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500000075

远征的结束

远征的结束

五月的春天,偶尔能看到彩虹,那是天上。地上是老鼠吃蛇,蛇吃老鼠。

遇到了这种意外,形势变无法抉择。管仲在营帐中思考,是打?是和?打就意味是血流成河,尸骨遍野,未知的胜负。他不能冒这个险,这也不是他的初衷,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很久以前听到的百姓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他忽然在思考自己的抱负到底是什么,一堆白骨上伟大的旗帜?一座万年的丰碑?后世称道的伟业?都不是。他记得他的理想:他是为齐国的社稷而生!社稷是什么,是人民,是土地上的生命,为了他们的存在!他此刻希望“和”。

或许,后世的人们不断地在称道秦始皇的伟大,是的,的确这个暴君创造了一个帝国,但那是对于历史的伟大。然而,如果你可以选择回到过去,你是愿意做管仲时代春秋的子民,还是愿意做暴君统治下的臣民?秦始皇是为自己创造的帝国,不是为了别人,所以,他死了,随之,帝国灭亡了。这些都是画外之音,很庆幸活在现代,没有战争。

管仲希望“和”,他知道楚国最终可能也会选择“和”,他们也不敢轻易打这场两虎相斗的战争,而且这是在他们国土境内。可是,从历史的角度,管仲也曾想过,“打”也是另一种胜利,虽然两败俱伤,但可以从此削弱楚国的国力,使它无法发展成为第一强国。对于历史来说,管仲终究要老,要死的,他死了,楚国强大了,那么那时候的齐国还能否抵挡得住楚国?齐国可能就要反过来臣服于楚国。

说白点,“和”有利于齐国的现在,但不利于未来。“打”有利于齐国的未来,但不利于现在的霸业。看起来很难抉择,其实,很简单,现代人只能选择现在,未来是史料未及的。

最后的对决

《左传》中记载大军像把锋利的剑挺进到陉山之后,楚国方面已经有些害怕,于是,就派出了一个全权代表屈完,来观察目前楚国所面对的形势以决定战与和。

齐桓公问管仲怎么办?现在这位国君的脑袋里已经完全没有头绪。

管仲说:“既然楚国派遣使者来,必然有讲和之意,但举棋未定,故派遣使者以观虚实。开战,双方都不利,不如以威严示之,使楚臣服。”

于是,齐桓公召集八国首脑,摆开几十里的军队,彩旗飘飘,何等威严,何等壮观,迎接楚国使者屈完的到来。

楚国大臣屈完是个比较能干的人才,楚王能派此人来,并让他随机应变,也正说明了这点。而且此人和后来的屈原是有一定的亲属关系,屈氏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在楚国有很高的地位,不过,屈氏的人太过于为社稷,不太懂得官场上的关系,屈完也是这么个人。

屈完一到大军驻扎地,看见如此威严壮观的军列,没有表现出丝毫的震惊,内心是对敌人这样的实力感到担忧的,但很镇定地回答了齐桓公的一番炫耀的问话。这段对话也算是经典,据实记载在《左传》中。

“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不榖是诸侯对自己的称呼,如同寡人。

大意是:齐桓公说:“此次来征讨并非是为了我的利益,而且大家继承“先君”的遗愿,尊王,楚国不如跟随齐国一起尊王,安抚四方?”

屈完回答:“您对天下的所作所为也都恩及到我们的社稷,能够让楚国加入,是我们的荣幸。”

齐桓公有些得意地说:“你看,以这样强大的军队去打仗,谁能够抵抗啊?去攻城,哪座城池不破?”

屈完不甘示弱地回答:“您如果是以德来征服天下,天下谁敢不服?您若是用武力来征服,楚国有方城这样坚固的城池,有汉水这样的天险,虽然百万之众,也未必能取胜。”

如此不屈服于强权的臣子,这不由让人想起文天祥,想起那些不屈服的忠臣。即使是如此不屈,但终究也犯下了一个臣子的忌讳,擅自做主决定和齐国讲和,虽然楚成王有赐他随机应变的权力,但此等大事臣子擅自做主是忠肝,但作为最高决策者不免心有不满。

屈完直言不讳地提出了齐国所以能成功的根源,是以德服人,如果没有这样的政策,齐国未必就能指挥在周王朝的天下都平级的诸侯,未必能使天下之人臣服。

齐桓公听到这样的直言,无话可说,心中油然佩服。

于是,在召陵,屈完代表楚国与八位诸侯结盟,盟主是齐桓公——中华民族在混乱的春秋时期第一个把周王朝离散的人心团结的霸主,他的塑造者管仲凝望着他心中最远的这块目的地,盟台上,屈完代表楚国臣服了,一个强大的蛮夷,最大的对手,被轻轻击倒了。

公元656年秋,远征大军打道回府,以楚国臣服而告终。

管仲眼中的一滴泪落了下来,仰天感叹:“天不佑夷吾!”就好象他当年困在马背上迷了路的感慨,那时候他好象是二十五岁,现在他已经七十了。再也不可能削弱楚国的力量!再也不可能远征了!他深深地意识到他的霸业征程到了最高的极限。

他真的老了,落叶里的风吹拂着他,感到颤动的寒意!

大部分史学家都认为公元651年,也就是五年之后的那次盟会是齐桓公霸业的鼎盛,因为这一年周王室在盟会上赐给齐桓公祭肉,“加老,赐一级,无下拜”,也就是爵位已经到了当初周公那样的,而且有上方宝剑的作用,这的确是一个人名利的顶峰,但说是事业的顶峰,那就错了。

真正事业的顶峰是打败最强大的对手的那刻才是,在这年,公元前656年,楚国臣服了,这是管仲整个霸业的历程中唯一一次击败对手,虽然效果没有达到他设计的那样,但也算是小胜,之后,这个强大的对手“沉默”了,但只是“沉默”了一小段时间,就再次起来活动,后来,这个对手根本就没有再参加过任何一次盟会,包括那次周王室赐祭肉,也就是说这个对手只在公元前656年服输,之后就没有再臣服。就像拳击台上,只有那场击倒最厉害的对手的那刻才是你人生的颠峰,之后就永远是平局,即使你的总分拿到了冠军,那也不是真正的胜利。

凄凉的凯旋

庞大的军队飘着彩旗,绵延数十里的战车,奏着凯歌,初秋的凉风吹拂着人心中的喜气,这是在公元前656年,湖北北部地区,中原伟大的霸主齐桓公率领八个诸侯国的军队征讨楚国,降服了这个南方强大的蛮夷、齐国最大的对手。

可是,作为整个霸业的操纵者、齐国的宰相、春秋时期第一个伟大的人物管仲内心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有些失落,他转身回望了一眼楚国。那是他等待了七十个年头的顶峰,刚刚踏上去,现在要离开了,以后再也踏不上那个顶峰。他的意志在此刻像一座庞大的冰山开始融化了,虽然还那么坚硬,锋利。

公元前656年,齐国精心谋划了许久的“伐楚”大计被人泄密,险些惨遭失败,最终,凭借管仲的机智,以楚国表面臣服告终。然而,两个强大的势力并没有实质交锋,所以,齐国的胜利也只是一张宣告天下的白纸,没有真正挫败强大的对手楚国。

然而,这样的远征没有成功真的那么重要吗?就这么一次失利会寓意什么呢?有句老话:外行人看戏,内行人看艺术。政治的艺术,一个关键的着色没有成功,整幅画就面临着毁灭,只有极力地把维持下面的着色的完美性,才可能使这幅画保存下来。

管仲就是这个画家,从离开楚国的那一步开始,他的使命就是维持齐国的整个霸业。

一失二鸟

但是,刚刚踏出楚国,就出现了两件事情增添了远征归途的不快,同时也证明了我们的猜测——这个归途在许多人的内心的确是凄凉参半,特别体现在齐桓公身上:

第一件事情是归途的路径问题,也就是说从哪条路线撤回本国,按理说,没有什么特别的阻碍,当然是从哪条路过来就从哪条路回去,这个事情本来不需要去怎么考虑的。可是,陈国的大夫辕涛涂为这个事情面见齐桓公,说出了这么一个想法,认为齐国如果率领大军从东面延海撤回本国,一,可以让东面的蛮夷各国看到中原霸主齐国的威严和强大,对于他们的一中震慑,二,可以观察东面各国对齐国的态度,以便“对症下药”,知道该治理哪些蛮夷小国。

恩!齐桓公当时一听,对这个建议很赞赏,是个好主意,可以一举两得,所以,打算改变原本北上从郑国和陈国撤回的路线,从东面顺道去“观察”东边的蛮夷。

但是,当这个建议刚要定下来的时候,又来了一个人,谁呢?郑国的申侯,这个人原本是楚国楚文王的宠臣,楚文王死后,怕自己先前做的一些“小人”之事引起新的政府不满,类似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臣和绅,所以,楚文王下葬不久后,就跑到了郑国,跟了郑厉公,擅长拍马屁,又得充于郑厉公和郑文公。

他来干嘛呢?也是为了撤退的路线,《左传》中有说明他面见齐桓公的原因:“陈辕涛涂谓郑申侯曰:‘师出於陈、郑之间,国必甚病。若出於东方,观兵於东夷,循海而归,其可也。’申侯曰:‘善。’”陈国大夫因为齐国率大军从陈国经过,陈国要承担他们的军事开销,所以,想出一个主意,把主意告诉给郑国的申侯,想让他一起建议齐桓公从东面延海撤回本国。

然而,申侯跑来跟齐桓公怎么说的呢?他唱了一个反调,说现在远征的大军已经疲惫不堪,如果从东面回去,一旦遭遇蛮夷袭击,恐怕会有很大的损失。如果从郑国和陈国撤回去,两国不仅可以资助军费,而且又能安心回国(师老矣,若出於东方而遇敌,惧不可用也。若出於陈、郑之间,共其资粮屝屦,其可也)。

申侯这么一说,齐桓公豁然明白,对先前陈国大夫辕涛涂出的主意十分恼火,心说原来你在害我。于是,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辕涛涂给抓了起来。这里就出现一个奇怪的疑点:用得着把辕涛涂抓起来吗?就因为出了一个看似不好的主意,这似乎不是齐桓公明君的作风。

暂时不说辕涛涂和申侯谁忠谁奸,就这两条撤回的路线来说,陈国大夫辕涛涂的建议并不见得是错误的,郑国大夫申侯的建议也未必是对的,其实,他们各有利弊。

从东面延海的路线撤回,利在可以“观兵于东夷”,有利于控制东面的局势,这是正确的战略手段,弊在大军劳累,万一遭遇敌人,会造成损失。

从原路撤回,利在可以得到军费的资助,粮食的补给,安心回国,弊在无功而返,使整个远征起不到任何效果,包括伐楚。而且,有失“仁义”,齐国的对外政策一向是“多给少拿”,现在没有真正击败楚国,又要诸侯补给,诸侯必有怨言。

由此看来,两条路线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再分析出主意的两个人的心理,陈国大夫辕涛涂是出于为本国利益考虑才出主意,想要让齐国率领大军从东面延海撤回,陈国可以不用给大军花费补给的钱财,忠于国家。那么,郑国大夫申侯呢?表面上,看去是大公无私的样子,损害本国利益,讨好齐桓公,为了什么,讨好霸主能为了什么呢?当然是自身的利益,升官发财之类的。后来,申侯能把自己的一个小小的“邑”改造成“城”,就足以说明其贪财好利的小人本性。

这样的小人,齐桓公没有看出来也就算了,可是,还要去抓陈国大夫辕涛涂,他有什么大罪呢?对于坚貂、易牙那样的小人都无法挑拨的明主齐桓公,现在却在这样明显的事情中被挑拨了,这可是齐桓公首次昏了头,可见他在伐楚遭受意外和失措中闷闷不乐,六神无主,压抑的情绪才会因那么点小事爆发出来,所以,一怒之下,抓了辕涛涂,损害了他一直以来明君的形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偶然,是历史的一个趋势,骄傲冲昏蒙蔽了他的头脑,就好象穷人变成有钱人之后就不再那么勤奋善良,齐桓公不再是当年那个刚当上国君、谦虚地听管仲大论的年轻小伙,他的大脑已经开始走向历代君王年老之后的糊涂和昏庸。

因为此事,齐桓公甚至还率领大军去讨伐陈国,陈国遭受了春秋史上最强的一次讨伐,参加讨伐的诸侯国达十个,陈国成了“冤大头”,《左传》鲁僖公四年经记载:“秋,及江人、黄人伐陈”。

发生了这样卤莽的行为,作为齐国的军师和霸业的挥写者管仲在做什么呢?他当然没有坐视不管,虽然我们在史料中没有看见他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但从“陈成。归辕涛涂”的记载可以看出,齐桓公已经逐渐悔悟,史学家认为是诸侯劝齐桓公才放了辕涛涂,否则,以十国大军怎么可能没有给陈国造成多大损失呢?当然,这是个事实,但是,能够劝导齐桓公,没有几个人,能够在这样的事件中发挥作用的也唯有管仲,他总是替自己孩子收拾残局的父亲。

三十年的霸业征程中,齐桓公第一次在行为上出了轨!

第二件事情就是许国国君许穆公的逝世,发生在远征军的归途中,可以说死在军中,死在为齐国霸业的征程中,这让齐桓公感到悲伤和愧疚,自己的“老战友”,跟随齐国多年。许国是自公元前678年“幽”盟会上就投入齐国阵营(许穆公死时公元前656年秋天),虽为小国,但二十多年来对齐国也算是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就好象当年的邾国国君邾子克那样,如失臂膀。

现在的邾国已经不像当年邾子克为国君的时候那样尽忠于齐国,所以,许国国君许穆公的死,让齐桓公再次感觉到失去了铁杆的“兄弟”,悲痛不已,将许穆公“葬之以侯”,按照最隆重的礼仪,在周王朝的制度中“凡诸侯薨于朝、会,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安葬的仪式按照“加二等”来举行。

可以说整个归途简直糟糕透顶,如果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一失二鸟”。齐桓公冲动之下,抓了陈国大夫辕涛涂,陈国虽然表面上请罪,但内心必然不服,特别是辕涛涂,他是受小人所害的,然而,作为霸主不能审视曲直,人心自然离散,等于失了陈国的人心。其次,许穆公的死基本上就会像当年邾子克的死那样,许国不会像先前那样忠心于齐国,等于失去了许国。

所以,整个归途从史料上读起来显得那么压抑和不快,甚至有些凄凉。

接着,管仲的人生走向了第四段,从公元前656年到公元前645年,这是他人生最后的日子,在千变万化的天下局势中,不断地维持着齐国的霸业。

同类推荐
  • 追击我的狙击手兄弟

    追击我的狙击手兄弟

    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了上级命令让我去狙击我的兄弟,在追击他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对决,并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这是为什么。兄弟对决,生死较量,谁是最剽悍的特种兵?当枪口对准狙击手兄弟,我又在哪里?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之一 大风起》经过了八年的时间,其中五年积累、收集资料,翻阅古今有关书籍千部以上,查找网上最近的研究成果,仅打印的资料就有千万字之多(在小说的最后列出《主要参考书目》五百部),用三年时间写成,五易其稿,全书五十七万字。小说分为四卷:卷一“始皇之死”,从秦始皇第五次巡行,到秦二世继位大治宫室;卷二“秦末逐鹿”,陈胜大泽乡揭竿而起,至秦王子婴降轵道,刘邦攻入咸阳;卷三“楚汉相争”,项羽鸿门设宴,至乌江自刎;卷四“大风悲歌”,刘邦于定陶即帝位,至返故乡作《大风歌》止。
  • 翻不过军人那座山(续集)

    翻不过军人那座山(续集)

    包房里空调开的很冷,郑源的T恤是短袖的,冻得直起鸡皮疙瘩,余风看见了把长服脱下来给郑源穿上,看袖子太长又帮她挽了起来,这个动作很轻,也很细小,却触动了郑源心里最软的地方,不管是许凯峰还是黎晓青,都没有这么细心。想到这两个人的名字,郑源心里忽然一阵悲哀。
  • 大唐:有女长孙[全完结]

    大唐:有女长孙[全完结]

    二十三年与长孙相敬如宾,荣辱与共的长孙皇后是可敬可佩的。最让世人好奇的莫过于她的贤惠温良,如此绝顶人物更是引人遐思。
  • 【忍界】

    【忍界】

    喜历史者不可不读此书,往日尘嚣,栩栩如生,揭开不载之秘。喜诗文者不可不读此书,一书典故,满纸墨香,尽显唐文风骨。喜悬疑者不可不读此书,旧迷未解,新迷又生,挑战脑力极限。喜玄幻者不可不读此书,奇能异术,惊世骇俗,神奇绝非荒唐。喜言情者不可不读此书,情深似海,心密如丝,道尽人间风月。喜国学者不可不读此书,琴棋书画,儒释岐黄,普涉大国之学。不喜书者不可不读此书,燥热心起,解于清凉,书中自有润海。喜读书者不可不读此书,书以载文,文以言志,乃发无邪之思。
热门推荐
  • Historic Girls

    Historic Gir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生仙位

    长生仙位

    执人间仙道牛耳的道宗,掌教重伤数百年未曾现世,众多长老决定开启‘成仙路’,提前挑选掌教继承之人!这一日,道宗百位精英弟子化为一道道仙光飞散到几大州域,其中一道仙光却与众不同,一直飞出大陆,降临到一片偏僻的半岛中……从此落秋踏上了无上仙途!日月宗门要挑战道宗地位?看我十阶道术!陷入诸多大能围攻,看我召唤仙兵!有神灵出世?看我仙道禁忌之术!有仙人眼红想要抢夺传承?让他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他!
  • 相女倾国腹黑王爷乖乖宠

    相女倾国腹黑王爷乖乖宠

    她是杀手,本因冷血无情,却在死后偶然穿越,遇到了命中的那个他她为爱而入魔,她,愿用神魔之精血来就他她就是——殇璃茉豪迈的一句“生是凌云妻,死是凌云魂!!以神魔之精血与凌云签订永世契约”入魔?依旧是王王者的风范岂是尔等可以膜拜的?
  • 流浪者之梦殇

    流浪者之梦殇

    我和椰子姑娘来到这里已经两个多月了,在这个孤独,美丽,惊悚,诡异的小岛上,我们互相依靠,彼此扶持,虽然没有任何危险,但我们依然过得小心翼翼。那次怪兽事件过后,椰子姑娘邀请我和她一起住进了休息室,驾驶室则被我们当了成厨房和储藏室,我们的关系现在变得越来越亲密,但有时,我们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吵得不可开交,比如今天早上,当我不小心弄破了她身上那条五颜六色的树叶裙子时,她就发怒了,甚至还有些故意刁难,于是我们开始吵架。
  • 后主传

    后主传

    千古帝王情愁。只是,三千弱水,我独爱你,却独独对不住你。
  • 挽离堕天使

    挽离堕天使

    一个不受欢迎的傻女孩,一个普普通通的坏小子,第一次见面就发生了不堪的一幕,保守的她该如何面对现实?他们在一起本就是一个错误,四年只是一晃而过,他们究竟何去何从?“我只想简简单单的过下去,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认识你。”“对不起,我爱你。”
  • 枪神纪之精英小队

    枪神纪之精英小队

    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人们长久享受着富裕安宁的生活,地质学家偶然发现的一种新型能源,令整片大陆陷入狂乱。旧能源垄断者下台,新能源公司崛起,为了争夺为数不多的资源,各大财团组织开始培养自己的武装佣兵,通过选拔脱颖而出的人们各自身怀绝技,在此起彼伏的战争中所向披靡。他们中最优秀的人,将毕生追求成为“枪神”的荣耀,他们——被称为“特工”。
  • 演讲与口才实训

    演讲与口才实训

    本书内容包括:语言基础、态势语言、命题演讲、即兴演讲、辩论演讲、沟通口才、谈判口才等。
  • 小店经营的190个制胜细节

    小店经营的190个制胜细节

    《小店经营的190个制胜细节》有两大特点:首先,内容全面,涵盖了经营制胜的各种细节,指导创业者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经营一家赚钱的店铺;其次,实用性强,不仅配有小店经营的各种案例,而且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旨在切实提高开店者的综合经营水平。阅读本书,会让准备开店者的开店之路走得更加顺利,让那些困境中的经营者得到灵感,从而轻轻松松赚大钱。
  • 电照风行

    电照风行

    女皇无论在哪里,都是王者——她称第二,孰敢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