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69100000001

第1章 传统里弄式住宅

带有上海居住文化特征的里弄式住宅,是在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其总体布局采取了欧洲联排式这一集居式住宅的形式,以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单体结构,最早的老式石库门则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20世纪以后出现的新式里弄房子和30年代出现的花园式里弄房子,其单体建筑已逐渐采用了西式建筑的形式和布局。

老式石库门里弄由于建造年代悠久,居住条件不甚理想,逐渐被新的住宅建筑所替代,现在完整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而上海西区的新式里弄和花园式里弄,因地段优越、环境幽静、设施完备,建筑用地也较集约,成为了上海优秀的住宅传统形式保留下来,越来越受到居住者的青睐。

时间也有气质

在弄堂里打了几个转,从二楼支出窗外的衣架下经过,走过几株月季、一茎丝瓜,才在最深处看到门牌——进贤路,欧洲姑娘白洁的家就掩藏在深深的弄堂里,一段时间住下来,她已经和弄堂里的邻居们开始熟稔。肩踵相接的阳台、亭子间,也让她越来越了解上海这个城市藏在摩天大楼背后的日常生活。

推门进屋前,可以在小小的前院里停顿片刻:跨过这道玻璃门,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弄堂里浓浓的上海住家味道,都被这道门挡在了室外。一样是有年头的老房子,白洁的家已经被改造得焕然一新,把时间遗留下的痕迹一笔抹杀。

因为房间不大,所以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餐厅,取代餐桌椅的是沿墙布置的长吧台。白洁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离不开网络,索性把机箱接驳在客厅的大电视机上,配备无线键盘,斜倚在沙发里上网,通过电视和facebook里的朋友逗趣也是闲暇时的快乐。

人物介绍

白洁的妈妈是爱尔兰人,她本人出生在比利时,从小学习法语和西班牙语,后又在伦敦和北京学习中文,两年多前来到上海。

吧台对面是楼梯,白色镂空的设计,干净利落。白洁在楼梯扶手上绕了一圈星星灯。一楼半的亭子间现在是书房,书架上满满当当地放了许多家人的照片。二楼是客房,这里刚刚住过远道而来的爸爸妈妈。从客房继续上楼,二楼半是宽敞的主盥洗室,三楼则是主卧室。主卧室布置简洁,床品和窗帘都用了白洁最喜爱的颜色,桃红翠绿。透过窗户,看得见对面人家阳台上的盆栽,透着居家的喜气。

选择上海的理由

自称“世界人”。落脚上海,是因为这座城市时髦外表下的世俗气息让她着迷。

居室状况

卢湾区进贤路的一条弄堂深处

居民大多是一些普通上海人

很难得保留下一份老上海的平民生活气息

沿街新开了小餐厅、咖啡馆

这条街道的气质与传统的居民区截然不同

一个南非人的中国之家

即使只是在上海暂居,Kelvin和Ketherine夫妇俩也不愿同他们的宝贝们片刻分离——客厅里的沙发和祖母留下的古董缝纫机,各处桌上、墙上、床上的装饰布艺,所有的面具雕塑,墙角的长矛木鼓,洗手间里的摆设,厨房的餐具和调料瓶,甚至连工作室里的一大束干花……这些东西都是从几万公里之外的非洲运来的。

Kelvin对待家居布置自有他的一套,一言以蔽之:考究的时候考究,随和的时候随和。租下公寓后,Kelvin自己动手粉刷墙壁,但在刷墙时却只选了客厅四面中的两面,用一种很非洲的亮黄色来上色。正对电视机的那一面墙,Kelvin还即兴发挥了一把,以刷子随意点染,颇有印象派水彩画的效果。

这种刷墙法很大程度上反映出Kelvin夫妇的审美趣味:“我们喜欢生动的、充满个性美感的东西,不喜欢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难怪他俩的收藏品一般都是手工制品,而且往往具有与众不同的外型和独特的材质。从每间房门上的喀麦隆面具,到来自扎伊尔、马里、加纳的布艺,津巴布韦和科特迪瓦的木雕,埃及图形的蜡烛,南非的手工铁艺品……

人物介绍

拥有瑞士血统的Kelvin出生于南非,幸运地遇到同样迷恋非洲文化的英国姑娘Ketherine,如今两人共同生活在上海。

“家中其他饰品和家具的色彩造型都太热闹了,所以客厅和卧室里主要家具便选择了一套颜色沉稳、线条简洁的LUXMAN。”Kelvin补充道。

选择上海的理由

在与一屋子的非洲文物和艺术品相处的日子里,上海漫长阴冷的冬天,不再难以忍受了。

居室状况

位于岳阳路的京剧院一带

绿树婆娑,幽静醉人

这里的环境幽静

每间房间都有宽阔的长窗透光

窗外就是一片绿荫

另一番用心

上海人移居澳洲,首要克服的是寂寞;澳洲人移居上海,最难习惯的大概是挤迫了。所以当Marcaux Sainsbury女士决定把家安在长乐路上这栋新式里弄住宅时,她的家人无不担忧:习惯了宽敞的澳洲别墅的他们,如何适应精致的上海住房。

Marcaux倒是胸有成竹,她并不担心拥挤的问题,她坚持:“小空间有小空间的做法,有小空间的味道。”况且这套里弄房虽够不上宽裕,结构倒也紧凑合理,功能单元五脏俱全:一楼两间朝南并列房间分别为客厅和餐厅,北面是厨房、楼梯、客卫和储藏间,二楼、三楼可做卧室,最可贵的是,底楼甚至还有一个面积不算小的花园。

能够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拥有一座花园,入乡随俗的Marcaux承认自己也是偷着乐。从选购一瓦一砖,到打理一草一木,女主人事事亲历亲为,乐此不疲。Marcaux自幼在植被茂盛的澳洲生活,花园设计对她而言最简单不过,仿佛无师自通,是与生俱来的本领,“我的方法是用各种植物把花园装满就行了,当然要做到错落有致,感觉丰富而有层次”。

人物介绍

Marcaux来自澳洲。安家上海前,她曾在泰国生活过多年,对东南亚文化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性有一定了解和认同。

在家居布置上,Marcaux是个因地制宜的现实主义者,利用当地特产、当地材料、当地艺术来装点她在世界各地的家园,是她的一贯宗旨。创造一点与众不同的乐趣,或许就是解决小空间的最有效手段。

选择上海的理由

在上海生活多年后,Marcaux已经成功地将自己变成半个上海人。

居室状况

位于长乐路一条弄堂的深处

邻居都是普通上海人

沿街的商店也都是平民风格

这种居住氛围让Marcaux感觉自在

她很快融入本地人的生活

温情可待永远

在李光程和艾莉家里,既有中国的浑厚、英国的端庄,又不乏意大利的华丽;两人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都清晰可辨。在英国一待十四年的李光程,差不多十年前在伦敦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后就开始收藏一些中式古董家具了。所以这次搬回上海来的有些家具,是当年从北京买了带到伦敦,现在又随他一起搬回上海。不过,这次回上海之后再买的中式家具,比起当年要少很多装饰,而更多粗犷之气,像产自内蒙古、西藏、山西的橱柜便深受李光程的青睐。此外,英国的教育和生活背景也不可抹杀,何况夫妻俩还是在伦敦结缘的呢,所以家里也少不了李光程和艾莉一起在伦敦挑选的英式家具,像一楼客厅里的书架、牌桌、贵妃榻。而耀目的水晶吊灯和镜子,是艾莉亲自从水城威尼斯买回来的。

人物介绍

伦敦恋爱,意大利结婚……离开上海十四年后,李光程带着他的意大利太太艾莉,于2002年回到家乡,这次他是打算定居了。

李光程和艾莉都不喜欢在一个家里用一成不变的风格走到底。“我们喜欢变化,喜欢混合搭配。光墙面颜色,就用了五六种。”颜色虽多,但若运用得到位,变调变得巧妙,非但没有眼花缭乱的跳跃感,反而让每个房间既自成情绪,又有贯通之气。客厅里是暖融融但还算平和的米黄色,到了餐厅,一转变为浓郁的金黄色,配巴西乡村风格的手绘餐桌椅,立刻是一派喜庆欢娱。到二楼主卧,墙面色彩是按李光程和艾莉结婚请柬上的红色专门调配的墙面漆,加上Ralph Lauren的四柱床与壁炉旁边的红玫瑰。

选择上海的理由

游子回家,不需要任何理由。空间充满可塑性,是最理想的家庭聚会场所。

居室状况

位于建国西路上新式里弄内的联体别墅

标准的西班牙风格落成时间大约是1941年前后

这套房子的上一任主人是一对法国外交官夫妇

现在室内重新进行了装饰

家之牵记物眷恋

跟着Lisa走上光线灰蒙蒙的绕着弯的楼道,推开楼转角的木门,一抹自然光从朝北的厨房窗射进,这道光线化开了房间的浓艳色彩。借着这明亮的光线,四下打量:门口满是Lisa随意摆放的漂亮鞋子——其中有不少是中式绣花的。门厅里最引人注意的是墙上装饰意味鲜明的巴黎招贴画,画下摆了一把椅子一张边几,椅子正对着一只上海人家家都有的樟木箱,樟木箱上方的墙面又挂着一排十来个款式新潮的墨镜。门厅就这样被各种漂亮什物堆得满满当当。

樟木箱后的老式木楼梯通往二楼,进门的客人总是乐于被Lisa邀请上嘎嘎作响的楼梯。Lisa在楼梯的墙面布置了不少饰物,有老旧的上海门牌号码,有自己和家人的照片,有老电影海报,有从东南亚带回来的玩偶。还有一些零星的书散落在楼梯一角,似乎暗示主人有坐在木楼梯上思考阅读的习惯。

人物介绍

自由撰稿人Lisa来自美国加州,已经在上海生活了近十年。当初她花了半年时间,才找到这套符合她理想的上海居所。

二楼空间开阔,光线通透。紧邻楼梯的一间做了起居室。起居室的南边是Lisa的客厅,这间位于弄堂顶层的客厅有着开阔的视野。窗外是2006年上海的新楼,窗户是20世纪80年代的样式,窗内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Art Deco家具,别有参差意味。Lisa的得意收藏在这间房里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靠窗是两把椅子配茶几,茶几上的台灯电话机无不透露出泛白的时光滋味。椅子两面的书橱也颇有年代。两扇雕花床板被她欣喜地搜罗回家。

选择上海的理由

Lisa对上海过去的那段历史有着由衷的喜爱,她特别选了一处市井气息浓郁的弄堂居住。

居室状况

位于宛平路一条清幽弄堂里

一栋二层小楼

这种弄堂上海人最熟悉不过

弄堂口一般有家修车摊,或一家街坊小饭店

邻居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

幸福的糅合

外国人在中国安家,免不了两种文化的糅合,这个家也不例外,洋溢着东方情趣的西方生活。那些点缀和家具是中式的,然而房屋的风格和实用性又确确实实按照地道的西方习惯。

进门,玄关的中式雕花矮柜边,设计师特意安置了一架木雕底座的石马槽。通常的上海人家会在马槽里盛上一些水,养几尾金鱼或是飘浮数朵莲花,讨一个吉祥彩头。玄关的南面是面向花园的客厅。客厅拥有一扇高挑开阔的大玻璃窗,阳光暖意和绿叶风景就透过这扇窗洒满房间,这是夫妇俩的最爱。阳光斜照在客厅宽敞的米白色沙发上,星期日的午后,Rich打完高尔夫回家,总喜欢在这里小憩。老房子里的壁炉还保留着,只是稍作修整后,壁炉成了一件彻底的摆设。玄关西面,一墙之隔是呈过道状的敞开式厨房,Phyllis喜欢在这里为自己和丈夫制作可口的晚餐。厨房正南通向花园,温暖的季节可以在花园里享用简餐,户外的餐桌正候着,烧烤炉也时刻准备着。美食和享受的距离,也就是厨房到花园的那几步路。

人物介绍

Phyllis跟随着丈夫的工作发展来到上海。在住了一段时间的公寓后,他们终于如愿觅得这一处安静便利的独栋住宅。

玄关向北,穿过楼梯是视听室。楼梯处本来是两套老宅的分野,设计师用楼梯和厨房的空间连接了原本分离的两幢独立老宅,既保留了原本房屋的结构,又让空间的衔接似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站立在楼梯的转角抬头向上望,头顶的玻璃任天光一泻而下,令一个普通的公寓楼梯显得格外特别。

选择上海的理由

女主人起初是被动接受,当猫儿们在屋子里从容地走来走去,上海开始让她有家的感觉。

居室状况

复兴西路上紧邻的两幢逼仄老楼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

成为一栋宽敞开阔的现代别墅

他们从纽约带来的两只宠物猫也居住其间

洋溢着东方情趣的西方生活

绿意深处人家

一家人拆除了老洋房底层原有的空间隔断,整个一楼成为开阔的整体,这个整体被有心的主人划分为数个功能区。玄关后是布置简洁的餐厅,老旧的木地板铺设出一个温暖放松的用餐区。餐厅东面,下一级台阶是客厅,客厅三面环窗,窗外是环绕着小楼的花园。

Brigitte的花园设计可以说是化整为零,她将一整个环绕房屋的院子分割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面积最小,是入口处的方形天井;居中的部分面积最为宽敞,是野餐烧烤、举办派对的场所;朝北的部分则设计成暖房。厨房外就是花园的暖房,透光的玻璃天棚底下悬挂了数只鸟笼,鸟笼之下是沿墙的小花坛,紧挨花坛的地方布置了一个鱼池,几条锦鲤鱼欢游其间。

人物介绍

来自加拿大的Brigitte一家人,在上海已经生活了九年。因为喜欢老上海的环境,一家人选择在此租住。

起居室是二楼最重要的房间,每天,家人总要在此分享一段安逸的时光。东面的书房,沿墙的书橱是Brigitte设计的,别看现在Brigitte主要负责管理自己的工厂,她也曾经学过建筑,从这款书橱的设计中或多或少能发现她对于结构的把握。三楼的主卧室里,也有Brigitte的设计手笔。老洋房本来的斜屋顶被Brigitte充分利用,于是女儿的房间成了一个小小的Loft。书桌和沙发在楼下,一架木梯子向上,上方的纱帘后是少女的睡床和更为隐秘的私人的空间。

Brigitte直言自己选择的都是些普通的材料,却很愿意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尽可能扮美这个家,亲自设计、亲手摆弄。

选择上海的理由

在异国他乡成功开创自己的事业,女儿健康成长,住在自己喜欢的房子里。

居室状况

位于兴国路上一处幽静院落内

整个居所包括一幢三层主楼、一幢两层辅楼

一个面积不小的花园

加建的玻璃暖房同处一个大空间内

有着若隐若现的间隔

心安即是家

习惯了英伦的阴霾天气,上海的每一个晴天,都让木兰心情开朗。朝南的小院子虽然不大,但种上几棵常绿植物,鲜艳花朵,顿时成了最宜人的角落,连家里的小狗都爱趴在院子中的藤椅上晒太阳。

对着院子的,是拥有大壁炉的客厅。外面明明是寒风凛冽,屋内却一室春意,而且空调并没有打开。主人微笑着揭开谜底,原来,绿色涂料下特意铺过一层木板,木板和墙壁之间还有一层空隙。这样一来,房间就变得暖和许多。出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木兰购买了许多中式家具。连天花板上的装饰,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椽子。不过,欧式的东西并没有被完全排斥。当她看到那张做工考究、手感优良的咖啡色皮沙发时,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虽然那是地道的法国风格。一楼的另外一些欧式风格,出现在壁炉旁和椽子下。嵌进墙壁的白色书橱,拥有清爽的罗马柱式线条,配着原版英文书,一看就知道主人的家乡。椽子下的铜吊灯则带有几分巴洛克神韵。

人物介绍

来自英国的木兰和她的先生,来上海不到半年,就在那小小的围墙院落和一屋古朴的中式家具中,过起了舒适温馨的小日子。

餐厅和客厅相连,从澳门买来的中式大衣橱中摆满了西式餐具,水晶酒杯、纯银餐具、骨瓷杯碟配着餐桌旁的明式靠椅,竟没有丝毫的不和谐。沿着纯木板的楼梯往上走,来到了位于二楼的主卧和客卧。主卧的衣橱用了整块的玻璃滑门,在视觉上增加了房间的纵深感。

选择上海的理由

中国风格及其背后的中国文化和传统,是一种令人着迷的异国风情。

居室状况

南京西路上一条新式里弄的深处

有一个朝南的小院子

种着几株常绿植物

新式里弄斜屋顶下的阁楼成为书房

铜吊灯带有几分巴洛克神韵

离真正的上海最近

亚历山大完工后的新居引来左邻右舍羡慕的目光:这些本分的老上海人住惯了的楼道挤迫、分隔局促、层高低矮的里弄房,没想过这种房子摇身一变,竟然也能有别墅般的气度,现代居室的舒适。这个法国小年轻的手笔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只有亚历山大自己知道究竟付出了多大的心血。“所有的楼梯都是新建的,我还把三层和四层并成了一层作为主卧,为了保证建筑的牢固,不得不在墙内嵌入钢条结构以做支撑。老化的水管、煤气管、电线线路、门窗、地板都替换掉,我还为所有房间装了暖气片,这样冬天老房子仍然会很舒服。”

亚历山大将一楼的大门加高加宽,位置也向院子外移,以放大客厅的面积。尽管如此,要囊括很多功能的客厅,仍然需要精密的布局和安排。比如鞋柜,被做成竖直长条嵌入墙壁内。电视机也省了,用投影仪,把玻璃拉门前的投影帘拉下来就是屏幕。沿墙一排定制橱柜,兼具展示和收纳功能,红色墙面为底以勾勒白色橱柜的匀称线条。

人物介绍

法国人亚历山大几年前来到上海,在闹中取静的五原路上开出一间格局精致的家饰店“中国概念”。两年后,他在上海找到自己的最爱。

二楼是儿子的天地,不仅有卧室,还有专用的卫生间,儿子的喜好、性格全写在这二十来平方米里。正处于顽皮大王的年龄,即使卧室墙面也是一片不肯安分的草绿色。三楼主卧室是亚历山大的得意手笔:他将原先的两层楼并成了一层,并以吊顶将屋顶做成高耸的斜角,气派不凡。

选择上海的理由

不论新旧,全都憋着一股生气勃勃的劲,这就是亚历山大喜欢这片上海腹地的原因。

居室状况

愚园路上一条最普通不过的新式里弄

上下共四个楼面,全部自己设计,自己监工

花了足足半年时间改建装饰

一家三口营造了一个宽敞惬意的安乐窝

屋顶做成高耸的斜角

异乡的归属感

不知不觉,Sarah一家住在新闸路弄堂深处的一栋新式里弄洋房里,已经两年多了。

老洋房经过修整和重新布局,已经很适合一家人的用度。客厅里是古旧的马赛克地砖,带着时间质感。朝南的院子里搭出了一间玻璃房,成为独具情调的餐厅,用餐时可以看见两边户外的翠竹和头顶的天空。红漆木楼梯隔开了客厅和厨房,老式的楼梯扶手栏杆上还雕出漂亮的心形箭头。

顺楼梯而上,穿过一楼半亭子间的婴儿活动室、二楼的主卧室,二楼半还有一处朝北的阳台,可以享受露天饮茶、烧烤的乐趣。三楼另外准备了一间宽敞的客卧。三楼之上是颇有趣味的阁楼,倾斜屋顶、纯木装饰,暂时用作储物。

虽然每个房间的功能不同,但是所有空间都有一种从容大方的气质,无论是家具还是装饰,细节中处处可以看出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比如餐厅的那几把皮质座椅、客厅宽敞舒适的沙发、主卧室附带的宽敞卫浴间……

人物介绍

Sarah夫妇是新西兰人,在上海已经生活许多年。丈夫John从事酒类行业工作。因为有一个美丽的家,夫妇俩常在家中举办派对。

一个家庭、一套住宅的气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主人的审美与气质。Sarah年轻独立,整个家的风格和她本人一样,大气、素雅、简洁。大方的黑色、灰色和温和的米色、白色是家中最常使用的色彩。在素雅的环境里,彩色的家居饰品就成为视觉焦点。

选择上海的理由

远离家乡的两个年轻人在上海相识相爱、成家立业、生养女儿。上海于是有着特别的意义。

居室状况

新闸路上的一栋里弄式洋房

有着特别的风情

沿街低矮的老房子铺面

卖拖把抹布的小杂货店、修车摊、面店

彩色的家居饰品成为视觉焦点

松软轻盈的生活

推开房门,进入视线的就是Karin家的大厨房,敞开式的厨房设计、烤箱和大冰箱是典型的西方人家厨房模样。只是厨房一端临门的碗柜上,大大咧咧地摆放了一大一小两个红边搪瓷脸盆……

厨房向南,穿过木楼梯,是Karin家的大客厅,客厅里的一对体积颇大的黑陶花瓶,跟随着家人从曼谷而来。客厅南面的花园里,枇杷树下,翠竹丛边,泰国的露天神龛也移到了上海的新家。

沿磨得光滑锃亮的楼梯而上,一楼半的亭子间被Karin布置成简单的书房,除了一张书桌和四方折叠椅,还摆放着一些简单有趣的艺术收藏。二楼是两个孩子的房间,房间里一片童话色彩,所有家具,无论是小床、纱帐,还是床头的人鱼玩偶、床上的笔记本,甚至梳妆台和收音机都是粉色的。从儿童房出来,向上走,二楼半的亭子间被Karin布置成一间充满20世纪30年代上海味道的客人房。整个房间的四周墙面被粉刷成艳丽的朱红色,动人心魄,一幅仿旧的月份牌广告竖立墙角,画上的美女眉梢浅吊。

人物介绍

从荷兰移居泰国、再从曼谷来到上海……与Andries和Karin这对荷兰夫妇同行的,不仅有家人和宠物,还有关于过去的记忆。

三楼的主人房陈设非常简单,却又似乎很丰富。阳台窗前,摞成一叠的大号坐垫,是一路从荷兰带到泰国又带到中国的。卧室的衣柜造型简单,选了仿古的中式模样,只是每一个柜门把手上,都拴上一对别致的小鞋子,令人想起远在欧洲的荷兰。

选择上海的理由

在城市气质上,无论是阿姆斯特丹或是海牙,都与上海有颇多相似之处。

居室状况

安西路上的三层新式里弄洋房

这一带保留有成片新式里弄和花园洋房

周围建筑密度不高

一条幽静婉转的弄堂

一排遮天蔽日的大树

艺术纪录生活

刚刚下过细雨,窗外的杉树,青翠欲滴,似乎随时将满园绿色渗透到房间里。餐厅与客厅紧挨着,成为一处通透的空间。采光均来自老榆木餐桌旁的两扇窗子。之所以选择这张桌子,是因为Anja特别喜欢老木头所呈现出的粗砺纹样。桌子由两块宽板直接拼接,中间使用的则是中国传统的木质榫卯结构连接。一般替这种桌子搭配椅子,往往选用同样材质的中式条凳或者明式椅子,但Anja并没有这样搭配,反而选择了造型简洁,且略显轻巧的椅子,黑色的油漆与餐桌形成了有意思的对照。在客厅和餐厅的周围墙上,挂有多幅艺术作品,比如刘庆和的水墨作品《凝视》、Christine Michel的《中国美人》等。

与餐厅相连的另外一处半开放空间,布置成了休闲区域。进门就能看到的墙面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当代中国画家创作的油画。油画的下方,靠墙摆放了一组沙发,对面则是一排书架和电视柜。平时,或读书,或休息,倒的确是个安静的地方。电视机上方的一幅油画则出自Anja之手。

人物介绍

Anja和Fritz Fehrensen夫妇十多年前都曾在北京留过学,目前从事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女主人Anja本人从事设计和绘画工作。

客厅中央的沙发更像是坐榻,上面摆放了许多靠垫,显得随意轻松。茶几上放了几本女主人喜爱的画册和图书。客厅的西侧是卧室的区域,朝南朝北卧室各一间,中间的一处小空间,则放置了一件仿古书桌和明式太师椅。书桌上摆放了许多家庭照片。

选择上海的理由

上海聚集着一批出色的艺术家,市场也比较成熟,在这里你经常会遇到非常优秀的作品。

居室状况

带庭院的老房子

院子里种了许多树,感觉生机盎然

夫妇两人对房子的结构未做多大改动

只是将以前的收藏作为装饰品

挂在客厅和餐厅的墙上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大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科学把我们推上天堂,还是把我们拉下地狱?无论是大思想家卢梭,还是声名赫赫的精神领袖伏尔泰,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相反的。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淡淡地向人们诉说着老北京的古迹和风俗以及那些逐渐远去的故事。
  •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本书是人民警察所用的礼仪课程教材。分为绪论、基本礼仪、语言礼仪、公务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涉外及部分民族的民俗礼仪和警察礼仪实例解析及训练等8个部分。
热门推荐
  • 为自己哭泣

    为自己哭泣

    为自己哭泣你已失去了一切夕阳天边红云的完全陷没眼中平凡的世界向往着不凡深夜走过的荒野小时去过的小卖部土墙上画过的“壁画”...一切都在流逝一切都在无意义中走向明天于是上帝给了无能者泪水他们的明天或已被昨天的荤水淹没这些悲剧的人可以把雨水的侵淋当做享受却从未想要得到一把伞也许正是这样他们才会自慰的形容自己是一棵“树”为自己哭泣
  • 阴阳守门人

    阴阳守门人

    我为天师守人间,一手持剑镇阴阳!不管你是阴兵借道,还是小鬼买命,先过我这关!话说……为什么我只是一个守门人呢?张不凡很郁闷。
  • 韩国夫人

    韩国夫人

    看一个聪明女孩如何玩转韩国公司,玩的风生水起、玩的得心应手,抱得美男归!遇上了她,他第一次发现漂亮女人可以不化妆;认识了她,他第一次知道中国女人可以不做家务;爱上了她,他第一次感觉到跨国爱情的压力——承受还是不承受?这是个问题!
  • 重生魔神赵日天

    重生魔神赵日天

    昔日的魔神,穿越到异界依旧是霸气无边……
  • 火焰之纹章光与影的英雄改

    火焰之纹章光与影的英雄改

    这是一个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故事;这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征伐、复国的故事。心怀天下、拥有凝聚力的王子玛尔斯,实力超群的战士克里斯,聪明智慧的女军师卡塔莉娜,作战勇猛的花心骑士路克,沉默寡言的正直骑士罗迪,以及箭术一流但有些胆怯的小男孩莱安。等等........改写自游戏——火焰之纹章光影的英雄
  • 韩娱之为国争光

    韩娱之为国争光

    这是一个天朝男人为国争光的故事!喷人请谨慎!!群号:323273457
  • 一个道士的旅途

    一个道士的旅途

    一个道士在不同世界的经历,最后一步一步获得真理超脱而去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凰之命

    凤凰之命

    一个美丽的公主,一生痴情于他,最终却是家破人亡,让最爱的妹妹死去,当她睁开双眼时,重生到了13岁的时候,她下定决心要保护好最爱的妹妹。
  • 宠物小精灵之六尾

    宠物小精灵之六尾

    本小说以六尾的视角描写。从一无是处到最强,从敌人到患难与共的伙伴,从挑战神兽到逆天,从美丽的森林到神奇宝贝竞技场···全新的视角,六尾成长的故事,不一样的关东传说。望大家支持,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