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81500000104

第104章 第一百〇九回 老黄忠泰山中箭

第一百〇九回老黄忠泰山中箭夏侯惇北海鏖兵

胡明欲听喜讯,贾诩即道:“张文远使人投来书信,言与孟起两军合一,已取下许昌、豫州,魏将徐晃、荀攸归降,闻周瑜旧疾复发,屯兵于鄱阳湖,已命二人前去相助。张文远不日即发兵北上。”明闻言大喜道:“张文远不负朕望,又得徐晃、荀攸,此真天大之喜也。届时,我军两倍于曹操,焉有不胜之理。却不知一忧又为哪般?”贾诩面有难色道:“陛下欲知何忧,却需心有准备。”明面色一沉道:“适才文和言公瑾旧疾复发,莫非公瑾有恙乎?”贾诩曰:“非也,诩早知公瑾有恙,恐陛下太过担忧,已使人护送华佗往鄱阳去了,料无大碍。”明曰:“既如此,究竟是何时堪忧?文和莫在瞒朕。”贾诩哀声道:“乃是黄汉升老将军也。”胡明惊道:“汉升如何?!”贾诩曰:“昨日元直差人来报,诸葛瑾跨海入青州,一路过关斩将,连取东莱、昌邑、琅琊、北海四郡,与汉升承南北夹击之势。却不想魏将夏侯惇领军八万援救临淄,诸葛瑾不敌夏侯惇,退入北海坚守。黄汉升为救诸葛瑾,留赵云于乐安,自率军走章丘、泰山一路,不想为夏侯惇所察,途经泰山时误中夏侯惇伏兵,身中两箭,命不保夕。幸得文丑断后,大军方退回乐安。然黄汉升年老体衰,至乐安时已高烧不退,口不能言,当夜便陨于营中,现大小军务皆交于徐元直打理。赵云欲为黄忠报仇,独自领兵与惇交战,却中夏侯惇疑兵之计,现正困于泰山。元直来信之前,已使郝昭前去搭救子龙。青州战事已是急转直下。”明闻此言,竟半晌不能作声,忽而昏厥于地,贾诩急上前扶起。须臾,胡明转醒,痛哭流涕道:“自黄汉升归朕以来,累立军功,不想竟丧于夏侯惇之手!赵子龙久经沙场,怎如此轻率,至身陷险地。汉升已丧,若再失子龙,朕不能生矣!”贾诩劝曰:“陛下当保重龙体,想子龙乃万人敌也,昔日身陷河内尚且全身而退,今又有郝昭前去相助,郝伯道行事严谨,料无事也。”明泣曰:“但愿如文和所言。”贾诩又曰:“事已至此,待文远到时,陛下需先破了曹操,青州不攻自破也。”明曰:“张文远尚需几日可到?”贾诩曰:“如不出所料,三日内必有结果。”

明遂振作精神,又亲书一封与徐庶,命其务必搭救子龙,夏侯惇兵锋正盛,可暂避其锋芒再做区处。又细嘱曰:“朕知士元之才胜曹仁、夏侯惇十倍有余,青州虽得一时不利,然朕深信士元定可扭转青州战事。朕愿,他日旦破青州,与朕会与徐州。朕之肺腑,士元且勿使朕失望也。”徐庶得信感激涕零,实未料到己原本一降将,竟得胡明如此信任,乃专心搭救赵云不提。

黄忠究竟如何中箭,尚需细表。原来诸葛瑾跨海入青州,一路所向披靡,本已与黄忠成南北夹击之势,临淄岌岌可危。偏夏侯惇领兵八万自徐州北上,先破琅琊,后直取昌邑、北海二郡。诸葛瑾连战连败,求救于黄忠。忠遂与徐庶、赵云、郝昭商议。云曰:“夏侯惇乃魏之名将,不若使云领兵前去搭救子瑜。”徐庶亦有此意,偏黄忠不允,忠曰:“吾乃主将,该是吾去才是。”赵云曰:“老将军年事已高,况那夏侯惇武艺超群,此去恐有不测。还是云率军与其一战为好。”忠闻赵云之言心中不悦,道:“子龙莫非欺吾年老乎?”赵云正欲言语,郝昭却道:“军师若恐老将军有失,昭愿随汉升同去。”此言却正恼了黄忠,忠怒曰:“伯道亦欺吾年老!此番吾偏要前去,尔等再勿需多言!”徐庶见黄忠真个恼了,只得答允。临行之时,徐庶始终放不下心来,乃劝忠曰:“汉升此去,需千万小心。旦有不顺,即刻返回!”黄忠不以为然道:“军师放心,忠自有区处。”黄忠领军而去,徐庶实心中不悦,乃密嘱文丑曰:“汉升此去,吾终是放心不下。将军可领一万精兵,待汉升远去之时,徐徐跟在其后。若汉升无恙,将军则不必出;若汉升受困,将军需不惜代价救回黄忠,断不可失也。”文丑曰:“军师放心,丑定保老将军无恙。”文丑即点起一万精兵,一路跟在黄忠之后过了章丘。

章丘之南即是泰山境内,黄忠一路命哨骑打探。哨骑回报泰山并无魏军。黄忠遂放心行军。至泰山脚下,副将廖化谏曰:“泰山险峻,需防魏军有诈,不如让化为前部,老将军却断后。若遇魏军,老将军也好接应。”黄忠却曰:“吾为大将,岂能居后。夏侯惇一莽夫耳,岂有诈乎。”遂不纳廖化之言,径自在前。廖化无奈,只得居后。大军行至半山之时,忽一声梆响,两侧伏军尽起,果是魏军在此设伏。黄忠大惊,急欲转身,怎奈山路狭小崎岖,马匹难以转身。魏军万弩齐发,华夏军早乱。黄忠施展朴刀,左右劈砍箭簇,一个不备,身上早中一箭,黄忠吃痛,手中动作顿时慢了。夏侯惇居高临下看得真切,搭弓一箭正中黄忠胸口,深入甲胄,忠翻身落马,幸得盾牌兵冲至身前,使大盾挡住箭支,黄忠方存得一时性命。廖化听闻前军中伏,黄忠中箭,急引兵搭救,却被魏军一通乱射,不得近前。廖化死命救回黄忠,亦身中数箭,却与性命无碍。夏侯惇见华夏军大乱,即引兵杀下山来,华夏军大败。

却说文丑一路跟随黄忠,一路无事,故未曾料到黄忠有失。忽哨骑飞奔而来,言黄忠中了伏兵,身受两箭,大军皆被困于山上。文丑大惊,领着三千精骑直杀上山来,行不多远,正遇两军厮杀。文丑大吼一声:“河北文丑在此!”即引军杀入阵中,却正遇夏侯惇。文丑怒曰:“无耻小人,竟敢暗箭伤吾大将!”夏侯惇笑曰:“兵不厌诈,何须多言。”文丑大怒,挺枪直取夏侯惇。惇知文丑厉害,不敢轻敌,亦舞枪相迎。文丑一心欲救黄忠,此时见惇恨不能一枪刺翻夏侯惇,手中钢枪舞得密不通风,枪枪直取夏侯惇要害。惇不愧大将,却不急于进攻,使枪护定周身要害,与文丑缠斗。约过二十回合,夏侯惇转守为攻,文丑顿时醒悟,便不再恋战,虚晃一枪便走。夏侯惇喝道:“此时方退,岂不晚矣。”文丑头也不回,策马疾退。夏侯惇自后杀来,文丑谓廖化曰:“元俭好生照顾汉升,吾自断后!”廖化即保着黄忠退去,文丑却自马上取下弓箭喝道:“独眼小儿使暗箭伤人,今日便叫汝知道吾之厉害!”言讫,搭弓怒射,弓弦响处,夏侯惇身边一人应声落马,正中咽喉。夏侯惇一惊,文丑却又射出一箭,一魏将即又落马而死。夏侯惇正欲上前,却闻文丑喝道:“贼将且看吾第三支箭射汝坐骑!”言罢,起手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坐骑左眼。马儿吃痛,不顾背上主人,带箭疾奔,却将夏侯惇掀下马来。夏侯惇大惊道:“不想此人竟有如此手段!”便不敢再追。文丑哈哈大笑几声,扬鞭而去。华夏军退入乐安,黄忠已是气若游丝,当夜高烧不退,口不能言。众人皆泪流不止,忽忠起身大声道:“恨不听军师之言,吾愧对陛下矣!”言讫,箭疮迸裂而亡。赵云一心欲为黄忠报仇,竟不与徐庶商量,径自率军与夏侯惇交战,惇使重兵将赵云困于泰山,赵云几番恶战皆不能出。徐庶一面上表胡明,一面急遣郝昭领军前去搭救赵云。夏侯惇腹背受敌,即退兵来取北海。诸葛瑾谨守北海,坚守不出,夏侯惇连续两日攻城未果。忽曹仁遣副将牛金率军两万来助,诸葛瑾措手不及,接连失了两座营寨。夏侯惇与牛金分取西、北二门,北海岌岌可危。

却说赵云得郝昭相助,二人上下夹攻,大获全胜。赵云迎郝昭入寨,昭曰:“子龙将军怎擅自领兵出战,幸军师及时遣昭前来,若子龙有失,怎生是好。”云曰:“黄汉升惨死,吾岂能坐视不理!”郝昭曰:“汉升之败,皆因其执拗所致,却也怨不得他人。吾亦深为惋惜,只子龙乃陛下爱将,倘若再有不测,陛下面前,众人皆无法交代矣。”赵云曰:“吾已知失也,幸得伯道相助,今夏侯惇已退,吾料其必引兵攻取北海,故欲率军再与夏侯惇一战,不知伯道以为如何?”郝昭曰:“诸葛子瑜受困北海,该当相助,以解此困。然此去却需千万小心,切不可重蹈覆辙也。”赵云道:“伯道之言是也。”遂即与郝昭领军往北海而来。二人将至,正遇魏军攻城。赵云谓郝昭曰:“魏军攻城正急,你我二人何不分兵两处,伯道引一军取北门,吾却领一军取西门。”郝昭道:“将军此计甚妙,正可破敌。”二人商议已毕,即各自领军自魏军背后杀来。

夏侯惇、牛金二人正攻城甚急,忽后军自乱。郝昭引一军直杀入牛金后军。牛金急来应战,正遇郝昭。牛金大喝曰:“来将通名!”昭曰:“吾乃上将郝昭是也!贼将且留下性命!”牛金大怒,舞刀来战郝昭。昭迎将上去,二将力战二十余合胜负不分。郝昭一声怒喝,大军一拥而上,牛金亦令攻杀。两军于北海城下混杀,胜负难分。夏侯惇闻牛金与郝昭拼杀,心疑曰:“郝昭即至,怎不见赵云?”正犹豫间,哨骑飞马来报曰:“敌将赵云正率军自西杀来。”夏侯惇道:“这便是了,彼先攻北门,欲使吾前去搭救牛金,却乘机攻吾西门。好一个调虎离山之计也。”即仍令将士攻城,自率一军来战赵云。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赵云见夏侯惇亲来,无名之火顿起,也不搭话,舞枪直取夏侯惇。惇见赵云来势汹汹,亦不示弱,拍马迎上前去。赵云一心欲斩夏侯惇,出手便不留情,十余合战过,夏侯惇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夏侯惇副将邓龙、陈就二人见状,催马上前助战。赵云让过夏侯惇,一合刺死邓龙,复一枪挑陈就于马下。夏侯惇大惊,勒马便走。赵云紧随其后,大喝曰:“贼将休走!”夏侯惇头也不回,直入阵中。赵云自后赶来,不防魏军使下绊马索,赵云不察,竟被掀下马来。夏侯惇回身曰:“拿下!”却不料赵云一个翻身,随即抽出青釭剑立时扫翻数人,旋又纵身跃与马背之上。夏侯惇大骇,转身即走。赵云一路率军势不可挡,渐渐杀至北海城下。诸葛瑾立于城头,见赵云、郝昭杀到,大喜过望。急命人打开城门,挥军杀出城外。牛金见难胜郝昭,城中又有援军杀出,不敢恋战,摆脱郝昭即投夏侯惇处而走。不想夏侯惇已为赵云杀败,二人合兵一处,强支一阵,即败退而去。赵云、郝昭挥军赶杀三十里方回。

是夜,赵云、郝昭各领精骑五千,乘夜袭取魏军大营。夏侯惇吃了败仗,未曾料想赵云竟会当夜袭营。仓促之下,披挂都未上身。赵夏侯惇本就略逊赵云一筹,云又是有备而来,夏侯惇如何能敌。不出十合左臂中枪,惇大惊,策马而走。倒是牛金尚不曾安睡,乱军中遇上郝昭,牛金奋力杀退郝昭,却左右寻不见夏侯惇,四下斩杀数人,即往临淄而走,半路却遇上夏侯惇带伤而来。惇见牛金面带惭色,牛金却以好言慰之。二人不敢逗留太久,即退入临淄。曹仁闻夏侯惇大败,惊恐不已,下令四门紧闭,百姓亦不得随意出入城池。

北海一战,夏侯惇所领八万士卒死伤万余,降者二、三万,华夏军大胜,虽未曾斩了夏侯惇,却也使其退入临淄,青州大部仍归华夏。赵云使郝昭入乐安,一则请罪,二则请徐庶起兵,相邀同取临淄。徐庶见信谓文丑曰:“子龙、伯道已取北海,邀吾同取临淄,此天大喜事也。兵贵神速,即日即可起兵。”廖化箭伤未愈,徐庶即令廖化暂守乐安,任郝昭为先锋,起兵十万出了乐安,一路往临淄而来。黄忠灵柩却由其子黄叙护送,自回邺城不提。

大军一路无碍,不日便至临淄。赵云迎徐庶入帐。云自请罪,徐庶曰:“子龙虽有失,却亦因此取了北海,功过足可相抵。”云大喜,自请出战,徐庶允之。赵云即全身披挂,领军五万城下叫阵。城上曹仁、夏侯惇皆至,仁曰:“赵子龙骁勇无敌,怎生对之?”夏侯惇曰:“自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赵云虽勇,我军却不可失了士气。”即率军出城列开阵势。赵云见夏侯惇出,乃道:“败军之将,安敢复来。”惇曰:“两军交战,岂在口舌之利,今日定要生擒汝也!”赵云冷笑曰:“如此大言不惭,枉为上将也。”夏侯惇大怒,抖擞精神,提枪杀出,赵云亦拍马迎将上去。二人于城下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忽魏军鸣金,夏侯惇乃退,入城问曹仁曰:“子孝何故鸣金?”仁曰:“吾见赵云身后旌旗闪动,恐有援兵,故而鸣金。”惇曰:“明日可再与之一战。”

次日,夏侯惇照样领军出城,赵云早已等待多时。二人复又接战,夏侯惇此番却是使尽全力。却不知赵云能否胜过夏侯惇,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清末权臣

    清末权臣

    满清末年……历史出现了让人惊叹的变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变局,只是因为一个人——陈敬东!...........................................................慈禧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陈敬东,我大清之栋梁,亦我大清之罪人也!”.........................................................一本清末的政治军事文,看着应该会很爽!爽完之余投投票支持下!
  • 扎西摩多

    扎西摩多

    扎西摩多到底是谁,我也不知道啊哈哈哈。这只是个乱世浮沉的小废物变得不那么废的小故事。所以,我要讲故事了,你准备好听了吗?
  • 东湖儿女

    东湖儿女

    本书通过《从张家门到宣家浜》、《父亲张礼甫》、《金氏先祖》、《初入赌场》、《船娘风波》等文章回忆张氏家族历史,提供了当年亲历、亲见、亲闻的大量历史往事。
  • 乱世国殇

    乱世国殇

    大宋天子离奇遁走,引来的诸侯割据。南北对立,谁主天下?无双铁骑扫八荒终无聚?手足兄弟心芥蒂必流离?苍苍烝民耗精魂换苍夷?地阔天长,不知归路。乱世,仍在继续……在这错乱的空间,混乱的时代谁又终登上九层宝塔君临天下……
  • 明朝宫廷秘史

    明朝宫廷秘史

    本书以明代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为依据,运用生动的笔法,再现宫廷中帝后臣妃的悲欢离合和宠辱浮沉,暴露封建宫廷的荒淫糜烂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热门推荐
  • 引玉人

    引玉人

    我是爷爷从棺材里抱出来的,从那以后........你跟活人结婚,他跟死人结婚,呵呵,我跟活死人结婚!
  • 女帝的后宫日常

    女帝的后宫日常

    当不学无术的吃货被告知是女皇陛下。“爱卿啊爱卿,谁是本国最有权势的人?”“是陛下您。”“爱卿啊爱卿,谁是本国最劳累的人?”“是臣。陛下,臣想请个假!”“不准!”“臣想告老还乡!”“太傅!朕错了!朕这就起床早朝……”流落民间三年的女帝重返朝堂,她却失忆得彻底。
  • 夸日

    夸日

    天地之初,世界无序;万物始觉醒,平等化众生;神魔妖鬼齐露相,道庭府洞终抗礼。平衡只是假象,动乱早已暗涌,有位少年从枫树村走出枫林外,当他踏上修行之路,传奇才真正开始!他叫田小鱼,开创了修仙新纪元。
  • 青春G大调

    青春G大调

    青春有慷慨激昂,有沉郁顿挫,有辛酸,有残酷都是青春的独家记忆
  •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作者经历坎坷,选择用童话和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的渴望和追求,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活的希冀。这部小辑由两部童话及百余首诗歌组成。其中的《寻找幸福的小蜘蛛》是一部童话,讲述了一只孤苦伶仃的小蜘蛛,历尽千辛万苦寻找传说中快乐森林的故事。故事中,坚定、勇敢、智慧并富有爱心的更为深切的理解与感悟。在作者看来,小蜘蛛的种种愿望、每次面临苦难后表现的乐观及战胜困难的决心都是其发自肺腑的心声,也可以说是其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战胜困难的另一种写照。
  • 孽恋之来生不分手

    孽恋之来生不分手

    两年之后的月圆之日便是你我相见之时那时我以为人妻、对于相爱之人这大概是最残忍的折磨吧?敬请关注“来生不分手”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Minectaft勇士之路

    Minectaft勇士之路

    一个少年,正在玩一个许多人青少年都爱玩的游戏:Minecraft,可是一天他正在玩RPG服务器时,他被吸进了服务器。。。。。。
  • 魔法公主的校园之旅

    魔法公主的校园之旅

    三个公主,因长相出众,多才多艺,获得了所有人的青睐和关注。但也因此,遭到了某些人的嫉妒和找茬,可谓是天天不得安宁。唉~看来要想在学校里安安静静的读书,就必须解决掉这些麻烦了。不曾想,因为在这里读书,也邂逅了属于自己的王子。后来,感情终于升温,这时候,旧情人却回来搅局了。她们又该如果选择呢?
  • 永恒雷主

    永恒雷主

    一个来自神域边缘的少年,获得逆天之资质崛起,闯荡神域,走向自己的主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