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9500000002

第2章 导论:美作为存在的问题(2)

海德格尔力图通过实体概念的放弃,来克服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弊端。他把人放在一个具有超越其他一切存在者和自身作为特殊存在者而进入存在状态的优先地位来考虑,在这里,此在是决定性的,它关联于并规定人。在海德格尔看来,美学以及“一切科学都是此在的存在方式,在这些存在方式中,此在也对那些本身不必是此在的存在者有所作为。此在在本性上却是:存在于世界之中”。(SuZ,S.17)此在存在于世界之中,凭此消解了主客分立等二元困境。这正是海德格尔的独到之处,由此,海德格尔与形形色色的主体性美学相区别,同时,海德格尔的美学既不是经验主义的,也不是理性主义或非理性主义的,也不同于人本主义美学或反人本主义美学。此在作为中性的,它悬置了人的各种自然性,此在不是人却是人的根本规定。任何分门别类的或“贴标签”的作法,都无关于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自身,更不能准确把握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深刻内涵。

在近代传统美学中,艺术是空泛的,既不关联于艺术作品,也外在于艺术家。或者说,艺术与艺术作品、艺术家这三者间的隐秘的真切关联从未得到正视并给予揭示。海德格尔给出了自己的独特阐释,他的美学从不讨论一般美学中诸如相关于艺术的形式、主题与题材、材料与媒介、审美标准与原则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他那里被消解了,没有什么意义,或根本就不存在。凭借现象学的还原与显现的方法,还有解释学的方法,通过对存在的阐明,他解构了近代传统美学的基础。

总之,海德格尔对近代传统美学的批判是深刻的与革命性的,“马克思和其他现代思想家如尼采、海德格尔对于近代思想的叛离是颠覆性的。这在于他们不仅将所谓的理性问题转换成存在问题,而且也给真善美、知意情等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由此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作为哲学体系的主要部分已失去了其根本意义。正如哲学成为了非哲学,美学也成为了非美学。不仅如此,传统的诗学和艺术哲学也只是保留了一个空洞的名称,所剩下的只有美的问题和艺术的问题,而它们又不过是一个有关存在的问题而已”。不同于西方近代基于认识论的美学,海德格尔在早期就为美学奠定了一个存在论的基础。于是,美的本质等经典问题不再有意义,美只是一个存在问题。认识论语境中的美原本是存在之美,存在之美在本性上关切于在世界中存在和存在之无。

与海德格尔整体思想一样,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是一个既相互区分又密切关联的整体,早期的主题是存在的追问,中期的主题是真理的显现,而晚期的主题则是语言的倾听。其实,早中晚三期美学思想都是以各自独特的角度与层面对存在及其意义的寻求。虽然在每个时期,其美学思想都有主要的代表作,但这种划分是非常相对的。由于海德格尔文本的复杂性,某一时期的思想广泛地存在于包括代表作在内的诸多著作中。同时,某一著作中早中晚三期的思想也有着互渗与交织。

海德格尔早期美学思想以《存在与时间》为主要代表。海德格尔强调此著作的目的是探讨存在的意义问题,“存在”是极其普遍的概念。海德格尔认为,存在自身是时间性的。在早期,海德格尔把“存在”与“时间”二者的相互关联作为中心论题,力图在时间的维度上追问存在,从而构建起自己的基础存在论的思想,进而探求此在的基本建构。此在在这里也是其早期美学思想的出发点。

我们基于此,首先,阐明存在作为问题及其意义,这是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根本性前提,这里关联于这样一些问题,如存在与思想的发端的关系,存在是如何被遗忘的,进而阐明此在与存在者的关联,以及向存在的通达,此在是存在者通向存在的根本所在。“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此在(Dasein)———哲学研究就人类此在的存在特征来追问人类此在。”其次,探究此在的结构与样态,这是深入认识此在的前提。在必然性的背景下,探讨此在的被抛与情态;在可能性的背景下,结合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力图阐释此在的理解与解释;结合现实性探讨的是,此在的夺与沉沦。最后,要阐明的是此在与“在世界之中存在”,这关联于世界之为世界、世界性与时间性的关系,进而阐明“在之中”的整体性与无性,从而实现在世界中追问存在及其意义这个主题。

此在与其他存在者在世界之中的共在,既是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基点,又是其中后期美学思想展开的前提。海德格尔在这里所用的方法既不是人类学的,也不是心理学的和社会学的,而是现象学的与存在论的。在中期美学思想研究方面,以《林中路》(尤其以其中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为主要代表。海德格尔中期美学思想相关于真理(历史)。在中期,海德格尔追问存在与追问真理(无蔽)是相统一的。海德格尔以对艺术作品的独特的现象学还原与直观的方式,力图显现真理及其本性。首先,我们着重阐述海德格尔的真理思想,真理的本性即本性的真理。在对符合论真理观的批判中,海德格尔让真理回到存在论的境域,而真理在这里则是作为自身遮蔽的林中空地。在海德格尔那里,真理关切于自由。在此基础上,着手解读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及其本源的分析。海德格尔的分析,一开始就试图表明,艺术作品不是什么,基于此,本书分析了纯物、器具与艺术作品的复杂关联,进而揭示艺术、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本性在于,艺术是艺术作品的本源。最后,揭示美与艺术的本性,比如说,海德格尔阐释了关于美和艺术与真理的关联,从本质到无蔽所发生的关于艺术本性的思想的变化,在他那里艺术是否又成了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等。

海德格尔晚期美学思想以《在通向语言的途中》、《路标》、《论思的事情》、《演讲与论文集》等为主要代表。他的晚期美学思想相关于他的思想道路的第三阶段即地方(语言),主题是语言的倾听。在晚期,海德格尔非常重视语言问题,语言不仅是存在的家园,更是存在和思想的根据和规定。本书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研究海德格尔关于诗性语言与技术语言的关系。海德格尔充分揭示了技术语言与语言的技术化之弊,他力图以诗性语言去克服技术语言,以使语言保存在其纯粹性之中;并探讨一条通向语言的道路,即把作为语言的语言带向语言。其次,探讨海德格尔作为道说的诗与思及其关联。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海德格尔主张一切艺术向诗的回归;再分析海德格尔对思想的事情的规定的论述,接下来,探究在海德格尔那里,诗思何以相互共属。最后,本书着力探讨了天地人神的四元合一与诗意居住。这里的问题是,无家可归是怎样成为时代命运的,天地人神的合一及其意义是什么。之后,阐释了海德格尔所倡导的基于语言家园的诗意居住。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分期是相对的,它是一个有差异的同一思想整体。海德格尔美学显示了三个分期的根本方面,即存在、真理与语言。海德格尔以极其深刻与丰富的美学思想对后来的美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现象学美学中独树一帜的杜夫海纳,吸收了海德格尔将美学体验的本体论意义解释为存在的显现的思想,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受海德格尔的启发,伽达默尔则系统地建立了作为存在本体论的哲学解释学,并发展了解释学美学。伽达默尔仍然坚持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本性是诗的观点,并把海德格尔晚期语言思想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思想结合起来。此外,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对后来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美学家如萨特、梅洛—庞蒂等,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美学家如德里达、福柯,以及许多后现代美学家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与他的整个思想一样,也受到了不少的批评。现象学与解释学维度是当代德国哲学界、美学界乃至整个西方海德格尔思想评价的一般视角。代表人物有伽达默尔、比梅尔、珀格勒、冯.赫尔曼等人,该维度着重于描述海德格尔思想是如何运行在现象学与解释学之间的。他们基本上都系统接受了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基本方面,并在自己的特定视角上与海德格尔相区分。但该维度忽视了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与一般现象学和解释学的分离和差异。

在分析哲学的维度上,在持分析哲学观点的学者看来,一般的现象学和解释学的视角不能通达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分析哲学想做的,不是企图去通达,而是借用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的一般作法去揭露海德格尔思想中形而上学的语言成分,他们认为,在海德格尔那里存在着语言的误用,务必消除。主要代表有赖尔、卡尔纳普、维特根斯坦、图根哈特和罗蒂等人。其中,以罗蒂的影响为最大。由于对语言的理解和各自出发点的差异,分析哲学难以实现与海德格尔思想的真正有效的沟通与对话。

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哲学的维度,着眼于对海德格尔文本的内在矛盾的揭示,以德里达为代表。在德里达看来,解构不是简单的分解,而是对系统的一种敞开,他说:“当然,这是多少有点置换了海德格尔所用的‘破坏’(Destruktion)一词之后所作的积极的转译,海德格尔所谓的本体论的破坏不是宣告本体论的取消,也不是对本体论的消灭,而是对传统的本体论结构的分析。”在德里达看来,海德格尔反形而上学并不彻底,他的基本话语仍被在场的形而上学所垄断,海德格尔仍然基于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语音中心主义,仍然是一位形而上学者。但德里达把海德格尔归于形而上学的历史,而没有把握自己把海德格尔归结为形而上学与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反动这两者间的差异,以及海德格尔对后现代思想的开启。因而,难以关切海德格尔思想中反形而上学的本性。

海德格尔美学思想与其整个思想一样,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研究课题,无论是文本的把握、语言的理解,还是思想的切近,既繁难,又充满着分歧。“在某些圈子里,人们对海德格尔的命题的魅力和神秘性质加以审美化的欣赏,这并不是对这位思想家的真正的哲学态度;有些人则在海德格尔的非常规的说法和思法中只能够看到思想的模糊、不严肃,并且采取了恼羞成怒的拒绝态度,这同样也不是一种真正的哲学态度。”只有克服了各种偏见和误读,才能切近海德格尔思想自身。当然,这是一个异常困难的思想任务。海德格尔以其存在之思的独特意义,开辟了通向思想的道路,并为走向思想自身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由于海德格尔在现代思想中的地位和他对现代思想的巨大影响,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对于理解与把握海德格尔整体思想,以及西方现代美学与艺术哲学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商人也要懂点哲学

    准确地把握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到当代的发展演变线索和历程,立足于揭示当代 中国人的价值观概貌,对中国人在生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发掘,重点突出当代中国人的“生”、“和”、“礼” 、“义”、“惠”、“进”、“美”的核心价值观,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
  • 老子试读

    老子试读

    本书对老子《道德经》的原文进行了试读和注释,在“破”的学术意义上,排除了对老子消极遁世的误解,驳斥了把《道德经》视为卜巫之术的行径,摈弃了认为老子的权诈功利的想法在“立”的创见上,说明了老子的哲学足以破解唯物辩证法的迷惑,为心灵生命境界开创出超然的立场和出路。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生命的终极实体是永恒的实体吗?心灵光子源于超越时空永恒隐序的“王国”,人类智能的起源与宇宙的文明是什么?生命的终极实体与基因伦理学的关系又是什么?科学的终极真理与真空的理论:蛋白质生命-非蛋白质生命“生态物理学生命”,宇宙学的生命观-宇宙的智能生命;;寂光智能生命,人类与宇宙最新的对话。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热门推荐
  • 雪舞殇

    雪舞殇

    为何离别总是令人伤感?为何相见总是不如怀念?充满忧伤的字眼是寂寞?是空虚?是无奈?若真是要分离,当初也未必去相识…但当我们再转念一想时,只要能拥有开心快乐,就算是短暂的,那有何妨?与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是虚还是实?是虚也好,是实也好,享受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懂的享受的人才懂的生活.忧郁的天使,飞向尘世的阴影。流下了一滴眼泪,然後黯然离去。穿过了忧伤,去到宁静而安详的”天堂”。躲在”天堂”幸福的深处,独自默默哭泣?是谁?是谁在说那只是幻影?只是梦境?渴望看见的美好的一切都变了,只有痛苦和恐惧在继续……缓缓的痛叫叫爱,刻骨铭心的痛叫错过,更有一种一生一世的痛叫做忘记!
  • 商朝诡案

    商朝诡案

    影卫,商国开国立朝以来就存在的一支组织,他们是皇帝的侍卫、谋士、细作,也是最忠诚的臣子,为他解决一切问题…西平延庆年,一宗命案为商国皇城掀起了波澜…商国皇帝为了查出真相,平息传闻,拣选了六个人成为影卫,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背景、本领…此后也为他们的人生掀起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 重生之忆苓

    重生之忆苓

    上辈子张钰阳从一个农村兵一步步从小兵走到了高位,在部队里他是部下眼里的好领导,是战友眼里的好兄弟,在家里他是孩子眼里的好父亲,是妻子眼里的好丈夫,但惟独他在那人眼里是薄情寡义的负心汉,是抛弃槽糠之妻,毒杀亲子的陈世美,看着那人从曾经单纯善良的少女变成一具腐尸孤独凄惨的躺在那冰冷的停尸间里,知道真相的张钰阳正真体会到了什么叫“悔”那滋味竟然如此的痛彻心扉
  • 九洲之净土世界

    九洲之净土世界

    九洲大陆,上古五族争雄!魔、神兽、仙禽三族,力量刚猛炽烈;妖、鬼二族,法力阴柔绵和。五族修为皆源自鸿蒙圣物——九色玄晶,可五族却自称天命、各自为尊,以至寂静的洪荒血战不止,征伐无休。上古五族鏖战,殃及羸弱的人族。创世神祇之一·坤母玄幽,不忍人族负累,擢人族先辈精英,遍布九洲大陆收集残存九色玄晶碎片。玄幽以大神通将玄晶碎片凝成人族力量之源——九元神晶,以图人族强大。九元神晶凝成,人族崛起。原本纷乱征伐的九洲大陆,因为人族的强盛,越发激烈。
  • 挂机神话

    挂机神话

    “给你一百块卖不卖?不行,那一百五总可以了吧?打铁师父摇摇头、又看了看手里的刀、最少二十八你要买就赶紧的,不买滚蛋!”“好,给我来十把!”
  • 千金小姐回眸一笑

    千金小姐回眸一笑

    一句约定,一场车祸,他失去了记忆,她守他一生。当她累放弃了,他恢复了。
  • 十三天记

    十三天记

    扑街写手小说世界碰撞地球,百年大劫将至。小说人物尽数跳出,且看吾如何被逼无奈拯救两个世界。(被苍天、大地、命运三个魂淡玩弄的悲惨纪录)
  • 九转狂医

    九转狂医

    谁曰华佗无再世,我乃扁鹊又重生。一针之间,翻手可剿灭黑道,覆手可让老板娘暗诉心声。银针凭妙手,白衣秉丹心。柔软白富美,高冷大学生,热情俏房东纷纷投入他怀。不用开刀不用药,只要对他‘坦诚相见’,必能针到病除。
  • 双生泪痕

    双生泪痕

    她们相同而又不相同,从小分开的他们15年后再次相见,会出现怎样的火花,玻璃娃娃与瓷娃娃的接触,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伤的一塌糊涂,泪落下来,只是一地的玻璃与瓷的碎片······
  • 海王星珏

    海王星珏

    神秘海域,古老遗迹,没落部族,原始丛林;奇花异木,奇妖异兽,奇珍异宝,奇人异士;探索发现,寻幽冒险,解迷寻宝,四海遨游;’激情燃烧,热血澎湃,这是一个海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