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4500000019

第19章

以何等故。如人不可得。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他人意故。或有说者。有人以有人故忆本所作。复有说者。物性相入。相入论者作如是说。一切有为法有二分。若昼若夜。夜时昼入夜中。昼时夜入昼中。所以者何。如夜中所作昼则忆之。以夜入昼中故。如昼中所作夜则忆之。以昼入夜中故。是故忆本所作。或有说者。物性变物。性变论者作如是说。迦罗罗变作阿浮陀。乃至中年变作老年。是故忆本所作。如婆吒树叶青变为黄。彼亦如是。或有说者。物性往来。往来论者作如是说。迦罗罗来至阿浮陀中住故。乃至广说。以是事故忆本所作。问曰。物性变论。往来论有何差别。答曰。物性变论言。迦罗罗变作阿浮陀。往来论言。迦罗罗来至阿浮陀中住。俱增长故。或有说者。觉是一性。后所知觉。即是前所作觉。或有说者。意界是常。以意界常故。忆本所作。或有说者。有根本阴。有客阴。客阴所作。根本阴能知。以是故能忆本所作。或有说者。前心往后心。语后心我作如是事。是故忆本所作。恒河沙数诸佛。及佛弟子。不作此论。言有人不言物性相入。不言物性变。不言物性往来。不言觉性是一。不言意界常。不言有根本阴客阴。不言前心往后心。然能忆本所作。如此事。微细甚深难知。为显如此微细甚深难知法故。而作此论。问曰。以何等故。唯说如人不可得前心不住后心。言我有所作而能忆本所作。答曰。应如是说。以何等故。人不可得。物性不相入。物性不变。物性不往来。觉性不一。意界不常。阴性无根本无客阴。前心不往后心。而能忆本所作。而不说者。欲现始终略其中间。令经文易故。若说如人不可得则止。有人者意前心不往后心则止。往来论者意前心后心则止。其余诸论者意。答曰。众生之法得如是相似习智。问曰。前言无人今何以言众生。答曰。欲令所说与法体相顺故。所以者何。若不言众生但言法。法于义虽顺于文不便。若言众生文义俱顺。以是故说于众生。复有说者。前说实义今说假名众生之法。得如是相似习智。习智者是决定。是修习。是自在义。本所作者。随其本事。本事者。如其性如其体。如其相如其物。复有说者。应言忆本共作。云何共作。如本所见曾所更。复有说者。应言忆本作事。云何本作事。随本形色本所。为欲明忆本所作义故而作此论。喻如能书者。乃至广说。如能书者不至彼能书者所。问言。汝作何字。彼亦不答。我作是字。然能书者。得如此所习智。自所作字亦知。他所作字亦知。乃至海外书来亦能读知。如是前心不往后心。然后心能忆本所作。复欲重明此义故。更作喻。如二知他心展转相缘。此亦不问彼汝思何事。彼亦不答我思此事。乃至百由旬外。二心而能相知。如是前心不至后心。后心而能忆本所念。

复次诸心心数法。于所缘定。问曰。为于何法定言定耶。为于眼入定。为于色定。为于刹那定。答曰。或有说者。于眼入定。不于色定刹那定也。所以者何。未生心心数法甚多。云何于眼入定。答曰。如眼识于色定。其余诸识。各于自境界定。若眼与青色和合。则生青识。若与余色和合。则生余识。问曰。若然者便有二心。知青色心。则异知黄色等心。复违识身经文。如说过去眼识。为缘过去法。缘现在法缘未来法耶。答曰。缘过去法。不缘现在未来。复有说者。于眼入定色定。于刹那不定。所以者何。未生心心数法甚多。云何于色定。答曰。若缘青色。则生青识。余则不生。缘黄等色亦复如是。问曰。青色众多。有青茎青枝青叶青花青果。若缘青茎识。云何不耶。即是缘青枝青叶青花青果识耶。评曰。应作是说。于三法定。问曰。若然者未生心心数法则多。答曰。未生法多复有何过。未来世竟无住处耶。先已有住处故。问曰。若心心数法。于缘定于所依亦定耶。答曰。于所依亦定。其事云何。如未来心心数法。于所依则远。若生现在前。与所依则俱。若灭则远所依。复有说者。未生心心数法。于所依远。若现在前则俱。若灭俱灭。问曰。若心心数法。于所缘所依定者。彼于何时。能有所缘。为于生时。为于灭时。若以生时。生时是未来。云何未来能有所作。若以灭时。灭是坏散衰退之法。云何坏散衰退之时能有所缘评曰。应作是说。灭时能缘非是生时。所以者何。未生法是未来。未来法不能有所作。灭时名现在。现在法能有所作。问曰。若然者云何以坏散衰退之法。能有所作。答曰。一切有法皆尔。体性羸劣。属众因缘不得自在。若心心数法。于依所缘和合。能有所缘未来世依及境界散乱。如未来过去亦尔。现在则众缘和合。若当现在。不能缘境界者。则毕竟无缘境界义。问曰。若心心数法。于所缘所依定者。此中何以但说所缘。不说所依。答曰。此中说所念事故。不说所依。若有所念。必依所缘。不用所依。如一境界。则为众多心心数法所缘。如前一心缘已后众多心亦缘。犹如一人而有百子。若一子念父余子亦念。彼一境界。为多心所缘。亦复如是。

问曰。若所更事异。所念事异。云何不提婆达多所更。延若达多能忆。若延若达多所更。提婆达多能忆。答曰。提婆达多身异。延若达多身异。忆本所作者身则不异。复有说者。如提婆达多延若达多心不得展转为因。忆本所作前为后因。复有说者。若心相续。若身相续。能忆本所作。提婆达多。延若达多。心不相续。身不相续。问曰。若心相续者。何以先见一牛。后见余牛。言是本牛。答曰。曾所更事。要当相似尔乃识之。先所见牛。虽复曾更。而与后牛不相似故。是以不识。若前牛与后牛相似。尔乃可识。前所更意。必当有力。后不失念。而能忆本所作。先生心聚。以意名说。后生心聚。以念名说。以前意有势力故。令后念忆本所作。不失念者。所谓不狂心不乱。不为苦痛所逼是也。

有二种心。一同行心。二同缘心。苦法忍苦比忍苦比智。是名同行心。不名同缘心。集法忍。集法智。是名同缘心不名同行心。苦法智亦名同行心亦名同缘心。其余心亦不同行。亦不同缘。同行心所更事。同缘心能忆。同缘心所更事。同行心能忆。有三种心。善不善无记。若善心所更事。善不善无记心能忆。不善无记心亦如是。复有四种心。善不善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如善心所更事。四种心能忆。乃至不隐没无记心所更事。四种心能忆复有四种心。从因缘生心。从次第缘生心。从境界缘生心。从威势缘生心。若一心曾所更事。四心尽能忆。复有五种心。见苦所断心。乃至修道所断心。若见苦所断心所更事。五种心能忆。见集所断修道所断亦如是。见灭所断心所更事。四种心能忆。除见道所断心。道亦如是。除见灭所断心。复有六种心。所谓六识。若六识所更事。意识能忆。复有十二种心。欲界善心。不善心。隐没无记心。不隐没无记心。色界三种。除不善。无色界亦如是。学心。无学心。如十二种心。有相似十二法十二念。如欲界善心所更法。十二念尽能忆。不善亦如是隐没无记心所更法。有八种念能忆。欲界四。色界善不隐没无记学无学。欲界不隐没无记亦如是。色界善心所更法。十二种念能忆。色界隐没无记心所更法。十种念能忆。除欲界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色界不隐没无记心所更法。十种念能忆。除无色界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无色界善心所更法。十种念能忆。除欲界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无色界隐没无记心所更法。九种念能忆。欲界善不善。色界善隐没无记。无色界三种学无学不隐没无记亦如是。学心所更法。十二种念能忆。无学心亦如是。

如经说。尊者舍利弗。作如是言。诸长老。若不坏意。内入照了。外入法能生。正观现在前。则意识生。彼云何坏意入。答曰。坏有三种。所谓须臾坏命终坏究竟坏。须臾坏者。若入无想定灭尽定。是名须臾坏。命终坏者。如断善根坏善意。如凡夫人离欲乃至命终时坏不善意。究竟坏者。如苦比智生苦谛所断意究竟坏。乃至道比智生见谛所断意究竟坏。住不退法。斯陀含见谛所断意。及欲界修道所断六种意究竟坏。住不退法。阿那含一切见谛所断意。欲界修道所断染污意究竟坏。住不退法。阿罗汉一切染污意究竟坏。

以何等故所念事忘而复忆。答曰。众生之法心相似次第生知见者。有三种相似。所谓方便相似。境界相似。随顺相似。云何方便相似。如人读修多罗。而后忘失。后勤方便。还复通利。毗尼阿毗昙勤方便亦如是。先修不净观。而后忘失。后勤方便。随其境界。还现在前。安般观界方便亦如是。曾闻有婆罗门子读违陀经。而后忘失。还欲通利。尽其方便。而犹不能。往诣师所而问之言。本所读经今悉忘失。还欲通利。虽勤方便犹故不能。今当云何。其师问言。汝本读时云何而读。弟子答言。初读经时。手则索绳口诵经文。师告之言。当如先法还读诵之。弟子如教后便通利。是名相似方便。云何境界相似。如于此处见河池山林经行住处。后至异处。若见如先事者。还复忆念本所见事。是名境界相似。云何随顺相似。如得随顺饮食方土住处说法同行之人。则能忆本所作。曾闻有一比丘读诵阿含。而后忘失。虽勤方便。犹故不能还得通利。往诣大德阿难所。作如是言。本读阿含而今忘失。虽勤方便。犹故不能还令通利。今当云何。阿难语言。可求多油入浴室中。以用涂身暖水洗浴。加求随顺饮食方土住处说法同行之人。彼如其言。具诸方便即还通利。是名随顺相似。云何次第。彼相续不断是名次第。复有说者。次第者。不相续心还令相续。无能遮止。不为对治所坏。亦所更意力强。而不失念者。前生心聚。以意名说。后生心聚。以念名说。前心有力故。能令后心忆本所作不失念者。不狂不心乱。不为苦痛所逼。尊者和须蜜说曰。以三事故所念事忘而复忆。一者善取前相。二者有相似方便。三者不失念。

以何等故。先所念事忘而不忆。答曰。众生之法心不相似次第生心知见者。有三种不相似。所谓方便不相似。境界不相似。随顺不相似。云何方便不相似。如人读修多罗而后忘失。复读毗尼阿毗昙亦复忘失。先修不净观。后复忘失。复修安般观界方便。亦复忘失。是名方便不相似。云何境界不相似。本曾见河池山林经行住处如是等事。后至异处。不见如是等事。于前所见更不复忆。是名境界不相似。云何随顺不相似。若不得随顺饮食方土住处同行之人。于前所作永不复忆。是名随顺不相似。不次第者。不相续断绝。是名不次第。亦所更意力弱。而失所念者。彼前生心聚。以意名说。后生心聚。以念名说。前心弱故不能令后心忆本所作。失念者若狂心乱为苦所逼。尊者和须蜜说曰。以三事故。前所念事。忘而不忆。一者不善取前相。二者无相似方便。三者失所念。

问曰。色界修慧。亦有忘而不忆耶。答曰。亦有以身羸弱故。心亦羸弱。心羸弱故。所念事忘而不忆。谁有此忘而不忆耶。答曰。圣人凡夫俱有。圣人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亦于所念事忘而不忆。唯有如来。忆而不忘。何以知之。如经说。佛告舍利弗。假使诸比丘众。于百年中。若以坐床卧床。舆我而行。若当如来无上智辩。而有退失。无有是处。如持四弓喻。乃至广说。以是事故。知如来无忘。

同类推荐
  • 蠡测汇钞

    蠡测汇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弘明集

    弘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鱼事经

    佛说大鱼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录

    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若雨冰清

    若雨冰清

    什么?!自己竟被富二代缠上了,这可如何是好?想逃都逃不掉啊!林若雨悲催地向闺蜜哀悼。却没想到闺蜜早已被那家伙收买,唉~~真是个腹黑的家伙!啊!柔情王子!真的抵抗不了他的魅力啊!可男神竟把自己当成别人来爱!神马情况?且看她林若雨如何闯出属于自己的青春!青春最终还是过去了,你心里是不是也忘不掉、舍不得一个人?————林若雨
  • 机战狂潮

    机战狂潮

    这是一个迷茫的男人在乱世之中驾驶机甲大杀四方,拯救世界的简单故事。
  • 那本山海经

    那本山海经

    新书发布,讲述主角陆压经历的神话故事,不一样的洪荒世界,不一样的修真之路!
  • 绝色老板爱上小保安

    绝色老板爱上小保安

    雇佣兵王陈扬回归都市,只为保护战友的女神妹妹。繁华都市里,陈扬如鱼得水,逍遥自在。然而,是龙终归要翱翔于天,陈扬为了保护美女总裁妹妹,无意中得罪了少林俗家弟子这个恐怖的集团。他要用铁拳,更要用智慧来化解这一桩桩麻烦。且看一代兵王如何用铁拳和智慧打下一片商业帝国……
  • 世界忧蓝成伤

    世界忧蓝成伤

    淡淡的两个字——忧伤,像两滴不大不小的水滴一样深深地落入了每个人的心底。。
  • 逃不脱的缘

    逃不脱的缘

    “缘”——一个很玄妙绝美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幻感觉。太多的不期而遇,让米乐真的无法用常理来解释在她身上所发生的这一切了!从林诚到凌诚,从幽静的小村落到富饶繁华的大都市,从彼此相依到空白尘封的六年时光!当心已成死灰的米乐把“凌诚”这个名字深深埋葬在心底时候,也许她连做梦都没敢想过六年后他们还会有这样的相遇``````
  • 老来修道

    老来修道

    一位老人见自己伴侣走向生命尽头.心中涌起无限悲凉在三年思念之中踏上修仙大道.
  • tfboys之狗狗带来的缘分

    tfboys之狗狗带来的缘分

    三位女主们的宠物生病了!在宠物医院巧遇三只,好心的三只安慰女主们,这便让女主们对三只一见钟情,三只也是。之后的一系列,同居,误会,转学,婚约。。。
  • 蒙求

    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神黄昏的烈焰

    诸神黄昏的烈焰

    “土地平旷……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当这样的桃花源轮回转世化作了诸神黄昏的火焰,一场理想与现实,生存与灭亡,勇气和信仰的对决一触即发……高中生陈寻因一次偶然的机遇获得了正清之力,化身成忠青守护地球文明。面对着打着正义大纛入侵的使者,这位少年英雄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