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玲和刘大柱的女儿满月了,村子里能来的都来了。
刘婶子本因宋晓玲生了个闺女不想大办满月酒,可是村长说这是他们家第一个孙辈的,要让刘婶子好好操办操办,刘婶子才不情愿的跟各家说了一声,所以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宋晓玲这个时候对她的这个公公是感激的,虽然公公平时不怎么喜欢她,但是关键时刻还是公公为她出了头,不管是什么原因,也总算是让她在乡亲们的面前挣足了颜面。
“嫂子,你家孙女长得可真俊。”刘婶子刚把孩子抱出来,刘元元的婆婆胡氏就眼尖的看到了。
那边王丽的娘也过来了,“可不是?我看这孩子啊就是个美人儿坯子。”
又一个妇人跟着附和,“这小闺女儿长得可真白。”
屋子里刘元元在跟宋晓玲说话,“我听说刘晓冬这次受伤是她上山的时候自己摔的,哼,真是活该。”
宋晓玲躺在炕上,自从上次她和刘元元大闹刘家被公公骂了之后就不敢再对刘晓冬做什么了,况且公公这次又给足了她的面子,“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跟咱们又没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上次让我受的气,以后有机会我一定得还回去。”
宋晓玲明显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对了,你有没有看过我的女儿?”
刘元元也知道宋晓玲不想再多说刘晓冬的事情,于是就顺着她的话说了,“看过了,长得真好,起名字了吗?”
宋晓玲见她不再说刘晓冬的事情,语气也欢快了许多,“还没取大名,我公公说找个先生帮忙取一个,我给取了个小名儿,叫花花。好听吧?”
“嗯,挺好听的。”
“我就是希望她能像花儿一样好看。”
这时田氏也过来了,不过她并没有多待,给了贺礼说了几句祝贺夸奖的话,就又回去照顾刘晓冬了。
回到项秦的家里,项秦正端了骨头汤给刘晓冬喝。
“娘,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刘晓冬还以为田氏会在村长家里吃了饭才回来呢。她还是昨天刘婶子来家里说请她们去吃满月酒才知道宋晓玲生了,还是早产。
刘晓冬行动不便自然没法儿去,项秦是个大男人也不方便去,而且项秦对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兴趣,所以这任务就落在了田氏身上,而且刘晓冬很感激村长当时对她的维护,所以虽然她对宋晓玲没什么好感,但是听说她生了孩子,还是让田氏拿了二两银子给村长家里送了过去。就当是看在村长的面子上吧。
这个时候二两银子都是普通人家一两个月的嚼用了,所以在桃花村里,一下子拿出二两银子当贺礼就已经是很大的手笔了。
所以当大家都知道刘晓冬给村长家送了二两银子之后,说什么的都有,有说刘晓冬出息了的,也有说刘晓冬这样做肯定是为了巴结村长家的。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田氏一回来就不肯闲着,把刘晓冬昨天换下来的衣服拿水泡起来准备洗了,“人太多,又吵闹的很,我不愿意在那儿,把银子和东西放下我就回来了。”
刘晓冬把骨头汤喝完,用毛巾擦了擦嘴,“也是,人太多了闹哄哄的,吵得头疼。”
“你说的正是。不过我见了村长家的孙女儿,长得还真是挺好看的,白白净净的,也不认生,见了人就笑,我看是随了大柱的性子。”
自从上次宋晓玲跟着刘元元去闹了他们家以后,田氏对宋晓玲也没什么好感了,她看这孩子长得不错,日后长大了可别跟她那个娘似的。
“大柱哥为人老实忠厚,那孩子像他挺好的。”
项秦对田氏和刘晓冬说的这些事不感兴趣,所以就出去劈柴了,这些日子要为刘晓冬炖汤,熬药,还要做饭,柴火用的也很废,所以一有空,项秦就会多劈柴备着用。
把柴劈完之后,项秦又去做了饭,田氏边洗衣服边跟刘晓冬闲聊几句。
吃完饭,项秦准备去山上捡些柴火回来,家里的柴火已经不多了,正好田氏也在家,项秦也能放心。
再来说村长的家里,正准备了酒菜往外头端。
村长的家境在村子里也算是中上等的了,不然也供不起小儿子去念学堂,所以这顿满月酒办的相当不错。
每张桌子上都是两荤四素一汤——一只烧鸡,一条红烧鱼,一个烧茄子,一个白菜炖粉条,一个素小炒还有一个炒蘑菇,最后还有一份鸡蛋汤。
这在村子里已经算是高水平的宴席了。乡亲们虽然送去了不少贺礼,但是在村长家吃的宴席都赶上他们的礼金了,所以大家都觉得村长的为人果然不错,这样也不会让他们吃亏,于是这顿满月酒吃的也算是宾主尽欢。
等乡亲们都走了之后,刘婶子的脸色瞬间就变得难看起来,宋晓玲生了个闺女就算了,还让她在这里陪了半天笑。又是好几天对宋晓玲没什么好脸色。
宋晓玲也不敢再对婆婆颐气指使了,只一味伏低做小,希望婆婆别对她太过刁难就好了。
倒是村长跟刘婶子说宋晓玲好歹是为他们家生了孩子,虽没有传承香火,但到底是自己家的孩子,让刘婶子不可太过分了,所以宋晓玲除了平时被婆婆刺两句,但刘婶子也并没有太为难她。
刘晓冬的腿一天天的好起来了,已经可以被人扶住慢慢走上几步了。但是项秦和田氏都不让她下炕,怕她会像小庄和周老大夫说的之前那个病人似的让腿留下毛病。
刘晓冬每天都被田氏和项秦看的牢牢的,想趁他们不注意下炕走走都不成,她已经在炕上躺了两个多月了,实在是躺不住了,用田氏的话说就是炕上有刺猬在扎她,才让她这么不老实听话。
刘晓冬基本上好的差不多了,天天鸡汤、骨头汤轮着喝了两个多月,她简直再也不想闻到这两种汤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