能用否?”蒙曰:“战之关键亦非城池众寡而能定也。”承曰:“然何以能用为战之关键?”蒙曰:“将士一心,同仇敌忾,上有安邦定国之将,下有出谋划策之臣,国家无后顾之忧,兵无前方吃紧,皆战之关键者也。”楚承转视韩沫,韩沫点头,蒙曰:“齐国城池虽寡,然休养生息,又不曾经历拜仁教之乱,国力大增,我南国虽城池众,然历经战乱,又无安养百姓之策,国力大减,齐国虽兵马少却不用处处镇守,集中一力可破敌精锐,更何况河啸、川濮、方唐三战北军皆是以寡敌众,无不全胜,此兵势盛也。我南军虽众,然各州自治,皆有拜仁教之祸,险要镇守,兵力分散,此以为弱,更何况三战我南军皆是以众敌寡,无不完败,如此兵势消沉,加之齐国君臣一心,我南国各自私利,虽城众于敌,兵等于敌,安能胜否?”楚承再回顾韩沫,韩沫接连点头,楚承不禁拱手拜曰:“有义恭为谋,承心如坚石。”王蒙拱手再拜,众人鼓掌而笑,当时议定。

先打发黄凡贺尊等一群人准备去矣,韩沫返回灵山后,楚承每日与王蒙同榻抵足而眠,日夜听教,时过三日,先有高启、许陟、边鸿来求见,叙礼毕命就坐,一番客套话过了,鸿曰:“右将军在此安逸,可知天下将变否?”承曰:“蒙黄通所赠,在此安逸,未知天下有变。”鸿曰:“黄盟主不幸而崩,大位未留于人,我家将军有心领兵战逆贼,不期夺位难行,祈右将军借祥云剑一用,待事成过后,原物奉还。”许陟任丰又将中州形势添油加醋说与楚承,承曰:“黄通是我杀母仇人,安能相助?其余田凡杜宣皆是吾之仇人,承做誓而不助也,许先生边先生所言正合我意,高将军辖制兵马能定两都,承愿助一臂之力。”高启大喜,再拜授祥云剑,楚承佯作顾虑,低头无言,启曰:“将军尚有何疑虑?”承曰:“若此时赠剑,田范岂能干休?”启曰:“愿闻将军之意。”承曰:“剑暂留于少枫处,待敷衍田范过了,承自往咸元楼赠剑与将军。”高启拍股大笑曰:“右将军若能出面,可保余人再无话说。”楚承站起身来搪塞几句,送走出门,许陟嘱托曰:“日后田凡等人来寻右将军,尚需有言应对。”

楚承返回内堂,半个时辰得过又有田凡、柳春、徐忌等一群人来见,楚承教请进入,叙礼毕命就坐,亦说起中州形势,祈借祥云剑一用,承曰:“灵山基业岂能留于他人?吾与不凡倾心相交,定助一臂之力,不必忧矣。”言毕搪塞几句,欲到时日前往中州相助,田凡辞去又有黄兼、黄鹄、范逸来拜过,楚承一一答礼,并以暗助为由打发过了,回顾王蒙曰:“此六人竟助何人?义恭教我。”王蒙踮起两根手指,似笑非笑,细声曰:“此六人各为私利,皆不可助。”承曰:“然尽皆答应了,日后何以回复?”王蒙不慌不忙,在其耳边说话如此,楚承从之,过了几日,那六大姓召集中州灵山官员,并着各州使臣来此,无不心头欢喜,以为成功,礼罢请楚承,毕恭毕敬,楚承徐徐而上,手持祥云剑,暗造镶玉剑鞘,头戴宝龙珠冠,早有贺尊安排司仪,喝一声跪。

以贺尊为首的一群文武官员皆跪在地上,山呼曰:“主上威武。”高启黄鹄在下看的呆了,高启按捺不住,怒目而视,向前几步,身后许陟边鸿拉住,高启回顾良久,终究拉不住,曰:“建修何行拜主之礼?”尊曰:“中州新主以祥云剑为尊,号曰楚盟主,安敢不跪?”高启大怒,转问楚承曰:“右将军今日之为,是自己主意否?”承曰:“承蒙六大姓提名相请,入中州为尊,定尽心竭力,除国家内忧外患。”高启尚未说话,贺尊喝一声曰:“西都灵山群臣已令赵将军为先行官前往中州,盟主切勿以拜仁教之事挂怀。”高启暂且忍耐,其余见此谁敢出头?一群人先后拜过楚承,奉为新主,亲定为楚承元年,后世皆称为新承元年,高启回府怒气不息,凭空骂曰:“今番教这黄口小儿得逞,是可忍孰不可忍。”言毕连带着桌上的小壶一并打碎,义曰:“将军勿动雷霆之怒。”启曰:“大殿之上何不指证楚承,反拉扯我,是何道理?”

话未绝属下报曰:“周将军来见。”高启不悦曰:“哪个周将军?”属下曰:“周竹将军。”高启不禁指门冷笑曰:“这贼害的我苦,今日来此定是居心不良,左右与我打出门去。”陟曰:“不可。”启曰:“那周竹昔日暗助于我,不想黄通已死,他却要另立与我争位,今日定是受了楚承欺骗前来投奔,见他有何益处?”鸿曰:“楚承所欺并非将军一人,若与周竹决裂,岂不是教他依附楚承?”陟曰:“此时与周竹联手掌握中州,楚承纵使夺位也是无计可施。”众人劝了半响,高启从之,遂请周竹来见,叙礼毕命就坐,二人说起楚承之事,一拍即合,陟曰:“将军兵马驻于中州四边,且与庆祝新主之名传进城内,纵使赵挚兵进中州,也是不能攻城,将军把握内廷,楚承何足道哉?”周竹鼓掌笑曰:“挟楚承而令国家,竹愿效麾下。”高启大喜,点兵一千进入城内安排换防,细作打探消息急报贺尊,贺尊大惊失色,寻找楚承上奏曰:“高启欲使换防为名胁迫主上,盟主当早做打算。”楚承点头不惊曰:“是是是。”

贺尊不解其意,只做忧急之状,曰:“若高启主管中州,则主上是为笼中鸟网中鱼,虽称主而无实权,何不急愤?”承曰:“敢烦建修打开城门,放高周兵马进城,则是大功一件。”贺尊惶恐曰:“不敢。”楚承下殿抚其肩曰:“此事皆在掌握之中,建修何不往矣?”贺尊虽不明其意,但好歹看他是胸有成竹,遂吩咐八门看守松懈,待高周军进入不费吹灰之力,消息急报楚承,楚承不慌不忙,暗伏刀斧手于内廷,旦日果然等到高启剑履上殿,楚承就令关闭厅门,曰:“高将军干事辛苦,且免于礼。”高启威风凛凛,并不拘束,承曰:“取座与高将军。”左右从之,高启端坐在中,承曰:“高将军守城辛苦,且取酒敬奉。”左右取酒谓高启,高启疑恐有变,并不敢饮。

楚承向下取酒,先敬曰:“此酒味美,高将军不能饮乎?”高启见无事遂取酒来喝,楚承见此忽的将那手中杯盏摔在地上,两边涌出刀斧手来将高启活捉了,启曰:“吾兵镇守城内,若有一失,大军来此踏遍三殿,汝莫要后悔。”楚承不慌不忙,先将高启五花大绑,秘密关押,消息传于外面,周许知道后皆愤,欲兵谏咸元楼,竹曰:“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高将军有失吾等皆无命矣,兵行太急不动太缓,不如将佐披甲入殿,看楚承如何答对?若鱼死网破则兵攻咸元楼。”众将从之,各身披重甲,手持宝剑祈见楚承,楚承欣然而出,见了将士佯作愕然曰:“将军倚靠重任,此为何故?”竹曰:“高将军披坚执锐保全国家,今有何罪竟被生擒于囹圄?将士不愤,特来一问。”

楚承佯作愕然曰:“竟有此事,吾实不知。”竹曰:“祈见高将军一面。”承曰:“高将军辰时来过,说了些拜仁教之事,偶聊几句,半个时辰后就走了。”竹曰:“侍卫亲眼瞧见,高将军入了内堂厅门关闭,盟主尚不知否?”承曰:“吾实不知。”言毕议论纷纷,王蒙见此从旁小跑而至,先拜楚承,然后见周竹曰:“蒙已请高将军入紫金阁,尚未告诉盟主,罪莫大焉。”承曰:“高将军有何事请入紫金阁?”蒙曰:“昨夜生出一件大案,有贼偷入中惠府,手持利刃行刺公子黄祚,当场毙命,那贼已当场擒获,臣连夜拷问,竟供认出幕后指使是高将军,臣不敢怠慢,因此请将军入紫金阁谈话,不想惊动周将军,以讹传讹,是盟主指使所为,因此来见。”承曰:“黄祚死了?”蒙曰:“公子尚在熟睡,是以利刃刺在胸口十二刀,刀刀致命,不治而亡。”

承曰:“黄祚乃是先盟主遗子,事关重大,定要查证清楚,请高将军问话,理所应当。”周竹见插不上话,待其经过说个明白,楚承回过头来曰:“此事非同小可,暂留高将军于紫金阁,待查证详细后再还高将军清白。”周竹无言以对,知会黄氏宗族,收了尸身葬于城北,几家联合审问刺客,王蒙在旁拦住去路曰:“那刺客挨不过刑已咬舌自尽。”言毕目视周竹,又目视黄氏宗族,承曰:“义恭有话,但说无妨。”王蒙取证词曰:“此乃刺客画押证词。”言毕送楚承,楚承接过阅览亦目视周竹,周竹沉默低头,楚承转交供词与黄鹄黄兼,黄兼大哭曰:“弟之死甚冤,祈盟主做主。”言毕二黄尽皆目视周竹,将证词传示杜宣范逸等一群人,周竹默然曰:“此为何意?”话未绝,楚承一把扯过供词,交付王蒙大声朗读,王蒙接过,开声朗读其证词曰:

‘新承元年六月,受雇于军中高启,高启自持有命,功不利己,早与同袍竹议,行刺先盟主二公子黄祚,以嫁祸楚承盟主,挑拨关系,罪人自知命不能保,多过刑罚生不如死,日后会理于三堂过审,先发而亡,字字属实,若有一句虚言,天诛地灭。’

周竹指着王蒙喝曰:“此污蔑之言,断不可信。”楚承别过头去,一声令下拿下周竹,押解下堂,谓二黄曰:“此事定查证清楚,不负了黄盟主在天之灵。”二黄拜过,当日不欢而散,楚承就借行刺黄祚案大肆传唤高周心腹扣为人质,散布传闻,若不许灵山军进入中州则高周死,任丰厉临等守城将士不敢擅自做主,又无人可以商议,暂寻高启之子高佑,佑曰:“定要保全父亲性命。”众人欲打开城门,义曰:“若打开城门,高氏周氏一族连着我等皆死无命矣。”众曰:“何出此言?”义曰:“我等有兵尚遭贬斥,若无兵守城,致使楚承无所顾忌,则必死无疑。”佑曰:“汲义不尊我父,出此无礼之言,可怜一家性命不能保也。”言毕大哭,汲义急忙曰:“众家所言甚是,打开城门可保两位将军性命。”高佑哭声乃止,就令打开城门迎接灵山军入城。

汲义护着一家老小逃出城去,楚承接连将高周军中将领换成灵山军中将领,暂压高周亲信于府内,无令不许外出,从此威名大震,中州无有不从其号令,大赦天下,极刑者重,重刑者轻,轻邢者免,军中者奖,无军者罚,有功者赏,无功者免,并暗发使臣游走东北寻觅欧阳觉踪迹,若有发现即刻回报,再废西都灵山为虞城,下辖连城、塘河、田孝、奇州四郡,官吏分拨搁置,或选入中州或选入地方,或选入军中或选入政中,韩沫为北辕主管,陈廉、张晔为副主管,阿什满为将军,统兵负责靖西战事。王显、伏成为前辕主管,负责濮关战事,林迁、耿直为后辕主管,接应濮关。楚承整备兵马攻打邓经,并与高州决战。话分多头,且说濮关北,关武、邓经主管兵马救援蒙越,久闻恭阳军镇守濮关严谨,不得南下,关武属下每日以游戏为乐,不进一步,恭阳军探得消息因此松懈,关武暗里偷过崇山峻岭袭恭阳军,大破之,斩首三千余人,与蒙江合兵,复得濮关,听闻楚承夺位,南国改元新承遂不敢进,将此消息发回高州,濮关败报也传入中州,楚承听闻急向王蒙问计,王蒙不慌不忙,说起一条计来。

正是:夺位尚得初来稳,又闻战事起边关。不知王蒙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两年之约:那年的快乐

    两年之约:那年的快乐

    这本小说,主要写了唐鑫、袁诗琪、唐政、元文涛、陈晞这几位小学生的快乐生活,但是,两年之后,他们是否能再次相遇?两年之约,恭候你们!
  • 七冠

    七冠

    宇宙某一位面七位巅峰之皇间的水火不容,以及爱恨情仇……
  • 木曰炎上,水曰润下

    木曰炎上,水曰润下

    不够富有,你也要过得开心;不够聪明,你也要有勇气和信心;不够漂亮,你也要真诚和善良......
  • 情系厦门

    情系厦门

    关于台风,我是没什么印象的,但是“莫兰蒂”的到来,却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然灾害的破坏之力,然而,灾难带来了毁灭,但何尝不是一场破茧之后的新生呢?
  • 煌雀

    煌雀

    他是贵族,是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术国皇子;他是散人,是没有任何强大背景的山林散士;他是杀手,是敌国首屈一指的杀手之王;她是盲人,是深受他宠爱的逆鳞所在;命运的驱使,他们四人遇到一起,各自的生活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数……
热门推荐
  • 半夜鬼来电

    半夜鬼来电

    对于小说的一些设定不是很满意,打算重新整理一下,捋清主线,重写。对不起各位读者大大,请稍等片刻!
  • 绝色医仙之凡界

    绝色医仙之凡界

    她二十一世纪特工,意外魂穿修仙大陆。几翻风口浪尖刀口舔血的生活,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我很好奇这几年你究竟是怎么过来的。”“当你想守护一切却没有能力的时候,自然就这么过来了。”
  • 重生娱乐圈之女神

    重生娱乐圈之女神

    她,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她曾经希望重生,可当真的重生了。她又疑惑了,她为什么会重生?当遇到了那个他,她似乎有些明白了。上天让她重来一次是为了弥补她的一点遗憾吗?真好。
  • 使徒房间

    使徒房间

    女友的一张照片发到周浩的手机上,并且让他立刻找到自己的时候,周浩拖着因为通宵做策划而疲惫不堪的身体坐上了一辆出租车,结果周浩坐的出租车却出了车祸。当周浩清醒过来之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封闭的白色房间,房间里虽然有医生和护士,可这里并不是医院。“欢迎来到使徒的房间,你们可以叫我使徒。”一个神秘人出现在房间之中,然后将他们传送到了一场生存游戏之中。从此,周浩开始了自己的求生之旅。
  • 双面BOSS不好惹

    双面BOSS不好惹

    当乔安发现,她爱上的两个男人其实是一个人……荣晋,“我是豪门,做我老婆是天下女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乔安摇头,“一入豪门深似海,我不傻。”荣晋,“我是王子,身份高贵。”乔安白眼,“瞎猫碰上死耗子,我不稀罕,而且我有意中人了。”想我荣晋当得了总裁,做的了王子,就不信搞不定你这个小娘子。香车豪宅,够不够?嘘寒问暖,够不够?送你跟高逼格的法国大师学艺,够不够?力捧你为天下第一调香师,够不够?物质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关键时刻再来个全天下女人无不为之疯狂的浪漫求婚,看你还能撑多久!
  • 青丝轮回劫

    青丝轮回劫

    天若不顺,便翻了这天又如何?他若不喜,便强了这人又如何?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找去吧!
  • 灰色水晶鞋

    灰色水晶鞋

    现代王子巧遇灰姑娘的故事,架空现代文。
  • 夜君天行

    夜君天行

    踏天而行,与天道争锋,破碎地规,挣脱天束,执掌六道轮回,行于天外,夜君天行。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百姓战纪

    百姓战纪

    上古八大姓,缘起缘灭!诸帝争霸,煌煌大世,乱古之中走来一名少年,一切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