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81500000017

第17章 袁本初兵败黎阳

第十七回袁本初兵败黎阳吕布再议取冀州

且说曹仁欲出兵迎战,李典却要阻拦,李典曰:“丞相离去之时再三嘱咐不可轻出。将军何不思之。”曹仁曰:“曼成多虑耳,前番吾亦战之,河北军已败,今再战之,有何不可。况丞相不日便至,袁绍必败。”典又言:“前日胜之,乃袁绍不知虚实,今袁绍亦已知丞相不在营中,若彼尽力攻之,胜负难料。”曹仁大怒,曰:“李曼成安敢乱我军心!吾意已决,勿需多言。”李典默然,曹仁留李典守住大营,尽起三军迎战袁军。

曹仁见河北军来势汹汹,即令徐晃出战。张郃见徐晃亦不多言,举枪向前,晃提开山斧与郃战到一处。约有十合,高览赶到,大喝曰:“高览来也。”曹仁亲迎之。四将在两军阵前捉对厮杀。忽高览一声大喝,河北军四面冲杀过来,曹仁亦挥军而上,两军混杀至一处。河北军人数众多,渐渐占了上风。李典在营中闻曹仁落败,即率一军冲入阵中,河北军被李典忽的一阵冲杀,不及拦阻,两边让出一条道,曹仁、徐晃趁势冲出阵去,张郃、高览亦不追赶,得胜回城。曹仁回营惭愧不已,悔不听李典之言,李典亦劝慰曹仁,二人遂和睦。后张郃几番叫阵,仁只依李典之言,高挂免战牌,郃几次强攻之,皆被曹军弓箭手乱箭射回。

如此过了十日,曹操率军亲至,曹仁大喜。操闻曹仁前日兵败,责仁不听李典言,又闻李典阻仁出兵,重赏了李典。念曹仁初战告捷,使袁绍未能轻易破营,功过相抵。曹仁遂请缨进取黎阳,操许之。并派人至书袁绍,言不日决战,绍乃回信约定三日后再战。

却说曹操早在袭取青州之时就已定好计策,今既已约定日期,遂令诸将一一准备。三日之约转瞬即至,曹操令曹仁领一千军为饵出城迎敌,其余诸将如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居左,李典、乐进、于禁居右,许褚护住中军,一干武将皆伏于城外密林之中,单等曹仁引袁军而来。

曹仁提刀于城下叫阵,河北军中张郃正欲迎敌,袁绍二子袁熙提双刀拍马而出,曹仁见之大笑曰:“袁绍无人,竟派一小儿迎战。”袁熙大怒,直往曹仁砍来。曹仁即使副将史涣相迎。二人在阵前你来我往战不下二十回合,熙大喝一声,将史涣劈于马下。曹仁见状大怒,亲提刀来战袁熙。袁熙本非曹仁敌手,因曹仁只为诱敌,故手下留情,哪知这袁熙不知好歹,劈了史涣便以为己能,竟将曹仁不放在眼中,曹仁暗自好笑,约战了四、五个回合,曹仁佯败,倒拖砍刀往回退去。袁熙不知是计,挥双刀引军追去。张郃见曹仁诈败,急换袁熙不可追赶,熙充耳不闻,张郃无奈,只得引军赶上。袁熙追赶曹仁约有十里,见张郃紧随其后,愈是胆大,愈发追赶的急。曹仁却正担心河北军不来追赶,回身再战袁熙。未及四、五合又退,袁熙便又再追。张郃自后赶上袁熙曰:“公子不可再追之,曹仁且战且退,必有伏兵。”袁熙骂张郃畏首畏尾,自顾追去。张郃恐袁熙有恙,只得硬了头皮紧随其后。追至密林处,张郃又劝:“此处林密,现正值入冬,树木干燥,若曹军用火攻怎生抵挡。”袁熙猛省,勒马便回。怎料后军源源而来,一时难以离去。正在此时,一声梆响,两面曹军尽出,左有夏侯惇、夏侯渊、徐晃,右有李典、于禁、乐进。前面曹军左右闪开让出一将,正是曹仁。仁大笑曰:“袁熙小儿,敢再与吾一战否?”袁熙大怒,撇下张郃直取曹仁,此番曹仁手下再不留情,唰唰唰仅三合便打得袁熙汗流浃背。张郃见熙落败,挺枪抵住曹仁,袁熙趁势退去。张郃正苦战曹仁,不想许褚又至,张郃无心恋战,晃过一枪即刻往后退去。

且说袁绍知袁熙斩了史涣,又战退曹仁,心中大喜,领了高览亦率军追赶,不想曹军两边伏军尽出,自家后路亦被徐晃断了。高览死命护住袁绍且战且走,慌乱之中竟失了袁绍。高览于乱军之中往来冲杀寻找袁绍不知如何是好,正遇到张郃败下阵来。览见张郃,心中稍安,言与袁绍不慎走失。张郃谓高览曰:“袁熙不听吾言,以至有此败也。想袁本初据四州之地今仅存冀州一地,今又大败,你我大将,日后如何容身矣。不若投了曹操而去。”高览曰:“吾亦正有此意。”二将商议已定,即领一军往曹营而去。正有许褚追赶袁熙至,闻张郃、高览二将来投,乃令二人弃了军械,带着二将来见曹操。曹操见二将来降,亲迎之。乃谓二将曰:“将军何其来迟焉。”张郃、高览惭愧不已。后胡明叹之曰:“河北四国柱,仅官渡、黎阳两战而荡然无存,袁绍之败,凄凄惨惨至极矣。”

袁熙于乱军之中寻得袁绍,父子二人抱头痛哭。熙言张郃、高览二人投曹,绍气血上涌,昏厥而倒。绍自感不能主事,令袁熙总督军马,收拾残军往邺城退去。曹操此战大胜河北军,得军马器械无数,降者不下数万。曹操犒赏三军,欲再起兵讨邺城,荀彧曰:“丞相此战得袁绍降军数万,又得张郃、高览二将。袁绍虽逃得性命,然仅存一州之地,且人心惶惶,实不足虑也。所虑者惟吕布是也。”操曰:“正如文若所言,若不趁势灭了袁氏,待吕布灭之,则河北三州之地皆为吕布所有。吕布小儿今非昔比矣,武有张辽、赵云为辅,文有陈宫、贾诩为爪牙,更有那胡子昊为其划谋,近又新降了颜良、文丑、田丰等人,羽翼渐丰,实为劲敌也。冀州地域辽阔,物产颇多,若可得冀州,方有把握胜之,若不然,胜负难料矣。”荀彧则言:“丞相欲取冀州,文若有一策,或可行之。”曹操问之,荀彧曰:“丞相战袁绍之初便与吕布商定共取袁绍,怎的忘记?吕布已得并州,虽屯兵壶关,却未曾动之,此乃坐山观虎斗耳。今袁绍新败,丞相何不使人至吕布处,叫其出兵壶关,夺取邺城?他二人无论谁胜,丞相攻其败者即可。若二者皆不能胜,丞相到时便可随心所欲任意取之,岂不妙哉?”曹操闻言大喜,遂罢了进邺城之念,寄书与吕布,言袁绍新败,温侯可兵出壶关直取邺城,冀州不久便亦为吕布所有云云。

吕布将曹操书信递与众人览之,张辽曰:“袁绍兵败,战无军心,正是夺冀州之时。”贾诩曰:“此时夺那冀州,时机尚可,却耗费甚巨。主公近来连连征战,百姓疾苦,若再战之,即使全胜,亦非三年方可恢复。此间若再有征战,只怕补给不足矣。”田丰亦云:“贾文和所言虽善,却不知冀州钱粮富庶,若得冀州,一战之资何需三年恢复?一年足矣。”臧霸等一众武将亦言可战,只胡明在一侧一言不发,吕布遂问曰:“军师可有良策对之?”胡明笑曰:“众人所言皆有道理,亦可战,亦可不战。此一决,旨乃在主公,而不在明也。”布曰:“开疆拓土,吾之愿也。袁绍新败,此良机难觅,吾以为可战。”明笑曰:“主公欲战,子昊当竭尽所能。”布又曰:“难道军师亦以为可战?”明故作惊讶道:“为何不可战?此战若胜则河北大定,胜吾等转战十年,故必战之。”贾诩曰:“军师岂不知曹操用心?曹操胜了袁绍,又得了青州,却于士气正盛之时停而不前,反至书主公,叫主公取冀州,曹操焉能如此大方。”明笑曰:“此曹操亦坐山观虎斗,欲收渔翁之利也,曹操煞费苦心,吾怎不知。值此天赐良机,若不取之,实在可惜。”吕布闻曰:“军师之言,莫非已有良策?”明曰:“然也。”吕布大喜,谓胡明曰:“军师既有良策,何不速速道来,真个急煞奉先也。”胡明亦笑曰:“主公勿急,且先回复曹操言即日便发兵邺城再做区处。”吕布依之,亲书一封交于曹操来人,谓其曰:“可回禀丞相,言布定不负前日之约。”来人拜别吕布,持布亲书而去。

待来人离去,胡明言道:“主公要取冀州,需待一人身亡尚可,若此人不亡,河北难平耳。”布不解,问曰:“需何人而亡?”明曰:“袁本初也。”田丰在旁曰:“军师缪言矣,袁本初正值盛年,如何言亡也。”明曰:“袁绍外宽内忌,今又官渡、黎阳皆败,长子袁谭亦陨,值此损兵折将之机,若派人潜入邺城,谣传主公与曹操结盟,不日即合取邺城取其性命,听闻袁绍败军之时险些吐血,若听闻此谣言,必命不久矣。袁绍身亡,河北群龙无首,奉先此时乘机出兵,破之易也。”田丰曰:“军师此计胜百万雄兵,歹毒至极也。”明曰:“非子昊歹毒也。你我皆身处乱世求存,今日安榻岂知明日可枕乎?依子昊看来,天下已然大乱,连年征战使百姓苦不堪言,若不以战止战,天下百姓安有宁乎?曹操乃百年难得之枭雄,与彼共处一世,真不知是福是祸焉。袁绍、袁术,乃至荆州刘表、西凉马腾、汉中张鲁、益州刘璋皆为过客也。今日主公若不灭了袁绍,待曹操破之,他日主公亦沦为过客,我等皆为阶下囚矣。”田丰闻言愕然,自思曰:“原来胡子昊心中早已将天下尽数囊于掌中,吾不及也。”胡明见田丰不再言语,慰丰曰:“子昊知元皓心意,他日取得邺城,子昊必谏主公以王侯之礼祭奠袁本初,元皓切勿以此为念。”田丰甚为感动,叩谢胡明。明见众人亦不再言语,便又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子昊既言袁绍可破,则定要破之。袁绍一旦身亡,主公尽可依在下之策行之,胡子昊但叫主公坐定河北三州之地。”

胡明敢如此大话,皆因其对三国历史烂熟于心,对于此段历史名人的秉性更是了如指掌。此一优势便是胡明穿越以来顺风顺水的不二神器。胡明深知,自穿越的那一刻起,历史就已经在改变了,既然历史可以因自己而改变,就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改变。之所以有这个想法,胡明这才大胆的依附吕布。历史的轨迹也因此而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欲知胡明使何妙策收取河北,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太平洋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太平洋战场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古庸

    古庸

    庸国,中华古国名。又名古庸,是春秋时,是巴、秦、楚三国间较大的国家。是中国巫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古庸有着奇特的葬俗文化,巫文化、音乐文化,以及武道文化。方今之世,古庸、长临、墨霜三国并存,百多年来争战不休。不仅如此,更自古有恶兽出世,危害人世。混乱的世道,人才时有辈出,制霸天下,平定恶兽,成为一代一代人的梦想……
  • 王莽刘秀喋血皇冠

    王莽刘秀喋血皇冠

    西汉末年,南阳郡成为开国帝王将相批发部,批量生产出王莽及其皇后、刘玄及其皇后、刘秀及其皇后、大量东汉开国功臣,这种奇特现象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 三祖争王

    三祖争王

    远古时期,氏族众多,各氏族间纷争不断,炎帝、黄帝、蚩尤经过不断征伐,建立了神农、轩辕、九黎三大部落,他们又为了争夺天下共主,在远古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场神、人、兽之间的气势恢弘、情景惨烈、战术诡谲的战争……
  • 三国争霸黄巾崛起

    三国争霸黄巾崛起

    三国杀,为谁杀?三国争霸,为谁而战天下?三国是你的,为你而杀,为你而战天下!
热门推荐
  • 焱魔逆袭

    焱魔逆袭

    千年之前,曜族天曜使用卑劣手段险胜焱族焱魔,窃取五行圣域,改名为天曜大陆。千年之后,转世焱魔元炎受困伏魔岛,面对已强大非常的曜族。元炎笑道:“圣域是我的,你的蛮荒之地也是我的,世间再无曜族。你若不强,灭了不爽!”伏魔岛上藏锋芒,九转神元驱天曜。他日笑玩三昧火,焚尽宵小青烟散。
  • 我们初二了

    我们初二了

    青春,我们大哭大闹过、我们莫名其妙过、我们爱过恨过、只是想说初中的爱慕在你们大人眼里并非都是早恋......
  • EXO之受不了我请远离

    EXO之受不了我请远离

    爱情...有时就是在这种自以为是中...错过的....
  • 今言

    今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极品妖孽行

    都市极品妖孽行

    一个活了一百多年的老妖孽,在一次机器事故中爆炸,重生了,可是,重生就重生,为何,他喵的,重生回小学三年级?一个为人极品,行事妖孽的小孩子诞生了!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 明日又天涯

    明日又天涯

    相见,何恨晚,立誓盟约,奈何桥畔,有谁料得,劳燕终须离散。人生如梦恨如雪,都化作水流烟淡。而今斯人安在?明月青山空唤。
  • 玩世游记

    玩世游记

    由三大势力组成的天域,分别派出未来继承人,抹去记忆到下界历练的故事。历练过后,三人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改变呢?主角为魔界之子漠天涯,在天域原是一个为所欲为的主。当有一天,他失去了所用记忆与实力,走入下界重新开始。遭遇一些从没想过的事,遇见一些莫名其妙的人。而当三界继承人相遇时,三人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与态度,又会导致什么的事情发生呢?
  • 未曾失去

    未曾失去

    “相公抱抱,木啊。”蠢逼的红凉拥有天底下最好的丈夫军团,最好的朋友军团,她还需要怕么?“羽杳相公,几生几世,我依然爱你”
  •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既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同时又是一种选官制度和文化制度。它经历了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封建贵族的“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明清的“科举制”等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以隋唐为分界线的“荐举”与“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两种制度。郭强编著的《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改革完善、科举制度的鼎盛和终结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