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50100000081

第81章 治国方略(三)

第八十一章:治国方略(三)

三位神仙在神仙阁会议上认真探讨了都城与国家的关系。他们认为:都城是国家的灵魂,都城建设得好坏,管理得好坏,既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也体现国家的实力,更看出国家的发展与走向。都城是国家的定海神针,都城繁荣稳定,人民就有盼头,国家就安宁、稳定。特别是战争年代,都城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他们认为:刘邦最终能战胜项羽,项羽最终被刘邦打败,都与都城有关。刘邦是建都立国;项羽是有都无国。刘邦的国家是稳如泰山;项羽的国家是在马背上、是流动的,徒有其名。

刘邦为汉王时,都城在南郑,萧何就集中精力,以南郑为中心,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并注重建章建制,使国家有法可依。后来刘邦进入关中,都城从南郑迁到栎阳,萧何留守栎阳,侍奉太子,治理栎阳。刘邦不管是早期建都南郑,还是后来建都栎阳,都注重都城建设。虽然刘邦长期带兵征战,很少回到南郑、栎阳,刘邦有一个萧何这样的好管家,刘邦把建设都城的大任交给萧何,萧何没有辜负刘邦的重托,出色地帮助刘邦完成了安国定邦的使命。萧何不管是在南郑,还是在栎阳,都注重都城和国家的建设与管理。萧何集中精力发展生产的同时,注重社会秩序建设,为此制定各种法令、规章制度,建立宗庙、建立社稷、修建宫室、改编县邑。更重要的一点是萧何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会向刘邦禀报,得到刘邦同意之后,再认真施行具体政事。假如有些事情事先来不及禀报,萧何事后都会及时禀报。萧何在关中还注重做好户籍管理工作,这项工作的意义为发展生产,增加税收,保证兵员等奠定了基础。

由于萧何为刘邦经营好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不但保证了刘邦前线的粮草供应、兵源补充,更重要的是为刘邦经营了一个稳固的家。这个家,不但让刘邦安心,也让前线作战的将士安心。刘邦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就是萧何为刘邦经营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刘邦战败后,萧何为其补充粮草、兵员,使刘邦有资本再战;刘邦受伤后,可以回家疗养,养好伤后,可以重新回前线。项羽与之相比就差远了。项羽垓下战败后,粮草兵员得不到补充,没有了再战的资本;失败后,无家可归,成了水上浮萍,随风飘动。所以,项羽一经失败,就没有了战斗意志!这都是项羽有都无国造成的。项羽自封西楚霸王,称王天下,建都彭城,最终却忽视了对都城彭城的建设。自己身为一国之主,却长年带兵南征北战;刘邦虽然也是长年南征北战,但刘邦有一个好管家。刘邦把家交给萧何管理,萧何为他建设好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而项羽不同,项羽家里没有“萧何”,项羽也不重视后方建设,往往是有都无国。项羽在彭城,都城就在彭城;项羽离开了彭城,彭城就是一座空城,其都城只是虚有其名。当项羽带兵征战齐国时,他的都城彭城就被刘邦趁虚而入。虽然之后,项羽赶走了刘邦,夺回了彭城,但项羽并没有由此而吸取教训,项羽长年四处征战,他的都城彭城仍然处于无政府状态,仍然忽视都城的建设,仍然没有注重建设大后方。三位神仙谈到这一点,都痛心疾首。

还有一个特别有意义的现象是项羽占领了关中,有人建议项羽建都长安,项羽却以“富贵了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来比喻。革命成功了,应该回到故土,以在家乡人民面前显摆。刘邦称帝后,刘敬建议刘邦建都关中,刘邦经过论证后,排除阻力,迅速迁都长安。这一点可以看出项羽与刘邦两人的政治眼光。

三位神仙最后感慨说:“比较刘邦与项羽在建都立国这件事情的差别,会发现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一个战略眼光问题。刘邦注重都城建设,注重大后方建设,是具有战略眼光。刘邦把都城建设、后方建设与前线战争结合起来看,与未来建国结合起来看。刘邦认识到了建设大后方的深远意义。建设好大后方,就有一个稳固的基本盘,就能为前线源源不断地提供资源。大后方远离战争、远离战场,人民有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人民为了保卫自己安逸的生活环境,就会不惜一切地支援前线!而厮杀在前线的将士也有盼头,革命成功了,他们会有一份安逸的生活;革命失败了,他们生活在后方的亲人就会遭殃。所以不管是为了现在还是为了将来,前方将士都必须舍生忘死地厮杀!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是,有一块安定、巩固的地盘,就会吸引远近的百姓、吸引战争失去土地的流民,吸引各种类别的手艺人、知识分子,反过来,这些人留下来生活,又会为当地创造财富,壮大国家实力。项羽缺乏这种战略眼光。项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在战场上打败刘邦。项羽不知道刘邦有稳固的大后方、有大后方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援与支撑,有持久战的资本,是打不垮的!而项羽就不行,一旦失败,没有大后方支撑,就如丧家之犬,没有了归属,也就没有了持久战的资本!”

三位神仙还谈到刘邦战胜项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刘邦对老百姓施行怀柔政策;项羽对老百姓施行恐吓政策。欲知其详,请看下一章,御民之术。

同类推荐
  • 惊鸿趣闻录

    惊鸿趣闻录

    虚实变换谁人知,千古英雄谁知罪。红颜易碎谁为怜,惊鸿一现在人间。人间正道曲切长,邪道妖魔正猖狂。伏魔除妖趣事多,朝廷内外人飞扬。总有历史遗忘处,惊鸿趣事你来瞧
  • 重生之三座坟

    重生之三座坟

    相传南北朝时期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跳井时,在井中留下了当年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秘密。欢迎大家来阅读,点击,推荐
  • 极品乱唐

    极品乱唐

    一念登顶,玄武门血流成河;一念称霸,开拔征战。扬我大唐国威不单单是李二的信念,亦是我等穿越客的理想。什么渭水之盟的耻辱,化解!什么大灾降临,民不聊生,消灭!江山改名换姓又如何?且看我等如何将它掰正!李唐江山就该姓李,媚娘你靠边站。要问我等为何这么流弊?嘿嘿,不好意思,我们的宗旨其实是:坐吃等死。你说什么大手笔?哎呦,都是误会啦,我们都是低调的人……此文恶搞+颠覆,历史主线遵照事实,偶尔会有风中凌乱纯属创作需要,不喜勿喷。(友情提示:考究派慎入!)已完结作品《卿本平凡》————————贼大大:《明朝伪君子》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石家庄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石家庄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销售精英在宋朝

    销售精英在宋朝

    销售精英宋朝生,是虫是龙自分明。有朝一日得风云,五湖四海皆太平!
热门推荐
  • 青丘之殇

    青丘之殇

    孤放不下的除了万里河山,还有你的手。没了你,孤负了天下又如何?
  • 孤星,青莲,千寻剑

    孤星,青莲,千寻剑

    如果你想要当下热门的玄幻、升级,这不是你要找的书。这本书里有太多人,以及太多人的悲伤。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完美无缺,没有弱点的人。如果有,他的生活一定非常可悲。
  • 纪梦,初元

    纪梦,初元

    那个时代,有很多昏君,贪图美色,朝廷摇摇欲坠。韵灵儿的父亲是个清官。可因为一句话惹怒了昏君。昏君决定株他满门。全家被杀,仅18岁的韵灵儿出去玩回家后,等待她的是一片狼藉。她长得出水芙蓉,为了找机会刺杀那个昏君,她去了青楼。然而,她却爱上了昏君的儿子。儿子花容月貌,最重要的是他博学.多才多艺.见识广,武功无人能比,即使付出一切爱她,清明。和他爸爸完全相反!这让韵灵儿如何选择?
  • 血族迷情:你的血好甜

    血族迷情:你的血好甜

    她在家里浇花,玻璃房里竟出现血族“好困啊~”“困了我们睡觉”“好~”“等等……”一段崭新的恋情展开,你,等急了吗?
  • 美人天下第一

    美人天下第一

    “兀那贼秃,你站住,竟敢与贫道抢仙姑?看道爷不一鞋子拍灰你。”这,是一个浪漫又残酷,以情恋双修为主流的世界。浪漫牵手,彼此守护,可得魂牵梦绕之力,修行事半功倍。男女搭配,修仙不累。“我,孙超,此月此夜,愿在樊嫣浪漫女神的见证下。牵起白晓茹洁白无瑕的玉手,成为她的护花使。守护终生,不离不弃。”至情动九天,美人一怒,天地失色;美人一哭,伏尸百万。PS:书友群:63650608
  • 方圆,几里

    方圆,几里

    韩夜阳:我淋过最大的雨,是那天你在烈日下的不回头。白筱:其实转身后我有哭泣,只是不想让你明白我到底有多爱你。严楚:结婚的时候,也给我一张请柬吧,你开心的,难过的,生气的,可爱的,温柔的样子我都见过,最后我就想看看你不属于我的样子。林洛荨:即使你满身污秽如刺猬,仍有我伸手拥抱无忌讳。吴枭:即使再伤痛也应该笑着说放手。许洁:也不是非你不可,少了你我又不是不能活。愿你们在漫漫人生路上永记你们低调却灿烂的青春,路走的远了,勿忘初心,别让心里的雪花覆盖了你们来时的步伐。
  • 无赖神医

    无赖神医

    中医是迷信?那就让我来让他崛起!医道难大成?那我便成就无上金身!金钱、权势、美女,我全部掌控。长生、飞仙、无敌,亦唾手可得。医馆小子徐凡,意外被飞来茶壶砸中了脑袋,从此开启了无上医道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武神尊

    天武神尊

    被暗中迫害的少年天才,武道停滞,但他信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至理名言,终迎来转机,绝美少女降临。修《天辰雷动诀》,雷御万物,灵天万界,任我遨游,绝世武学,无不掌控。擎天驾海,所向披靡。
  • 佛说阿难四事经

    佛说阿难四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