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53100000030

第30章 转战哈尔滨,精心培养革命新人

1933年初,根据反满抗日救国的需要,党组织又派老曹同赵一曼转战到哈尔滨,组织开展党的地下工作。这是因为,****满洲省委机关遭到敌人破坏,省委迁到了黑龙江省的重要城市哈尔滨。

赵一曼他们也就随****满洲省委来到了哈尔滨。赵被安排在省委领导下的省工会,担任****满洲省委委员,满洲省总工会组织部长。

当下的哈尔滨,日寇早已实行了“联保制”、“良民登记制”。

老曹和赵一曼刚到哈尔滨时,找不到合适的人,为他们“担保”租房。因此,他们就不好租到房子。

我党在哈尔滨的联络员知道这一情况后,就向时任满洲省委领导的冯仲云报告了情况。冯就安排联络员积极想办法,为老曹和赵一曼解决好住房等问题。

当时,这位联络员也不便贸然直接联系,就以普通商贩的身份,恰到好处地为老曹和赵一曼介绍一处不用担保,就可租用的住房。

联络员就带着赵一曼,来到南岗区的一家俄国侨民家。这家女主人就向她介绍说:“我们这里可以随便租屋,住户不必向日伪警察报户口,只要交足房租,什么时候来住都行,进出时没人过问的。”

赵一曼经过实地观察,觉得这里隐蔽,利用俄国侨民的住房,开展工作、进出方便,只是房租很贵。但这里是他们最适合的居住点,当即就定了下来。

赵一曼就同老曹搬进了俄国侨民的房子。

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哈尔滨这座优雅美丽的城市里,高大的俄罗斯式的房屋,欧式建筑是很多的,几乎随处可见。整齐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空气格外新鲜。

而在这座城市里,侨居着几十个国家的人。据统计,这里的侨民多达30多个国家、10多万人。这些众多国家的侨居者,在这座城市里充当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做各种各样职业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人也能见到。更多的是日本人。大多数日本侨民,不等同于日本关东军及随军家属。前者是民,后者是侵略者。

在那时,哈尔滨又是一个黑色的城市,日本帝国主义无情地侵占了这里,实行法西斯统治,蹂躏中国人民。日寇、伪军警察横行于市,白色恐怖笼罩的哈尔滨,像是一座大冰城,时刻让人感到寒冷。

赵一曼做地下工作十分谨慎。这时,她已经成了一个意志坚定、经验丰富、作风泼辣的职业革命活动家。

他们来到这里居住后,在邻居眼里,这是一对普通的华人夫妇。白天,赵一曼以一个平常的家庭主妇身份,上街买菜、在家煮饭、洗衣服、操持家务活,样样在行。

有空时,赵一曼就坐在家门口,做起针线活、缝补衣服,机警地注意着周围的动静,为“丈夫”等人的开展工作当好“守门神”。

每当晚上,他们就经常加班加点、起草文稿、油印文件和宣传品,往往忙到夜深人静。

当时,老曹担任满洲省总工会书记。由于他的身份特殊,加之他曾被敌人捕去,受过酷刑,因而致残。特别是他的腿严重残疾,走路颠簸,行动不方便。

因而,在满洲省委的领导下,老曹开展对敌斗争中,往往是坐镇指挥,由他策划斗争方案,派赵一曼外出开展活动,执行任务。

在哈尔滨期间,赵一曼每天都是在日伪敌特、宪兵军警的眼皮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开展组织活动。

为了工作开展更加顺利,赵一曼就把在奉天工作时的得力助手,孙大明调来哈尔滨,仍然协助她的工作。

这年夏天。赵一曼组织几个同志,乘船到太阳岛一个同志家里开会。

这是一个靠近松花江边,不太引人注意的小草房,屋里虽然很闷热,但同志们仍然紧闭门窗,一边装着打麻将,一边开会。

不料房东的小孩不懂事,把外面的门打开了就跑出去玩耍。

这时,正好有一个特务暗探在周围巡察,一下子就闯进屋里来了,特务掏出了手枪,凶神恶煞地一步步向桌子靠近,情况十分危急。

桌上的文件都没来得及收拾,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赵一曼急中生智,环顾了一下周围,看见窗边主人刚煮好,放在窗台上那盆滚烫的稀粥时。她镇定自如、若无其事地边摇动手中的扇子,边靠近窗边。

当特务举起手枪对准一位同志时,赵一曼伸手把这盆稀粥扣到特务的头上。特务发出狼嚎般的惨叫声,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有感觉头脑像火烧一样,使他失去了反抗之力。

趁此时机,孙大明等同志,迅猛地围扑上去,把特务捆绑起来,塞到床下。到了晚上,赵一曼等人就将这个特务,秘密地扔到松花江里喂鱼了。

这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在同志们间传为了美谈。看似平常的一盆稀粥,在对敌斗争的过程中,却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

在哈尔滨工作期间,赵一曼和《国际协报》的副刊编辑方记者,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话又从头讲起——

方记者是一个刚刚加入共产党组织的青年人,党性和思想觉悟还不是很高,在采编副刊稿件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因此,老曹就安排赵一曼去做方记者的辅导老师,帮助他提高觉悟,提升思想,以求采编的文稿,更有利于激发民众、唤醒民众、吸引民众、团结民众投身到反满抗日的大潮中来。

一天,同方记者单线联系的同志,给方传递了党的指示,要他很好地利用报纸副刊这个窗口,来作为我党宣传革命、团结进步人士的阵地。

方记者那时刚参加党内工作,没有读过马列主义著作,对于党内文件和宣传品也读得不多,对党当时的方针政策理解得肤浅。

当时选用来稿和方记者写稿,都无人讨论,也不经谁编审,完全由他决定。

有一次,赵一曼读了方记者写的一篇文稿,认为文笔可以,但在思想性上存在问题。她就请联络员联系方,叫他到滨河公园接头。

联络员立即到《国际协报》编辑部,通知了方记者,叫他去滨河公园,找一位赵大姐联系。

方记者按联络的时间,准时来到了滨河公园。他就看见在一个棵大树下的一石条上,坐着一位青年女子,上身穿着时髦的红毛衣,脚上穿的是一双白色高跟鞋。坐在哪里很是亮眼。

那个美丽的女人,正若无其事地照着镜子,用手梳理着头发,不时用眼睛的余光,向身边四处扫描。

方记者慢慢地走近了那个年轻漂亮的女人时,她合上了小镜子,慢慢地抬起头看了一眼方记者:来者手里拿着一份《国际协报》。

对上了接头联络暗号。那位女人才从石条上站了起来,脸上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请问你是朱先生?”

方记者立即按接头暗语回答:“大姐,你咋把我的姓忘了,我不姓朱,我姓方。”

“对了,是姓方。”对上接头暗语之后,她就请方记者坐下聊:“你就是《国际协报》副刊编辑的方记者?”

“是!”方记者向她点头。

“我姓赵,你以后就叫我赵大姐吧。”

方记者这才确认了接头的人就是她:“赵大姐,你是四川人?”他听出了赵讲的四川口音。

“我老家是四川的。”

赵一曼同方记者都是文化人,而且又是同志。两位一结识,就感觉相识恨晚。从此,他们就成了好同志、好朋友、好战友。

方记者住在《国际协报》社的一幢二层楼单人宿舍。赵一曼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约好来到了方的住处,两人就在一起聊天,谈形势、谈思想、摆家常、聊工作。

当然,赵一曼记得自己的任务,帮助方记者提高写稿编稿的水平。于是,赵就给方讲授一些革命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赵一曼讲课时,像一名老师一样认真。在听到赵大姐讲的这些新鲜“课程”内容时,方记者开始不太听得懂,偶尔会出现精力不集中,有走神的空白。

赵一曼就充分调动老师讲课的做法,不时抽问学生新课“内容”。

当方记者被抽问,不能完全准确地回答问题时,他就更加专心听课了。

当时,方记者正在学习俄语,赵一曼就给他纠正俄语发音,教俄语语法。

方记者懂日语。赵一曼就说:“方记者,我教你俄语,请你教我日语,我们互不交学费了。在日本人占领的地方,学习日语,有很多地方用得着的,行动也更加方便一些。”

于是,他们就互为老师,相互做学生。比学赶教,有时还比试谁进步快。

讲课的间隙,赵一曼就请方记者谈谈学习心得体会。当方的体会谈得不太深刻时,赵大姐就向方讲述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过共产党的理论知识。

赵一曼说:1927年9月,党组织派我们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1月我因怀孕,向党组织提出要求回国,只在苏联留学了1年多的时间。

那时,学校国共两党学生,斗争尚未结束,“斯托”(大林、洛茨基)两派学生斗争也很激烈。我们一面积极参加政治斗争,一面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同时,还刻苦学习俄语。所以在革命理论方面,我也没有能集中精力学习,所知道的还是不多,可以说是沧海之一粟。这一“粟”也快要向你道完了,我的腹中也就空空了。

方记者听了赵一曼的讲述说:“你自以为是沧海之一粟,而我却感到要学好党的理论,犹如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望顶莫及啊。”

“我学的革命理论,好多都是在苏联学的,你将来如有机会去苏联学习,回来后,我们如能在一起工作,那你站在我的面前时,才真正成了一座珠穆朗玛峰!”

听了赵大姐讲在苏联求学经历后,方记者就开始注意苏联了。于是,他经过多日寻找,四处借书,终于在一位党内同志家里,借到一本译成中文的《列宁主义初步》的书,贪婪地看了一起。

一天,方记者正在宿舍认真地啃这本难懂的书时,赵一曼恰好来到方的住处。她看到方记者正在看《列宁主义初步》一书时,她问方:“这本书是从哪里借的?”

“在一个同志家里借的。”

“这本书以前我也看过的。可写这本书的作者,布哈林已经成了****,他的著作在苏联已被禁止阅读,只是作为研究参考,不能认为他写的都是正确,要一分为二地读他的书啊。”

从此,赵一曼就主动给方记者推荐书目,而且,还将自己的书和有关资料,全部借给方阅读学习。

1932年冬天,哈尔滨比往年要冷,大雪降了几尺深,天空还是冻云不散,经常北风呼啸,雪花飘飞。方记者的单身宿舍在一幢二层楼上,是同邻居共烧一个壁炉取暖。

这个邻居也是《国际协报》社的。邻居住的是一对夫妻,他们夫妻正好不在家,也就没有生炉火,宿舍就冰凉冰凉的。

赵一曼一进方记者的舍时,尽管身着一件皮大衣,但她感觉很冷。说:“小方,你好懒啊,宿舍里冻得像冰窖,寒气逼人,你也不生火烤暧。”

“赵大姐,我没有像你那样感觉冷的,我不会烧壁炉,如你确实受不了,我就学着去烧火吧。”

“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连壁炉都不会烧,还是我教你吧。”赵一曼就叫方记者在她的身边好好学着。

赵一曼先是把一把报纸点燃,放进壁炉里,然后在壁炉的旁边,用火钳夹了一个筐里的火炭,慢慢地放入壁炉,再用嘴对着壁炉,用力气向里猛吹了几下,火炭慢慢地点着了。

他们在温暖的宿舍里又开始了学习、聊天。当他们在“课间”休息时,赵一曼就问起了方记者的过往。

方记者就慢慢地回答了赵一曼的问话。他说,我生在辽河西岸的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可父亲还没有满30岁,就不幸患病去世了。我当时还不满4岁,母亲为了把我拉扯大,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维持困苦的生活。幸而还有伯父、叔父的帮助。我在7岁时入私塾读书,家人都希望我成为一个有知识、有前程的人。

我读私塾8年,读的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学的是孔孟之道,看到的是地主官僚、土豪劣绅残酷剥削、压迫穷苦百姓。后来考入县立师范,因为反对教员,被学校开除。然后,进入日本学校,积极参加了反日运动,又被学校开除,还被通缉,遂弃文从武,入讲武堂毕业后,进入军队。不久,发生了“9.18”事变,国家遭遇侵略,自身难保,率性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赵一曼听了方记者讲述后,她也讲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赵一曼说,我出生在川南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喜欢读书,也读过私塾。在我10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了。大哥就当家作主,不让我外出求学,还要逼我嫁人。在大姐夫郑佑之的帮助下,我加入共青团、入了妇救会,又帮助我考入了宜宾女子中学。我在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时,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来,我就到武汉黄埔军校学习。在******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进行血腥屠杀时,党又把我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9.18”事变后来到东北,在奉天工作不久,就来到了哈尔滨。我也读过私塾,也读过四书五经,还读过唐诗宋词,学过作八股文,赋诗填词。可是我最反对孔孟之道,因为孔丘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孔孟之道竟将女子比做小人,我对此极端痛恨。

在他们的摆谈之中,赵一曼还同方记者聊起了文学。她说:“在中国的作家中,我最爱读鲁迅的作品,苏联作家中,最爱读高尔基的作品。我到哈尔滨后,常看报纸,很喜欢三郎(萧军)和悄吟(萧红)的作品。”

“他们两人我也认识,我还在《国际协报》上发过他们的不少作品。”方记者插话说。

“我就是在你们的报纸上,经常读他们的作品,我也见过他们的。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走在中央大街,迎面走来一对青年男女,朋友就说认识他们,说男青年是三郎,青年女子是悄吟。朋友就把他们介绍给我认识了。这是我第一次同他们见面。以后偶尔也常在大街上相遇,相互打打招呼。”

赵一曼讲到这里时,方记者就补充说道:“三郎和悄吟写的散文、小说都是以劳动人民、知识分子为题材,反映他们在生活中的苦难、追求和反抗,思想性强,文笔也好,艺术性也很高,他们夫妇可以说是两位革命作家。”

“不知他们参加了什么组织没有?”

“这个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夫妇,已经同一些进步人士在一起,偶尔也看见他们与我们的同志接触,是否参加了什么组织?他们也没有说,我也不敢轻易地问,这是组织纪律。”

赵一曼听了方记者说的情况之后,她想了想,就对他说:“你有机会应对他们做些工作,孤军作战,自由是自由,但不如加入团体作战力量大,战果也大。”

聊过“两萧”之后,赵一曼又把注意力转移到辅导上来,就对方记者说:“我们要将文学修养和政治素养、文学艺术和号召策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文艺创作,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激励人们的思想,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从而,鼓舞人们同反动官僚、日本侵略者作坚决的斗争。”

讲到这里时,赵一曼突然想起一件事。她说:我曾写了一篇诗歌,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写的,题目是《滨江抒怀》

“赵大姐,请你把《滨江抒怀》拿出来,让学生我先读为快,然后,拿到我们《国际协报》去发表。”

“好啊。”赵一曼当即就提起笔,这首诗就映然纸上:

誓志为国不为家

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定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

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赵一曼的这首《滨江抒怀》,在《国际协报》副刊上刊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同类推荐
  • 山河雄图

    山河雄图

    羌国纷乱,群雄割据而起,轩辕厉战胜群雄,终再统六境,建都无双境,国号“晋”,并将其余五境封予五王。并肩王勘察旧案,不知不觉牵扯出诸多恩怨。危情一触即发。少年本是并肩王之子,小小年纪却肩负仇怨独自亡命天涯,历尽危险,坚毅不减。最终为自己写下一段历史,传颂千古!名动九霄!
  • 三国万里河山

    三国万里河山

    叶珏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一言不合就穿越,猝不及防到三国还有个坑比系统告诉她:“你的目标是一统天下,去吧少年!”统你个头啊,我是女的啊喂!叶珏:“文若,你长的真好看”荀彧:“……主公,你又喝酒了”本文主cp叶荀(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是荀叶)鉴于女主见到令君较晚,所以设定令君未婚且年龄有降低渣作不懂地理兵法历史,全文半架空,考据党勿入部分人设按《真三国无双》来,不要和我说什么新三国,那不是我的令君剩下部分在真三里大众脸的,怎么帅怎么来小学生文笔不喜可以叉叉,但不要喷,渣作玻璃心受不起谢谢渣作学生狗,周更,若有请假会说明
  •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

    《世界简史》的时间节点是从宇宙中的地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是一部独具韵味的世界史,从人类文明的起源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把人类文明各种滋味的旅程都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本书中,对于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美国独立战争等,作者都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描绘,还涉及到了像儒家和道家这样的东方文化。作者没有用枯燥堆砌的文学史料进行陈述,而是用剥离的方式对繁冗的文学史料进行简炼,把这段历史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可以称为世界史的代表作品。
  • 驰骋之帝都雨夜

    驰骋之帝都雨夜

    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他是名将之后,他的祖先曾是开国元勋,他是否能成为股肱之臣?我想是的。当面对无可抗拒的命运时,慨叹悠悠苍天何薄与我,还是拔剑大吼去他妈的命运?由你自己决定。作品以史实为原型,加入笔者自己的幻想,力求塑造一个具有现代自由风气的历史故事。也许这些故事有些离奇有些夸张,但是时光的洪流终会汇入本该汇入的大海。只是,为什么要抗拒命运?是否应该抗拒命运?
  • 酒煮三国

    酒煮三国

    铁马冰河,酒煮三国没有刘备三顾茅庐,没有雏凤名满天下,没有吕布盖世英武,从一个步足,到曹公幕下一员大将。从默默无闻卒到名震四方,从鲁莽无谋到力胜张飞智过周瑜,其中辛酸苦楚,风雨一路。唯有——酒煮三国……论英雄何处!
热门推荐
  • 凤凰护卫者

    凤凰护卫者

    《怦然心动:如果没有遇见你》已完结啦,如果有兴趣可以戳:www.*****.coml她,出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被一个年迈慈爱的樵夫收养。直到有一天,樵夫被抓征战,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她不相信父亲战死,她要千里寻父!可在寻觅的过程中,意外地卷入了一场血腥的宫闱争斗。也卷入了帝国之间的纷纭之争!得到她的人便得到了天下!任何人都想得到她!任何人都想杀了她!她是妖女?还是神兽?此时,她已经深深眷恋上了人间的男子……她的命运到底如何,她又如何能搅动天下?霸气山河?
  • 官媒

    官媒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出身农家的我,从二流大学理工科毕业后,竟然横扫各路新闻系骄子,进入晚报当上了记者。在媒体圈,经历谎言与欺骗、把柄与诱惑、背叛与惩罚的生命洗礼,我渐渐变得凉薄,并走上了一条世事到头螳捕蝉的不归路。这是一部现实题材小说,也许你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杜预集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杜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伴雪

    月伴雪

    她一直认为自己对他来说可有可无第一次任性的离开他谁知着唯一一次的任性却让他失去了形体他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月神因为自己的宠物动了情最终化为隐形默默陪伴了她万年……他是偏执狂妄的太阳神不知不觉的迷恋上了一个灵动可爱的少女他发誓要不择手段将她占位几有月与炎的争斗跨越万年还在持续着……
  • 伪二次位面

    伪二次位面

    我是一个永远十六岁的少女赤雨凌(→少年赤冥熠)。明明生活在一个忙碌的家庭里,可是因为一次意外,我像穿越小说的主角一样,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并不特殊,除了杀人不犯法的点,但是,之后我发现,这个世界几乎就是个ACG世界。后来,又一次意外,我从少女变成了少年,而且还没做手术……
  • 鹿总裁的小娇妻

    鹿总裁的小娇妻

    或许是老天无情,一场车祸使她成为孤儿,直到她遇到了他......“鹿悦,我发誓,这辈子,你永远是我的唯一”他一脸诚恳。“鹿晗,我发誓,从我遇到你的那一刻,直到永远,会跟你不离不弃。”她一脸甜蜜
  • 我的老公是蛇王

    我的老公是蛇王

    我出生便被视为一个不详之人,阿妈难产死去,死法极其诡异,阿爸痛恨我,给我取名一个弃字……
  • 校花与佣人

    校花与佣人

    十年前你是不能开口说话的校花,我是跟在你身后的佣人。十年后你摇身一变成为众人追捧的女神,而我仍是你身后聚焦的眼神。太多的人想要你一个肯定的眼神,而我却只差一个你的转身。渺小的我也许永远无法成为能够匹配你的爱人。但是宁静,你的身后一直有我这个卑微的男人。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缘分:佣人与校花
  • 剩男宝根闯北京

    剩男宝根闯北京

    乡村剩男宝根陷入婚恋绝境,突发奇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扛着行李闯北京。在北京他认识两个人,齐百荷和阿花。齐百荷是个独立上进的大龄白领剩女,姐弟恋失败,宝根的出现,促成了她与小男友秦帅的复合。阿花是宝根的初恋,离异后开餐馆营生。京城重逢,宝根和两位剩女演绎出特别的故事。
  • 苍宇神界

    苍宇神界

    苍宇神祖创造了苍宇神界之后就消失了,经过无数载的历史长河,在这个世界里又诞生出了一批批绝顶强者,他们为了狙击莫名的外来邪魔入侵,战到天崩地裂,直至仙界崩塌,看着这个世界在沉沦,天帝在以自身为封阵封印天外缺口之前,和雷帝一起以最精纯之血创造了一个生命,将之打入了时空隧道之中,他们称之为未来的希望。这个创造的生命就是小乞丐苍宇,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克亲,所以从小就成了孤儿。一切前世因,一切今世果……因生因果克今生,看希望之子,经历九世轮回,如何一步步登临天下,续写热血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