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11600000007

第7章 中国美食地图(3)

对中国古代文化稍有常识的人都会对这个字发一声叹息,它就是随伯夷叔齐走到生命尽头的那株小苗,代表着正义的理想;它就是“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反复吟唱的那棵野菜,代表着伤感和离愁。我在吃它的时候茫然无知,这菜两毛钱一份,我没想到它曾长久地飘摇在中国人的梦里。

有一年暑假,在鸭绿江边遇见了一位打鱼人。他说他终日在江上漂流,只打一种鱼,叫做“嗷嗥”(音),打到一条就够全家吃一个月的。这是一条大汉,高大魁梧,古铜色的脸庞,说这番话的时候满脸虔诚。

再见他时正是日落时分,江流无声,我看见他高兴地从网里提起一只黑色的鱼。

“这就是嗷嗥?”我问他。

他满面欢喜,说今天我给他带来了运气,居然一次捕到两条。“到船上来,”他说,“我们烤一条吃。”

据说这种鱼肉质细嫩,不管烧烤蒸煮都鲜美无比,但最终我还是拒绝了他的邀请,这是一家人的生活所系,不能被我随随便便地吃掉。

东北也有很多名小吃,烟熏红肠、老边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吊炉饼鸡蛋糕、酱骨架,都带着点豪气。朝鲜小菜比猪肉都贵,辣白菜、酸黄瓜人见人爱;沈阳的小土豆黑不溜秋的,但糯软咸香,也成了大企业了。

◎华北。首善之糙

菜名也是种学问。在南京的时候吃过一道菜叫“倚红偎翠”,我当时一看菜名大喜,连叫“端上来端上来!”没想到只是炝炒雪里红,点缀上几片红萝卜。

传说朱元璋落难的时候,吃过一道“翡翠白玉汤”,他当了皇帝之后都念念不忘,说穿了不过是白菜煮豆腐。

成都有一家知青酒楼,里面的菜名都是革命年代的专用词,“祖国山河一片红”、“阶级斗争天天讲”、“红宝书”、“牛鬼蛇神”什么的,让人大倒胃口。有个朋友说他如果开酒楼,一定要推出一道冷艳忧伤的招牌菜,叫做“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其实就是猪蹄炖发菜。

到北海出差,看见菜谱上有一道菜叫“克林顿莱温斯基”,不由得心下大惊。问过后才知道,原来克林是种黑色的药材,用它来炖竹丝鸡味道鲜美。老板匠心独运,将这道菜与上世纪最著名的性丑闻联系起来,味道不错,生意也很火爆,看来这桩糗事还是有市场。

北京是全国首善之区,但在吃上还是比较粗糙的。涮羊肉明显不敌四川的火锅,也比不上广东的“鸡窝”或者“打边炉”,甚至不如两湖的锅仔,莲子煨鸡什么的;烤鸭吃法别致,味道却远不如广东烧鹅、南京的盐水鸭。放眼北京,满大街的果脯蜜饯,既没营养又腻人,本地人是不吃的,全拿来糊弄全国人民。茯苓夹饼据说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吃起来跟面巾纸没什么分别。

当然有一些是我没见过的,比如国宴,比如满汉全席。据说满汉全席中每道菜都有个吉祥的名字,龙凤呈祥、福如东海之类,但我觉得它更适合观赏而不是食用。

北京的小吃中,我比较中意卤煮火烧,各种猪下水在锅里煮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烧饼整个地浮在浓汤中,白白胖胖,香香软软,看着就流口水。掏出五块钱,对老板喊一嗓子:“来一碗!”

老板麻利地夹出一个烧饼,切碎,在碗里舀入肝肺肠心肚,舀上酱油色的浓汤,加入葱花香菜,满满地端上桌来。

吃卤煮火烧最好是在冬天的早晨,天寒地冻,嘴里哈着白气,喝一口滚烫的热汤,全身都暖了。烧饼酥软,各种下水的香味都煮了进去,又好吃又顶饿,据说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珍藏美食。嫌味淡的来上一小碟辣椒,或者嚼上瓣大蒜,旁边坐着很多人,喝汤呼呼噜噜,品味吧唧吧唧,吃得那叫美。

现在想起来,在北京念书的时候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学校前边的饭庄里,十块钱吃一斤饺子就算是打牙祭了,可惜辣椒酱比盐还咸。京东肉饼滋味也好不到哪儿去,全是大葱,打着显微镜也找不到肉。炒疙瘩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在学生时代那也是珍馐。

在北京生活了四年,毕业后也去过华北多次,没有哪家酒楼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回味不绝的,全是一些小吃。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不用说了,十八街的麻花也早已是名声在外,谁出差都会带几盒回来。

王致和臭豆腐吃到嘴里喷香,要是打开盖放在屋里,可真能臭死个人。

六必居的酱菜在广州也能买得到,不过总不如大栅栏买的味道好。我最喜欢的是拉花萝卜,一个萝卜能拉到一米多长,算是刀功精巧的了,味道也好,鲜辣爽脆,下啤酒再妙不过。

呼和浩特的羊肉串好吃,围着炉子,喝着冰镇啤酒,跟老蒙古聊聊家常,也很惬意。吃得差不多了,再来个烧饼,糙是糙了点,但肯定管饱。烧饼的叫法也怪,叫“热被子”,开始听着总纳闷儿,后来才知道正确的写法,原来是“热焙子”。

◎华东。看比吃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在吃上,我喜欢辛辣、浓香、偏咸的菜式,吃不惯甜食,也吃不惯缺油少盐、味道清淡的潮粤菜。做美食家是不行了,今生看来也只能混个肚儿圆。

鲁菜是那种很容易忘却的朋友,见他的时候喜笑颜开,离开之后却再也不会想念。这两年在山东吃过多次酒席,吃的时候吧嗒嘴,过后却始终记不起都吃了什么。

从临沂开车去微山湖,坐在微风的湖岸上,看眼前烟波浩渺,身边荷叶田田,吃着鲜藕鲜莲蓬,听着水鸟清脆地鸣叫,心下大快,有点“振衣欲飞”的感觉。

湖鲜都是现成的,鱼鳖虾蟹都在网里,拉上来活蹦乱跳。鱼要烤要炸要煎,这是典型鲁式的做法,烤的喷香,炸的酥脆,煎的金黄油亮。虾或生吃,或入汤,生吃的是醉虾,咬进嘴里还在动。入汤的是莲子虾段汤,圆溜溜的莲子清香糯软,雪白透亮的虾段甘美鲜甜。不要只顾着大嚼,那壁厢主人款款举杯,“来,大家随意。”

随意就好。轻轻沾唇,放下酒杯,筷子直奔清炖王八的裙边。对面主人家不干了,“喂,你的酒还没干掉呐!”

“不是随意吗?”

他哈哈大笑:“我们这儿的规矩,随意就是干了!”

山东人都豪爽,不干不行,旁边两个小伙子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提耳灌酒。仰脖喝掉,第二杯、第三杯就连绵而来,主人还一再说明:“随意随意。”

菜未五味,酒已数巡,我醉眼迷离地问:“这微山湖的王八——呃——怎么长俩脑袋?”对面哈哈大笑。

湖面如镜,荷香阵阵,众人酒后登舟游湖,听我在船头放声痛呕。他们好笑,我则好痛,也实在是辜负了这人间美景。

上海的很多菜都是看着比闻着好,闻着比吃着好。首先是精致,小杯小盏,小碗小碟,菜色红红绿绿,花枝招展,但也就那么几根。吃这种菜总让我想起弱不胜衣的古典美女,看起来天香国色,实则是难以亲近。

在上海吃饭我总是闷闷不乐的样子,问我为什么,我就说“不爽快”。所以有个朋友断定我前生一定是个马匪,用长刀割肉吃,拿坛子喝酒,我闻言大喜,说“然也然也”。

值得一提的是城隍庙的小笼包。傍晚时分走进城隍庙,心中肃然。处处殿阁飞檐,橘红的落日下,这条长街显得分外古雅和苍凉。

街角处排着长队,同行的美女非要过去看看。一问才知是卖包子的,我说走走走,美女不同意,执意要买,并说买来后要用包子殴打我的大头。

我这人平生不敢违拗美女意志,那就排队等,抽了两支烟才轮到我们。掏出十六块钱买两笼,看看表已经九点多了,浪费了一个多小时就为了十几个包子,感觉胸闷,心中不知是悲是喜。

包子好吃,面揉得极软极嫩,轻轻咬开,汤汁四溢,有冬菇的香味。馅是精肉的,不腻而香,大小也刚刚好,恰好够我一口一个。美女问怎么样,我说好吃好吃,后面的话她就不爱听了,“可惜味道淡了一点。”“呸!你的猪嘴!”她笑骂。

华东几省的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在合肥吃过一种“六和芋泥包”,软香可口,比广东的莲蓉包、豆沙包都好吃。无锡的肉骨头驰名中外,金华腿爪熬汤甚美。风筝节时去潍坊,早餐去吃“朝天锅”,一群人围坐在一口大锅前,薄饼夹卤蛋满口大嚼,白白的葱段儿甘甜微辣,再喝上几口带酸味的热汤,吃得直叹气。

生活富于表情,在饭桌上总是快乐的。在生命里流浪,注定要吞咽各种滋味,古书上说张翰“见秋风起乃思莼鲈”,终于辞官不做,我一直觉得那是一种大潇洒。

此刻我正面对着一张中国地图,明月万里,处处飘香,我这张没有味觉的嘴,注定还是要继续吃下去。命运真实而幽默,但不管在哪里吃,不管吃什么,我都会对它微笑。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第七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日出东南隅

    日出东南隅

    本书内容简介:古老的吴越文化,一个永不枯竭、情趣无穷的话题,在演绎数千年、翻新几百遍之后,似乎变成了平淡无味的老生常谈。然而于无声中听惊雷,历史散文丛书“吴越风流”以其朴实的乡情、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和流畅的文笔,独辟蹊径,更上层楼,为吴越文化带来了一股新风。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丰子恺散文精选

    丰子恺散文精选

    小读者们,相信你们对丰子恺的漫画都不会陌生吧。他的漫画往往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而且内涵丰富的意蕴,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又忍不住思绪万千。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画坛上独树一帜。《丰子恺画集代自序》中作家自己曾写道:“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这可以说是丰子恺一以贯之的创作理想,不仅体现在其漫画创作上,在他的文学实践上;也是如此。
  • 悲与美

    悲与美

    《悲与美》收录了周安林30年间所写的30篇文章(大部分在多家报刊公开发表过),分为3辑,第一辑为文学评论,主要针对悲剧艺术及美学欣赏,观点新颖,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论述严谨;第二辑为散文,寄情于景,清新自然,言之有物;第三辑记人叙事,主要针对作者的亲人及闽东的名人和好人,人物刻画到位,情感真挚,读之令人动容。三辑一脉相承,正是作者对悲剧的研究与理解,才尤为真爱人性、人情中的真善美。
热门推荐
  • 异能新界

    异能新界

    平静的世界,却无法忽视被选择的历史;不一样的人,却会和恐惧相伴!生存的现在即为选择!
  • 红之雨

    红之雨

    外星来的陨石带来了一种病毒,它以水为载体在全世界进行传染,所有被感染的人心里都会产生无限杀意,疯狂的进行屠杀。
  • 穿越之大魔女王妃

    穿越之大魔女王妃

    沐芸熙一生古灵精怪,是文学系的校花,自幼喜爱古风。她是红颜,艳惊天下,她是陌上弦第一大教主,是凝香坊的宫主,他是桀骜不驯的晨王爷,是冷绝尘宫主,只求一生一世一双人。
  • 一骑绝神

    一骑绝神

    《当岁月变迁,曾经荣耀加身的战神古族也抵不住岁月的蚕食,无数岁月之后破败的战神庙中,少年独自一人觉醒了血脉。》
  • 萨满大巫医

    萨满大巫医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变化的磁场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能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电磁波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旷大海利用自己电子知识,结合比蒙异世的特有规则,制造了一只能够改变法术效果的增幅手套,于是旷大海从一个一无是处的冒牌巫医摇身一变成了神庙萨满。紧接着各种奇妙、惊奇的际遇纷沓而至……“这个世界根本就是为我而创造的。”——旷大海厚颜无耻的说道。
  • 成帝之路

    成帝之路

    登天台,成帝路,八荒宇内谁称雄!登天之台,有九十九重天!成帝之路,有九九八十一难!破九十九重天,渡八十一难,脱去凡胎,修成神体,凝结神魂,方能成帝。天神大陆第一天才杨不凡十八岁就上登天台,意外跌落,修为尽废,受尽千夫所指,万人嘲讽。意外坠崖,却被一只神鸟相救,吞吃神果,杨不凡发现自己能够重新修炼。废其筋、脱其皮、换其骨!破天台、成帝路、笑苍生!成帝之路,诸君与我,傲世苍穹!
  • 鬼王魔妃:娘子不要跑

    鬼王魔妃:娘子不要跑

    “我爱你,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夜冥幽说。可是,为什么…看着胸前的这把剑,自己亲手为他铸的剑,此刻就插在自己的胸膛里,原本应该死掉的女人,站在自己最心爱的男人旁边,看着他把剑插入自己的心,可是?为什么不疼呢?为什么?因为,自己已经被伤过…太多次了!
  • 第一神算

    第一神算

    金手指粗大!主打算命、赚钱、捉鬼!“先生,算个卦!”“好!”他伸出手,半晌,却见这个漂亮的女神算鼻孔流血、面颊通红。“女神算,但说无妨!”般若擦了擦鼻血,羞愤地低下头。
  • 女总裁的特种神医

    女总裁的特种神医

    曾经的兵王之王,一手握生死,一掌定乾坤;如今的赤脚医生,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最强兵王化身赤脚医生,低调归来,醉卧声色犬马之地,游走莺莺燕燕之间。只待他一朝鹰扬,风尘吸张。
  • 这个皇妃很欠扁

    这个皇妃很欠扁

    身为孤儿的小巧没有好好念书,很早就混迹于市井之间,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这样的她就是一个市井小混混。小巧虽然痞子气十足,但是心地却十分善良,经常帮助其他的一些孩子,她以为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样浑浑噩噩而过,没想到却遭遇了一场忽如其来的意外而死亡。身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小巧一觉醒来,竟然成了相国的千金,而且还面临着进宫的命运,她会甘心于这样的命运安排吗?整个皇宫因为她的介入而鸡犬不宁,抢劫相国、殴打妃子、劫持皇上······这样的一个胆大妄为的女子要怎样玩转皇宫?那什么都不怕的性格,几乎让那个冷血的男人对她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