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22400000103

第103章 邓禹破关斩樊参,苏茂兵败赤眉盛

箕关位于河内郡西陲,王屋山南部,一关之隔将司隶地界黄河以北广大地域分割为河东、河内两郡。如今河内郡已尽为萧王刘秀所得,河东郡风声鹤唳惊恐不安,更始皇帝原本对箕关并不如何看重,仅有千余老弱守备,聊胜于无。待萧王攻破射犬贼兵之后,河东郡守杨宝再也不敢怠慢,着急忙慌遣河东都尉领兵五千速往箕关,谨防刘秀趁机侵入河东。就当河东都尉刚刚驻入关防,邓禹大军已然来到关前。

箕关虽比不得关中其余四关险要,可也是依山而建,紧锁道路,只是刘玄安于国都,而河东处黄河以北,为河所阻,远离长安,少有过问。皇帝都不上心,关防自然也疏于修缮,河东都尉本就并非刘玄嫡系,更非绿林支党,守这鸟不拉屎的关隘,既无财可图,又无前途可言,守好无功关破必罚,心中窝着一肚子不乐意。可即便如此,邓禹大军依旧被这雄关阻拦在外,连攻十日,方才破关而入。那河东都尉畏罪潜逃亡入山林,将河东紧急收凑起来的千余乘辎重尽数留给了邓禹。邓禹初战告捷,大军士气更盛,留千余精兵把守此关,丝毫不做停留,径直开赴河东治所安邑,欲趁朝廷尚未得讯,尽快攻拔此城以为根基。

安邑最早乃是夏朝国都,直至三家分晋,还曾为魏国国都,虽传于西汉末年早已败落,但作为河东治所,仍称得上坚城一座。邓禹两万兵马虽精,可毕竟远袭缺乏攻城利器,河东郡守杨宝又早有防备,坚壁清野以御敌军,邓禹望着令人目眩的安邑城墙,颇有些力不从心,可仗着兵马精锐士气高涨,强行合围安邑。

当萧王先锋大军攻破箕关,进围安邑的消息传入长安,使本就被赤眉闹得焦头烂额的更始皇帝愈加如坐针毡。赤眉虽说声势浩大,乃当下头等大事,然邓禹也不可不防,河东一旦再度失陷,朝廷将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有邓禹在背后虎视眈眈,朱鮪、李轶众将哪还能全身心对抗樊崇诸贼?刘玄心中一阵怒骂刘秀这个喂不熟的白眼狼,悔不该当初不听朱鮪之言,非但未能用刘秀挡住赤眉,反倒又立一处劲敌。想着与刘秀兄弟间的恩仇,刘玄心中就直冒冷汗,若刘秀真杀入关来,怕比赤眉更想要自己的性命。匆匆拜绿林大将樊参为将军,统领数万人马,于大阳渡河攻伐邓禹,欲以倍于邓禹的兵力先除去河东隐患,以解朱鮪后顾之忧,也顺便敲打刘秀一番,令其老实本分一些,莫作他想!

樊参身为绿林中人,一直为刘玄压抑难有作为,心中有些恼怒,可生死存亡之中,倒也识得大体,情势危急不容迟疑,樊参一改往日涣散风气,马不停蹄急速行军,未过多久便已杀入黄河北岸。

邓禹如何能想到素来迟疑缓慢的朝廷反应会如此之快,自己兵力本就有限,多用在安邑攻城,哪有精力和余兵守备绵长的河岸?本打算尽速攻拔安邑之后,再往河岸驻防,可安邑并未那般好取,为了保存实力,邓禹每日攻城也不敢倾尽全力,只是耐着性子找寻城防软肋,以期一击致命,可就是在这两难之中,给了樊参机会,毫不费力便引大军渡过了黄河,稍作休整便直扑邓禹大营。

邓禹收到斥候归报,知是不容缓,若待樊参来了安邑,里应外合,必然死无葬身之地,当即舍弃安邑,尽起两万兵将南下迎战。安邑本就没有多少人马,河东都尉守备箕关之时,就已带走了大部兵卒,郡守杨宝只是凭着坚城死守而已,见邓禹忽退,恐中邓禹诱兵之计,也不敢轻出城外追击,邓禹得以领兵逆击樊参于解南。幽州精锐远胜绿林骄兵,野战之中几乎毫无悬念,冯愔、樊崇两将也堪勇猛,领着精兵直捣樊参中军,阵斩樊参首级,绿林兵马大败而逃,渡河而死之人不计其数。

邓禹以两万兵马大破樊参数倍绿林大军的消息传遍关中的时候,当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初时,李松、朱鮪都对刘秀所遣这支兵马不甚看重,区区两万兵卒,即便在河东闹翻了天,也于关中无甚大碍,只需仔细留意赤眉动向找寻战机才是大事,更何况皇帝遣樊参征伐邓禹,愈加对河东不予留意,樊参只需盯着邓禹莫袭扰蓩乡即可,待破赤眉之后,再调转兵锋平灭邓禹便是。然邓禹初入河东便露锋芒,击败樊参兵马,倒真令众人不敢低瞧了这个二十出头的小将。而在赤眉看来,刘秀本是汉帝重臣,今出兵入关,非但不来勤王救驾,反倒兵戈相向,看汉廷内斗如此,赤眉众将乐在其中,巴不得邓禹多胜几场,也多少分担赤眉一些压力,故对邓禹侵入河东还是乐见其成的。然而此军报传入长安后,刘玄真真是又惊又怒,惊得是刘秀所遣兵马如此犀利,使得长安愈发危急,怒得是樊参兵败死不足惜,却让李松、朱鮪陷入腹背受敌的两难境地,虽有心再遣大军北入河东,可仅看邓禹现在的高昂士气,若派兵少了必难破敌,若出兵多了,长安空虚,一时也难以抉择起来。

况且弘农战事并不顺利。半月前,李松、苏茂攻破临泾平灭方望之后,速往蓩乡与朱鮪合兵,好在朱鮪虽然兵少,却征战数年,也颇有本领,独自面对三十万赤眉大军浑然不惧,谨守蓩乡,令赤眉一时也不敢放手去攻函谷雄关。樊崇数遣兵马袭扰朱鮪,都是兵败而回,弘农与蓩乡便这样对峙了十余日之久。

而李松、苏茂十万大军汇入蓩乡之后,汉兵实力大增。汉帝几番催促,朱鮪一改守势,命苏茂统兵一万为先锋,突袭赤眉营地,以探贼兵虚实,可正是这条看似正确的军令,使得汉军渐渐陷入被动之中。

若论勇猛,在绿林中苏茂也算后起之秀中翘楚,甚至比庞萌也要高上一筹,然领兵时日尚短,初战便是平灭方望之乱,得建此功,甚受汉帝赏识,在朝中炙手可热,颇也有些沾沾自喜。此次又被朱鮪任为先锋,足见朱鮪对其看重。然而清醒之人自然知道,方望虽智,却羽翼未丰,为李松、苏茂所破不足为奇,苏茂却以此功而居傲,便有些井底之蛙了。要知道赤眉樊崇诸部皆是征杀多年,凶悍著称,能活至今日绝非偶然,而共入关中的士卒,哪个不是九死一生,练就一身战场拼杀的本领?苏茂自以为是,丝毫不将这些东方流民放在眼里。为夺奇功,苏茂探得樊崇大营所在,领了兵马便直扑此处,欲擒贼擒王,先灭樊崇再图他部。可苏茂终是打错了算盘。

樊崇听闻汉军遣兵袭营,非但不惧,反而兴奋不已。赤眉入弘农已有一月,与那朱鮪对峙许久,却难有所获。今日这汉军先锋不知死活往刀口上送,那正好大破此军,以慑汉廷,也让朱鮪瞧瞧赤眉的手段,遂拉开一张大网只等苏茂入瓮。

苏茂一路奔袭,沿途少有抵抗,还当赤眉如传言一般军纪松散,对樊崇愈发不屑一顾志在必得。可当终于接近敌营之时,苏茂才惊恐地发现,等待他的不是待宰的羔羊,而是蓄势待发的赤眉大军。苏茂还未稳住心绪,路侧便已杀出无数伏兵,将汉军死死拖住。就在这时,贼营中一通战鼓,数万兵马喊杀震天,冲了过来。

汉兵一时大怯,跑了这么远竟生生落入贼兵罗网之中,气势上已输了五分,可为了活命也只得在苏茂统领下拼死御敌。苏茂倒也勇猛,杀得赤眉将帅难以近身,只能远远躲开去,一边呼喝着命其投降一边催兵上前围堵。可纵然苏茂勇猛如此,赤眉兵马却远胜汉军,绿林死伤士卒不断加剧,苏茂越战越慌,哪敢再滞留此地?匆匆领了一队亲卫,奋力杀开一条血路,狼狈不堪向外逃去。眼尖的士兵跟着苏茂所在一并逃去,而更多的人却终是为赤眉截断了归路,尽围其中。

待苏茂逃回蓩乡之时,一万先锋大军死伤逃散,还不足千人回入营中。李松勃然大怒,又忌苏茂破方望之时功高自己,便欲以败军之罪,斩杀苏茂以立军威,也趁机排除异己,打压绿林。朱鮪虽然也气苏茂不知深浅轻敌冒进,以致惨败至此,可也怜惜苏茂武力,遂驳了李松之议,勉强保全了苏茂性命。

经此一败,朱鮪也不敢再去主动招惹赤眉,重与李松联兵守于蓩乡,小心驻防。而赤眉虽得小胜,阵斩汉兵三千余级,士气高昂,可樊崇也忌惮朱鮪用兵滴水不漏,不敢逼迫过甚,只命诸部劫掠诸县以充军实,再遣游勇逐次袭扰蓩乡,有利可图便痛下杀手,见势不妙就速速撤还,闹得李松、朱鮪头疼不已,好在刘秀先锋大军挫败樊参之后也不急南下,转而北上,至今仍未攻破安邑,无暇难顾弘农,才让李松、朱鮪心中稍安,而关中战事重新陷入胶着之中。

同类推荐
  • 杀意来袭之易水寒

    杀意来袭之易水寒

    二十年前,名震天下的南风军全军覆灭,如日中天的萧家一夜之间全族下罪,幼小的萧凡承载着整个家族的希望死里逃生!二十年后,一切都归于沉寂,萧凡再入京城,家仇军魂!此时烽烟四起,江湖大乱!天罗地网,杀人无形!魅惑众生的玄妙妖女,豪气云天的幽燕郡主,才满天下的文曲星首,杀机重重的楚都风云,热血沸腾的烽烟烈火,神秘复杂的隐世势力,号令武林的盘龙青霜!热血战争中的万丈柔情,阴谋诡计中的江湖情义,复仇路上的致命背叛,与萧凡一起来体验这段复仇之旅!一念而情起,一剑而情灭!君子有仇怨,十年磨一剑!凛冬将至,杀意来袭!
  • 大唐二货

    大唐二货

    美娇娘机关算尽,小萝莉杀人如麻;癞痢和尚砸佛像,天枢道人毁三清;刀剑如梦,江湖风云几多变幻!武周篡唐,雌凤力压真龙,混沌朝堂诸般勾心斗角,究竟谁家天下!边关梨雪,铁骑踏破江山,一将功成万骨枯,是非何人评说!世事多有磨难,人生怎得如意,混沌纷纭朝夕难离难弃,试问何人才能笑傲纵横,痴烦不沾身?答曰:唯有二货才是最真!
  • 二爷的抗战

    二爷的抗战

    钟家二少爷在龙游镇,算得上是个最招惹众议的人物,除了尚年幼无知的和已年老忘事的,全镇上下,有不知道镇上父母官是谁的,但是没有不知道钟二爷的!原因大概是龙游镇地处三省交界,地理深藏偏侧,外界的新鲜事不太容易进得来,龙二爷的那些事,就像是镶了金边的戏码,在镇上的茶楼、饭馆、脚力行、庄户地头、甚至是“享春堂”被不厌其烦地传阅、编排.......。后来,鬼子来了,钟二爷虽没杀过鬼子,可钟二爷的“戏码”里演的是舍命抗日的烈性段子。后来,鬼子完蛋了,钟二爷言辞拒绝国名政府的重用后,莫名其妙地倒在了黑抢下,世代善良愚懦的民众激愤了,他们自发给钟二爷在龙溪潭边立了一个抗日英雄的模范牌楼,钟二爷就葬在了牌楼下,坟前的石碑上刻着钟二爷生前最爷们、也是长挂嘴边的四个字:“二爷在此”......
  • 大汉之我为汉王

    大汉之我为汉王

    刘子刚,现代小职员,抑郁寡欢,大醉后穿越至大秦,当此时,暴秦苛政,群雄崛起,逐鹿中原,顺天意,承民心,高举义旗,诛灭大秦,剔除刘邦,决战项羽,我为汉王。
  • 远古战争史

    远古战争史

    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于中华大地的历史源远流长,1927年发现的最早的北京猿人化石,距今已五十万年。丁村人、河套人距今十几万年,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距今也近两万年。母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约距今四五万年。代之而起的父系氏族公社,距现在约五千多年。人类在进入父系氏族公社之前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长期过着原始群落和原始公社的生活。他们没有典型的私有观念,没有阶级,没有压迫、因而也就没有发生典型战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
热门推荐
  • 仙泉

    仙泉

    这是一个:带着能让植物快速成长的空间,混迹修仙世界的故事。修仙世界境界设定,将以凡人为主。主角的修仙之路,则以苹果的花果山境界为依据。这本书也是受两位大神影响才写的。如果觉得可以,喜欢,请收藏,再给几个推荐。
  •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安德鲁·卡耐基自传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传奇故事,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的不凡经历。安德鲁·卡内基,13岁来到美国的时候,他是一个苏格兰穷孩子;多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钢铁大王。他从小爱好学习,争强好胜,力求自立,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乐观地笑对困难,因为“乐观的性格比财富更值钱”。他以给家人和朋友讲自己人生故事的方式,写出了这部自传,书中主要介绍了父母和童年、邓弗姆林和美国、匹兹堡和工作、安德森上校和书籍、电报公司、铁路司、主管、内战时期、造桥、铁厂等内容。因此本书读起来朴实自然,真实可信。我们仿佛在听他娓娓道来,听他讲述富于传奇的精彩故事,从而获得一种难得的阅读快感。
  • 独宠医妃

    独宠医妃

    杜晓璃,人人瞻望的传奇人物,却抵挡不住可笑的命运!再次睁眼,坚定如她还是被自己枯枝一样的小手,和眼前四处漏风漏雨又漏鼠的景象惊得嘴角直抽!父母双亡,三餐不继,唯一的财产便是一座破房子和一个可爱的小哥哥。这都叫什么破事!买山头,种果树,开酒厂,酿果酒,发展产业链,从此财源滚滚来,带着哥哥发家致富!交知己,拐王爷,斗牛鬼蛇神,农家女也能混得风生水起,一朝笑看天下!
  • 宠婚当道,傲娇总裁别追我

    宠婚当道,傲娇总裁别追我

    她被上司出卖,当成礼物送给别人。被人吃干抹净之后,却发现睡在她身边的竟是她前夫!从此她的噩梦开始了……他一抹轻笑道:“你的睡衣有问题……”然后便被他扑倒在床。他带着几分邪魅道:“我这是在教你游泳呢!”然而却又被他欺身压倒。他步步紧逼而来:“要不先吃你,再吃饭?”然后……五年对你的歉疚,导致了我这辈子都要宠你入骨。
  • 花都巫医

    花都巫医

    亡灵法师穿越都市,误将青梅竹马的女刑警认作母亲,救下市长夫人,又混进医院当起了太平间守夜人。不久的将来,主宰世界的精英们发现有个喜欢跟尸体作伴的神医可以主宰他们的生死……
  • 学院笑传

    学院笑传

    经过了前世今生,轮回过后,再次相遇,竟然成了欢喜冤家,搞笑离奇的事情不断发生,当书生遇上暴力女友,便有了暴力书生一说,当然,也有了书生女友一说。搞笑尽在,学院笑传。qq318777891,qq群:341383947
  • 萌宝驾到:爹地快快接招

    萌宝驾到:爹地快快接招

    一天之间,她一无所有,明知道父母是被小叔一家害死的,却不能报仇雪恨。伤心欲绝的她只能去酒吧买醉却遭人算计,不幸怀上他的孩子。五年后,身为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师的她带着两个天才小萌宝华丽回归,开启复仇计划。却不知,那那两个天才小萌宝偷偷瞒着她与爹地相认了。于是,腹黑总裁开始了遥遥追妻之路。“厉霆华,不是说好隐婚的吗?”某女愤怒的说道。“老婆,你人可以隐,可你的肚子隐不了啊!”某男无辜的说道。
  • 七龙珠之穿越二次元战记

    七龙珠之穿越二次元战记

    一个高中生,在看龙珠时无意中穿越到龙珠超的世界。然后,又到了其他二次元的世界!
  •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不找借口找方法:放弃借口,赢在方法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恰是一些企业及其员工的真实写照:面对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找出各种借口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为了避免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借口油然而生。这种"习惯性动作"看似高明,实际上却是掩耳盗铃。如同鸵鸟,一有风吹草动,即刻将头扎入深深的沙丘,还是逃脱不了被猎人从沙中揪出的命运。当然我们不应该过分苛责一个动物的本能反应,但作为高度职业化的员工,如果不能控制住这种本性,在问题面前相互推诿,那么,这便不是他能力出现了偏差,而是在认识上摆错了自己的位置。
  • 涅凰剑

    涅凰剑

    师父说:没有什么事情是无法忘记的,只要有时间,无论在怎么刻骨铭心的记忆,都会在曾经这个词语下黯然失色。曾经,当曾经的少年不再年少,当曾经的轻狂变得沉稳的时候,过去,便已经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