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1300000014

第14章 位极人臣自风流,富贵中人看不穿

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其实这一回,涉及到的话题,就是生命中原本的意义。当然,只是涉及,并没有答案。

在名利场里面滚打,得到功名富贵以后,到底是为了什么?总不能为了富贵而富贵吧。富贵到了极致,如果能懂得进退,知道如何运用财富去创造更好的生活,不被其所累,也就不会为了富贵而富贵。说句用烂的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一句很有禅意的句子,大概可以这样理解:不要忘记最初的信念,或是最初的追求,不要在过程中偏离最初的构想,才能得到与初始目标一致的结果。

不知道你们家里,有没有长辈做过类似的事情:把电视机遥控器用塑料袋子装起来,或者拿个布套装上,直到电视机寿终正寝,遥控器还不见天日,依旧如新。或者买个苹果手机,里三层外三层把它保护好。苹果公司不停把电子产品做薄做轻,我们却不断加壳贴膜。忘记了这些产品本身的价值,不单是实用价值,还有产品设计赋予的美感,都被加壳贴膜给破坏掉——以爱惜的名义,葬送了产品的另外一些价值。直到产品更新换代,丢了不用,卸开手机套,老手机壳子还依旧如新,你已经用上更新一代的手机了。

同理,贾宝玉在贾府,上上下下都对他爱护得不得了,吃茶怕烫着,得丫头吹冷一下;骑马怕摔着,得做马车里面。总之就是捧在手心里怕摔,含在嘴巴里怕化。本来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小孩,可是,被里里外外给包裹起来,像不像上面说的苹果手机?

这一回刚开场,就接着上一回,描写北静王与贾宝玉的第一场见面。北静王名字叫做“世荣”,也有其他版本,叫做“水溶”。透过宝玉的眼睛,我们看看北静王的外貌“头上戴着净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贾蓉其实也是帅哥一枚,可是,都没享受这样的描写。

说说第三回里面,黛玉眼中的宝玉外貌“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如果从视觉上看,这两位像不像?很像吧。总感觉北静王,就是另外一个宝玉。他位极人臣,却风流潇洒,不被世俗礼教所羁。身为王爷,却不受礼教的限制,亲自来吊丧,可以说,他也借着吊丧之名,来与宝玉见面。而且不妄自尊大,让发丧的队伍先走。这些做派,应该都很让宝玉喜欢。

宝玉就是一个装在手机套里面,贴了膜的苹果手机,而北静王就是不贴膜,不加套的苹果手机。

我们先按下后面的情节不表,说说北静王的名字吧。有其他的版本,他的名字叫做“水溶”,刚好和林黛玉的“潇湘妃子”“渔翁渔婆”相暗合,也有学者推断,林黛玉是嫁给北静王,做了真正的“潇湘妃子”。我们也不用太过当真,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总之看得出,北静王是一个风流俊俏的神仙人物。和贾宝玉有一比。

北静王给宝玉见面,聊了几句,欣赏了一回通灵宝玉,又亲自给宝玉带上,这些举动在古代,都是非同寻常的礼遇。之后,送了一串“赐鹡苓香念珠”给宝玉,当做见面礼。这珠子,是皇帝赐给北静王的。鹡鸰香念珠,应该是曹雪芹杜撰的一种名字,鹡鸰是一种鸟的名字,在古汉语里,鹡鸰有兄弟的意思。这串珠子,暗示北静王把宝玉当做兄弟一般的关系来对待。要知道,贾宝玉对男人们的评价,是非常不高的,对北静王如此仰慕,那是相当稀奇。

北静王就这么匆匆和宝玉一面之缘,就退场了,后面的章节,都是侧面带过有北静王的出现。到底北静王放在这,是什么用意呢?曹雪芹一直都在对比,看看不贪权力的北静王,对比看看这一章,佛门圣地弄权的王熙凤,乱搞的秦钟,俗世缠身的空门尼姑,也许就有不一样的体会了。

却说辞别北静王,发丧的队伍轰轰烈烈继续行进。凤姐怕宝玉骑马摔着,于是给宝玉说,“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和女孩儿似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同坐车好不好”。看看凤姐多会说话,如果她说不放心之类的话,估计宝玉还嫌凤姐太婆妈。

《红楼梦》里,极少有这些贵族到民间的描写,而且,他们极少有机会接触到底层的百姓。这一章,难得他们发丧,路过农村,到普通百姓家里借地儿歇脚。他们一行人,到了普通人家,王熙凤上厕所,换衣服,吃茶。而贾宝玉,则好奇农家的生产工具。在小厮们的介绍下,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之后,看到一架纺车,正要碰,结果被一位叫做“二丫头”的姑娘阻止了。

这二丫头,估摸着,怕这些公子哥儿把纺线弄坏了,让他们站一边,给他们演示如何纺织。秦钟在边上,悄悄给宝玉说“此卿大有意趣”,翻译一下,就是“这妞儿不错”。之后宝玉一行告辞,远远看到二丫头,默默留心看。对比一下,就看出秦钟与宝玉的差距。

丧事办到这个田地,已经没了忧伤,也没哀愁,一路谈笑间,就到了铁槛寺,要待客,要做道场,得忙活三天三夜。凤姐这几天是不能回贾府了,宝玉难得出门,当然更不想回去。凤姐觉得在铁槛寺住着不方便,于是就到了不远的馒头庵休息。

接下来,回目中的主要故事,都将在馒头庵里面上演。

曹雪芹深得老庄之道,也对佛经研究略深。但是,在他的书中,这些佛教道观,表面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但是背地里,和尚也好,道士也好,都是乌七八糟。而且不但是这些出家人,还有在这些地方,也上演钱权游戏。还记得吧,第二回里面,贾雨村在破庙,被冷子兴点化的故事吧。反而癞头和尚,跛足道人,表面污秽不堪的人物,他们才是真神仙。

南宋范成大写的“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本身就是一首讽刺的诗。用“铁槛寺”,“馒头庵”做为贾府的家庙名字,本身就有调侃的意味在里面。

好了,继续回到章节中。

却说凤姐在馒头庵住下,晚上,尼姑庵的静虚来求凤姐办事。这个静虚,在前面,第七回的时候,侧面出场过,她就是智能儿的师傅。当时周瑞的家送花给贾府的姑娘们,智能儿就正在和惜春玩耍。

原来静虚是来求凤姐,帮忙退一门亲事。起先凤姐不愿意趟这浑水,可是老尼姑用激将法,使得凤姐开口,要了三千两白银,帮她办了这件事。凤姐也逗,说这三千两她看不上,而是给跑腿的小厮做盘缠。这么好的老板,我也想要啊。而且言谈中,凤姐表达了先进的唯物主义思想,她是不信阴司地狱报应的,这简直就是古代唯物主义的先驱嘛。但是后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的时候,她又相信自己的女儿冲了花神,生了病,又让刘姥姥给女儿取名字。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这事情谈妥了,老尼姑又奉承了凤姐几回,凤姐很是受用。看来这个静虚,一点也不静,一点也不虚啊。她庙子里,谈的都是达官贵人,说的都是真金白银。之后几天,王熙凤以贾琏的名义,伪造了一封信件,让她的跟班旺儿,送到节度使那里,以权压人,解决了这宗婚姻诉讼。三千两白银轻轻松松就到手。

这是一次直接的描写,也是透露一个线索,估计凤姐不仅仅包揽这一次官司吧。背地里,不知道做了多少这样的勾当,拿了多少好处费。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王熙凤在这边弄权,那边跟着她,一起住尼姑庵的秦钟,正在和智能儿幽会。其实贾宝玉是知道他们两个的关系,在白天吃茶的时候,故意让秦钟使智能儿给他倒茶喝,逗他俩玩儿。却说晚上,秦钟跑到后房,智能儿正在洗碗。注意一下,贾府的家庙,应该不会太小,就智能儿一个人在洗碗,估计她是庙里最受欺负的。秦钟搂着着小尼姑就要亲嘴。智能儿急的只跺脚,说除非出了这牢坑,才肯依秦钟。又一次通过小尼姑的口,骂了一回佛门之地。

正当秦钟刚的手,吹灯办事,突然被宝玉按住,吓了他们两个一跳。秦钟起先恼了宝玉,后来一想,是自己冒失在先,让宝玉帮他隐瞒,并且表示宝玉说什么都依。我们看到,曹雪芹也很调皮,写道“却不知宝玉和秦钟如何算账,未见真切,此系疑案,不敢创纂”这句,然后,就没然后了。如何算账?你的思想是如何,你就觉得他们如何算账呗。

看看吧,钱权色,一个不少,都在佛门圣地上演着,比世俗更大胆。也不知道如今大师们,看到《红楼梦》对这些世俗中的寺庙的描写,会不会提出抗议。不过依照出家人超然的思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应该不会当做一回事吧。

寺庙发生的事情,我就不做对比批判了。我还是回到这一回开头。如果我们把这些人,和北静王对比一下,他们其实权利也蛮大的,或者条件也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到底在追求什么,想要什么?我也不想继续分析下去,鸡汤文不是我的强项,就此打住吧,如果有兴趣,可以读完后,自己慢慢回味。

“铁门限”“土馒头”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如果运气不错,活到一百岁,人生就那么一百多个月。这么想想,人生真短啊。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到底怎么活呢?

同类推荐
  • 辽朝那些事儿

    辽朝那些事儿

    作者以幽默的笔法,用白话的形式,给您详细介绍辽朝各朝、各代的历史事实,让大家有个了解神秘的辽朝职场生涯的全部过程。
  • 大唐平叛传(下)

    大唐平叛传(下)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纸上,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 精武魂

    精武魂

    历史的车辙印,缓缓压过武夫的末时代。扛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入侵的鞑虏打开了满清闭关锁国的大门。一心向武的赵子龙带着无双的胆,来到这个激荡的武夫末时代。马永贞的力,霍元甲的拳,黄飞鸿的腿。普普通通的武夫,无力煽动历史的洪流,却能用拳头改变民族的精神。以我之拳,铸民族精武之魂。
  • 遣唐

    遣唐

    唐朝,回到唐朝能干什么?政客,诗人,将军,不。我只是一个剑客而已,凭三尺长剑,提一壶小酒,我走过的都有我的传说!
  • 释梦笔录

    释梦笔录

    一个少年,一场梦。一块玉佩。一个故事。一杯清茶,一次救赎。什么是真实,梦幻是否可以是真实,奇怪懦弱少年的一次次经历,是生存还是毁灭。。。。。。
热门推荐
  • 龙神战

    龙神战

    一个拥有龙皇血脉的青年,他嚣张,霸气,既修真,又修龙,金钱美人权利应有尽有,且看他发扬龙的传人精神,脚踩RB,剑劈西方,最后诛仙灭神,不在话下。
  • 穿越之腹黑音师别懵圈

    穿越之腹黑音师别懵圈

    她是一个爱国的刺客,一夕穿越,令她落入无限的阴谋之中。她是一名珍贵的音师,一生闯荡,令她成为傲世天下的神。她和他,是青梅竹马,在外人眼里,以兄弟相称,从开始互相猜疑,到最后生死相依,渐生情愫。【片段①】×××:“我们好歹是青梅竹马,能不能给我点面子。”云月漓:“面子?你皮都那么厚了,还缺这一张?”×××:“……”【片段②】云月漓:“嫁给你?笑话,我嫁给毛毛都不嫁你!”×××:“禽兽而已,我就不信你真能嫁!”云月漓:“难不成我要嫁给一个禽兽不如的人?”【片段③】云月漓:“我喜欢小时候的你。”×××:“你无论什么时候我都喜欢。”云月漓:“那我杀了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卑微绝起

    卑微绝起

    贫穷小屌丝穷游,不知道怎么变成老鼠,在未来他会怎么样?是被人一脚蹬死?还是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 阴阳神鬼论

    阴阳神鬼论

    ?世间一直流传着鬼神之说,到了现在尤为更胜,人对于神是敬仰的,因为在人们心中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可以拯救苍生与水火之中,鬼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不详的东西,因为鬼是人死去的三魂七魄幻化而成的,虽然没有神的法力大,但是对非常脆弱的人也是一种威胁,因为鬼可以影响别人的脑电波让人类莫名其妙的做一些事情和看到一些不寻常的场景,鬼也可以控制人类,人们俗称它叫鬼上身
  • 新纪元的神

    新纪元的神

    神龙历2010年,地核破裂,天发异象,整个世界电闪雷鸣,奇特的是,那一天滴雨未落,没人有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更不会有人知道,在此期间,从地心泄漏的灵气开始缓慢涌出,悄无声息地散布星球的每一个角落,世间万物开始慢慢的变化,直到第二次异象到来,世界,彻底变了...
  • 悍女为匪:王爷来侍寝

    悍女为匪:王爷来侍寝

    【他说:“我不管别人,只管你。你不准说脏话,不准生事斗殴,不准再上山当匪!”她说:“我护不了别人,只护你。用我手中的长枪,身上的拳脚,项上的人头。”】一次又一次被他利用,一次又一次身陷囹圄,尘埃落定时还要舔着脸问他要不要一起造娃?君攸宁觉得自己怂到了极限。好歹也是堂堂一女匪,能不能有点尊严?尊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凤之愿

    凤之愿

    凤之不屈,何人同情?何人认同?热血与激情尽在世间彰显,只愿世人莫忘,那曾翱翔九霄的凤!“若可让世人知晓,这世间有凤,吾虽死无怨!!!”凤族少年在向天诉愿,还是立愿,还请读完此书
  •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