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21400000002

第2章 伟大文明源起的足迹:龙现贵州(2)

主人觉得奇怪,一天早晨放牛出门后,便尾随而来,悄悄跟着牛进了林子。但见牛到了芦笙堂那儿便停了下来然后威风凛凛地吼叫一声,跟着马上尾巴翘起,四蹄猛蹶,旋毛竖立,牛头呈抵撞状,绕着芦笙堂打起转转来。不大一会儿,即浑身汗水淋淋,现出了道道血痕。主人睁大了眼睛细看,原来那芦笙堂中盘着一条冥冥闪闪的麒麟龙呢。主人好不高兴,当下一声不吭地打转回去,当夜便招领全寨搬了过来……”

现今这芦笙堂依然安好。走到寨脚,进入鳞次栉比、挤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吊脚楼群中,但见一方并不规则的空地,里边是乱石铺就,几株小草萋萋摇曳,那便是芦笙堂了。虽然是荒芜了一点,可它在报京人心中的圣地位置丝毫不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三月三便是从这儿拉开帷幕的。

芦笙堂是不准人家建房落座的。

“好地占龙脉,龙脉保村寨呢。哪家要是在那儿座了,便把龙脉占尽了,村寨就会败下去。”身兼巫师又是寨老的邰相权如是说。听寨上的人说,这话前些年刚被印证过。说他们大寨里有一个在乡政府工作的人,那年造房有意无意地将房子的一角占进了芦笙堂,结果房子刚建成,便调进县里当了一个什么局的局长。后来村民们觉得他家的房子侵占了芦笙堂的龙脉,便将那房子移了一点点。没多久,他又从局长的位置退了下来,有板有眼,有名有姓的,实在令人好生奇怪。

龙无形,但龙有神。见与不见和在与不在好像真的不是一回事……有人为贵州测了一个字,将“贵”拆成“中”、“一”、“贝”,意为“贵州是中国的一块宝贝之地”。说不准这里边还真的隐藏了点什么“宝贝”,或许就是龙。

与龙共舞

水牛龙生活在水里,乃是祖先蚩尤逐鹿中原,沉于深渊所变。所以在苗家心目中龙的形象是:头似牛头,长着一对雄伟的犄角;身为蛇躯,满身花纹。

清水江上群龙逐浪与龙共舞,最宏大壮观的场面莫过于赛龙舟了。

说到赛龙舟,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端午节,想到三闾大夫屈原,但这是汉文化的诠释,屈原的故事也早已家喻户晓。

苗族的龙舟节却另有说法,那传说也鲜为人知。话说古时候,清水江边住着一户苗家,以打鱼为生。这一家仅有父子二人,儿子名叫九保。一天,九保随着父亲下河打鱼,突然天色骤变,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河里恶浪排空,只见从那深潭中跃出一条恶龙,凶狠地将九保拖进龙洞。九保的父亲立即潜入江底,寻到龙洞。可是此时九保已经丧身,尸体正被酣睡的恶龙当作枕头枕着。九保的父亲怒火中烧,钻出水面,回到寨里,当众揭露了恶龙的罪行,激起了群众的愤怒,于是大家齐心协力,采用火攻,终于惩治了这条残害良民的恶龙。除害取胜的消息传开后,沿河两岸的苗家儿女群情振奋,载歌载舞,欢呼胜利。从此,清水江两岸的苗族人民,便在农历五月下旬以划龙船的形式来纪念这个团结战斗的日子。在民间传说中,那条害死九保的恶龙受到惩治后,给清水江边的苗家托梦,向苗家请罪,希望苗家儿女宽容行好,用杉木仿照龙的身躯制作木船,在每年五月间于清水江、小江河一带划几次船,让它如同活着时那样在江河中嬉游几天,这样它便兴云作雨,保人问五谷丰登。当地的苗族人民一心盼雨保苗,经过议论,同意了恶龙的请求。于是各寨就兴起了划龙船的习俗,所以,苗族龙舟节的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贵州苗族的龙舟节以黔东南州台江、施秉两地最为隆重,它是两县交界地区六七十个苗族村寨共同举行的重要传统节日集会。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从施秉县的平寨开始,经台度、塘龙、榕山,五月二十七日抵达施洞镇结束,历时整整四天。

苗族龙船有统一的规格,皆由三根粗大、挺直的杉树挖成槽形的独木舟并排捆扎而成。中间一只长约7丈,称母船;两侧各长5丈许,称子船。龙头选用7尺多长一棵质轻且韧、宜于雕刻的水柳树雕刻而成。龙头昂首向天,须发飘拂,栩栩如生。龙头两边安上一对弯曲硕大的水牛角,一支角上写着“风调雨顺”,另一支写着“国泰民安”。这水牛角的来头还真不小,要说的话,得从人类最初的发源说起。传说龙、雷公、姜央都是从蝴蝶妈妈的12个蛋里孵化出来的同胞兄弟。龙的领地是水域。一天,龙上得岸来欣赏人间景物,却被虎视眈眈的雷公发现了,雷公以为龙要来与它争夺地盘,于是一个筋斗俯冲下来与龙械斗。时值姜央路过,当即以理评说,龙始得救。龙为感谢姜央而变水牛为其服役。还有一个传说是这样讲的,水牛龙生活在水里,乃是祖先蚩尤逐鹿中原,沉于深渊所变。所以其在苗家心目中龙的形象是:头似牛头,长着一对雄伟的犄角;身为蛇躯,满身花纹。

龙舟上的人员,计有鼓头、锣手、撑篙、理事、艄公、桡手等6部分人。另外,在龙的头部或尾部常常站着或坐着一两个小孩。

又一个传说是这样讲的。九保被恶龙抓去当了睡觉的枕头后,父亲一气之下,用猪尿包将火草、火镰、火石包好,潜入江底,放火烧了龙宫,将龙砍成几段。大家捡来分吃之后,天黑了九天九夜。一天,一妇女带着小孩到江边洗衣,孩子用草绳系住棒槌,在水中拖上拖下,嘴里学着锣声鼓点不停地念诵着:“咚咚咚当、咚咚咚当……”每念一下,天便亮一点。小孩不自觉地念下去,就把天念了个光光大亮。于是各寨便摹仿棒槌的形状,挖木为船,在江上一边划船一边敲锣打鼓,于是就形成了波及清水江中游70多个村寨的龙舟节。

由这个故事产生出来的再一种说法是,龙窝着了火,烧了九天九夜,烧得天昏地暗。第十天早晨,人们发现被烧死的龙漂浮在清水江面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于是便争相割来煮食。

平寨的人发现得早,割得龙头,塘龙的人第二轮赶来,得龙颈,榕山的人得龙身,后来的人便只有龙尾和龙肠了。根据这个顺序,所以每年庆贺杀龙胜利的日子,就按照各村寨所得龙的部位,依次行进……

节日的第一天,各寨龙舟皆按期下水,驰骋平寨。二十五、二十六两日分别在塘龙、榕山划赛。这几天,沿江鼓头的亲戚好友纷纷赶到江边,放炮,载礼迎接,称作“接龙”。他们要为龙头挂绸,把人们送的鸡、鸭、鹅,挂在龙颈上;也有的送猪、羊、牛、马等重礼。当把红缎系在龙头的角上后,接着斟上一碗酒先敬鼓头,又依次向所有龙舟上的人一一敬上一碗,一边还要唱诵《接龙歌》:

今天等节日,今天节日到。

水龙好心肠,送来百把小宝宝,千万儿孙给父亲。

4天期满,浩浩荡荡的龙船队伍来到施洞镇,自然又是一番热闹的景象。活动结束,大家依依惜别,祝福的语言全都藏在了《祭龙船歌》里:

我手里拿只白公鸡,一罐米酒赛糖蜜。

这山叫一声,那山喊一喊:

请山龙齐下山,

保护寨子保平安,赐给大家添子孙,多像蜜蜂万万千。

舞完了“水”龙又舞“火”龙。

农历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台江县台拱镇、施洞镇,施秉的城关镇、双井镇等地的龙灯会也是一番热闹景象。十四日晚,“龙”便闹了,附近几十个苗、汉村寨的亮龙、草龙、硬颈龙纷纷拥入镇上。十五日8时许,“龙”开始挨门挨户拜年来了。

龙灯从龙头开始,龙身、龙尾在主人家堂屋转一圈出来,以祝来:年吉祥如意。10时左右,所有的龙灯汇聚闹区尽兴舞耍。这时,围观的人群中突然会有人对着龙头燃放花筒。刹那间,火花喷射,烟雾四起。耍龙人边舞龙,边扑打燃烧的火。龙灯挣扎逃窜,嘘花者紧追不舍。有时候,好几个花筒同时对准一条龙喷射。据说乡村的龙灯被烧得越厉害越好,因为可以给来年带来风调雨顺,否则,寨里人是不愿让龙灯回家的。这样的狂欢活动一直要到次日凌晨3时左右才告散场。正月十六,玩龙人在河边把龙灯火化,并杀猪欢庆,村人奔走相告“吃龙肉喽”,举寨欢腾……

苗绣上百变的龙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苗族姑娘称“花衣”为“乌鳞”,意即“鱼鳞纹之服”。

传说该地女人能歌善舞,但无花纹衣穿。有一年,过牯脏节,来跳芦笙舞的人很多很多,龙女三姐妹也来了,她们所着服装五彩缤纷,美观极了,苗女们羡艳不已。但过完节,龙女们便潜入河中回家了。有一苗女很想摹仿龙女的衣服,于是每天到河边等龙女。有一天,她终于让龙婆带到了龙女家,跟着龙女学习做花衣的方法,整整学了三年,才掌握了全套技术。

于是她返回家中,又把自己学得的东西悉心教给苗女们,所以今天的苗家姑娘才有了一身鱼鳞花衣的装扮。是一种注定,也是一种缘。

确实,点缀在苗族妇女服饰上的龙纹图案才是最丰富的。

龙的种属,也只有她们才数得最清楚,分得最明白。

78岁素斋老太太年轻时可是施洞一带名声比雷还响的绣花能手,提起她,现今好多人都还啧啧称赞。老太太现在已经很少操作针线活了,只有寨上的姑娘前来学艺时,才精要地点拨几下。说起龙来,老太太可是行家里手中的行家里手。“我们苗家的龙多着呢。有牛龙(山龙)、狮龙、猫龙、象龙、虎龙、鸟龙、马龙、蛇龙(水龙)、蝗蚓龙、虾龙、泥鳅龙、蚕龙、鱼龙、穿山甲龙、猪龙、螺狮龙、树龙、鸡龙、花龙、貅狃龙、饕殄龙、夔龙等,多的不说,百十种是有的”。

“那不什么都叫龙了?”

“是又怎么啦。你想它是龙,它便是龙呗。”

话虽这么说,看过素斋老太太绣作的那些龙纹图案,个个都惟妙惟肖不说,龙的威风也是飒飒生气的,没一个猥琐的形象。只是那情态、造型,哪怕是同一种类属,也实在太繁复了。

老太太说,“龙也不是固定的嘛。已经变成龙的物类是成了精的,所以看起来神气得多。而有的呢,由于修炼的时间不够,精气不足,还不是真正的龙,因此看起来怪头怪脑的,或者是人首蛇身、人首鱼身、人首鸟身,或者是人首田螺身鹿角、蚓身牛角、蚕身牛角、象身鹿角、猪身鹿角、虎身牛角、鱼身鹿角、狗身牛角、蜈蚣头蚓身、蛇身猫头、蛇躯鸟翅、鱼身鸟翅、蛇身蜈蚣头花树尾等,总之什么都有……还有一种(情况),成了精的龙是会变的。比如貅狃龙,有时为人身鸟面,有时却似犀牛,有时人面兽身;蜈蚣龙,有时为人身鸟翅,能驮日月上天,有时为人首蜈蚣体……不仅如此,不同的龙还可以互相转化,像鱼龙是枫木龙的叶子掉到水沟里所变,鱼龙上岸后变成蛤蟆龙,蛤蟆龙跑到山上又变成了人龙……蛮有意思的。”

但是怎样变,它们的头上总少不了一双大大的角:牛角,也就是龙角。

“那可是我们的祖先哟,变不得的。”

又是记忆的缠绕。古史说,苗族祖先迁徙过黄河时,猪、鸭因河水太猛都被冲走了,最后是水牛把人从北岸渡到了南岸,才得以摆脱敌人的追赶,绝处逢生。

还是不太明白苗家妇女身穿如此缤纷五彩的“花衣”的真实意图。如果仅仅是为了复活祖先那荒远的记忆,这份情感实在是太负重了。而将这负重的情感招摇于许多欢娱的场面上,好像有点有违了伊始的初衷,但事实恰恰是,只有在比较隆重而叉盛大的节庆日,妇女们才会穿上她们一辈子的珍藏,姑娘们才得以畅达地挥霍做父母的起早贪黑含辛茹苦的积蓄。

“不管是成精的还是没成精的.龙毕竟是龙啦.到底不是一般的凡物,它总是最漂亮、最神气、最有本事、最富有的。我们苗家的女人把它绣在服饰上,让人看起来又美丽又高贵,以示珍贵吉祥呗。”说到这,老人又沉浸到了往事的甜蜜回忆中,“我们苗家的龙啦,个个都可以享受,个个都可以制造。这制造的功夫可不一般呢,你别看她们有时都使用一个相同的模子(剪纸)作底稿,但针线的疏密不同,用线的颜色不同,造出的龙就各不一样。那时候,随便做哪种龙,我绣的总是最好看。

伙伴们都来跟我学,可总是做不像;即使最好的,也总是有那么一点点不像。”

正说话间,有两个姑娘来找老太太,都说自己绣的龙左看右看都不太像。老太太接过她们的衣料,眯着眼睛看了一会,然后对高一点的姑娘说:“雄龙呢,个体要长一些,头要大一点,这样看起来才威武;骑在它背上的女人,要绣的富态一点,才搭配得好。”说完了,又拉过另一个姑娘,“雌龙呢,个体要稍短一些,肚子要突出来,头不要昂得太高,这样看起来它才像听骑在背上的男人的话的样子。”

“我们苗族的龙和汉人的不大一样。人可以骑它,可以摆弄它,它和我们祖先是同胞兄弟嘛,也是通人性的。”老人接着对我说。

苗族的传说里说,他们都是从枫树妈妈与水泡游方生出的十二蛋里孵出来的。至今,《接龙歌》里还这样唱着:

开天辟地来,

龙是枫对生,龙是枫树养;

枫树用奶养,枫树用奶喂;

养它快快大,养它快快长。

但是有意识地在明显标志有雌雄龙形的构图中,将母龙身上的驾者固定为男神,公龙身上的驾者固定为女神,应该是很有意味的。

“这个么?这叫‘讨婴崽’,也就是妇女向龙要小孩。你没看见么?在龙的头部或尾部,还绣得有一两个小人儿呢。”

走出素斋老太太家的院子,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图腾(totem)是北美阿尔冈金部落奥吉瓦人的方言,这“龙”是不是也是苗族的方言呢?图腾有一个单一的意思,即“他们的亲族”,只是这“龙”呢,还真有点一言难尽……

同类推荐
  • 混沌浮山南:尼泊尔秘境

    混沌浮山南:尼泊尔秘境

    《混沌浮山南:尼泊尔秘境》为图文并茂的尼泊尔游记,涵盖加德满都、帕坦、巴克塔普尔、博克拉、奇特旺等重要目的地的旅行记录,文字生动,图片精美,且附有相应旅行指南,对于希望前往尼泊尔的读者来说,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部最受世人青睐的旅游国家,具有丰富的文化与自然景观,拥有多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
  • 巴黎:维也纳

    巴黎:维也纳

    本书作者踏上欧洲火车之旅,循着两部经典爱情电影《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余辉时》的场景跟景点,进行一段开始于火车,而主要场景发生在巴黎及维也纳的旅行。文章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抒情旅游文学的方式撰写,适时的带出景点的介绍。希望带着属于《爱在黎明破晓时》的浪漫,去追寻属于自己生命的流动与爱。
  • 我的中东

    我的中东

    行走,跟随心的方向。自印度等诸佛国禅修之旅结束后,吴苏媚再次出发,以一个女性的浪漫与豪情,进入中东迷局,历经约旦,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叙利亚,伊朗,土耳其,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约旦。当中东离你如此之近,这片土地比你想象中更为温情。它甚至是安宁的。最美的旅行,事先没有地图。连你自己也不知道下一站将会到达何处。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当你将中东走遍,不光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知识见长,宗教知识也同样受益。上帝将这片土地切的细细碎碎的,各种关系复杂,交错,也有趣。只身入乱局,一心住安宁。乱局无助,迷局无解,在无助与无解的境地中,发现最大、最坚固的爱,以及自由。
  •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用眼睛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印度各地的异域风情,待人接物的淳朴风气和细微之处的奇趣风物;用头脑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各国的角色陆续登场,分享传奇经历,不吝给予我友情、亲情和爱,交织生命轨迹;用心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只有你们可以读懂书中的密语,发现自己内心里的那一点点蠢动的萌芽,它已经在生长,沉睡中的你睫毛颤动。时机到了,你会真正地醒过来……
  • 仰望大地

    仰望大地

    是作者的第二本散文集。选收作者近年发表过的作品60余篇。作者善于从个人的记忆和情感出发,紧密融合社会现实和人生际遇,关注一个时代普遍的人的情感变化和心理状态,并以独到的感觉与思辨,领悟和提炼世界与生活中的内涵与哲理,体现出对时代、对人生沉静而真挚的情怀,呈现出一种质朴与向上的精神和品格。
热门推荐
  • 我叫丁果粒

    我叫丁果粒

    《我叫丁果粒》讲述的是一个迷失在象牙塔之内,成天只会逃课玩lol的大学生丁宇在情人节的夜晚,被女神秦颖强吻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语言轻松幽默,剧情却十分紧凑,环环相扣,虽然语言轻松,却不乏小人阴谋,丁宇被动地接受着一个个人的加入,一件件事情的发生,开始慢慢成长。最终他是否还能让女神再次心甘情愿地吻他呢?敬请试读。
  • 棂传之——孽双生

    棂传之——孽双生

    人死不能复生,古人的定理是正确的吗?两个同时死亡的人,也许可以因为一个诅咒醒来,那个诅咒的结局是好还是坏的?是情侣?是敌人?是两个陌生人?不管是谁……“孽双生”的诅咒永远存在,是对于她,还是他?不同的性格,相同的目的。莫名其妙被牵动的心,是真的爱?还是因为诅咒带来的副作寒夜颜——“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忘了你,你还能存在吗?”灭云天——“我要用我的双手保护好你,就算……你不需要……”
  • 崛起异能

    崛起异能

    过去,我生活在冰冷的黑暗中,没有阳光,没有希望,甚至没有同伴。现在,我走出来,身边的人渐渐汇聚,世界慢慢清明。无论人们用什么样的眼神来看待我,我将无谓,亦无惧。未来,我要开创一个人类与异能者和谐相处的世界,不论有什么困难,我将一直坚持,永不放弃。
  • 我看仙道风景独好

    我看仙道风景独好

    影视无限+金手指修仙。。。。。。。看惯了不停地压缩真元,就可以拿着一把剑吊打世界的修仙小说吗?无限影视穿越加上修仙怎么样?科技和修仙的结合会有怎样的火花?这是一个无限穿越者的修心之旅。
  • 前世今生录

    前世今生录

    人死身毁魂不灭,举头三尺有冤魂,今生血仇来世还。
  • 封魔令

    封魔令

    痛,漫无边际的痛。这次她大概真的要死了吧?沐清自嘲的笑了笑,看样子她还是太过弱小了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她就如同个破布娃娃,脆弱、不堪一击。沐清无力的看着站在她眼前的男人,这个她此生的挚爱—他最终还是亲手杀了她。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抬起手抚摸上男人那冷漠嗜血的脸颊:“如果有来生,我还是会爱你的。”如果,如果还有来生的话……
  • 有一种爱叫做沉默

    有一种爱叫做沉默

    (本作不是YY暧昧小说,如果你想看那种请绕道)那一年周星喜欢上了一个女孩!那一年周星用自己的花言巧语博得了女孩的欢心,那一年周星才上初中年仅13岁!懵懂的爱情给了这个年轻的孩子什么!周星又是如何经营这份懵懂的爱情!从13岁的恋爱到成年迷失!他究竟得到了什么!
  • 我的老爸是魔神

    我的老爸是魔神

    在这个大家都在拼爹的潮流中,楚尧很不幸的落伍了,只因自己没有爹。重生之后,楚尧很高兴,自己终于有个爹了,可是……谁来告诉他,自己的爹为什么会是这个逗比!而这个逗比还是魔神?“儿子,和我一起征服全世界吧!”于是……征服全世界攻略宝典,简称征服宝典。征服宝典第一条,成为明星让所有人为你疯狂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征服宝典第二条,所谓征服世界,自然要抓住全世界所有人的胃。征服宝典第三条……看着这一条条宝典,楚尧仰天长啸。天啊,你还是再劈我一回吧!
  • 橄榄之恋

    橄榄之恋

    寒风吹起,穿透我脸颊白皙的肌理;每当悲伤来袭,总是又一次想起你!你的笑颜让我沉迷,你的温柔依然如昔,你的话语仍萦绕在耳际——我想你,思念夜夜魂牵梦系!就像橄榄又渗出甜蜜,然而我的恋情已丢弃;人海茫茫,再追问一句——是否还能再寻觅?——橄榄之恋在深圳幽静的孤月街上,有一家叫做“橄榄之恋”的咖啡屋,在它门前的一小块种着少许其它植物的草坪上,有一块青灰色的石碑,上面刻着这样一首诗:寒风吹起,穿透我脸颊白皙的肌理;每当悲伤来袭,总是又一次想起你!你的笑颜让我沉迷,你的温柔依然如昔,你的话语仍萦绕在耳际——我想你,思念夜夜魂牵梦系!就像橄榄又渗出甜蜜,然而我的恋情已丢弃;人海茫茫,再追问一句——是否还能再寻觅?——橄榄之恋PS:橄榄的故事听说过吗?有一个人得到一颗橄榄,咬了一口,哎哟涩涩的,于是一扬手远远的就扔掉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嘴里又开始泛起甜丝丝的滋味了,他觉得好神奇哦,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好吃的东西,于是赶紧回头再去找,可是再也找不到了!当然这并不预示着本书的结局,出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作者最终会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啦!
  •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绝艺芳华:女武生俞鉴

    本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京剧界一度硕果仅存的女武生俞鉴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