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若是真要证明李白是胡人这一说法,倒是有一个依据颇为站得住脚。据史记载,李白有一个儿子叫明月奴,还有一个儿子叫颇黎,然而这两人的名字不像是中原人命名的习惯,故此疑是突厥化的产物。
我是颇相信李白是一个胡人,因为李白是中国史上身世一直都是一个历史争论,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所以我不大相信他身世的另一种说法。
2.李白是汉人
可能因为是出于民族感情而言,大部分人都比较相信的说法便是这个——李白是一个汉人,考证如下:
①李白在《赠张相镐二首》诗中写道:“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善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这里李白提的“陇西人、汉边将、竟不侯”无一不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飞将军李广。陇西人,史上记载李广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汉边将,李广西汉大将之一,也是少有的名将;竟不候,说的是李广难封这个典故。李白在这首诗里只是提及自己的远祖,而非是自己的近祖。
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他的父亲,李客。有资料显示,李客据说是李白《侠客行》中的那位侠客。当然并非是因为李白父亲名字是一个客字,就妄下推断说他是一位侠客。李白的父亲李客早年曾经也是一位劫富济平的主儿,诗中有云:“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估计说的就是李客干完事之后只能无奈的潜逃了。
当然,凡是有争议的问题绝不会只有一种观点。关于李客,陈寅恪先生其实提出了与本论点相悖的另一观点:当时人们对西域的商人称呼为胡客,而李客的名字很有可能就是由此而来。(详见陈寅恪《李太白氏族之疑问》)
本书因为主要讲的是李白,因此对于这个李白的父亲李客,笔者就不赘述了。
继续正题,有人说他的家族是凉武昭王李暠的遗脉
然而唐玄宗李隆基曾在天宝元年下过一个诏书,诏书的内容无二,允许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就是让那些李暠的子孙登记为皇室户口。可李白却没有去,这里就大有疑点了。他为什么不去?难道他并非是李暠的九世孙?而且在李白晚年穷困潦倒之时,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人托荐自己,他也没有抖出这一关系。
而且无论我们怎么样去解释、表示李白的身世,总是无法避免地把他和西域联系。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本章笔者只是想证明李白他是一个汉人,可是每当笔者忘乎所以地码字时总会把他和胡人联系在一起。这一点笔者也是很无奈,就像那句话:关于历史本没有什么对与错、黑与白,但总是有一群人要把它划分清楚。
李白是汉人这一论点,笔者已经很难找到什么论据了,笔者已经把笔者自认为较为合适的观点什么的都已一一列举的差不多了。关于李白的身世正式结束,下面笔者把《侠客行》一诗码在下面: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一首诗作于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当时唐朝的社会中,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而且唐朝时西域交通发达,全国经济日益繁荣,乃是城市商业兴旺的盛唐时代。陈寅恪先生对于当时的社会也有评论曰:“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详见于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
此诗主要的感情色彩无二——抒发了李白对于侠客的倾慕,以及他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诗的前四句把一个侠客的外貌、精神、所作所为大致地勾勒出来。同时李白采用用典的手法,表达出他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远大理想抱负。李白的志向和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相比,总是让人觉得豪气冲天,壮志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