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3700000057

第57章 以杀止杀

行军作战自上而下也不过四级结构,第一级是卢植、宗员组成的指挥中枢;次级是张邈为首的诸校尉、都尉等次将军级别,拥有相对独立指挥权的高级军官;第三级就是军司马、军侯曲长为代表,负责执行战术的中低级军官;最末就是什伍长、军士等作战单位。

至于屯长级别的百人将,五十人之长的队率,他们要做的就是将战术与实际联系起来;也是指挥序列中承上启下的重要单位,同时也是精锐突击、固守节点。

魏越由中军大帐从事改授负责辎重补给的别部假司马在职务性质、指挥序列中并无什么本质变动:负责的依旧是营务琐事,并不拥有实际指挥权,依旧是军中第三级序列。

但对魏越而言其中变化也是很大的,不仅是从中军改为前线这么简单;由中军佐吏这类军吏身份改为别部假司马,不仅在官秩有了本质上的飞跃,同时更有了指挥接替资格:即他所在的作战单位若发生指挥人员连续战死事件,一路排下来也能轮到他来指挥部队作战。

也就是说,此前魏越是中军的军吏,可以什么都过问但又无真正属于自己的权柄,并不需要太过专注于某一事;而现在不同,他有了指挥接替权,他必须更为深入的了解敌我双方的势态,就连双方什伍级别的军备差异也要摸清楚。

军备直接决定战术偏向,总不可能拿侧重远程打击的兵种去发动突击战术吧?

当日下午,魏越替张邈书写一封家书后,就拿着委任书状找副将宗员报到,他已由中军军吏改为宗员指挥序列下的辎重负责人。

宗员也在确定作战方略后离开大营,此时正在邺城武库中亲自验收军械,这批补充郭典的军械十分重要,是卢植压迫张宝的战术核心。若幸苦运到钜鹿,结果发现是一批劣质货色,将彻底败坏北路军的战略。

邺城武库很大,在太平道造反之初这里光是铠甲就储有三万套,算上刀剑等其他军械,只要钱粮管够可旬月间动员出一支十万人级别的重量级军团;也正是因为各地武库中储备丰富,才使得黄巾军在短短时间内达成了不逊色于官军的披甲率。

魏越见宗员后,宗员立马将验收军械的事情交给魏越负责,他还要去城外验收一批战马,这是补充河内骑士、渔阳营兵和中军骑士的重要资源;这批战马能否及时拨付到位,将决定北路军内的四支骑军力量是否具有连续作战、补充能力;

骑兵的威力不仅在于机动力带来的突击上,更在于他的持久,高持久作战能力的骑兵,是一支让人头疼、无可奈何的难缠对手。

魏越翻着邺城武库册表,询问直属于自己管辖的军侯张岐:“张曲长率义兵千余人,与贼大小不下三十战战绩卓越。而小子初至冀州,却不知贼军长短,此不利于战,张曲长可愿解惑?”

张岐是清河国甘陵人,甘陵王刘忠被甘陵国人绑了响应张角,甘陵又是清河治所,由小知大,不难猜测现在清河国的局面,必然是一塌糊涂。

否则张岐这类清河国豪强为何不守护自己家乡,偏偏带着部曲一路辗转、作战来邺城落脚?实在是清河国的局面太糟,张岐这类豪强不得不组成联军护卫宗族妇孺向更安全的迁移。

现在张宝部除了攻略魏郡这个首要战略目标外,还有两个小目标,一个是消灭机动作战的郭典部,另一个就是肃清清河国内的官军,保证冀州与中原战场的畅通;也是因为如此,北路军虽然兵力紧缺,卢植却只抽调了千余清河义兵组成辎重兵,将余下两千人整编、以武库军械正式武装后又派回清河国,为的就是以这两千人牵制张宝更多的兵力,并迷惑张宝。

魏越只知道张岐是甘陵豪强出身,匆忙上任连此人战前从事、擅长什么都不知道,他只能自己判断张岐是否合格。若达不到自己预期,他绝对会撤换张岐,离开故乡土地的豪强……将什么都不是。

可能是连绵战事以及连续不断的噩耗摧残,身形高长的张岐显得消瘦且胡须散乱,他双眸微微充血眼圈昏黑,面容疲惫却一副严肃模样问:“魏司马所谓的贼军长短,是指什么?详细来说,张某非今日能说详尽;简略来说,张某的确不知该从何说起。”

两人面前,一捆捆的军械由武库令所属的军士搬运出来,共昭、贺彪以及辎重部佐吏分别负责,都一一解捆后确认数目,或抽查质量,忙的有条不紊;检验通过的军械又会重新打捆,装车后以麻布遮掩后运出。

“贼军军械如何,贼军是否令行禁止,贼军擅长设伏、还是行间?又或者贼军战意高低,是否家眷随军等等之类,但凡张曲长所知,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魏越说着垂眉看着账册上的数据,邺城平时就有五千具弩,属于边防次线;冀州其他几处与邺城一样防御地位的大城或许甲、弩储备不如邺城,但凑出五六千还是不难的。他最怕的就是来自弩兵的伏击,一瞬间的覆盖射击所形成的打击是致命的,是可以忽略盔甲防护的致命打击。

若是张宝派出的将校心黑,完全可以奔着北路军指挥核心来打,不求击斩官军多少,只求破坏北路军指挥完整……那无疑会麻烦不少。没有任何的战术是完美的,弩兵伏杀狙击指挥官本就是低成功概率事件,暴露后几乎逃不走几人。

可魏越就是担心这个,这是目前北路军最大的要害,一旦宗员阵亡,新来的副将能不能像宗员这么高力度的支持卢植;若卢植意外阵亡,冀州战场将形成僵局、绝地。

还有就是,万一自己莫名其妙被狙杀呢?

他问的全面,张岐本就精神高压,几乎就是顺着魏越的提问顺序回答:“蚁贼蜂起之初,多裹黄巾为号,所持不过刀剑、锄、叉、猎弓等等之类;后连破城池,如今张某所见敌军,一什之内大抵有三名甲士。”

黄巾军的主战部队有三成披甲率,什长、两名伍长,基本上跟北路军步兵差不多的披甲率。这条消息很快被魏越忽略,北路军中步兵营三成披甲率是标配,属于最低披甲率,远远比不上各人部曲、骑士营的披甲率,以及披甲质量。

而三成披甲率的黄巾军,已是张宝部的主力军队,按照常理推测,张宝手中撑死有一支三五千人的高披甲精锐军队,不会有再多的精锐了,毕竟冀州盔甲储备是有上限的,短期内黄巾军又不可能自己制造出大量盔甲武装军士。

“蚁贼扩充急速,并无伍长之类,以什长率之。故而贼军号令远不如官军,多闻鼓而皆进,鸣金而大退,又素无殿军。若魏郡有千余骑士,足可大破贼军数阵。彼临战不顺则退,退则无度,此破敌契机所在也。”

张岐神色遗憾,语气狠厉略带一丝不屑道:“且敌军不耐战,几次对阵,百人之队若折损至多四名什长,将大溃。”

对此魏越表态:“不足为奇,还有呢?”

官军基层有伍长接替什长,一屯步兵临阵战死四五名什长也是极大的损失,能否维持住阵脚也是个问题。

张岐接着又说:“贼军造逆之初,多有官吏攀附,战至如今已鲜有官吏从贼。故而,贼军是否擅长用间张某不得而知,张某只知眼前从贼官吏日益减少。或许有里通敌军者,不可不防。至于设伏,战事之初张某多闻郡兵驰援时多有不察而失利于贼,却无遭贼伏杀之事。”

伏击这种需要素养、时机的战术,虽有奇效,却没几个人喜欢用,实在是成功率太低;不到不得已的地步,没人会选择伏击、奇袭。

一场被识破的伏击,将是彻彻底底的悲剧。

张岐见魏越陷入思考便沉默下来,等魏越看过来时,张岐继续说道:“贼军造逆之时多愁米粮,从逆之民多贫,故而战意高昂;至今劫掠郡县、豪强已不缺钱粮,又因家属随行,是故行军拖累,战意下滑。若战机拖延至贼军缺粮时,敌众而求生心切,必成速破之顽敌,不可不察。”

对此魏越点头认可:“战事拖延乃苍生之厄,若能速胜,无人会延误。否则夏收、秋收,入冬后蚁贼未平,届时饥馑之民更众以往,将成天下毒瘤也。”

张岐也如此看待平叛一事,见魏越认可速胜平叛论,也略感惊奇问:“魏司马认为年内可定?”

眼前黄巾军的气势太强了,几乎各郡传来的小道消息都是噩耗,至今朝廷连一场像样的捷报都没通传于天下,地方更是严查、封锁战事消息。毕竟各地战事都不光彩,谈及必然是败仗,这不是涉嫌动摇军心,而是真的在动摇军心。

朝廷越是禁止,越是没有光彩的战绩通告,就使得各地守军、义兵对战局进度产生迷惘、挫折感。

对此魏越坚信不疑:“年内可定,否则蚁贼荼毒一地,一地百姓无生计可言,只能附贼劫掠求生。所以朝廷会在年内歼灭贼军主力,否则后患无穷。”

哪怕杀百万人也是值得的,否则黄巾军引发的战事破坏生产,一个郡的生产体系被破坏,就有一个郡的百姓活不下去,这就是一个郡的叛军;每多一个这样的郡,朝廷的影响力就降低一分,黄巾军的威势就上涨一分……一增一减之间黄巾军更容易打破另一个郡,如此恶性的循环必须打破。

否则死于延绵战火的人将多的无法计量,只能杀。

魏越不愿过多讨论这个压抑的道德选择题,直问张岐:“贼军可善弓弩?”

张岐稍稍回神后摇头:“善弓弩者少,却以飞石为主。石如雨下,中者多有伤亡。”

同类推荐
  • 一统江山

    一统江山

    2014年7月,苦逼的北大历史系高材生缪泉却就业无门,靠着在兽药起家的保健品行业老板靳刚手下干着小小的业务员谋生,本来可以沿着业务员到业务经理然后到大区经理,这个人生轨迹奋斗。然一次意外,历史重新改写。从“突厥圣主”到“金圣国驸马”再到史无前例的“华夏帝国开国之君”缪泉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但命运似乎开了个大玩笑。突厥圣主---只有几个人认为。金圣国驸马---一个植物人的驸马。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但对生活有希望的缪泉而言,一个金钱帝国、军事强国、华夏文明在他手中开始新的起点,自此左拥右抱,美人无数,江山如画,歌舞升平....
  • 古遗址里的文明

    古遗址里的文明

    本书稿是“华夏文明之源·甘肃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本书通过对河西走廊一带遗址、故城的分布以及历史变迁过程中细节的具体描写,让记忆恒久的故事焕发出新的内容,展示了遗址、故城的年代、价值和意义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 宋之续

    宋之续

    出身黑道世家,还是军事院校高级学员的赵狮。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当起了皇帝!原本他以为是上天送的一份大礼节,没想到他竟然成为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哥哥端帝赵昰。顿时感到杯具了,只是临到南宋时。他还好死不死的答应原主人赵昰一个荒诞的要求。要重续宋之荣誉与辉煌。一向自认不是好人,但好歹也会言而有信的他。开始了为完成对赵昰的承诺,而为之努力奋斗。最终经历高铸墙、广蓄粮、缓称王的坚苦岁月。慢慢恢复昔日宋之荣誉!(转型之作,有点搞笑、有点11、有点瞎编历史。所以,入内者请慎行!)
  • 三国最强匪王

    三国最强匪王

    穿越汉末本想做一超级大官泡尽天下美女但却意外杀人走投无路之下上山为匪。却看他如何翻云覆雨,颠倒乾坤,步步走上巅峰。
  • 中国历史博览1

    中国历史博览1

    《中国历史博览1》主要分为“史前文化”、“西周的建立”、“春秋”等章节。
热门推荐
  • 路人是隐世高手

    路人是隐世高手

    喜欢他?不,我只想维持在朋友的关系下。傻丫头知不知道我在现实中找到你了……以为会一直过着很平常的生活,没想到有一天水鲸儿会夹在一对“死敌”的中间。他们绝对很单纯,她不知道,他们谁都不会让对方的心计得逞。秦煌和石火麟名字中带火,所以注定不能和水的人一起生活,可是,大师,什么诡异的风让你吹来校园中。有一天,水鲸儿起床发现她曾经的世界观都变了。为了守护她前世想隐世的心愿,身边的人都默默地隐藏好了这一切,可是,一个天大的阴谋终要慢慢地浮出水面……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书院(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书院(阅读中华国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拦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王培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书院》便是此丛书中译本。
  • 圣明之光

    圣明之光

    传奇,有时会在不经意之间诞生。苏羽,为了追求他向往的天地,踏上了一段传奇之路……热血开启,谁与争锋!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 九州逸闻录

    九州逸闻录

    在汉朝最为鼎盛的时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以卫青、霍去病为将,领汉军铁骑,马踏匈奴,横扫大漠。而武帝在晚年,醉心长生之道,于方士处得到羊皮古卷“长生诀”,其上玄文无数,如同天书一般,武帝遍求四海方士而不得破解。在一次攻打塞外古国楼兰之时,霍去病从好友洛无情处意外得知了“长生诀”的勘破之法,可其后不到两年时间,霍去病便暴毙而亡,武帝伤痛之余,为其修建了祁连山一般的坟墓以彰其功,而那“长生之法”则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不见踪迹,,,数百年后,中原大乱,胡人趁机南下,掳走二圣,汉家朝廷避走江左,偏居一隅,长江以北的万里河山尽在胡人铁蹄之下破碎,皇室遗孤乐正天,于兵荒马乱之中流落江南......
  • 末世重生之莲花少年

    末世重生之莲花少年

    重生回到了末日前,杜浅发誓再也不会像原来那样了。他会改变,在末世里活得比任何人都好。...作者有话要说:一、呆萌冷淡受遇见了强势腹黑攻,注定要被压倒吃掉。二、本书为强烈的YY之作,不喜误入。三、待定...
  • 穿越之迷糊甜心惹人爱

    穿越之迷糊甜心惹人爱

    她,上官楚韵,21世纪的乖乖学生,众人喜爱的对象,因为一次生日礼物,却穿越时空,来到了这个奇怪的世界。一醒来就碰到了个美男,美男一看到她就吵着嚷着要收她为徒,还遇见了魔王,魔王总是说她是他的宝贝,是他一生的挚爱,居然连天上的神仙也想和她攀上关系。“师父,你干嘛脱衣服啊。”“东华上君你干嘛不回天上啊。”“魔王,不管理好你的魔界跑到这里干嘛。”……还有很多很多。
  • 神武九天

    神武九天

    七星门药园杂役吴狄,天赋一般,身份卑微,却热衷修行,不屈不饶,在神农鼎器灵的辅助下,最终成为无尽传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银屏记

    银屏记

    主要讲述乡村少女叶燕儿温馨的童年生活、欢乐奋斗的少女时代、满怀憧憬的少妇时期、慘遭丈夫背叛无奈合离、鸡飞狗跳独自抚养儿子、开豆腐坊人称豆腐西施、并蒂莲开遇到有情郎、平平淡淡才是真再婚后温馨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