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49300000081

第81章 救英雄深入虎穴拒劲敌共赴黄泉(续)

匆匆数天早过,这日郑虎臣和伍术等人回到下处,只见天下群雄,如“塞北双雄”高智慧和幸强勇,以及当今天下三大门派之少林、武当派的一干高手约有数百人,都陆续来到了。为免鞑子察觉,他们秘密地陆续来到城外的一处破庙中集会。

郑虎臣这时为了要救文天祥,当仁不让地以天下武林盟主自居,将自己这几天自张千载处探听到的有关文天祥的情况,向大家进行了通报,结末道:“文丞相如此大仁大义,而能舍身赴死,其实英雄可敬!我等习武之人,正该以他为榜样,为了正义永存,虽死何憾!”

“为了正义永存,虽死何憾!”群雄轰然答应,声若雷霆。

郑虎臣大喜,道:“虽然如此,死毕竟是实不得已才不得不为之的无奈之举;尤其是文丞相这样的大英雄,我们不能让他白白地牺牲,我们要拼了命地把他救出来。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就要作出一万分的努力;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完成抗元复宋的大业!”

群雄听了,又是一阵哄然,争相请命道:“郑大侠要我们怎么干都行,快下命令吧!”

郑虎臣一阵激动,朗声道:“这个时候就快到了,请各位英雄稍安勿躁!”

安顿好群雄后,郑虎臣再次和伍术来找张千载。

张千载将二人让入屋中,道:“二位说的踩点儿,这事儿成了!幸亏在下于此多年,同那些个狱卒早都混熟了;否则,只怕不是轻易就能入去的!”

郑虎臣大喜道:“咱们什么时候前去?”

张千载道:“随时都行!不过,咱们必得多备些吃食、衣被什么的,一来孝敬文丞相,二来也免不了要送些吃食给那些个龟孙子,三来也不惹人注目!”

伍术道:“张义士顾虑得是,我这就着人打理去!”

须臾,衣食备妥,三人亲自肩扛手提,迤逦来到城东,穿行于那纵横的街巷、曲深的胡同之中。记不清过了几条街巷、转了几处胡同,反正如走迷宫的一般;幸好有张千载领着,郑虎臣和伍术终于来到了兵马司监狱门前。

有张千载领着,门前禁卒并未力阻,也未杀气腾腾地呵斥他们;只是在郑虎臣和伍术周身上下检查了一遍,确认他们并未携带刀兵之类,便放他们入去了。

郑虎臣和伍术一路行来一路偷眼观瞧,只见沿途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防范甚严;来到囚室,却也未如想象中的建于地下或是固若金汤,只是一间低矮、狭窄、不透风的土牢。——说白了,这只是一座四合院中的一间土屋而已!只不过,周围禁卒佩弩执刃环伺,犹如一堵森森的人墙暗中环绕······

张千载领着郑虎臣和伍术进了囚室,将些吃食、衣被孝敬文天祥,又将多半的吃食送给在场的禁卒,同他们热乎着!

郑虎臣和伍术进了囚室,见了文天祥,赶忙下拜道:“草民向文丞相请安!”只见文天祥因久处于此,身上已是长满了虱子,并且衣衫褴褛,实与一般的囚徒毫无两样。同时,郑虎臣和伍术早听张千载说过:只有四十六岁的文丞相,因多次生病,瘦得皮包骨头,已显老态龙钟,左眼已经看不清东西,接近失明。但他一直很平静地对待一切,从容地写诗、读书,把自己的主要经历写了下来。并坦然表示:我想死,也求早死,剐、斩、锯、烹、淹,怎么弄死都行,但就是不自杀······就在这样肮脏腐臭的环境里,他竟写下了流芳千古的长诗《正气歌》——着实感人肺腑啊!

文天祥见他二人面生,不免问道:“二位是谁?”

二人自我介绍毕,文天祥道:“久闻郑大侠为国为民除奸,后来却被捉拿,却又怎地逃脱了?”

郑虎臣约略地将前事述说了一遍,文天祥听得直点头,感慨道:“我大宋所以灭亡,正是奸佞当道,不容忠臣之故!所幸郑大侠机智逃生,亦属万幸了!”说着,又对伍术道:“伍帮主年纪轻轻,就能领导天下第一帮,实非等闲之辈!”

伍术闻言,顿首不已,道:“草民忝为一帮之主,坐视丞相受鞑子蹂躏,其实心里难过。必倾全力拯救文丞相于水火,方称下怀!”

文天祥听了,摇头不止道:“劫狱救我,此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实不可造次!况且,元人所以能灭我大宋,横行中原,并非仅仅是元人的铁骑无敌,亦是大宋的人心已死,国魂已失之故。纵然救得我出去,必也于事无补;倒不如让我从容就义,轰轰烈烈、堂堂正正地去死,或能唤醒人心、复苏国魂。只要人心不死,鞑虏必除,江山可复!”

郑虎臣和伍术再三恳请施救,文天祥始终不肯脱逃。二人无奈,只得暂且告辞,同张千载离开了这非人的处所。

张千载听说文天祥不肯越狱潜逃,另出主意道:“德祐皇帝现如今与宋宗室大臣,寓居蓑城苇。倘能觑便劫了他出来,文丞相又怎能不抛头露面?那时,咱们趁机杀入鞑子皇城里面,据了此处,号召天下;更派兵守住了各处关口,阻住鞑兵的来路。倘天未绝宋,未尝不可以恢复。”德祐皇帝赵隰当年随全太后被虏至燕京,降封瀛国公,令与宋宗室大臣,寓居蓑城苇。

郑虎臣和伍术听了都道:“近畿的兵如何可退?”

张千载道:“忽必烈这厮每年必赴上都避暑,等他去了,京城空虚,便好乘机发难。”

郑虎臣道:“若是得便杀了忽必烈,更加事半功倍!”

张千载听了,摇头道:“只怕杀他不易!”

伍术忽道:“张义士这里距文丞相囚室不远,我倒有个主意,正可同时做两手准备!”

郑虎臣和张千载都奇道:“伍帮主所言,却是甚么好主意?”

伍术笑道:“我想的却是个笨法子:咱们从张义士这里,挖个地道直通文丞相囚室;到时候略施手段,将文丞相麻翻,再偷偷地背出来······”

张千载摇头道:“伍帮主主意虽妙,只怕工具难寻!”在平毁所有汉地城郭后,元廷除了已下令汉人士兵平时在军中进行武器管制外,也限制民间使用铁器。

郑虎臣略思片刻,决断道:“烦张义士设法探听忽必烈这厮什么时候赴上都避暑,具体走哪条路线?我和伍帮主尽量想方设法弄些工具,挖个地道直通文丞相囚室!”

令郑虎臣和伍术始料未及的是:其时元朝不仅严禁汉人结社、集会、集体拜神,而且更加禁止汉人私藏兵器;汉人不能充任主官,随意分配私田为官员、王公贵族私产,汉人变为农奴事;这倒也罢了!不曾想,他们竟然还规定“寸铁为凶”,就连百姓的菜刀、剪刀之类都要几家合用,每户还要安插元兵监视,称“家鞑子”,食宿由寄主供给,并且享有辖下人户女孩的“**”。“诸蒙古与汉人争斗,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等等。民族压迫,十分残酷。限制民间使用铁器,竟至严格如斯。其时,群雄的兵刃皆已被缴殆尽;伍术麾下的丐帮,若非使用特制的铁笙,躲过了鞑子的盘查,怕是也要手无寸铁哩!

郑虎臣和伍术无计可施,只得令丐帮帮众悄然掩至张千载的居所,大家轮流着,硬生生地将铁笙代锄头使用,开始开挖地道。工程的艰巨可想而知,不过,幸赖人多力量大,挖洞、弃土,大家轮番施为,倒也干得进展神速,毫无破绽。

然而,许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地道完成过半的当儿,不意这燕京城里,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那地道里咕噜咕噜地冒出了齐膝的积水,工程不得不暂停。此后连续一个半月却也未见阳光,随后又是一场倾盆大雨,把那地道彻底堙没了。

郑虎臣和伍术见状,彻底失望了——铁笙全磨秃了,哪里还找得到工具呀?!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恰在此时,张千载得到消息:“听说忽必烈和太子真金前些天去上都了!”

郑虎臣和伍术听了大喜,以手加额道:“天助我也!”于是急忙召集群雄,商议劫狱拯救文天祥,袭击蓑城苇、劫夺德祐皇帝,以及杀入鞑子皇城、聚兵起事等事宜。郑虎臣道:“事不宜迟!咱们加紧准备一下,预计明晚便可以采取行动!”当时分派人手,令伍术次晚领着属下随行的丐帮帮众约莫千人变易服饰前往兵马司,劫狱拯救文天祥;自己请了张千载领路,携同群雄数百人,袭击蓑城苇、劫夺德祐皇帝。一旦得手后,在皇城外会合,直接杀入鞑子皇城,据此起事!

次晚夜色初降,郑虎臣和伍术各自密会属下人马,检查起事前的准备工作;只见大家普遍缺少兵刃,多以棍棒临时代用。郑虎臣和伍术自也无可奈何,只得勉励大家齐心协力,誓与鞑子抗争到底!

当晚大家饱餐一顿,待到夜半子时,两路人马分头出发。

伍术领着属下随行的丐帮帮众约莫千人,趁着夜色,迤逦前往兵马司。伍术亲自在头前带路,凭着良好的记忆,来到兵马司侧首的一条胡同里;轻声地吩咐帮中护法齐多智、甄守信,令他们分别领了帮众,将兵马司四周暗自团团围定,务必不让鞑子出入。随即同长老任行仁施展轻功绝技,飞身上了身旁的房顶,悄悄地摸至文天祥所居的囚牢侧前方,居高临下地暗自四下察看:只见那里的牢房东倒西歪,眼看着全要倒塌,周围一个禁卒都没有。

“咦!这里好像没人吔!”丐帮长老任行仁奇道。

“是啊!怎么不见张义士提起?”伍术也觉意外,却又不明所以。

“张义士每天都来这儿么?”任行仁低声问道。

伍术道:“原本他每天都要为文丞相供送饮食的,不过,连日来因为要打探鞑子的消息,怕是来得疏了······”

任行仁道:“这就是了!看这里的牢房全都破败得不成模样,怕是正在整修哩!只不知鞑子将他们转移到何处去了,害得咱们白跑一趟!”

任行仁说得不错,在持久大雨的浸泡中,兵马司监狱的牢房摇摇欲坠,鞑子早将犯人们转移到别处,文天祥则被转移到宫藉监了。此刻,鞑子正准备为这里的牢房进行加固哩!张千载连日来忙着探听鞑子的去向,又哪里能够逆料于此呢?!

伍术当时大失所望,怏怏地离开兵马司,领着属下的丐帮帮众,转投鞑子皇城而去。

郑虎臣当晚请了张千载领路,携同群雄数百人,直袭蓑城苇,欲劫夺德祐皇帝,成就一番大事业!张千载领大家抄小道来到蓑城苇左近的隐蔽处;就着朦胧的月光,郑虎臣等仔细地察看着这里的情况:只见那蓑城苇却在层层叠叠的蒙古军营中间,乃是用草苇覆墙、圈成的一个小城堡,里面则是用坯土筑墙搭建起的一座座圆型小营帐,周遭再用灌木、竹子以及栅栏围护起来。中间又有一座纯粹的木构房屋,茅草覆顶,四周还挖掘了壕沟,端地牢固异常。这还不算,只见周遭鞑兵出没,不离左右。

张千载指着中间那木屋道:“那就是皇上的居所了!”

郑虎臣看了,不免惊叹道:“鞑子端地戒备森严!”

张千载不无担忧地道:“如此怎生劫得皇上出来?”

郑虎臣略思片刻,道:“咱们别无他法,只能将这几百人散布开来,趁着夜色的掩护,同时向里进攻。鞑子那时防不胜防,咱们必然有机可趁!”说完,即刻沉声下命令道:“各位听我号令:大家即行散布开来,同时向最中间那座纯粹的木构房屋靠拢,皇上就在里面;大家千万注意隐蔽!记住:得手后,在鞑子皇城外会合。开始行动吧!”

群雄得令,纷纷依令而行,先散后聚,向着那戒备森严的蓑城苇中心挺进。

群雄数百人久闯江湖,于此夜行之术并不陌生,行动起来自然果敢而迅速;须臾之间,已然纷纷潜至小城堡外。有那么一两拨人,竟已不畏艰险,搭人梯越墙而入了!

郑虎臣依然与郑毅、曹猛做了一处,只是加了个张千载。郑虎臣见张千载武艺不精,自也不敢造次,就吩咐郑毅专门护着他;这才回转头来,观察群雄的行动进展。只见群雄纷纷越墙而入,直朝目标挺进。有人已经接近圆型小营帐外围的栅栏了。

就在此时,意外陡然发生了:

自那一座座圆型小营帐里,忽然悄无声息地冒出了百十条“台嘎瑙亥”!

“台嘎瑙亥”是蒙古语“骟犬”的音译,俗谓“细驯出来的细狗”。

——养狗是游牧民族蒙古族人的一项重要生活内容,有“走马是路途的装点,吠犬是家庭的装点”之说,“爱之甚于爱人”。这是因为,好狗不仅是狩猎和放牧的帮手,还是主人的耳目,忠实、勇猛又听话!

细狗尤其如此!这种狗一般来自猎狗家族,无偷吃的不良习性;以身长、腿细、耳竖、鼻尖······为佳。俟其长到一岁,主人就用毛袋蒙住其头,割去**,名曰“净身”。净身后的细狗不吃屎、不逐母狗,经过精心调驯,教以跟踪、追捕、厮咬的全套本领,并养成不叫的习惯,造就勇猛的气势,然后一辈子跟在主人身边专心打猎。其中又有个头大、嘴角深、力气足的佼佼者,既勇猛顽强,又机智灵活,成其为“蒙古猎狼犬”;数条猎狼犬能够主动配合,不用主人指挥,而对狼围追堵截,将其咬死甚至生擒。端的是厉害非常!

张千载久处于此,自然知道细狗的厉害,当下大惊失色地对郑虎臣道:“这些都是鞑子精心豢养的‘蒙古猎狼犬’,大家怕是难以抵敌······”张千载话音未落,只听那百十条“蒙古猎狼犬”低吠几声,呜呜碜人;随见小城堡中鞑兵蜂拥而出:有执弩点射群雄的,有吹号角呼唤援兵的,有包围德祐皇帝居所的······霎时闹得沸沸扬扬!

群雄骤出不意之下,大惊退步,却已不及;只见那弩箭来得迅猛而密集,群雄纷纷舞动手中棍棒进行抵御,却哪里及得上兵刃的趁手?于是不免多有中箭负伤者。这倒也罢了!可恨鞑兵在一阵猛烈的弩箭攻击过后,终于扒开栅栏,放出了那百十条“蒙古猎狼犬”;又一齐各执蒙古弯刀,朝群雄凶猛地扑来。

群雄霎时抵挡不住,纷纷作鸟兽散。

郑虎臣无计可施,只得令郑毅护着张千载先行回去;自己则与曹猛且战且退,朝鞑子皇城方向移动。

要说这鞑子确也凶残已极,纵了这百十条“蒙古猎狼犬”,对群雄厮扑噬咬,虽然未必便伤得了他们的性命,但随之而上的鞑子,各执了蒙古弯刀,却是不容小觑!

——想那蒙古弯刀,的确大有来头:可以说是几经锤炼!早期的蒙古人不是用弯刀,而是用契丹人常用的长刀,后来在与西亚的交易中,他们也接触到了风靡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弯刀,有心的蒙古人认真研究了弯刀受力上的优点,又结合了长刀的厚重和朴刀的锋利,改进材质和锻打方法,引入汉族的热处理技术,于是削铁如泥、令人胆寒的蒙古弯刀诞生了;至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军队的弯刀几乎可以砍断所有对手的刀剑,为蒙古大兴起到极大的战术辅助作用。

虽然,沉重的弯刀也存在一个致命缺陷:挥舞这样的刀会消耗很大体力,而且速度也不会很快,但是对付郑虎臣等手无寸铁的天下群雄,确是绰绰有余的了!

于是乎,“蒙古猎狼犬”加上蒙古弯刀,群雄几乎无可抵御,只有挨宰的份儿!

同类推荐
  • 明末三国传

    明末三国传

    一群高中生穿越去了明末,有的投靠了李自成,有的投靠了满清,还有的则苦苦维持着大明,他们的到来,改变了明末的格局,这就是明末三国列传
  • 老子是马超

    老子是马超

    老子是马超,狂拽酷炫叼!老子是马超,兄弟多、人缘好,东汉末年任逍遥!刮掉董卓肉千坨,追得吕布到处跑!三国乱,太平遥,且看马超手西凉刀,换你个起身拍案叫声好!
  • 皇匪

    皇匪

    昔日天朝远走牧北,泱泱大国沦为贼盗,人们称之它为皇匪!皇匪,顾名思义,就是皇家土匪!中原江山落入异族之手,但凡热血男儿都期盼着驱逐异族,光复汉家山河;林岳受师命下山,带着无上使命踏上征程;他的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匡君辅国!自这一刻起,天下再度大乱,皇匪之名,让人闻风丧胆!阴谋诡计,斗智斗勇;杀戮背叛,尔虞我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长刀所向,血流成河!问悠悠天地谁主沉浮,唯皇匪旗帜独立苍茫!【太子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有事没事评论一下,这对一本新书而言非常的重要,拜谢!每日两更,上架后爆发!】
  • 大宋传奇之帝国

    大宋传奇之帝国

    小镇著名兽医王陆穿越到了大宋真宗年间,身影单薄的婢女,身背这父母的不共戴天之仇,族人和朋友都背负着这个时代的伤痛,我们一起看王陆在这个历史转折点去为我大宋来书写出怎样的帝国事业!!!!!
  • 蓝色的草原

    蓝色的草原

    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曾被成吉思汗统一起来的蒙古人又重新四分五裂。南方的大明帝国正处于暮年,而新生的后金也产生着极大的野心。所谓乱世出英雄,谁为英雄?没有人知道,在这个时代,谁都可以是英雄,谁都可以创造传说。但如今,这里的人们依稀只听到那大漠深处传来的悲壮一声:我永远也不会放弃我深爱的这片土地,因为这里有我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热门推荐
  • 噬身之蛇

    噬身之蛇

    你听说过噬身之蛇的传说吗?被远古的基因改造、注射神秘的药剂,化身为半人半魔的嗜肉怪物。属于人类的灵魂与死徒的本能不断地进行斗争!为了活下去、为了复仇、为了心中的理想!他只有杀、不断地杀!想要用这双染血的双手杀出一个黎明!然而,到底什么样才算得上真正的黎明呢?这是一个关于末世中的斗士的故事……
  • 帝谋·三千红尘

    帝谋·三千红尘

    她是美艳聪绝的嫡长公主,世人眼中最是意气风发的尊贵女子,受帝父皇兄两朝宠爱,九州无极;他是旷世门阀的嫡传血脉,百姓心里第一贵胄天成的温润王孙,年少封王恩赏两无双,位同储君;九岁时,她为王朝杀天下、诛亲贵,出手狠辣,惊绝于世,正逢初遇良人--白衣玄带谦谦君子,更得圣旨赐婚,最是春风得意富贵花;十二岁时,她被他退婚于朝,尝尽天下唏嘘诟病,自此于公主府豢养面首三千,自言繁华人生,惟愿饮尽弱水三千瓢,宁负天下不辜己;十七岁时,当她的过去被人残忍剖展于天下武林面前,他对她爱恨反转,恨不得疼碎整颗心,可相隔五年的情爱,当真还能恢复如初?那年与那一身玄衣的少年相识于帝都皓雪中,颠覆了她对世间万物的看法,亦颠覆了她对自己的认定,后来,她愿意为他倾覆一切,只愿与他执手天荒地老,但只得来他慵懒含笑的拒绝,她只知道他不愿娶她,却看不见他早已为她倾覆的一切;她一生挚爱:一个是天下命定的王者,为她洒尽心头赤血,却要倾覆她的王朝;一个是瀛寰背后的操手,承担天下一诺为卿,却势必将她拒之门外;当挚爱与使命碰撞,当亲情与爱情对立,三寸绕指柔,终究难抵三千繁华界。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都是闲事。
  • 烟诺

    烟诺

    他哈利兰莫奇;她精灵族烟诺。两个在这天骄纵横,繁星闪耀的时代,如尘埃般微小。命运让两人相遇;相知;相恋。然而种族的隔阂,使命的牵绊。斩断了这一切。然而相思成灾。挣扎,反抗;直到有一天鲜血流尽,染红大地。
  • 仙探

    仙探

    身世凄惨的少年被仙界一位高层看中选为仙探,仙界中一场场不为人知的阴谋、扑朔迷离的案情,且看他如何一边修仙证道,一边探案破局……
  • 星妈也疯狂

    星妈也疯狂

    死党:季默,我痔疮又犯了,快给我“奶”一下。季默:好咧,星之祝福!校花:季默同学,我这几天不太舒服,你懂的。季默:好咧,星之祝福!领导:这两天天天关怀失足少女,腰力不行了,季默同志快给我治治。季默:······!TM,熊的力量!这是一个重生异界,得到众星之子能力少年的逗比之旅。
  • 神剑遮天之修真记

    神剑遮天之修真记

    且看身为剑神之子的他,如何携轩辕,御上古,踏神天,破万法,一剑既出,吞噬星空!欢迎阅读《神剑遮天之修真记》茫茫书海,能与大家相遇就是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 绝世皇妃

    绝世皇妃

    她,本是一国公主,父母的掌上明珠,容国的骄傲,却在战场上对敌国皇子一见钟情。为了他,放下一身的骄傲,离开母国,不远千里去到他的国家,只为嫁给他。原本以为终于可以如愿以偿的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可没想到对方却在新婚之夜缺席,随意派了个侍卫来打发她。她怒,她想要问他为什么,却看见他将她的仇人拥入怀中,呵护如至宝。可如今木已成舟,箭以离弦,她已然没了退路,只能向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剑魔神

    邪剑魔神

    白发邪神,一支青铜小剑,出神莫测;一柄绚丽长剑,若舞梨花,将门之后,却是五行皆无的废物,劫后逢生,杀出一条邪神之路!天要灭我,我便灭天!
  • 边缘人物

    边缘人物

    茫茫人海中,总有那么些人与众不同,他们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又必不可少,这些人统称为边缘人物。李赫在无意间得到一块黑色水晶,从此开启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但英雄的道路注定孤独,他能否守护住自己所爱的人,又能否战胜邪恶?一切尽在《边缘人物》
  • 修真高手在花都

    修真高手在花都

    天才绝艳的修真高手陈如峰穿越到现代都市,成为面临高考的高中生,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陈如峰纵横都市,彪悍的人生从此开始,各种美女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