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57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最早知道季先生,是在读初中时,当时语文考试试题中,常以季先生的散文为阅读材料。第一次看的散文集是季先生的《病榻杂记》。当时深深为季先生的照片所吸引。那是一张普通老人的脸,然而,那张脸上却写着常人没有的故事。每当看到季先生老年的照片,我都想更多地去了解他一点;而每当我了解他多一点,我都深深被他所打动。

世人常说,他是一位学者,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作家。九十八年的风雨历程,五十多年的卓著成就,一生一世都笔耕不辍。于是人们称季先生为学术泰斗、国宝、国学大师。然而季先生却欣然请辞,句句出于真心,发自肺腑,其谦虚之情,实在让人为之所折服。并非出于一己之偏爱,我觉得季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国宝,他的离去,不仅是学术界的悲伤,文坛的缺失,更是众多人一生的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季先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术家,也是一位敢于说真话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大智大慧的长者。相信很多人都如我一样带着沉重的心情读过《牛棚杂忆》,认真地读过《我这一生》、《风风雨雨一百年》、《谈人生》……翻开每一本书,看到每一张照片,品味季先生的每一句话,都无不感受到他的真诚,他的豁达,他的泰然自若,他的大智大慧……

这位世纪老人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迈过了艰苦贫穷的童年,度过了战争动乱的青年,经历了艰辛飘零的国外求学时代,又遇到了是非不辨的十年浩劫,风风雨雨几十年,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我们看不到他吃苦时的表情,听不到他受辱时的声音,难以想象他一生所经历的困苦与绝境,也无法体味他所忍受的磨折与经历的苦痛。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季先生的顽强不屈与难能可贵。纵然人生百态,大起大落,但是他有他的应对方法。

对于人生,他敢于正视缺憾,他说:“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然而,他仍然保持“承上启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一生中,他有着“须尽便尽,无复多虑”的达观与融通,也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执著与坚定。

对于生活,他“纵浪大化,不喜不惧”。他说:“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工作。”不论是处于青壮年时期,还是到了老年,季先生自始至终都做到“闻鸡起舞”,笔耕不辍,风雨无阻。

对于做人,他保持善心,不丢本心,正如他所说:“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他一生与人为善,问心无愧。其为人正如他笔下的文字,浅显平易,却又充满着大智大慧,无处不显人生之真谛。

对于处世,他要求自己“洞明世事,反求诸躬”,怀有理解、宽容、感恩之心。他也奉劝世人要“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告诉人们,凡事在于一真一忍。

对于人生困顿,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死面前,他笑谈人生,“自古皆有死,何必饮恨而吞声”。困境面前,他忍辱负重,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从宾客盈门到门可罗雀,再成为一个“极可接触者”,一生浮沉,不为所动,仍能游然物外,坚持自己的初心。

对于做学问,他曾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他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认真思考,勇敢创新,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开拓出新的文化道路。

对于名利与荣誉,他居功不傲,再接再厉,淡然处之,一生谦虚。特别是在老年时,季先生自己主动请辞“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和“国宝”三顶桂冠,其谦逊之深,让人折服;其品行之高,让人敬佩。

……

如此泰然,如此真诚。然而,这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却已与世长辞。这对任何一个喜爱他、敬重他的人来说,都是无比沉重的。

悲伤之余,我静静地读起了季先生,慢慢地去追忆他的人生历程,去感知他的苦,去领略他的人生智慧。渐渐发现,不论是他对人生、对做人、对处世等的看法,还是他对做学问、对名利荣辱等的看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智慧。有感于此,于是提起拙笔,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这本书,以期通过对季先生一生思想精髓的细细品读,得到一些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启示,同时也希望将这种感悟与更多的人分享,以期帮助大家收获一份淡然的心境和幸福的人生。

然而,鉴于笔者水平有限,对季先生的人生智慧的品读可能不会那么深刻与全面,在此,还望大家海涵,也请方家指正。

衷心地希望本书能为更多的人打开一扇了解季先生的窗,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从季先生的人生智慧中获得启示,以照亮自己的人生道路。

刘军娣

2012年2月

同类推荐
  • 财富集结号

    财富集结号

    本书揭示了世界富豪如何拥有惊人财富的经验。内容包括:2008年世界新首富“股神”巴菲特:非凡的投资手段;2007年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遍地是金,四处出击等。
  • 李嘉诚给青少年的10条准则

    李嘉诚给青少年的10条准则

    《李嘉诚给青少年的10条准则》一书从十个方面归纳总结了李嘉诚做人做事的准则,可以给青少年朋友带去奋斗的目标和生命的启迪,十条准则包括:理想与求知;勤恳与律己;谦虚与骄傲;思想与智慧;诚信与责任;为人与处世;思维与创新;分享与合作;让利与得利;富贵与博大。
  •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

    《快乐工作》其实是一种心态,心态决定人的视野和成就。如果抱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在风雨之后迎来彩虹;如果悲观消极,哪怕微不足道的一根稻草也足以把自己压垮。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得失,以轻松的心情感受工作中的快乐与不平凡!
  • 生财有门道赚钱有秘招

    生财有门道赚钱有秘招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 感恩生活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 感恩生活

    本书共十章,包括“充实自我的心灵”、“让苦闷随风去”、“人生需要勇气”、“在痛苦中解脱”、“给心灵浇点水”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逆天小仙:仙君,请入怀

    逆天小仙:仙君,请入怀

    古武世家的天才少女沧澜穿越到异世废材丑女身上,被家族当做祭品祭天!相貌丑陋,就能被任意欺凌?资质平庸,就能被肆意打杀?生父不仁,继母不慈,姨娘不善,姐妹不义,兄不友弟不恭!何解?她道:逆我者,杀!辱我者,死!挡我仙道,神魂俱灭!且看她一个劣质灵根的废材是如何踏上崎岖的修仙路,披荆斩棘,成就不朽传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研究

    本文旨在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做出全面的解读。作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对美国文化影响可谓至深至远。本论文在对爱默生的两个核心观念——超灵和自立进行详细解读后,还尝试从对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角度来进一步阐释爱默生的超验主义。
  • 那年王俊凯你是我的梦

    那年王俊凯你是我的梦

    她一个十年的梦,她很高兴,她和他认识了,但是结果……
  • 拳皇梦之极度之炎

    拳皇梦之极度之炎

    将所有的章节修改了一遍,顺便有看了看剧情大概,我越来越忙了,但是却又想再接着写,当初曾说过不太监的,其实我都已经一度想放弃,不过想想,还是准备重新拾起,毕竟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好与赖的可以先放一边,我还是决定坚持,虽然还是不定期更新。
  • 遗物术秘

    遗物术秘

    四千年前,大禹制九鼎以定国,分派九州,由九人分别看管,后这九人纷纷从九鼎内感悟出区别于地球传统‘道法’的新术法,血脉也被鼎改造成了特殊血脉,籍此发展成了九个庞大的家族。这术法初期不及道法,但依旧凭着诡异与多变,以及九个家族的团结,与道教分庭抗礼,在王朝更迭中保持昌盛不灭,为每一任帝王重用。直到秦朝,“秦家”天才子弟秦时月,将九鼎之一融入了体内,炼成本命战斗遗器,将新术法的威力提升到了超越道法的程度,自称新术法为遗物术。秦时月野心强大,手段毒辣,秦家凭他强大起来,为求独霸天下,秦家在秦时月的率领下,向其他八大家族发难,抢夺八鼎,爆发大战·······
  • tfboys之承诺,彩虹

    tfboys之承诺,彩虹

    你说过,当这场雨过后,会跟我一起看彩虹,可我来了,那你呢,我们只剩下眼泪……
  • 重生:废材魂音医

    重生:废材魂音医

    她,暮沂習,乃是神药世家万年不出的的天才药脉,本该有着完美的人生,却遇人不淑招进白眼狼一枚,最后死无全尸。她,暮沂習,与哥哥暮流冰一样闻名遐迩的废物七小姐,本是有些优越的家世,奈何她却是人尽皆知痴傻废材,一朝被退婚,众人嫌之。唯独哥哥生死不弃,百般疼爱。她重生成了她,天赋妖孽,倾城容貌,从此引得世间男女蜂拥而至!废材?白痴?遭到姐姐和家人唾弃的她,丫鬟欺压她,看她如何扮猪吃老虎!欺吾者,吾必还之!
  • 追逐的年少时光

    追逐的年少时光

    初恋是美好的,17的我们有多少幻想着长大的自己可以跟自己的初恋结婚,可是等到我们长大之后,我们才发现,原来,初恋是用来回忆的!
  • 天命说

    天命说

    天下人分十二命格,在每命格之上,称命宫之人。天下,每将逢大变,世上便会出现十二命宫之人。命宫之人各安其位,决定着全天下的走向...人世茫茫,历世沧桑。慈悲怀世,仁医济世。七情六欲,苦提自食。缘生渡尽,世世穷乞。云云万象,一念泯忘。太世混沌,盲识开卷。阴阳浮屠,人鬼途殊。青史资鉴,录世衰盛。成王败寇,百令诸侯。未卜先知,异象化生。离合创界,九分异数。十方镜塔,引渡天下。
  • 修炼者高校

    修炼者高校

    陆洲在接到一份正常的二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又接到了一份超出想象的“录取通知书”,如果是你,会选择前者还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