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800000075

第75章 理学纲要(27)

宋儒自谓于二氏之学颇深,故能入其室而操其戈。后之议理学家者,则又谓周、程、张、朱等,其初皆与二氏有交涉,故其说实不免于儒其貌而释老其心。(叶水心之论即如此。水心《习学记言》云:“程氏答张氏论定性,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当在外时,何者在内?天地普万物而无心,圣人顺万事而无情;扩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有为为应迹,明觉为自然;内外两忘;无事则定,定则明;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皆老佛语也。程张攻击老佛,然尽用其学而不自知。”又谓周、张、二程,无极、太极、动静、形气、聚散等,为以佛说与佛辩。〇晁以道谓谦溪师事鹤林寺僧寿涯,得“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之偈。《性学指要》谓濂溪初与东林总游。久之,无所入。总教之静坐。月余,忽有得。以诗呈曰:“书堂兀坐万机休,日煖风和草自幽。谁道两千年远事,而今只在眼睛头。”总肯,即与结青松社游。则濂溪早年,确与二氏有交涉,无怪其《太极图》之取资于彼也。至张子、朱子等之出入二氏,则更事实确凿,无待考证矣)至于邵子之被斥以道家,陆王之见疑于佛学,则更不俟深论矣。然宋明儒者,于二氏之学,入之实不深。故其所诘难,多不中理。焦澹园谓“伯淳未究佛乘,故其掊击之言,率揣摩而不得其当。大似听讼者,两造未具,而亿决其是非;臧证未形,而县拟其罪案。”斯言得之。“改头换面”,实非理学家所能也(宗杲教张子韶,谓“既得把柄,开道之际,当改头换面,随宜说法”,即使为阳儒阴释之论也。子韶,名九成,钱塘人。自号横浦居士,又称无垢居土。龟山弟子。朱子辟之,以为洪水猛兽)。

老、释相较,释氏之说,远较老氏为高。理学家虽以二氏并称,实则其所辟者,十九在释氏也。儒家辟佛之说,为宋儒所称者,为韩退之之《原道》。其说实极粗浅。宋初辟佛者,有石介之《中国论》,欧阳修之《本论》,亦《原道》之类耳。稍进而其说乃精。

宋儒辟佛第一要语,为程子之“吾儒本天,异端本心”。为所谓天者,即天地万物之定理。谓宇宙间一切皆有定则,为人所当遵守而不逾。释氏惟任其心之所见,则一切无定。故以知识言,则不能明理;以制行论,遂至猖狂妄行也。张子谓释氏“不能穷理,故不能尽理”,意亦同此。其实天下无不明事理,可成学问者。释氏之注重一心,乃将人类一切罪恶,加以穷究,谓其根源皆出于心耳。能所二者,不能相离。承认有我,即不啻承认有物;承认有物,亦不啻承认有我矣。理学家谓“吾儒知有理,故其言心也,从至变之中而得其不变者。释氏但见流行之体。”未免以禅宗之流失,概佛教之本来也。

又谓:“释氏有敬以直外,无义以方外。”(亦明道之言)案佛氏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更进而言之,则有六波罗蜜。凡可以饶益有情者,善巧方便,无所不为。戒律之严,尤为他教所莫比。安得谓无制行之义邪?

延平云:“吾儒异于异端者,理一而分殊也。理不患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朱子曰:“理一,体也。分殊,用也。”盖谓释氏有仁而无义也。然冤亲平等,乃以究极之义言之。至于应事,则释氏亦有种种方便,曲尽其妙。试读《华严》之五十三参可知。正不得谓有仁,而无义也。况理不患不一,所难者分殊,语亦有病。此则阳明之心学,足以正之矣。

有以善为吾心所本有,疑释氏一切空之,遂并善而欲空之者。明道谓其“直欲和这些秉彝,都消铄得尽”是也。然善者心之本体,正空无一物之谓(如鉴之明),若先有世间之所谓善者,杂乎其中(如鉴中美景),则眼中金屑矣。心学家谓心体本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皆自此空体流出,颇得佛意。空者,空其欲障。四端即心之本体。非本体为一物,而四端别为一物,藏于其中也。然则秉彝安可消铄尽邪?秉彝而消铄尽,则并明道所谓佛所欲见之心性而无之矣。(明道曰:“彼所谓识心见性也。若存心养性一段事,则无矣。”)何也?秉彝即心性也。

有谓二氏专从生死起念,不离乎贪生畏死之情者。案后世所谓道教,实古之神仙家。神仙家专求长生,冀享世间之快乐,宋儒辟之是也。然此实不直一辟。至于真道家及佛氏,则了无贪生畏死之念。世末有浅至贪生畏死,犹能成为学,成为教者。此亦不足辩也。宋儒之说,乃睹世俗信奉二氏者,皆不离乎贪生畏死之念,遂以此咎二氏耳。亦可见其于二氏之学,入之实不深矣。

或谓佛氏专从事于一心,久之,见其昭昭灵灵,如有一物,遂以此为心之本体,得此则天地万物虽坏,而此不坏;幻身虽亡,而此不亡。又或静久,精神光彩,其中了无一物,遂以为真空。此皆禅宗之末失。宋时佛教,诸宗皆衰,惟禅宗独盛。故宋儒辟佛,多指禅宗言之。后之理学家,不加深察,遂谓佛教仅如此耳。其实禅宗不足概佛教之全;禅宗之流失,即彼亦以为魔道也。

张子曰:“若谓虚能生气,则虚无穷,气有限,体用殊绝,入老氏有生于无自然之论。”老氏说果如此,张子辟之,诚为得当。然老子所谓“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者,即庄子“有不能以无为有”之说。谓天下万物,彼不能为此之原因,此亦不能为彼之原因,故不得不归之于无。无犹言不可知,正认识论之精义也。又有谓我之所谓无为,乃无私意造作,彼则真入于无为者。此则《道德五千言》俱在,其余道家之言亦俱在,稍一披览,即可知其所谓无为者,果系一事不为,抑系无私意造作。亦不俟辩也。

理学家之辟二氏,多属误会之谈。然其说仍有极精者。不能以其于二氏之说,有所误会,遂概斥为不足道也。今试引数事如下:

或谓明道:“释氏地狱之类,皆是为下根人设,怖会为善。”曰:“至诚贯天地,人尚有不化,岂有立伪教而人可化乎?”或问阳明:“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究其极致,亦见得圣人上一截,然非入道正路。”阳明曰:“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一截?”明道论神教不能普行之理甚精。盖凡神教,虽亦见得究极之理,终不免有许多诱人之说。究极之理真,诱人之说则伪。一时虽借此诱人,久之,其遭人掊击者,即在于此。此亦可见说非真理,终不能立也。阳明之说,尤觉简易直截,独标真谛。

阳明曰:“仙释说道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道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善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加这一些子意思,便不是虚无的本色,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思。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发用流行中,又何尝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障碍?”案神仙家不足论。阳明谓佛氏亦有所著,亦非真知佛说之谈。然所说之理则甚精。真空妙有,原系一事。必知此义,乃不致以空为障也。

梨洲曰:“佛氏从生死起念,只是一个自为。其发愿度众生,亦即一个为人。何曾离得杨墨科臼?岂惟佛氏?自科举之学兴,儒门哪一件不是自为为人?自古至今,只有杨墨之害,更无他害。”案谓佛氏从生死起念,前已辨之。其发愿度人,则正所谓秉彝之不容已。儒家力争性为善而非空,正是此意;不得转以此病释氏也。然梨洲辟佛虽非是,而其将一切恶,悉归到为人为己上,见得至善惟有一点,更移动分寸不得,则其说甚精。

凡教总不能无迷信之谈,此乃借以牖世,本非教中精义。得其义,弃作筌蹄可矣。佛说来自天竺,彼土之人,好骛遐想,说尤恢诡。此亦非佛说精义所在也。而此土之人,或竟信以为真,则堕入迷信矣。温公不信佛,曰:“其微言不能出吾书,其诞者吾不信也。”佛说之诞,乃其兴于天竺使然,不足为佛病;然论佛说而能及此,却可扫除许多障碍也。

朱子《释氏论》曰:“佛之所生,去中国绝远。其书来者,文字音读,皆累数译而后通。而其所谓禅者,则又出于口耳之传,而无文字之可据。以故人人得窜其说以附益之,而不复有所考验。今其所以或可见者,独赖其割裂装缀之迹,犹有隐然于文字之间,而不可掩者耳。盖凡佛之书,其始来者,如《四十二章》《遗教》《法华》《金刚》《光明》之类。其所言者,不过清虚缘业之论,神通变见之术而已。及其中间为其学者,如惠远、僧肇之流,乃稍窃《列》《庄》之言,以相之;然尚未敢以为出于佛之口也。及其久而耻于假借,则遂显然窃取其意,而文以浮屠之言。如《楞严》所谓自闻,即《庄子》之意;而《圆觉》所谓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列子》所谓精神入其门,骨骸及其根,我尚何存者也。凡若此类,不胜枚举。然其说皆萃于书首,其玄妙无以继之,然后佛之本真乃见。如结坛、诵咒、二十五轮之类,以至于大力金刚、吉盘荼鬼之属,则其粗鄙俗恶之状,较之首章重玄极妙之旨,盖水火之不相入矣。至于禅者之言,则其始也,盖亦出于晋宋清谈论议之余习,而稍务反求静养以默证之。或能颇出神怪,以玄流俗而已。如一叶五花之谶,只履西归之说,虽未必实有其事,然亦可见当时所尚者,止于如此也。其后传之既久,聪明才智之士,或颇出于其间,而自觉其陋。于是更出己意,益求前人之所不及者,以阴佐之,而尽讳其怪幻鄙俚之谈。于是其说一旦超然,真若出乎道德性命之上;而惑之者,遂以为果非尧、舜、周、孔之所能及矣。然其虚夸诡诞之情,淫巧儇浮之态,展转相高,日以益盛,则又反不若其初时清闲静默之说,犹为彼善于此也。”(《语类》:“宋景文《唐书赞》,说佛多是华人之谲诞者,攘庄周、列御寇之说佐其高,此说甚好。如欧阳公只说个礼法,程子又只说自家义理,皆不见他正赃。佛家先偷《列子》。《列子》说耳目口鼻心体处有六件,佛家便有六根。又三之为十八戒。初间只有《四十二章经》,无恁地多。到东晋,便有谈议,如今之讲师,做一篇议总说之。到后来,谈议厌了,达磨便入来,只静坐。于中稍有受用处,人又都向此。今则文字极多,大概皆是后来中国人以《列》《庄》说自文,夹插其间,都没理会了”)案佛说有大小乘,其来有早晚。其经有真伪,译有善否,又有意译、直译之殊:直译者或能传其说之真,意译者则不免搀以此方之语。若以为学术而研究之,其中应考校处甚多。朱子所论,虽未尽当。(如不知《列子》系伪书,窃佛说;反以为佛窃《列子》之类)然能见及此中罅隙,要不可谓非善读书者。自汉学之兴,群诋宋儒为空疏武断。其实宋儒如朱子,即读书极博之人。此外博洽者尚多。其勇于怀疑,善于得闲,尤非汉唐及清儒所及。清代考证之学,实亦自宋儒开其源(如朱子疑《古文尚书》、吴棫发明古韵等,皆是),特未竟其业耳。此说甚长,当别专论,乃能尽之。此篇不能详也。

理学自创始迄今几千年,信从者固多,攻击者亦不少。综所攻击,不外两端:一病其空虚无用,一以为不近人情而已。前说可以清之颜习斋为代表,后说可以戴东原为代表。然二家所攻,实皆理学末流之弊。至于理学之真,则自有其卓然不可没者。予旧有《订戴》一篇,今附录于后,以见戴氏之说之所由来,及其当否。今更略评颜氏之说如下。

同类推荐
  • 嘉典

    嘉典

    本书由十三章组成,分别介绍了我国各大节日的庆典的由来,风俗习惯,以及如何策划和操作。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四川人的安逸生活

    外地人说四川人“不成器”,因为老子说“君子不器”。这是四川到道家文化与中原儒家文化的迥异之处。他们也爱自由,诚如裴多菲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四川人并不是默默无闻的,试看当今文化界、娱乐界乃至企业界,哪里没有四川人的身影。
  • 罗婺历史与文化

    罗婺历史与文化

    本书阐述了云南武定地区古代罗婺部的兴起和发展,探寻罗婺文化的源头、探讨武定地区土司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后提出了武定地区彝族文化为主的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对罗婺文化的界定。
  •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

    《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是一部关于甘肃历史文化特色及其发展的专题性研究论著。《甘肃文化传承与发展述论》共分四个专题。每个专题又针对不同的特色及方向,对所研究的文化资源进行了重点的介绍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该历史文化资源对甘肃近现代文化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璃越

    璃越

    陌生的城市中,我寻了他两年,终于在人海之中寻得了他,只是花不再是花,光不再是光,他不再是他。——阿越,我寻了你五年,为什么让我找到的灰色的你?——阿越,你是我世界的光,唯一的光,所以我不会让你消失。——阿越,别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泣,我在你身边。——阿越,上辈子,你是我的所有,这辈子,我来做你的依靠可好?
  • 混沌剑法

    混沌剑法

    张梦星少年使剑高手,获得《太极剑谱》,醒悟“混沌心经”穿越奇遇剑魂,自创“混沌剑经”,修成极剑天兵,抗击列强入侵,大战东洋龟(鬼)子,血肉筑成长城,力战至尊强者,杀上仙路大道。
  • 哪里有彩虹告诉我

    哪里有彩虹告诉我

    多年前,年少无知。“折完一千零一只千纸鹤你就真的能实现我的愿望吗?”“嗯。”多年后,长大成人。“你骗我,我都已经折了这么多次了。”他抱着她说“我爱你”,她泪流满面。轻轻拉开的距离不是放手而是生与死。如果能再来一次,她一定会和他说很多很多次——“我爱你。”
  • 调教高冷魔君之宿命

    调教高冷魔君之宿命

    她,本是21世纪【碧落】的腹黑特工;他,乃为无尽大陆【禁天】的高冷魔君;宿命让他们相识相知,相交相爱;上穷碧落下黄泉,卿与君携手天下。且看北辰晋儿如何在无尽大陆玩的风生水起,如何将高冷魔君调教成乖乖妻奴。【新书请多多指教;喜欢请多多推荐哦!】
  • 反盗版环境规划框架

    反盗版环境规划框架

    逆天少年穿越到神武大陆,偶然开启神秘系统。经脉尽费,体质废材?吃最贵丹药,炼最强功法!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未婚妻子还退婚?系统奖励无敌魅力值一枚,万千少女自动揽入怀!
  • 《迷城—创世》

    《迷城—创世》

    探天地之秘,寻虚世之衰,阴阳无常,天象变化,迷城之谜,渐渐拉开序幕
  • 一压定禽:总裁太粗鲁

    一压定禽:总裁太粗鲁

    送花,送礼物,最后直接升级送钱——这是高冷的莫少爷追女人的方式。人家不领情,他直接夜夜闯香闺。第一夜,他强吻。第七夜,直接升级一块睡。第十一夜,床都塌了……她是人生的赢家,收获了一个全世界最强最帅的男人。他是对她百般宠溺的大男人。她是对他千捣万蛋的小女人。听说,她是他舍不得骂,手下不了打的小妻子。听说,他每天纡尊降贵接她上下班。听说,他……
  • 奇葩修仙卑劣少

    奇葩修仙卑劣少

    什么为帝为皇,横扫九天十地,本书只有一个无耻下流,龌蹉腹黑的卑劣少。别人同阶无敌越阶挑战,本书主角只有同阶垫底,越阶战渣!
  • 小兵拯救大世界

    小兵拯救大世界

    当世界末日来临,谁来拯救世界?屌丝?2B?宅男?高富帅?白富美?扯犊子吧,当然是军人!作为一名即将退伍的士兵,正准备重新回归社会大展宏图,怎料世界风云突变,一场不为人知的毁灭性病毒在24小时内感染传播至全世界,70亿人和无数动物变成了毫无人性的嗜血丧尸!地狱的恶魔!怪兽!
  • 大裕皇朝

    大裕皇朝

    自古英豪鲜巾帼,来得却可振乾坤。红尘滚滚九十载,便看风云若似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