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7100000003

第3章 大放光明后怎么修

大家打坐的时候,闭起眼睛,眼前都是一片无明(即黑暗)。如果身心稍有点定力,就可以突破眼前的无明。突破了无明的人,行、住、坐、卧,眼前都是一片光亮。通俗一点讲,就是内在灵性的力量苏醒了。

用“五阴”来划分,这是处在“色阴”中,还未走出色阴。如果能从光明中走出来,就突破了色阴。突破色阴的人通常会达到色空不二,对眼前的人、事、物、理不会执著。有,如同没有,所谓的“目空一切”。但是,修行人往往会长期住在这种大光明中。

如果用“五浊”的理论来对照,此时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劫浊”,也就是不会再受三大阿僧祇劫的轮回了。但是,只有突破了“五阴”,才能彻底超越“五浊恶世”。所谓“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所谓“五浊”,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处在色阴里还谈不上开智慧,只有突破五阴后,智慧才会打开。处在色阴里的人还会有颠倒梦想。因为他还没有突破身心的感受。许多人处在这种大光明中,不知道如何修。晚上演三师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他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此时他就处在这个境界中。

现在我们把眼睛闭起来,额头里面一定是一片漆黑。如果你自性的光明产生了,你睁眼闭眼,额头里面都是一片光亮。继续修下去,你就能在这个光明藏里看清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如果这时候你不知道如何用功,虽然处在光明藏里,你仍然看不清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也就是你没有把“觉知”培养出来,对生死仍然做不了主。所谓的“做主”,就是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每一个念头。

在修行的境界中,首先要突破的就是眼前的无明。有的人眼前的无明虽然没有突破,但理上能明白一些。也有的人凭着自己的毅力,投入很多时间修炼,也能突破眼前的无明(即现大光明)。但对修行的理论仍不通达。

道宣律师在终南山修道的时候,还没有得道,只是凭着自己坚定的道心,就已经感得天人为他送饭。他当时的境界是睁眼闭眼都感到眼前一片光明。可是他无法从这种光明中走出来。也就是说他被光明包围着,无法跳到“光明”之外。

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往往杂念比较少,最不愿意接触人、事、物、理。一旦接触,就会心烦意乱,眼前的光明就容易被破坏。因此,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都不愿意出来做事,他无法把自己训练到做事的时候心不散乱,光明也同样出现。

当年道宣律师处在这种境界中时,窥基大师去接引他,这也是他的因缘成熟了。窥基大师是阿罗汉再来,一见到道宣律师就告诉他,他现在的境界是在“色阴”区里。意思是不值一提,还没有入门,不要执著在这种境界中。当时道宣律师误以为处在光明藏里就可以超越生死了。也可以说如果他一直处在光明藏中不出来,黑白无常、阎罗王是抓不住他的。但是只要他走出光明藏,一起心动念,阎罗王就能抓住他。

但是,作为一位大菩萨,他绝对不会长期处在这种光明藏中,不出去度众生。鉴于道宣律师的这种状态,窥基大师只好把他的茅篷烧了,逼他下山。如果他一个人长期住在山上,处在清净中,就无法提起正念,看清自己的妄念。当茅篷被烧掉之后,他就走出山林,到红尘中去接触众生,讲经说法了。

在接触众生的过程中,由于众生带着种种的愿望和要求去烦扰他,这时候他才能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才从光明中走了出来。如果没有众生烦扰他,他会提不起正念,每天处在光明中,既不昏沉,也不散乱,当然也不会进步。这种状态说清醒,又不是非常清醒。而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会让自己始终处于这种境界中不用功,而会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

学佛入门的第一块敲门砖,就是要用来敲破无明,让自己内在的光芒闪耀出来。用道家和密宗的标准来衡量,处在这种境界中的人,身心已经和合畅通了,身体上的一些小毛病完全可以不治而愈。

这样的人到临命终时,可以随着自己眼前的光明进入色界天。佛陀把娑婆世界分成三个层次:欲界、色界、无色界。当突破色界,进入无色界,眼前又是一片黑暗。但这时候的黑暗实际上是一种力量,是阳极生阴所致。也就是说亮到极点时,就会出现黑暗;黑暗到极点时,又会出现光明。这样反复数次之后,眼前就是一种清醒、灵明、常寂的状态,既非黑暗,也非光明。一个游丝般的杂念出现都会感觉到,看得清清楚楚。

处于这种境界中的人应该多接触事物,借此看清自己内心的反应。若不接触事物,会误以为自己身心很宁静。接触事物多了,眼前的光明会自然消失。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大胆地去体验,下一步就会“白云绕山转,青山永不动”!当这种境界出现时,勉强来说,生死已经能做主了,但还没有入佛位。

眼前的光明出现时,阿赖耶识的宝库并没有打开,八识心田里的习气仍然没有消除,过去所学的东西还无法调出来让今生受用。如果大家眼前的光明还没有修出来,同样可以借助外界的人、事、物、理,包括最琐碎事情,来体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譬如当别人对你无理取闹时,你要观察自己的心是如何反应的。当遇到令人高兴的事情时,你也要看此时自己的心会如何反应。

“光亮”是一种现象。既然是现象,就是有为法。既然是有为法,就有生灭。一个得道的圣人,他的身心永远都处于常寂光中,处于清醒、灵明、觉知的状态里。何为“常寂光”?就是无相之光——既不黑暗,也不光亮。

过去祖师大德在拿香板打人、骂人的时候,他们的觉知仍然如如不动!而常人一做事,觉知就丢了。打坐时还勉强能保持觉知,一下座,觉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临终不被境转,做得了主,靠的是觉知。平时不被顺境、逆境所转,靠的还是觉知。

最高境界不是刻意的觉知,而是全然的觉知。比如砍树,人是觉知,斧头是觉知,木头也是觉知,一切都是觉知,变成一个大的觉知。

大家静坐的时候,能否听见自己的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呼吸声和脉搏的震动是否也能听到?听不到,说明你的心还没有静下来,还没有从外入内,还是处于散乱、颠倒中。

修行的层次一个比一个难突破,最难突破的是“色阴”。因为是第一次,没有突破的经验。如果能突破第一层的色阴,自然就掌握了规律,再突破后面的受、想、行、识就容易了。

过去许多祖师大德几十年都处在这种光明里走不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出茅篷,不再打坐。也就是不再以“坐”为禅,而是以“行、住、卧”为禅。古人讲行、住、坐、卧都可以禅、都是禅、都在禅。可是现在许多修行人都进入一个误区,只会在“坐”中修禅,不会在“行、住、卧”三方面修禅。而想突破眼前的光明,走出光明状态,必须在其他三方面修炼。

去年冬天从江西来了一个沙弥,他说他打坐时处于万里晴空的状态中,问我下一步该如何做。他不像有些修行人那样,随时随地都处于万里晴空的状态中,即便睡觉也是如此,根本不需要打坐。而他只是打坐时才处于这种状态中,往那里一坐,念头自然消失。因此无法进步,当然也不会退步。

这时候如果告诉他故意生起一个念头,他很快就会从“万里晴空”的状态里走出来。过去在禅堂里,当那些老禅师发现有人出现这种状态时,就会用香板把他赶出禅堂,让他到外面去做事。即便不让他做事,也不会让他再打坐,而会让他去跑香,去绕佛。

如果眼前的光明一去不复返,说明还要重新做功夫。正常情况下,出现“光明”的人,自己的起心动念已经可以把握一部分了。

有个信徒问我何为“河住江翻”,我回答说:“不知道!”他不懂,我告诉他,他还是不懂。如果我告诉他:“乾坤颠倒”即是“河住江翻”!他就会接着问:何为“乾坤颠倒”?因为他没有这个体验,你怎么给他解释,让他想象,他都不懂,都无法想象。

就像一个没有当过国家主席的人,你让他想象一下当国家主席的压力,他根本无法想象。他只能用自己的头脑去想。但是他的想象根本无法达到国家主席的境界,因此他也就无法感受国家主席的心态。

又如一个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你让她想象生孩子有多痛苦,她根本无法想象。因为那是一种切身的感受,是要用身心去经历和体验的,而不是用头脑去理解。悟境有两种,一种靠感悟,另一种需要体验,也就是感受。感受和感悟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记得有人问过我:“明心见性以后怎么修行?”我把他“混账”了一顿!如果有人问你们明心见性以后怎么修行,你们怎么回答?

如果我回答:先熄灭你内在的贪、嗔、痴。当你真的明心见性了,再来问我,我再告诉你。假如有一天他真的明心见性了,他就已经证得了“无师智”,自然不问自通,这时候他就明白自己当初问了一个多么幼稚的问题。既然他知道用什么方法达到明心见性,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何继续往前走呢?既然他走进了东华寺的大门,怎么可能找不到大雄宝殿呢?既然知道前面的功夫怎么用,怎么可能不知道后面的功夫怎么用呢?

将来你们出去以后,也会经常碰到这类问题。有的人可能会问你:省长怎么当?凡是当省长的,都是从县长、市长慢慢升上去的,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学会了处理行政事务,怎么不会当省长呢?修行人问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如何去除自己内在的贪、嗔、痴和各种妄念?可是有的人一上来就问:明心见性以后怎么修?如果是问如何明心见性,还勉强说得过去。

今天晚上觉西师说他在做事的时候,无法保持一心不乱。如果你真的用心去做事,譬如锄草的时候,整颗心都集中在锄头上、草上、地上,这不就是一心不乱吗?如果你很散乱,锄头就会挖偏,把庄稼苗给挖掉。你能每一锄都挖中,这本身就是一心不乱。你在地里劳动,心就要在地里。如果你的心跑到厨房去了,就叫“散乱”。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这就叫“同一体”,也叫“不二”。这是修行人首先要做到的。

现在大家坐在观音洞里,心就要放在洞里,不要考虑其他事情。如果你人坐在洞里,心还在考虑其他事情,今晚你的静坐就没有收获。要想一心多用,先要达到一心一意。达到一心一意以后,才能一心多用。

演三师,针对你目前的境界,你会不会用功?(答……)你的认识是正确的,一个修行人必须这样。当你种菜的时候,就不要想着打坐;当你打坐的时候,就不要想着种菜。只有这样,你才能入道。除此,没有第二个办法!

拜佛的时候就不要想着打坐,打坐的时候就不要想着拜佛。你只要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就是在道中,不需要刻意去寻道。可是当我们做事的时候,事情是千变万化的,这时候我们就应该观察自己的心态是否也跟着在变。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当别人给我们好脸色的时候,我们要体察自己的心是如何反应的;当别人跟我们过不去的时候,我们也要看自己的心如何反应。

实际上来到我们面前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是来帮助我们修炼,帮助我们磨练这颗心的。我每天接触这么多人、这么多事,你们可能会问我还记得谁,还记得什么事,我可以告诉你们:什么都不记得。如果十天才接触一个人,这个人就会在脑子里停留很久。如果一天接触十个人,结果一天下来,一个也记不得。

你想达到“无住、无停、无记”,就必须出去面对六尘。也就是面对色、声、香、味、触,再加上种种琐碎的事情(即法尘)。六尘接触多了,你自然能达到无住、无停、无记。可是一旦需要的时候,你所接触过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又都能调出来。实际上这种反应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曾经接触了很多人,过后都忘了。几年后突然见到某个人,还能回忆起来。

但常人不是如此,他们是需要的时候调不出来,不需要的时候,又经常从脑子里冒出来。这是因为散乱造成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定中,他经历过的每一件事,当不需要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当需要的时候,自然会出现,而不是通过头脑思维把它想出来。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热门推荐
  • 无头骑士见闻录

    无头骑士见闻录

    这是一个有趣的里世界,有逗比的狼人,病娇的吸血鬼,吃货的幽灵...等等等等,但是我写不写的到就不知道了--这就是个坑,各种人物乱入请注意--ps:主角不是单纯的无头骑士,还有死亡骑士的能力,这个补丁先打了--
  • 仙笔录

    仙笔录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间修炼宗门为地位相争,正魔各派更是势如水火。凡间王朝兴起兴灭,庙堂换了一座又一座。人间人本该自管人间事,奈何,天要管人间,而人间最大的敌人是天,人间本该同仇敌忾,与天相斗,独管人间。林枫,被灭门的将军世子,入修行界,又转入庙堂,开启自己的人间之旅,在人间,而敢于同天作战,天不容他,他便不容天,汇集人间之力与天作战,且看他如何破了高高在上的仙笔录。
  • 追女神器

    追女神器

    我是李子轩,外表冷漠但是内心狂热,身边也从来不乏莺莺燕燕,可我始终都学不会如何追求她们。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了追女36计。一招鲜吃遍天,感觉就是这样的奇妙,每天都有所期待,在36计的帮助下,我终于踏上了艰难的追女旅程。
  • 无相冥圣

    无相冥圣

    一个修真界的小城,一个从天才到废物的小人物。他本有天纵体质,却被一颗魔心毁得一塌糊涂。他拜心为师,凭借着自己实力,不断改造体质。使他拥有了最强的天灭霸体,神秘强大的冰封神瞳。天才、妖孽、天纵奇才,绝世老者,通通一拳轰下!论肉身,他,傲视天下。论仙术,他,唯我独尊!他,冥圣!叶生!
  • 腹黑娇妻:老公,战么

    腹黑娇妻:老公,战么

    她是全球通缉的罪犯特工。一朝死而复生,却嫁给富可敌国的暗夜总裁。他说她手黑,不配当他的妻子。她说他心黑,丢人是她的老公。恰逢月黑风高,她手拿匕首,媚笑说“正好杀人灭迹。”他邪魅一笑,“黑灯瞎火,老婆大人不觉得更适合肉搏吗?”“唔……”
  • 我养鬼的时光

    我养鬼的时光

    无意间开了阴阳眼,碰到种种怪事,无奈只得拜师,遇到许多事情大难不死,是自身的原因?还是......一切请锁定《我养鬼的时光!》
  • 王俊凯,永别吧

    王俊凯,永别吧

    因为一次事故,造成了一系列的伤害——对一个比他小得多的女孩。嗯,是她,一个深不可测的女人。女人天天计算着他,每一次对他的伤害,一次比一次深。她什么都算尽了,可是……可是最终她仍然算少了……
  • 鬼王的甜心妻

    鬼王的甜心妻

    从小见鬼也就算了,眼前这个不知道死了多久的老鬼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怎么到处都是鬼啊……“你是我的妻,生是我的人,死的话那正好你和我就可以一直生活在一起了!”“你,你……我早晚找个道士收了你!”“你这么无法无天你的家人知道吗!”“我宠的,谁敢有意见!”见鬼女孩与自家鬼夫见鬼日常……
  • 画葬

    画葬

    简介:时光画了一幅画,画中葬了花。握不住的沙终也不舍扬了它,被岁月掩埋的秘密能否在后来的风中极致绽放,爱恨纠缠不休终究会负痴情人,流年轻颤,不如缄默。
  • 第十九狱

    第十九狱

    讲述了牛子悲惨可怜的一生,并最终选择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