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32300000003

第3章 小生意单干,大事业合伙(1)

精明的商人会把市场竞争看做一块蛋糕,并与合作者甚至竞争者联手做蛋糕,蛋糕做得越大,大家分得也就越多。这样,参与合作的双方都能得到最满意的结果。

一个人的100%与100个人的1%

我们经常会注意到大雁以V字形飞行,而且V字形的一边比另一边长些。(V字形的一边比另一边长的理由是因为有较多的雁。)这些雁定时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头开路,能帮助它左右两边的大雁造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曾在风洞试验中发现,成群的大雁以V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百分之十二的距离。生意场上也是一样,学会发挥大家的力量,才能在竞争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合作是所有组合式成功的开始。有一处世界上最著名的大旋涡在挪威海岸外,它的威力让任何人都无法抗拒。这个永不停止旋转的大旋涡十分可怕,如果有人胆敢接近它,就会被卷进去,再也无法逃生。

那些不懂得“利人利己”原则的人,那些不懂得了解合作的人,也正在向着生命的大旋涡靠近,他们必然会遭遇不幸的毁灭。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中,到处都可看到“适者生存”的证据。

一个人的100%不如100个人的1%,只有经由和平、和谐的合作努力,才能获得生命中的成就。单独一个人必定无法获得成就,即使一个人跑到荒野中去隐居,远离各种人类文明。然而,他仍然需要依赖他本身以外的力量来生存下去。他越是成为文明的一部分,越是需要依赖合作性的努力。

有的人要依靠一天辛勤工作赚取微薄的工资谋生,但只要他能够学会与他人友好合作,他的生活就可以过的容易一点。其实,人类的生活哲学是以“合作”而不是以“竞争”为基础的。懂得合作的人不仅可以比较容易过日子,以及获得舒适豪华的生活,也将享受到额外的“幸福”,而这正是单枪匹马者永远享受不到的。

不管是为了生存,还是为了获得豪华生活而努力积聚物质财富,这些努力占去了我们在这个世俗世界挣扎奋斗的大部分时间。如果我们无法改变人类天性的这种物质倾向,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追求财富的方法,那就是把“合作”当做是追求财富的基础法则。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合作,尤其是在生意场上,要尽可能地与更多的人保持合作。也许,我们每个人拥有的都不够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相互分享,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将得到很多。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如果你不肯与人合作、分享,那么你取得成功的概率简直就是微乎其微。

不要期望自己是超人,也不要期望他人付出100%的能力去帮助你。你要善于结交更多的朋友,只要他们在关键时刻付出1%的能力去帮助你,就足够了。比如,你在做生意的时候,需要100万元的资金,你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但他全部的资金只有10万,他就是竭尽所能也只能借给你10万,距离你100万的目标还远着呢!而如果你有100个朋友,他们各自有10万元,只要他们各自借给你1万元,你的资金就凑够了。

我们要乐于与朋友合作,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就是力量,只有与朋友合作,力量才会更大。当众多朋友在各自的领域里,向你伸出援手的时候,你还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呢!

一个神秘的生财方式——合伙

在商界,竞争日益激烈,想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合伙赚钱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合作方式。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因而要借助他人的意见来参考;一个企业的技术也是有限的,因而要借助并吸收其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成果。所以,合伙做生意的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松下幸之助说:“松下不能缺少的精神就是合作,合作使松下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1952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与荷兰菲利浦公司就有关技术合作问题进行商务谈判。为了保证技术合作项目的效益稳定,松下幸之助对菲利浦公司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查菲利浦公司一个拥有3000名研究人员的研究所时,松下幸之助发现他们设备精良,技术先进,人才济济,每天都在进行着世界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的开发研究。

松下幸之助非常明白,如果依靠自己现在的技术和力量,想要创造一个这样大规模、这样高水平的研究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耗用几十亿日元。而如果通过与之合作,便可以充分利用菲利浦公司现有研究团队和研究技术,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松下幸之助以55万美元作为专利转让费,并且以总付形式一次付清。就这样,通过与菲利浦公司的合作,松下幸之助得到了来自菲利浦公司的技术支持。还有他们的研发技术、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等等。

虽然这笔相当于两亿日元的技术转让费对松下公司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但是,在双方合作期间,松下公司便利、迅速地获得了菲利浦公司最新的技术发展。双方的合作,为松下电器公司发展成为驰名全日本乃至全世界的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菲利浦公司称雄世界的技术实力,使松下公司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公司。

前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行政官安迪·格鲁夫说:“一个企业,一个政府以及人类社会的大多数组织活动不但是由单个人参与的,更是由一定的团队集体行动完成的。”卡耐基说:“放弃合作,就等于自动向竞争对手认输。”朗讯CEO陆思博说:“合作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就是生命。没有合作精神的员工会对企业极不负责任。”

同样,在生意场上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精明的商人会把市场竞争看做一块蛋糕,并与合作者甚至竞争者联手做蛋糕,蛋糕做得越大,大家分得也就越多。这样,参与合作的双方都能得到最满意的结果。有钱大家赚、和气能生财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指导经商行为的金玉良言。

美国著名财富大亨摩根认为,竞争是无谓的浪费和消耗自身实力的无聊游戏,与其绞尽脑汁地和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不如绕过竞争,与人联合,如此才是繁荣和稳定之道。

摩根在掌控市场方面有着独到的智慧。当华尔街的商行林立,竞争异常激烈的时候,摩根并不像别的同行那样,时时想着怎样与对手一较高低,抢得更多的市场。他总是把目光看得更加长远。摩根认为,争取合作不仅避免了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还能快速壮大自己的事业。所以在1864年,摩根就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与查斯·达布尼——原邓肯商行的同事一起组建了达布尼-摩根公司,专门从事债券、各种商业票据及通货和黄金的买卖。

在1873年,摩根又与费城第二大金融公司的老板——安东尼·德雷克歇联合,组成了德雷克歇-摩根公司,该公司成为全国最强有力的金融投资商行。摩根以无可争议的实力,在欧洲分配主要证券,统治着美国公债市场。

1884年开始于银行破产的第二次金融危机在欧美发生了,这次危机,又迅速波及证券交易所。然而由于摩根买下了被惊惶失措的投资者和投机者们倾销到市场上的各类证券,才使这次危机没有演变成如1873年那样的大崩溃。

摩根在华尔街的地位显赫。他又开始把眼光投向了铁路、钢铁等其他领域。他先是夺取了全美最重要的一条铁路———萨斯科哈那铁路的控制权,接着又为范德比尔特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成功销售了2500万美元的股票,还不断地把各家倒闭的铁路公司收购下来,到1900年摩根公司成为美国最强大的铁路公司。与此同时,摩根用融资的手段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钢铁公司,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接着又收购了一些大的钢铁公司,于1901年,摩根通过多年的合作经营理念,终于成立了US钢铁公司。

众所周知,独狼并不是强大的,只有独狼合群才能让他们的力量达到空前的强大,所以才会有“猛虎也怕群狼”之说。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尤其是经商者,合伙的生财方式,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的。

集各人之所长,合众人之智慧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能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他掌握了世界计算机经济的大趋势,还有他在电脑上的智慧和执著。其实,比尔·盖茨的成功除这些原因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懂得集合他人之所长、利用众人之智慧。

让我们来领略一下比尔·盖茨是如何集各人之所长的。

第一,让有潜力的、聪明独立的人来与自己一起工作。

比尔·盖茨说:“在我的事业中,我不得不说我最好的经营决策是必须挑选人才,拥有一个完全信任的人,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个可以为你分担忧愁的人。”

第二,利用合作伙伴的人脉资源。

众所周知,保罗·艾伦及史蒂芬是比尔·盖茨最重要的合伙人之一。保罗·艾伦及史蒂芬不仅为微软贡献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贡献他们的人脉资源。比尔·盖茨通过他们的介绍与推荐,结识了很多商业伙伴、客户和人才。

第三,在国外发展朋友。

比尔·盖茨一直坚持让外国朋友去调查国外的市场,以及开拓国外市场。彦西是比尔·盖茨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日本朋友,他为比尔·盖茨讲解了很多日本市场的特点,为比尔·盖茨找到了第一个日本个人电脑项目,以此来开辟日本市场。

第四,让妈妈成为中间人。

比尔·盖茨在他20岁的时候创立了微软公司,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是,当比尔·盖茨签到了一份大单后(这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强电脑公司——IBM签的),他的转机到来了。

那时,比尔·盖茨还是一个大学在读生,他不可能有太多的人脉资源。那么,他是如何钓到这么大的猎物呢?原来,比尔·盖茨之所以可以签到这份合约,中间有一个中介人——比尔·盖茨的母亲。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董事介绍自己的儿子认识董事长,这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就这样,比尔·盖茨顺利地得到了与IBM签下这个大单的机会。

同类推荐
  • 狼道营销:营销人强势生存的实战法则

    狼道营销:营销人强势生存的实战法则

    本书以独到的视野和观点,清晰而准确地阐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狼道。这本《狼道营销》不是一本励志书,作者根据自己丰富的职业经历与营销实践,用大量的篇幅,通过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沟通、项目谈判、客情维护等方面体系化地把狼道与营销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本书的实战性非常强,许多策略和方法是学了就能用,用了就能见效。
  •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本书针对很多中小卖家的问题展开讨论,从最基础入门,介绍如何推广等。在讲解推广方式之余,又投入了大量的文笔来探讨如何掌握好自己的生意,而不是随波逐流。做到真正让读者学会营销而不是简单地介绍某一个推广工具。同时在变化中有所收获而不至于被淘汰。本书针对淘宝网,适合所有初级卖家、网络创业者以及在网络店铺运营生意中遇到瓶颈并想要有所突破的中级卖家。
  • 69条建言与忠告

    69条建言与忠告

    本书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将自己的实践与近年来的观察、思考、体味与感悟总结和提炼出来,涵盖了企业选人用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企业决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难能可贵,具有较好的参考性和警示性,相信广大读者看后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领导人中,既有董事长,又有党委书记和总经理;既有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又有民营和合资企业的领导人。由于岗位、职责与企业性质的不同,他们思考和关注的重点不会相。《69条建言与忠告》涉及面较广,每一位企业领导人都应该取其所用、弃其不适,努力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
  • 开家赚钱的小餐饮店

    开家赚钱的小餐饮店

    本书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小餐饮店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根据餐饮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条件,做出相应的变化,适当调整经营策略,改变经营方针和方向,使小餐饮店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 X光下看腾讯

    X光下看腾讯

    一场3Q大战把一度为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因此掀起了关于互联网行业生存业态的讨论。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也被暴露出来。互联网处于变革前夜,名为“诊断腾讯”的论坛邀请了来自互联网、政法、新闻、学界等70多位专家和意见领袖,望闻切问,从公众责任难题——“公众美誉度”、行业责任难题——“垄断与开放”、领袖责任难题——“山寨与创新”三个角度,通过给互联网领军者腾讯的把脉,分析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已经或者即将遇到的问题。《X光下看腾讯》【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请购买正版实体书阅读全部内容】
热门推荐
  • 魔踪迹

    魔踪迹

    人间界、仙界、魔界,各方博弈,小镇少年惨遭家族剧变后毅然踏上探寻的道路,前方迷雾重重,前方杀机四伏,少年的修炼之路由此展开,揭开身世的迷雾,与命运做斗争。秦晨狂吼: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命运,我能主宰!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 诡异事件进行曲

    诡异事件进行曲

    惊悚的午夜公交只是诡异故事的开头,人皮娃娃,无脸用肚子说话的老妪,一个高冷无心的男神,而且所谓的传承者不过是……
  • 根源之子成长手册

    根源之子成长手册

    十八岁之前,安恪是个每日行走在两点之间的高中生,高考结束这一天,一份来自学园位面的入学邀请函静静放在了他的桌前。世界那么大,少年也想去看看,于是,属于安恪的奇妙之旅开始了。……Ps.我知道你们想看什么。感受到根源之涡的感召,少年踏上了星空的旅程,意外和吸血鬼幼女缔结了双生契约,于是两人相亲相爱开始了一段段冒险。(滑稽脸)“你们说我是在冒险,可以!说我在开后宫,就是不行!”某人大义凌然的说道。
  •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生生不息”、“梦想”、“幸福可以分为两种”、“财富离幸福仍然很远”、“每天变傻一点点”等90余篇随笔。
  • 霸世三国

    霸世三国

    还原战者的血泪斗争,还原智者的宏伟策划,还原霸者的思维态度!修仙,争霸,勇者,谋士,单挑,群战,一个都不少,不一样的文学风采,飞跃不属于人类的天空!本著或借签名著《三国演义》但本著内容纯为个人创作,代表只为个人思想,与其著毫无联系,特此声明!
  • 康熙传

    康熙传

    康熙是封建统治后期最为英明神勇的帝王,也是奠定了清朝几百年基础的最核心人物。本书描述了他的功绩、情感、遭遇、谋略、经历。
  • 文枭

    文枭

    一段跌宕迭起的故事一场反抗的战争一个极近智妖的老人,一位有暴君之名的秦二世,被两代人寄予厚望的秦三代却走上了一条文青的道路。
  • 九重天之轮回之战

    九重天之轮回之战

    一场秋雨一场梦,一场梦中一惊魂。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一个失去母亲的少年,一场绵延无止尽的梦境,一座望不到尽头的塔楼。塔楼里一座诡秘的医院,医院里一群行踪可疑的人群,人群里一个封锁千年的惊天阴谋。少年星魂被困梦中,坠入神秘叵测的锁魂塔,塔中万魂凝聚,各色鬼怪魂魄横行其中,而这其中就有少年未曾谋面的母亲。少年星魂在充满着无限恐怖却又匪夷所思的锁魂塔中进行着一场跌宕坎坷的寻爱之旅!而此之后,星魂踏上了通往至高天的坎坷之旅!
  • 黄昏的故事

    黄昏的故事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但是无缘长厢厮守她和他是仇人相见,却无奈日日面对她以为复仇正一步步按计划进行着殊不知,自己才是舞台上的拉线木偶,表演的也是别人的戏码儿因为没人能够预知未来,没人能够最终控制命运。我们只能选择先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够有可能在某一天,战胜命运。逝去的爱情,还会回来吗?这个问题,我想,等你看完这本书,由你来告诉我。黄昏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