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08900000165

第165章 北京危机

崇祯和大臣关于南迁的争论,崇祯想南迁的,但要面子希望大臣们提出来,结果大臣们知道怕承担责任就不提。明末真是一帮亡国之臣,当时的情况南迁的战略是必须的,一帮大臣,这点紧迫的局势都不顾,还在那算计着自己的算盘,就没有个一个经世之才敢于舍弃一切鸡毛算盘,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迎合崇祯要面子的性格去南迁吗!

最后崇祯被气的半死,谁也没有拿出一个好的主意来,这南迁之事又被搁置一旁无人提起。

你崇祯不着急有人可等不急了,大顺皇帝李自成已经站稳西北,早就窥视北京城,只是这一时段在调整内部结构,在人事上有所变化,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好几十万大军,还有那么多的文官武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五音,难正六律,不制定法规一盘散沙那还得了。举个例子,李自成号令百万起义军“有一马傀(ch6n)行列者斩之,马踏人田苗者斩之”,军纪严明,无犯百姓。这就效仿三国时期的曹操。

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三国典故;建安三年曹操率兵征缴张绣之时,恰逢麦熟路过一片麦地,于是下令“三军将士过麦田凡有践踏者斩首”以严明军纪,就在其下令不久,没想到自己的坐骑却因飞鸟突降而惊恐逃窜,紧勒慢勒之际已经塌毁了一大片麦田,看着被自己宝马踏过的麦田,面对自己刚刚颁布的“军令”,曹操的窘态面对三军将士的尴尬可想而知,即使如此,孟德还假惺惺的追问行军主簿:“我马踏麦田应治何罪?”。识时务、明事理的主簿大人的回是:“丞相岂可论罪”!这时候的曹操竟然义正言辞的回答道:“我知法犯法如不治罪,何以服众”。就在曹操拔剑要治自己“马踏麦田之罪”的时候,众人诚惶诚恐的想方设法的拦截起了曹丞相的“拔剑自刎”的义举,谋士郭嘉进言:“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统帅大军岂可自戕。”面对众人的苦苦哀求郭嘉的“金玉良言”,表面上要大义凌然要取义成仁的曹丞相,有了台阶下一句“姑且免死”找回了面子,后来那绺头发了事。

咱们言归正文,同年的二月,李自成督领百万大军由龙门过黄河,破汾州,徇河曲、静乐,一举攻取太原。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挥戈北京。

这一消息有快马飞报朝廷,此事可真就急坏了崇祯,马上召集会议商量如何退敌,这可不行,贼兵都打到家门口来了,在不玩真格的怕是悔之晚矣!

在会议上崇祯首先发言,强调了失态的紧迫性与危机感,希望大家踊跃发言不得在互相拆台使花样挤兑。

头一个发言的是吏科给事中吴麟徵,这哥们强烈建议调吴三桂麾下的关宁铁骑赴山西协防,只要关宁铁骑一来什么问题都不叫问题。

此议刚提出,就遭到内阁首辅陈演的拒绝,陈演善于勾结内臣,陈演才质平庸且为人刻薄,为官期间大肆排除异己,公报私仇,欺瞒崇祯。崇祯十三年四月从内侍口中暗中得知次日崇祯要问的问题,第二天对答如流,崇祯大喜,当即升至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从此飞黄腾达,十五年山东平叛有功任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期间曾因被弹劾辞官,崇祯不允,十六年,首辅周延儒被罢免,陈演接替其为内阁首辅。崇祯倒霉就倒他手里了。

陈演大放厥词说道:“调离关外的离吴三桂所部,意味着放弃山海关外的大片领土。常言道,祖宗之地不可弃。”好吗,他这一句话不要紧,一棒子削趴下一片。无论是陈演,还是崇祯或是其他众臣子都不愿意承担“弃地”的责任。万般无奈之下崇祯只能祭出自己想对策。

崇祯帝判断,李自成的军队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后,“必不犯天下重兵处(大同、宣府)以入。于是命辅臣(李建泰)统禁旅出保定,而朝廷之忧则在保定,不在宣大”。此外崇祯帝认为,即使保定失守,他还可以调遣宣府、大同、宁远等地的边地精兵以援畿辅;同时再征召天下兵马勤王,对李自成的起义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于是崇祯帝任命内阁大学士李建泰为督师,“代朕亲征”,于1月26日为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出征仪式。

崇祯帝明显低估了李自成这个对手。作为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虽然农民出身,但经过十几年战争洗礼,他的军事素养远远高于从未上过战场的崇祯。渡过黄河后,李自成将东征大军分为两路,自己亲率主力攻取山西中部、北部;另一路他派遣刘芳亮率左营数万人,攻取山西南部以及河南中部、北部一带,然后在向北进军河北中部、山东东部地区,彻底切断崇祯南迁之路。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军攻陷居庸关,大顺兵将领刘宗敏于雪地展开猛烈攻关,唐通出关奋力血战11日,三月十一日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先行开关献降,导致唐通攻守失据,随之战败被俘,京师震动。

后来北京城外围据点相继被大顺军攻陷,兵锋直指北京城,明廷震惊,崇祯帝下达作战命令,死守北京城,想像当年于谦那样打一场北京保卫战以击退大顺军,但他不知道他手下的明军以非当年于谦统率的明军。

崇祯帝绝望之际有大臣提醒崇祯,大明朝还有一支劲旅,可调来勤王,那就是驻扎在山海关的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是当年袁崇焕在当蓟辽总督时一手打造的,个个都是骁勇善战,以一当十的,现在在吴三桂的手上,崇祯为何没有采纳这位大臣的意见,调关宁铁骑进京勤王呢!崇祯一听这话眼睛立马发出金光(这是要死的表现),对啊!赶紧把吴三桂我那吴爱卿调来完全可以带朕南逃。

崇祯帝突然想到了关外的吴三桂,那么至松锦一战大败,吴三桂在干什么,是在宁远养尊处优还是积极备战。

此时,松山决战刚刚结束。毫无疑问,宁远已成了清军下次进攻和夺取的主要目标。眼下,尚没见清军有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迹象。辽西走廊暂时呈现出沉寂的状态。稍有点军事经验的人都会看出,这种一时的沉寂预示着更大规模的战斗。

吴三桂对此是有思想准备的。他身处孤危之地,仍然坚守着。而朝廷全力加强宁远的防御能力,又使他增强了坚守的信心。当松山城破两个月后,崇祯十五年四月初,崇祯立即任命原兵部左侍郎范志完为督师,总督辽东宁锦军务兼巡抚。赶往宁远,整顿败卒,收拾残局,稳住阵脚。四月十二日,崇祯亲自发下手谕,指示范志完:“宁远守御以积峙粮饷”最为重要。经松山一战,明在关外仅剩宁远、前屯、中前、中后四城,像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已经全部落入清军之手。那么其中宁远首当其冲,如若失守,其他三城则无法保障。因此,崇祯特别强调对宁远的防御,还要“兼顾”其他三城,多积贮粮饷,作固守之计。崇祯发帑金12万,户部发折色银30万两,再调天津漕米,陆续运至宁远。指示他将这些钱粮“酌量分贮各城,俾处处有备,庶保无虞”。四城原存贮的粮食,以三分之二给三吴三桂,剩三分之一给白广恩、李辅明二将所统之兵。如吴三桂招募新兵,即准按户给食,只要你肯好好守住宁远,咱们哥们好商量。

钱粮已足,吴三桂等又请示盔甲、弓箭、枪炮等军需。四月二十日,崇祯当即批示兵部:“即速察发”。兵部奉命,不敢迟缓,令兵杖局迅速筹办,由兵部差官“速解赴军前,以资援剿之需,万勿延缓”。

在很短时间内,宁远集兵三万余人,军需已足,防御能力大大增强。崇祯意识到守住宁远的重要性,凡有吴三桂、范志完所请,无不允准。他把吴三桂视为辽西安危的保障,专责其抵御清兵。因此,尽管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步步逼近,明政权危机日益加深,崇祯宁可调白广恩等辽将进关增援,也不让吴三桂离宁远一步。而三桂专心守御,不断加强宁远的战备。我们从一份档案记载,可以看出三桂对清兵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他派出得力将官率“惯哨兵丁,远出侦探”清兵动静。他们“昼则埋伏深涧重,夜则且哨且行”,侦察到大量可靠的“虏情”,他向朝廷作了详细奏报,得到崇祯的重视,指示:“关外门备御宜周,著再行严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此时,已至明亡前夕,三桂非但没有降意,仍一如既往,坚守危城。

同类推荐
  • 十八条好汉

    十八条好汉

    本小说讲的是历史,运用的是武侠写法,如同一剑西来,落雪飘飘,剑法招数有如下:一、场面宏大;二、轻松幽默;三、情感悱恻;至于出神入化、身临其境、如诗如画等等四五六七八招就待读者大大自己去慢慢体会与发现……笔者承诺有三:一、此书经典;二、此书就算不赚也是经典;三、此书如若完本更是经典!
  • 汉末之纵横天下

    汉末之纵横天下

    他,当今武术界年轻一代的翘楚,声名鹊起、前途光明。然而,一场莫名的大雾却将他送到了烽火四起的汉末!没有刘备、刘表的皇家血统;没有袁绍、袁术显赫的世家背景;也没有曹操一样强大的家族势力,在这个乱世之中,他又应该何去何从!
  • 春秋争霸之大楚风云

    春秋争霸之大楚风云

    彼岸的梦,水雾迷蒙,消失于风中,重现于风中,侧耳听之,感慨万千。春秋是一个遥远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角逐,但同时也透出诗经的美丽与哀愁,这个故事以春秋时期的楚国为背景,展现了楚成王,子玉崛起南方,重耳历尽艰难终成霸业的故事,但故事的主线却是一个从小被遗弃的私生子蒍牧,他艰难的成长过程,他对楚国公主真挚深沉的爱情,他与乐妓屈影风之间的情和义,他在争名夺利的过程中的逐步开悟,他与子玉之间独特的友情……从一个私生子成长为一位拥有精神气节的君子,战将,蒍牧和我们中的一部分人一样,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在风云变幻的岁月里逐步走向一个真实的自我。
  • 胜利反攻

    胜利反攻

    本书内容包括苏军的全线大反攻、西欧重新获得自由、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中国抗日战争局势、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无条件投降。
  • 还原吴三桂

    还原吴三桂

    描写吴三桂一身经历。披露历史真相。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事实。让后人更清楚的知道吴三桂的本来面目。所以编写了这个剧本。故叫《还原吴三桂》。在这之前人们对吴三桂及其历史事件的理解。是片面而模糊的……其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歪曲和隐瞒了历史真相。通过本剧人们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更客观的认识吴三桂这个人……
热门推荐
  • 执掌苍昊

    执掌苍昊

    枭雄一怒,国之震动;匹夫一怒,血染八荒!若是做不了枭雄,那我也要做个血染八荒的匹夫!执掌苍穹,纵横乾坤;睥睨寰宇,唯我独尊!纵使将天下人得罪狠了,也要让心爱之人不再受前世之罪;纵使诸生万尊都视我为敌,也要让心爱之人心安了,不受一点委屈!
  • 紫眸魅世:全能三小姐

    紫眸魅世:全能三小姐

    她,慕容家传人,明面上是医学圣者,一手银针出神入化,实际则是杀伐果断的杀手。她,废物嫡女,人人可辱。当她换成她,昔日的懦弱无能成就了今日的有所担当。迷茫的双眼闪烁着狡黠,那竟然是暗紫的。退去面具,墨发飞扬,此刻光芒万丈,风华绝代。膝下更是灵兽成群,美男相伴。拂开云雾,站在她身旁的却是···而她的真实身份竟是···本文轻松,男女主腹黑强大,望多支持
  • 冥龙图腾

    冥龙图腾

    终结能量,再现人世~~远古召唤,成就侠义英雄~~最终,为了承诺,他不得不放下一切~~神的推荐,魔的培育;万劫之地,天堂之福……最终,雷霆般地降临!无法想象,人类,成为了神魔守护使龙翼之圣……但他不是最强者,于是,开始了寻找之旅图腾的力量,远非他能想象!这个世界不属于他,但他成就了这个世界冥界,龙族……(求一张好看的封面……这封面太难看……)
  • 外星秘密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外星秘密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点墨成星

    点墨成星

    她为爱痴狂,修练禁术堕落成魔,只为了能有一日站在他的身边,护他一世周全。“你们终究人妖殊途。”“可我爱他。”而他早己习惯她在身边游山玩水。“我不会放开你,所以你也别忘记我。”一介凡人,一个魔教之徒,最后……
  • 玉落苍穹

    玉落苍穹

    世人眼中的灵洛瑶,貌不惊人,言不压众,一介小吏私生之女,堪称卑微如沙。只因十二岁上巧制天灯,入选公主伴读,自此一步登天。九重深宫内,她正直率真,不畏强权逆龙鳞,引火烧身埋祸患,幸得俊逸少年频维护,情窦初开的她,却恋上当朝准驸马。她的怯懦,他的内敛,预示了这段真情,是朵脆弱的花。朝堂战场中,她重情重义,为救好友失贞洁,还恩故人甘赴死,谁料仇敌挡箭留性命,为情所苦的她,偏又惹上镇北小王爷。她的抗拒,他的执着,注定了这场痴恋,是枚酸涩的果。金戈铁骑,几度生死与共,能否换回他已经千疮百孔的真心?东床驸马,深受公主青睐,仍念她美玉无瑕。她难忘那求之不得的缘,痛饮无言悲辛。痴情王爷,坐拥山河半壁,宁为她袖手天下。她抗拒着得而不惜的情,空负八载韶华。国破人亡时,蓦然回首处,看烽烟四起,燃尽谁家江山如画,血浸旎旖,又荒芜了谁的秋水蒹葭……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幽冥纪元

    幽冥纪元

    乱世之初,生灵涂炭,无数人的命运却系于一神秘少年之手。“天命此道终坎坷,我以我血荐轩辕”,且看神秘少年如何翻云覆雨,在幽冥大陆上书写自己的辉煌篇章!一切,尽在幽冥纪元!
  • 对你来说我是什么

    对你来说我是什么

    他,EXO集团的六少,呼风唤雨,能力无边,身边女人无数,却对她情有独钟。她,雪集团的大小姐,冷漠无情,处事断然,没有一丝感情,却陷入了他的陷阱。本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误打误撞地成了未婚夫妻;本从未谋面的两个人,却成了对方的初恋…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帅气校草缠上我

    帅气校草缠上我

    一个倔孤儿,因为懂事而被冷家夫妇收养,15年后,她考上了贵族学校爱丽丝,就这样自己偷偷跑了出去,最宠爱她的哥哥也变了性格,可他们却在学校相遇,因为妹妹才知道对方的存在,她们相爱,而且要结婚还怀孕了,却因为一个误会而“分手”,5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他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黑道老大,她成了单亲妈妈,她却因为黑道老大的头衔而拒绝他!他会挽救会她的心吗?敬请期待:帅气校草缠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