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9100000018

第18章 荥阳拉锯战三

韩信平定了齐国之后,一心想要称王。因为这个时候张耳已经立为赵王,所以他就写信给刘邦要求封王了。不过言辞没有那么直白,也没有炫耀自己的功劳,而是另外找了个理由,他是这样说的,“齐国这个地方是个伪诈多变的国家,容易反叛;而且南边又靠着楚国,如果不用王的威势镇着的话,那么恐怕安定不下来。我请求假装为王,用王的名义来镇抚这里!”

刘邦是多聪明的人啊,一看就明白韩信的意思。但是刘邦这个时候也没有反思自己是不是应该给韩信封王了,而是怒发冲冠,为什么呢?因为刘邦这个时候和项羽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正是一决生死的时候。在刘邦的观念里,韩信很清楚这里的形势,韩信这个时候就该奋不顾身的带兵来合力打败项羽,这才是臣子的本分。但现在呢?韩信反而置主上的安危于不顾,拥兵自重,想要自立为王,所以刘邦就怒不可歇。

可见人与人之间理解难啊。韩信刚开始投靠刘邦的时候,就指出了项羽的一大缺点,妇人之仁,不舍得分封部下,可见他自己对这个看的也很重。现在刘邦也步了项羽的后尘。从韩信的观念看,我给你立了这么多功劳,你就该给我对应的赏赐,没有赏赐就是你不对。从刘邦的观点看,要是没有我,你不过一个小人物,卑微的跟条狗似的。是我把你提到现在这个地位,你就应该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的为我做事。现在你不顾主上安危,一心谋私利,你对得起我吗?可惜他们两个都不是谦谦君子啊,所以在此就埋下了将来的隐患。

刘邦看完韩信的信,当着韩信使者的面就发了火,“老子困在这里,天天眼巴巴的等着你来救我,现在反而想自立为王!”

张良和陈平一见刘邦这个反应,大为吃惊,这些话怎么能当着韩信使者的面说!所以两人都偷偷的踩了刘邦的脚,悄悄地对他说,“这个时候能阻止韩信称王吗?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立他为王,让他好好镇抚齐国,要不然,恐怕会有麻烦了!”

刘邦这一听,立刻就醒悟了过来。韩信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根据地了,赵、燕、齐、代都是他可以说了算的,他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和自己分庭抗礼了,根本不用受自己的节制了!想当年自己刚刚打入西安的时候,不也是觉得自己羽翼丰满了,不会再在意怀王了吗?所以刘邦立刻就改了口,当着韩信使者的面又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那就要真的封王,哪有什么假王?”

随后就派遣张良带着齐王的官印,到齐王正式封韩信为齐王,同时把他的部队调到前线,抗击楚国。

这个时候项羽听到龙且死了,就变得非常害怕了。龙且是他手下非常牛逼的一员大将,连黥布都被他打败了。现在这个紧要的时候死在韩信手里,那韩信的战斗力,足以对自己造成致命的威胁了。

所以赶紧派辩士武涉去争取韩信,武涉是这么说的,“天下人被秦朝的苛政的苦了很多年了,因此同心协力攻打秦朝。秦王朝灭亡后,各个将领按照功劳的大小,划分土地,分封为王,让士兵得到休整。而今汉王又起兵东进,侵犯人家的份子,掠夺人家的封地,已经攻陷了三秦,还出了函谷关,收集诸侯的军队向东去攻打楚国,他的心意是不吞并天下誓不罢休!贪得无厌竟到了如此过分的地步!况且汉王是靠不住的,他好几次身落项王的掌握之中,项王因可怜他而留给他活路,但是他一脱身就背弃盟约,重新攻打项王,不可亲近信赖竟也到了这步田地。现在您虽然自以为与汉王交情深厚,替他竭尽全力地用兵打仗,但是最终还是要落在他的手里。您之所以能生存到现在,那是因为项王还在。目前楚、汉二王成败之事,关键就在您了。您向西依附汉王,汉王即获胜;向东投靠项王,项王即成功。倘若项王今日遭覆灭,那么接着就轮到灭您了。您和项王曾经有过交情,为什么不反叛汉国来与楚国联合,三家瓜分天下各立为王呢?现在放过这个良机,一心投靠汉王来进攻楚国,作为智者怎么能做这样的决定呢?”

韩信听了这番说辞是什么反应呢?想都没想,立刻就辞谢了,“我以前在项王手底下干的时候,官职不过是个郎中,地位不过是个持戟的卫士;我说的话项王不听,我献的计策项王不用,因此我才背叛楚国归顺汉国。而我一到汉国,汉王就授给我上将军的官印,拨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的衣服让我穿,推过他的食物让我吃,并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达到今天这个地位。人家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人家是不吉利的。我即使死了也不会改变跟定汉王的主意!望您替我向项王致歉。”

所以可见这个武涉根本就没抓住重点。他的目标是想让韩信向项羽称臣,论据主要是两点,一是刘邦品德有问题,表现在侵犯别人,攻击项羽,甚至想得天下;二是你跟他混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因为高鸟尽良弓藏,项王一死就轮到你了;所以不如臣服项羽,打掉刘邦,参与封王。

但武涉这两点在韩信看来根本就不入流,一来是没抓住重点,韩信根本不想再跟项羽,因为项羽狂妄自大,不能任用贤良,这才是离开的原因。现在这个都没改,甚至连提都没提,你凭什么让我回去?二来那两个论据根本就是扯淡。对于第一点,刘邦品德有问题,当时所有人都想得天下,只是能力不够,难道这天下就应当姓项?所以扯什么品德问题只能显得你幼稚。对于第二点,我虽然确实有点担心刘邦可能会过河拆桥,但那也比项羽好多了,因为刘邦明显比项羽要大方多了。所以韩信对于武涉的说辞,就毫不犹豫的给拒绝了。

但在小胖看来,武涉的观点,确实垃圾。但有一点韩信是没有意识到的,刘邦虽然大气,但从不把约定当回事,一旦形势不利从不讲信用。项羽虽然小气,但人直爽,给的就是给了,不会再变着法的想收回去。所以如果韩信在这个时候选择了项羽,那估计下场也没那么惨。

武涉走了以后,又来了一个独立的辩士,名字叫蒯彻。这个蒯彻知道这个时候韩信掌握了决定天下的大权,而且这个时候韩信还不过是刘邦手下一个不情愿封的诸侯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便用看相人的说法劝韩信道,“我相您的面,不过是封个侯,而且又危险不安全;相您的背,却会有不可说出来的高贵。”

韩信说:“这是什么意思呀?”

蒯彻道:“天下刚开始起兵抗秦的时候,所担心的只是能否灭掉秦朝。而现在楚、汉争雄,连年战火,使天下的百姓肝胆涂地横遭惨死,父子老少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数也数不清。楚国人从彭城起兵,辗转作战,追逃逐败,乘着胜利势如卷席,威震天下。然而困在京县、索城一带,被阻在成皋西面的山地中无法前进,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汉王率十万大军,在巩县、洛阳一带抵御楚军,凭借山河地形的险要,一天之内打几次仗,却无法取得一点点功绩,而是受挫败逃,难以自救。这仗达到这个地步,智者勇者都已困窘不堪了。百姓也被折腾得精疲力尽,怨声载道,民心无所归倚。据我所料,这种形势如果没有天下各国的圣贤出面,天下的祸乱就必定无法平息。目前楚、汉二王的命运就牵系在您的手中,您帮着汉王效,汉国就会获胜;您要帮着楚王,楚国就会取胜。如果您肯听从我的计策,那就不如让楚、汉保持现状,让他们都生存下来,您和他们一起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只要形成了这种形势,那就没有谁敢先动手了。你依靠强大的齐国,胁迫赵、燕两国顺从,出击刘、项兵力薄弱的地区以牵制住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意愿,向西去制止楚、汉纷争,为百姓请求解除疾苦、保全生命。这样,天下的人即会闻风响应您,哪还有谁胆敢不听从号令!然后您就分割大国,削弱强国以封立诸侯。诸侯已被扶立起来,天下的人便将顺从,并把功德归给齐国。您随即盘据齐国原有的领地,控制住胶河、泗水流域,同时恭敬谦逊地对待各诸侯国,天下的各国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表示归顺了。我听说‘上天的赐与如不接受,反而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时机到来如不行动,反而会遭受贻误良机的灾祸’。因此,望您能对这件事仔细斟酌!”

韩信说:“汉王对我非常好,我怎么能因贪图私利而忘恩负义啊!”

不得不说,蒯彻的说辞比武涉强多了。蒯彻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不管是项羽还是刘邦,其实都已经是筋疲力尽了,没有任何一方有能力对付他,所以趁这个时候自立为王是最好的。只要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三方,那就有资格和他们在同一个桌子上说话,也就有资格问鼎天下了。

韩信这个时候是什么想法呢?其实韩信也清楚当下的局势,三分天下不是没可能,是很有希望做到的。但韩信自己和项羽有一点是类似的,就是都是比较直爽的人。他受了刘邦的厚恩,而且刘邦刚刚才给他封了齐王,他觉得刘邦对自己很好的,高官厚禄,言听计从,不忍心背叛他。所以这个时候的拒绝不是技术上的原因,而是道义和信任上的原因。

那蒯彻又怎么应对呢?

蒯彻接着说道,“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馀还是平民老百姓的时候,彼此就结成了生死之交。两个人也一直以生死兄弟的面目展示给世人,世人也很佩服他们两个的交情。可是后来因为张魇和陈泽的事情发生了争执,再后来愈演愈烈,直到最后常山王终于在水南面杀掉了成崐安君,使成安君落了个头脚分家的结局。这二人相互交往时,感情是天下最深厚的,但最终却彼此都要杀了对方,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祸患从无止境的欲望中产生,而这欲望使得人心难以预料啊。现在您想要凭忠诚和信义与汉王交往,但你们的关系肯定不会比常山王、成安君二人更牢固,而且你们之间现在面对的事情又比当时张魇陈泽的事情大多了,所以我觉得您坚信汉王绝不会危害您,这就是是大错特错的了!大夫文种保住了濒临灭亡的越国,让勾践称霸于诸侯国,但他自己功成名就却身遭杀害,犹如野兽捕尽,猎狗即被煮杀一样。从结交朋友的角度说,您与汉王的交情不如张耳和陈馀深厚;从忠诚信义的角度说,您对汉王的忠信又比不过文种对勾践的忠信。这两点已经足够供您观察反思的了,望您能认真地考虑。况且我听说,‘勇略震主的人,天下平定后就会很危险;功盖天下的人,天下平定后是不会给与封赏的’。如今您拥有震撼君主的威势,又带着无法封赏的功劳,归依楚国,楚国人不会信任您;归附汉国,汉国人将因您而震惊恐惧。那么您带着这样的威势和功绩,想要到哪里去安身呢?”

韩信推辞道:“您先别说了,我将考虑一下这件事。”

不得不说,蒯彻的说辞虽然是为了他自己谋利,但真的是言辞切至。针对韩信不忍心背叛刘邦,蒯彻从两个方面论证他现在其实已经没有选择了。一个方面是所谓的兄弟情义,韩信这个时候还在梦想着和刘邦建立生死不弃的兄弟情义,彼此交心,不离不弃。这种情况当然有,像后世孙权之于周瑜,之于陆逊,孙权都把自己的印放在他们那里,可见信任程度。周瑜当年面对蒋干的说辞,自己说道,“外托君臣之仪,内接骨肉之恩,非言辞可以动也”,那真是义薄云天,但可惜刘邦不是这种人,而且这种情况也确实很少,所以蒯彻的话是有道理的。

另外一个方面是当下的形势已经容不得他归属于任何一方了。对皇帝来说,君临天下,乾坤独断,手握生杀予夺之大权才是正道。但韩信太强了,立的功太高了,直接影响了皇帝的地位,所以做谁的臣子谁都不放心。只能自己创业了。

韩信听了这些话,有些触动,但是没有下结论,还是要考虑一下。

过了几天,蒯彻又劝韩信说:“善于判断,就能够预见到事物发生的征兆;善于谋划,就能够把握住事情成败的关键。不善于决断,不懂得谋划而能始终保持安全的人,天下少有!所以为人明智坚定,决择事情就会果断;为人犹疑多虑,处理事情时就会招来危害。一味在极其微小的枝节末梢问题上精打细算,遗漏掉那些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智慧足以预知事情应该如何去做,作出了决定却又不敢去执行,就会为一切事情埋下祸根。功业难得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把握却容易贻误。时机啊时机,失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蒯彻这个时候觉得自己已经是说道没法可以再说的地步了,他觉得韩信是做大事的人,有很高深的判断力,所以也不想再理论了,而是直接开始催促起韩信来。

但是韩信这个时候仍然是犹豫不决的,他本身并没有当皇帝的强烈的欲望,又不忍心背叛汉王,再者觉得自己功劳多,帮了刘邦一大忙,刘邦终究不会把自己这个王位给夺,于是就谢绝了蒯彻。

蒯彻听了后,非常愤怒,无奈,伤心,立刻就离开了,他也知道自己所说的事情一旦传到刘邦的耳朵里,会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于是就假装疯狂做了巫师。

这一章主要讲了辩士的作用。在名利场上,辩士是一个通往财富的非常便利的捷径。辩士本身不需要什么成本,全靠一张嘴,说动当权者,自己的财富就跟着来了。战国时期的苏秦,靠着一张嘴,说动六国一起抗秦,自己同时身挂六国的丞相,他的仪仗、财富和当时的国王都有的一拼,对于一个没有什么关系的草根来说,可以说是盛极一时。

辩士们善于发现分析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并能充分利用,打动当权者的心。历史因为辩士而改变起轨迹的事情比比皆是。在战乱的时代,没有人是安全的,所以升级不讲资历,只讲贡献。只要有才能,有见地,立刻就会冒出头。所以伟大领袖毛主席作为草根的时候,非常喜欢战国那个英雄迭出的时代。一旦天下太平,人人按秩序行事,按规矩行事,即使有才能,也很难被升用。

同类推荐
  • 明末兴风

    明末兴风

    打破虚空,来到明朝的秦风,看到明末的人间惨剧,带着神威军平定天下:护国神威,血战到底!(书友QQ群:271890617)(崔更的,聊天的,随便来!)
  • 明初寒门子

    明初寒门子

    一样的历史,一样的人物,且看王安这只小蝴蝶怎样煽动大明的历史!
  • 历史典籍(上)

    历史典籍(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云阳王

    云阳王

    开辟鸿蒙,谁为将种?俾倪天下,霸王重生!唐朝末年,军阀割据,流匪蜂起,乡野小子李福生家乡被洗劫,村民遇害,家人失踪,李福生逃过一劫。他亡命山林,多次遇险,残酷的生活让他明白了弱肉强食的道理。他成了一名土匪,整天打家劫舍,后来受奸人所害,无法在绿林立足,归降朝廷名将王将军,跟随王将军来到灵州,意图收复京城,从一个只懂得蛮力拼杀的小伙子,成长为胸有韬略的将军。王廷之牵扯到朝廷争斗之中,成为牺牲品,而朝廷宰辅看中李福生,让他接替王廷之之位,亡命小子终成大将军,成为朝廷砥柱,受封云阳王……
  • 时空漂流日记

    时空漂流日记

    原本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博物馆资料员,但却忽然有一天发癫,被送到了精神病院。为了能尽快让他康复,我决定尝试让他说出所有他的所见所闻,但没想到,这一切竟然大出我的意料。
热门推荐
  • 祸国难辨

    祸国难辨

    他(她)是操控一个王朝的摄政妖孽,他是先代皇帝的弟弟南祁王之子。他被他(她)囚于摄政王府,他(她)为他放弃荣华、性命。他(她)一生遭受唾骂无数,只为最初的那句承诺……
  • 龙战天穹

    龙战天穹

    英魂舞尽男儿血,冷看天下我为狂!屠尽天下苍生!踏碎万古诸神!凌驾九天破苍穹!
  • 娇妻太美:恶魔总裁99次纠缠

    娇妻太美:恶魔总裁99次纠缠

    她迷糊中进错了房间,与他一夜缠绵,他向她丢下一纸契书。从此,她成为了他“见不得光”的妻子,在外面,他们装作互不相识,他继续若无其事的在外面勾三搭四,拈花惹草,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婚前婚后他的不一,曾经他眼底对她的柔情似水顷刻化作一缕烟火,她永远也忘不了他俩离婚的那天,他俊美非凡的脸上不着一丝情感,怀里搂着当红嫩模,眼眸不耐烦的瞥了她一眼。这一幕,刺痛了她的眼,眼泪在眼眶打转,同时心仿佛被撕裂般,这一刻,她心如死灰,明知道他的心是冰冷的,残酷的,可她的心终究还是陷了进去,无法挣脱。她垂下头咬咬牙,伸手抓起离婚协议书,毅然决然地离去……又名《瘾爱》
  • 快穿:狩猎魔女

    快穿:狩猎魔女

    命运如羽毛般轻渺,魔族的衰弱灭亡也终究无可避免。千铭,魔族后代,被追杀的过程中被迫与001合作,然而一切的一切似乎有着什么她不知道的内幕,虚无朦胧的真相若隐若现,噩梦的声音,诡异的少年,当讽刺的事实被揭露,那种深至骨髓的痛苦,千铭永远也不会忘记【这里风子,叫我疯子也不会介意啦XD命风小说讨论群群号574617909,欢迎加群!】
  • 职业杀鬼人

    职业杀鬼人

    韩子龙从小接受特殊训练,成为了一名杀鬼高手。他的师傅终生不嫁,他的父亲死因成谜。他这一生,注定与鬼周旋!阴险诡异的敌人,神秘惊悚的事件,亦敌亦友的发小,鬼气森然的恋人……人智:运筹帷幄,决战千里。鬼术:纵横阴阳,任我逍遥。————————————★本书并不恐怖;★全书没有打酱油的角色;★女角色都很漂亮且不是花瓶;★以上都是吹牛逼。
  • 杂症会心录

    杂症会心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神苍茫

    水神苍茫

    飞天遁地,快意恩仇,每个男人的梦想。你有梦想吗?有梦想吗?那就现在跟着主角去体验这梦想之旅吧~三十岁的大叔要去修仙了,他能成功吗?别人都是八岁开始修炼,我们的主角三十了岁了,他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有梦想就要去做~~你今天开始行动了吗?
  • 丰都阴差

    丰都阴差

    一项世袭的工作,数代人竭尽智慧的摆脱与挣扎。我,一个丰都鬼城的编外职员,不给开薪水,不给发福利,还要接受一些匪夷所思的任务。颠覆你的人生观,灵异追踪,偷阳缉阴,悬疑推理。看我在命运枷锁下如何玩转阴阳两届,大话丰都鬼城。
  • 异域魔魂

    异域魔魂

    同一段平行线上,存在在无数不同的空间,平时互不干扰,但是...上官风,魔门最后的传人。究竟是死亡,还是重新,完全在一念之间。人生在世,为了什么,金币,权利,欲望...人和魔兽最大的区别就是:魔兽永远都是魔兽,但人有时候却不是人,魔兽有情,人类无情,到处都充满了尔虞我诈。他们,是铁杆兄弟,而她们呢,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没有永远的敌人,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是有时候被自己蒙蔽了双眼而已。能够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才能藐视一切,指挥一切,然而为了达到目的需要付出的是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
  • 荒古纪元

    荒古纪元

    张三丰一剑封印十万大山。达摩一语度化妖君于座前。小李飞刀威慑天下成绝巅。独孤求败演万法融于一剑。白马银枪赵子龙,霸王绝刀战神殿。多少豪杰傲日月,星辰照耀万古远。古风携带一枚神奇的种子,重生真武世界,身试神话般的小李飞刀,挑战一剑演万法的独孤九剑,硬撼千丈大的如来神掌,追寻先人的脚步,寻找远古的隐秘……热血高歌,步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