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3400000003

第3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②相倾③,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④,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⑤。

【注释】

①已:同矣。

②下:低。

③倾:依靠。

④处无为之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⑤去:离开。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的东西之所以为美,也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的东西之所以为善,也就知道说什么是恶了。有和无的互相转化,难和易的相反相成,长和短的互相映衬,高和低的互相充实,音和声的互相呼应,前和后的互相随顺,对立物的相互依存是永恒的。因此,圣人治国为政以“无为”的态度行事,用不言的方式去实行教化。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强行规范,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延伸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与人对“美”的理解及追求成正比。文明程度越高,对“美”的理解就越深刻,对“美”的追求就越执著。当人类走出蒙昧时代,就有了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人类制作的第一件工具,无论是石片、石针或骨针,都可视作是一件艺术品,上面凝聚着原始先民对美的理解。现代考古发现,从河姆渡的蝶形器、陶猪,到秦山大地湾大房子里的地画;从彩陶器上的纹饰,到玉器上的图案——都是古人的艺术遗存,都是值得欣赏的“美”的化身。

当然,美不仅仅指艺术之美,还有自然风光的美,人文环境的美,人体形象的美以及心灵思想的美,等等。不同的时代对“美”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理解。无论怎么说,追求“美”总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社会进步的反映。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认为,当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知道什么是丑了;知道“善”之所以为善,这就知道什么是恶了。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就会崇尚美、厌恶丑;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追求善、斥责恶。于是,“美”与“善”,已不仅是审美标准,更是一种社会规范、道德修养。

既是社会规范,便会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孟子·离娄下》说:“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意思是说:西施是公认的美女,但她如果沾上了不洁之物,路人也会捂着鼻子从她的身边走过去。这就说明,“美”是有条件的,是会转化的。“美”的事物一旦被玷污,人们就不再欣赏它、赞美它,反过来还会躲避它、嘲笑它。“一个面目丑陋的人,如果能洁身持戒,同样可以祭祀上帝。”《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你会认为他丑吗?相信你不会。这就说明,“丑”是相对的,是能扭转的。“丑”的事物如果能扬长避短、改过迁善,就会被人们承认、接纳和尊重。

凡心智正常的人,都有求美、羞恶之心,这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能将美与善发扬光大者,就是圣人。黄帝、唐尧、虞舜、夏禹,这些中华民族的祖先,都有仁、义、礼、智、信各方面的美德,所以世世代代被传颂。人们敬仰圣人,就是人性崇尚美、追求善的反映。

美与丑、善与恶都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以说,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都与矛盾的对立面一起运动着。

《老子》第二章谈到了一系列矛盾概念,诸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它们互相对立,而又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存在,这是永恒的道理。

总之,矛盾是绝对的,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矛盾的变化,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没有人能阻止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同样没有人能阻止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然而,《老子》又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观点,这又怎样理解呢?所谓“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如早期道教,即以“无为”作为得道意、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淮南子·原道》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这是将“无为”的概念,作了一个时间上的界定。魏晋以后,“无为”逐渐成了道教社会观的基础。河上公在《老子注》中强调:“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所谓“治身”的“无为”,应当“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这样才能全身、去危、离咎。所谓“治国”的“无为”,应当按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治理天下,这样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社会也就能长治久安。

“无为”一词,除了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喜欢使用外,儒、释两家也颇多提及。儒家的“无为”,指的是以德政、仁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治。如《论语·卫灵公》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佛教的“无为”,指的是非因缘和合形成、无生灭变化的绝对存在。“说一切有部”主张“三无为”,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大众部”主张“九无为”,即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缘起支性、圣道支性;“唯识宗”主张“六无为”,即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

儒、释、道三家都各有对“无为”的主张,词同而义不同。后来道教的“无为”,指的是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这是道教对于社会政治和处世的基本态度。道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老子的思想,认为宇宙间万物以及社会的发展,都自有其“道”。对待万物和治理天下,都应该顺乎自然和社会。

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古人论述颇多,如《云笈七签》是这样说的:

欲求无为,先当避害。何者?远嫌疑、远小人、远苟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又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通术数。是则与圣齐功,与天同德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的“无为”,并非是指无所作为、消极避世,而是远离不利于己的环境,谨慎处世;同时还要努力,积极进取,通晓各种知识,善于应付各种情况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所以说,追求“无为”,应该按“道”行事,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行事。处世立命,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无为”,可视作一种处世哲学,要真正领略其中的奥妙,只有在人生旅途中慢慢体会、咀嚼了。

同类推荐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Volume Eight

    Volume Eigh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之我是你的公主

    TFboys之我是你的公主

    3位身世显赫的姑娘,因贪玩来到重庆市,再次见到了3位“王子”,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虽然有很多错误,但希望大家能够原谅我,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对了,在本部小说中,tfboys不是明星,是长得又帅,又有很多才艺,而且身世显赫,非常有地位的人,所以画质还是一大楼与大楼的。
  • 没什么借口

    没什么借口

    年轻时谁都犯过错,吃过很多苦,遇到好多人,发生好多事,留下一些故事,懂得一些道理,慢慢地成长起来,无论你遇到什么,一定要面对,否则你将活在懊恼悔恨之中。
  • 醉花之乱世情缘

    醉花之乱世情缘

    她表面可爱无害的样子实则冷清冷心得罪阎王死无全尸得罪她生不如死。他暴虐成性杀人如麻人称鬼王以杀人为乐人人惧怕当她遇上他将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一式通神

    一式通神

    大道万千,天地有数,绝其千古妖孽天才者,吾为第一!
  • 王俊凯:霸宠萌妻,丫头别跑!

    王俊凯:霸宠萌妻,丫头别跑!

    站住!丫头你别跑!再跑我可控制不住我自己了,过来乖乖受~!“啊呀!你流氓你!结婚后怎么就变成这样了?离婚!我要离婚!”“嗯?再说一遍?”他就那样邪魅的看着她“我说离...唔.....”话还未说完他呀就吻住了她的小嘴....
  •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书分析邓小平怎样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利于揭示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从而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
  • 剑指柔情

    剑指柔情

    这是一块以剑为尊的大陆,剑客大原。大原之上剑术繁多,将剑术修到至尊者方可为王,这里没有花哨的魔法与技能,只有将身心与天地融合到极致的剑术!
  • 霸道校草的贴心校花

    霸道校草的贴心校花

    世界上最倒霉的事情是什么?是白欣雨不但和洛风逸在同一个班,居然还同居了。而且,更严重的是,白欣雨的好朋友夏紫淇居然爱上了洛风逸的兄弟尹慕寒,而尹慕寒缺爱上了白欣雨,最后,就连最冷血,最霸道的洛风逸也恋上了白欣雨!这之间究竟会发生些什么事呢?