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8400000008

第8章

游家驹得意地看着她们笑道:“二位小姐这就不了解总司令的为人了。总司令是最注重感情和义气的:凡是乡亲、学生、共过患难的人,他都要提拔重用,永远也不会忘记;尤其是对同乡同族,他更另眼相待。这两年从家乡来找他或是写信来求他的人,没有一个不是高高兴兴达到目的的。有些从外地写信要求寄旅费,总司令也十分慷慨大方,立刻批条子寄去。这一方面是让更多的人来广州投奔革命;一方面也是因为家乡的人可靠,到危难的时候也能扶保他,不会从后面打黑枪。俗话说:‘上阵还要亲兄弟,打仗全靠父子兵嘛。’你们只要到总司令部和校长办公厅去看一看,碰到的人差不多都是浙江口音,简直就像到了浙江同乡会一样了。你们数一数:总司令的秘书长邵力子,浙江人;秘书处长马文车,浙江人;私人秘书兼机要科长陈立夫,浙江人;他的哥哥陈果夫现在又是代理中央组织部长;军需处长俞飞鹏,是总司令的小同乡,浙江奉化人;我们的顶头上司,副官处长钱大钧,也是浙江人。至于下面的官长,浙江人就更多了。”

沈大戈听了,吐吐舌头,又不禁笑道:“只要是总司令的同乡就能做官,那要是他的亲戚本家,又该怎么安排呢?”

“当然更受重用了!”游家驹认真地说道,“不过,要是从前得罪过总司令的,即便是亲戚本家,如今不但不能得到好处,他还要记恨你一辈子哩!你们大概都听说总司令在家乡有个元配夫人,姓毛,是奉化岩头人,总司令对他家里这位夫人就像对冤家一样呢!”

“那是为什么?”她们一齐问道。

游家驹为了炫耀自己了解总司令的底细,故意显得神秘地看着她们笑了笑道:“这样的事情你们不要拿到外面去说。总司令在家的时候,小名叫瑞元,因为头上长过几处痢痢,人们就都叫他瑞元癞头。他从小就是很顽皮的,喜欢参加乡里的各种活动;那时他们家乡每逢年节,一些爱凑热闹的年轻人就集合起来‘打龙灯’。龙灯打到哪里,哪里的人们就要给他们送钱、送鞭炮、送年糕之类的礼品。不送就不走,有些光棍无赖的性质,别人也就不大看得起他们。有一年总司令也参加‘打龙灯’,正好打到了他丈人的家里——岩头。丈人家本是知书识礼的,一听女婿瑞元也在打龙灯的人里头,立刻气得跑出去指着他大骂道:‘你这畜生,真是活现眼,败坏了祖宗的门楣,还不快给我滚回去?’……从这以后,总司令就记了他老丈人的仇,回溪山再也不踏丈人家的门,对他的元配夫人也没有一点好脸色了。”

沈大戈问:“听说总司令送到俄国上学的那个孩子,不就是元配夫人生的吗?”

游家驹点点头道:“那也是刚结婚那两年的事。后来总司令到外头谋生活,就连家也很少回去了。他至今也不喜欢那边的人。”

沈大戈替玉慧写好了信,就交给游家驹道:“你看看行不行?”

游家驹接过看了一遍,高兴地点头道:“很好,很好。剩下的事情都交给我,总司令有了回话,我就立刻来报告你们。”

游家驹兴冲冲地回去后,玉慧心里仍半信半疑,但又怀着期望。三天过去了,游家驹还没有露面,玉慧几乎要完全失望了,但到傍晚,游家驹兴冲冲地出现在她们面前,他的神情特别昂奋地说道:

“恭喜二位女士,大功告成了!这几天总司令特别忙,我好不容易才找到机会,把信呈给他。起先他只说交给秘书处长去办一下;后来听我介绍了几句慧同志的情况,他又重新看了一遍信,接着就连声点头说:好,好,这很好!马上就提起毛笔批了一张条子,让你立即到总司令部的随军剧团去。”

游家驹说着,拿出一个印着“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的大信封递给她们。

信是写给随军剧团的负责人李元龙的。沈大戈接过信,急忙抽出信纸同姚玉慧一起看:那上面用毛笔很潦草地写着几行字,字体长而且瘦,就像是一些柴枝权权桠桠构成的。玉慧看着李元龙的名字,不禁感到惊讶地问:“李元龙不是‘中山舰事件’被抓起来了吗?怎么现在又去办随军剧团了呢?”

“前几天总司令又亲自下令把他放出来的。”游家驹道,“他是总司令的学生,总司令表示还照样相信地,让他担任总司令部的警卫团长,可他说什么也不肯再带兵,只想去做宣传工作。总司令也不好勉强他,就特准他成立一个剧团,随总司令部的政治部一起上前线。要不,慧同志怎能有这样巧的机会呢!”

沈大戈又不解地问:“那‘中山舰事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究竟是总司令神经过敏,还是共产党真的有阴谋?”

游家驹沉吟一下说道:“这件事也许永远是个千古之谜。我曾经问那天指挥队伍行动的范师长,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是以校长的意思为意思,校长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可是校长公开说:‘这件事我决不能统统讲出来,你们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只有等我死了以后看我的日记。’连校长和范师长都是这么说,还有什么别的人能搞得清楚呢?”

“好一个千古之谜!”沈大戈冷笑道,“一场‘中山舰事件’的‘误会’,你们总司令排挤了共产党,气走了汪精卫,自己又兼了组织部长和军事部长。再要出一个什么事件,只怕我们这些不是CP分子的人也该倒霉了!”

游家驹笑着解释道:“话不是这么说,总司令也有总司令的难处。你看前些时广东的局面,谁也不肯听总司令的,他要是不采取一点非常行动,谁能承认他的领袖地位?北伐的军事行动谁能统一指挥?这样做他也是迫不得已,是为了革命的一片苦心。他自己也再三向黄埔同学们发誓:‘我校长将来如果反革命,你们学生都可以来杀掉我!’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确实是很真诚的。”

“这些话只有你们孙文主义学会的人才相信!”沈大戈轻蔑地笑道,“他要是真当了反革命,只有他来杀别人,别人谁敢去杀他?怪不得有的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你们总司令的江山是赌咒发誓赌出来的!”

“你这张嘴真厉害!”游家驹表示退让地笑道,“怪不得你的名字叫大戈,真是唇枪舌剑,我算是说不过你了。”

玉慧虽然也和沈大戈一样,对“中山舰事件”的突然发生和结束有些茫然不解,对总司令的时左时右的举动也感到有些惶惑,但此刻实在顾不得去多想这些,她只是为很快就能到北伐前线而格外激动,同时对游家驹的热情也充满了好感。她完全沉浸在喜出望外的激动心情里。她想象着湘粤道上的行军,想象着北伐战场的炮火,想象着同李剑和齐渊在前线的重逢,更急切地期望着这个时刻早早到来。

离别广州的日期终于临近了。在他们出发的前一天傍晚,游家驹和沈大戈包了一只珠江上的蛋户酒家,特地为玉慧壮别饯行。这种蛋户酒家,也是广州所特有的游览宴会的地方。蛋船有大有小,有的舱中可以摆一桌酒席,也有的可以摆两桌或三桌的。有的蛋船又名叫花艇,白天在江面上摆渡,晚上还可以住人。玉慧和李剑来到广州后,当他们第一次在傍晚来到长堤的珠江边一带散步时,就曾被这南国水上的美丽景色所迷恋,他们感到这明丽深湛的珠江比巴黎的塞纳河更使人亲近和神往;后来只要有闲暇,他们就总喜欢到这江边来度过南国之夜的美好时光。有时也乘坐这样的花艇在江面上游览,李剑的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章,就是在这些美好的时刻奔涌出来的。那些划艇的几乎都是妇女:有的是梳一条长长的大辫子的年轻姑娘;有的是身后用布兜背着一个孩子、挽着发髻的中年女人。她们都是那样健壮有力,身体的线条柔和而又坚韧,穿着墨色拷纱短衣裤,露出那紫铜色的两条胳膊和两条大腿,再加上她们那饱满的胸脯,和那棕色的椭圆脸上的一对大而深的黑色的眼睛,那是一幅多么动人的劳动妇女的肖像。玉慧可惜自己不是画家,她真想将她们的形象描绘下来,让那些在国外嘲笑中国只有东亚病夫和小脚女人的人们看看发生了革命变化的中国,妇女们都会成为这样健美有力。

今天他们乘坐的也是一只这样小巧玲珑的蛋艇。虽然是船上,但是一切设备都很齐全。船舱便是客厅,两旁有雕花的栏杆,中间摆着一张擦得发亮的油漆方桌,显得十分洁净。厨房在船的后部,各种山珍海味和精细的美点都可以从那里做出来。

因为游家驹听沈大戈说过,玉慧的性情十分清高,不喜欢同素不相识的人应酬,因此他也没有再邀请别人,席上只是他们三个。但点的菜却十分丰富,都是广州那些著名酒家里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菜。比如什么鸡茸燕窝、五彩明虾、椰油咖喱鸡、荷包玉菜鸭、金鲤自鸽、红焖花菇、八宝酥蹄、潮州鱼丸等。点心则有粉皮蟹饺、凉冻粉羹、蜜饯金瓜、水晶酥饺、凉冻菠萝酪、粉皮水晶包。总之,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足够十来个人吃的。虽然玉慧再三要求他不必弄这么多的菜和点心,但游家驹为了表示自己的豪爽与阔绰,坚持着要船上的厨娘把所有拿手的名菜都做出来,他似乎恪守着这样一个信条:在女人的面前切不可小气,这是要取悦她们芳心的一个重要环节。

大约是这几天总司令部所属的许多机关都要陆续向前线出发,因此同他们一样,在珠江的蛋船酒家上举行饯别宴会的人也特别多。人少的就在一只船上,人多的还有用几条大船连在一起,摆着四、五桌以及六、七桌酒席的。那些船上都非常热闹:有的猜拳行令,大声谈笑;有的击鼓传花,把酒吟诗;有的带着留声机,播放着《葡萄仙子》之类的流行歌曲;也有的请了唱南曲的盲妹,聆听那莺声燕语缠绵婉转的粤曲。沿着长堤从白鹅潭到东山的这一带江面上,到处浮动着蛋船的红红绿绿的灯光;随着江上飘荡的和风,到处充满了热烈的欢歌笑语和觥筹交错的喧闹声。

看着这样的情景,玉慧的心中不觉很有些感慨:这时候,齐渊和李剑他们,不知在前线的什么地方?也许他们正同士兵们一起,在荒山野岭的草丛中露宿;也许正在艰难崎岖的行军路上,经受着饥渴和炎热的折磨?想到这些,玉慧看着那满桌的山珍海味,就感到实在有些难以下咽。她对于周围那些蛋船酒家上猜拳行令、欢歌笑语的喧闹声,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感:那些真正为着北伐革命的事业,在前线同军阀队伍奋勇搏斗、流血拼命的士兵们,喝着路边的泉水,吃着粗糙的干粮,很少有人在想着他们,而眼前这些在后方居住着高楼大厦、享受着锦衣玉食的军官们,从未听见过前线的枪炮声,一个个却俨然以北伐革命的英雄自居,在这里歌舞升平、怡然自得,仿佛前线的那一切胜利和功绩都是他们所创造出来的。这种鲜明的对照,该是多么不公平啊!

游家驹见玉慧看着周围默默沉思,以为她是因为即将离别这舒适的城市而闷闷不乐,便端起装满了法国红葡萄酒的高脚玻璃杯,满面笑容,望着玉慧和沈大戈说道:

“来,让我们一起为慧同志的出师北伐,共饮一杯!”

玉慧和沈大戈都端起玻璃杯来,游家驹郑重地站起来祝酒道:“古时有花木兰、梁红玉这些巾帼英雄,今天的慧同志也应当算上一个。我们要为她上前线奋勇作战、马到成功干杯!预祝她早日凯旋,国民革命胜利万岁!”

玉慧表示感激地也站了起来,举起玻璃杯同游家驹和沈大戈端着的杯子碰了一碰,然后抿了一小口酒。

沈大戈比她的酒量大,端起玻璃杯把一杯酒都喝干了。游家驹感到十分高兴,又急忙拿起酒瓶来为她斟上了满满一杯。

沈大戈又端起那杯酒,向玉慧笑道:“慧姐,人们常说,同船一渡,五百年修。我们同房数月,可真是几万年修下的缘分了。今天我借花献佛,敬你一杯,为你就要到前线去,为那两位真正的北伐英雄——你最尊敬的表兄齐渊和你最亲爱的李剑同志,干杯!”

听着沈大戈提到李剑和齐渊的名字,玉慧的心中也深受感动,觉得是一种很大的安慰。她高兴地端起酒杯,感激地说道:

“大戈,你说了一句很公道的话。真正的北伐英雄,是那些正在前线浴血苦战的将士,我们只不过是去作他们的后盾。让我们一起来为前线的英雄们干一杯!”

接着,她激动地举杯同沈大戈和游家驹碰了一下,端到唇边一饮而尽。

游家驹喝干酒后,一面拿起酒瓶为她们斟酒,一面表示抱歉地说道:“刚才怪我失礼了,怪不得慧同志不肯赏脸。我们不应当忘记了在前线奋勇流血的北伐英雄,特别是还有慧同志两位最亲爱的人。现在我来重新敬一杯,还请慧同志赏光。”

“我的酒量实在不行了,游副官,大戈是完全知道的。”玉慧的脸颊确实已经泛红,她急忙含笑推辞道。

“慧姐真是很少喝酒的。”沈大戈向游家驹嘲笑道,“不像你们那些挂斜皮带的,整天醉醺醺的搞惯了。”

“你这就太冤枉人了!”游家驹急忙放下酒杯,认真地分辩道,“我们在总司令身边办事的人,平时也是很少喝酒的。谁要是敢喝得醉醺醺的,那在总司令身边一天也留不住了。”

沈大戈不以为然地笑道:“看你把你们的总司令说得就像圣人一样,那你们这些总司令的部下自然也都是模范革命军人了啊?”

同类推荐
  • 一念路向北(刘恺威主演电视剧原著)

    一念路向北(刘恺威主演电视剧原著)

    根据本书改编的电视剧《一念向北》由刘恺威、张俪领衔主演!有谁会知道,她和他结婚两年,明明执手同行,共枕同眠,心和心,却隔了天涯那么远?如果一切可以重新来过,她可不可以回到那个盛夏,不去摘那田田荷叶中最美的荷花?那么,她就不会掉进池塘,更不会被他所救,以致从此和他执手,却天涯……可是,可是,陆向北,我们明明离婚了,你为什么还要来一朵一朵掐掉我的桃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小城故事多(上)

    小城故事多(上)

    通过小城发生的故事折射出中华大地上那一段疯狂的年月荒诞离奇的传奇。小说真实形象讲述草根六一令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的经历及所见所闻的故事,让人发笑,笑中含泪。泪后生思考,这一切难道仅仅就是一场滑稽剧么?
  • 天豹图

    天豹图

    《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有清代刊本,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书中写英雄除暴安良,又加上朝廷中忠奸斗争和英雄美女间的故事,颇能吸引读者。
  • 曾国藩1:血祭

    曾国藩1:血祭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热门推荐
  • 寄望未来的暖阳

    寄望未来的暖阳

    小时候的他们简简单单地过着普通小孩应有的生活,有着对青梅竹马的情感,有着亲人之间的羁绊,有着对好友的祝福……当时天真的他们还从未想过自己会有着不普通的未来。直到某一个人忽然离开了,才会发现自己心里最深处的那个位置空了,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再希望年少时轰轰烈烈的恋爱,只求平平稳稳的未来……以为能像一般人那样平平安安的过生活,却被卷进了两边的纠纷之中,到底是合作还是迷迷糊糊的被利用?最终还是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战胜了这些……
  • 凤倾城:轩辕溟淑

    凤倾城:轩辕溟淑

    自幼丧母的溟淑郡主失踪,储君轩辕锦然发动禁军大肆寻找,却未发现此女子,是她,死了吗?十年后,琼歌城又起波澜。宁府空降,府邸主人宁岚又藏有何秘密?风苏然头上戴着的鲛珠发绳,为何能牵动人的记忆?妹妹的幸福,自己的一生,我,怎么选?假如从来一次,我宁愿那个时候就死掉。
  • 住有所居:住房政策法规解读

    住有所居:住房政策法规解读

    住房既是一种关系每个人安居乐业以及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又是一种价格昂贵、占居民消费比重很大、保值增值性好的特殊商品。各国的经验表明,如果没有政府介入住房问题,对住房市场进行合理的调控管理和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是解决不好住房问题的,尤其是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住房市场实行完全市场化。
  • 野火

    野火

    自小在湘鄂边界崇山峻岭中长大的贺文慈,年轻时因抗拒恶势力的追捕而投军从戎。1935年冬,红二、六军团因主力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北上抗日,已升迁游击队大队长的贺文慈奉贺龙之命率部留守后方,从此与清剿的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经过多年斗智斗勇的较量,游击队终于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一批红军伤员和上百个红色家庭的孤寡老幼得到了有力的保护。解放后,贺文慈解甲归农,不久,因其经历复杂,又遭受不公正待遇,直到死后二十余年才得以彻底平反。
  • 双剑错道

    双剑错道

    白剑破穿苍穹,黑剑屠戮苍生,白狼出,修罗现,双剑斩,大道错
  • 赖上契约妻

    赖上契约妻

    她为钱而选择代孕,却拒绝他的屡次示好,只因不想和他扯上除协议之外的任何关系。他为疼爱女友而选择代孕,却不成想深陷其中,遗失了心。原本是一场各为所需的交易,却演变成剪不断、理还乱、纠缠交错的感情交战。只是,感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谁会是赢家。有的只是输,输心。
  • 先婚后爱:傲娇老公腹黑妻

    先婚后爱:傲娇老公腹黑妻

    一夜饮酒醉,留下因与果。她怀着孩子去破坏他的婚礼,他说:“我娶你!”她说:“好!”谁知两人各怀心思,谁知两人拥有不同目地。她说:“不准碰我,不准让孩子叫你爸爸。”他说:“好!”万般的隐忍只为拥有一世情眸,生死相依只为拥有一生温馨。在外人面前他说:“这是我老婆,我们老恩爱了,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幸福的不得了。”她撇撇嘴:“呵呵……”
  •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名字透射着社会秩序、礼节礼仪、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群体审美等文化信息。一些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词,透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体味不同时代的风貌。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人名,包括真实名字、绰号、外号、笔名、庙号、谥号、年号等。通过对名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表征。
  • 碳纪元

    碳纪元

    故事起源在一个只有有一颗行政星的主权国家。这个国家虽小,却具备战略价值,属于各方权衡的一个地方。混乱的地方才好摸钱,这不是庸俗,只是为了生存。要说为甚这枚没情调,不是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吗,所以得问罗德的家长,因为罗德的监护人是个碳基机器人,机器人的脑袋里,生存之第一法则。机器人学三定律那只是近古时代科幻小说家对硅基机器人的假想,实际上现在也证明这种假想也只是个假想,已经被证伪。故事就是罗德这个在碳基三进制全智能机器人监护过的的家伙的混迹故事。
  • 商痞

    商痞

    《商痞》这部作品是作者沈海冲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时下比较受读者欢迎的小说题材往往都和官场或者商海有关,而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大都自己没有官场或商海的经历;而《商痞》一书却不同,作者自己就是商海中人,并且在商海中已有十多年摸爬滚打的经历。作品借冼惠明、于亚菲、李婷、赵怀恩、魏国良等人物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道出了作者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阴谋、陷阱、诱惑乃至忏悔的思考和探究。二十多年前的海冲,为了青年人有更丰富的文化生活,以他的敏感的心、敏锐的眼记载和谋划青年人的精神家园。二十多年后的海冲,历经市场经济和商海浮沉,不断开发自己的精神家园,拿起笔写下他对商海、对官场、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