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炉霍人在风景如画的卡莎湖边修建引水渠,没有料到发现了数百座头西脚东的石棺墓。这一发现引起省、州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久就进行了有限制的发掘工作,出土了一大批铜器、骨器、陶器以及纺织品。据专家们考证,从年代上看,这些石棺墓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群。这个发现,证明了炉霍及卡莎湖边那时、或更早的时期,就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但是,令人困惑的是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为什么会有那样多的人下葬在同一个地方?而且经专家们考证,这些石棺中的死者不是死于战争一类的突发灾害,更像是自然死亡。专家推测说估计这里是古羌游牧人下葬地,既然是游牧,就肯定还没有受到农业文化的影响,但是也同后来藏区风行的天葬等习俗大不一样。那么,在一千多年前的当时,也讲究这种都集中到一个地方来下葬吗?还有让人费解的是,所有的石棺都是用同一种石料,石棺的盖、底、帮所用石材都打磨得非常考究,制作的工艺水平相当高,所有的石棺都打磨得十分平滑整齐。通过石棺的大小和打磨制作工艺,也可发现其中等级森严。例如出土的一口长达两米的石棺,就明显与别的石棺不一样,可以看得出来只有首领这样的人物才可以用。其它的石棺的大小则相对是统一、划齐的,打磨和制作也相对粗糙。一直让人迷惑的是,在卡莎湖周围及方圆两、三百公里的范围内至今也还没有找到这种黑色、石质厚薄均匀的石材。况且,其用量相当可观,打磨制作也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做得到的。石料从何而来?如果从很远的地方来,是牛驮来?还是马驮来?
同类推荐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女诗人余秀华的首部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世界文学名著深度悦读
文学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然而,文学名著通常是鸿篇巨制,若是部部通读,一般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有鉴于此,本书用有限的篇幅,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掌握中外文学名著,并为读者深入阅读提供指导。本书通过背景说明、名著概要、知识链接、名家评述、精彩推荐等多个版块全方位介绍中外文学名著,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名著读本。读者对象:青少年读者,中学生及以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