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943800000015

第15章 随笔·杂记(4)

问:古代禅宗大德,居山之时,则以三条篾、一把锄为清净自活。领众之时,又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为清规;皆与律制相背,是何故耶?答:古代禅宗大德,严净毗尼,宏范三界者,如远公、智者等是也。其次,则舍微细戒,唯护四重;但决不敢自称比丘、不敢轻视律学。唯自愧未能兼修,以为渐德耳。昔有人问寿昌禅师云:佛制比丘不得掘地损伤草木,今何自耕自种?答云:我辈只是悟得佛心,堪传佛意,指示当机,令识心性耳。若以正法格之,仅可称剃发居士,何敢当比丘之名耶?又问:设令今时有能如法行持比丘事者,师将何以视之?答云:设使果有此人,当敬如佛,待以师礼。我辈非不为也,实未能也。又紫柏大师,生平一粥一饭,别无杂食。胁不著席四十余年;犹以未能持微细戒,故终不敢为人授沙弥戒及比丘戒。必不得已则授五戒法耳。嗟乎!从上诸祖,敬视律学如此,岂敢轻之;若轻律者,定属邪见,非真实宗匠也(以上依藕益大师文挈录。)。

上列十章,未依次第;又以匆促撰录,或有文义未妥之处,俟后修正可也。

木轮相《不杀》

轮相有三种差别:

一、能示宿世所作善恶业种差别。(但观善恶种子有无。)

二、观善恶业力强弱。

三、遍示三世受报差别。

一共十轮。书十善十恶之名。一面书善,一面书恶,令使相对。则余两面皆空;故使善恶有现有不现也。

占时用初二:初轮念相应否。(二皆有、不再掷;或再掷。)次轮,唯取前相应者问,不符再掷。

菩萨戒 自誓受,依瑜伽羯磨。(先羯磨,后戒相。)

比丘及比丘尼戒 羯磨同上。(菩萨一,比丘二)年未满,似亦应依前羯磨受;年满时,仍依前羯磨受。

行法

第一、先洒净——增加。(楞严咒绕坛)

礼忏七日后,掷三业。(最好用九个,闭目三掷后再看。)

征辨学律义八则

沙弥戒於师授前,应在僧中作单白羯磨;故前五缘皆同,亦应判为不得。

问:既知未能得比丘戒,应有何妥善之办法耶?答:今据拙见,拟定办法,分为二事:

一劝令礼占察忏仪,求得比丘戒。藕益大师云:末世欲得净戒,舍此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大师即依此法而得比丘戒也。此事易知,今不详述。

二於未得戒以前,为护法心,维持现状,不令断绝。令已受而未得者,学习比丘律。此事颇有疑问。后之辨释,皆约此也。

以上所言二事,第一为根本之办法;第二为维持现状之办法。此二事应同时并行,不可或阙。若唯有第二而无第一,则永远无真实比丘出现。若唯有第一而无第二,则过渡时代之现状不能维持;故须二事同时并行,乃为宜也。

问:非比丘,学比丘律,可有圣教作证耶?将答此问,先须解释非比丘三字。非比丘三类:一约沙弥(此非问者本意所在)。二约已受沙弥、比丘戒,而不如法不得戒者。(问者本意在此。以下答文,皆约此辨释。文中亦有时指前后二类者,为是兼明,非正意也。)三约未曾受沙弥、比丘戒者。答:若欲觅求律中有制未得戒者必须学比丘律之明文,乃不可能之事;但可引文以证非比丘而学比丘律无有贼住之过失。又可引文以证已受比丘戒而不如法不得戒之白衣,虽在僧中闻正式作羯磨者亦不成贼住;依此义判:已受而不如法不得戒之白衣,或亦可以学比丘律。即在僧中闻正式作羯磨者,亦似无大碍也。

问:前云非比丘而学比丘律,无贼住过,有何文以为证耶?答:灵芝律师资持记云:“问:私习秉唱,未具忽闻;及未受前,曾披经律,因读羯磨了知言义,成障戒否(即贼住)?答:准前后文,并论僧中正作,诈窃成障。安有读文而成障戒。古来高僧,多有在俗先披大藏。今时信士,多亦如之;若皆障戒,无乃太急。学者详之。”又羯磨云:“二者,有人不得满数应诃;谓若欲受大戒人。”灵芝律师济缘记释云:“谓沙弥受戒,或曾披律,或复重来,晓达如非。旁无诃者,所为不轻,听自诃止。”曾披律者,既可求受大戒,足证无有贼住过矣。

问:前云已受比丘戒而不如法不得戒之白衣,虽在僧中闻正式作羯磨者亦不成贼住,此言尤足令人骇异。有何明文以为证耶?答:羯磨云:“三者,不得满数不得诃者,……白衣……”。南山律祖疏云:“前十三难,有过障戒。此好白衣,受十具戒,虽并心净,不妨加法参差不成,仍本名故。”今案:我等已受戒而不如法不得戒者,即属此类;虽於僧中闻作羯磨,亦仅判为不得满数不得诃。决不云成贼住难,以无诈窃心故,而云此好白衣也。

问:已受而不得戒之白衣,若闻僧中正式作羯磨而无贼住难者,何以说戒羯磨时遣沙弥出耶?答:灵芝律师资持记云:“说戒遣未具者,恐生轻易,不论障戒;且如大尼亦遣,岂虑障戒耶?”问:既不得沙弥、比丘戒,不堪为人世福田,虚消信施,罪果难逃耶?答:南山律祖行事钞云:“善见:檀越请比丘、沙弥虽未受具,亦入比丘数。涅槃:乃至未受十戒亦得受请。”灵芝律师资持记释云:“论约法同(沙弥),经听形同(出家优婆塞);无非皆为解脱出家,即堪受供”。故知不为解脱出家,虽是比丘,亦应云虚消信施。若为解脱出家,虽优婆塞,亦堪为人世福田。

问:当来真实比丘出现,如法传戒,即皆成为真实比丘,不须复云维持现状。当其时,若有未受比丘戒者,仍可引据前例而先学比丘律耶?答:前文曾云:“为护法心,维持现状不令断绝,令已受而未得者学习比丘律”。因引诸文曲为证明。余盖欲於过渡时代,勉强维持,冀延一线之传也。若当来皆成真实比丘,不须复云维持现状。即应依通途轨则,慎重其事。凡有未受比丘戒者,不须令其辄学律也。岂唯当来,即以现在而论,若未经受戒者,亦不须学。唯有已受戒而不如法不得戒者,仍可令其学律;若如是者,庶几无大过乎?

南山律苑随讲别录

一 余弘律之因缘

初出家时,即读《梵网合注》。续读《灵峰宗论》,乃发起学律之愿。

受戒时,随时参读《传戒正范》及《毗尼事义集要》。

庚申之春,自日本请得古版《南山》《灵芝》三大部,计八十余册。

辛酉之春,始编《戒相表记》,六月第一次草稿乃讫。以后屡经修改,手抄数次。

是年阅藏,得见义净三藏所译《有部律》及《南海寄归内法传》,深为赞叹,谓较旧律为善。故《四分戒相表记》第一二次草稿中,屡引义净之说,以纠正南山。其后自悟轻谤古德,有所未可,遂涂抹之。经多次删改,乃成最后之定本。

以后虽未敢谤毁南山,但於《南山》三大部仍未用心穷研。故即专习《有部律》。二年之中,编《有部犯相摘记》一卷,《自行钞》一卷。

其时徐蔚如居士创刻经处於天津。专刻南山宗律书,费资数万金,历时十余年,乃渐次完成。徐居士始闻余宗有部而轻南山,尝规劝之。以为吾国千余年来承秉南山一宗,今欲弘律,宜仍其旧贯,未可更张。余因是乃有兼学南山之意。尔后此意渐次增进。至辛未二月十五日,乃於佛前发愿,弃舍有部,专学南山。并随力弘扬,以赎昔年轻谤之罪。昔佛灭后九百年,北天竺有无著天亲等兄弟三人,天亲先学小乘而谤大乘。后闻长兄无著示诲,忏悔执小之非,欲断舌谢其罪。无著云:汝既以舌诽谤大乘。更以此舌赞大乘可也。於是天亲遂造五百部大乘论。余今亦尔,愿尽力专学南山律宗,弘扬赞叹,以赎往失。此余由新律家而变为旧律家之因缘,亦即余发愿弘南山宗之因缘也。

二 略述律学之派别

今且依大乘律宗之说。

异说最多 佛灭百年后。第五祖优婆毱多

旧律家传小乘律分五部有二说(新律家云四部) 尊者之下,有五弟子,同时於律藏分五部派别。

(南山三十五岁往学,仅一月即故。)

《八十诵律》 即根本之《律藏》也。如来灭后,结集三藏之时,优婆离尊者於一夏九旬之间,八十番诵出之,故名《八十诵律》。佛灭后百年内唯有此律。

始分二部 佛灭后,结集之时,即有上座部大众部窟内(上座)窟外(大众)之异。但此时犹非宗义之别称。而上座与大众之名,实起於此。逮佛灭后百年,始分宗义为二部,即用昔名而分。五部十八部等,亦即依此而分也。

僧祇 僧祇翻为大众。但即窟内上座部也。(《僧祇律》 者,此根本二部中之窟内上座。因大众之名,通二部故。)

三 四分律宗在中土流传之次第

曹魏时,始译《僧祇戒心》,《四分羯磨》。斯二部,初传洛阳,是为大僧受戒之始也。

(此据南山所传。若约他家传述,汉灵帝以后,北天竺有五沙门,创与此方五人受戒,所诵戒本,即古戒本是也。)

其时比丘尼唯从一众边受。至刘宋文帝时,有西尼来,乃足十数。是为比丘尼於二部中受戒之始也。

姚秦弘始六年至八年,译《十诵律》。

姚秦弘始十二年至十五年,译《四分律》。以上二种,译於关中。

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译《僧祇律》。

刘宋景平元年译《五分律》。以上二种,译於江左。此四种,所译时代略同也。

唐天后久视至睿宗景云时,译《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此律南山未见。

江南岭表,《十诵》先盛。关中(陕西)诸处,多承《僧祇》。《四分》虽译於姚秦,而至元魏孝文时,法聪乃始弘扬。法聪本习《僧祇》,因考受体,遂弘《四分》。五传至智首,智首传於南山,四分一宗乃大盛焉。

《五分》罕有弘通者。南山尝称其文胜,而伤叹也。

《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翻译最为完密。但译布稍后,适在《四分》盛行之时,故未传布。

四 四分南山宗妙义

今所宗者,为四分南山宗。依灵芝诸《记》而修习焉。斯宗妙义,赞莫能穷。今略举之:

(一)创明圆体

灵芝《戒体章》云:问:此与天台圆教为同为异?答:理同说异。何名理同。以下《疏》中,引《法华》文,用《法华》意。立此圆体。但彼教统摄,此局一事。何名说异。今此为明戒体,直取佛意,融前二宗。自得此谈,非谓取彼,但名相滥。是故异也。

此为《南山律》之枢要,最宜穷研。具如《行事钞》、《业疏》及《记》广明。

(二)包含精博

以《四分》为主,兼采他部,具备众长。故《灵芝》云:贯摄两乘,囊包三藏,遗编杂集攒聚成宗。斯宗崛兴,独盛当世。自是九代诸师之作,蔑如无闻。殁后数百年间,沛然莫御。非四依大士垂示像季者,其执能至於此哉!

南山灵芝诸撰述,自宋已后,多佚不传。明季灵峰蕅益大师,宝华三昧见月诸律师等,虽有重兴律宗之意,而诸家撰述佚失,无由承禀。近今三十年来,中土古德佚著乃自东瀛取返,复显於世。盖佚流海外已近千年矣。学者得是希有难逢之宝典,宜如何欢欣而踊跃耶!

同类推荐
  •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静心·舍得·放下之放下

    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净土宗,居功至伟。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株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的所有篇章,都是作者构思原创的,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成书之前,其中的部分篇章,已经在《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佛教文摘》、《报刊文摘》、《格言》、《知音》、《思维与智慧》、《语文报》、《语文周报》以及《201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精选》(苏教版)等报刊教材上广泛传播。毋容置疑,禅是一剂灵丹妙药,救治迷惘失落的心灵。
热门推荐
  • 青春蜜恋

    青春蜜恋

    《青春蜜恋》讲诉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蔬菜六闺蜜:凌萌(白菜)、华琀茜(韭菜)、谢芮(茄子)、蓝若雪(黄瓜)、颜筱(辣椒)、叶韵(莴笋)的早恋的爱情故事充满着喜怒哀乐!描述了闺蜜们的吃货生涯,坚强奋斗的个性,同甘共苦,有福同享的好闺密形象!
  • 一心翼毅

    一心翼毅

    避雷针,此文女穿男,雷着慎入,慎入。一朝醒来,女人变成一个苍白无力帅小伙?随后一个接一个的遇到对自己有意思的男人们?且看小受如何换一种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 牵线木偶

    牵线木偶

    你没有错,只是在拒绝我以后,没有疏远我,让我以为,至少我是特别的;你没有错,只是在拒绝我以后,和我还是朋友,让我认为,至少我是重要的;你没有错…只是不爱我。可是淡淡离愁,爱你不曾后悔。
  • 爱你就要说出来

    爱你就要说出来

    这是一个女追男系列,女主是富商家的千金小姐,因一次舞会对男主一见钟情,自此追爱生涯就开始了......
  • 文乾义作品选(随笔卷)

    文乾义作品选(随笔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返回故乡、短暂者、雪里的树干、帽子、别处的雨声、今天将过去、小木屋、大理石情结、倾听、人类的故事等。
  • 异瞳之鬼兰

    异瞳之鬼兰

    鬼兰苍白的光芒所即之处,便留下藏身黑暗中的鳄鱼撕咬的残渣。一直以为只是一枝诡异至极的花,却忘了自己嗜血的本性!我们,只是相互利用;我们,只是黑夜之王的棋子;我们,只是杀人夺利的工具;我们,没有感情这个奢侈的东西,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这一生,从睁开眼的那一刻,仿佛就预示着灾难的到来……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霸道林总裁的生活

    霸道林总裁的生活

    每个人都在幻想能够成为一个霸道的总裁,可是现实却是如此的悲哀,就让林总裁带你走进梦幻的总裁生活。
  • 最后的千杀者

    最后的千杀者

    死亡蔓延到了每一个角落。全部,所有,一切,通通化为虚寂。也许是上天的玩笑,或者命运的眷顾。总之,他,活下来了。也许带来另一场灾难,但也许,是另一场重生。
  • 重活演绎人生

    重活演绎人生

    伪娱乐爽加软科幻都市文~请耐心看~后面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