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84800000002

第2章 男人们闲话提外出逃荒 张巧巧暗落泪灾难临头

海神庙门前人影搅动,老人和孩子们早早来到这片广场上,等待着午后祈雨庙会的大戏开演。更多的成年人是来这里交流沟通这大旱年的日子怎么个度法。大戏要等到祈雨的队伍返回来,在戏台对面龙王大殿前安放好龙王爷才能开演。等待开戏的人们在戏场上来回穿梭。戏场两边摆杂货、玩杂耍、卖小吃的还真不少。戏开演前的当儿,正是他们忙碌的时候。爷爷、娘娘(奶奶)领着孙子、孙女逛庙会,总要给买个手里耍的、头上戴的。老人们一年辛苦攒下几个铜钱,庙会上总要给小辈们花上些。男娃娃耍的莲花落、木枪、木棒;女娃娃要的红绸子、绿带子、绢花之类都有卖的。卖吃食的摊子、铺子有卖羊杂碎的,也有卖年糕、粉汤、丸子汤、麻花、大烙饼的。老人们领着娃娃寻找他们想要玩的,喜欢吃的;成年人逛庙会也要瞅瞅挑挑,看有没有他们可心的东西。穿梭于两边的人流此刻似乎还没觉得饥饿的恶魔正向他们袭来。这个时候虽说是民国了,可在这个地方什么样的铜钱还都管用。小摊小铺,什么康熙钱、雍正钱、乾隆钱还能花得出去,民国铜钱、银元、袁大头,只要是铜钱和银元都在一起混用。唯独那纸币没人敢收,更不收那地方上印制的币、券、元之类的纸钱,生怕今天收进来了,明天又不让用了,亏了老本。

这里的人们对羊肉一类的饮食有特殊的偏好。这大概是缘于这里适合养羊,也缘于这里的天气人们需要吃羊肉。每年的九月过后,到来年的四月间,大半年的时间都是寒冷的。而十月到二月间,又是冰冻三尺、滴水成冰。这个时候人们出外,都要穿上皮衣,有的还要蹬上羊毛毡靴、戴上羊毛毡帽。要能吃一碗羊肉,既美味又御寒,那是一种最大的享受了。四五月以后,也许是天气转热,羊肉又太热的缘故,也许是宰了羊,吃不完,存放成了难事,一直到九月之前,普通的人家也就没荤腥味可沾了。想沾点肉腥肉沫,又舍得掏几个铜钱的,只有到庙会上去吃。

由于人们的喜好,庙会上卖杂食小吃的总少不了羊肉、羊杂碎。尤其六七月份天大热的时候,平常人在家沾不上荤腥味,庙会上就卖得好。往日里卖羊肉、羊杂碎的依旧摆开摊子,支起锅灶,吆喝着招揽客人。细心的人们发现,这一回的庙会和往年大不一样。往年的小吃摊、铺,卖面的、卖饼的,卖蒸馍、卖年糕、卖粉汤的少了许多,显得有些单调。倒是卖羊肉、羊杂碎的多了起来。那逛摊买吃的的人和往年也不甚一样。往年年景好的时候,辛苦劳作了近半年的人们总要借赶庙会的机会串串亲戚,会会朋友。老人、娃娃和婆姨们也要打扮一新,齐聚到庙会上来。他们总免不了到卖吃食的摊铺上,捡自家不甚会做的和老人娃娃爱吃的,过过口福。小吃摊前,总是人群不绝,熙熙攘攘。今年却不同,摆小吃摊、铺的比往年要少,却也只是偶有老人带着娃娃们光顾,显得人气零落了许多。

二人们常说,有卖的总还是有买的。几个人掀开了韩家羊杂碎铺子的门帘,坐到了桌子前的长凳上。这是韩家铺子今天开张的头一拨客人,韩憨娃欣喜得心花怒放,赶紧让座迎客,下意识拿起手中不甚干净的抹桌子布在桌面上来回抹了一遍。

“哎哟,来客人了。几位快请坐,想要吃点儿甚?”韩憨娃高声让着客人,一是礼节上的招呼,一是给炉灶旁的婆姨打招呼,告诉她有客人到了,准备搭锅待客。

“韩家兄弟,不用歪文了。不就是卖一碗死肠烂肚子,还有甚好吃的呢?”

“嗨嗨……,这不是财神到了么!你们这是头一拨客人,给我光彩的哩。要吃点甚?尽管点,我这儿甚都备着哩。羊杂碎、嫩羊肉、羊骨食、糕、豆面还是荞面?”

“就吃羊杂碎吧。本来这天气热了,又旱得慌,羊肉是吃不得了,可还是想吃上一口。吃了又招不住上火。哎……,这个时候吃了这一口,谁晓得甚时候还能好好再吃得上。”

说话的人姓刘,叫刘喜贵,是寺前村的铁匠。在庙会上摆了个廉刀斧头锅勺之类的铁器家具小摊,让两个伙计叫卖。同来吃饭的就是他的两个伙计。寺前村就在庙的西南头清水川入黄河的口子处,只孤零零几户人家临水居住。一眼望去,村子跟前除过看得见摸不着的河水,就是悬崖巨石,无寸地可种。村子里的男人们有的从小在水里耍大,会几把水,靠着这黄河维生,也有的走村串户做些肩挑手推的生意。刘喜贵学了一手打铁的手艺,靠的是做些刀、叉、镰、斧铁器家伙维持生计。

“看你老人家说的,这方圆几十里地,饿得了谁也饿不到你刘大铁匠。再有多大的灾,你有那手艺,谁能离得开?上羊杂碎。要不再来碗面还是年糕?”憨娃一边说着一边高一点声给炉灶边的媳妇安顿着。

“先上羊杂碎,谁还想吃甚再要。这年头看来是要放个大年馑了,说揭不开锅就揭不开锅了。你看你这羊杂铺,往年时节庙会上多红火,谁不想来吃一碗。今年就不一样了。如今大半后晌了,也就我们几个人来捧个场场。有几个零钱怕也都想着买粮呀还是逃荒做盘缠呀,谁还有心事到这些场合零花。我那铁匠铺的炉火说不上哪天也得熄火了。还能想吃个甚!”

“哎呀,你师傅不开炉了,我们这些帮下手的可吃甚喝甚呀?”

“天旱了也不能不用刀、斧用具吧?”几个同来的年轻后生插嘴说。

说话间憨娃的媳妇已做好了羊杂碎,每人一碗端了上来。摆放在几个人的面前,说:“快吃吧,看调和行不行?”

“啊呀呀,那不是嫂子?!我们坐了半天了,也不见嫂子出来支应一声。”

“这不是就为你们几个忙着哩,外头有当家的支应着。快看看味道行不行?”

“行,行。嫂子调得准行。没个不行的。”刘喜贵的两个伙计嫂子嫂子地一边叫着,一边吃了起来。

韩憨娃住在寺后村。寺后村往西北与张家寨隔清水川相望,东边不远处就是海神庙,西南和寺前村隔着二三里地。寺后村虽说也只是乱石丛中住了几户人家,却比寺前村好了许多。寺后村村头有一股泉水,村子里的人在周围的沟沟岔岔砌出大大小小的石头堤堰,从远处运来黄土垫平,造出了几块园子地。垫土造出的地虽说都不大,有的小得巴掌大,只能插几棵葱,可有这股好水,寺后村人吃菜不发愁。有的还种上几畦胡麻,到秋来收了麻,麻籽换油。麻杆沤过后,剥了皮搓绳子,也能换几个零用钱。这水浇上的园子地,是寺后村几户人家的宝地,逢天旱年头,就是他们的救命菩萨。憨娃家也有几畦园子地。憨娃除经管这几厘巴掌大的园子地外,还养了一群羊,天天要上山放羊。临了庙会,杀羊支锅赶庙会,方圆一二十里的庙会上,总能看得见韩憨娃的羊杂碎铺子。

韩憨娃的父亲早年学会了熟羊皮、揉皮子和缝皮活的手艺,日子过得顺畅。憨娃长到十八岁,娶进了村里张姓家的大女儿巧巧做了媳妇。这巧巧的娘家和张家寨张家本是同族同宗,巧巧的父亲张榆生和张家生字辈算起来刚刚出了五服。榆生的老辈和老宅子张家老辈人一起做过生意,积攒了一些家底。子孙们却没守住家业,代代靠吃祖宗过日子。人说再厚的家底,只有出的,不见进的,只有败家的,没有持家的,富不过三代。到了巧巧的父亲张榆生手上,家里败落得没甚家当了,就在寺后村的北梁上买了几垧地,勉强度日。家随地走,人也就搬到了寺后村的北梁上住。张榆生也没甚本事,可生了一双花一样的女儿。大女儿巧巧从小和村里冯家的喜喜娃耍大,情同兄妹。喜喜家开着油坊,家里不愁吃穿用度。喜喜大巧巧两岁,人生得机灵乖巧。张冯两家都乐得两个娃长大后成了亲家。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喜喜的父亲一场病送了命,张家就再也不提两家要结亲的事了。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张榆生就盘算着给女儿找个不愁吃穿的好人家。他选来选去,看上了村里的韩皮匠家。张家在坡头上住,韩家在坡底住,相隔有几里地,相互没甚交道,不甚往来。可巧巧的父亲是个有心计的人,他看着韩家有几畦子水浇地,又养着一坡欢实的羊,还会一手皮匠手艺,一年到头东也请,西也叫,想着自己过的苦憔日子,觉得眼馋。他觉得韩皮匠的儿子憨娃人憨厚诚实,干活不偷懒,又不失机灵。巧巧许配了他日子总不会苦。只是炕上躺着个病婆娘,不晓得能不能好起来。榆生暗里叫人打听,憨娃还没说下媳妇,问了生辰八字,恰和巧巧相合。想着女儿寻上这么个人家,日子肯定差不了,就做了主张,托人打问这门亲事。憨娃的父亲知晓张家巧巧长得水灵乖巧,张家又是大门大户的支脉,乐得高兴,赶紧应下这门亲事。这韩家本是小门小户人家,没甚讲究;张家也穷得讲究不起来。韩家按常规请媒人,下聘礼,换帖子。接着就把人娶了过来。巧巧本有心上人,一千个不乐意这门亲。可拗不过父辈的安排,大哭了一场,进了韩家的门。

这巧巧不独人长得水灵秀气,性情温顺,还学会了做得一手好茶饭。巧巧的父亲日子过得紧巴,平时常带着女儿到张家老宅子去走动,希图得到张家老祖宗的怜悯和眷顾。同宗同脉,老宅子里远房的兄嫂姐弟们也不敢慢待了他父女两个。再说那张家老祖宗常姓老太太打心眼里喜欢巧巧那机灵劲,只要巧巧一来,这老祖宗总要说:“你看这小老命(老人对小孩的昵称)圪垯多心疼人,有甚好吃的赶紧去拿来。”巧巧自小就有心计,她觉着自己家做的饭没在老祖宗那儿吃得的香,去了老宅子就跑去灶房,瞅厨子做饭。不管是做年糕、擀豆面,还是炖羊肉、羊杂碎、烩豆腐,她都要问些窍道,记在心里。张家老宅院请来做饭的厨子看她水灵可爱,见她专心学人做饭,有时逗她说:“你看这么水灵灵的宝贝蛋,喜好上了做饭的营生,怪可惜了。”厨子们这么说,却也教了一些做肉烧菜的窍道。憨娃的父亲有那皮毛的手艺,这庙会上卖杂食小吃,就由憨娃和他的媳妇巧巧张罗。巧巧过门后没两年,就在庙会的小铺上操起了勺头。

俗话说,花艳了招蜂,人水灵了招人。韩家这羊杂碎铺子自从巧巧操了勺,真个红火了起来。有的到这铺子里吃一碗,真是觉得味道不一样;有的可就是图看上一眼巧巧那一张嫩脸蛋,叼空里说几句逗趣的话。

憨娃看着几个人吃着羊杂碎,又凑上来问:“都是出大力的,光吃这个怕不行啊。要不再来碗豌豆面?”

“行啊。就吃豌豆面,要嫂子擀得又细又薄的。”几个年轻的大声喊着说,分明是要那里边灶台边的巧巧也听到。

“好嘞!一人一碗豌豆细面。”憨娃高声叫着。

刘喜贵吃得碗里已剩不多了,放下筷子说:“韩家小老弟呀,你家里做的这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口味好。也不知甚时候再能吃上。先头你说饿不到我姓刘的,饿是照样要饿,别人家是存着粮不敢吃,就早早地挨上了饿。我这没存粮光棍汉一样的人可顾不了那么多了,能吃上就要吃饱,不做那看粮仓的饿鬼。你看眼下又不能耕地,又不用开镰,谁家还买个镢头、锄、镰干甚用啊。饿不死也让人等得闲得心慌死。”

“唉,说得也是呀。日子不好过!我们家这几十只羊,眼看没甚喂的了。就是有喂的也不行啊。羊这东西贱,吃百样草。开了春到如今羊放出去地里没草,光跑了道,不光吃不饱,还得掉膘。再过两个月不下雨真没法子了。这不,庙会上也就多宰了几只,可吃的人不旺啊。”

憨娃憨实,几句话就把这庙会上卖羊肉、羊杂碎多的奥妙端出去了。布帘子那边正在下面的媳妇听他这么一番说道,心里想,这个憨憨圪垯,一点儿也不老沉。这哪是做生意的人该说的话。她一边想着,一边把锅里煮好的豆面捞了出来,调上臊子,用盘子端了出来。随着巧巧端着豆面盘子走到刘喜贵几个人跟前,一股香醇的豆面气息扑面而来。

“哎呀呀,嫂子半天不出来,我们吃着怎没有一点点香味呀!”几个年轻人又说起调笑的话来了。

“不香?不香是没饿到。再饿饿保准吃着香。”

“有嫂子在这儿,吃得就香了。”

“热肉汤还没把你们几个的嘴烫得闭上。回去让媳妇把你们的嘴缝上。”

“哎呀嫂子,我还没媳妇呢,这可怎办呀!”那年轻的一个笑着说着又作了一个鬼脸。

“我们晓得,嫂子没那么狠心。”另一个接着说。

“行啦,行啦,少贫嘴滑舌吧,快吃面吧。”

几个人暂时息了口水,吃起了面来。吃了几口,又有人喊了起来。

“韩老哥哥,韩掌柜……”

憨娃就在跟前,他赶紧笑着问:“面没做好?”

“掌柜的,你来尝尝,这面可是少盐缺油,清汤寡水,没一星儿香味呀。”

“不会吧,你老人家才吃了那羊杂碎,羊杂碎又辣味又重,这面味轻些,口味还没倒过来吧。”

“老人家,老人家,我们还没那么大,你也不用装孙子。这面可真不够味,你看这臊子,尽是些山野(土豆)丁丁,这谁家家里不天天吃?”

韩憨娃听出了味道,这是嫌面里放的肉少。往年这几个人也常来吃,也是这么个挑剔劲。

“好,好嘞。给几个取点调和。”

憨娃话音未落,巧巧已掀起布帘子端出一碗碎羊肉。她也知晓往年庙会上这几个人的样子,已经预先切好了一碗细肉。

“来,各人碗里再和上一点儿,不用起哄了。”

“嫂子嫌我们起哄呀,我们可是头一拨客,坐了这大半天了,也没听嫂子一句好话。面不香有嫂子在跟前说几句可心话,这面也好吃下去。就不重给兄弟几个和和?”

“将就往下咽吧,你几个一人一碗的,也不知道哪碗不香。”

“我们刘老哥那碗也不香,都不香。”

“好啦,快吃吧。你们几个话也可以了。”几个年轻人起哄,刘喜贵在一边看热闹。这会儿插话阻止了他们。

“好,吃。刘老哥哥说了,将就吧。这冷也罢,生也罢,吃得不顶对(不舒服)了嫂子给我们看病。”几个人说着把筷子伸向碗里,夹起面往嘴里送。

“那可真说不好,死肠烂肚和死肠烂肚搅和在一垯(一起),说不定就不顶不对了。”

“哎,我们就爱听嫂子骂一声了。”

众人们多吃了几口肉,好像喝了两盅烧酒,话多了起来。憨娃站在一旁不说话,光憨笑。其实,他心里清清亮亮,这几个村里的邻居,人都厚道,却也爱说爱笑。他也知道,巧巧做的豆面谁家也比不了。

清水川的黄土地干旱贫瘠,却能长各样豆子。豆子种得多了,就成了人们的主要食粮。把豆子压成面,是他们的日常吃法。因此上,清水川的人家家家会做豆面。这做豆面却大有讲究,各家做出来的面大不一样。上好的豆面算是豌豆面,其次是小豆面。无论是豌豆面还是小豆面,和豆面的时候先要把沙蒿籽用水泡成糊状,用沙蒿籽水去和。面要和得硬,踩(揉)得到,醒得久,擀得薄。擀成的上好豆面像麻纸一样薄,白里透黄,均匀布满棕黑色的沙蒿籽。再将这麻纸样的面折叠起来,按各人的喜好,切成不同宽窄的面条。这样做出的面,吃到嘴里既有豆面和蒿籽的香气,又很有咬头。这种面不是一般人都擀得好的。既要擀得薄,又能切得细,能下到锅里,煮出一碗上好的豆面,绝非一日之功。连有的男方家找媳妇都要问一句女的会不会擀豆面。巧巧能做得好豆面,也难怪憨娃喜孜孜在一旁憨笑了。

“唉,我说韩家兄弟,你看今年这年馑,已然是放下了。凭你家那几只羊也难养活家里那几口子人。你大大(爹爹)那手艺,这个时候说没营生就没营生了。你有甚打算?”刘喜贵吃完了面看着憨笑着的憨娃说。

“嗨,嗨,我能有甚打算呢,走一步看一步吧。”憨娃憨笑着说。

“你心里没个盘算?我不信。跟我的这俩哥们兄弟如今看着也没甚营生了,铁匠炉子迟早要关门熄火,他们都打算出去了,你就没找几个兄弟商量出去走走?弄好了兴许还能赚几个回来,再不济也混个饱肚子,给家里腾出些口粮来呀。”刘喜贵不紧不慢地说。

“刘叔你走到哪,有手艺,也有亲朋,饿不着。我呢,两眼摸黑,又没手艺,除过种地放羊,还能做个甚?出去也找不着个好活路,和在家饿着还不是一个样!”憨娃还是一脸憨笑,神情中露出一种无奈。

“看你说的甚,放羊也是手艺。我可走过口外,早些年我去过大佘太、小佘太,那里养的羊就多,一大群一大群的,人家是骑着马放羊。出去寻个放羊的营生还用愁?只怕是舍不得离开媳妇吧。”刘喜贵的一个伙计接着说道。

“哪里的话啊,我不是没盘算过出去的事。你看,老妈跟前离不得人,老父又常不粘家,我真不晓得该怎办。”憨娃急着说。

“你大大那手艺也是几天的事。如今不下雨,谁家也没心事喂羊了,这几个月羊杀得多,你大还能有几天营生?过些时候谁家还熟皮子、铲皮子?说没营生就没了,迟出去不如早动身,还能给家里省几口粮。”刘喜贵的另一个伙计接着说。

“唉,那倒是。”

“盘算好了,要走就找几个兄弟一垯走,说不定路上还有个呼应。”

“嗯。好,好。”

韩憨娃和刘喜贵仨你一句我一句说起了走口外的事。说到了走口外,众人那说笑的闲情也没了。铺子里一时少了刚刚那说笑逗乐的气氛,不时听得见几个人在叹息。张巧巧开始还和几个年轻人吊嘴,听着两个人说走口外的事,转过身掀起布帘子坐到灶台边的凳子上,双眼发起瞠来。一会儿成串的泪珠儿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了下来。

同类推荐
  • 多想你也喜欢我

    多想你也喜欢我

    在我漫长的生命里,最好的时光,是遇见你。我走你走过的路,听你听过的歌,不是为了证明我有多爱你,只是为了离你近一些。我也许无法使你摆脱寂寞,但我至少可以陪你一起寂寞。春光这么好,多想你也喜欢我。本书是「ONE · 一个」常驻作者马叛(@天涯蝴蝶浪子)的首部短篇自选集,精选十五篇最赞故事,陪你度过每一个不眠之夜。
  • 郎在对门唱山歌

    郎在对门唱山歌

    这是一本颇具诗意并带有极大诚意的小说集,也是著名作家李春平最重要的一本小说集之一,它囊括了作者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几个中篇小说,见证了他艰难的成长步履。包括:郎在对门唱山歌、玻璃是透明的、悬崖上的村庄、酒还未醒、圣母等多部小说。
  • 虎变

    虎变

    省发改委官员和同僚面临着升迁的竞争,各有各的背景和砝码,看不清形势又无人倾诉的方向西接受一蓝的暗示:找高人算算。一蓝和几个商界朋友的走私活动因赖昌星的倒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只有心圆大师能帮他们了难脱罪,但心圆提出的条件是在花岩县建庙,这事只有方向西的老板成访副省长才能办到。九个月后,心圆的弟子印行和尚执掌花岩县日观寺。方向西踌躇满志地为老板夫妇运作头炷香,进行得极其隐秘,却被另一双眼窥视,一场危机正在逼近……人生大起大落中,方向西渐渐悟出命运的真谛,也在马观正、长善、心圆等世外高人身上体悟到更高的心性境界。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1)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成长的仪式

    成长的仪式

    《成长的仪式》内容简介:这部短篇小说集分为“人在他乡”“旧梦童年”“萍踪侠影”“故乡的云”“烟村故事”五个小辑。“人在他乡”收录的小说,被认为是“打工文学”,其《出租屋里的磨刀声》更被认为是打工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热门推荐
  • 异凌道

    异凌道

    本是一方霸主,偶然间得到一奇异的秘宝便研究起来。然不到一年的时间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人对其进行诡谲狠辣的刺杀……等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带着秘宝出现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本以为只有回到那个世界才能复仇,偶然间发现那些人形影不离,如蛆附骨。紧接着便发现这秘宝更加的不简单。棋局一开,退者死!一天一道冰冷的声音在凌风的脑海中响起……。
  • 赔伴

    赔伴

    “怎么在这哭?”简宁听到一个充满磁性的声音从头顶传来,抬起头看到一张精致的脸。简宁用有点沙哑的声音说道:“我需要20万。”唐复走到车子拿出笔写了几下,然后将一张30万支票递给简宁。简宁盯着支票看了一会,然后抬起头看着唐复,说道:“那你的条件是什么?”唐复拿出一张纸巾擦干简宁的眼泪说道:“我的条件是不要再哭了,女孩子不该哭的。”简宁不解的看着他。多年以后,唐复来讨债。“简宁,你欠我三十万,你要怎么还?”卖身还是以身相许,你自己选一个吧.简宁想这人真流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嘛。不过看在他难得这么傲娇的份上就哄哄他吧。简宁在他耳边轻轻说道:“我不是早把自己赔给你了吗?'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异界大商贾

    异界大商贾

    诶,那个炼丹宗师你别走啊,大棚种植技术你造吗?各种药材应有尽有,不限量供应!哦你是炼器师?那也别介啊,仙侠科技集团是广大道友贴心小棉袄,全新冶炼技能出品,各类特种钢材、炼器材料任君选择。吴道说:再牛逼的顶级功法,能有哥的车铣刨磨线切割牛逼?工作母机在手,修真界我有。我是异界大商贾,我为仙侠科技集团代言什么,你是炼气期修士?老子一把沙漠之鹰虐你到死!筑基又怎么了,没看见我拿着AK47?旁边的金丹期老货也别嘚瑟,我一把大狙照样远程点杀你。你会阵法?那不就是高等数理化吗?来来来,让哥给你说说一个苹果砸中牛顿脑袋的故事。
  • QQ封神录

    QQ封神录

    一个神秘老头的一不小心,造就了一个落魄少年的意外崛起。少年突然发现自己的QQ空间的说说竟然都是封神榜里面的人物发表的。我.........是疯了么............
  • 穆师

    穆师

    他出生在一颗能源星球上,他的父亲是囚禁在这里的罪犯,他的母亲是在这里缓解罪犯生理欲望的克隆人。出生贫贱但却有一颗不断向上的心。因为机遇得到贵人相助,从此人生开始了逆袭。
  • 暗帝追妻:霸爱腹黑小娇妻

    暗帝追妻:霸爱腹黑小娇妻

    小时候的邂逅,两个人彼此的约定,长大后的相遇,她却不认识他。一夜缠绵,他仿佛对她上了瘾,整夜索取,然而,第二天,一早,却发生让他面瘫的脸黑如锅底的事情……六年后,她,强势回归。而且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而且,我貌似不太会写简介,所以,大家不要介意!敬请期待。写的不好,别介意哦,我的处女文!
  • 逆天召唤师

    逆天召唤师

    清,这是她前世的代称前世被当做实验体的她,杀光了除了父亲的所有人,也包括她自己。再次睁眼,她却来到了陌生的世界没落家族,被人伤害致死的银家小姐就是她再一世的身份护她如命的父亲和兄长成了她再次活下去的力量。伤她者,五倍还之,伤她银家者,十倍还之,伤她亲人者,全力还之,不死不休!
  • 宝带桥

    宝带桥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