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98000000012

第12章 惊天地误陷十字坡 泣鬼神血染好水川(1)

词曰:

好山峻秀,好泉轻泄,好水甜冽。宋夏起干戈,锤锏迸雷火。惊回首,尸骸枕沟壑,血雨腥风满天落。将士虽已没,丹心昭日月。

——前调《忆少年》

公元1041年2月14日晨,数组斥候回报:“前面有夏军营寨,数量不多,可以进兵。” 任福命全军:“寅时就食,卯时行军。”

由于出发前未带足够的粮草,宋军人困马乏,沿好水川西行,出六盘山下,在距羊牧隆城五公里的地方,忽然发现已经列阵严待的夏军。前锋桑怿发现道中有许多封闭紧严的银色泥盒,其中有跳跃扑腾之声,不知是什么东西,没敢打开。稍待片刻,任福赶了上来,桑怿请示道:“报告任总管,前面道路上摆着20只大木箱,内有扑腾之声,不知是何物,下官不敢妄动,特来请示。”任福迟疑了一下说道:“打开便知端详。”桑怿命士兵启开木箱。士兵打开木箱后,见里面装得全是带着鸣哨的家鸽,霎时,几百只鸽子从木箱中飞出,盘旋于宋军上空,鸽哨发出“嘟嘟”的响声响彻天宇。埋伏于四山的夏军看见盘飞的鸽子,听到鸣响的鸽哨杀声四起。

前锋桑怿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宋军中了敌人埋伏。”他举目扫视四野,隐约可见西路数万夏骑正阵容严谨地缓缓逼近,南路黑盔黑甲的铁骑密密麻麻地向宋军压来,离谷地不到两里,整个好水川南麓的夏兵还不知有多少……“什字山口不容有失!”就在所有人尚未完全醒悟宋军被包围这一事实时,刘肃尖锐的嗓音响起,同时手指着距离中军位置不远的那处山口说:“夏军如从那个隘口居高临下冲杀下来,将直接冲断中军阵营,将大军一冲两断,随即左右掩杀,汇合西路夏军,全军……”

“常鼎、刘肃、听令!立即率本部兵马攻占什字高地,阻隔敌军攻势!广锐骑兵随我来!”桑怿用马鞭指着那处高地,突如其来地吼声压住了所有地嘈杂之声。这是刘肃第一次在军中听到他吼叫,也是最后一次。在人喊马嘶的片刻混乱之中,那声嘶力竭的吼声压过了一切:“我军被围,全军存亡在此一举,随我赴死!全军存亡在此一举,随我赴死!”

广锐骑兵纷纷拨转马头,战刀凌乱迅速地出鞘,在这一霎那间,他们心脏剧烈地跳动着,死亡的恐惧充盈着他们的脑海,完全是机械地做出本能反应。只见桑怿一马当先冲向山口,空气中持续回荡着他的吼声:“随我赴死!随我赴死!”四名指挥使也紧随其后一起吼着:“随我赴死!随我赴死!” 在他们身后是队形凌乱的千余骑兵战士。敌人隆隆的马蹄声近了,更近了,已经看见他们的身影了,是犹如死神一般杀气腾腾的铁鹞子,所过之处片甲不留的铁鹞子。

桑怿坐下的战马已经跑得足不点地,拖起长长的鬃毛,马肚子几乎蹭到了地面,马鼻孔张得大大的,以旋风之势向那隆隆的铁阵径直冲去。桑怿从背后抽出铁锏,在头顶挥舞着,口中继续吼叫着什么,平素温和的面孔变得狰狞可怕。其余骑兵唯恐落后的紧紧追赶,仿佛这是赛马场而不是战场。双方的距离急剧接近,在广锐骑兵距离敌阵不到50步距离时,密如骤雨的箭矢从敌军阵后激射而出,桑怿缩了缩身体,似乎想使出镫里藏身的骑术,但箭矢比他的动作更快,十几支箭射向他和他的座骑,其中三四支利箭穿透了他的身体,他的身体在马背上摇晃了一下,右手挥舞中的铁锏在空中停留了一瞬,就全身失去平衡翻滚跌落在尘土之中。其余骑兵没有停顿,没有躲避,甚至没有腾出一眼来看看落马的长官是死是活。他们速度不减,俯身紧贴着马脖子,继续挥舞战刀向前疾驰,在这数百步尘土飞扬的驰骋中,他们已经丢弃了对生的一切希冀、向往、幻想,自己把自己看作是已经死去的人,不再恐惧、不再悲哀、不再绝望,他们含混不清地吼叫着,冲向密密麻麻的铁鹞子,那里就是他们的归宿。

说时迟那时快,这一小队骑兵的尖兵转眼之间就冲撞上西夏的骑兵铁阵,和全身包裹着重重铁甲,只露出眼睛,连战马也包裹铁甲的铁鹞子相比,轻骑兵身穿只在胸背要害之处包裹几处铁甲片的皮甲,简直跟没穿衣服没什么两样。宋军骑兵甚至连战刀还没来得及举起,就被一支支沉重的铁枪刺穿了身躯,死亡地降临就是瞬间的事,而后来者无视前方倒毙的战友继续杀将上来,把战刀捅向凛然如铁塔的敌人。一波又一波地自杀式攻击宛如怒涛拍岸,在飞散出浓烈血花的同时,也让坚如磐石的夏军战阵裂开了缝隙,铁鹞子为了砍杀这帮奋不顾身的突入者,队形有些混乱,再也无法保持一致的步伐。继续突入的广锐骑兵楔入人和马匹的密集处,顿时激起了可怕地混战漩涡,甲胄碰着甲胄,马身撞击马身,战刀砍着铁枪,兵器的铿锵,战马的嘶啸,垂死者的哀嚎,响彻山谷。

这犹如投羊入虎穴的情形惊得中军将士目瞪口呆,但他们知道,正是广锐骑兵的自我牺牲保全了全军生存的希望,虽然一万多军队被狭长的山谷挤压成了一团,转动十分困难,但渐渐从慌乱恐惧中冷静下来的宋军将士还是成功地列队结阵,刀枪手在外,弓弩手在内,骑兵配备在开阔地随时准备反击突围。就在这一切紧张进行当中,广锐骑兵已经被屠杀殆尽,千余河北男儿的鲜血在一刻钟内涂满了地势倾斜的山口,而铁鹞子只付出了几十骑伤亡的代价。铁鹞子在短暂的整队后继续碾向列阵未稳的宋军大队。后人有诗赞桑怿和广锐骑兵曰:

奋不顾身蹈敌营,舍生忘死闯刀林,

悲歌一曲动天地,化做厉鬼亦英雄。

又有《鹧鸪天 、哭儿郎》一首叹广锐骑兵父母之痛:

哭送儿郎泪未干,忽闻朔方折英男。寒鸦孤骛怎栖身,带雨云埋一半天。 悠悠恨,久难全,生死离别几悲欢。母寄人间雪白头,子在地下骨肉烂。

与此同时,在通往什字高地的斜坡上,怀远骑兵正在常鼎、刘肃的管带下拼死向上冲杀,西夏军已在高地南侧隐蔽多时,此时个个奔突而起冲上高地,拉弓放箭,而怀远骑兵既无重甲也无盾牌蔽身,只是凭着匹夫之勇奋力拍马向前,刘肃尖锐地叫喊:“退则死!进则生!退则死!进则生!”同时挽弓搭箭,在马上连连放射,箭无虚发,数个夏兵应声而倒。从后面赶上来的骑手也个个高呼:“退则死!进则生!”不避惨烈的伤亡硬往上冲,转眼之间就踏上高地与夏军展开白刃战,居高临下砍杀着立足未稳的夏军,而最善翻山越岭步战的西夏“步跋子”继续攀过山梁从南坡掩杀过来。十字高地上堆挤着双方的兵员,个个杀红了眼,骑兵座下的战马倒毙了,就开始步战,步兵的弓折断了,就抽出随身腰刀,杂乱无章地砍杀着,赶上谁就杀谁。

冲在最前面的是常鼎,他犹如一只林中的长臂猿,双手挥舞大刀,闷不做声地手起刀落,以精确的刀法和过人的腕力一个又一个砍杀着冲上来的“步跋子”。一个西夏军官见常鼎勇不可当,便招来十余名最彪悍的长枪手,吼叫着攻向常鼎,常鼎举重若轻地接连挡开刺向自己的长枪,反抖刀柄横削,登时撂倒数名敌人。其余夏兵又冲了上来,正酣斗之际,一支利箭破空而来,射中常鼎的眉心,他喉中轻叹一声,大刀无力地从手中滑落,身不由己地跪倒在地,几杆长枪同时刺进他的身体。文翁有诗赞曰:

十字坡前尸山横,骄帅尚恋伐夏功。

宋廷多少文和武,谁似常鼎肯尽忠。

常鼎周围的宋兵呐喊着冲上来,试图抢回长官的遗体,疯狂地与夏兵撕杀在一起。

就在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之时,从西面陡坡又冲上来一支生力军,是刘肃统领的长枪手,他们弃马步行攀登而上,从山梁背面冲杀过来,猛冲猛打夏军的背后,与怀远骑兵合力将已攻上高地的夏军一一赶尽杀绝。

比起什字高地的争夺,任福中军受到地直接冲击更为惨烈。元昊把攻击矛头的重点指向任福。几万西夏大军山呼海啸般地从不同的方向压来。

10万西夏大军中的一半以上集中在好水川的西面、南面的山谷之中,论人数和战斗力都对任福军形成绝对的优势,但千沟万壑的多山地形却让兵力的充分展开成为难题。于是,元昊一手带出的铁鹞子成为砸碎宋军抵抗的铁锤,这把铁锤结果了桑怿的广锐骑兵之后,从西向东,正以排山倒海之势碾压而来。长枪猛烈地撞击,穿透宋军插在地上的长盾,重剑砍断宋兵挺起的数排长枪,缓慢而不可阻挡地推进着。前面一骑被刺倒了,身后立刻有一骑补上阵势,钢铁撞击钢铁,血肉撞击血肉,发出恐怖的闷响。顶不住如此猛烈冲击的宋军阵型,很快开始扭曲、凹陷。好惨烈,怎见得 :

腥风卷走将士帽,血雨飘来湿战袍。

剑戈森森呜金铁,战马啸啸起波涛。

英雄铠甲弃荒野,将士头颅满沟壕。

舍生忘死赴国难,那管四面刑烙炮。

布在后排的宋军弩手从未遇见敌人如此之多,死神如此接近,求生的强烈愿望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压箭、举弩、击发,压箭、举弩、击发,压箭、举弩、击发……这一系列极费力气和技巧的动作连贯异常,竟达到平素难以达到的射速。踏镫弩发射的箭矢短而轻,穿透力却极强,是重甲骑兵的大敌,此时又是距离极近地平射,更增大了杀伤力。前排密集排列的铁鹞子连连中箭,连人带马倒毙在两军阵前,阻隔了后排兵马地推进。他们由于身负重甲转动不灵,移动缓慢又成为弩手们易于瞄准的新目标。这些弩手显然是吓坏了,只是不停地射呀射呀,连他们的指挥官李禹亨号令他们分组轮流放箭的军令都置若罔闻。

任福早已从全军中伏带来的震惊和挫败中醒悟过来,在半个时辰之内迅速准确地下达了数道命令,阻止了宋军在敌骑冲击下地崩溃。而此时优秀骑兵指挥官的本能让他迅速地感应出战场局势的变化,他立即命令任怀亮率一千蕃落铁骑从左侧迎击敌骑,自己亲领一千蕃落铁骑从右侧迎击敌人。就在他准备出阵时,放眼望见什字高地上数百名宋军正与三面包围上来的西夏步兵苦战,顿时意识到扼守此高地的重要性。于是,他命令柔远寨主王庆从本部兵马中分出一千步卒支援高地。王庆随即拨马领兵而去,双方的人和马匹立刻卷起死亡的漩涡。

此刻,夏主元昊和国相张元正站在高处山坡上观阵,看到军情有变,张元立即命令旗手树起一面两丈多高的命旗——鲍老旗。张元手指左则旗左挥,左边伏兵起,手指右则旗右挥,右边伏兵起,双向夹攻。宋兵欲据山险,山上伏兵皆自高下击。直杀得天昏地暗,枕尸狼籍,鲜血顺着山涧小路汩汩流淌,宋军遭到这突然一击,士卒多被杀或堕下山崖摔死。元昊见宋军败局已定,恐其后撤逃走,立即派出数千精兵断绝宋军退路,形成合围之势。这正是:

熊也吼,狻也啸,深谷大涧腾猿髳

剑对剑,刀对刀,飞锤截住夺命镖

血花溅,头颅抛,冲天杀气透云霄。

山也哭,地也嚎,苍鹰插翅也难逃。

双方合战时,宋将王珪率领羊牧隆城4500名守军赶来增援。

王珪是宋朝著名的勇士,号称“王铁鞭”,曾经带领3000骑兵击败数倍西夏军,亲手斩杀两名夏军大将,宋仁宗御赐金牌,他可以“先斩后奏”。望着城东那树林般密集,潮水般涌动的夏军,他叫来妻儿叮嘱道:“此番作战凶多吉少,我杀西夏人太多,他们不会放过你们,我出城之后,你们赶快逃命去吧,巨石之下,焉有完卵。” 王珪安排了家属,断了后顾之忧,决心和西夏人死拼。他来到阵前,远远望见数里之外被重重围困的任福帅旗,不禁心急如焚,恨不得立时就杀入重围把全军救出来,但回头一看自己连骑兵带步兵不过4500多人,又觉得气馁。他转身整理出最精锐的一千多骑,结成“尖刀”队形,自己亲自管带,而把其余后续人马留给自已的副手訾斌。

“前进!”在距离夏军阵地还有二百步时,王珪咆哮着。他身后的掌旗官立刻高举起绣着大大的“王”字的旗帜,全军潮水般掩杀过去。

在好水川西侧屯兵而进的是野利遇乞管带的天都左厢精兵,野利遇乞这位号称“天都王”的悍将正将自己的兵源不断地投入战场,为将成为歼灭任福的头号功臣而兴奋,忽然听得背后一支宋军骑兵冲杀而来,连忙吩咐后队转身整队列阵,弓箭手倾力放箭。但就在此时,王珪的骑兵队已经冲到阵前,其势锐不可当,好像往木头上钉钉子一样,楔入人和马匹的密集处,王珪高举铁鞭,如同轮盘般挥舞,击中者非死即残,刹那间就将前沿的夏军兵马左右分开,这支骑兵就如战舰般劈波斩浪地在夏军阵中前进。

起初片刻,野利遇乞的兵马被这些突然出现得夏军杀得乱了手脚,但当他们看清来敌才千余人,后继部队也只有数千人时就冷静了下来。他们两翼合围,用长枪和连枷凶猛地攻击王珪的骑兵部队,而更多的弓箭手则向訾斌的后队放出密集的箭雨,企图把王珪的队伍孤立包围。王珪明知敌阴谋如此,依然用他固有的大嗓门严厉地催促着士兵们奋力向前。

野利遇乞见王珪勇猛,挥动着开山大斧催马前来迎战,大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王珪见夏兵越围越多,无心恋战,买一个破绽拨马便走。野利遇乞在心中暗叹,此生经历大小战阵百余,还从未遇见如此强硬的对手。

同类推荐
  • 西藏解放

    西藏解放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明朝四月天

    明朝四月天

    当吊民伐罪的战鼓声响起,永乐朝的武功赫赫、弘治朝的文治灿然、唐伯虎的文采风流都成为遥远的绝响,只余下秦淮河畔寂寥的灯火和英雄们苍凉的背影。在万千百姓易子而食的哀嚎中,大明朝走到了尽头。历史的心是冷的,穿越者的心是热的,当宋乔来到明末,他发愿要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温暖人间,缔造一个轻盈、明朗、活泼的明朝四月天,使小民风雨不动俱欢颜,皇帝勤政贤明延寿限。这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是宋乔的四月天。
  • 子临天下

    子临天下

    看繁世韶华,又诉谁如故风华。他举杯煮酒论天下,他放手为何而牵挂;他笑看存亡与厮杀,他乘奔为谁去争霸?看江山如画,子恣临天下。——《子临天下》题记
  • 复楚传奇

    复楚传奇

    几百年的恩怨,五兄弟的联合,只为了百年之仇,为了项氏的天下。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的百胜之师惨遭败北,霸王无言面对江东父老,自刎乌江,霸王一死,项氏一族便惨遭屠戮,无一幸免,不过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埋葬项氏族人时,被朝廷分派下来埋尸体的一位平民,在一名已死的妇人怀中发现了一名婴儿,婴儿还有气息,那位平民便私自藏匿了婴儿,带回家抚养,项氏一族才得以保存,而这一切,谁也不知道,项氏的复兴之路,也在此起航……
  • 汉书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
热门推荐
  • 异世科技封神

    异世科技封神

    这是一个天神主宰一切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和高高在上的天神有关系。这也是一个充满了危机的世界。众多的魔灵,随时都可以毁灭这个世界。只有武力,让能够让这里的人生存下去。带着上一世记忆转世在这里的江枫,身体之内藏着一个神奇的空间。那里有众多的科技物品。他又能否利用这些东西,闯出自己的天神路。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篇”,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献学、社会学、形式分析、经济学等主要视角与方法;下编为“个案篇”,以最能体现一个世纪小说研究全貌与视角方法转换成历史的《红楼梦》研究为个案,考察分析了红学史上曾出现的10种研究视角与方法。
  • 于右任传

    于右任传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丰富多彩而又曲折复杂的人生道路,也介绍了他的晚年生活。
  • 金箓延寿设醮仪

    金箓延寿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美女教师巧遇痴情男

    美女教师巧遇痴情男

    她—孟嫣然,一袭白裙,长发及腰,脱俗出尘的仙女模样,却偏偏做了教师。他—李雨曈,一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S市最大的广告公司老总的独子,只为能够默默地守护在她的身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执意与她做了同事。他说:”嫣然姐,我愿意永远跟随着你,永远只做你的保镖。“他—贾浩,一个循规蹈矩的忧郁已婚男人他酒后狂妄的说:”孟嫣然,你只能是我老婆,永远都只能是我老婆。“
  •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书在大量吸收我国最新的区域经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我国区域经济实践的思路,系统地阐述基本理论。
  • 神刃传说

    神刃传说

    数万年前仙神留下的神兵为何在此,那强大的气息又是从何而来?数万年来为争夺十柄神兵有多少人埋没尘土之中,不知它们终将会被谁占有?被遗忘的凡夫俗子曾经是否想过,他们能否将其驾驭。难不成矗立在群峰之上的神兵只是供世人瞻仰?不,原来是这样,但现在变了。【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蛮荒之祖

    蛮荒之祖

    莽莽大荒,万族林立。人族,在大荒之中,犹如初生的婴儿,虚弱无力,夹缝求存,一不小心就沦为妖魔鬼怪的血食。看主人公如何带领蛮荒人族走向强大,站在大荒之巅!
  • 一梦笙歌卿相许

    一梦笙歌卿相许

    一夜情深,她带球跑路。不成想,四年后,某男荣升职场大boss,某女沦为小职员,酒后失态,他们再次碰撞在一起。大boss挖坑填土埋下陷阱,誓要把单身妈咪追到手……
  • 萌狐来袭:师兄我来啦!

    萌狐来袭:师兄我来啦!

    这是一个关于“穿越”的故事,从仙界到人界,我们的狐纤纤和她前世师兄到底会发什么?某女:“帅哥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