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2200000376

第376章 窝里反

那伙残兵败将躲在地堡里面,按理说他们应该坚持到最后。可是这时候突然之间降温,他们觉得如果自己再这样坚持下去,那跟要他们的命也没什么区别,所以说就有一些人起了一些异心,比如说入伙比较晚的丛大头。

这个丛大头一开始当土匪,就是想要混碗饭吃而已,他并不是死心塌地的想跟这些杀人魔王混在一起,而且他入伙比较晚,也没看到过自己的大当家的对于那些叛徒是多么的凶狠,所以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道高低深浅。

他跟那些人不是一条心,再加上他本身也没有杀过人,因此他觉得自己本质上跟那些土匪不一样。那些土匪出去了之后,被官兵抓到了下场肯定是就地枪毙,绝不会留下任何活口。可是自己当初是被逼无奈,才跟这些土匪混在一起,而且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说如果他跟那些官军解释清楚,现在的情况又有些特殊,估计那些官兵决不会难为他。

丛大头知道如果他们继续坚持下去,自己就会活活被冻死。如果说有人抢在他前面走出去底投降了的话,那他再投降也就没有价值了。因此这个丛大头下定了决心,绝对不会跟这些土匪一起冻死在低地堡里边,必须要把握住机会,给自己留一条生路。

于是他瞅准一个机会,趁着大当家的和其他人不注意,假装自己是处去取雪当做饮用水,后从地堡里边钻了出来,主动投降,并且告诉那些官兵地堡的位置和入口在哪里。

那地堡在这深山老林之中,现在那些官兵据高临下,还派出游动哨四处巡查,如果说那些土匪从地堡里边钻出来的话,肯定会立刻就被官兵发,然后被对方开火攻击。那些官兵甚至不用追击,直接朝他们开炮或者是开枪,因为地堡在他们的射程之内,所以说如果那些土匪真冲出来了,只剩死路一条。如果躲在地堡里面,也许还能躲过一劫。

可是现在丛大头出卖了他们,他们已经毫无还手之力,所以说只能任人宰割,被那些官兵抓了起来。这时候丛大头向那些官兵表示:自己现在是戴罪立功,希望那些官兵能够放他一马。那官兵当中的长官听丛大头这么说,又看他年纪轻轻,就问他为什么要落草为寇。

丛大头早就编好了瞎话,他说自己从来都不想跟这些土匪同流合污,他是本是一个山村中的猎户,因为家中被土匪抢劫,自己的枪法比较好,所以土匪没有杀他,反而逼迫他入伙,让他当一个炮手。他从进山的第一天,就跟这些人不是一条心,打定主意想要找机会脱离苦海,逃离这个匪窝。结果没等他找到机会,官府的军队就从天而降,把这个山寨围的水泄不通。

现在他觉得自己有戴罪立功的表现,主动帮助这些官军找到了那些土匪躲避的地堡,节省了官府的时间,以及财力物力。再说自己又没有杀过人,只是被那些土匪胁迫才入伙了,因此他觉得自己可以得到原谅,他希望那位长官能够饶他一命。

那长官听大头这么说,有跟别人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发现丛大头确实进山之后就没有参与过杀人放火的行动,他身上没有人命案,只是参加了几次拦路抢劫,所以说他觉得既然丛大头有悔过的表现,而且确实帮助他们找到了那些土匪。既然他入伙也是被逼无奈,身上又没有命案,就没有杀他。

其他土匪就不像他的命运这么好了,连审判的过程都没有,直接被就地枪毙。从此这一伙土匪被彻底剿灭,山中也就没有了匪患。可是丛大头死罪可饶,活罪难免。他在监狱里边儿做苦工多年,最后终于被赦免。

等他重获自由,打算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他当过土匪又坐过牢,所以就离开了当初所在的地方。现在这里谁也不知道他有这么一段黑历史:他曾经当过土匪不说,还出卖过兄弟!

听丛大头的讲述之后,贾二爷感觉到非常惊喜。真没想到这丛大头竟然是这种人,虽然充大头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不过对于他的这种行为,贾二爷感觉到多少有些不齿。毕竟当初丛大头上山入伙是他自愿的,可是他投降的时候,却说是那些土匪逼迫他入伙的。当初他走投无路,土匪头子看他枪法了得,所以给他一条生路,让他在山寨里当炮手。

这虽然不能说救了丛大头,不过确实也是给他一条活路。可是他为了自己的性命,牺牲了所有兄弟的性命,这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毕竟当时那些土匪觉得冷,可是外面滴官兵也觉得冷,如果说他们在冻死之前,那些官兵就已经撤走了,那么这些土匪也许就能活下来。

虽然那些杀人越货的混世魔王,死有余辜根本不值得同情,不过叛徒永远是叛徒,即便是敌人也不会瞧得起你。这个从大头说得好听是弃暗投明,说得不好听就是背信弃义、贪生怕死。现在即便是贾二爷不想批判他,对于他这种行为别人也会觉得难以忍痛,觉得他这种人最好还是敬而远之。

可是贾二爷跟他是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两个人现在关系这么好。如果说在丛大头说了自己的身世之后,贾二爷就开始疏远他的话,那丛大头立刻就会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如果这样的话,丛大头就知道自己不应该跟贾二爷说这些话,也就会记恨上贾二爷。因此现在贾二爷现在明白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是什么意思了!可是他现在必须要跟丛大头朝夕相处,所以他后悔了自己当初不应该好奇心太强,问了不该问的问题。现在一个难题摆在眼前,贾二爷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同类推荐
  • 树木园历险记

    树木园历险记

    在A大学混,哪个不知道树木园。树木园位于学校的长寿山,也即校园的正中央,说是山,其实就是一块大大的平地,海拔甚至比学校的其他地方还低。据师兄师姐们说,它占地面积24公顷,里面树木的种类有一千多种,又称千树园。珍稀树种有上百种,里面多百年老树,甚至还有几棵上千年的古树……
  • 灵亡之徒

    灵亡之徒

    看着眼前昏迷的人儿,缓缓走近,拿起旁边铁棍,一下一下狠狠的砸了过去,鲜血夹杂着碎肉飞舞在空中,看着那人手指微动,停下动作,微笑的看着,再次砸了过去,看着血液和脑浆的流出,满意的扔下了铁棍,向外走去......
  • 鬼灵袍

    鬼灵袍

    70年前,四个人为了生存,挖出一件‘怨宝’——鬼灵袍。沉默近百年后,这件鬼物又出现人世间,它挑选主人窃取五种感觉,穿梭历史中,只为再次主宰人间。古老的遗迹、十二蚕丝塚、鬼市、阴曹大门、神树婴灵,从未见过的坟墓,从未见识过的怪宝,是‘鬼灵袍’的幻觉,还是它真的纯在。各种怪异的生物,各种奇异的冒险,救人还是去送死?主人公能否回到现实中,又能否成为鬼灵袍最后一个主人。墓室的文字为什么能未卜先知,尚天在自己的坟墓里究竟看到了什么?而其余的同伴,真的是同伴吗?《鬼灵袍》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新异值得一看。
  • 魔捕郑关龙

    魔捕郑关龙

    魔捕:亦称人界清理者,其意思是清理那些本来不应该出现在人界的东西—或鬼物,或妖物,更或神魔。且看小子郑关龙如何捉鬼,降妖,伏魔,请神。
  • 诡说诡话

    诡说诡话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因,更不一定都会有结果。有太多的事情我们无法理解,那是因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好了,来听听我的故事吧……
热门推荐
  • 中学生给父母的88个建议

    中学生给父母的88个建议

    本书精心挑选了中学生最想向父母提的88个建议,内容包括:你们是我的榜样、你们的爱让我受不了、别以为我没有自尊、我不是你们的附属品、不要老盯着我学习、你们的子女不是完人等。
  • 醉时歌

    醉时歌

    故事不过是从两个少年的一面之缘开始,却未曾料到在那云雾缥缈的莲花山中的君子之交,会牵系着此生此世的喜怒哀乐。有些一个故事一旦开始,就没人知道结局。书三卷,以一言蔽之,曰:“神转折!”
  • 蝼蚁记

    蝼蚁记

    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人,像蝼蚁一般,在这个平庸不能再平庸的时代,开启了一场未知的冒险之旅。
  • 高冷校草的暖丫头

    高冷校草的暖丫头

    她是野蛮,呆萌共存的千金,天不怕地不怕的她这辈子最怕的一个人就是蓝辰希.某天,她背着自家男人去酒吧,不巧被撞见了!“叶小小你胆子肥了?”于是悲催的被拖回了家,第二天,某男看着怒瞪着自己的丫头,唇角勾了勾,一把捞进怀里:“还敢不听话么?”想着昨晚的场景,叶小小浑身颤抖“不敢了…”天啊!谁说的高冷男神?高冷个屁啊!明明就是个大恶魔,大腹黑…
  • 恶狼传说

    恶狼传说

    我是一头恶狼,在天下人的诋毁与谩骂声中,谱写我自己的传说;但我相信,成王败寇,才是世间唯一颠扑不破的真理。终究有一天,待我一曲谱尽,所有的诋毁与谩骂都会变为颂歌;而那些曾经的我的敌人,也将会匍匐在我的脚下,高呼万岁……
  • 旧情余孽

    旧情余孽

    这是一个因情而起,因情而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因上辈人的情,而牵扯到下辈人身上的事。到底是错误的牵手还是命运的不可逆?一切只能引用《红楼梦》里的一句话: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故事很精彩,笔力有所限,各位看官且看且收藏吧。
  • 一日梦来一日秋

    一日梦来一日秋

    怎么说呢,这基本是由小故事组成的,有感动,有治愈,文笔比较平淡。就像我们身边发生的小故事。有的,也是取决于身边的真人真事。
  • 青衫湿遍

    青衫湿遍

    一个潮湿的晚上,一次生死的徘徊,无意扣开时空之门。穿越时空,与君相遇。生死契阔,与子成悦。奈何执手不携老。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 夜空中最美的是你

    夜空中最美的是你

    ”喂,你碗里有这个干嘛吃我的“”我就喜欢吃你的,不嫌弃你的口水“某男奸笑着说。”哼,你不嫌弃我,我还嫌弃你呢“童梦惜小声嘟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没,没有”某女很没骨气的回答。。。。。。“爹地,我要吃妈妈碗里的”“不可以,你爹地还没吃呢”“那就爹地吃完,让妈妈喂我吃""臭小子,你妈妈是我的,只能喂我吃。”"妈妈,我不臭,我就要你喂我吃“。。。。。。某女听着他们父子两的对话一头黑线。
  • 中国经典神话

    中国经典神话

    神话产生于文字之前,是经典前的经典、历史前的历史、文化前的文化、艺术前的艺术。近三十年来,中原神话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搜集和不懈研究,已经蔚为大观,被国际上称作中原神话学派。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根脉所在,是当之无愧的精神瑰宝,也是我们应该保存和发扬的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所选,既不是作者的原创,也不是某人的灵感,它们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和创造的产物。既重古籍可考,尤重口碑有传,是古史却比古史丰富、鲜活,是口传却又焕发出精金美玉般的色泽和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