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95800000053

第53章 理学纲要(5)

朱门之著者,有蔡西山父子(蔡元定,字季通,建之建阳人。居西山。子沈,字仲默),其律历象数之学,足补师门之缺。勉斋(黄干,字直卿,闽县人)以爱婿为上座,实能总持朱子之学。勉斋殁而后异说兴,犹孔门七十子丧而大义乖矣。勉斋之学,一传而为金华(何基,字子恭,金华人。居金华山,学者称金华先生),再传而为鲁斋(王柏,字会之,金华人)、白云(许谦,字益之,金华人。学者称白云先生)、仁山(金履祥,字吉父,兰溪人。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双峰(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余干人。筑石洞书院,前有两峰,因号双峰),皆卓有声光。辅汉卿(辅广,字汉卿,号潜庵,崇德人)学于朱子,兼受学于成公,其传为魏鹤山(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筑室白鹤山下,学者称鹤山先生)。詹元善(詹体仁,字元善,浦城人)亦学于朱子,其传为真西山(真德秀,字景元,后更曰希元,建之浦城人),皆宋末名儒。詹氏再传,辅氏四传而得黄东发(黄震,字东发,慈溪人。学者称于越先生。东发学于余端臣及王壄。野学于詹元善。端臣学于韩性。性,字明善,私谥曰庄节先生。性之学,出自其父翼甫。翼甫,字灼斋,会稽人。辅汉卿之弟子也),则体大思精,又非其师所能逮矣。此朱学之在南者也。其衍于北者,始于赵江汉。(赵复,字仁甫,德安人。学者称江汉先生。元屠德安,姚枢在军前,以归,教授于燕,北方始知有程朱之学)姚枢(字公茂,柳城人。后徙洛阳。〇枢从子燧,字端甫,学于许衡)、许衡(字仲平,河内人。学者称鲁斋先生)、郝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刘因(字梦吉,雄州容城人。学者称静修先生),皆出其门。朱学自宋理宗时,得朝廷表彰;元延祐科举,又用其法,遂如日中天矣。

洛学明道、伊川,性质本有区别。学于其门者,亦因性之所近,所得各有不同。故龟山之后为朱,而上蔡、信伯,遂启象山之绪。(朱子谓上蔡“说仁说觉,分明是禅”。又谓“今人说道,爱从高妙处说,自上蔡已如此”。又云:“上蔡之说,一转而为张子韶。子韶一转而为陆子静。”案上蔡近乎刚,龟山近乎柔。朱子谓“上蔡之言,多踔厉风发;龟山之言,多优柔平缓”是也。王苹,字信伯。世居福之福清,父徙吴。师伊川。龟山最称许之。全谢山曰:“象山之学,本无所承。东发以为遥出上蔡,予以为兼出信伯。”案信伯尝奏高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若合符节。非传圣人之道,传其心也。非传圣人之心,传己之心也。己之心,无异圣人之心,万善皆备。欲传尧、舜以来之道,扩充此心焉耳。”可见其学之一斑)金溪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与朱学双峰并峙。(象山兄弟六人:长九思,字子疆。次九叙,字子仪。次九皋,字子昭,号庸斋。次九韶,字子美,讲学梭山,号梭山居士。次九龄,字子寿,学者称复斋先生。次九渊,字子静,号存斋,结庐象山,学者称象山先生)传陆学者,为明州四先生。(舒沈,字元质,一字元宾,奉化人。沈焕,字叔晦,定海人。袁燮,字和叔,鄞县人。杨简,字敬仲,慈溪人。筑宝德润湖上,更其名曰慈湖)袁、杨仕宦高,其名较显。袁言有矩矱,杨则颇入于禅。攻象山者,每以为口实焉。朱子门下,辟陆氏最力者为陈安卿(陈淳,字安卿,龙溪人),至草庐而和会朱、陆。(吴澄,字幼清,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人。继草庐而和会朱、陆者,又有郑师山。名玉,字子美,徽州歙县人。尝构师山书院,以处学者,故称师山先生。论者谓师山多右朱,草庐多右陆)陆氏门下,至安仁三汤,而息庵、存斋,皆入于朱,惟晦静仍守陆学。(汤干,字升伯,学者称息庵先生,安仁人。弟巾,字仲能,学者称晦静先生。巾,字季庸,学者称存斋先生)传之从子东涧(汤汉,字伯纪)及径阪。(徐霖,字景说,衢之西安人。谢叠山其门人也。叠山名枋得,字君直,戈阳人)径阪之后,陆学浸衰。静明(陈苑,字立大,江西上饶人。学者称静明先生)、宝峰(赵偕,字子永,宋宗室与筹后。慈溪人。隐大宝山麓,学者称宝峰先生),得其遗书而再振之。元代科举用朱,朱学几于一统。至明,王阳明出,乃表彰陆氏焉。

元代理学,不过衍紫阳之绪余,明人则多能自树立者,而阳明其尤也。明初学者,笃守宋儒矩矱。方正学(方孝孺,字希直,台之宁海人。自名其读书之堂曰正学。正学大节凛然,论者谓其“持守之严,刚大之气。与紫阳相伯仲”焉)、曹月川(曹瑞,字正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刘蕺山云:方正学后,斯道之绝而复续,实赖曹月川。即薛敬轩,亦闻其风而兴起者)、吴康斋(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崇仁人。刻苦奋厉,辞官躬耕。或讥其所学未见精微。然其克己安贫,操持不懈,凛乎其不可犯,要不易及也)、薛敬轩(薛瑄,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其学兢兢于言行间检点,悃愊无华,可谓恪守宋人矩矱。然有未见性之讥),皆其卓卓者。河东之学,传诸泾野(吕柟,字仲木,号柟野,陕之高阳人。径野讲学,所至甚广,讲席几与阳明中分。一时笃行之士,多出其门)、三原(王恕,字宗贯,号介庵,晚又号石渠,陕之三原人),仍重礼乐,笃躬行,存关学之面目,与师门少异其趣。康斋之学,传诸白沙,主张“静中养出端倪”,则于师门大变手眼矣。(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新会白沙里人,谥文恭。〇康斋弟子,又有胡居仁,字叔心,饶州余干人,学者称敬斋先生;娄谅,字元贞,号一斋,广信上饶人。一斋以收放心为居敬之门,以“何思何虑、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指;敬斋辟之,谓其陷入异教)论者谓“有明之学,至白沙而后精,至阳明而后大”,白沙实阳明之前驱也。

有明之学,自当以阳明(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为大宗。理学名家,非衍阳明之绪余,即与阳明相出入者也。阳明之学,盖承朱学之敝而起。其学实近法象山,远承明道,特较象山、明道,尤精且大耳。传阳明之学者,当分浙中、江右、泰州三大派:浙中之学,以龙溪、绪山为眉目。(浙中王门,实以徐曰仁为称首。曰仁名爱,号横山,余姚人。阳明之内兄弟也。受业最早。及门有未信者,曰仁辄为骑邮,门人益亲。阳明称为吾之颜渊。早卒。龙溪、绪山,讲学最久,遂为王门之翘楚。龙溪王氏,名畿,字汝中,山阴人。绪山钱氏,名德洪,字洪甫,余姚人)江右则东廓(邹守益,字谦之,江西安福人)、念庵(罗洪先,字达夫,江西吉水人)、两峰(刘文敏,字宜充,安福人)、双江(聂敬,字文蔚,江西永丰人);及再传塘南(王时槐,字子植,安福人。师两峰)、思默(万廷言,字以忠,江西南昌人。师念庵),皆有发明。泰州多豪杰之士,其流弊亦最甚。末年得刘蕺山(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人),提唱慎独,又王学之一转手也。与王学同时角立者,有止修、甘泉二家。(李材,字孟诚,号见罗,江西丰城人。以“止修”二字为学鹄。湛若水,字元照,号甘泉,广东增城人。师白沙)其继起而矫正其末流之弊者,则东林中之高、顾也(高攀龙,字存之,别号景逸;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皆常州无锡人。泾阳契阳明,而深辟无善无恶之论)。

明末大儒:梨洲(黄宗羲,字大冲,余姚人)、夏峰(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人)、二曲(李中孚,盩匡人。家在二曲间,学者称二曲先生),皆承王学;而亭林(顾炎武,初名绛,字宁人,昆山人)、船山(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蒿庵(张尔岐,字稷若,济阳人)、杨园(张履祥,字考夫,号念芝。居桐乡之杨园,学者称杨园先生。杨园尝师蕺山,然学宗程、朱)、桴亭(陆世仪,字道威,太仓人),则皆宗朱。其后清献起于南(陆陇其,字稼书,平湖人。辟陆、王最力),清恪起于北(张伯行,字孝先,号敬庵,仪封人),而学风乃渐变。汤文正(汤斌,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睢州人)尝师夏峰,后亦折入程、朱,但不辟陆、王耳。清代名臣,负理学重名者颇多,皆宗朱,然实多曲学阿世之流;心学承晚明之猖狂,弥以不振。盖至是而宋明之哲学,垂垂尽矣。

濂溪之学

一种新哲学之创建,必有一种新宇宙观、新人生观,前已言之。宋代哲学,实至庆历之世,而始入精微。其时创立一种新宇宙观及人生观者,则有若张子之《正蒙》,司马氏之《潜虚》,邵康节之《观物》。司马氏之书,不过扬子《太玄》之伦。邵子之说,颇有发前人所未发者;然术数之学,我国本不甚行,故其传亦不盛。张子之说醇矣;然不如周子之浑融。故二程于周子,服膺较深。朱子集北宋诸家之成,亦最宗周、程焉。而周子遂称宋学之开山矣。

周子之哲学,具于《太极图说》及《通书》。《太极图说》或议其出于道家,不如《通书》之纯。此自昔人存一儒、释、道之界限,有以致之。其实哲学虽有末流之异,语其根本,则古今中外,殆无不同;更无论儒、道之同出中国者矣。《通书》与《太极图说》相贯通。《通书》者,周子之人生观;《太极图说》,则其宇宙观也。人生观由宇宙观而立。废《太极图说》,《通书》亦无根底矣。朱子辨《太极图说》,必为濂溪所作,而非受诸人(潘兴嗣作周子《墓志》,以《图》为周子自作,陆象山以为不足据),其说诚不可信。然谓“传者误以此图为《通书》之卒章,而读《通书》者,遂不知有所总摄”,则笃论也。

太极图之出于道家,殆不可讳。然周子用之,自别一意,非道家之意也。所谓《太极图》者,上一圈为太极。太极不能追原其始,故曰“无极而太极”。次圈之黑白相间者为阴静阳动。(黑为阴静,白为阳动)阴居右,阳居左。阳变为阴,阴变为阳,故左白右黑之外,间以左黑右白一圈,其外则复为左白右黑焉。其下为水、火、木、金、土,五小圈。水、金居右,火、木居左者,水、金阳而火、木阴也。土居中,冲气也。水、火、木、金、土,上属于第二圈,明五行生于阴阳也;下属于第四圈,明人物生于五行也。水、火、木、金、土,各为一小圈,所谓“五行各一其性”也。其序:自水之木,自木之火,自火之土,自土之金,沿《洪范》五行首水,及古人以五行配四时之说,所谓“五气顺布而四时行”也。下一圈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明万物所由生也。又下一圈曰“万物化生”,人亦万物之一,实不可分作两圈,周子盖沿道家旧图,未之改也(周子之意,或以“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为抽象之言,不指人)。

周子之说太极图也,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案此周子根据古说,以说明宇宙者也。古有阴阳五行之说,已见前。二说在后来,久合为一;而推原其始,则似系两说。以一为二元论,一为多元论也。其所以卒合为一者,则以哲学所求,实为惟一,多元、二元之说,必进于一元而后安。五行之说,分物质为五类,乃就认识所及言之。其后研究渐精,知人所能认识之物质,与其不能认识而指为虚空者,实无二致。其所以或能认识、或不能认识者,则以物质有聚散疏密之不同,自人观之,遂有隐显微著之各异耳。至此,则认识所及之水、火、木、金、土,与认识所不及之至微之气,可以并为一谈。而五行之多元论,进为一元矣。阴阳之说,盖因“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悟入。其始盖诚以阴阳为二体。研究渐精,乃知所谓阴阳者,特人所见现象之异,其本体,初不能谓为不同。于是阴阳二者,可谓同体而异用。乃为之假立一名,曰太极。而阴阳二元之论,亦进为一元矣。二说既同进为一元,自可合并为一说。乃以太极为世界之本体;世界之现象,为人所认识者,实为变动。则以阴阳之变化说之,而二者仍为同体而异用,此所以说世界流转之原理。若以物质言:则一切物之原质,皆为气;水、火、木、金、土,皆此气之所为;万物之错综,则又五行之所淆而播也。气之所以分为五行,五行之所以淆而为万物,则以不可知之太极。无始以来,即有此一静一动之变化也。此乃自古相传之说;周子亦不过融会旧文,出以简括之辞耳,非有所特创也。

同类推荐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最新最全译本)

    《中国人本色》是一本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全方位、大视角、内容丰富的作品,涉及晚清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语言文字、家庭生活、官民关系、礼仪习俗、商业等方面,是近代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性著作。美国外交官何天爵结合十几年亲身经历,勾勒出了晚清中国社会全景,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人的特性。
  • 德国人

    德国人

    我们自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对德国的哲学怀有无比的崇敬之心。随着改革开放,才知道德国不仅有缜密而抽象的哲学和深奥揭示资本秘密的经济学,还有许多顶尖级的科学家、音乐家、文学家、诗人,这才开始注意德国。
  • 古代战役

    古代战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战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古代战役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战役、秦汉时期的战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役、隋唐五代时期的战役、宋元时期的战役、明清时期的战役等。
热门推荐
  • 冷王追妻:萌妃要爬墙

    冷王追妻:萌妃要爬墙

    当堂堂毒枭的祸害女儿一朝穿越而来成为王妃的时候,楚嫱满门心思想的是,爬墙!!!墙外自有颜如玉,墙外自有黄金屋。当楚嫱第一次坐在墙头的时候,六王府的暗卫道:“王爷,王妃娘娘爬墙了。”某王爷黑着脸,“院墙加高一丈。”当楚嫱第二次坐在墙头的时候,暗卫颤抖着小心肝“王爷,王妃娘娘又爬墙了。”某王爷冷笑:“加高两丈。”楚嫱第三次爬墙,一巴掌呼开暗卫:“穆泽羲,你有本事加高院墙三丈,有本事就把你的硬件也加长三丈啊!!!”某王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人仙经

    佛说人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灵录

    紫灵录

    “何为道?”“道法自然。”“说详细点。”“吃喝拉撒睡,喜怒哀惧悲。”“……”“为何修道?”“为所欲为。”“完了?”“天地任我纵横,想我所想,爱我所爱;相识遍天下,兄弟满江湖;交最义气的朋友,喝最香醇的美酒,战最凶猛的敌人,睡最正点的小妞。”“……”“如何修道?”“随心所欲。”“嗯?”“唯心而以,心之所向,但求问心无愧。”“……”……“呵呵,当年所说尽皆为信口妄言,其实‘何为道?为何修道?如何修道?’三问,没有那般复杂,总结而起,四字而已——‘开心就好’……”
  • 清穿之三爷

    清穿之三爷

    帝王风流,后宫三千。三爷面对这样的帝王,他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是所谓日久生情,就真的是日久生情。他想过逃,想过放弃,却终究抵不过他早便设下的天罗地网。-弘历:朕发现朕的儿子换了个魂,朕该怎么做,在线等,朕挺急的。日久生情:)
  • 重见添日

    重见添日

    父亲早逝,母亲又失踪的叶江宁只希望守住自己家里唯一的一点幸福和安宁!然而他——元慕添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一切!他的冷峻和霸道,他拥有的诡异力量,让深藏在自己内心的神力逐渐苏醒!而他发现自己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内心的热情逐渐被这个女孩唤醒!他是大公司的有钱少爷,是财团的唯一接班人,然而他并不在乎这一切!他所在乎的,只是在他生命力仅仅出现一个晚上的那个她!作为异界与人界交界点的守护者,为了自己必须要守护的一切,叶江宁决定抛弃胆怯,和元慕添等人携手勇敢面对一切!再见你的那一天,我还能亲口对你说一声:“我爱你”吗?
  • 你是我的最后一次心跳

    你是我的最后一次心跳

    她,是全市出了名的千金小姐,她的父亲,是人脉广阔的历史集团董事长黎尚关陨。二十年前倒闭的冠远集团突然重起江湖,二十五岁的年轻董事长。皎洁的月光下,昏暗的烛光,“少爷,今天我大喜之日,您是来贺喜我的?”“黎沐子,你是我的!”他明亮的宝蓝色眼睛在烛光下显得炯炯有神。
  • 轻狂霸少最萌妖妃

    轻狂霸少最萌妖妃

    这世间究竟有多少个时空?——安诗雯我的小东西,与你一起步入至尊之门。——清魅,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你逃不掉了。——蔚蓝我只想要一切随心。——墨妹妹,哥哥陪你为祸苍生。——漠爱一个人是要看着他幸福。——潼寞雪
  • 君惜何兮:神魔之争

    君惜何兮:神魔之争

    是我太贪心了吗?我只是想要和你不分开,只是……我是魔尊,你为帝君,那又如何?我爱你,与你无关……曾经说好的永生永世不分开啊……锋利的匕首刺入胸膛的那一刻……“为什么?你为什么……”她泪流如雨下……一生一世一双人,多么遥远啊……只因那年在人群之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定下生生世世的羁绊……
  • 千年情思诵上邪

    千年情思诵上邪

    忘川之水,在于忘情。可是千年的情思终究不是忘川水可以洗涤的。沐鱼以为自己早就忘记了,也许是真的忘了,可冥冥之中,有一线来牵,她与祝融终究还是逃不过一曲《上邪》。
  • 星际兵种

    星际兵种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因为幼年的一次实验,整个人类的命运都将担负在他的身上,驾驶机甲横扫星际,成为最强的机动战士,都将成为他的责任!!!他的命运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