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0200000002

第2章 浪子回头金不换(2)

回到那片树林时,知罪看到太师傅正坐在地上,在他身边却围坐着三个孩子。说是孩子,其实也都十七八岁了,想来那三个孩子应该是地上这些尸体的遗孤吧?知罪缓步走上前去,只听得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正在向太师傅讲述事发的经过。

这孩子姓秦,名俅,今年十九岁,一脸的刚毅,年级虽小,说起话来却是声音洪亮。原来,元朝被朱元璋推翻后,其残余力量便退守东北和云南地区,并建立了北元朝廷。但他们的鹰犬在这些地区内无恶不作:看上谁家的房子便占为己有,看上谁家的姑娘便抢回府中糟蹋,稍有不从便会就地打杀。当地百姓迫于官府的压力敢怒却不敢言,于是纷纷找机会想要越过边境,逃到明朝的势力范围中去。

北元的皇帝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一方面震怒于百姓竟然可以轻易的逃离当地政府的管控范围;另一方面也震怒于蒙古官兵不吸取之前险些亡国的经验教训。因此下令封锁边境,许进不许出,一旦发现私自越境逃跑的百姓,就地格杀;同时城内的蒙古人不得严重骚扰百姓生活,违者重罚。命令一下,多数蒙古人确实收敛了不少,百姓们的生活看似也好了很多。但实际上,没过多久之前的情况便又死灰复燃了。因为那道命令中所提到的重罚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惩罚措施。有时即使真的作出惩罚了,但那惩罚的力度对于当地的蒙古人来说却是不痛不痒,甚至有的惩罚只是罚钱了事,而上交罚款的钱却又是当初从当地百姓身上征收的赋税。所以,当地百姓仍然是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也正因如此,仍然有些百姓即便是冒死也要穿越边境。

秦俅一家就是被逼无奈而最终选择逃走的。秦俅的家族原来也算是当地的一个大家族了。然而,元朝败退后,各方粮饷吃紧。于是,在元朝政府的管辖范围内,他们便开始任意的增加赋税,尤其是对大户人家,更是一个月、两个月便来一次。很快,秦家便没落了。秦俅的父亲用仅剩的家产买通了一位厢官,并从这名厢官处得知了目前哪些道路上的看管比较松懈。经过一番研究后,秦俅的父亲最终选择了这里作为逃离北元政府管控的出路。哪知,事与愿违,偏偏遇到几名私自离开军营的官兵,这才发生了这场悲剧。那被杀的男人们分别是他的父亲、叔伯和舅父;密林中的女人是他的母亲,老妇是他的祖母。现在坐在他身旁的两个孩子,男孩叫郑一阳是他舅父的独子,女孩其实是家中的丫鬟苏宁儿,只因为与郑一阳暗生情愫,此次出逃便也一起带了出来。秦俅越说越气愤,拳头握的紧紧的,以至于,指甲都插进了手掌,鲜血直流。而一旁的郑一阳与苏宁儿,却是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坐在一旁不停地哭泣。

知罪暗中观察了这几个孩子,他发现,这几个孩子根骨还算是不错的,其中秦俅的最为出色。且此子性格刚毅,可见其能够吃苦。但在受到此次事件的刺激后,却将一身杀气暴露无遗。而郑一阳与苏宁儿却显得过于软弱,以至于此时害怕多过于对报仇的渴望。偷眼向太师傅看去,却发现太师傅只是听秦俅讲话,却并没有任何的表示。

秦俅说了半天,突然转过头对另外两个孩子吼道:“你们两个别哭了,就知道哭,哭就能给我们的父母报仇了吗?”两个孩子冷不防被秦俅吓了一跳,顿时止住了哭声。秦俅瞪了两人一眼,接着站起身仰天长啸:“我秦俅在此对天发誓,总有一天,我要杀净蒙古人,以慰我父母亲的在天之灵,如违此誓,定不得好死。”说完拿眼偷望向老者,似是希望老者能够给与他一些回复。然而在发现老者并无反应后,他不自然的轻叹了一口气。但这一切却都被知罪看在了眼里。

入夜,老人盘膝坐在地上闭目养神,知罪则在旁精心的照料着。几个孩子睡在不远处的草地上,不时还能听到一丝丝的抽泣之声,像是梦到什么伤心的事情。

此时,老人缓缓睁开了眼睛看向知罪,知罪慌忙将头低下,不敢直视老人目光。老者开口问道:“你怎么看?”知罪低头答道:“知罪只觉得那几个孩子很可怜。”老者点了点头,续道:“那几个孩子虽然身世可怜,但资质却是不错,尤其是那个叫秦俅的孩子,应该曾经有过一些武学根底,但却杀气太重,易迷失自我。另外两个孩子资质稍显平庸,即便传授其武功,未来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如果想带着他们三个便开宗立派,与蒙古人对抗,我看也并不容易啊。”说完,没等知罪答话,老人又将眼睛闭了起来。哪知,老人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让知罪将头压的更低了。他惶恐的说道:“知罪,知罪了,太…请恩公您老人家千万不要动怒。知罪并无此想法。”原来,早在两年前,老者便将门派交给了自己的第二个徒弟,自己则是在岩洞中为知罪疗伤。后来知罪身上的伤好的差不多了,老者便想到道教圣地----位于云南的魏宝山去云游一番,顺便访仙问友。知罪自知无法与父亲相认,便恳求老人将其带出那个是非之地。知罪虽然现在已放下了过往一切,但毕竟自己落魄到了今天的这个地步,归根结底都是蒙古人一步步逼出来的,因此,两年过去了,他心中对于蒙古人的恨意却是不减反增。本来丧失武功后,他一度郁郁寡欢过,但自从修习了太师傅所传授的武功后,便觉得复仇有望,常常幻想着终有一天可以组建自己的帮派驱除胡虏。然而随太师傅云游的这两年多以来,二人虽多次看到蒙古人欺压百姓,也曾出手相救。但可惜那时的蒙古人在中原的势力却已不复从前,加之在朱元璋的治理下,百姓也基本可以安居乐业。因此,虽然打杀了几个因为来不及撤退而流落在中原成为兵匪的蒙古兵士,但百姓也仅仅只是感谢一番了事。更没人愿意再主动去与蒙古人发生战争了。久而久之,知罪心中便又将此想法搁置了下来。哪知今天在云南出手救出的三个孩子,却让知罪把埋藏在心底的想法再次翻了出来。他发现:这时的云南正与几十年前的中原地区一样,百姓遭受蒙古人的欺压,心中对蒙古人的恨意浓烈。如此天时、地利以及人和正是可以让他实现自己理想的最有利的地方啊。只要这几个孩子回到城内将自己的遭遇到处宣扬一番,那么百姓心中必定更加憎恨和惧怕蒙古人,而惧怕最终能带来的结果就是反抗。到那时,只要自己适时的出现在他们面前,那埋藏在心底已经两年的理想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实现了。

这些心里想的事情知罪一直以为太师傅并不知道,哪知他老人家心里却似明镜一般,将知罪心里的阴暗面照的是一清二楚,却只是不说罢了。知罪继续磕头说道:“知罪在此立誓,除非您点头,否则,知罪终生服侍在您身边,不会再去想其它的事情了。”老者再次睁开眼睛叹了口气道:“唉,我当初同意带你来此地界,便是想看看你究竟能否放下从前,若真的放下了,便可修身养性,感悟天道,终有一天可羽化成仙。但若还放不下,便也只能随你自己的意愿了,但愿你能好自为之,莫要走从前的老路啊。”知罪听到这里,眼泪又不自觉的流了出来。心想:原来太师傅还在一直关心我,只是他表面上不说罢了。便抽泣着说道:“太师傅,知罪明白了,日后知罪定当以驱除胡虏为己任,再不会做违背良心、违背道义的事了。”老人再次摇了摇头,道:“但愿你能做到吧。不过最后我还是要提醒你,对于秦俅,只可授其内功心法让其具有自保之力,但攻击的招式却是万万不能传授给他的。此子资质虽好,但杀气太重,一旦功力有成,难免会迷失自我,走上你以前的老路。而郑一阳与苏宁儿二人性格懦弱,学会武功招式后难免不会被秦俅哄骗,而将招式偷偷传授给他。此二人既然是一对儿,又是一阴一阳,暗合我派武功真谛。当可将我所创的剑法分“守势”与“攻势”分传给二人,这样此二人合力,当可发挥我派武功威力,即使秦俅将招式偷学去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你可明白?”知罪知道太师傅是要离他而去了,临行前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心中不免感动,道:“太师傅,知罪希望能继续在您身边聆听您的教诲,您能留下来吗?”老者又叹了口气道:“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具安,何事能相干。谁谓一身小,其安若泰山。谁谓一室小,宽若天地间。”知罪正在细细品味诗中含义,只听老者又叹了一句:“痴儿!痴儿!”便纵轻功飘然离去了。知罪抬起头时,太师傅已然消失在了密林之中。地面上却摆着三本秘籍,分别是《九阳真经》、《太极拳谱》、《太极剑谱》知罪擦干眼泪,回头看了看熟睡中的三个小孩,再次向太师傅离去的方向深深的拜了下去,口中轻道:“青书知晓,就此拜别太师傅。”

此后半年,大理城周围经常有北元官兵被人暗杀,搅的城内蒙古人都人心惶惶,却始终查无头绪。与此同时大理魏宝山上一处偏僻地界,却悄然间建起一座小型道馆,名曰“无极宫”,宫主自号“知罪道人”。座下三位弟子:大弟子秦俅,十九岁,主修《九阳真经》心法;二弟子郑一阳,十七岁,主修《太极剑》攻势;三弟子苏宁儿,十六岁,主修《太极剑》守势。另有小道士二十余人,每日练功、修道不提…

同类推荐
  • 高手无情

    高手无情

    负着残缺的过去,重生在混乱的世界。欲要凡度此生,却遭小人欺凌。欲要拔剑行侠,却陷正邪纷争。欲要真心对人,却被红颜负心!这世间纷乱,与我何干?正道又如何,魔道又如何?我一人,一剑,掌我手中命运!
  • 琴魔续之剑仇录

    琴魔续之剑仇录

    本是十年两茫茫,何处不凄凉。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仇人相见份外眼红。他却因年少无知被蒙在鼓里,从尔被卷入了武林纷争之中。迷途中的他该何去何从?
  • 通达江湖路

    通达江湖路

    孤儿陆通达和他的师傅陶峰、师妹陶二妹,隐居山林,这一日忽然在大门上,发现一枚印有笑脸的圆形铁饼,陶峰知仇家上门寻仇,为保陶二妹一生平安,陶峰传授陆通达《元一功》,并要陆通达发下誓言,要保陶二妹一生平顺。第二日陶峰被极乐帮主杀害,而陶二妹被人救走,陆通达侥幸逃得性命后,该如何找寻陶二妹的踪迹,又如何查清师傅陶峰被害的真相?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入江湖惹是非。”身处江湖之外,隐居世外桃源,乍一踏进江湖,陆通达的江湖人生,又该是怎样的呢……
  • 大风歌南宋江湖风云

    大风歌南宋江湖风云

    凤随风自幼随母亲凤双飞在小城蕲州长大成人,卷入江湖之后才发现自己身世迷离,竟乃卖国奸贼秦桧之孙;而且凤双飞更系辽国亡国公主耶律凤,身负复国重任。岳飞孙女岳燕化名云飞燕,亦同父亲岳霆(云惊雷)隐居蕲州,与凤随风相识、相知、相恋,爱恨情仇何去何从?完颜玉奉父亲金兀术之命,化名白如玉,携手凤双飞创立灵蛇教,并与年轻时的法海春风一度育下私生女白素贞。白素贞成年后,在江湖中结识法海大弟子许仙,情海生波却遭到法海从中阻隔。儿女情长,情归何处?峰烟再起,报国无门!风卷尘沙,长歌当哭。一部融合真实历史、传说故事、武侠江湖的历史武侠传奇。比《郎邪榜》更为厚重精彩。
  • 阿末

    阿末

    我有绝世剑法,你学不学?我有独步轻功,你学不学?我有药方一百,你学不学?我有惊人内力,你学不学?……十八大高手纷纷要教穷小子阿末独门武功,如此这般,到底为何?
热门推荐
  • 军婚娇妻,玩逆袭!

    军婚娇妻,玩逆袭!

    “不准穿超短裙,不准去酒吧,不准跟男同学眉来眼去!”“你太平洋警察啊!管真宽!”尤满星撅起嘴,跟面前的男人抗衡。男人不怒反笑,扯松皮带扣,意味深长地来了句:“我管宽不宽,你不知道?”十八岁的尤满星,被所有人嘲笑成怪物,连父母和姐姐都对她嗤之以鼻。唯独秦至深,在此时对她郑重许诺:“和我结婚,再没有人敢欺你辱你!”因为这句话,尤满星光速地嫁给了这个大他十岁的男人。可谁来告诉她,那个男人居然是赫赫有名的军情九处总司令?特么的军婚要怎么离!尤满星揉着酸痛的腰,火了:“说好的没有人敢欺负我呢!流氓!”
  • 异界之英雄纪元

    异界之英雄纪元

    圣炎世界,任何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都会被几所战争学院吸收,然后精心培养,最终就职英雄,然后踏上开拓战场,为开发新大陆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徐止戈,一个被打碎了兵符的学生,却意外得到了神物‘战争宝典’。在风起云涌的开拓战场上,且看徐止戈如何掀起一场属于他的风暴!“既然战争总会有胜利者,那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是我呢?”
  • 凉安客栈

    凉安客栈

    他本忘川河边的一株碧草,刚开灵智之时便目睹了一场诀别,还被强占了属于草的身躯,害得他又重新沉睡了百年之久。然而当他刚刚幻化为人醒来的时候,却又被人告知,他的存在只是为了救醒另一个人而已。恼怒之下离城出走,他又成了江湖中最为隐秘的势力之首,一支白玉梨花笺,一幢红楼,一壶自酿的梨花香,看尽这人世的爱恨情仇。他是无所不能的凉安客栈老板,他是无主之城人口中的公子,他是能唤醒那个人唯一的药引……在这个偌大的江湖中,他又该何去何从……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列子原来这样说

    列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阐述列子在思想上崇尚虚无缥缈,被称作“有道之士”列子主张顺从自然之道,内外相应,物我两忘,淡然生死,观行闻声,至言无言,安时顺命。不要太执着于当下“我”的生命,而要从宇宙自然地永恒生命的背景中去体验个体生命的永恒。
  • 妙手至尊

    妙手至尊

    一个天朝美术生,穿越到充斥着琴棋书画的世界。不过这里琴声杀人,落子见血,下笔夺魂,画成诛仙。纪宁叹服:好厉害,可是你们知道油画吗?五子棋呢?钢琴懂吗...知音一曲百年经,荡尽红尘留世名。无声无息起硝烟,黑白参差云雨颠。无芳无草也飘香,石砚研飞墨染塘。云雨山川素纸装,晓风残月入华章。【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拽少们的逆天萝莉

    拽少们的逆天萝莉

    普通的两位女生,撞上了两位校草,还被好朋友叫来同居,谁能想到他们住一起,慢慢的喜欢上了对方,三位男女主角擦出的爱情火花。
  • 龙魂吟

    龙魂吟

    生命的价值就是存在,而存在的意义就是实现生命的价值。每个人都有宿命,难道真的不可以改变吗?人在江湖,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谁的手里,而别人的命运你能掌控吗?究竟活着就是为了仇恨,或是名利,或是金钱美女······,然而这一切都在这快意恩仇的江湖里。然我们一起来跟着许天云的足迹来体验一部魔幻仙侠的武侠世界吧!
  • 逆天特工妃

    逆天特工妃

    王牌特工,君姝末。死因不明,莫名穿越?哇嘎嘎嘎嘎嘎,阎王爷我要掐死你,我是特工,不是杀手啊!我会防御,不会武功啊!不过,我桃花运不错啊!看看,那个呆萌的五皇子,腹黑的太子,邪魅的王爷,冰冷的师兄,还有那个温柔的表哥。也不知,谁是她的最终归宿。
  • 乘风御波

    乘风御波

    海洋不仅孕育了生命,是地球上亿万生灵的摇篮,更以其烟波浩渺的空间、富饶无比的宝藏,成为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本书从多方面叙述了人类利用船舶所进行的各种海上活动和海洋开发事业,包括古代人类的海洋探索、海上贸易,近代和当代的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海上战争和海上旅游等。书中对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典型船舶、著名的航海探险家、有关的科学家以及人类从事海洋事业中的一些重大事件也有所介绍。目的是使读者了解海洋,理解人、船与海洋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海洋意识,更好地为开发和利用海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