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4500000007

第7章 因是子静坐法续编(3)

第二节 不净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见男女死尸,膖胀烂坏,脓血流出。又或见身内不净,污秽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其心惊悟,自伤往昔昏迷,厌离贪欲,定心安稳。又或于定中,见自身他身,以及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山林树木、国土世界悉皆不净。此观发时,能破一切贪着之心。是为不净观善根发现之相。

第三节 慈悲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发慈悲,念及众生。内心愉悦,不可言喻。或觉我所亲爱之人,皆得安乐。对于疏远之人以及怨憎之人,推至世界一切万物,亦复如是。从定起后,心中常保持一种和乐之象,随所见人颜色柔和。是为慈悲观善根发现之相。

第四节 因缘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然生觉悟之心,推寻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初不见我与人之分别。又觉此心一念起时,亦必仗因托缘,了无确实之自性。即能破除执着之邪见,与正定相应。智慧开发犹如涌泉,身口清净,得未曾有。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现之相。

第五节 念佛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巍巍,不可思议,其身有无量光明,其心有无边智慧,神通变化,无碍说法,普度一切众生。作是念时即生十分敬爱。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或于定中,见佛身相,或闻佛说法,如是等妙善境界,种种不一。是为念佛善根发相。

以上五种善根发现,各随其所修止观,发现一种或数种,并非同时俱发。又切不可有意求之,若有意寻求,非徒无益,且恐着魔。又于善根发现时,须知本性空寂,不可执着,以为实有。唯宜仍用止观方法,加功进修,令之增长可已。

第四章 觉知魔事

学静坐之人,若心地不清净,往往发生魔事。须知魔事实由心生,一心不乱,即魔不能扰。魔事甚多,今略举大概,使学者得以觉知,不致惑乱耳。

(1)可怖魔事,如现恶神猛兽之形,令人恐惧,不得安定。

(2)可爱魔事,如现美丽男女之形,令人贪着,顿失定心。

(3)平常魔事,则现不恶不美等平常境界,亦足以动乱人心,令失禅定。

吾人于静坐之中,既觉知有魔,即当设法却之,仍不外止观二法。凡见魔境,当知悉是虚妄,不忧不惧,不取不着,唯安住正念,丝毫不动,魔境即灭,是修止却魔法。若修止却魔而魔仍不去,即当反观吾心,亦是念念虚妄,了无处所,既无能见之心,安有所见之魔,如是观察,自当消灭。若修止修观,而魔终迟迟不去,更有最便之法,即默诵佛号,提起正念,邪不胜正,自然谢灭矣。又须切记魔境不灭时,不必生忧,魔境灭时,亦勿生喜,心不为动,决无害也。

于此更有一言须告读者,即余自十七岁,始学静坐,至今已三十余年,其间未尝一遇魔事。从余学静坐者则间有之。有某君者,习之数年,颇有成效,忽一夕,于静中突见许多裸体女子,围而鼓噪之。某君大惊,急摄其心,不为所动,而魔不退,乃大骇异。遑急之间,默诵“南无阿弥陀佛”,魔境遂立时消灭。某君尚未笃信佛教,临时应用,已有大效,故知此为却魔之妙法也。

第五章 治病

止观方法,以超脱生死为最后目的,其功用原不在治病,治病,乃其余事也。吾人安心修持,病患自然减少,然或因身体本有旧病,偶然重发,或因不能善调身心息三者,致生病患,皆是恒有之事。故宜了知治病方法,方法不出两种。

第一节 察知病源

凡病自肢体发者为外病,自脏腑发者为内病,然无论外病内病,皆由血脉不调而起。治病之法,首在使血脉调和。又吾人之心力,影响于身体极大,故病患虽现于身体,实际皆由心生。故察知病源所在,仍从内心治之,其收效乃较药石为灵。又病之发生,必有潜伏期,常人当自觉有病时,其病之潜伏于体内者,为时已久,苦于不能觉察耳。若能治心者,则察知病源,必较常人为早,故可治病于未发之时。

第二节 对治疾病

静坐中内心治病法亦有多种,然仍不出止观二者。

先言用止治病法。其最普通者,即将心意凝集于脐下小腹,止心于此,牢守勿失,经时既久,百病可治。其理即是心意凝集于此处,血液即随之凝集于此处,凝集之力愈充,则运行之力亦强,运行力强,血液之阻滞可祛,血液无阻滞,则百病之根本拔除矣。其余方法尚多。如察知病在何处,即将心意凝集于病处,止而勿失,默想病患必除,亦能治病。又如常常凝集心意,止于足底,不论行住坐卧,皆作此想,即能治病。此其理由乃系一切病患,皆由气血上逆所致,今止心足底,则气血下降,身心自然调和而病瘳矣。又如了知世间一切皆空,毫无所有,即种种病患,亦是虚诳现象,心不取着,寂然止住,亦能治百病,此为最上乘之用止治病法。《维摩经》云:“何为病?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此之谓也。

次言用观治病法。其最普通者,为观想运心,以六种气治病是也。云何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假如肾脏有病,则于静坐开始,观想肾脏,口中微念吹字以治之,每次或七遍,或十遍,或数十遍,均随各人之便。如脾胃有病,则观想脾胃,口中微念呼字以治之。如脏腑有壅滞之病,则观想脏腑,口中微念嘻字以治之。如心脏有病,则观想心脏,口中微念呵字以治之。如肝脏有病,则观想肝脏,口中微念嘘字以治之。如肺脏有病,则观想肺脏,口中微念呬字以治之。此六种气治病,或因病择用其一,或无病者兼用其六,均无不可。余则每于入坐时,每字各念七遍,如念呵字时,确与心脏有感觉,念呼字时,确与脾胃有感觉,余字亦然,学者试行之便知。

又有于呼吸出入时,心中观想,运作十二种息以治众病者,此则纯属心理治病之法。何谓十二息?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如身体患滞重之病,则吸呼时,心想此息,轻而上升,是为上息。如身体患虚弱之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深而下降,是为下息。如身体患枯瘠之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充满全身,是为满息。如身体患臃肿之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焦灼其体,是为焦息。如身体患羸损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可以增长气血,是为增长息。如身体患肥满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可以灭坏机体,是为灭坏息。如身体患冷,则心想此息出入时,身中火炽,是为暖息。如身体患热,则心想此息出入时,身中冰冷,是为冷息。如内脏有壅塞不通时,则心想此息之力,能冲过之,是为冲息。如肢体有战栗不宁时,则心想此息之力,能镇定之,是为持息。如身心不调和时,则心想此息,出入绵绵,可以调和之,是为和息。如气血败衰时,则心想此息,善于摄养,可以滋补之,是为补息。

以上十二息治病,盖利用一种假想观念,以心意之力,渐渐影响于身体,久久行之,自然有效耳。至于最上乘用观治病法,但须反观吾身吾心,本来是虚妄不实。求身求心,既不可得,更何有于病,故疾病为虚诳中之虚诳现象。如此观察,众病自瘳矣。

第六章 证果

修习止观,其最大目的,既为超出生死大海,苟积修习之功,必得所证之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理固然也。然因心量之广狭不同,其证果乃有小乘大乘之别。

第一节 声闻果

如修体真止者,了知我身及一切事物,皆虚假不实,悉归空寂,如是作观,名从假入空观。此观既成,断除烦恼,证得寂灭,超出生死,不再投生,是为声闻果。

第二节 缘觉果

又如修体真止者,了知我身及一切事物,皆是仗因托缘,而有虚妄生灭,实则非生非灭,如是亦作从假入空观。此观既成,深悟世间一切无常变幻,亦者如是,朗然觉悟,证得寂灭,超出生死,不再投生,是为缘觉果。

以上二果,皆属小乘。所以称小乘者,因其只知自度,不能度人,心量较狭也。

第三节 菩萨果

若夫大乘,则知吾人与众生,实为平等,应发大慈悲心,不应不度众生而自取寂灭,于是应修从空入假观。谛观心性虽空,而善恶业报,不失不坏。众生不悟,乃种种颠倒,造作诸业,枉受无量苦恼。我应自度度人,随众生根性之不同,为之说法,是名方便随缘止。住此观中,虽终日度众生,而不见众生可度,平等平等,其心无量,是为菩萨果。

第四节 佛果

然以上所云空假二观,空是一边,假是一边,犹落于二边,菩萨再进一步功夫,则应息此二边,契乎中道。了知心性虽空而有,虽有而空,虽空而有,不是顽空,虽有而空,不是实有,非空非假,二边之见遂息,是为息二边分别止。如是观照,通达中道,名为中道正观。住此观中了见佛性,自然入一切智海,行如来行,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是为佛果。

方今末世,众生根器浅薄,修小乘得果者亦绝不一见矣,况修大乘者平?故有志修行者,多用禅净双修之法,止观即禅门之一法,此法全凭自力了彻本性,如泅水者逆流而上,直穷生死大海,初非易易,故即身证果者少。净即净土。此法则依仗阿弥陀佛之力,如得渡船横断生死流,自易达于彼岸。然须信愿行三者不可缺一,方得有效。信者,深信净土,毫无疑虑。愿者,发愿我于临命终时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行者,念佛功夫力行不怠,功夫积久,自然于命终之时一心不乱,可以见佛往生。此则余所目见耳闻者事实甚多,绝非虚语,故余主张禅净双修,自他之力兼用也。读者其有意乎?

同类推荐
  • 睡眠长寿经:不觅仙方觅睡方

    睡眠长寿经:不觅仙方觅睡方

    讲述了: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可是,你知道最好的养生方法吗?不是花样百出的运动,也不是各种精致讲究的保健品,而是睡眠。我国古代学问家李渔曾说过:“养生之决,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 生活知识百科4

    生活知识百科4

    琐碎的生活中充满了神奇与魅力,平凡的生活却教会了我们很多不凡的伟大。《生活知识百科(学生版)》告诉你酒为何不会结冰,看完电视、用完电脑为何要洗脸,吸尘器如何吸尘等诸多生活知识,让你收获无限精彩。
  • 情绪波动与健康

    情绪波动与健康

    本书从情绪调节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情绪波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保持正面情绪的处事方法;影响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波动与自我调节;调节情绪的奇方妙法等六个方面,对情绪波动与健康的关系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阐述,旨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情绪波动对健康的危害,并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一些方法。
  • 聪明,食物中来

    聪明,食物中来

    大脑是人类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智慧和才能的源泉,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器官。在我国古代,人们将“修身”与“养心”相提并论,这说明了养生和养脑的重要性。
  • 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全书

    《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全书》针对糖尿病这一常见病,从健康教育、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控五方面出发,结合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起居和日常饮食,注重饮食调理、心理呵护以及并发症的防治,详细地讲解了与糖尿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防控糖尿病的方法和糖尿病病情的监控等方面的知识。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调养方法,能够对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危害、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产生较好的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栾先生,鲜妻难睡服

    栾先生,鲜妻难睡服

    栾家二少众多女人心中的禁欲系男神,薄情寡义不近人情身边从未出现过女人,却对她百般呵护倾尽一世温柔。爷爷去世她被赶出家门,被亲人设计陷害,姐姐却与她的男友上床,迫不得已去求他帮忙从此被他宠到无法无天。有天,她两眼泪汪汪的扑进他的怀里,“他们说有我在你身边,你会掉价!”他霸道地含住她的唇,“你就是我的无价之宝!”男人毫无防备的被她推倒在床,“只有这样才能感觉到你是真实存在的。”从此,他帮她虐尽渣男女婊,她帮他驱赶身边的莺莺燕燕。【宠文1V1】
  • 轻坷

    轻坷

    “若我能画一幅绝世山水,你对我笑了,我便留下。若是仍然不能让你动心,我便离开,从此石桥千断,山涛碧月,你爱去的地方都不会有我。”那年,她三岁,他是名动天下的易容先生,医术了得,见她眼神清亮,动了恻隐之心将她带回。遇见他之前,她是一缕异世孤魂,遇见他之后,她想安静受他的庇护。当他为解诅咒,她义无反顾为他赴死。为了他,愿隐姓埋名,没了他,便倾覆天下!
  • 十方术士

    十方术士

    十方术士,十方分身!一方五行,两方六道,三方镇魂,四方天眼,五方五鬼,六方轮回,七方天翼,八方混沌,九方无敌,十方无道!虽为术士,但却契约分身,你以他人为尊,但我却无尊无道。本我分身,何来道,何来术?看我十方术士如何力搅洪荒!
  • 回忆的余温

    回忆的余温

    当今已经红的发紫的tfboys,表面什么事都没有,背后却藏着一段故事。当他们再次遇到她们。。。
  • 君子一剑

    君子一剑

    万年前,一神秘人悄然混入名剑大会,因一块九天玄玉夺得第一。之后万年,接近整个武林人士涌入西湖之畔,攻入藏剑山庄。得九天玄玉者,得天下!只因这句话,整个天下大乱,争斗四起,藏剑山庄为最。藏剑山庄虽是当时四大世家之一,却也经不起整个武林的压迫,可谁也不知道九天玄玉的下落,最后不得已,叶晖带着所有人逃离藏剑山庄,隐姓埋名。整整万年,曾经的恶人谷遗址突然走出一个衣衫破损,面色苍白的少年,呆呆的望着谷口,久久无法平静……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0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0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5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霸道老公:追妻36计

    霸道老公:追妻36计

    坚守一份刻骨铭心,却又不被世俗接受的爱情。需要多大的勇气,月灵会告诉你答案。挺身而出,将自己的最爱保护,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秋生认为是值得的。最爱的人,却是互相伤害最深,原来,最大的羁绊与阻碍,是他们的内心。结束这段虐恋吧!
  • 神秘老公难伺候

    神秘老公难伺候

    结婚一个月,每天晚上,老公固定的程序是:断电、上床、玩恩爱。而她竟然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只是听传言说:他很丑,而且还不温柔。终于,她忍无可忍每晚的无休止,找了个小鲜肉演戏,绯闻满天飞。满心以为老公会跟她离婚,却在那个月黑风高的日子,他没有断电,进了她的房间。她诧异的瞪大双眼,看着眼前这个颜值爆表的男人,“你你你!我老公怎么是你!”“如果你是爱小鲜肉的年轻有活力,那么,今晚让你看看我成熟男人的魅力。”
  • 惑君心:倾世妖娆妃

    惑君心:倾世妖娆妃

    她,21世纪金牌杀手,拥有着微笑死神的称号,遭男友击杀含恨而死。一朝穿越,成为凤府人人喊打的废物。浴火凤凰,涅磐重生,极品废柴变绝世天才。他,神秘的邪王,冷酷邪魅腹黑霸道,唯独屡屡纠缠于她。在这场有趣的游戏中,究竟是谁胜谁败…【紫衿读者群:474491594】
  • 歙州砚谱

    歙州砚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