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66500000002

第2章 历史沿革

鬼门关是我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我国民间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十五日是“鬼节”。

其实,在现实中鬼门关是存在的,而且有两个,一个位于现在的广西玉林地区,另一个位于重庆丰都县。

在悠悠几千年的中华历史上,现实中的鬼门关一直和神秘联系在一起。

(一)玉林鬼门关的由来

玉林鬼门关,位于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与北流市交界处的天门山上。在天门山上,有两石对峙,距离约三十米,俗称“鬼门关”。

天门山与龙狗岭两座山脉相对而立,山峰高耸,至天门关处紧收狭小成一要隘,是古今交通要道。越过五岭,进入岭南,穿过鬼门关,是古代通往钦、廉、雷、琼及交趾的通道。

由于岭南流行瘴疠,去的人少有能活着回来的。因此,谚语就说:“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由此继续南行,便进入了千里瘴乡的鬼门关腹地,这便是崖州。

据现存的文献记载,玉林鬼门关的称谓,和远古对外交流及唐宋贬官有着很大的关系。

鬼门关除了险峻可怕之外,在历史上还是“通三江,贯五岭,越域外”的水陆交通咽喉,是当时北方和中原通往岭南地区西南部的必经之路。

早在公元前1054年,越南中部的越棠,遣使万里来到周都镐,向周王室进贡白雉。使者从本国乘船沿北部湾海岸向北航行,到合浦海边登岸,再取水路和陆路北上,最后到达镐。此路线必须经过鬼门关。

秦汉到东吴初期,我国的南大门不在广州,而在北部湾,即徐闻、合浦、日南,即今越南境内等几大港口。从这里开始,有一条通往中原大地、京师所在地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即南流江、北流江、西江、桂江、灵渠、湘江、长江、汉江及其支流丹江,绝大部分水路,小部分陆路。从南流江转道北流江,中间有一小段陆路,也必须经过鬼门关。

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带上译长,装上黄金、丝绸、陶器,组织商船出海,走的也是这条最便捷的通道。他们一路跋涉,浩荡南下,经过北流、合浦、广东徐闻和今越南北部的日南港,然后在日南港扬帆,经马来半岛的南端,沿马六甲海峡向西北行,出海峡后越过安达曼海,到达缅甸当时繁荣的地区伊洛瓦底江口。然后,继续航行到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这便是古代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这条路来回经过北流,先从水路折上陆路再转入水路,中间的咽喉地带鬼门关,无疑是最险峻的一段。

鬼门关作为南来北往古驿道间的险峻关隘,在冷兵器时代,确实有过它在战略上的重要作用。在鬼门关的旁边,至今还有一座山叫歇马岭,是传说中的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在鬼门关的驻马之地。

那时,中原与南方的交流虽然逐渐频繁起来,但南方相对中原来说,交通仍然非常闭塞。鬼门关以南路途险恶、荒凉,由热带、亚热带潮湿环境滋生的瘴疠病散发的气息令人窒息。钦、廉、雷、琼一带,属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特别是“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荒芜凄凄,人烟稀少,天涯尽头,海角无边。习惯在北方和中原生活的官员被贬谪,经过鬼门关,如临生死之界,几乎无生还之望。

从唐代开始,鬼门关进入无数诗人的吟咏之列,与位于三亚的“天涯海角”并驾齐驱,扬名天下。唐代诗人沈佺期在被贬南下时,路过此地就写有一首题为《入鬼门关》的五言诗。其中写道:

昔传章江路,今到鬼门关。

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

自从别京路,颓鬓与衰颜。

夕宿含沙里,晨行同路间。

马危千仞谷,舟行万重湾。

问我投何地,西南尽百蛮。

从此之后,北方士子竞相转引,流布中原,并升级成为我国古代“南流史”上的一种标识性诗句。后来,明朝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

鬼门关在北流西十里,颠崖邃谷,两峰相对,路经其中,谚所谓: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言多瘴也。

鬼门关的险峻恐怖就这样跃然于纸上了。

在历代被贬谪经过鬼门关的名人中,最著名的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他的弟弟苏辙被贬到雷州。已经62岁的苏东坡和儿子苏过先到藤州与苏辙一叙,然后乘船走水路直至北流城东沙街码头上岸,穿过阴森恐怖的鬼门关到儋州去。

苏东坡在儋州生活了三年,直至1100年,宋哲宗死,宋徽宗赵佶继位,他的境遇才有了转机。同年,苏东坡被改贬到条件好点的廉州,他还没到任,又再次被赦免,准许他北还。

于是,苏东坡与儿子苏过从廉州出发北上,经博白、玉林、北流,再经过闻名遐迩的鬼门关,写下《过鬼门关》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自过鬼门关外天,命从人?瓮头船。

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嶂无梯问杜鹃。

诗中的意思是说过了鬼门关后,人命就像是南方装人骨的陶瓮般的船一样,在河中凶险地行驶,安全没有丝毫的保障。

由于政治命运有了转机,苏东坡的心情有了一种轻松的兴奋,于是又欣然吟道:

养奋应知天理数,鬼门出后即为人。

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

历史上鬼门关的称谓,就这样随着文人诗词的传唱和贬谪官员南去北还故事的传播,成了闻名遐迩的关隘。

(二)丰都鬼门关的由来

重庆市的丰都城被称为“鬼城”,丰都鬼门关就在丰都鬼城里。

丰都天下独有,名山上古木参天,寺庙林立,在庞大的阴曹地府里仙道释儒、诸神众鬼盘踞各庙,等级森严,各司其职并以苛刑峻法统治着传说中的幽灵世界。

丰都鬼城是人们凭想象,用类似人间的法律先后建成了阎王殿、鬼门关、阴阳界、十八层地狱等一系列阴间机构。各关卡的鬼神形象千姿百态、峥嵘古怪。刑具令人恐怖万分,不寒而栗。

重庆丰都鬼城里的鬼门关,传说是通往地府之门,位于天子殿西南侧,是一座古式楼亭,四角飞檐。鬼门关前塑着“阴曹地府”门亭,右侧外竖立一碑,上用隶书写“此冥府也”四个大字,漆黑的山门空阔如宇,古意苍茫。血锈般的横匾上,镌刻着骇人的“鬼门关”三个大字,引人注目。

关前两旁排列着18个罚恶刑鬼的石刻,一个个花颜色绿、张牙舞爪、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关侧古树荫蔽、雀鸦聒噪、寒星凉月,给人阴森恐怖之感。

这18个罚恶刑鬼石刻,传说是阎罗王专门挑选的一批恶鬼来此镇山把关。他们对劣迹斑斑、恶性未改的亡魂野鬼盘查得格外苛刻、严格,不使一个蒙混过关。

这组石刻以写实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按大众审美心理的要求,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渲染烘托出鬼城特有的文化氛围。他们形象个性突出,神态生动,造型新颖,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体现的是鬼城民俗文化的“惩恶扬善”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旨,揭示的是鬼城民俗文化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鬼门关是进入鬼国的必经关卡,无论谁来到这里都必须接受检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国通行证,就是路引。这是人死后到鬼国报到的依据。

路引长一米,宽0.67米,是用黄色的软纸印做的,上书“为丰都天予阎罗大帝发给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备此引,方能到地府转世升天”。同时,路引上面盖有“阴司城隍、丰都县府”等印章。凡是人死后入殓或火化时烧掉它,就会随灵魂来到地府,所到之处才能畅通无阻。

路引一说起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丞相魏征梦斩泾河老龙,唐太宗李世民受到牵连而被阎罗王传讯到了地府。当阎罗王问明情况后,知道李世民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创造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于是,决定放李世民还阳。临行前,阴天子委托阳天子把鬼国护照“路引”带回阳间,发给善臣善民,使他们死后凭此路引进入鬼国首都丰都,可以免受地狱众鬼欺凌和刑罚折磨。

自唐以后,路引就像圣物一样被流传了下来,从无变动。这种路引只有好人才能买到,作恶的人是买不到的。来丰都旅游的人都要为家里的老人买一份路引回去,以表示自己的孝心。

丰都城里的路引非常流行,很多人就靠卖路引为生,使得丰都鬼城名声远播。

丰都鬼城有“鬼国幽都”之说,由平都山而起。据《丰都县志》和晋人葛洪的《神仙传》记载:民间传说,汉代王方平、阴长生两个方士曾在平都山修炼成仙,道家就在此山设天师,并把它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人附会“阴、王”为“阴王”,阴间之王的居所就是“鬼都”,平都山也逐渐附会为“阴都”。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了“下笑世上士,沉魂北丰都”诗句,使鬼城之名远扬。后经明清小说的渲染,鬼城更加神秘怪诞。

丰都原来的县城名山镇,位于县境中部、长江北岸,名山、双桂山南麓,海拔160米。此地古称丰民洲,周时为巴子别都,自东汉建县以来,历来是县治所在地,只有三次短暂的迁徙。

明末连年争战,官署民舍被毁。清初,县官曾侨居在高家镇。顺治十七年,知县商起予在故城宣化门重建了县衙。同治九年,治所毁于长江洪水,同治十一年在傅家堡建筑新城,县衙迁到新城六口井。光绪三年,知县陆镕重建旧城,县属又迁回来。

古丰都城仅一条河街。明洪武四年知县桂仲拳时,县暑东南向,比较简朴,以后逐渐向名山、双桂山方向扩建街房。天顺四年,知县柴广开始建筑城恒。

明弘治年间,知县李毅重修城墙,高6.4米,周长1920米,设了五座城门:东南为宣化门,东为迎恩门,南为会川门,西为阳和门,北为屡丰门。另外,他又修了东水门、西水门、小东门、小西门四道小门。清顺治至光绪各时期都补修过城墙,城内官署、店铺等逐年增多。

解放后,多层建筑逐年增多,除了县镇各机关、商店、银行、中小学校外,还建有榨菜加工、酿造、罐头等厂,一般为钢筋水泥结构,地面磨石,有的门面嵌瓷砖。街道为水泥路面,街房呈现块状聚落,城内面积为0.92平方公里,形如关刀,横呈江畔。城西北有汽车站,每日有开往县内区乡及邻县垫江、石柱、涪陵等地的班车。名山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同类推荐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上海外国人家

    上海外国人家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
  •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热门推荐
  • 黄河的部落

    黄河的部落

    我,再一次睁开双眼的时候,便再也不能回到我的世界。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寻常人,又该如何肩负起英雄的使命。我,是大河流域的黄河部落首领,我的名字,叫做黄河。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世界科技五千年

    世界科技五千年

    总的来说,罗马人更注重实用技术,而希腊人更注重科学理论。科学史家一般认为罗马时代的科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从此,西方的科学发展从辉煌的希腊时代跌进了中世纪的低谷。而在漫长的中古时代,对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

    我恨你,恨你与他同流合污,抄我满门!想杀你,等我拿起剑刺向你的时候,我犹豫了。我爱你,为了你我放下了仇恨放下尊严,你却对我的爱不屑一顾!想忘记你,当我要彻底忘记你的时候,你却又出现在我的世界里!此生我愿与你行同陌路,命运却无情的把你与我串连在了一起!我只愿来世不要再遇见你,不要再爱上你!为了报仇的她,能否在报仇的路上找回初心?他们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到底是谁能抱得美人归?
  • 三国争霸赛

    三国争霸赛

    古装打扮的小萝莉还没开口,陈俊就一脸严肃地抢先开口了:“试问,你就是我的Servant吗?”“啥!?”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追蝶

    追蝶

    在一个神秘女子的示意下,少年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一番奇异之旅
  • 我该拿什么换回你

    我该拿什么换回你

    张默,离开的时候不要回头,以后活着也不要来找我。我以为我只是错过你。子黯,值得庆幸的是,牵着我的手一直是你。
  • 长生修仙诀

    长生修仙诀

    月光冷屏,正是中元时节,路上人人离魂般的游荡,处处都是还未熄灭的火堆,原本热闹的大街,在这一天都变得冷清无人。柳烟巷内,陈长生正对着月亮对酌。
  • 嘿,我的美女们

    嘿,我的美女们

    “嘿,我的美女们。”“Boss,我们来了。”本以为我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党屌丝而已,没想到却是身价过亿。一群平时对我爱答不理的莺莺燕燕蜂蛹而上,我自然也是兴奋的穿梭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