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76600000007

第7章 头颅失踪

第七章头颅失踪

却说林捕头捉拿张老大无果,空手而回。此时已是日落西山,鸡鸭进圈,白鸟归巢,天快黑下来了,要继续去捉拿凶犯,已不可能,只有等到明天再说。只是眼目前有一台事情要马上解决——朱老四的尸体要咋个处理。

一般衙门处理尸体,也有一定的“规矩”——如果发现无名死尸,都要就地搭“凉棚”存放,并张贴认尸告示;如果有人前来辨认,一经确定系自己家人,尸体便由亲属抬回去自行安葬。要是七天以后,还没有人前来认领,尸体腐败变质,不能存放了,衙役便用一床篾席把尸体裹了,抬到乱葬岗埋掉,并做一个标记;如果以后案子有了眉目,需要验尸,再把尸体挖出来。像朱老四这种情况,死因已经明确,尸体也检验完成,而且亲属大有人在,这就不必要把尸体放了腐败变质——亲属可以马上抬回去自行处理了。

林捕头一天里没把要犯抓捕归案,只有第二天再作理会。县太爷自己埋怨自己出门没翻皇历,碰上丧门星、倒霉鬼了,连放了“两炮”马后炮。对抓捕要犯失误的事,县太爷自己已做了“检讨”了。而如何妥善处理尸体,他说话还是没有丢掉阴阳怪气的臭毛病。他对朱必泰道:“我说老先生啊,您是老朱家请来拿主意的人——这个朱老四的尸体,放在我这县衙的停尸房里,我们县衙可不管饭的,晚上半夜三更的饿哭起来没人哄得乖;再说,晚上回凉,感冒生病了,我们县衙也不管找医生的——老先生您是知书达理的人,是不是叫他们亲属把遗体抬回去伺候为妥?”

县太爷这种阴阳怪气的话,别人听了可能不大明白,或许还会反感。而朱必泰是知书达理的人,他何尝听不明白——大凡家里死了人,一经清洗穿戴停当,放上凉床,最紧要的事就是要在床前摆上“倒头饭”、“开路鸡”、“断头香”、“七星灯”什么的;还要时时烧纸钱、添灯油拨灯线什么的——县太爷说的“不管饭”指的就是这些啰嗦事儿。要是这些啰嗦事儿没有做到位,死人觉得冷冷清清,悲悲切切,便不高兴,半夜三更翻爬起来(诈尸),到处追着人抓脸、掐脖子,有时倒转会把守灵的人给吓死——县太爷说的“死人饿哭了没人哄得乖”指的就是“诈尸”这回事。虽然这些都是迷信的东西,但是作为一种风俗习惯,谁家都得这么讲究,马虎不得。

县太爷都说了“不管饭”,也就说白了,县衙不会给死人供“倒头饭”、上“断头香”什么的;当然,也不会让死人的家属把这些东西拿到县衙的停尸房里去摆弄——要摆弄,你家属把死人抬回自个家去,要咋个整随便。县太爷都下了“逐客令”了,还要把尸体停在县衙里就不可能了。朱必泰是有文化、有头脑、懂道理的人,不能给官府添麻烦,只有劝导家属,把死人抬走。

按照朱必泰的安排,亲属把朱老四的尸体抬出县衙。往家里去时,来到顺城街中段的张老大家的杂货店门前,便不走了。亲属中几个年轻力壮的后生,抢上前去,乒乒乓乓一顿乱砸,把那杂货店的铺门砸了个稀烂,进到店里,把里面的货物顺到边儿上,腾出地方,朱必泰就吆喝着众人,把朱老四的尸体抬进去摆上——这种行为叫做“尸闹”,也就是打人命官司的一种容易出现的情况——现实当中,病人死在医院里了,家属认为是医院医治失误,用药不当,把人医治死了,吵着要医院赔偿“损失”。不赔,就把尸体停在要道上,堵在大门口,叫你做不成生意——这种行为叫做“医闹”。

朱必泰安排的这场“尸闹”,跟“医闹”的性质差不多——我家的人活跳跳的被你家的人挖死了,受了损失,不能再让活人吃亏,把尸体抬到你家的堂屋里“供”起来。商量得好,出一大笔“抚慰金”,再把死人风风光光地安葬了,便没事;商量不好,就让尸体烂在你家屋里,让你家臭气熏天,一家老小晦气倒霉,不得安生……

朱必泰安排的这场“尸闹”,没有把死人抬到张老大家的堂屋去,一则是张老大家的堂屋在巷子深处,往里抬死人不方便。二则,杂货铺就在街面上,将就;再有,就是两家都开着相同的杂货铺,以前两家就为生意上的事情,相互挤对,相互拆台——我把死人抬到你杂货铺里“供”起来,赔偿什么“抚慰金”、出什么安葬费不算,这个死人在你店铺里摆了,让店铺也沾上晦气,今后做生意都做不发,吃亏倒霉了,看你还敢不敢跟我抢生意、争面子……

然而,人在做,天在看——谁要是把事情做得过分了,也是不好的,老天都看不过意,要整点麻烦事来为难你——这不,头天傍晚才把朱老四的尸体抬到张老大家的店铺里“供”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发现死者的头颅不见了……

头颅失踪,可不是一件小事,老朱家的人急急忙忙跑到县衙报案,又把伸冤鼓敲响了。

这次伸冤鼓响,的确是早了点,天刚蒙蒙亮,小雀才叫,唐县令还在被窝里做梦呢,就被惊醒了,还没爬起来,在被窝里就唠叨上了:“是哪个乌龟王八蛋!这么早就来打搅老爷的清梦,你告状也不看看时辰,事情再急,也要等老爷我起床净身,梳洗整洁,上班点卯的嘛!这么等不得,难道又是出了人命了——出人命?这可等不得……”县太爷一想到可能出人命了,在被窝里呆不住了,赶紧翻爬起来,净身梳洗都忙不赢,急匆匆地赶来升堂。

县太爷赶到大堂,刚坐下,那些被鼓声惊醒的衙役也陆续到来,一个个迷迷瞪瞪还没有睡够的样子。敲鼓的人已被值班守门的衙役先一步带到公堂外面候着。县太爷升了堂,叫把击鼓人传上堂来。进来两个人,击鼓的人是一个六十开外的老头,进了大堂,当堂跪下;旁边站着老先生朱必泰,他是以律师的身份来的,所以站着——原来这升堂办案的规矩,原告、被告、报案人、证人,都得给堂上高坐的县太爷下跪。而律师代理却不必下跪。朱老四的头颅失踪,被人发现,第一就是去报告朱必泰,要他拿主意。头颅失踪,事关重大,得赶快报案,朱必泰就叫报告人去击鼓,充当报案人的角色,而他则以律师代理的身份陪着一块前往——报案人得给县太爷下跪,而他就不必了,只是侧身站在一旁。

县太爷对着堂下的当事人审视一遍,跪着的老头不认得,而站着的人是朱必泰,马上就联想到一定是老朱家又出了什么大事了。但到底出了什么大事,问询堂下跪的当事人才清楚,于是把惊堂木拍响,发了话:“堂下所跪何人?报上姓名!为何事击鼓?快快从实招来……”

堂下跪的老头,看上去老实巴交,怯兮兮的,可能是没有经历过县衙大堂这种阵仗,心里害怕,所以身体有点颤抖,好半天也没能答上话来。朱必泰见状,禀告道:“大老爷在上!这位老人家胆小、嘴笨,没见过世面,您叫他招什么,他也讲不清楚,还是老夫代他‘招’吧……”

原来是这么回事——堂下跪的老头叫吴七叔,六十多岁年纪,膝下无儿无女,独身自过,靠在城外种点小菜,以卖菜维持生计。平常往下,谁家死了人,都会叫他去打帮忙,做一些打纸钱、添灯油、出殡时背“倒头土锅、撒卖路纸钱这些事情;有时还要帮人家“看灵”——所谓“看灵”:有一种情况,如果人是死在家里,停放在家里,晚上则有家里的人守灵,烧纸钱、添灯油什么的有家人伺候。而有一些特殊情况:人是死在外面,不能进家,停在外面,家人不方便去守灵,就需要请人去“看灵”;像朱老四这种情况,死人不是停在自个家里,而是停在别人家,家人就不方便去别人家守灵——这就需要请人去“看灵”了……

朱老四的尸体不能停在县衙过夜,必须抬回去,可是抬到半道上,家属就把张老大家的店铺门砸开,把尸体抬到了别人家去了。晚上,给死人供上倒头饭、开路鸡、点燃七星灯、点上断头香,亲属给死人烧纸钱、烧香、添灯油……折腾到下半夜,熬不住了,都回家去了,只留下吴七叔帮着“看灵”。

“看灵”是非常辛苦的,特别是下半夜最难熬,空坐着是熬不住的,要有点酒菜来应付,帮着提精神。老朱家备下酒菜给吴七叔,下半夜熬不住,都回去了,就吴七叔一个人喝着酒“看灵”。

吴七叔一个人喝酒,没个限度,喝着喝着,就过量了,迷迷糊糊地,靠着墙根就睡过去了。天刚拂晓,老朱家的人“换班”来了,去查看尸体,发现朱老四的头颅不翼而飞。这种事情,非同小可,耽搁不得,赶紧跑去报告了朱必泰,朱必泰也不敢怠慢,顾不得县太爷还没有上班点卯,就带上吴七叔,赶到县衙把伸冤鼓敲响了。

听了朱必泰的“代言”,县太爷自己埋怨起自己的嘴巴来了:“他爷爷的!人们都说老爷我这张嘴是乌鸦嘴,说‘破嘴话’很是灵验,老爷我还不相信,说他们思想落后,迷信愚昧。现在看来,果真是灵验得很嘛——几个月前,老爷我才说冒天龙这块上种田的农户再这么纷争折腾,非闹出人命不可,没多长时间,果真就闹出人命来了;昨天下午,老爷我才说过,朱老四这个案子要是破不了,就把它做成一个‘无头案’——这个‘破嘴话’才是快当嘛!昨天下午才说的话,今天早上就‘灵验’了——‘无头案’真变成了无头案——你们老朱家是怎么搞的?尸体抬回去了,是不是舍不得破费,没有‘管饭’,死人不高兴,那头颅就跑去躲藏起来了?这可是你们看管不严的责任啊……”

县太爷说话,先是自己埋怨自己的嘴巴是乌鸦嘴,最后把责任全往老朱家身上推。朱必泰听后就着急,赶紧辩解:“大老爷您别生气,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不是亲属没有把死人伺候周到,而是另有原因……”接着,他就把昨天尸体从县衙抬出去,没有抬回老朱家,而是抬到老张家的杂货店里“供”起来,今天早早地发现头颅失踪了,不是在自个家里,而是在老张家的杂货店里,所以嘛,说到责任,老张家脱不了干系——一定是老张家的人认为老朱家把尸体抬到他的店铺,让店铺沾了晦气,老张家的人心里不服,存心报复,趁‘看灵’的人下半夜困乏打盹的时候,悄悄地把尸体的头颅偷出去扔了,以泄心头之恨——望大老爷明断……

朱必泰这么“辩解”,一切迷惑都清楚了——打人命官司,苦主把死人抬到被告家去搞“尸闹”的事常有。逢到这种情况,就是县太爷也管不了,也不敢管,弄不好,还会惹出连环命案来。县太爷听明情况,对这个无头案要咋个处置,还真是有点“搓手抹爪”,要怪老张家也不是,要怪老朱家也不是。朱必泰求他“明断”——该咋断?县太爷拿不出主意来,只好请教朱必泰。

朱必泰道:“这件事情也不复杂——尸体是停放在老张家的店铺里,死人的头颅是在他家的店铺里丢失的,他家的人嫉恨报复,偷走头颅的嫌疑最大,大老爷您只要把张老头(张老大的老爸)捉拿归案,严加审讯,不就有眉目了……”县太爷听了,觉得有理:头颅是在老张家店铺里丢失的,作为最大的嫌疑对象,把张老头传唤到堂,严加询问,有何不可?于是命令林捕头赶快带上衙役,去把张老头拘来,公堂对案,辨明是非。

没多大功夫,张老头便被传唤到公堂,跪于案前。县太爷开始问话“张当家的,昨天老朱家打人命官司,把尸体抬到你那杂货店‘供’了,你知不知道?”张老头答:“知道!”“今天一大早,那尸体的头颅不翼而飞,凭空丢失了,你知不知道?”“刚听说、刚听说……”“是不是你家憎恨老朱家把尸体抬到你的店铺里搁了,让你的店铺沾上晦气,因此怀恨在心,悄悄地去把头颅偷去藏了——快快给老爷我从实招来……”

张老头听县太爷怀疑是他家的人偷了死者的头颅,吓得直叫屈:“哎呀,大老爷,冤枉!冤枉啊——昨天早上,小人一家,听说老二把老朱家朱老四挖死,吓得一家子全都躲在自家的后院里,不敢出来。下午又听说老朱家把尸体抬进了我的杂货店,更是惊怕万分,一家人不敢迈出后院半步。今早尸体的头颅失踪,也是官爷到家里传唤小人到公堂问询,小人才得知此事——小人的家人,做下命案,小人就深感愧疚,十分对不起老朱家了,只有诚心谢罪,怎么还会去做这种偷盗头颅的缺德事呢?再说,那头颅又不是银元宝,也不能煮菜吃,小人一家避嫌都来不及,更不会去做这种惹祸上身的蠢事——偷盗头颅这种蠢事决不是小人家人所为!万望老爷明察,赶快找到真凶,寻回头颅,为小人一家洗脱冤情,还小人一个清白……”

张老头一通辩解,也说得有理。不过,县太爷道:“张当家的你虽然说得有理,但是按照法律规矩,人命关天,事体重大;丢失头颅,非同小可!你作为案子的最大嫌疑人,老爷我要作收监处理——关几天大牢,你不要觉得冤枉。只要案子破了,确实跟你无关,老爷我自会还你一个清白……”张老头知道案件牵连,身不由己,法律规矩要关几天大牢,得认。于是连声道:“小人不觉冤枉、不冤枉——只要老爷快快破案,还小人一个清白,就是再关几年也不冤枉……”县太爷道:“张当家的你别瞎说——老爷这县衙,死人我不管饭,无罪的人我也不管饭。只要案子与你无关,老爷我多关你一天都关不起!既然你情愿,老爷我就依法行事——来呀!把张当家的带下去……”

张老头被衙役带了下去。县太爷拍响惊堂木,道:“退堂!”话刚出口,接着又叫:“慢慢……老爷我还有一台事没忙得赢处理呢——那个吴七叔!你给人家‘看灵’,玩忽职守,贪杯误事,致使头颅丢失,责任不小,本应关你几天大牢。但老爷我念你孤寡年迈,绝不会监守自盗,所以法外开恩,判你一个‘监外候审’——破案之前,你不能远离他处,随时听候传唤……”

县太爷处理了吴七叔,又问朱必泰有什么说的。老先生也说没有异议,这才宣布退堂。

第八章头颅复现

同类推荐
  • 雾霭都城

    雾霭都城

    张卫国是一个外企白领,在一座中等城市靠薪水维护着家庭和撑着自己的那点微不足道的面子。在社会大环境的压迫下,在人们对成功的不断重新定义下,张卫国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事业方向也产生了困惑和迷惘;加之社交网络的盛行,外界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他的婚姻和家庭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爱情、事业、家庭,究竟该何去何从?
  • 偷花

    偷花

    小说通过傻子我的描述,缓缓讲诉了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起落
  • 梦觉清宵半

    梦觉清宵半

    不定贴一些短篇。时光流逝,唯有记忆永存。
  • 一方热土一方人

    一方热土一方人

    该作品是一部主旋律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笔锋直击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围绕征地拆迁产生的各种激烈矛盾、利益博弈与人物冲突。作家通过长期冷峻观察和思考,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度开掘,以理性的态度、哲学的演绎、文学的笔触,集中展现了在改革背景下的农村现实生活,展现了在新的利益格局下,为争夺村政舞台,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粉墨登场,拼得你死我活。村政连着官场,利益连着官员,通过矛盾的再现与处理,一个个幕后推手被请到前台,各路英雄跃然而上。小说情节大开大合,人物故事荡气回肠,不失为一部耐读耐想的史诗性作品。
  • 远山人家

    远山人家

    在都市中努力打拼十余年的杨义山,到头来却一无所有。一次回家探亲的旅途,偶然获得了上古洞天福地的传承。让原本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他,毅然回到山明水秀的家乡。开始了一段悠闲而精彩的人生......未完待续本书属于啸傲山林悠闲田园的生活,可能有点慢热,但其中会穿插一些人生小品,读起来也会轻松愉快。
热门推荐
  • 神秘boss专宠妻

    神秘boss专宠妻

    “莫箬璃,请相信我爱你。”男人真诚的眸子望着莫箬璃。“南挚茗,如果你爱我,那就向我证明你的诚意。”南挚茗抱着莫箬璃,深情的望着,唇慢慢覆上她的唇,证明他的爱。(男女主身心干净)一部以唯美为主的言情小说。
  • .苍宇

    .苍宇

    苍茫宇宙,浩瀚无垠,种族万千皆各领风骚!故老相传,在万族之上还有神的存在!实力通天,与天同寿。然而,纵使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也难逃时间无情地催促,一代新人换旧人。万千惊世体质出世,试问,苍茫宇宙,可有不灭
  • 烈龙战神

    烈龙战神

    一代神魂境的天才重生到一位万年难得一遇的少年身上,从此他成为一代战神。
  • 凌仙战纪

    凌仙战纪

    大道之巅,无上大能被尊称为神,神人之下,众生皆蝼蚁,神大能者翻手即可颠覆整个世界。无数人追求大道,向往成神,但成神之路谈何容易,无数人终其一生,无法撇下凡尘,苦苦悟修却始终停滞半途。却有这么一名少年,他本性善良,以为自己一生平凡,能与世无争,却不想造化弄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人善即被人欺辱,甚至是死,最终少年决意逆天而行,与天相争!为兄弟,义血挥毫,震慑群雄!为红颜,绝情入魔,一剑倾城!他名凌凡,凌驾不凡!
  • 天师途

    天师途

    脚踏月牙,手捉阴阳。百鬼抬棺,泣血苍黄。十二年的茅山修道。归来之后,更遇怪事重重。校园笔仙,美丽警花,总裁独女,冷酷少年,蠢萌小和尚……当一切谜团打开,且看主角如何逆转命运,自成道途!
  • 许你桃花一朵

    许你桃花一朵

    缘因何起,恰如那一日你的转身,我的回望。你为我花谢枝头,我为你轮回静候。待到重逢日,许我一支桃花可好?
  • 雄起之草根逆袭

    雄起之草根逆袭

    每人再来碗佛跳墙?算了,现在讲环保,都上小米炖活海参吧。酒要什么?三十年的茅台?不用,把朋友送我的那缸解放前的茅台窑藏拿出来吧。十年后,在自家饭店,面对众多好友,韩文庸淡然地说。
  • 道极真

    道极真

    凡与修,灵与昧,从天地而生,启道而不同。
  • 不负当归

    不负当归

    =-=每一卷有着不同的故事~正在写第一卷,等全文完再写简介吧~QAQ脑洞不够啊!
  • 楚汉孤城

    楚汉孤城

    柳旁系马,身影沧桑。一帘冷月,发鬓顾盼。铁骑无声入梦来,谁护万里山河?好男儿,出玉关,黄沙百战终不悔。最可惜,江山如画,总付与啼鴂。晓鬓妆镜,佳人何在?揉碎花笺,人生断肠!满天风雨猿啸哀,我自倚剑长天。任凭它,角声寒,十面埋伏楚歌乱,这孤城,我偏要,一战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