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7500000005

第5章 说说侵华日军的行头

如今抗日神剧盛行,这些神剧中,不仅剧情是胡说八道,其中的服装道具也是错说百出,就说这日本鬼子的军版、军刀,就有的是张冠李戴,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驴唇马嘴,给不甚了解那段侵略历史的人们造成极大误导。比如《亮剑》开头那场戏,鬼子军官的军衔是既用肩章表现,同时又用领章表现,还扎了日本陆军从来不存在的军官武装带;再比如《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一个鬼子大佐,挥舞的竟是一柄专门为士官打造的九五军刀:还比如时下影视中特别活跃特别耀眼的女鬼子,经常会发现她们手中的军刀竟然没有用于表现其阶级的刀绪,等等这些,真的是不伦不类,让人哭笑不得。在此不揣浅漏,说一说日本鬼子的军服、军刀、军衔等,以指出其中的错误。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陆军曾有过多种军服,但神剧中涉及的,主要是“九一’以后的事,因而这里也就仅就自“九一八”至“八一五”之间鬼子陆军的军服来说事儿。

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军服是不一样的。

1.1938年之前与之后的军服是不一样的“九年八事变”时,日本鬼子穿的是昭五式军服。所谓昭五式,即昭和五年、也就是1930年开始穿着的军服。这一年的4月10日,昭五式军服正式起用。该型军服从外观上看有几个特点,现分别述之。

一是军帽。昭五式军服系列中的军帽,不论官兵,都是大盖帽,并非后来广泛使用的战斗帽。但昭五式太盖帽较之前的四五式(明治四十五年,即1912年开始穿着的军服)军服配套的大盖帽相比,其帽墙的前端明显加高,使之高高翘起,比原先那种四周高低一律的四五式军帽更时髦,也更好看。这有点像德军二战时的军帽。而说不定日本鬼子就是依照德国鬼子的军帽照葫芦画的瓢呢。

到了1938年(日本皇纪2598年)5月31日,日本陆军修改昭五式军服,定名为九八式军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略帽也就是战斗帽被正式作为陆军的军帽战斗帽很简便,可以戴在钢盔的里面,夏季还可以在后面加挂三片像屁帘似的用来遮阳防晒的垂布,成为这一时期日本鬼子一个鲜明的特征(军帽帘布并不起自此时,早在十九世纪末日军就已采用)。与1938年之前所不同的是,自从九八式军服开始穿着后,士兵的大盖帽已经取消,军官的大盖帽则仍然保留,二战时期的老照片中,表现1938年以后的鬼子军官,经常看到戴着大盖帽的情况,但战斗中则极罕见,多数鬼子军官从大将到少尉,战斗状态下基本全是战斗帽。

二是军服上衣。1938年以前陆军采用昭五式军衣,1938年之后采用九八式军衣,两者显著的区别有两处,某一是军衔标志不同。昭五式军衔体现在肩章上,但不是如今天我军肩章这样与肩膀平行佩戴,而是像早期法军、美军那样与肩膀呈垂直佩戴。其形制将官为整块金色,分别以三颗、两颗、一颗五角星代表大将、中将、少将;佐官为红底金边,两条金杠,分别以三颗、两颗、一颗五角星代表大佐、中佐、少佐:尉官为红底金边,一条金杠,分别以三颗、两颗和一颗五角星代表大尉、中尉、少尉。特务曹长(准尉)为红底金边,一条金杠,无星:下士官为红底无镶边,一条金杠,分别以三颖、两颗和一颗五角星代表曹长、军曹和伍长;兵长为红底无镶边,一条金杠,无星:兵为整块红色,分别以三颖、两颗和一颗五角星代表上等兵、一等兵和一等兵;新兵无星,整个一块红色。

这一时期的领章是以颜色区分兵种,即步兵科红色,炮兵科黄色,骑兵科草绿,工兵科茶褐,韬重兵科深蓝,航空兵科天蓝,宪兵科黑色,军乐队青蓝,参谋部白色,经理部茶银,军医部深绿,兽医部紫色,法务部白色,技术部黄色。这时的领章形状被称作“锹形”,即靠近领口处略里平行四边形,而另一端则是燕尾形。

也许是由于昭五式肩章置于肩膀上妨碍各种背带的背挂,或许是该肩章块头过人过于醒目容易引起敌方祖击手的关注,或者是世界潮流的影响所致,与昭五式军衔不同,九八式军衔体现在领章上。领章较小,不论将佐尉士兵,一律宽18皿长40皿,军官领章为平行四边形,士兵领章为长方形将宫为金底金边金属五角星角星一至三颗分另:代表少佐、中佐、大佐:尉官为红底一条金杠线金边金属五角星一至三颖分别代表少尉、中尉、太尉:准尉官(特务曹长)为红底一条金杠金边无屋:下士官为红底无边一条金杠金属五角星一至三颗代表伍长、军曹、曹长;兵长为红底一条金杠无边无星:士兵为红底无杠无边刺绣黄色五角星一至三颗代表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新兵为红底无星。

其二是军版的领子不同。昭五式军服采寸领。所谓立领,就是上衣的领子只是较厚的一个单层而不能折叠,就像今日流行的唐装那样的领子。北撑竿阀时期的军服困系模仿日军军服,因而其军服上衣领子也是立领不能折叠的。到了1938年改着九八式军服后,军服上衣的领子改周折领步就是象我国北伐以后国军中山装式样军服那样的折领,有些老兵回忆说成是小翻领,是与立领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就是折领。

三是兵种色。1938年之前,陆军采用昭五式军服时,各兵种的不同颜色,即兵种色,用领章表现。到了1938年后,军服式样改为九八式,此时的领章所表现的已经不再是兵种而是军衔了,于是兵种符号改到了右胸前衣口袋之七,其各兵种的颜色没变,但形状变得有些怪异,有如一个英文的’”,也有根据形状称其作“山型”的。

这款区别兵种的“山型”符号并没有贯穿始终,到了1940年的8月1日,就明文取消了,从那以后,陆军各兵种如何区分还真的就不知道了。

2.1943年之前与之后的军服是不一样的昭和十八年(1943年,日本皇纪2603年)10月12日敷令774号,宣布修改九八式军服并定名为“三式”军服。

三式军服与九八式军服的区别有三:一是军衔领章的只寸加大了。由于九八式军衔领章的尺寸过小,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稍远便难以辨认,于是日本鬼子在三式军服上加大了军衔领章的尺寸。修改后的三式军衔领章,将官的宽30长45,佐宫的宽25长45,尉官的宽20长45阻,样式仍为平行四边形,下士官及士兵领章尺寸不变,仍为宽18长40,唯其上之五角星改为刺绣。

二是这一时期日军的领章,凡三颗星的大将、大佐、大尉的五角星仍然是如前那样均匀排列,而一颗、两颗星的少将、中将、少佐、中佐、少尉、中尉的五角星则不似九八式军服时的那样居中均匀排列,而是向一边排列的,士兵领章上的五角星也是一样,只要不是三颗星的伍长和上等兵,两颗星和一颗星的也全靠前排列,这与九八式领章上的五角星全部居中排列是一个明显的不同。

三是军官上衣近袖口处增加了军衔标识,使级别区分更为明显。图案为深绿色丝带和茶褐色圆底金色刺绣五角星组合而成:将官为三线一至三星;佐官为二线一至三星:尉官为一线一至三星:准尉一线无星。

3.热带丛林地作战的陆军军服是个另类日本纬度较高,因而没有考虑到热带丛林地作战时的军服,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开始大规模进军东南亚地区,为了避暑,便有了他们称作“防暑衣”的军服,这是一款非正规的军服,但就像1938年之前的战斗帽一样,虽然不是正规的军服,却被日军广泛的穿着。该军服系翻领,不仅常服的领子外翻,衬衣的领子也一同外翻,这有点像某些职场的女性穿的职业装。因为衬衣的领子也外翻,因而与二战时的英美等国的开领军服不同,它没有领带。这是它的一大特征。

这款开领式的“防暑衣”是什么时间开始采用的,尚不得而知。大规模的穿着肯定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但早在占领台湾后,这款非正规的开领军服实际上已经出现。

另外,日本鬼子陆军的军服从始至终没有武装带,但海军陆战队的军官有武装带。像《亮剑》等神剧中的鬼子扎的武装带,同样是导演的凭空臆造。

4.几种特殊情况其一,关于战斗帽的使用。

前边已经说过,战斗帽成为日军的制式军帽,始于九八式军服的采用,也就是1938年以后。这是日军服制上的规定。不过事实上并非如此,早在这之前,战斗帽却己经存在,而且己经有越来越多的鬼子官兵戴这种被称作“略帽”的战斗帽,只是全军并不统一。所以在这一时期,也就是配以昭五式军服的时期,尚未成为制式的战斗帽,己经在鬼子队伍中大量地采用。所以在“九一八”后一直到1938年之前这一时期,鬼子官兵是既有大盖帽,也有战斗帽,很不统一。但在同一个战术单位中,一般是统一的。

其二,关于昭五式、九八式、甚至三式军服的混穿。由于日军军官的军服系自己掏钱购买,而不像士兵那样由官方统一配发,有些军官或者是出于节约,或者是多年的习惯,或者是出于对昭五式军服的留恋,到了应该穿着九八式军服的1938年以后,甚至是到了应该穿着三式军服的1943年以后,仍然顽固地穿着昭五式军服。从很多当年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这一点,即着昭五式军服的鬼子与着九八式军服的鬼子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上。至于着九八式军服与着三式军服的军人合影在一张照片上的情况就更是多见。

比这更特殊的现象还有,仍然穿着昭五式那样的立领的军服,却将肩章去掉,改在立领上佩戴本来应该佩戴在九八式折领上的领章。这有点驴唇马嘴,不伦不类,但1938年后,还真的不乏这样的情况。

可不论怎么说,用于表现军衔的,要么用肩章,要么用领章,同时或可以配以襟章,但绝对不可以像《亮剑》中的鬼子那样既用肩章又用领章。这穿帮穿得太太了。

另外,不同时期、不同阶级的军刀是不一样的。

日本鬼子的刀文化,源自中国,但青出于蓝胜于蓝,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丝毫也不过分,所以要想说得很清楚,怕是用十倍的篇幅也难尽其详,因为是专门针对影视中的谬误说事儿,就只能粗线条地说一说大致的外观而己。

侵华日军自“九一八”后,依先后有以下几种军刀:

一是一九式军刀。该刀于1886年研制成功并配发部队,供军官使用。因这年是明治十九年,故称一九式军刀。该刀的样式系仿西方军队,刀身较窄,单手握持,有字形护手,身份象征和礼仪的作用更大些,实战效果不及日本武士刀。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该刀在后期又有改进,即将刀的握柄加长,供双手握持,以满足鬼子使用武士刀的传统。但这种改进型并不普遍,仅在部分高级军官中进行,更广大的初级军官则仍然使用那种单手握持的原型。不论是一九式的常规型,还是后期少数的改进型,在“九一八”后一直到抗战胜利,在中国的战场上都有使用,并非影视中表现的不论什么时期鬼子手中都总是清一色太刀式样的军刀。在1934年九四式军刀诞生之前,鬼子军官中的多数,使用的是这种西洋式军刀,使用传统太刀式样军刀的反而只是少数。

二是三二式军刀。该刀于1899年研制并配发部队,这年是日本明治三十二年,故称作三三式军刀三二式军刀是专门为士官打造的军刀。该刀的样式同样是仿西方的,也是单手握持,带字形护手。根据适用的兵种的不同,又分甲乙两型,甲型稍长,约1000毫米,供骑兵使用,乙型比甲型短60毫米左右,本来是专门为辅重兵设计,但实际上步兵、宪兵等也在使用。这刀从十九世纪末到抗战结束,其中的甲型一直是鬼子骑兵的标准配备。乙型后来被九五式军刀取代,所以不如甲型装备的那么持久,但在后来的九五式士官军刀诞生之前,却是鬼子士宫的普遍配备。日本鬼子的士官并不像军官那样配枪配刀都是自己花钱购买,而是由部队统一配发,困而其普及程度相当高。也就是说,在入侵中国后一直到1935年之前,日本鬼子的士官是普遍使用该型军刀的。少数士官因为个人喜好的原因,甚至在后来的九五式士官军刀装备部队后,也仍然在使用,一直到战败为止。因为鬼子骑兵使用三二式甲型军刀的时间长,范图广,所以该型军刀也被称作马刀。三二式军刀在我国的影响较大,以至于解放后,我军的六五式骑兵刀,也基本是仿自该刀的。

三是九四式军刀。由于仿自西洋的一九式军刀不符合日本双手握持以劈砍为主要攻击方式的民族传统,到1934年,一款以日本传统太刀为基型打造的军刀问世了,这年是日本皇纪2594年,故称九四式军刀。这是一款专门为军官打制的军刀,就是影视中比较常见的那种手柄很长供双手握持的军刀。这刀的特点,从远是它的挂刀用的挂环有两个。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即九四式军刀两个挂环中的第二个,是可以取下的,而实际应用中也的确有鬼子是将这第二个环取下的,所以单从挂环上区分九四式和九八式,也不一定准确。而一且没有这个区别,要想从影视中区分九四式和九八式,还真的不太容易。至于外装上的许多细节,不是特写镜头是不好分辨的。

四是九五式军刀。这是专门为士官定制的一款军刀,用以取代三二式军刀。于1935年制成。该刀与军官用军刀不同,是机制刀,由工厂统一用机器生产,而非军官用刀那样由手工打制,但刀的质量并不差分毫,异常锋利。由于是机制,为节省材料和工艺,其与九四式、九八式等军官军刀相比在装饰上是有很大不同的,最大的不同,是九四式、九八式等军官军刀,其刀柄是以珠粒细密既防滑又好看的鲸鱼皮包裹,并用丝带编花缠绕,纯手工制作,九五式士官军刀则是由工厂用金属统一压制成型的。由于日本资源的匮乏,和应付扩大了的战争导致的金属材料的越来越紧缺,该刀的刀柄前后又有不同,起初是用铜制,后来铜紧缺了,便改用铝制,后来铝也紧缺了,干脆用木制。远看上去,九五军刀的刀柄的纹饰与军官用军刀差不了多少,但实际上远没那么贵重,也不漂亮。

该刀还有一处比较容易与军官军刀区分开来的地方,即它的刀身上开有血槽,而不论前后各型军官军刀均无血槽。

由于士官军刀不是个人购买,而是由官方统一配给,所以该型军刀和三二式军刀也都被称作“官给刀”。九五式军刀被配发到部队后,除少数士官因个人爱好的原因仍然使用早先的三二型军刀外,绝大多数的骑兵除外的鬼子士官使用的都是这一型军刀。由于士宫的数量比同样配备军刀的军官更多,而且他们往往是带头神锋的兵头将尾,因而九五军刀也是日本鬼子杀害我们同胞最多的军刀,是一款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军刀。

五是九八式军刀这是继九四式军官军刀后的一款军刀,于1938年定型,这年是日本纪元2098年,故称九八式军刀。与它的前款九四式军刀相比,要细说自然有很多的不同,若从影视上粗看,其能够区分的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挂刀用的吊环,已经不再是两个,而变成了一个。其他的细节,如果不是特写镜头,对于非军刀收藏爱好者而言,则不易区分。

九八式军刀还有一种变形,即搭乘员军刀。该刀主要供在坦克、战车等狭小空间内机动和作战的军官打造的,为方便携带,故这些军刀比原型刀略短。日本的军刀是有标准的尺寸的,他们叫作“定寸”,一般的九四式、九八式军刀,其定寸都是1000毫米略长,而搭乘员军刀,佐宫军刀全长仅805毫米,尉官军刀全长仅715毫米其他与九八式原形无异。

六是三式军刀。这又是继九八式军刀的又一款军官用刀,于公元1943年、日本皇纪2603年制成此时的日本,己经距战败不远,资源更紧缺,也顾不上美观了,因而该刀取消了许多用作装饰的东西。不过这些简化了的部位,与前期的九八式相比,多是细枝末节,从影视上看,如果不是特写镜头,则不易区分。

但如果稍稍留意,还是能够看出,九四式、九八式军刀的刀鞠下端距尾部一手多长的部位,有一处纯粹装饰用的制成一定形状的金属环镶套在精上,他们称作“黄金”,三式军刀则没有这个东西;再细看的话,还能看出,三式军刀的刀柄的装饰与九八式是有些许不同的。九八式采用的是他们称作“捻0卷”的式样,二式采用的则是被称作“一贯誉”的方式:再看细一点又能看出,九四式、九八式军刀的握柄尾部有一个用于拴系刀绪的挂环,他们称作“猿手”,三式军刀取消了这个挂环,刀绪直接系在握柄尾部预留的一个孔中。三式军刀还有一处与九八式最大的实用性改进,由于九八式军刀用于固定刀柄的销钉只有一个,致使刀柄偶有脱落现象,三式军刀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个销钉(他们叫目钉),以使刀柄与刀身结合得更加牢固。不过这一区别很不容易分辨。当然该刀与九八式还有许多细节的不同,不过这样的区别是针对收藏爱好者而言的,一般的观众不容易看出来,因而不再赘述。该型军刀主要使用于东南亚战场,中国大陆出现的并不多。

日本鬼子陆军的军刀,基本上就是这么几种。由于日本鬼子军官的军刀系自购,所以只要是己经有过的军刀,不管是否被取代己经退出现役,都可能会有少数军官仍然在使用,但寅吃卵粮则是不可以的。

鬼子的军刀,从形制上,只区分为军官与士宫的不同,将、佐、尉宫则并没有区分,也就是说,一个少尉的用刀,可能与一个大将的用刀没什么两样。但刀本身虽然不能区分将佐尉宫,刀绪上却有严格的不同。

刀绪,按我们中国人的叫法应该就是刀穗,和宝剑的剑穗是同样的东西,仅仅用于装饰,并没有实际用处。但日本鬼子军刀上的刀绪,却还有区分不同阶级的作用,也就是说,将佐尉官与士官的军刀刀绪都是不同的。军官的刀绪用丝绢编织而成将官刀绪的带子部分,外侧为茶色,里侧为红色,其间有用金丝线呈型装饰的纹饰,穗子部分为金色绢丝;佐官刀绪的带子部分,外侧为茶色,里侧为红色,无金丝线装饰,穗子部分为茶色与红色混合绢丝;尉官刀绪的带子部分,外侧为茶色,里侧为纯青色,亦无金丝线装饰,穗子部分为茶色与钳青色混合绢丝。

士官的军刀本来就与军官的军刀不同,有无刀绪的区分也可以辨识,但它仍然也有刀绪,不过士官军刀的刀绪与军官的有很大不同,它不是用丝绢编织的,而是用牛皮绳编织而成的。

既然军刀的刀绪有表现阶级的作用,那么什么阶级的军官(士官)就必须严格按照阶级的区分佩戴刀绪,就像上校不能佩戴上士的军衔、上等兵不能佩戴少将的军衔一样。眼下许多影视中的鬼子军刀上,随便挂一个说不上来的东西,或干脆就什么也不挂,这与日本鬼子当年的真实情况显然是极不相符的:而像《我的兄弟象顺溜》中那样,身为大佐阶级的联队长竟然挥舞着一把士官佩用的九五军刀,这对于历来看中军刀的阶级与身份象征的鬼子军官来说,就更是大大的穿帮了。

同类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闪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闪击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抗战之招兵系统

    抗战之招兵系统

    “你妹啊!谁让你把我穿到抗战年代来的!想玩死我啊!”“什么?有金手指?完成任务就能建立举世功勋?呃……考虑考虑,什么任务?”“什么?杀光日本男人!抢光日本女人?”“靠!干了!”且看一个典型宅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如何壮我华夏军威,干挺侵略者!(本书很那啥很暴力,18岁以下爷们……也可以看!各位爱国者们请向元宝冲过来吧!呃……我说的是点击,收藏,推荐……导弹您往小日本那扔!)
  • 沉默的子弹II

    沉默的子弹II

    他曾经是一个出色的特种兵,令敌胆寒的狙击手,因为违背军纪,他选择了离开。生活的经历,让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为了忘却那些刻骨铭心的伤痛,他只选择最危险的任务。因为,只有在枪林弹雨中,他才能找回自己,一个特种兵的忠与魂!
  • 逆转王牌

    逆转王牌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剑锋所指,所向睥睨!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以国家安危为己任!祖国,我只有为你增光的义务,没有为你抹黑的权利!“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你如果不想以后让人指着你的脊梁骨说你的老连长是个囊兵、熊兵!”就给我玩命的——练!这是我刚下连队的时候,新兵欢迎仪式上连长说的唯一一句话!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高手非凡

    英雄联盟之高手非凡

    高手就是要非凡。。。。带你走进高手与lol的时代。。实力可以说明一切。。
  • 异界行

    异界行

    无意之中发现眼睛可以看到另外一个世界,而且可以和冥界进行交流,从而得到了进入冥界大门的钥匙‘玉冥镯’;为了提高自己的实力,却没想到只有从别人身上才能得到提高,以为一个世界可以结束了,却没想到从另一个世界又开始了……
  • 【完结】嚣张坏女生:别惹我,校草们!

    【完结】嚣张坏女生:别惹我,校草们!

    MD!某某某,别惹ME,否则,让你死的很有节奏感!!——女主很另类,很拽、很酷、很疯,很狂,也很伤……其实,她也没什么,只是有一点点坏而已!!(*^__^*)...
  • 镜钰的旅行与健忘

    镜钰的旅行与健忘

    镜钰,一名患有失忆症的青年,看似衣衫褴褛却身怀一本能够帮助他化险为夷的华丽宝书。无尽的旅行看似毫无目的,但他的失忆却与王国的命运仅仅相连。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他邂逅了一群形色各异的同伴,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人物却成了扭转镜钰命运的关键因素。
  • 必用的古文名句

    必用的古文名句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 爱与恨的末路

    爱与恨的末路

    一个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我,淡漠地看着世间形形色色的人离去,心生悲鸣之外,最后剩下的只有对死亡的淡漠.....
  • 花都妖王

    花都妖王

    故事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底层!好的灵感都是有经历的,一本书里要有的是魂!而魂则拆开是云和‘鬼’,意思是用文字讲出都市鬼事。一个应天地之劫而降生的家族,只有九代人的命运,出生就注定了生命的界限。是悲哀还是与天地搏命。可我偏偏是那个第十代,我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拼命抢时间,只想安静的等待生命的终点,可是为什么选中的是我。阳煞孤女朗琴的出现,让我的命运转了一百九十度。花心这货又在泡妞吗?他生下来的使命就是干那事吗?我有这两个奇葩朋友,我还真是不舍得死,我要和你们都下去。
  • 剑语铃兰

    剑语铃兰

    红日下,笑靥如花,雪胫玉足,踏过满地的碎樱。这是开始。鸢尾环绕,血染的王座上,红目微合,诅咒蚕食至最后一息。此乃终焉。“我不是神,也不想成为神。”“我不是恶魔,只是无谓的憎恨……产物……”
  • 穿越遇大神:许我一世绝恋

    穿越遇大神:许我一世绝恋

    上苍让你等,就是让你遇到那个对的人我历史鲜有及格,却一心喜欢霍去病。运气爆表穿越到大汉王朝!只是“这是什么?”我看着“草长莺飞”的小丘有些不明白。“汝心悦的冠军侯呀!”他如是说。“什么!?!”“霍将军之子年且五岁,汝可进入霍府照料幼子,将来彼若悦汝,汝还可以得成好事!”他“很认真”想了想道。我恨的咬牙切齿,学历史的时候咋没看出来这位大神有这属性呢!“大神大神,你咋这么年轻呢?为什么霍去病就死了呢?”“汝之言吾不明白,然则吾应该很老么?”“......”我想为你改变历史!纵使遭受天谴万劫不复我也不悔!你的好,你的坏,你留百世的英名,受万代的敬仰,这些都与我无关,我只道你是我的男人,是我一片天!
  • 择生纪

    择生纪

    夺舍,夺人之身,舍己之魄,复活后与常人无异,每十年丢一魄,七魄尽失,人如行尸。合虚,灵魂和肉体再次融合,复活后与常人无异,非人非鬼,此举逆天,需接天罚九劫。一个枉死之人,他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