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79100000011

第11章 韩信的才能

下面就要讲到韩信了,这是一个非常牛B的人物。在秦末的英雄中,如果在小胖看来,第一英雄是项羽,第二是韩信,第三是刘邦。这三个都不是普通人,都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眼光、胆量和执行力,但是三个人又各有特点,且听小胖一一道来。

项羽是那个时代的战神,如果是两军对阵,没有人能有胜过项羽的。虽然项羽的战略意识不是特别高超,但是在古代战争中却不是极端重要的。这是因为古代的战争不同于现代,现代战争中远程打击武器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交战双方人还没见面就已经打得热火朝天了。但是在古代战争中,冷兵器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主帅是不是能打,是不是英勇,这个是相当重要的。项羽本人英勇无比,力能扛鼎,所以带着部队交战的时候,一直是所向披靡。武术上所谓一力降十会,就是这个意思。拳头大在很大程度上拟补了战略和战术的缺陷。因此项羽虽然指挥艺术要弱于韩信和刘邦,但是他所带领的部队的那种杀气,那种睥睨天下的气势,往往让对手不寒而栗,闻风而逃。

韩信这个人和项羽就正好相反,韩信本人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他的指挥艺术在那个时代是无人可比的。韩信非常精通兵法,他的兵法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他非常善于利用天时地利,能够把握己方和对手的心理,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对策,真正能做到孙子兵法上说的,“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能应敌变化者为之神”。但是把韩信排在项羽后面的原因刚才已经说过了,因为当时是古代战争。如果项羽和韩信同条件对战,小胖个人比较看好项羽。但如果是现代战争的话,那估计韩信要超过项羽几条街了。

刘邦在小胖看来可以排第三,也许大家会不屑的嗤笑一下小胖,因为前面两个人都被刘邦搞定了,这样的排名明显是脑子有问题。但是小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下面就说说理由。刘邦自己在武力上,差项羽几条街,在指挥才能上,比韩信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但是他的优势是“善将将”,就是善于领导将军,这一点很要命。打个通俗的比方说,项羽和韩信都是总经理类的人物,但刘邦是董事长。总经理善于完成指定的任务,但是董事长善于把人员聚集起来一块干,进而能够判断下面哪些意见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我们看刘邦是怎么搞定项羽和韩信的,搞定项羽,其实是联合韩信、彭越和黥布几个方向同时打项羽,搞得项羽虽然自己英勇,但是顾得了西边顾不了东边,最后就这么折磨死的。

搞定韩信是因为刘邦当机立断,革命成功了,用不到韩信了,立刻就要把韩信掌控起来,用了张良伪游云梦的计策实现的。韩信这个时候虽然会打仗,但是缺一点对刘邦的琢磨,缺一点决断,因此自己送****,被刘邦抓了起来。

所以刘邦之所以胜利,也是实打实的本事,但是是他善于发现人才,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这才胜利的。如果论他自己本身的本事,那就比项羽和韩信差很多了。这里因为排的是英雄,是谁能打,其实排的是谁适合做总经理,所以项羽第一,韩信第二,刘邦第三。如果要排董事长的座次的话,那就正好要把这个次序反一下了。

上面是小胖自己的观点,下面说回资治通鉴,说回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韩信同志。

韩信是江苏淮阴县人,家境贫寒,从小是个小流氓,所以没有被推举为官吏。他自己不会种地,也不会做生意,经常跑到人家去吃白食,当地的人很多都讨厌他。有段时间他一直在一个小官吏家吃饭,后来有次到了饭点他再去的时候,人家特地没有做饭。他去了之后看到没做饭,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他脾气也大,从此就再也没有去过。

后来没办法,他就跑到城外的河边钓鱼。有一个洗衣服的老妈妈见韩信可怜,就带饭给他吃,一连吃了十几天。韩信这下就高兴了,他对那个老妈妈说,“我将来必定会重重报答你。”这个老妈妈听了大怒,说道,“大丈夫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我是觉得不忍心才给你饭吃,哪里会指望着你的报酬!”这个老妈妈真可谓是个道德高人了。

江苏有个少年,看着韩信整天带着把剑吊儿郎当的,就在集市上侮辱他说,“你虽然长的又高又大,还带着把剑,但是你其实不过是个胆小鬼。你要是敢死的话,拿你的剑刺我,要是不敢刺我,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听了,非常认真的看了看这个少年,然后也没答话,趴在地上,直接从他胯下钻了过去。一个集市的人都笑话韩信,觉得韩信确实是个胆小鬼。

这三个人后来因为韩信的事情,境遇各不相同。韩信被刘邦封王,衣锦还乡后,分别对待了这三个人。那个官吏因为没有继续给韩信供饭,韩信骂他是个没有品德的人,然后赐给他百钱,就当是还了当年的饭钱。这个洗衣服的老妈妈,韩信非常推崇,一来给他饭吃;二来看得起他;三来还不要报酬,所以就赐给她千金,从此这个老妈妈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共产主义生活。至于当初侮辱韩信的那个少年,韩信派人找到他后,让他在自己手下做了校尉。这个少年真是祖上冒青烟,走了大运了。韩信对其他手下们解释说,“这个人是个壮士,当年侮辱我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杀他?杀了他我还得给他陪葬,没杀他就是等到我功成的一天。”韩信是高人那,大伙还记得当年陈余被看门的小官用皮鞭揍的事情吧,幸亏张耳提醒,要不然陈余就麻烦了。但这个韩信的自制力明显比陈余要高。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有更远大的目标,就不要计较眼下的一点荣辱得失。到了我们现在,几乎没有人笑话韩信了,反而把这件事当成是一个激励,用来激励自己眼下虽受屈辱,但将来必有机会。

当年项梁被召平假传陈胜的命令封为大将军,又假传命令,让项梁渡过淮河攻击秦军的时候,韩信带着剑投靠了项梁。但这个时候韩信没门没道的,地位低微,说的话谁也不信,所以就没出名。后来项梁死了,他就跟着项羽干,项羽让他做了个护卫的官。韩信几次给项羽提意见,项羽都没有采纳。

再到后来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前往汉中的时候,韩信就从楚国那逃走了,追随刘邦进了汉中,不过一直也没出名。有一次,同组的战士犯了错,韩信被连坐,按律当斩。同组的已经杀了13个人了,接着就要到韩信了。韩信抬起头,碰巧看到滕公,就问他,“大王难道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杀壮士呢?”

这滕公没想到一个死囚犯能说出这句话,看了看韩信的容貌也像条好汉,于是就饶了他没杀。滕公和韩信聊了聊,非常高兴,觉得韩信是个人才,于是就向刘邦推荐。刘邦把他封为管理后勤的官,但也没觉得他有多大本事。

韩信现在当官了,有几次和萧何聊过天。萧何被韩信的才能震惊了,前面说过这个萧何那是绝对的良相,一心为国。所以萧何就继续向刘邦推荐。但那个时候向刘邦推荐的人才多了去了,刘邦时不时的就要见一下那些所谓的人才,见的多了,也就有点厌烦了。所以刘邦也习惯了这些,没有再面见韩信,也没觉得韩信有多大本事,况且已经封了治粟校尉,所以虽然萧何推荐了几次,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刘邦手下的人大多数是他老家江苏沛那边的人,刘邦封王后就开始动身前往南郑,沿途还根据张良的建议把经过的栈道都烧毁了。大家这一看这架势,这是准备要在陕西生根发芽啊。这些人中很多上有年迈的父母,中有漂亮的媳妇儿,下有嗷嗷待哺的小娃,所以很多人就开始溜号了,连将军都跑了不少。

这个韩信知道萧何已经向刘邦推荐了好几次了,但是刘邦不用他,于是他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向刘邦汇报,连忙自己亲自去追。这个刘邦听说萧何也跑了,不禁大怒,因为平时的政事都是萧何管着的,萧何这一走,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刘邦感觉就像丢了双手一样。

过了两天,萧何又回来了,刘邦是又欢喜又愤怒,欢喜的是萧何回来了,愤怒的是这小子说也不说一声就溜了。于是刘邦就问他,“你怎么也逃跑了?”

萧何就说,“我不是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刘邦就问,“你追谁啊?”

萧何回答说,“我追韩信。”

于是刘邦又怒了,说,“将军跑的都有十几个,你不去追。现在去追韩信,这是在骗我!”

萧何说,“跑的那些将领很容易得到,跑了就跑了。至于韩信,国士无双。如果大王想在汉中一辈子当王的话,那用不着韩信。如果想要夺取天下的话,非韩信不可!就看大王怎么选择了。”

刘邦接着就说,“我当然是要打天下的了,怎么会老是在这里闷闷的当个大王?”

萧何说,“大王一定要东进,能用韩信的话,韩信就留下了。不能用韩信,韩信终究还是会走的!”

刘邦没办法,就对萧何说,“看在你的面子上,给他封个将军吧!”

萧何又说了,“封个将军他也不会留下的。”

刘邦看萧何这么推崇韩信,就接着说,“那就封大将军吧!”

萧何说,“非常好!”

于是刘邦说,“那你把他叫过来把!”

萧何又说了,“大王素来傲慢不讲礼节。现在封大将军搞得就好像儿戏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开的理由。您要封大将军的话,先斋戒,然后按照礼仪,封坛拜将!”

刘邦就同意了。那些将军们一看这个阵势要封大将军了,各各都很高兴,都觉得这是要封自己了。等到后来看到封的是韩信,整个军队都震惊了。

拜完大将军后,刘邦就开始和韩信对话了,刘邦问韩信,“丞相已经在我面前推举你几次了,你教教我该怎么做?”这个刘邦有个大好处,从来不掩盖别人的功劳,有功就是有功,有过就是有过。他明明白白的跟韩信说了,丞相是推举你好几次了,是我没有用你,不关丞相的事。然后又放低身价,让大将军教他怎么做,其实是带点考试的意思。

然后韩信就问,“现在和您争天下的,是不是项羽?”

刘邦说,“没错”

韩信接着就问,“那你觉的你的勇猛,军队的强悍,你的仁义方面,和项羽比,怎么样?”

刘邦沉默了好一会,说,“不如他啊。”

所以韩信这句问话可以说是说道了刘邦的肺腑里面,也说到了刘邦的痛处。这个刘邦一心要打天下,可是那个讨厌的项羽实在是太强了,怎么上天也不降下一个雷劈了他,有他在,怎么样也得不到天下啊。这世界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有愿望没办法,愿望越强就越痛苦,所以刘邦才沉默了那么长时间。

韩信这个时候又要说话了,他首先起身给汉王做了个揖,恭喜他有自知之明,然后说道,

“我也觉得你不如他。但是我曾经在他手底下干过。请让我分析一下他这个人。项王这个人,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这点你不如他,但是项王不能任用贤将,手下除了他之外,没什么有能力的将领,这就是所谓的匹夫之勇。

项王看到了人饿了,就把自己的饭给别人吃,看到人冷了,就把自己的衣服给别人穿,这点你也不如他,你就会骂人。但是当有功的将士要得到分封的时候,那个印都旧了,项王也不舍得把印给人家,这叫妇人之仁。

项羽虽然称霸天下而使诸侯臣服,但却没有再西安建都而是选择了徐州;

项羽背弃了义帝怀王的约定,按照自己的喜好给各位将领封王,诸侯们都忿忿不平;

项羽又驱逐原来的诸侯国国王,而让这些诸侯国的将相为王,又把义帝迁移逐赶到江南;

项羽的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遭残害毁灭的;老百姓没有愿意亲近他的,只不过是迫于他的威势不得不归顺罢了。

如此种种,所以说虽然他名义上是天下的霸主,但实际上却已经失去了天下人的心,所以他现在的强盛是很容易被破坏的。

现在大王您如果真的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的猛将捍卒,那还有什么对手不能灭了?把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之人,那还有什么人不会服气?用大义来驱使一直想要东归故乡的将士们,那还有什么敌人搞不定?

况且分封在秦地的三个王以前都是秦朝的将领,他们率领秦朝的子弟兵们作战已经有好几年了,被杀死和逃亡的多得数也数不清;而现在他们又欺骗自己的部下,投降了诸侯军,结果是到新安的时候,项羽把他们都活埋了,二十多万人那!唯独章邯、司马欣、董翳不但没死,还封了王,继续管理秦朝的老百姓。秦国的父老乡亲们怨恨这三个人,那恨得确实是痛入骨髓。现在项羽倚仗自己的威势,强行把此三人封为王,秦地的百姓是不会支持他们的。

大王您进入西安之后,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严刑苛法,与秦国的百姓约法三章,秦国的百姓没有不希望您在关中做王的。而且按照原来与诸侯们的约定,大王您理当在关中称王,这一点关中的百姓都知道。您失掉了应得的王位而去到汉中,对此秦地的百姓没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您要起兵向东的话,三秦之地都不需要用兵,而只要发布一道征讨的文书就可以平定了。”

汉王于是大喜过望,自认为太晚得到韩信了,于是就听从了韩信的计策,部署众将领所要攻击的任务。留下萧何收取巴、蜀两郡的租税,为军队供给粮食。

在整个资治通鉴中,非常有道理而且在关键时刻又起到关键作用的话,小胖觉得韩信这段话是可以榜上有名的。刘邦本来是处在一个四下都是陷坑,而且雾霾严重,根本不辨东南西北的境地,是韩信为他在远处点了一盏灯,给了他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了革命的胜利。所以说韩信这段话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这种真知灼见,这种高瞻远瞩,能碰到的确是一种幸运。所以读者诸君,如果不把本书当成一个娱乐的话,如果真想学点东西的话,机会到了,认认真真的分析一下韩信这段话,甚至背下来,好好理解,会有收获的。

下面说说小胖自己的理解。小胖自己理解就是项羽在两个大方面有问题,一个是德,一个是才。其实每个人都在这两方面有问题,关键是能不能看出来。德的方面项羽太吝啬,太残忍,太多疑,这就使得他众人离心。这会导致几个问题,一个是手下人不交心,管理有问题,不是铁桶一块,容易被离间;二是他外面树敌太多,给了刘邦一个可以团结到很多愿意打倒他的人。才的方面呢,他没有在利用西安的天险地形,在西安定都,同时亲自监视刘邦,反而到了没什么险阻的徐州,就是为了要回家乡显摆。这就给了刘邦一个初起的机会。再者他不会用人,导致手下人才凋零,除了他之外,虽然手下士兵素质强,但是将领们没有一个能抗衡刘邦和韩信的。这就导致了后来刘邦的对敌政策,就是东西夹攻。项羽只能顾一头,结果自己的控制区域越打越小,直到被刘邦搞定。

同类推荐
  • 飞刀兽之刀道

    飞刀兽之刀道

    招惹了一个胸大无脑的美女,原以为捡到宝,却发现人家后台硬到爆!好吧,地狱之门等着你,有胆走一遭吗?
  • 悲剧的穿越者

    悲剧的穿越者

    古往今来的历史穿越者多得数不清,几卡车都装不完,但都是在小说里面一帆风顺,用在现代学到的知识文化改变历史,成为成功的主人公,而本篇小说里的主人公却是一个不好读书的高中生厌倦了悲剧的生活,每天想着如何穿越到三国里成为一名武将征战沙场,受众人膜拜,终于有一天他与众不同的穿越了,穿越之后﹏﹏还是很悲剧!
  • 零之轨迹

    零之轨迹

    宿命与宿命的碰撞,英雄与英雄的交锋,泪水与泪水的交替。且一同来看在乱世中的少年英雄们的成长与消逝,来看那时代与时代交替之间那鲜为人知的故事。
  • 王冠上的泪

    王冠上的泪

    世间疾苦,生活不易。人生总会碰到这些那些的事,有些时候,你不争不强,求的只是一份安逸,平平淡淡的生活,却奈何,命运总会捉弄你,给你这样那样的考验,有的人,会抗争,与命运斗的头破血流,有的人,逆来顺受,听任命运的安排,被逼到绝境。
  • 欲望是把双刃剑

    欲望是把双刃剑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历时十四年,死亡数千万人,给了大清王朝致命一击。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李秀成等天国英雄梦断金陵,却成就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赫赫功业。一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太平天国:这段有人高赞有人痛骂的历史,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落第童生洪秀全,如何摇身一变成一代“天王”?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又为何自称“洪秀全第二”?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惊世浩劫,这场运动的意义是重建还是破坏?本书从人性的视角出发,以人性解读历史,以历史印证人性,生动有趣又真实可信地解读了太平天国运动从萌芽到灭亡的精彩历史,从而揭秘太平天国运动的迷离真相,揭示太平天国前期成功到最终失败的原因所在,以为今人之鉴。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热门推荐
  • 宝宝小娇妻:误惹妖孽大人物

    宝宝小娇妻:误惹妖孽大人物

    小气巴拉的臭男人!没事就喜欢把她晾在一旁喂蚊子,让她去猜他的心。好吧,偷了他一尾小小虫落跑好了,她好歹也是天才少女博士,独立孵化小虫长大成小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啦。他很恶劣喔,绕过地球逮到她,一见面就抓着她不放,要她把“累积”了几年的“夫妻义务”先做完——她累得连白天晚上都分不清,可还是得不动声色的筹划着再给他点颜色瞧瞧……哇咧?她养大的儿子居然站在老爹那边?一对二,她还有胜算吗?
  • 魔幻玄剑

    魔幻玄剑

    玄剑出鞘,仗剑走天涯。到底是异界的邪恶存在,还是正义之士?为何战斗,亲人?朋友?复仇?还是为了手中的剑?或许是心中的炽热之心!这是本人第一次写书,我会加油的!大家一起加油!
  • 情覆天下

    情覆天下

    他真的只是一介书生么?为何身上有种王者的霸气,不过他是我最喜欢的相公我愿与他长相厮守,白首不离......
  • 读孙子兵法学做人做事

    读孙子兵法学做人做事

    你想学到《孙子兵法》中做人做事的成功之道吗?本书结合《孙子兵法》,融入现代处世技巧,全面揭示了做人做事的密码,剖析了聪明人做人做事的准则。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受益,把书中的技巧和方法运用到生活中,更好地把握人生的主动,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加扎实,更加稳健,造就自己辉煌的人生。
  • 自在大道

    自在大道

    何为自在,何为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游,万念心中起,我自任逍遥!
  • 我的唐朝男友

    我的唐朝男友

    唐朝男友养成守则:一:要坚决服从命令,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二:工资每月上交,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三:要当一个好男人,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四:要记住我的生日,我爸妈的生日,我爷爷奶奶的生日,还有我家狗的生日。五:你也知道女人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心情会不太好,所以……我打你的时候,记得不准哭!
  • 终极格斗家

    终极格斗家

    当年,年仅十四岁,作为格斗者大赛年度第一黑马的他,输掉了冠军之赛,然后退出了格斗界,去了一个绝地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超级训练,他曾经发誓,要拿到全国第一的荣誉,让所有人膜拜!四年之后,十八岁的他又回到了这个城市,重回赛场,他要得到的,是荣誉,还有女人!
  • 比我优雅的女人都恋爱了

    比我优雅的女人都恋爱了

    《比我优雅的女人都恋爱了》作者以她幽默的笔触,为现代女性提供了细致而绝妙的建议,告诉她们如何才能永保别致、优雅和迷人的仪态。她的教诲值得今天的每一位女士聆听和借鉴。书中内容涉及到日常的就餐、交往、谈话等诸多方面,对女性日常生活工作中的细节问题都进行了贴心的讲解。还对女性易陷入的感情困境提出了忠告,对于任何希望永远出色得体的女性来说,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本书将会告诉你一些比单调的说教更富有价值的东西;成为优雅女人,不仅仅是为了讨好他人,更是为了取悦自己。生活将会变得情趣十足、无比享受;目标也会更容易实现;成就感与满足感将会随之而来。
  • 万古仙尊

    万古仙尊

    少年赵晨,忍辱救人,只为报答救命之恩!欲身锤炼,修神功,战强者,天体威威震四方!战诸侯,灭神土,斩神魔,走上一条举世皆敌逆天之路!顺我者生,逆我者亡!诸天神道,条条大路通王者……
  • 复仇女将军

    复仇女将军

    她父亲是前武林盟主,母亲是江湖毒医的女儿人送神医称号,原本一家人归隐江湖,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却意外的卷入了皇家的争斗,家破人亡,自己身中一种奇特的“毒”,为了复仇女扮男装意外的进入了军营,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女将,用自己的努力为父母报仇,拥有一副倾国倾城的面容,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太子,温柔如水的赵子煜,还有柔弱却心思缜密的军师,她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